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组合(新编2019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52.50 KB
- 文档页数:23
•(1)能在组合基础上给出组合数的定义和表示,并能区别组合与组合数。
•(2)通过探索排列与组合的关系,得到求组合数的方法;•(3)能利用组合数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组合问题;•(4)通过组合数的计算,体会“数学运算”;通过探索排列与组合的关系,体会“逻辑推理”.重点:组合数公式。
难点:推导和应用组合数公式.问题1:在6.2.3节中,我们通过列举数数的方式得到各问题的组合个数,但随着元素个数的增加,这样的方法就越来越烦琐了。
是否能像排列一样,也能找到计算组合个数的公式,从而能便捷地求出组合个数?组合数的定义和表示:把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并用符号 表示。
m n C追问1:用组合数符号表示6.2.3节问题1的组合数,并说明组合数与组合有何区别.6.2.3节问题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参加一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3C “一个组合”是指“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合成一组”,它不是一个数;“组合数”是指“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它是一个非零自然数.问题2:前面已经提到,组合与排列有关系,我们能否利用这种关系,由排列数 来求组合数 呢?追问(1):利用排列数公式求出6.2.1节问题1的排列数,那么能否在此基础上求出与之有关的6.2.3节问题1的组合数呢?m n Cm n A 6.2.3节问题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参加一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23=C 追问(2): 能否用与(1)同样的方法,求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数 ?34C 组合排列a b c a b da c db c d abc bac cab acb bca cba abd bad dab adb bda dba acd cad dac adc cda dca bcd cbd dbc bdc cdb dcb 设这4个元素为a ,b ,c ,d ,那么从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 ,以“元素相同”为标准将这24个排列分组,一共有4组,因此组合数2434=A 4333434==A A C也可以这样理解:求“4个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 ”34A第1步,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共有 种不同的取法。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培优补差等(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XX高级中学数学组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学生将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一、学情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研究欠缺勤奋,研究的自觉性不高。
高一年级学生往往沿用初中的研究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
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
高一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研究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研究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高一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研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高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高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学生大多存在研究粗心、作业马虎、对数学研究缺乏兴趣和信心的整体弱点,研究惯差。
在知识结构上: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的概率的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
无论是代数的知识,还是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本学期将要研究有关统计与概率的认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
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