sbr工艺设计计算p
- 格式:pptx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20
SBR⼯艺计算⼀、灵捷微电解池采⽤4组并联运⾏,每个池进⽔30min,反应1h,出⽔30min。
1.池体⼤⼩污⽔流量Q=1000 m3/d=42 m3/h单组微电解池⽔量Q1=Q/4=14 m3/h每组微电解池停留时间为1h,则⽔量V1=14 m3取⽔料⽐为2:1,单组微电解池需要微电解材料量为V2= V1/2=7 m3单组微电解池有效容积为V’= V1+ V2=21 m3因体积过⼩,钢砼池体施⼯不便,采⽤Q235的反应罐,取反应罐有效⾼度为3⽶,则可得直径为3⽶。
灵捷微电解池为4组并联的?3*3.5m的罐体。
2、布⽓管道布置(1)管道选择因灵捷微电解池需要⽓量较⼩,根据以往⼯程经验,空⽓管道主管采⽤?63PVC管道,4根⽀管采⽤?32PVC管道,⽀管上均安装⼿动阀门和⽓动(电动)阀门,以达到接⼊⾃控系统⽬的。
(2)管道开孔为使布⽓均匀,罐内采⽤“⽇”字形布置,布⽓管道中⼼线为?1.5m的圆周,圆周上每隔300mm开两个45。
斜向下的?6圆孔,整个圆周均布;布⽓管道中间横管上每隔200mm开两个45。
斜向下的?6圆孔,详见图纸。
3、布⽔管道布置(1)管道选择灵捷微电解池进⽔采⽤⽔泵送⽔,⽔泵流量选⽤42m3/h(扬程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定),根据Q=πr2v/4,取流速为v= 2.5m3/h,则r=77,取进⽔管道DN80,PVC管道为?90。
主管与4根⽀管均采⽤?90PVC管道,⽀管上均安装⼿动阀门和⽓动(电动)阀门,以达到接⼊⾃控系统⽬的。
(2)管道开孔为使布⽔均匀,罐内采⽤环形布置,布⽓管道中⼼线在布⽓管道的外围,靠近罐体⼀侧,两管道中⼼线间隔150mm,环形管道上每隔100mm开两个45。
斜向下的?20圆孔,整个圆周均布。
⼆、SBR池的设计1、⽔质:2.参数选取2.1 运⾏参数⽣物池中活性污泥浓度:X VSS=2800mgMLVSS/l挥发性组分⽐例:f VSS=0.7 (⼀般0.7~0.8)2.2 碳氧化⼯艺污泥理论产泥系数:Y=0.6 mgVSS/mgBOD5 20℃时污泥⾃⾝氧化系数:K d(20)=0.06 1/d2.3 硝化⼯艺参数硝化菌在15℃时的最⼤⽐⽣长速率:µm(15) =0.47 1/d好氧池中溶解氧浓度:DO=2.0 mg/lNH4-N的饱和常数(T=T min=12℃):K N=10(0.051×T-1.158)=0.28 mg/l硝化菌的理论产率系数:Y N=0.15 mgVSS/mgNH4-N20℃时硝化菌⾃⾝氧化系数:K dN(20)=0.04 1/d安全系数:F S=2.5氧的饱和常数:K O=1.0 mg/l⼆. 好氧池⼯艺设计计算1、参数修正K d (T min)=K d(20)×1.05(Tmin-20)=0.041 1/dµm=µm(15)×e0.098(Tmin-15)×[1-0.833×(7.2-pH)]×[D O/(D O+K O)] =0.331 1/d K dN (T min)=K dN(20)×1.05(Tmin-20)=0.027 1/d2、计算设计泥龄最⼤基质利⽤率:k’=µm/Y N=2.21 mgBOD5/(mgVSS﹒d)最⼩硝化泥龄:tc min=1/(Y N×k’-K dN)=3.29 d设计泥龄:tc=Fs×tc min=14.8 d3、污泥负荷硝化污泥负荷:Un=(1/tc+K dN)/Y N=0.63 mgNH4-N/(mgVSS﹒d)出⽔氨氮浓度:由U N=k’×[N e/(K N+N e)]得N e=U N×K N/(k’-U N)=0.11mg/l碳氧化污泥负荷:U S=(1/tc+K d)/Y=0.18 mgBOD5/(mgVSS﹒d)4、好氧池容积计算BOD氧化要求⽔⼒停留时间:T b=(So-Se)/ (U S×X VSS)= 1.02d=24.5 hBOD5表观产率系数:Y obs=Y/(1+K d×tc)=0.37 mgVSS/mgBOD5硝化细菌在微⽣物中占的百分⽐:硝化的氨氮量N d=TN-0.122Y obs(So-Se)-Ne-0.016 Y obs K d tc(So-Se)=38.6mg/l硝化菌百分⽐fnfn=Yn*N d/ Y obs (So-Se) + Yn*Nd +0.016Y obs K d tc(So-Se)=0.11硝化⽔⼒停留时间TnTn = N d / ( Un*X VSS *fn )= 0.38 d = 9.18 hTb>Tn,取好氧池⽔⼒停留时间为Tb,即49h。
SBR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设计一个SBR工艺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包括处理工艺的选择、处理设备的选型和尺寸等方面。
首先,需要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是指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的污水量。
根据当地的污水排放标准和实际需求,确定设计流量。
接下来,选择适合的工艺流程。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工艺是一种将好氧生物法与消化池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它包括进水、好氧反应、沉淀、排放等过程。
根据实际情况和处理要求,可以选择其他适合的工艺流程。
在工艺流程确定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
根据设计流量和工艺要求,选型A/O反应器、混合器、沉淀池、曝气装置等设备。
设备的选型要满足处理效果要求,同时考虑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在设备选型确定后,需要进行尺寸计算。
对于A/O反应器,阻力槽、沉淀池等设备,需要根据设计流量和处理要求计算其尺寸。
计算时需要考虑污泥产生量和停留时间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进行曝气量、污泥泵选型等计算。
曝气量的计算需要根据污水水质、氧化还原电位、总有机碳等因素确定。
污泥泵选型需要根据污泥产生量、泥浆浓度等因素确定。
最后,需要进行污泥处理的设计计算。
根据设计流量和污泥产生量,确定污泥浓度和污泥堆肥的处理能力。
总之,设计一个SBR工艺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包括处理工艺的选择、处理设备的选型和尺寸、曝气量和污泥泵选型等方面的计算。
这些计算需要考虑处理要求、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以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至关重要,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相关计算和验证。
3.3'反应泥龄试算值θ'CF d10.011.0 4.6甲乙丙丁戊己1进水2进水3进水4进水5进水6进水7进水进水8进水进水9进水进水10进水进水11进水进水曝气12进水进水曝气13进水进水曝气14进水进水曝气15进水进水沉淀论文例子:6池运行状态排布图16进水进水滗水17进水进水曝气18进水进水曝气19进水进水曝气20进水进水曝气21进水进水沉淀22进水进水滗水23进水进水曝气24进水进水曝气次1进水进水曝气次2进水进水曝气次3进水进水沉淀次4进水进水滗水次5进水进水曝气次6进水进水曝气次7进水进水曝气次8进水进水曝气次9进水进水沉淀次10进水进水滗水甲乙丙1进水2进水3进水4进水5进水曝气6进水曝气7进水曝气8进水曝气9进水沉淀3池运行状态排布图10进水滗水11进水曝气12进水曝气13进水曝气14进水曝气15进水沉淀16进水滗水17进水曝气18进水曝气19进水曝气20进水曝气21进水沉淀22进水滗水23进水曝气24进水曝气曝气曝气沉淀滗水。
课程设计题目33000m³/d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2012姓名覃练指导教师方继敏、李柏林2015 年 6 月21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环境工程1202班,学号10)设计(论文)题目:33000m3/d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参数1.污水类别为城市污水,设计流量33000m3/d;2.要求完成污水处理厂主要工艺设计与计算说明书的编写;3.绘制两张单元构筑物的图纸。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1.按照指导书的深度进行设计与计算说明书的编写;2.绘制两个单元构筑物的图纸(两张1号)3.个人加上自己的进水和出水水质工作进度要求课程设计为期一周,时间安排如下:1.课程设计的讲授1天,设计准备(设计资料、手册、绘图工具准备)1天2.课程设计的计算部分3天3.课程设计的图纸绘制部分2天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系(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___年月日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意见书评定成绩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年月日摘要:本设计是33000m³/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处理工艺采用了SBR工艺。
SBR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本工艺的主要构筑物包括格栅、污水泵房、沉淀池、SBR、接触消毒池、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等。
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经过粗格栅后经污水泵房进入到细格栅,再进入平流沉砂池沉砂,再进入SBR池反应,然后进入接触消毒池消毒,污水达到水质要求,经过计量槽后排出污水。
SBR的剩余污泥含水量减少再进入贮泥池,随后进入污泥脱水车间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外运。
SBR的主要工艺特征是在运行商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工艺的核心是SBR 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经过该废水处理工艺的废水可达到设计要求,可以直接排放。
一. 基本数据:1.日平均流量:Q=10000m3/d2.水质:3.参数选取3.1 运行参数生物池中活性污泥浓度:X VSS=1400mgMLVSS/l挥发性组分比例:f VSS=0.7(一般0.7~0.8)3.2 碳氧化工艺污泥理论产泥系数:Y=0.6 mgVSS/mgBOD5 (范围0.4~0.8,一般取0.6)20℃时污泥自身氧化系数:K d(20)=0.06 1/d (范围0.04~0.075,一般取0.06)3.3 硝化工艺参数硝化菌在15℃时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15) =0.47 1/d (范围0.4~0.5,一般取0.47或0.45)好氧池中溶解氧浓度:第 1 章DO=2.0 mg/lNH4-N的饱和常数(T=T min=12℃):K N=10(0.051×T-1.158)=0.28 mg/l硝化菌的理论产率系数:Y N=0.15 mgVSS/mgNH4-N (范围0.04~0.29,一般取0.15) 20℃时硝化菌自身氧化系数:K dN(20)=0.04 1/d (范围0.03~0.06,一般取0.04) 安全系数:F S=2.5 (范围1.5~4,一般取2.5)氧的饱和常数:K O=1.0 mg/l (范围0.25~2.46,一般取1.0)二. 好氧池工艺设计计算1. 参数修正K d (T min)=K d(20)×1.05(Tmin-20)=0.041 1/dμm=μm(15)×e0.098(Tmin-15)×[1-0.833×(7.2-pH)]×[D O/(D O+K O)] =0.331 1/dK dN (T min)=K dN(20)×1.05(Tmin-20)=0.027 1/d2.计算设计泥龄最大基质利用率:k’=μm/Y N=2.21 mgBOD5/(mgVSS﹒d)最小硝化泥龄:tc min=1/(Y N×k’-K dN)=3.29 d设计泥龄:tc=Fs×tc min=14.8 d3.污泥负荷硝化污泥负荷:Un=(1/tc+K dN)/Y N=0.63 mgNH4-N/(mgVSS﹒d) 出水氨氮浓度:由U N=k’×[N e/(K N+N e)]得N e=U N×K N/(k’-U N)=0.11mg/l碳氧化污泥负荷:U S=(1/tc+K d)/Y=0.18 mgBOD5/(mgVSS﹒d) 4.好氧池容积计算BOD氧化要求水力停留时间:T b=(So-Se)/ (U S×X VSS)= 0.48d=11.43 h BOD5表观产率系数:Y obs=Y/(1+K d×tc)=0.37 mgVSS/mgBOD5硝化细菌在微生物中占的百分比:硝化的氨氮量N d=TN-0.122Y obs(So-Se)-Ne-0.016 Y obs K d tc(So-Se)=38.6mg/l硝化菌百分比fnfn=Yn*N d/ Y obs (So-Se) + Yn*Nd +0.016Y obs K d tc(So-Se)=0.11 硝化水力停留时间TnTn = N d / ( Un*X VSS *fn )= 0.38 d = 9.18 hTb>Tn,取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Tb,即11.43h。
一. 基本数据:1.日平均流量:Q=10000m3/d2.水质:3.参数选取3.1 运行参数生物池中活性污泥浓度:X VSS=1400mgMLVSS/l挥发性组分比例:f VSS=0.7(一般0.7~0.8)3.2 碳氧化工艺污泥理论产泥系数:Y=0.6 mgVSS/mgBOD5 (范围0.4~0.8,一般取0.6) 20℃时污泥自身氧化系数:K d(20)=0.06 1/d (范围0.04~0.075,一般取0.06) 3.3 硝化工艺参数硝化菌在15℃时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15) =0.47 1/d (范围0.4~0.5,一般取0.47或0.45)好氧池中溶解氧浓度:DO=2.0 mg/lNH4-N的饱和常数(T=T min=12℃):K N=10(0.051×T-1.158)=0.28 mg/l硝化菌的理论产率系数:Y N=0.15 mgVSS/mgNH4-N (范围0.04~0.29,一般取0.15) 20℃时硝化菌自身氧化系数:K dN(20)=0.04 1/d (范围0.03~0.06,一般取0.04)安全系数:F S=2.5 (范围1.5~4,一般取2.5)氧的饱和常数:K O=1.0 mg/l (范围0.25~2.46,一般取1.0)二. 好氧池工艺设计计算1. 参数修正K d (T min)=K d(20)×1.05(Tmin-20)=0.041 1/dμm=μm(15)×e0.098(Tmin-15)×[1-0.833×(7.2-pH)]×[D O/(D O+K O)] =0.331 1/dK dN (T min)=K dN(20)×1.05(Tmin-20)=0.027 1/d2.计算设计泥龄最大基质利用率:k’=μm/Y N=2.21 mgBOD5/(mgVSS﹒d)最小硝化泥龄:tc min=1/(Y N×k’-K dN)=3.29 d设计泥龄:tc=Fs×tc min=14.8 d3.污泥负荷硝化污泥负荷:Un=(1/tc+K dN)/Y N=0.63 mgNH4-N/(mgVSS﹒d)出水氨氮浓度:由U N=k’×[N e/(K N+N e)]得N e=U N×K N/(k’-U N)=0.11mg/l碳氧化污泥负荷:U S=(1/tc+K d)/Y=0.18 mgBOD5/(mgVSS﹒d)4.好氧池容积计算BOD氧化要求水力停留时间:T b=(So-Se)/ (U S×X VSS)= 0.48d=11.43 hBOD5表观产率系数:Y obs=Y/(1+K d×tc)=0.37 mgVSS/mgBOD5硝化细菌在微生物中占的百分比:硝化的氨氮量N d=TN-0.122Y obs(So-Se)-Ne-0.016 Y obs K d tc(So-Se)=38.6mg/l硝化菌百分比fnfn=Yn*N d/ Y obs (So-Se) + Yn*Nd +0.016Y obs K d tc(So-Se)=0.11硝化水力停留时间TnTn = N d / ( Un*X VSS *fn )= 0.38 d = 9.18 hTb>Tn,取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Tb,即11.43h。
SBR法相关计算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顺序批处理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和废气处理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SBR法的相关计算。
1.污水处理计算:Q=n*Qc其中,Q为污水流量,n为蓄水期次数,Qc为一蓄水期内的进水流量。
(2)曝气量计算:曝气量是指在SBR法中为了提供氧气而需要向反应器中通入的空气量。
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曝气量:V=Q*(Ss-Se)*C/TT其中,V为曝气量,Q为污水流量,Ss为溶解氧饱和度,Se为溶解氧浓度,C为曝气因子,TT为反应周期。
2.污泥处理计算:(1)污泥产量计算:根据污泥浓度和污水处理流量,可以计算出污泥的产量。
常用公式如下:X=S*Q其中,X为污泥产量,S为污泥浓度,Q为污水处理流量。
(2)污泥浓度计算:根据SBR法处理污水的流程和周期,可以计算出污泥浓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S=X/Q其中,S为污泥浓度,X为污泥产量,Q为污水处理流量。
3.废气处理计算:(1)废气流量计算:根据废气处理装置的设计及处理要求,可以计算出废气流量。
常用公式如下:Qg=Qw*G其中,Qg为废气流量,Qw为废水流量,G为气水比。
(2)废气处理效率计算:废气处理效率是指废气处理装置在清洁废气出口中所实现的废气处理效果。
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废气处理效率:ηg = (Cin - Cout) / Cin * 100%其中,ηg为废气处理效率,Cin为废气进口浓度,Cout为废气出口浓度。
以上是SBR法相关计算的一些常用公式和方法,具体计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设计水质1.1 进水水质参照国内类似城市污水水质,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污水厂的进水水质如表1所示。
表1 污水厂进水水质指标单位:mg/L 指标COD cr BOD5SS NH3-N TP TN pH 进水500 300 360 35 3 40 6~91.2 出水水质出水水质要求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2002)一级A准,其水质如表2所示。
表2 污水厂出水水质指标单位:mg/L 指标COD cr BOD5SS NH3-N TP TN pH 出水50 10 10 5 0.5 15 6~91.3 设计水温设计最低水温T1=8℃,平均水温T2=20℃,最高水温T3=25℃。
2. SBR(脱氮除磷)主要设计参数表3 SBR脱氮除磷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项目单位参数值kgBOD5/(kg MLVSS·d) 0.15~0.25 BOD5污泥负荷L skgBOD5/(kg MLSS·d) 0.07~0.15反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kgMLSS/m3 2.5~4.5 浓度X总氮负荷率kgTN/(kg MLSS·d) ≤0.06污泥产率系设初沉池Kg VSS/kg·BOD50.3~0.6项目单位 参数值 数Y不设初沉池Kg VSS/kg ·BOD 50.5~0.8 厌氧水力停留时间占反应时间比例%5~10缺氧水力停留时间占反应时间比例%10~15好氧水力停留时间占反应时间比例 %75~80 总水力停留时间 h 20~30h 需氧量O 2kgO 2/kgBOD 51.5~2.0 活性污泥容积指数SVTML/g 70~140 充水比m0.30~0.35 总处理效率%85~95(BOD 5)50~75(TP ) 55~80(TN )3. 设计计算(1)反应时间T R :0241000R S m T LsX=式中:T R —— 反应时间,h ;m ——充水比,取0.30;So —— 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300 mg/L ; L S —— 反应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kgBOD 5/(kgMLSS ·d ),取0.12kgBOD 5/(kgMLSS ·d );X —— 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 )平均浓度,kgMLSS/m 3取4.0kgMLSS/m 3。
SBR法相关计算SBR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用于废水处理。
SBR是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的缩写,意为顺序批处理反应器。
该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总磷等污染物,以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SBR法的相关计算。
1.反应器容积的计算SBR法反应器的容积大小决定了处理单位时间内的废水量,一般使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
反应器容积的计算公式如下:容积=平均每个周期的出水量×周期数2.反应器的周期计算SBR法反应器的周期指的是反应器进行一次完整处理的时间,通常采用典型的四阶段周期,包括进水、搅拌、沉淀和出水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时间取决于处理废水的要求、废水性质和操作经验等因素。
3.反应器的进水量计算SBR法反应器的进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废水量,一般使用的单位是立方米/小时(m3/h)。
进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进水量=废水流量×废水的进水时间4.混合液悬浮物浓度的计算混合液悬浮物浓度是指反应器中混合液中的生物团和悬浮物的含量,通常使用的单位是毫克/升(mg/L)。
可以通过实际采样后测定,也可以通过SBR反应器的运行参数计算出来。
5.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的计算COD和BOD是反应器中衡量废水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分别表示废水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浓度和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得到废水样品的COD和BOD值,也可以通过SBR反应器的运行参数和公式计算出来。
6.总氮和总磷浓度的计算总氮和总磷是反应器中常见的营养物污染物,通常使用的单位是毫克/升(mg/L)。
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得到废水样品的总氮和总磷值,也可以通过SBR反应器的运行参数和公式计算出来。
7.溶解氧(DO)浓度的计算溶解氧浓度是反应器中衡量废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通常使用的单位是毫克/升(mg/L)。
可以通过溶解氧传感器实时监测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也可以通过SBR反应器的运行参数和公式计算出来。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熟悉并掌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环节,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内容1、污水水量、水质(1)设计规模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Q=学号1-25*8000学号26-48*3000 m3/d;设计最大小时流量Qmax=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12-学号*100m3/h(2)进水水质CODCr =600mg/L,BOD5=300mg/L,SS = 300mg/L,NH3-N = 35mg/L2、污水处理要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CODCr ≤ 100mg/L,BOD5≤20mg/L,SS≤20mg/L,NH3-N≤15mg/L。
3、处理工艺流程污水拟采用学号1-10活性污泥法学号26-48生物膜法工艺处理。
4、气象资料该市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9~13.2℃,最热月平均气温21.2~26.5℃,最冷月−5.0~−0.9℃。
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24.9℃。
年日照时数2045 小时。
多年平均降雨量577 毫米,集中于7、8、9 月,占总量的50~60%,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南风或东南风,市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8%,年平均风速2.55米/秒。
5、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该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入厂区外部的河流,其最高洪水位(50 年一遇)为380.0m,常水位为378.0m,枯水位为375.0m。
6、厂址及场地现状该镇以平原为主,污水处理厂拟用场地较为平整,交通便利。
厂址面积为35000m2。
厂区地面标高384.5~383.5 米,原污水将通过管网输送到污水厂,来水管管底标高为 8米(于地面下8米)。
第3章设计计算3.1 原始设计参数原水水量Q=5000m3/d=208.33m3/h=57.87L /s,取流量总变化系数K T=1.72,设计流量Q max= K T Q=0.05787×1.72=0.1m3/s。
3.2 格栅3.2.1 设计说明格栅一般斜置在进水泵站之前,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截去生活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它本身的水流阻力并不大,水头损失只有几厘米,阻力主要产生于筛余物堵塞栅条,一般当格栅的水头损失达到10~15厘米时就该清洗。
格栅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种,按格栅栅条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三种。
根据清洗方法,格栅和筛网都可设计成人工清渣和机械清渣两类,当污染物量大时,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以减少人工劳动量。
由于设计流量小,悬浮物相对较少,采用一组中格栅,既可达到保护泵房的作用,又经济可行,设置一套带有人工清渣格栅的旁通事故槽,便于排除故障。
栅条的断面形状有圆形、锐边矩形、迎水面为半圆形的矩形、迎水面背水面均为半圆的矩形几种。
而其中迎水面为半圆形的矩形的栅条具有强度高,阻力损失小的优点。
3.2.2 设计参数(1)变化系数:K T=1.72;(2)平均日流量:Q d=5000m3/d;(3)最大日流量:Q max=0.1 m3/s;(4)设过栅流速:v=0.9m/s;(5)栅前水深:h=0.4m;(6)格栅安装倾角:α=60°。
3.2.3 设计计算(1)格栅间隙数:13n ==≈ (3—1) Q max ——最大废水设计流量m 3/sӨ——格栅安装倾角, 取60°h ——栅前水深 mb ——栅条间隙宽度,取21mmv ——过栅流速 m/s(2)栅渠尺寸:B 2=s(n-1)+nb=0.01×(13-1)+13×0.021=0.403m(3—2) s ——栅条宽度 取0.01mB 2——格栅宽度 mmax10.10.321m 0.780.4Q B v'h ===⨯(3—3) B 1——进水渠宽 mv’——进水渠道内的流速 设为0.78m/s栅前扩大段:2110.4030.3210.12m 2tan 2tan 20B B L α--===⨯︒(3—4) α——渐宽部分的展开角,一般采用20栅后收缩段:L 2=0.5×L 1=0.06m(3—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4231423)sin 20.010.92.42()sin 6030.097m0.02119.6S v h =β(k αb g =⨯⨯⨯︒⨯=(3—6) 栅后槽总高度H :设栅前渠道超高h 2=0.3mH =h +h 1+h 2=0.4+0.097+0.3=0.8m(3—7) 栅槽总长度L :L =L 1+L 2+1.0+0.5+2tan h+h α=0.12+0.06+1.0+0.5+0.40.3tan 60+︒=2.09m (3—8)(3)每日栅渣量W :max 1T864001000Q W W K = 33864000.10.070.35m /d 0.2m /d 1000 1.72⨯⨯==>⨯ (3—9) W 1——栅渣量(333m /10m 污水),取0.07宜采用机械清渣,选用NC —300型机械格栅:设备宽度300mm ,有效栅宽200mm ,有效栅隙21mm ,运动速度3m/min ,电机功率0.18kw ,水流速度≤1m/s ,安装角度60°,支座长度960mm ,格栅地下深度500mm ,格栅地面高度360mm ,格栅进深250mm 。
SBR 生 物 处 理 池 设 计 计 算1. 基 本 数 据1.1 流 量日 平 均 流 量 Qav = 90000cu m / d日 最 小 流 量 Qmin = 90000cu m / d日 变 化 系 数 Kz = #NAME?日 最 大 流 量 Qmax = #NAME?cu m / d设 计 日 流 量 Q = 90000cu m / d名 称 及 单 位进 水出 水设计出水BOD5 (mg / l)1502010COD (mg / l)3006040SS (mg / l)300200TN (mg / l)453020NH3-N (mg / l)351210NO3-N (mg / l)011TP (mg / l)310.5SP (mg / l) 2.5 1.5油 类 (mg / l)7010色 度 ( 倍 )50PH 值7.7平 均 最 高 温 (度)24平 均 最 低 温 (度)121.3 参 数 选 取1.3.1 运 行 参 数△ 生 物 池 中 活 性 污 泥 浓 度 Xvss =1400 mg MLVSS / l△挥发活性组份比例 fvss =0.7( 一 般 0.7 ~ 0.8 )△ 污 泥 回 流 比 r =1△ 混 合 液 回 流 比 R =21.3.2 碳 氧 化 工 艺 参 数△ 污 泥 理 论 产 泥 系 数 Y =0.6 mgVSS/mgBOD5△20℃ 时污泥自身氧化系数 Kd20 =0.06 1/d( 范 围 0.04 ~ 0.075 , 一 般 0.06 )1.3.3 硝 化 工 艺 参 数△ 硝 化 菌 在 15℃ 时 的 最 大 比 生 长 速 率μm(15) =0.47 1/d△ 好 氧 池 中 溶 解 氧 浓 度 DO = 2.0 mg / l△ NH4-N 的 饱 和 常 数 12 ℃KN = 10^( 0.051 * T - 1.158 ) =0.3 mg / l△ 硝 化 菌 理 论 产 率 系 数 Yn =0.15 mgVSS/mgNH4-N△20℃时硝化菌自身氧化系数 KdN20 =0.04 1/d△ 安 全 系 数 SF 4.5△ 氧 的 饱 和 常 数 Ko = 1.0 mg / l1.3.4 反 硝 化 工 艺 参 数△ 在 20℃ 时 的 反 硝 化 速 率UDN(20) 0.11 1/d△ 厌 氧 池 溶 解 氧 浓 度 DOn =0.15 mg / l1.3.5 除 磷 工 艺 参 数△2 好 氧 池 设 计 计 算 ( 按 低 温 情 况 计 算 )2.1 参 数 修 正污 水 的 最 低 平 均 水 温 Tmin =12 ℃△ 污 泥 自 身 氧 化 系 数 Kd 修 正Kd(Tmin) = Kd20 * 1.05 ^ ( Tmin - 20) = 0.041 1 / d△ 硝 化 菌 最 大 比 生 长 速 率 μm 修 正μm = μm(15) * e^[0.098*(Tmin - 15)] * [1 - 0.833*(7.2 - PH)] * [DO / (Ko +DO)]= 0.331 1 / d△ 硝 化 菌 自 身 氧 化 系 数 Kd N 修 正KdN(Tmin) = KdN20 * 1.05 ^ ( Tmin - 20) = 0.027 1 / d2.2 计 算 设 计 泥 龄2.2.1 最 大 基 质 利 用 率 k' = μm / Yn = 2.21 1 / d2.2.2 泥 龄 计 算△ 最 小 硝 化 泥 龄 tcmin由 公 式 : 1 / tcmin = Yn * k' - kdN 得 : tcmin = 1 / ( Yn * k' - kdN )tcmin 1 / ( Yn * k' - kdN) = 3.29 d△ 设 计 泥 龄 tc = SF * tcmin =14.8 d2.3 污 泥 负 荷2.3.1 硝 化 污 泥 负 荷 Un由 公 式 : 1 / tc= Yn * Un - kdN 得 : Un = (1 / tc + kdN ) / YnUn = ( 1 / tc + kdN ) / Yn =0.63mgNH4-N/(mgMLVSS*d )2.3.2 出 水 氨 氮 浓 度 Ne由 公 式 : Un = k' * Ne / (Kn + Ne) 得 : Ne = Un * Kn / ( k' - Un)Ne = Un * Kn / ( k' - Un ) =0.11 mg / l2.3.3 碳 氧 化 污 泥 负 荷 Us由 公 式 : 1 / tc= Y * Us - kd 得 : Us = (1 / tc + kd ) / YUs = ( 1 / tc + kd ) / Y =0.18mgBOD/(mgMLVSS*d )2.4 好 氧 池 容 积2.4.1 BOD 氧 化 要 求 水 力 停 留 时 间tb = ( So - Se ) / ( Us * Xvss ) =0.56 d =13.32 h2.4.1 硝 化 要 求 水 力 停 留 时 间△ BOD5 表 观 产 率 系 数Yobs = Y / ( 1 + Kd * tc )=0.37 mgVSS / mgBOD5△ 硝 化 细 菌 在 微 生 物 中 的 百 分 比 fn硝 化 的 氨 氮 量 Nd=TN0-0.122*Yobs*(So-Se)-Ne-0.016*Kd*tc*(So-Se)*Yobs =38.0 mg / l 硝 化 菌 百 分 比 fn=Yn*Nd/(Yabs*(So-Se)+Yn*Nd+0.016*Kd*tc*(So-Se)*Yobs ) =0.097△ 硝 化 水 力 停 留 时 间 tntn = (TNo-0.122*Yobs*(S0-Se)-Ne-0.016*Kd*tc*(So-Se)*Yobs ) / ( Usn * X * fn )=0.44 d =10.6 h2.4.2 好 氧 池 水 力 停 留 时 间 选 定 t =13.32 h2.4.3 生 物 池 容 积 Va = Q * t / 24 =49953.3 cu m2.5 排 泥 量 计 算△ 污 泥 有 机 部 分 产 量 W1 = Yobs * ( So - Se ) * Q / 1000 =4719.93 kg / d△ 污 泥 惰 性 部 分 产 量 W2 = η14850.0 kg / d总 悬 浮 物 TSS 惰 性 组 份 比 例 ηss 取240.9 kg / d △ 活性污泥总产量 W '=W1/fvss+W2+W3-SSe*Q/1000 =21833.6 kg / d =21.8 t / d △ 污 泥 的 综 合 产 率 W ' / [(So - Se) * Q / 1000) = 1.73kgDS/kgBOD△ 初 沉 池 污 泥 产 量 W ” = Q * (SS0'-SSe')/1000 =0 kg/d =2.6 污 泥 中 MLVSS 比 例 fvss'= ( W1/fvss ) / W =0.31 选 定0.312.7 污 泥 中 MLSS X = MLVSS / fvss =实际污泥负荷0.0721kgBOD/kgSS.d2.8 污 泥 体 积取 活 性 污 泥 含 水 率 p =99.2%污 泥 浓 度 Nw =8.0kg/m3污 泥 体 积 Vs = W/Nw =2729m3/d =54.15l/s (14 hr)99.20%2729.2194.9454.294.00%363.925.997.280.00%109.27.80 2.2每公斤干泥加混凝剂 PAM0.004kgPAM/kg干泥加药量87kg/d = 6.238kg/h2.10 生物池容积计算2.10.1 Carrousel 氧化沟设计水深 H1=4m 超高 H2= 1.0m系列数 S=3系列单渠道宽度 B1 =10m单系列好氧区面积A1=4162.8m2单系列好氧区长度L1=416.3m曲线段长度 L2=94.2m直线段长度 L3=322.0m 取L3=135m单池分格数4格单池直线段长度 L4=80.5m 取 L4=82m设计氧化沟超高 H2= 1.0m氧化沟总高 H=5m设纵向总池壁厚 B2=2m设横向总池壁厚 B3= 1.5m氧化沟尺寸 L×W×H=3-113.5×42×4.5m有效容积 W'=16889.9m3池总容积 W=21112.4m32.11 二沉池辐流式沉淀池设计有效水深 H1= 3.5m设计超高 H2=0.5m设计缓冲层高度 H3=0.5m设计污泥层高度 H4=0.5m沉淀池池边高度 H=5m设计沉淀池直径 D=35m设计初沉池数量6座平均流量时表面负荷q=0.65m3/m2.h设计规范 0.5~0.75 m3/m2.h平均流量时停留时间t= 5.39h设计规范 1.5~2.5 h初沉池尺寸3-Φ35×5.0m峰值流量时表面负荷q=#NAME?m3/m2.h峰值流量时停留时间t=#NAME?h固体负荷校核 q2' =109.1kg/m33 SBR工艺计算(按ICEAS工艺计算)平均流量最高流量曝气(hr)2#NAME?搅拌(hr)0#NAME?静置(hr)1#NAME?滗水(hr)1#NAME?周期合计 (hr)4#NAME?每日周期数 n6#NAME?3.2 生物池容积计算系列数 N =3个每系列池数 N1 =4个反应池最高水深 Hmax = 5.0m反应池水深变化 Hd =0.8m5 需 氧 量 计 算5.1 有 机 物 碳 化 需 氧 量 O2-cO2-c = 1.47 * Q * (So-Se) / 1000 - 1.42*W1 =11819.7 kgO2 / d式 中:<> BODu/BOD5 = 1.47<> 理 论 上 微 生 物 自 身 氧 化 的 好 氧 量 1.42 kgO2/kgVSS5.2 硝 化 需 氧 量 O2-nO2-n = 4.6 * [ Q * ( TNo - Ne ) - 0.12*W1 ] =15977.5 kgO2 / d式 中:<> 微 生 物 细 胞 中 N 的 比 例 为 14 / 113 = 0.12 kgN / kgVSS5.3 反 硝 化 可 利 用 氧 O2-dnO2-dn = 2.85 * [ Q * ( TNo - TNe ) / 1000 - 0.12*W1*fvss ] =0.000 kgO2 / d( TNe 使 用 要 求 值30mg/l )5.4 总 需 氧 量 O2 = O2_c + O2_n - O2_dn =27797.2kgO2/d =27.8 t O2 / d 5.5 去 除 每 公 斤 BOD5 的 需 氧 量 = O2 * 1000 / [ Q * ( So - Se )] = 2.216 曝 气 器 计 算6.1 基 础 数 据6.1.1 实际传氧速率N (AOR)27797.2kgO2/d =2316.4kgO2/h 6.1.2 污水剩余DO 值 (DO)2.0mg/L 6.1.3 标准状态下清水中饱和溶解氧 (C S ,20度)9.17mg/L 6.1.4 当地海拔高度600m 6.1.5 当地大气压P a (kPa) (见给排水手册一P81页)9.6mH2O =94.08Kpa 6.1.6 污水温度(T)高温24度低温6.1.7 T 温度时清水饱和溶解氧 (简明排水设计手册P6页)8.53mg/L 6.1.8 T 、P a 时清水饱和溶解氧 (C SW )7.926.2 计 算N 0/(P×η)η)-C 0)×1.024(T -20)/C S0=f×N 0/(0.3E A )-E A )/79+21(1-E A )(O t /42+P b /2P a )8.接触池8.1池容取接触时间 t' =30min接触池容积 V' =1875m3取接触池数 n' =2座取接触池深 h = 5.0m取单接触池宽W =10m设计单接触池长L =23.4m 取 L=度 接触池实际容积 V =2000m3mg/L8.2 出水加氯量取每方水加液氯5g Cl2/t水出水加氯量为450kg Cl2/d =×(β。
4.5。
3 反应池运行周期各工序计算 (1)曝气时间(T A )0A s 24S 24400T =3L mX 0.244000⨯==⨯⨯(h) (2)沉淀时间(T S ) 初期沉降速度4 1.264 1.26max 4.610 4.6104000 1.33A V C --=⨯⨯=⨯⨯=(m 3/h )则max 11() 3.50.54 1.031.33S H m T V ε+⨯+===(h ) (3)排出时间(T D )本设计拟定排除多余的活性污泥、撇水时间为0.5h,则沉淀与排出时间合计为1.5h 。
(4)进水时间(T F ) 本设计拟定缺氧进水1.5h[23]。
则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为:T c = T A + T S + T D + T F =3 + 1.5 + 1。
5 = 6(h )4.5。
4 反应池池体平面尺寸计算周期数242446n Tc ===池个数641.5F T N T ===反应池有效池容4250062544m V Q n N =⨯=⨯=⨯⨯(m 3) 由进水时间和进水量的变动理论,求得一个循环周期的最大流量变动比max1.5Q r Q ==平均超过一个周期,进水量△Q 与V 的对比为△Q/v 1 1.510.1254r m --=== 考虑流量比,反应池的修正容量为V’=V(1+△Q/v)625(10.125)703.125=⨯+=(m 3)取反应池水深为3.5m ,则所需水面积'703.125200.8953.5V A H ===(m 2)取200(m 2) 取反应器长L=20(m ),则宽为b=10 (m) SBR 反应池设计运行水位如图3所示。
排水结束时水位h 2=H/(1+△Q/v)1133.5 2.310.1254m m -⨯=⨯⨯=+(m ) 基准水位h 3=H/(1+△Q/v)13.5 3.110.125=⨯=+(m )高峰水位4h =3.5(m )警报溢流水位540.5 3.50.54h h =+=+=(m )污泥界面120.5 2.30.5 1.8h h =-=-=(m )4。
一、经典SBR工艺设计计算(一)设计条件:污水厂海拔高度950m设计处理水量Q=12000m 3/d=500.00m 3/h=0.14m 3/s 总变化系数Kz= 1.57进水水质:出水水质:进水COD Cr =2800mg/L COD Cr =60mg/L BOD 5=S 0=250mg/L BOD 5=S z =20mg/L TN=45mg/L TN=20mg/L NH 4+-N=35mg/L NH 4+-N=15mg/LTP 0=6mg/L Tp e =0.5mg/L 碱度S ALK =280mg/L pH=7.2SS=300mg/L SS=C e =20mg/L VSS=210mg/Lf b =VSS/SS=0.7曝气池出水溶解氧浓度2mg/L 夏季平均温度T1=25℃硝化反应安全系数K=3冬季平均温度T2=10℃活性污泥自身氧化系数K d(20)=0.06污泥龄θc =25d 活性污泥产率系数Y=0.6混合液浓度MLSS,X=4000mgMLSS/L出水VSS/SS=f=0.7520℃时反硝化速率常数q dn,20=0.12kgNO 3--N/kgMLVSS若生物污泥中约含12.40%的氮用于细胞合成(二)设计计算1、运行周期反应器个数n 1=2,周期时间t=6h,周期数n 2=4每周期处理水量:1500m 3每周期分进水、曝气、沉淀、排水4个阶段进水时间t e =24/n 1n 2=3h根据滗水顺设备性能,排水时间t d =0.5h污泥界面沉降速度u=46000X -1.26= 1.33m曝气池滗水高度h 1= 1.2m 安全水深ε=0.5m 沉淀时间t s =(h 1+ε)/u= 1.3h曝气时间t a =t-t e -t s -t d = 1.2h反应时间比e=t a /t=0.202、曝气池体积V计算(1)估算出水溶解性BOD 5(Se)13.6mg/L =-=e d z e fC K S S 1.7(2)曝气池体积V27840m 3(3)复核滗水高度h1:有效水深H=5m h 1=HQ/(n 2V)=0.5m (4)复核污泥负荷0.13kgBOD 5/kgMLSS3、剩余污泥量(1)生物污泥产量T=10℃时0.04d -1681kg/d T=10℃时,ΔX V(10)=1012kg/d(2)剩余非生物污泥量ΔX S 1596kg/d(3)剩余污泥量ΔXΔX=ΔX V +ΔX s =2277kg/d T=10℃时剩余污泥量ΔX=2608kg/d 设剩余污泥含水率按99.20%计算,湿污泥量为284.6m 3/d T=10℃时设剩余污泥含水率按99.20%计算,湿污泥量为326.0m 3/d4、复核出水BOD 5K 2=0.01820.83mg/L5、复核出水氨氮浓度微生物合成去除的氨氮N w =0.12ΔX V /Q冬季微生物合成去除的氨氮ΔN w(10)=10.12mg/L 冬季出水氨氮为N e(10)=N 0-ΔN W(10)=24.88mg/L 夏季微生物合成去除的氨氮ΔN (20)= 3.27mg/L 夏季出水氨氮为N e(20)=N 0-ΔN W(20)=31.73mg/L复核结果表明无论冬季或夏季,仅靠生物合成不能使出水氨氮低于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