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防蛇咬及蛇伤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概述: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急救情况。
在野外活动或接触野生动物时,了解防毒蛇咬伤的预防和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毒蛇咬伤的方法以及急救措施。
防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1. 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在野外活动时,穿着长袖衬衫、长裤和高筒靴,以减少蛇咬的机会。
2. 注意观察:在进入潜在蛇类栖息地之前,应该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寻找蛇类的迹象,如蛇皮、蛇洞等。
3. 谨慎行动:在野外行走时,要小心谨慎,避免踩踏蛇类或使其感到威胁。
4. 避免使用手探进洞穴或石堆:蛇类常常在洞穴或石堆中休息,因此应避免用手直接探索这些地方。
5. 学习识别蛇类:了解当地常见的毒蛇种类和特征,以便在遭遇蛇咬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蛇咬伤的急救措施:1. 保持冷静:在遭遇蛇咬时,要保持冷静,尽量减少活动,以防止毒液迅速扩散。
2. 立即求救: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可以开始进行急救措施。
3. 保持休息:让受伤者保持平卧位,尽量减少运动,以延缓毒液的扩散。
4.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伤口,以防止感染。
5. 松紧带:如果有条件,可以用松紧带(宽度约为2-4厘米)将伤口以上的部位松紧带扎紧,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6. 切勿使用吸毒器:不建议使用吸毒器吸出毒液,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组织损伤。
7. 避免创口处理:不要试图切开或吸出伤口,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感染或出血。
8. 避免冰敷:不要使用冰敷,因为冰敷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加速毒液的扩散。
9. 避免服用药物:不要随意服用止痛药或其他药物,因为这可能会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产生干扰。
就医后的处理:1. 医生评估:一旦到达医院,医生会评估伤口情况,并根据蛇咬的种类和毒液的量来决定是否需要抗蛇毒血清。
2. 抗蛇毒血清治疗:如果医生认为需要,会立即给予抗蛇毒血清治疗。
抗蛇毒血清可以中和蛇毒,减轻伤者的症状和并发症。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引言概述: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情况,正确的防护和急救方法对于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防毒蛇咬伤的方法以及急救措施。
一、防护措施1.1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是防止毒蛇咬伤的首要措施。
建议在进入蛇类活动区域时,穿戴高筒靴、长裤和长袖衬衫等防护服装,以减少蛇类接触皮肤的机会。
1.2 注意观察在野外活动期间,要时刻保持警觉,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毒蛇通常会在草丛、岩石下或树洞中休息,因此要避免靠近这些潜在的蛇类藏身处。
1.3 避免惊扰毒蛇通常会在受到惊扰时才会咬人,因此要尽量避免靠近或惊扰毒蛇。
在野外活动时,要尽量避免靠近蛇类的栖息地,不要试图去捕捉或驱赶蛇类。
二、咬伤后的应急处理2.1 保持冷静在被毒蛇咬伤后,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过度的恐慌和焦虑会导致心率加快,加速毒液的扩散。
2.2 就近就医尽快就近寻找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伤口处低于心脏,以减缓毒液的传播。
2.3 不要尝试吸毒液或使用切口切口和吸毒液的方法在急救中是不推荐的。
这些方法可能会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应该将伤口处保持清洁,并尽量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扩散。
三、医院治疗3.1 毒蛇辨识在医院治疗时,医生将根据咬伤部位和症状来确定毒蛇的种类。
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毒血清。
3.2 抗毒血清治疗抗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的关键。
医生会根据毒蛇的种类和咬伤的严重程度来决定使用何种抗毒血清。
抗毒血清的作用是中和毒液中的毒素,减轻伤者的症状。
3.3 伤口处理和伤口护理医生会对伤口进行处理和护理,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这可能包括清洗伤口、缝合伤口或进行其他必要的处理。
四、康复阶段4.1 休息和观察在康复阶段,休息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伤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促进身体的康复,并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
4.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根据伤情的不同,可能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康复运动或其他康复措施。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蛇类是一类常见的爬行动物,其中有些蛇具有剧毒,一旦被蛇咬伤,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因此,了解防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毒蛇咬伤的方法以及正确的急救措施。
一、防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1. 注意环境:在蛇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如丛林、草地等,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尽量避免踩踏草丛或者石头下面的隐蔽处。
2. 穿着适当:在进入蛇类活动区域时,应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和高筒靴,以减少蛇咬的机会。
3. 使用防护工具:在需要触摸潜在危险区域时,应使用专门的工具,如长杆或者钳子,以避免直接接触蛇类。
4. 学习蛇类特征:了解当地常见的毒蛇种类和特征,以便在遇到毒蛇时能够及时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毒蛇咬伤的急救方法1. 保持冷静:在遭受蛇咬伤后,首先要保持冷静,尽量控制情绪,以避免加剧伤情。
2. 紧急求助: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情况描述,以便他们能够及时赶到现场。
3. 活动受伤部位:如果被蛇咬伤的部位是手臂或者腿部,应尽量减少活动,以免毒液更快地扩散到全身。
4. 拿出毒液:如果咬伤部位没有明显的伤口,可以使用无菌的刀片或者剪刀在伤口上划开一个小口,然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帮助排出部分毒液。
5. 升高伤肢:如果被咬伤的部位是手臂或者腿部,可以将伤肢抬高,以减少毒液的流动。
6. 不使用吸毒器:不推荐使用吸毒器,因为它们可能导致更多的组织损伤,而且并不能有效吸出毒液。
7. 不使用冰敷:不要使用冰敷,因为冷敷会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加速毒液的扩散。
8. 不使用刺激性药物:不要在咬伤部位上使用刺激性药物,如酒精、碘酒等,以免加剧伤情。
9. 观察症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被咬伤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冷汗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10. 不尝试吸毒:切勿尝试吸食或者使用任何方法尝试吸毒,这样做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三、就医治疗1. 转移到医院:无论咬伤部位的情况如何,都应将被咬伤者迅速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防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我项目部所承揽的垃圾处理厂工程地处山岭、水库之间,树林茂密,当地经常有毒蛇出没,主要的毒蛇有眼镜蛇、珊瑚眼睛蛇、竹叶青、金环蛇、银环蛇、两头蛇、蝮蛇等。
该地区毒蛇毒性很大,一般在两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既可导致丧命。
我部施工人员特别是测量人员以及分包队伍在作业过程时常遇到毒蛇,危害比较大。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放毒蛇咬伤应急处置要坚持“提高警惕,预防为主,正确处理,科学医治”的原则。
首先要教育所有野外作业人员要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做好个体防护工作,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药品,上山养成打草惊蛇的惯,一旦发生意外,要懂的如何在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迅速和相关方取得联系,在有效时间内得到科学的诊断和医治。
3.组织机构和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组长:XXX副组长:XXX、XXX、周长胜成员:XXX、XXX、XXX、XXX、XXX、XXX(2)应急带领小组职责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防毒蛇咬伤的专项应急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组织制定应急预案以及毒蛇咬伤应急工作的具体指挥,和放毒蛇咬伤具体措施的落实以及应急救援中的具体部署;负责对外协调联系以及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个组员按照各部门职责协助上级落实好防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加强本部门人员及分包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分部人员以及相关施工队伍实施紧急抢救工作。
3.预防和预警该工作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方面加强所有野外作业人员日常的防蛇安全教育,时刻保持警惕;另一方面落实好野外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工作,配备防护鞋、防护服、驱蛇工具和急救药品等必备的防护工具,做到有被无患;再一方面每次上山作业坚持做到打草惊蛇,发现毒蛇后的第一时间通知其他队伍,并绕行或确定毒蛇游走后,方可继续前行或作业,以确保人员安全。
4.信息报告步伐一旦发生毒蛇咬伤事故,现场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如果联系不上,要联系到组员)请求派车运送伤员。
防蛇应急处置预案迅速离开现场,不要试图靠近或捕捉毒蛇。
预警措施在野外作业过程中,应设置预警标志,如红旗、红灯等,以提醒人员注意防范毒蛇咬伤。
在野外作业前,应当对作业区域进行勘察,了解该区域的毒蛇种类和数量,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应急处置毒蛇咬伤应急处置流程1)立即远离毒蛇咬伤现场,确保自身安全;2)及时拨打项目部应急电话,报告事故情况,提供详细的事故地点、咬伤部位等信息;3)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对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用绷带包扎伤口,保持伤者平静等;4)将伤者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接受专业的抢救和治疗。
5)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配合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5应急物资和装备应急物资和装备项目部应配备足够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如止痛药、抗毒血清、绷带、消毒液等,以备不时之需。
应急处置车辆要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如担架、急救箱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现场救治。
6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项目部应定期组织毒蛇咬伤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项目部应加强员工的防蛇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急救能力。
确保在发生毒蛇咬伤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7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项目部应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以确保其时效性和实用性。
如果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在继续前行或作业之前,必须绕行或确认毒蛇的活动范围,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如果闻到蛇粪的特殊腥臭味,要注意附近可能有蛇。
可以将“雄黄蒜泥丸”藏在衣裤口袋中,因为蛇嗅觉灵敏,喜欢腥味而不喜欢芳香气味,身上带有芳香浓郁气味的药物可以驱蛇。
遇到毒蛇时,不要沿直线逃跑,而是采取“之”字形路线跑开。
可以站在原地不动,面向着毒蛇,注视它的来势,向左右躲避。
蛇的椎体活动受到一定角度的限制,不能转折掉头,可以设法躲到蛇的后面。
如果可能,可以用登山杖或木棍向毒蛇头部猛击。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蛇类是世界上广泛分布的爬行动物,其中一些蛇种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因为它们具有毒性。
当人类遭遇蛇类咬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减轻伤害并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介绍防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以及正确的急救方法。
一、防范措施1. 穿着合适的服装:在蛇类活动频繁的地区,穿着长袖长裤可以有效减少被蛇咬伤的风险。
此外,穿着坚固的靴子或鞋子也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2. 注意观察:在进入蛇类活动区域之前,应该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注意地面上是否有蛇类的踪迹。
如果发现蛇类,请尽量保持距离,不要激怒它们。
3. 使用防护设备: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考虑使用蛇类防护设备,如蛇类护腿和手套。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减少被蛇咬伤的风险。
二、急救方法1. 保持冷静:在被蛇咬伤后,首先要保持冷静。
过度恐慌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毒素更快地扩散到全身。
2. 定位蛇咬伤部位:尽量记住蛇咬伤的特征,如蛇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这将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抗毒素。
3. 洗净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蛇咬伤的部位。
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以免增加疼痛感。
4. 保持伤口低于心脏:如果可能,将被咬伤的部位保持低于心脏位置,以减缓毒素的传播速度。
5. 不要使用吸毒器:以前一直认为使用吸毒器可以帮助排出毒素,但现在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并且可能会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6. 不要使用冷敷:冷敷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使毒素更快地进入循环系统。
因此,在蛇咬伤后不要使用冷敷物。
7. 割伤口吸出毒液: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用嘴吸出蛇毒的情节是不正确的做法。
割伤口吸出毒液可能会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8. 不要使用绷带:在被蛇咬伤后,不要使用绷带或其他方法将伤口绑紧。
这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加重伤害。
9. 尽早就医:无论蛇咬伤是否有毒,都应尽快就医。
医生可以根据咬伤的情况评估并提供适当的治疗。
三、额外注意事项1. 避免刺激:在蛇咬伤后,避免刺激伤口,如揉搓或敲打。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蛇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其中毒蛇是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可能会遭遇到的危险之一。
毒蛇咬伤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以及正确的急救方法。
一、防蛇咬的预防措施1.了解当地蛇类信息:不同地区的蛇类种类和数量各异,了解当地常见的毒蛇种类和它们的生活习性对于预防蛇咬伤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向当地的自然保护部门或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咨询来获取相关信息。
2.穿着适当的服装和鞋袜:在户外活动中,尤其是在潜在蛇类栖息地附近,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和坚固的靴子可以有效地减少被蛇咬伤的风险。
避免穿着露趾的凉鞋或者赤脚行走。
3.小心触碰潜在的蛇类栖息地:蛇类通常喜欢在草丛、岩石下、树洞等地方隐藏,因此在户外活动中要注意避免触碰这些潜在的蛇类栖息地。
在触摸树木、石头或者其他潜在藏匿蛇类的物体时,要小心谨慎。
4.避免惊扰蛇类:毒蛇通常只在受到威胁或者被惊扰时才会主动攻击。
因此,在户外活动中,尽量避免靠近蛇类,不要试图捕捉或者驱赶它们,以免引发被咬伤的风险。
二、毒蛇咬伤的急救方法1.保持冷静:如果被毒蛇咬伤,首先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激动和恐慌。
这有助于减缓毒素的扩散速度。
2.立即就医:无论被咬伤的程度如何,都应立即就医。
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尽量保持伤口处低于心脏位置,这样可以减缓毒素的传播。
3.保持休息:在就医前,尽量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毒素的扩散。
4.拨打紧急电话:在就医的同时,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告知他们你的情况和所在位置,以便他们能够及时赶到并提供帮助。
5.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伤口,但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
清洗伤口的目的是减少感染的风险。
6.保持伤口位置:如果可能,将被咬伤的部位保持在心脏以下的位置,这有助于减缓毒素的传播。
7.不要使用吸毒器:过去,人们常常使用吸毒器来吸出蛇毒,但现在已经不推荐使用。
吸毒器可能会引起伤口感染,而且并不会有效地减少毒素的扩散。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标题: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引言概述: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意外事件,正确的防范和急救方法对于减少伤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防毒蛇咬伤的方法及急救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这种紧急情况。
一、防范措施1.1 注意环境:在蛇类常出没的地区,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尽量避免进入草丛或灌木丛等潜在藏蛇的地方。
1.2 穿着适当:穿着长袖长裤、高帮鞋等遮盖皮肤的衣物,可以有效降低被蛇咬伤的风险。
1.3 避免惊扰:在野外活动时,尽量不要打扰蛇类,保持安静,避免惊扰,减少被咬伤的可能性。
二、被蛇咬伤后的急救措施2.1 立即就医:被蛇咬伤后,应立即就近就医,尽快到达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2.2 不轻易处理:被蛇咬伤后,切勿随意处理伤口,不要吸取毒液或尝试用刀切开伤口,以免加重伤势。
2.3 保持伤口位置:被蛇咬伤的部位要保持低于心脏位置,避免毒液快速传播到全身。
三、急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保持镇定:在急救过程中,被咬伤者及其周围人员要保持镇定,避免恐慌情绪影响急救效果。
3.2 保持伤口干燥:被蛇咬伤后,要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 观察症状: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被咬伤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向医护人员描述病情,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治疗方法4.1 抗蛇毒血清:被蛇咬伤后,医生会根据蛇的种类和咬伤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注射抗蛇毒血清。
4.2 伤口处理:医生会对伤口进行处理,清洗伤口,及时缝合或进行其他处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
4.3 观察病情:被蛇咬伤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康复。
五、预防复发5.1 学习知识:了解蛇类的习性和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蛇类咬伤事件的发生。
5.2 注意环境:在野外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进入蛇类活动区域,减少被蛇咬伤的风险。
5.3 急救培训:参加急救培训课程,学习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减少伤害。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蛇类是一类常见的爬行动物,其中毒蛇是最具威胁性的一种。
当人们在户外活动中遭遇毒蛇咬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匡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防范毒蛇咬伤1.了解当地毒蛇种类:不同地区的毒蛇种类各异,了解当地的毒蛇种类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咬伤的发生。
可以通过咨询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或者进行相关的网络搜索来获取这些信息。
2.穿戴适当的服装:在进入蛇类栖息地或者进行户外活动时,穿戴适当的服装可以有效减少蛇类咬伤的风险。
建议穿长袖衣物、长裤和高筒靴,并尽量避免穿着明艳的颜色,因为这些颜色可能会引起蛇类的注意。
3.注意观察:在户外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如果发现蛇类浮现,应迅速离开,尽量避免与其接触。
4.避免惊扰蛇类:毒蛇通常只会在受到惊扰或者感到威胁时才会主动咬人。
因此,在户外活动中,应尽量避免挨近蛇类,不要试图捕捉或者伤害它们。
二、毒蛇咬伤的急救方法1.保持镇静:当遭受毒蛇咬伤时,首先要保持镇静。
过度恐慌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毒素更快地扩散到全身。
2.迅速脱离蛇类咬合部位:如果蛇类仍然咬住,应尽快迅速脱离咬合部位,可以使用尖锐的物体或者手指夹住蛇头并向外拉扯,但要注意不要让蛇牙再次进入皮肤。
3.保持伤口处低于心脏位置:如果蛇咬伤的部位是手臂或者腿部,应尽量保持该部位低于心脏位置,以减缓毒素的扩散速度。
4.不使用吸毒器:以往一些人往往使用吸毒器来吸出毒液,但现在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并不有效,反而可能加速毒素的扩散。
因此,不推荐使用吸毒器。
5.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但不要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质。
清洁伤口的目的是防止伤口感染。
6.使用紧急压迫带:如果有条件,可以在伤口上方约5厘米的地方使用紧急压迫带。
压迫带的目的是减缓毒液的流动,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正常血液循环。
7.保持伤口处静止:尽量减少伤口处的运动,可以通过固定伤口或者使用夹板来保持伤口处的静止。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蛇类是一类常见的爬行动物,其中一些种类具有毒性。
当人类不慎被毒蛇咬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以帮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预防毒蛇咬伤预防毒蛇咬伤是最有效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知识普及:了解当地常见的毒蛇种类和它们的生活习性,以便在野外活动时能够避免接触。
2. 穿着适当:在进入蛇类活动区域时,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和高筒靴,以减少蛇类咬伤的风险。
3. 注意观察:在野外活动期间,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如果发现蛇类,请远离并避免干扰它们。
4. 使用防护工具:在野外露营或工作时,使用蛇类防护工具,如蛇类抓取器或蛇类防护手套,以减少被蛇咬伤的风险。
二、毒蛇咬伤的识别当人类被毒蛇咬伤时,应当立即采取行动。
以下是毒蛇咬伤的常见症状:1. 咬伤痕迹:被毒蛇咬伤后,通常会出现两个深度不一的刺痕,刺痕周围可能会有肿胀和疼痛。
2. 疼痛和肿胀:咬伤部位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和明显的肿胀,可能会扩散到周围组织。
3. 皮肤变色:咬伤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变红、紫或黑。
4. 出血:有些毒蛇的毒液具有抗凝血作用,可能导致咬伤部位出现出血。
5. 全身症状:咬伤后,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三、急救方法当发生毒蛇咬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急救步骤:1. 保持镇定:在发生咬伤后,患者和旁观者都应保持镇定。
镇定的态度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慌。
2.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咬伤的时间、地点和可能的蛇类种类。
3. 固定伤处:尽量保持被咬伤的部位静止,避免运动,以减少毒液的扩散。
可以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伤处,但不要过紧。
4. 升高患肢:如果咬伤发生在手臂或腿部,可以将患肢升高,以减少毒液流向心脏。
5. 不使用吸毒器:传统上,人们常常使用吸毒器来吸出毒液,但这种做法已被证明是无效的,并且可能会加重伤口。
一、背景为确保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蛇类侵害,特制定本防蛇安全技术交底。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所有可能存在蛇类活动的施工现场。
三、防蛇措施1. 施工现场环境治理(1)清理施工现场,保持地面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杂草,消除蛇类栖息的场所。
(2)对施工区域进行巡查,发现蛇类活动迹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物理防蛇措施(1)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蛇类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2)在施工现场入口、施工通道等关键位置设置防蛇网、防蛇沟等物理障碍物,阻止蛇类进入。
3. 人员防蛇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蛇意识。
教育内容包括蛇类习性、蛇咬伤急救方法等。
(2)要求工作人员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并佩戴防蛇手套、防蛇鞋等防护用品。
(3)施工现场人员应定期接受蛇咬伤急救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 工具设备防蛇措施(1)在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时,注意避免碰撞到蛇类。
(2)定期检查施工工具,确保其性能良好,防止因工具损坏而引发蛇类侵害。
5. 应急处理措施(1)一旦发生蛇咬伤事故,立即采取措施,避免蛇类逃逸。
(2)迅速将伤者移至安全区域,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根据蛇咬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现场止血、包扎等。
四、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2. 物理防蛇措施的具体设置及维护。
3. 人员防蛇措施的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
4. 工具设备防蛇措施的具体要求。
5. 应急处理措施的具体步骤及要求。
五、交底时间交底时间为施工现场正式施工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防蛇安全技术交底。
六、验收1. 交底结束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熟悉并掌握防蛇安全技术。
2.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
七、注意事项1.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蛇类侵害隐患。
2.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防蛇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防御虫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预案1. 问题概述蛇咬伤是在户外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之一。
此应急预案旨在提供应对蛇咬伤的指导和建议,以保护受伤人员的安全和救治。
2. 应急预案流程以下是处理蛇咬伤的流程和步骤:1. 紧急响应:- 立即呼叫紧急服务(如拨打急救电话);- 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尽力定位并记录咬伤的蛇的特征(例如颜色、大小)。
2. 创口处理:- 不要吸出毒液;- 不要用刀片切开伤口;- 温和地清洁伤口,用干净的清水冲洗,避免使用酒精或过度清洁剂;- 尽量保持患者冷静,避免过度活动。
3. 医疗救治:- 患者尽快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 在送往医疗机构的过程中,保持患者安静;4. 防止伤口感染:- 医务人员应及时处理并包扎伤口;- 根据医务人员的建议,可能需要进行抗蛇毒血清治疗;- 建议依据医务人员的指导进行疫苗接种。
5. 减轻伤者不适:- 若受伤者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或其他不适症状,请立即告知医务人员。
3. 预防措施为了减少蛇咬伤的风险,请考虑以下预防措施:- 户外活动中采取预防措施,如穿着完整的鞋子和长袖衣物,避免赤脚行走;- 对于未知的蛇种或看似危险的蛇,避免靠近或触摸;- 尽可能避免蛇的生境,如丛林、高草地和石堆;- 研究如何辨别不同种类的蛇,并了解当地常见的蛇种。
> 注意:此专项应急预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建议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请知悉,以上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在实际应急场景中,请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专家建议,并及时与当地法律机构或专业人员协调。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是指在蛇类咬伤发生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急救措施,以减轻伤害和提供紧急救援。
以下是针对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的详细说明:一、防蛇咬伤的预防措施1.了解当地蛇类:了解当地常见的毒蛇种类、分布区域和习性,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预防蛇咬伤的发生。
2.注意观察:在户外活动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是在蛇类可能出没的地方,如高草丛、石堆、树林等。
3.穿着适当的服装和鞋袜:在蛇类活动频繁的地区,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和高筒靴可以有效减少蛇咬的机会。
4.避免惊扰蛇类:在野外活动中,尽量避免触碰或者惊扰蛇类,不要试图挨近或者抓住它们。
5.使用防蛇装置:在蛇类密集的地区,可以使用一些防蛇装置,如蛇夹、蛇钩等,以便在必要时能够远离或者捕捉蛇类。
二、蛇咬伤的急救方法1.保持镇静:在蛇咬伤发生时,首先要保持镇静,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便能够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2.迅速脱离咬伤区域:如果蛇咬伤发生在肢体上,应尽快将受伤的肢体脱离咬伤区域,以减少毒液的扩散。
3.保持歇息和平卧:蛇咬伤后,受伤者应尽量保持歇息和平卧,以减慢毒液的传播速度。
4.拨打紧急电话:在急救过程中,应即将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以便获得专业的医疗救助。
5.不使用吸毒器:一些人可能会使用吸毒器来吸出毒液,但这种方法并不推荐,因为它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伤害。
6.保持伤口处于低位:如果蛇咬伤发生在四肢上,应将伤口处于低位,以减少毒液的流动。
7.不使用冰敷:不要使用冰敷来处理蛇咬伤,因为冷敷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加重组织损伤。
8.注意观察症状: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受伤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难点、恶心、呕吐等。
9.不使用切口或者吸出毒液:不要尝试用刀切开伤口或者用嘴吸出毒液,这些方法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感染和伤害。
10.避免活动: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受伤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毒液的扩散。
三、就医和治疗1.前往医院:无论蛇咬伤的程度如何,都应该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一、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蛇虫活动频繁,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蛇虫咬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防蛇虫咬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防蛇虫咬伤工作。
2.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 设立宣传教育小组,负责宣传防蛇虫咬伤知识和技能。
三、预防措施1. 环境整治(1)加强对公共场所、绿化带、废弃地等区域的清理,消除蛇虫栖息地。
(2)在易发生蛇虫活动的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2. 个人防护(1)外出活动时,穿着长袖衣物,避免裸露皮肤。
(2)夜间尽量避免在草丛、树林、洞穴等地方行走。
(3)家中可备蛇药、消毒液等应急药品。
3. 知识普及(1)加强防蛇虫咬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蛇虫咬伤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发现蛇虫咬伤后,立即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带。
(2)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如有条件,可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3)根据伤口情况,及时给予蛇药、消毒液等处理。
2. 医疗救治(1)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2)告知医生伤者被咬时间、地点、蛇虫种类等信息,以便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3. 心理疏导(1)对伤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
(2)密切关注伤者心理状况,如有需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五、宣传教育1. 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防蛇虫咬伤知识。
2. 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防蛇虫咬伤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
3.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形式,提高公众对防蛇虫咬伤的认识。
六、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全社会对蛇虫咬伤的认识,加强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防蛇咬应急预案》2020年08月防蛇、防毒虫咬措施:现在天气适宜,各种蛇、虫活动频繁,而我们的项目区域又在山地和草丛之中,为防止作业人员意外受到伤害,项目部特制定以下预防蛇咬措施:一.项目部成立医疗救护小组,小组成员如下所示:组长:A组员:B、C、D、E一、户外作业防蛇:1.在思想上提高防范意识,尤其经过蛇类经常出没的草丛、石缝或比较阴暗潮湿的地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受伤。
2.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
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
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
所以尽量不要晚上外出作业,万一需要作业,应穿高帮鞋(皮靴),穿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
3.尽量避免在草丛里行走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认真观察周围环境,排除隐患,防止意外受伤。
4.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在砍伐灌木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可能栖于树木之上。
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使用工具,不可徒手进行这类活动。
5.作业人员野外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蛇药,四肢涂擦防蛇药液或口服蛇伤解毒片。
亦可适当涂擦风油精,蛇怕风油精。
如果被蛇咬伤,不要惊慌失措,首先应判断是否是毒蛇咬伤。
6.对毒蛇咬伤的症状应有一定的了解,通常观察伤口上若有两排牙痕的顶端有两个特别深而粗的牙痕,说明是毒蛇咬伤,若仅是成排的细齿状“八”字形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
在不能确定为何种蛇咬伤的情况下,不能以为无明显症状就判断是无毒蛇。
在多数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的情况下,应按毒蛇咬伤处理。
7.遇到毒蛇时不要惊慌失措,只要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
万一被蛇追着,千万不能和它较劲直着往前跑,应向山坡跑,或跑曲线,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只要使蛇看不到你,就有可能脱险了。
西安泾渭分明·生态半岛玫瑰苑项目防蛇咬及蛇伤措施一、项目场地场貌说明泾渭分明·生态半岛玫瑰苑项目位于马家湾长庆东路的经二路与纬三路交叉东北角,场地内水井较多,植被茂密。
场地内每年到了夏季是蛇出没的地带,常见的蛇为乌梢小蛇,有毒,经常蛰伏在材料堆或周转料堆里,与其周围环境颜色相似,不易被发现。
为了防范蛇咬及蛇伤特制定以下措施。
二、防蛇措施1、在项目部四周围墙外区域撒雄黄粉、石灰、生姜粉或苍术和雄黄泡酒(有弱毒,需小心接触)撒或喷上一圈,需注意不留缺口,也不要撒在那些草杆浮草上,要撒地面,这样才能起到驱蛇作用。
也可以采用除草药对围墙外四周进行除草,让蛇无处藏身。
2、个人防护,可以用携带方便的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有刺激气味的物品涂抹在鞋袜裤脚等处,对防蚊叮虫咬都有效3、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
当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蛇体时,蛇才咬人。
如果遇到蛇,若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周边地面、植物,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
4、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
在通常5-10月份是蛇伤高发期。
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
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5、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
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
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
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被毒蛇咬伤。
6、应尽量避免在草丛中活动或休息,若须在草丛树木中活动,最好是穿高帮鞋(皮靴),穿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
7、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在伐取灌木、测量放线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灌木之中。
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应使用木棒,不可徒手进行这类活动。
8、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要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
夏季施工蛇咬伤预防方案夏季作为蛇类活动频繁的季节,在施工现场中,经常会发生蛇咬伤的情况,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而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蛇咬伤预案,成立专门的施工安全小组,帮助施工人员提升自我安全意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和稳定。
首先,在事前准备阶段,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当地蛇类相关资料,了解蛇的分布区域、习性、特征和危害性,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该穿戴具有防蛇功能的工作服、护腕和防护靴等,将身体的七寸、腿以及脚部都尽量覆盖,并留意预防蛇的位置,避免被蛇袭击。
其次,在施工现场中,需要加强对蛇类的防范,尤其在深处或废弃场景中,注意清除周围的杂草垃圾,找出蛇的潜在藏身之地,并保持现场的清洁和整洁,以减少施工人员和蛇类接触的可能性。
同时,建议工人在作业时儘量不要将手、头、腿部位暴露在可能产生蛇咬伤的局部位置上,以避免意外。
当施工人员遭遇蛇咬伤时,应立刻采取以下处理措施,以缓解毒素的传播和减轻受害者的伤势:(1)毒蛇咬伤后,应该立刻将被咬伤的部位置于心脏以下,这将减缓毒素的传播速度,并可以让伤口处保持水平,减轻受害人的痛苦;(2)不要尝试吸出伤口处的毒素,或在伤口处切口以试图排毒,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甚至加重病情;(3)紧急使用呼吸治疗装置对受害者进行紧急救治,如果没有呼吸治疗装置,应嘘声召唤即可,争取在呼吸困难呈现前,将有促进复苏的氧气输送给受害人;(4)立即联系当地医疗机构或医疗急救中心,要求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如狂犬疫苗或抗蛇毒血清等,受害者需要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此外,施工人员应该长时间穿着封闭式安全鞋,并在穿鞋前仔细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避免蛇隐藏在安全鞋内,如果当施工现场发现蛇的踪迹,施工人员应该及时查看周围情况,并告知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
在预防蛇咬伤事故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全面考虑安全防范措施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预案并实施,加大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使其具有深入了解蛇类、应对蛇咬伤的措施和自我保护意识。
防蛇应急处置方案1一般规则1.1编制目的针对广东毒蛇种类多、数量多的具体情况,为确保广东天然气生产经营保障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全体员工人身安全,增强防蛇意识,提高项目人员处理蛇咬伤后的反应速度和急救能力,特制定防蛇应急处置预案。
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员工在广东工作期间被毒蛇咬伤的应急处理。
1.3工作原理毒蛇咬伤的急救应坚持“提高警惕、预防为主、正确处理、科学治疗”的原则。
首先,所有参与野外和露天作业的人员,如项目部巡线、输气站等,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做好个人防护,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药品,养成吓草吓蛇的习惯。
一旦发生意外,他们应该知道如何在第一时间包扎伤口,迅速与相关方取得联系,并在有效时间内得到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原则上,在现场作业期间不要单独工作。
2组织体系和职责2.1应急小组的设置组长:李健副组长:裴明珍谢吴均李银凯江波成员:蒋志双、黄崇顺、胡昌辉、石刚、卢军、张朝晖、王晨光、马聪张强干司线王广汇崔梅曹红亮岳耀东陈亮陶佳张建明2.2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组长:作为项目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防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领导工作;副组长:全力协助组长开展项目部防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领导工作;负责组织审批应急预案和蛇伤应急工作的具体指挥部署,组织落实预防蛇伤的具体措施;负责外部协调联系和事故善后工作;队员:根据自身职责,协助上级落实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加强对队员和业主人员的安全教育,遇到危险时组织队员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安全工程师负责编写项目部《防蛇应急处置预案》。
3预防和预警3.1毒蛇预防的几个方面3.1.1加强对所有现场作业人员的日常防蛇安全教育和毒蛇伤害应急处置演练,时刻保持警惕。
3.1.2落实现场工人个人防护工作,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穿高腰鞋、裤,必要时收紧裤脚;进入丛林时戴帽子或草帽;携带足够有效的急救蛇药,做好应急准备。
3.1.3每次野外作业都要打草惊蛇。
途中可以用树木和木棍连续攻击地面、草丛和树干,所谓打草惊蛇,以躲避昆虫和蛇(蛇对来自地面的震动很敏感,但听觉很慢,无法接受空气传播的声波,大声说话对驱赶蛇无效)。
防蛇虫叮咬处置方案模板1、总则1.1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本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企业员工安全健康及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针对本公司所从事的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蛇虫叮咬事故,特制定本防蛇虫叮咬处置方案。
1.2 本处置方案所适用的范围:项目部施工作业现场(包括材料场、加工场),参照本预案防止蛇虫叮咬,避免中毒事件。
2、防蛇虫叮咬措施(1)如果遇到蛇,最好不要去招惹它,让它在原地躺着;若蛇看到了你,且昂起头,那就是要随时攻击你的姿态,你最好盯着它慢慢往后退;蛇是近视眼,而且只会直着看东西,耳朵里没有鼓膜,对空气里传来的声音没有什么反应。
它识别天敌和寻找食物主要靠舌头。
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
万一被蛇追着,由于它跑得很快,千万不能和它较劲直着往前跑,而要跑曲线,使蛇看不到你,就有可能脱险了;或者把手里的东西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
(2)除了防蛇袭击外,另外要当心蚊虫的咬伤。
尽量少吃喝含糖量高的水果饮料,以免招致蚊虫叮咬。
备一些薄荷油或其他驱虫药膏或药水,还可带一些甘油、肥皂、蚊香、透明胶带等。
松毛虫、刺毛虫、毒蛾等以虫体表面的毒、毒刺接触人体皮肤,导致过敏反应后,可先用透明胶带粘除毒毛,再用肥皂水冲洗后,外涂薄荷油即可。
为了防止蛇虫咬伤,应尽量穿长袖衣、长裤。
3、蛇虫叮咬后的处理被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先保持镇定,原因有2,1是避免血液循环加快,2是避免惊慌中导致其他伤害(跌倒等)。
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以便医生使用相对应的血清。
发生蛇虫叮咬交严重时,应立即启动《中毒应急预案》1、根据伤口判断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
西安泾渭分明·生态半岛玫瑰苑项目防蛇咬及蛇伤措施
一、项目场地场貌说明
泾渭分明·生态半岛玫瑰苑项目位于马家湾长庆东路的经二路与纬三路交叉东北角,场地内水井较多,植被茂密。
场地内每年到了夏季是蛇出没的地带,常见的蛇为乌梢小蛇,有毒,经常蛰伏在材料堆或周转料堆里,与其周围环境颜色相似,不易被发现。
为了防范蛇咬及蛇伤特制定以下措施。
二、防蛇措施
1、在项目部四周围墙外区域撒雄黄粉、石灰、生姜粉或苍术和雄黄泡酒(有弱毒,需小心接触)撒或喷上一圈,需注意不留缺口,也不要撒在那些草杆浮草上,要撒地面,这样才能起到驱蛇作用。
也可以采用除草药对围墙外四周进行除草,让蛇无处藏身。
2、个人防护,可以用携带方便的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有刺激气味的物品涂抹在鞋袜裤脚等处,对防蚊叮虫咬都有效
3、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
当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蛇体时,蛇才咬人。
如果遇到蛇,若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周边地面、植物,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
4、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
在通常5-10月份是蛇伤高发期。
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
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5、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
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
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
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被毒蛇咬伤。
6、应尽量避免在草丛中活动或休息,若须在草丛树木中活动,最好是穿高帮鞋(皮靴),穿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
7、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在伐取灌木、测量放线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灌木之中。
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应使用木棒,不可徒手进行这类活动。
8、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要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
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9、可把随手携带的东西往蛇旁边扔过去,转移它的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
10、若要杀死毒蛇(应有足够的胆量或他人的帮助),可取一根长棒,要具有良好的韧性(如竹竿等),快速劈向其脑部。
三、蛇咬伤后的治疗方法
(一)一旦被蛇咬伤,应马上就近送往医院处理。
(二)如不能马上就医的情况下,做自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不能确定被何种蛇咬伤的情况下,不能以为无明显症状就
判断是无毒蛇。
在多数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否毒蛇还是非毒蛇咬伤的情况下,应按毒蛇咬伤处理。
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的牙痕,毒蛇咬伤通常见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有的毒蛇有两排毒牙。
2、查看伤口,毒蛇咬人有可能把牙断在你肉里,应及时把它拔出来。
3、烧灼:被蛇咬伤后可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破坏局部的蛇毒。
4、冲洗:蛇毒在1-3分钟内是不会蔓延,这时挤出或冲洗伤口,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
立即用双氧水、0.1%高锰酸钾、盐水或冷开水、肥皂或尿冲洗,最好将伤肢置于4~7℃冰水中(冷水内放入冰块),在伤处周围放置碎冰维持24小时,亦可喷氯乙烷(降温时注意全身保暖)。
切记:千万不要在伤口处涂酒精。
5、扎结肢体:在近心端,用绑带像打绑腿一样螺旋型大面积紧缚肢体,延缓毒液蔓延。
如脚踝被咬,就在膝盖下包扎。
蛇毒是通过静脉传递的,静脉分布在人体体表。
用粗布条大面积压迫体表的静脉,可以有效防治蛇毒蔓延,同时又不会因为局部扎结过紧而阻断血液流通。
这样可以尽可能阻止毒液的扩散,防止毒素进入淋巴系统。
扎结之后,赶紧赴医治疗,急救处理结束后,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
没有绑带时,也可用绳子、布带、鞋带、稻草等,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厘米处作环形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
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
因血液循环受阻而坏死。
到邻近的医院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
6、扩创排毒: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
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
但被尖吻蝮蛇(五步蛇)和烙铁头蛇、蝰蛇、咬伤,不要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的蛇毒中有一种溶血酶,可以导致人大量出血不止,如果对伤口再做切开处理,只能加速人体失血。
因为普通人无从分辨毒蛇,所以,治疗蛇伤时伤口切开的做法就不能予以推广。
7、如引发中风应积极治疗,同样在必要时应进行人工呼吸,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
银环蛇、金环蛇咬伤后昏迷的重病人可采取人工呼吸维持。
8、解毒药的应用:被毒蛇咬伤后应尽早用药,别以为有药就没事了,药只能缓解,赶快送医院救治。
9、蛇咬伤后应避免剧烈走动或活动,保持受伤部位下垂,相对固定。
如条件许可应由他人运送,运送伤员到医院的路上,伤员应尽量少活动,减少血液的循环并注意保暖。
10、被无毒蛇咬后无须特殊处理,只需对伤口清洗、止血,去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四、治疗药物
我国治疗蛇伤成药剂型有:片剂、针剂、冲剂、散剂、酒剂等多种。
“如南通蛇药主治毒蛇、毒虫咬伤;湛江蛇药可治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竹叶青等蛇的咬伤;广西医学院蛇药能治疗尖吻蝮、烙
铁头、眼镜蛇、竹叶青、蝰蛇、金环蛇、银环蛇咬伤;群生蛇药主治蝮蛇咬伤,也适用于眼镜蛇、尖吻蝮、烙铁头、竹叶青咬伤;新会蛇药酒具有解蛇毒的效果;上海蛇药能治疗蝮蛇、尖吻蝮、眼镜蛇、银环蛇、蝰蛇、烙铁头、竹叶青蛇咬伤。
此外,治疗蛇伤常用的中草药有七叶一枝花、万年青、半边莲、鬼针草、望江南等
1、南通蛇药
药物别名:季德胜蛇药,说明:片剂:每片0.3g。
功用作用:由多种中草药加工配成的治蛇伤药。
另附“解毒片”,供辅助治疗用。
用于治毒虫、毒蛇咬伤,有解毒、止痛、消肿功效。
用法用量:毒蛇咬伤后,立即服药片5片,同时将药片以温开水溶化后涂于伤口周围约半寸处。
轻度每次服5片,1日3次,连续服至症状消失为止。
重症每次服30~40片,每4~6小时1次。
服药期间,同时服解毒片,每次2~4片,1日3次。
注意事项:在咬伤后,除应用药物外,还须尽早采取阻止毒素吸收(结扎止血带,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消除毒素(用盐水冲洗伤口,挤出或吸出毒液)等措施。
2、吴江蛇药
功用作用: 常用于蝮蛇咬伤,亦治五步蛇、银环蛇、竹叶青等蛇咬伤,还可治蜂、蝎刺咬。
用法用量:每次服5~10片,首剂加倍,以后4~6时1次,危重病人用量酌增。
或肌注2~4ml,首剂加倍,以后4~6小时1次。
亦可静滴,危重者酌增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