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43149556.html,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作者:刘艳君

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24期

摘要:“寒暄”是以语言行为为主的包括某些动作的社会行为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建立、维持和加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关系,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一种语言都有其寒暄的表达方式,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语言像日语这样,有如此丰富、大量、适用于不同场合的寒暄语。丰富的寒暄语是日语的一大特征,与日本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日语寒暄语日本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79-02

“寒暄”在日语中写成汉字「挨拶」,读音あいさつ,中文读音“挨拶”(ai za)。“挨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挨”的原意是挤压、推挤,“拶”的原意是压迫、逼迫,从原意上来看,这个词毫无谦让的意思。在唐、宋时期佛教盛行,禅宗和尚们为了悟道,常常进行一对一(「一挨一拶」いちあいいちさつ)的问答,被称为“挨拶”。佛教传入日本以后,“挨拶”一词便在日本扎下了根。日本语言学家渡边友左在《国语学研究事典》中所下的定义是:“人们为与他人建立亲和的社会关系,或为维持、加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而进行的社交、礼仪性行为之一。”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寒暄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

一、寒暄语的分类

(一)日常生活中的寒暄语

初次见面的寒暄语:初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与家人间的寒暄语:ただいま、お帰り;行ってきます、いってらっしゃい;吃饭时的寒暄语:いただきます、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见面时的寒暄语:おひさしぶりです、お元気ですか;邻里间的寒暄语:お出かけですか―ええ、ちょっとそこまで;道别的寒暄语:お元気で;道谢的寒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すみません;どうも;道歉的寒暄:すみません;どうも;祝贺的寒暄语: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拜访时的寒暄语:お邪魔します;服务场合的寒暄语:いらっしゃいませ;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二)书信中的寒暄语

书信中的寒暄语主要用在书信的开头和结尾,而且都是与时令季节相关的表达。从1月到12月,每个月份、节气都有不同的书信寒暄。比如说1月份的书信的开头:新春とは申しな

がら、まだ厳しい寒さが続いておりますが、いかがお過ごしでしょうか(时值新春之际,天气持续寒冷,一切可好);在结尾多为问候的表达:まだまだ寒さ厳しいですが、くれぐれもご自愛ください(天气还很寒冷,请一定保重身体)。

日语高考日本文化常识题背诵题

日本国基本概况以及民族风俗 一、基本概况 1、国名全称为日本国。 2、地理位置 是本是一个地貌特征奇特的群岛国家。它多山地、多地震、多温泉、多火山、多森林、多河流、多湖泊,但平原狭小,资源贫乏。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濒颚霍茨克海,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黄海、东海与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相望。 日本国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千米。日本列岛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 900多个小岛组成,四个大岛的合计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6%。日本地域狭长,四面临海,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约达3.4万千米。 3、山川河流 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部面积的75%,其中一般山地和丘陵占65%,火山地和火山麓占10%。并湾山系和南湾山系纵横贯穿四个大岛,相汇于本州中部。主要山脉有奥羽山脉、木曾山脉、赤石山脉、越后山脉、飞弹山脉、日高山脉、四国山地、九州山地等。富士山为全国第一高峰,世界著名火山,被日本人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该山海拔3776米。 日本列岛河流密布,共有河流上百条,主要有利根川、信浓川、石狩川、北上川、天盐川、木曾川六大水系。其中信深川最长,为367千米,而利根川流域面积最广,达16840 平方千米,为日本第一大河。湖泊较多,共有600多个,最大的是琵琶湖,面积为672平方千米;最深的是田泽湖,最深处达423.4米。 4、气候 日本列岛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多雨、多雪、多台风。终年比较温和湿润,夏季东海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夏秋之交多台风,年均降水量在1700-1800毫米左右。 日本的平均气温多在10摄氏度以上,最冷的月份一般为1月和2月,最热的月份一般为7月和8月,梅雨和台风也是日本气候的特点。 5、人口、民族 日本人口为1.2594亿,人口总数居世界第八位。 日本人主要是大和族,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占人口的99.3%以上,是日本民族的主体,约有1.24亿人。少数民族只有阿伊努族,旧称"虾夷"族。 6、行政区划 日本行政区划为都、道、府、县制。全国共分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县,下设662个市、1993个町、81个村和23个特别区。 7、宗教 日本是多宗教国家。神道教和佛教是并立的两大宗教,为多数日本人所信奉,其次是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的信徒较多。 8、教育 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大专2-3年。实行9年义务教育。

日语常见寒暄语

1. こんにちは。 你好。 2. こんばんは。 晚上好。 3.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早上好。 4. お休(やす)みなさい。 晚安。) 5. 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 您还好吧,相当于英语的“How are you”,一种打招呼的方式。 6. いくらですか。 多少钱?) 7. すみません。 不好意思,麻烦你…。相当于英语的“Excuse me”。用于向别人开口时。 8. ごめんなさい。 对不起。 9. どういうことですか。 什么意思呢? 10. 山田さんは中国語(ちゅうごくご)が上手(じょうず)ですね。 山田的中国话说的真好。 11. まだまだです。 没什么。没什么。(自谦) 12. どうしたの。 どうしたんですか。 发生了什么事啊。 13. なんでもない。 A没什么事。 14. ちょっと待ってください。 请稍等一下。

15. 約束(やくそく)します。 就这么说定了。 16. これでいいですか。 这样可以吗? 17. けっこうです。 もういいです。 不用了。 18. どうして。 なぜ 为什么啊? 19. いただきます 那我开动了。(吃饭动筷子前) 20.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 我吃饱了。(吃完后) 21.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谢谢。 22. 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别客气。 23. 本当(ほんとう)ですか。 真的? 24. うれしい。 我好高兴。(女性用语) 25. よし。いくぞ。 好!出发(行动)。(男性用语) 26. いってきます。 我走了。(离开某地对别人说的话) 27. いってらしゃい。 您好走。(对要离开的人说的话) 28.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 欢迎光临。

从日语寒暄语表达看日本文化

从日语寒暄语表达看日本文化 篇一:从日语寒暄语表达看日本文化 从日语寒暄语表达看日本文化 摘 要: 寒暄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 ,但其具体 内容和表达方式却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与社会心理不同而各异。分析日语寒暄语表 达的独特性可以管窥到日本民族的深层社会文化。 关键词: 日语寒暄语 语言特征 文化 人们在交谈中离不开寒暄语,日语寒暄语是日本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作为日 语学习者,我们必须掌握日语寒暄语,以实现与日本人的顺利交流。日语的“挨拶”一词源于古代 汉语。在唐、宋时期佛教盛行,禅宗和尚们为了悟道,常常进行一对一的问答,这被称为“挨拶”。 佛教传入日本以后,“挨拶”一词便在日本扎下了根。“挨拶”一词的含义较广,日本语言学家渡边 友左在《国语学研究事典》中所下的定义是:“人们为与他人建立亲和的社会关系,或为维持、加 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而进行的社交、社仪性行为之一。”由此可见,“挨拶”是以语言行为 为主的包括某些动作的社会行为方式。 所谓动作,可以想象到的如见面或分别时的点头、 握手、 鞠躬、拥抱和亲吻等。“挨拶”还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用以建立、维持和加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关 系。事实上,所谓“挨拶”行为,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因为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两个 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彼此相见时,总需要以语言或非语言方式相互确认对方的存在 ,增进感情,建 立和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寒喧虽然是人类社 会的普遍行为,但其具体内容和方式却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与社会心理不同而各异。譬 如中国人喜欢握手,日本人喜欢鞠躬,西方人则更习惯于拥抱,诸如此类都有很深的社会渊源。在 语言表达上,更是互不相同,例如,中国人见面时说“幸会”“你好”,而日本人则说“早安”“晚安”,甚至 于以“今天好冷啊”“又下雨啦”之类有关天气的情况来打招呼。所有这些,都与各民族的历史、社 会文化乃至人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对日语寒暄语表达作考察。 一、日语寒暄语表达体现了日本人强烈的集团主义归属心理 集团主义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理位置来看,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 山地和火山占国土面积的 74%。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频发,自然环境 恶劣,与外界交流很少,外来影响很难进入日本 ,而且日本列岛内部的各地域之间相对隔绝的环 境使日本人有了同甘共苦、团结互助、居安思危和竞争的意识,形成了高度统一的民族集团意 识。日本是一个集团主义意识很强的社会。由于历史和地理的缘故,日本人对其所在的集团形 成了“家”的意识,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在家靠家庭,在社会靠企业,而企业靠国家。所以欧美人说, 整个日本就像一家官民合办的股份公司。日语日常寒暄语表达也反映了这一点。日本人在离家 出门时,通常对家人说:“いってきます(我走了)。 ”而家里人则说一声:“いってらしゃい(你走呀)。 ” 外出回来的人在进门时要说 :“ただいま (我回来了)。”而在家的人则说:“お帰りなさい (你回来 啦)。 ”这种“挨拶”不仅仅用于家庭成员之间,在学校、 公司,在凡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之间均普遍 1 / 9

接待日本人常用寒暄语

常用寒暄语 日本水戸市友好代表団の皆様、ようこそいらっしゃいました! はじ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と申します。英語専門の四年生です。 今日はほんとうにいい勉強になりました。 またあいましょう。(また再会できる日を楽しみにしています。)どうぞまたいらっしゃってください。 中日友好基本交流用语 ご来訪を歓迎します。皆様を熱烈に歓迎いたします。朊あり遠方より来る、また楽しからずや。日中両国人民は二千年あまりの友好往来の歴史をもっており、両国人民の友好の流れは、滔滔たる長江の流れのように勢いよく流れ、尽きることを知りません。中日両国は一衣帯水の隣国であり、両国人民の友好往来の歴史は非常に長く続いております。 ご承知のように、中日両国の社会体制は異なり、社会環境もことなります。われわれ両国の間には、時には意見のくい違いが生じることも避けられません。中国のことわざには「喧嘩をして初めて仲良くなれる」というのがあります。それは日本の「雨降って地固まる」ということわざに相当するそうです。 水户市基本情况

茨城県中央部にある県庁所在都市。1889年(明治22)市制施行。関東では東京、横浜とともに最初の市制都市で、人口は25万ぐらいです。偕楽園(かいらくえん)水戸市常磐{ときわ}町にある庭園。偕楽園は春はウメ、秋はハギ(胡枝子)の名所。自然風景を主体とした意匠で、他の日本庭園とは大いにその性格を異にしている。これにヤナギ、カエデ、ヤマブキ(棣棠)などを植栽して自然景観を楽しんだ。民と「偕{とも}に楽しむ」の意で名づけられたこの庭園を、斉昭は庶民の遊園として開放し、公園の先駆け的思想を打ち出した。 オルゴール(音楽ボックス)の産地として有名です。 生活常用词汇 一年の学費は4500元です。毎月の生活費は500元ぐらいです。わたしのふるさとは~です。南山(なんざん)南の山 専門は英語で、二番目の外国語として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ます。一週間に日本語の授業が三時間あります。だから、日本語はまだまだ下手です。 中国に来たのは初めてですか。中国また重慶にたいしてどういうイメージを持っていますか。 その問題についてすこし知っていますが、具体的には分かりません。日本語で表すことはちょっとね。 野菜の名前:セリロ(芹菜)レンコン(藕)チキン(莴笋,生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43149556.html,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作者:刘艳君 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24期 摘要:“寒暄”是以语言行为为主的包括某些动作的社会行为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建立、维持和加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关系,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一种语言都有其寒暄的表达方式,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语言像日语这样,有如此丰富、大量、适用于不同场合的寒暄语。丰富的寒暄语是日语的一大特征,与日本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日语寒暄语日本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79-02 “寒暄”在日语中写成汉字「挨拶」,读音あいさつ,中文读音“挨拶”(ai za)。“挨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挨”的原意是挤压、推挤,“拶”的原意是压迫、逼迫,从原意上来看,这个词毫无谦让的意思。在唐、宋时期佛教盛行,禅宗和尚们为了悟道,常常进行一对一(「一挨一拶」いちあいいちさつ)的问答,被称为“挨拶”。佛教传入日本以后,“挨拶”一词便在日本扎下了根。日本语言学家渡边友左在《国语学研究事典》中所下的定义是:“人们为与他人建立亲和的社会关系,或为维持、加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而进行的社交、礼仪性行为之一。”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寒暄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 一、寒暄语的分类 (一)日常生活中的寒暄语 初次见面的寒暄语:初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与家人间的寒暄语:ただいま、お帰り;行ってきます、いってらっしゃい;吃饭时的寒暄语:いただきます、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见面时的寒暄语:おひさしぶりです、お元気ですか;邻里间的寒暄语:お出かけですか―ええ、ちょっとそこまで;道别的寒暄语:お元気で;道谢的寒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すみません;どうも;道歉的寒暄:すみません;どうも;祝贺的寒暄语: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拜访时的寒暄语:お邪魔します;服务场合的寒暄语:いらっしゃいませ;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二)书信中的寒暄语 书信中的寒暄语主要用在书信的开头和结尾,而且都是与时令季节相关的表达。从1月到12月,每个月份、节气都有不同的书信寒暄。比如说1月份的书信的开头:新春とは申しな がら、まだ厳しい寒さが続いておりますが、いかがお過ごしでしょうか(时值新春之际,天气持续寒冷,一切可好);在结尾多为问候的表达:まだまだ寒さ厳しいですが、くれぐれもご自愛ください(天气还很寒冷,请一定保重身体)。

日语入门与日本文化

《日语入门与日本文化》课程论文 工学院机制1101班吴道林 现在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学习小语种的热潮,大部分的同学都想利用大学时期多掌握一门语言以便以后开拓一条更宽更广的就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也属于这大多数人中的一员。除此之外,我还对日语有浓厚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具备了一个有利条件。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级日语之后,我收获了许多,也有一些总结。 这一学期我们有学习五十音图,日语基础语法,常用单词,日常寒暄语,日本文化。还学习了日语歌曲。我们每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一行五十音图,几句寒暄语,几个单词,剩下时间就会学习一些日本文化。日语学习的第一个门槛是五十音图,掌握好了五十音图,日语入门就问题不大了。五十音图是指日语中的五十个清音,既表示日语的读音又表示日语的字母。日语的字母叫做“假名”,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平假名于片假名是一一对应的,“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汉子的音和行,而不用它的意。日语中使用的文字是由平假名、片假名、汉子构成的。平假名与片假名是同一种读音的两种布同写法,假名本身单独并不没有意义,只有多个假名组合起来才有意义。平假名是日语中原始的文字,一般用于日常用语的书写;而片假名

是由中国古代楷书演变过来的,主要用语外来词的书写。 学习日语是一个由简单到难的过程,正好和学习英语相反。日语入门试非常简单的,只要认真学习,课堂专心听讲,课后稍微花点时间把五十音图背熟,记一记单词和日常用语。掌握基本的日语交流能力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在记忆日语方面,我有领悟到一些心得。首先,要毫无条件地把五十音图背熟;然后才着手记单词和寒暄语。可以在早上花十几分钟记一下,再在晚上睡觉之前复习一遍,这样会效果较好。除此之外,还可以去听一下日语歌曲和看一下日语电影。其实,只要在课后多关注下和日语有关的事对学好日语是非常有好处的。说了关于学习日语的一些感受,然后我就谈一下关于老师和课程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谷老师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在了解其他大多数选修课的情况后,我发现选的这门日语是比较严的。其实就是要严点我们才能学到东西,但对于那些只求好过的同学来说当然是不妙的。老师在严的同时又能与我们产生许多互动,使我们的课堂增添不少欢声笑语。这样的学习氛围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学习的。老师总会用笑脸面对着我们,我们又怎么好意思不听讲呢!老师点名的方式是采用点人回答问题,有些人就会有侥幸的心理而不去上课。如果老师一一点名的话到课率就会更高了。最后,我想说,我没有选错!老师辛苦了!谢谢您这一学期的授教。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逝以及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逝以及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摘要: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大化革新”大规模地学习大唐文化,“明治维新”全盘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历史上就不太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虽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只注意输出而不重视输入,不重视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发展自己,那么这种优势也会走向反面。 关键词:文化输入与输出模仿继承 在文化上,日本从古至今一直是在学习模仿外来先进文化,继承中国唐文化,明治维新后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感染,可谓吸收了各种文化的优点又融合了自家文化。 而唐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巅峰,日本文化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和创新而来的,而中国自己真正的优秀文化却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遭到极大的破坏,从而许多优秀的文化没有流传下来,而日本却积极地保留下来了这些文化。 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七次重大打击(参考:夏童雪《阻碍中国古代文明的七大事件》https://www.doczj.com/doc/343149556.html,/dstopg/blog/item/095eff1fba85b70a314e155b.html),第一件秦始皇的焚书事件;第二件事独尊儒术;第三件事金元入侵;第四件事明朝的统治方针;第五件事明朝的八股文;第六件事明清的海禁和刘大夏的极端愚蠢;第七件事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的失败。其中我认为对我国文化打击最深的是焚书坑儒和元朝的入侵。 秦始皇在加强中央集权时,为了加强对人民思想的控制,将诸子百家的书籍大部分焚毁,摧毁了许多文化书籍,毁灭了诸多宝贵的先秦文化,限制了人民思想发展,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是文化的倒退,知识分子的大摧残,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假使,没有焚书坑儒,相信,中国古代的文化知识很有大的飞跃。不过这个秦朝的时候也有过徐福东渡的事件,把秦朝的一部分文化带给了日本,这就是说日本也继承了部分中国先秦文化。而另一个重大文化打击就是金人的入侵了,中国特色的封建文明达到了最高峰,宋朝的赋税收入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也是最高,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当高所以司马光慨叹:“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有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宋代的科学文化也达到了高潮,理学家程頤已经体现出科学研究的思想,沈括等科学家的成就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领先的水准。而当时甚至已经出现了工厂生产等资本主义萌芽,就在这样一个发展的最好时机,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使这个时机被错过,否则中国可能是最先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而这个时机的错过,导致中国再也没有在封建社会时期遇到这样好的发展时机,宋文化良好的继承了唐朝的文化,并发扬光大,虽然成就不如唐朝,但是文化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金人入侵后按游牧民族惯例大肆掠杀,使北方的人口降低很多,其中部分则迁移到南方,金元统治者还在中原实行原始的奴隶制度,在农业区进行放牧,以及民族歧视政策,这些都导致了中华文明的严重倒退。当然当满清的铁蹄又一次踏入中原的时候,他们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例如歧视汉人,满人不从事生产,不读书,不过由于明朝的经济文化并没有唐宋

日语与中文的关系

日语文字与中国汉字的关系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之隔,日语与汉语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人学习日语比学任何一门外语都觉得容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日语有汉字,让中国人感到熟悉亲切.然而,日语毕竟是日语,日语让中国人感到易学的同时,也感到有很多难以掌握的地方,比如汉字的变异、假名的难写,语法的谓语后置等等. 日本的语言是古来自有的。只是最初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罢了。至於它的起源,有阿尔泰起源说、高句丽语同源说、朝鲜语同源说、混合言语说等。不过,就文字而言,汉文对日文的影响确实可谓是至关紧要的。 公元1世纪左右,汉语就应该对日语发生影响了。九州福冈县出土的“汉委奴国王印”即为一例证。又据《古事记》应仁天皇条记载,其时百济学者王仁携“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赴日,可以推断汉文、汉语真正的大量传入日本和使用是在公元4、5世纪。然则,汉文、汉语最初主要为一部分识字阶层所习用,大部分日本人仍惯用日本原本的语言。及至后来中国文化制度和思想学说的传入以及佛教的普及,汉语才逐渐深入融合到一般人所使用的日本语中去。而后来更是根据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分别创制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使日语有了完整的表记体系。 就读音方面而言,既然当初有大量的汉语词汇传入日本,自然也同时将这些词汇的读音同时带入,故至今日文汉字词语仍有所谓“音

读”的念法。只是中日两国各自语言音韵流变,如今差别已经很大。不过对汉语古音保留得比较多的一部分南方方言中,仍有一些与日语读音相近的词汇。 日语中的汉字最少有三种读音,多的有十几种,音读(就是模仿古汉语的发音)有基本的唐音,汉音,有的还有唐宋音,训读有至少一种(训读就是日本人自己加上的,例如日本还没有文字的时候看见海叫做umi,有了汉字,日本人发现汉字的海跟他们所说的umi是一种东西,就把海读作umi,这就是训读了)。 而近代以来,日语又对现代汉语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明治维新以降,日本在学习西方、实行近代化方面,一直走在东亚各国前列。为引入、翻译西方的文物制度及大量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书籍,创造了大量汉语词汇,如“电信”“铁道”“政党”“主义”“哲学”等等,又或者对古老的汉语词汇赋予新义,如“革命”“文化”等等。而清末民初,日本是我国借鉴学习的重要范本。现代汉语词汇之扩大,不可不说有日本人的功劳。 日本在绳文时代是没有文字的。到了飞鸟平安时代(公元600年左右),受到隋唐文化的影响,借用汉字的某些偏旁或者汉字,日本创造了片假名和平假名,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很多日语单词的读音也是由当时传入日本的汉语单词的发音演化来的。例如“椅子”这个词,日语发音是“いす”(i su),据考证和宋代“椅子”的发音相似。经过几百年的变化,很多词语的发音发生了改变。大部分日语的单词都有音读和训读两种读法。音读的发音一般类

日语高频寒暄语70句!

1,こんにちは。你好。 2 ,お休(やす)みなさい。晚安。 3 ,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您还好吧? 4 ,いくらですか。多少钱? 5 ,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麻烦你…。 相当于英语的“Excuse me”。用于向别人开口时。 6,ごめんなさい。对不起。 7 ,どういうことですか。什么意思呢? 8 ,どうしたの。/どうしたんですか。发生了什么事啊。9,なんでもない。没什么事。 10,ちょっと待ってください。请稍等一下。 11,約束(やくそく)します。就这么说定了。 12,これでいいですか。这样可以吗? 13,けっこうです。/もういいです。不用了 。 14,どうして。/なぜ为什么啊? 15,いただきます那我开动了。(吃饭动筷子前)16,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我吃饱了。(吃完后) 17,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

18,どういたしまして。别客气。 19,本当(ほんとう)ですか。真的? 20,うれしい。我好高兴。(女性用语) 21,いってきます。我走了。(离开某地对别人说的话) 22,いってらしゃい。您好走。(对要离开的人说的话) 23,じゃ、またね。/では、また。再见(比较通用的用法) 24,信(しん) じられない。真令人难以相信。 25,どうも。该词意思模糊。有多谢、不好意思、对不起等意思,可以说是个万能词。 26,えへ?表示轻微惊讶的感叹语。 27,うん、いいわよ。恩,好的。(女性用语,心跳回忆中藤崎答应约会邀请时说的:) 28,ううん、そうじゃない。不,不是那样的。(女性用语) 29,がんばります。我会加油的。 30,お疲(つか)れさま。辛苦了。(用于下级对上级和平级间) 31,どうぞ遠慮(えんりょ) なく。请别客气。 32,おひさしぶりです。/しばらくですね。好久不见了。 33,きれい。好漂亮啊。(可用于建筑,装饰品,首饰,画,女性的相貌等等,范围很广)

日语的日常寒暄用语

日语的日常寒暄用语 一.日常问候: 1.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比较尊敬的说法)。/おはよう(熟人之间 用)。——ohayou(gozaimasu)早 2.今日は(こんにちは)。——konnitiwa你好。(白天一般时间打 招呼时用) 3.今晩は(こんばんは)。——konbanwa晚上好。 4.お休み(やすみ)。/お休みなさい。——oyasuminasai请休息吧。/ 晚安。 5.お先(さき)に寝(ね)ます。——osakininemasu我先睡了。 6. お久(ひさ)しぶり(ですね)。——ohisasiburi(desune)好久没见啦。如果是熟人之间后三个假名就可以省略了。 7.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ogenki(desuka)您身体好吗? 8.はい,お阴(かげ)さまで元気(げんき)です。/ はい,お阴さまで。——hai,okagesamadegenkidesu.托您的福,我身体很好。9. —ただいま——tadaima我回来了! —お帰り(かえり)。/ お帰りなさい。Okaeri/okaerinasai——你回来啦!后者比前者尊敬度大。 二.谢谢的几种说法: 1.どうも。/ ありがとう。——doumo/arigatou(一般用于熟人之间) 谢谢。 2.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どうもありがと う。——Arigatougozaimasu/doumoarigatou 3.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Doumoarigatougozaimasu. 4.本当に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 す。——Hontounidoumoarigatougozaimasu. 5.ありがとうござしました。——Arigatougozaimasita.(此处一般为事情办完了向别人表示感谢的时候用,因为”ました”是”ます”的过去时表现,如果在求别人办事的时候,事先就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6.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 た。——doumoaragatougozaimasita 7.本当に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 た。——Hontounidoumoaragatougozaimasita. 以上几种说法均为谢谢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是依次往下尊敬的程度越大,所以说话的对象也有所不同,一般尊敬语多对上司,别人的长辈等等,自己家里人之间一般不用敬语,这点与中国不同。 三.道歉的几种说法: 1.悪かった——warukatta一般男孩子多用 2.ごめんね——gomenne熟人之间常说这个 3.済(す)まない。/ 済まん——sumanai 4.済(す)みません。——sumimasen

日本语常用寒暄用语

日本语常用语 寒暄问候见面分离拜访 1 あ,よう洋こ子さん.いらっしゃい.どうぞおあがりください. 啊,洋子,欢迎欢迎.请进. 2 あい爱そう想のいい人だ. 和蔼可亲的人. 3 あえてよかった. 幸会幸会. 4 あがらないで. 沉住气. 5 あきっぽいので,なに何をやらせてもなが长つづ続きはしない. 见异思迁,干什么都没长性. 6 あさ朝からうまくい行かないんです. 从早上就不顺. 7 あした明日あめ雨がふるかもしれません. 明天可能下雨. 8 あなたなんかだい大きら嫌い. 像你这种人我最讨厌了. 9 あなたにはかん関けい系ないだろう. 与你无关. 10 あなたのな名まえ前はなん何ですか. 你叫什么名字? 11 あなたはにほん日本のほう方ですか. 你是日本人吗? 12 あのかた方をごぞんじ存知ですか. 你认识那位先生. 13 アホ! 傻瓜!(关西地区)

14 あまりこま细かいことにこだわらないよね. 不拘小节. 15 あまりにもいいか加げん减です. 太不认真了. 16 ありがとう. 谢谢. 17 ありがとう. 谢谢. 18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げん元き気です. これはむずか难しいですね. 19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好吧,那就谢谢您. 20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じゃ,これでしつ失れい礼します.さようなら. 谢谢.告辞了,再见. 21 あんなおしゃべりはみ见たことがない. 没见过那么爱说话的人. 22 いいえ,おは耻ずかしいかぎ限りです. 哪里,献丑了. 23 いいえ,たいしたことありません. 不,这没什么. 24 いいえ,とんでもありません. 不,您过奖了. 25 いいえ,まだまだです. 哪里哪里,还差得远. 26 いいえ. 不客气. 27 いいかげんにしなさい. 请你适可而止. 28 いいですよ.

浅析日语“挨拶”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浅析日语“挨拶”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8-06-06T11:45:14.70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作者:张茆静 [导读]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的灵魂。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但是两国语言文化的异同点非常明显。日语中的寒暄语是学习日语的基础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的灵魂。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但是两国语言文化的异同点非常明显。日语中的寒暄语是学习日语的基础,这也是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日语寒暄语和日本文化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日本人和日本文化,有助于促进中日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日语;寒暄语;日本文化 一、前言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我们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必备条件。而语言形式的交流占据主要地位。寒暄语作为语言交流的重要部分,因为不同的地区和文化,所以表现形式上也有所差异。正因为如此,各国在文化交流时会产生文化冲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频繁,为了减少文化交流障碍,就有必要说出地道的日语寒暄语,这也直接关系到日本人对我们以及我国的印象。所以本文将通过阐述寒暄语的含义、种类以及日语“挨拶”的特点,最后揭示其与日本文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期能够帮助日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更顺利地进行。 二、“挨拶”的含义 日本人喜欢“挨拶”。彼此见面时都要寒暄几句,也就是要做一番“挨拶”。拜托他人办事,或者受到他人的关照,要“挨拶”,晋升和工作调动,要向有关的人“挨拶”。到国外常驻或出差,临行前或回来后,也要到相关的人那里去“挨拶”一下。日本人的“挨拶”就是他们讲礼貌、懂礼节的表现。 在《广辞苑》中,“挨拶”有以下8条解释:1)禅语,在一问一答中试验悟道的程度;2)回答;3)与人见面或分别等时的礼仪性的词语和动作;4)仪式和会议上的谢辞或贺词;5)对对方挑衅的态度和失礼的行为表示讥讽的说法;6)(对争议的)仲裁、调解、斡旋;7)介绍人;8)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文中所涉及的“挨拶”是其中的第三个意思。而日本语言学家渡边友左在《国语学研究事典》中给出如下定义:人们为与他人建立亲和的社会关系,或为维持、加强已经建立起来的亲和的社会关系而进行的社交、礼仪性行为之一。 三、日语“挨拶言葉”的社会性特征 3.1“内”与“外”。日语“挨拶言葉”首先有内外之分,也就是说对内和对外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首先需要了解日本社会中的“内”与“外”概念的含义。所谓“内”狭义上指的是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广义上指的是自己工作的公司、参加的组织、学习的学校及班级等成员。正因如此,在“挨拶言葉”中才出现了内外之分。如果对同一群体、且朝夕相见的人使用对外的“挨拶言葉”,则会造成对方的困惑,因为这意味着群体的脱离,成为了外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如果对群体以外的他人使用对内的“挨拶言葉”,则会使其觉得你是在别有用心地造作,理所当然也不会产生好感。再比如,分离对同一群体的成员来说,是一件令人不舍的事,日本人不会使用没有形象色彩的“さようなら”(再见),而经常使用“ではまた”或“行ってきます”等说法。因为这些表达可以给人“再次相见”的感觉。所以,如果妻子在出门前对自己的丈夫说“さようなら”,则意味着夫妻离异,妻子离去将不再回来。 3.2“上”和“下”。这里的“上下”指的是日本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上下位之别,也就是对上或对下要使用不同的表达。具体而言,上下包括了年龄的长幼、地位的优劣以及职务的高低等诸多方面。这都来自于日本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等级观念。例如,对对方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表示感激时存在两种说法,即“ご苦労さま”和“お疲れさま”,虽然都是表示“辛苦了”,但是对那些年龄、地位和职务都比自己高的人,只能使用“お疲れさま”。“さようなら”也是如此,对“上”使用时很不礼貌,只能说“失礼します”(告辞了)。 3.3利益和亲疏。一般而言,利益的有无和亲疏关系,表现在“内外”关系上时,对于己无利者,或亲者使用对“内”的表达方式;对于己有利者,或关系较远者使用对“上”的表达方式。但这只是一般规律,人们的社会关系常常因时因地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语言表达也发生变化。例如商店的销售人员和顾客之间,从“内外”来说,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理应相敬如宾,但现实情况中很多顾客却对店员不使用对“外”的说法。这是因为,顾客的光临可以给商店带来收益。日语的“挨拶言葉”因时因地而异,如果不掌握这一点,很多情况下就会事与愿违。 四、日语“挨拶”隐含的日本文化特征 4.1日语“挨拶”表现了日本人强烈的团体归属心理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日本四面环海而又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频发。从历史上来看,从最早的“绳纹时代”开始,人们过着迁徙的生活,经常遭受野兽侵袭。为了防止和缩小灾害的损失,人们过着群居生活。后来与中国的交流不断深入,水稻种植和青铜铁器开始传入日本,日本由此进入“弥生时代”。这时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由最初的迁徙生活向村落集聚转变。为了共同生存下去,人们不得不共同插秧、收割、劳作。正是这种“稻作文化”的影响,人们的集团意识开始兴起,并最终扎根于每个日本人的意识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村八分”制裁。依存于集体的安全感和脱离集体的危机感逐渐变成日本人共同的民族心理。这种强烈的集团意识是日本特有的文化特征,表现出了日本人的归属意识—“家”意识。在日本日常生活中的“挨拶”也反映了这一点。日本人在出门的时候,通常会对家人说“いってきます(我走了)”,而家人则会对此回应道:“いってらっしゃい(您走好)”。外出的人回来都会说:“ただいま(我回来了)”,在家的人则说用“お帰りなさい(你回来了)”。 4.2日语“挨拶”还体现了日本人严谨的性格 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的“挨拶”无不遵循着一定的准则和格式,几乎达到了规范化和程式化的地步。例如在日本家庭中夫妻之间或父母子女之间都相敬如宾或以礼相待,“おはよございます(早上好)”“すおやすなさい(晚安)”“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ごくろうさま(辛苦啦)”等客套话常挂在嘴边。无论是谁,离家外出时,总要说句“いってきます(我去去就回)”,而家里人总会回应道“いって

日语寒暄语

1、久别重逢的常用句 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 你好吗? 最近(さいきん)はいかがですか。 最近怎么样? お変(か)わりはありませんか。 别来无恙? ご機嫌(きげん)はいかがですか。 您身体好吗? しばらくでしあ。 有段时间没见到你了。 お久(ひさ)しぶりですね。 好久不见了。 ずいぶんお会(あ)いしていませんでしたね。 好久没见了啊。 ご無沙汰(ぶさた)しておりました。 好久没见您了。 すっかりお見(み)それしました。 我都认不出您来了。 奥(おく)さんも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 您太太还好吗? 相変(あいか)わらず忙(いそが)しいですか。 还是那么忙吗? 前(まえ)より若(わか)くなりましたね。 你比以前更年轻了。 この間(かん)のご旅行(りょこう)はいかがでしたか。 前些时间您去旅行了吧,怎么样? この頃何(ごろなに)をやってる?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みんなが会(あ)いたがってるよ。 大家都很想念你。 ご家族(かぞく)の皆様(みなさま)は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 你的家人都好吗? ここで君(きみ)に会(あ)えるなんて、夢(ゆめ)にも思(おも)わなかったわ。 做梦都没想到会在这儿遇到你! こんなところで会(あ)うとはね。 没想到会在这儿碰见你! 2、道别时的常用句 さようなら! 再见了! じゃ、明日(あした)、また。 明天见。 じゃね。

再见。 また会(あ)いましょう。 回头见。 お疲(つか)れ様(さま)でした。 辛苦了。 御機嫌(ごきげん)よう。 保重啊! お気(き)をつけてください! 路上小心! お先(さき)に失礼(しつれい)します。 我先走了。 今日(きょう)はずいぶんお邪魔(じゃま)しました。 今天太打扰您了。 じゃ、帰(かえ)ります。 那我回去了。 お目(め)にかかれて、嬉(うれ)しいです。 能和您见面,真是高兴。 李(り)さんによろしく伝(つた)えてください。 请代我向李小姐问候。 お母さんによろしくお伝(つた)えください。 请代我向您母亲问候。 そろそろ時間(じかん)ですので、これで失礼(しつれい)します。 快到点了,我告辞了。 もうかなり遅(おそ)いので、そろそろ失礼致(しつれいいた)します。 很晚了,我该告辞了。 3、道谢和回答的常用句 道谢 いろいろ手伝(てつだ)ってくれて、どうもありがとう。 谢谢你的帮助。 誠(まこと)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真是太感谢你了。 ご迷惑(めいわく)をおかけして、どうもすみません。 这么麻烦您,真是谢谢了。 なんと言(い)って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无论如何,还是要谢谢你。 ご厚意(こうい)をいつまでも恩(おん)に着(き)ます。 对于您的好意我将永远感激不尽。 応援(おうえん)していただい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谢谢您的援助。 温(あたた)かいおもてなしをいただい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谢谢您的热情款待。 たいへんお世話(せわ)になりました。

常用寒暄语

常用寒暄语 おはよう(ごぞいます) 早上好 こんにちは 你好 こんばんは 晚上好 さようなら 再见(一般用于较长时间的分别) バイバイ 再见(较随意) では、また 再见·下次见(较礼貌) おやすみ(なさい) 晚安 はじめまして 初次见面 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 请多关照 こちらこそ、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 彼此彼此、请多关照 すみません 对不起 抱歉 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です 没关系 不要紧 ps:すみません除了表示“对不起·不好意思”等道歉的意思外,还有向别人搭话时使用的“请问·劳驾”的意思。对别人有某种请求,或向不认识的人开口搭腔时都可以用。 お元気げんき ですか 身体好吗 おかげさまで、元気です 多谢,我很好

いい天気てんき ですね 今天天气真不错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多谢 いいえ 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不客气 いただきます 吃饭前:我开动了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 吃完后:多谢款待 おさきに失礼しつれいします 我先走了 おつかれさまでした 您辛苦了(下级对上级·同辈之间) ごくろうさまでした 您辛苦了(上级对下级) おじゃまします 打扰了(去别人家拜访或从拜访处返 回时使用) いってきます 我去去就回 (离家·公司时) いってらっしゃい 慢走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 欢迎光临 まいどありがとうごぞいます 感谢您常光顾

ただいま 我回来了 おかえりなさい 欢迎回来 おねがいします 拜托了 あのう、すみません 那个,不好意思,请问。。。 あのう、失礼しつれいですが (作为开场白来询问对方事情) おはいりください。 请进 おかけください。 请坐 お茶をどうぞ。 请喝茶 どうぞおかまいなく。 请不要张罗(请不必客气)

日本文化与日语学习

2008年8月 第11卷第3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 fX i c an Un i v ersity o fA rts and Sc ience(Socia l Sciences Ed ition) A ug .2008 V o.l 11N o .3 收稿日期:2008-01-05 作者简介:王华(1981)),女,河南洛阳人,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助教,语言学硕士。 日本文化与日语学习 王 华,李 琪 (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陕西西安 710065)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表现着不同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任何语言都无 法脱离文化而存在,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外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学习,只有充分理解所学语言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并能将这一社会文化背景导入到语言的学习中来,才能真正地将一门语言融会贯通。 关键词:语言;文化;日语学习中图分类号:H 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7X (2008)08-0030-03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 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者书面语的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同时,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日语教学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应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成功的交际除了良好的日语语言知识外,隐含在日语语言中的大和民族文化背景知识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包含了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的、辩证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是记录文化的符号,是文化重要的传播载体;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文化是语言创造和表达的内容,文化规定着人们的语言观念,/制约着语言产生和发展方向,从而使民族语言带上自己的文化特征,形成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 点。0[1] 既然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因此社会 成员用于交际的语言必然反映其所属民族的文化背 景,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0[2] 人的语言行为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探索到许多文化奥秘,不同文化对相同的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外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学习,所以就应该立足于理解所学语言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和观点,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是外语学习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句型短语,而且还要知道说这种语言的民族如何看待、观察事物,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反映他们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习惯。日语也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一样,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本文化起着决定性的导向和制约作用,所以学习日语必须学习日语所反映的日本文化。 二、日本文化对日语语言的影响 日本的民族文化表现了日本人行为处事、人际交往的理念,它影响着日语惯用语的特殊表达方式。日语语言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在各个方面都渗 # 30#

日语的语法表现和日本文化

日语的语法表现和日本文化 -----日语教学中与他、自动词有关的问题 孙中宁(临沂大学,山东临沂 276005) 【摘要】语言是反映一个民族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的一面镜子,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日语是和日本文化融为一体的,与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自然观、人生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人一般喜欢意志表现、他动表现和主动表现的形式,而日本人一般喜欢自发的无意志表现、自动表现和被动的表现形式,其原因在于日本人根深蒂固的自然语言观和被动性的文化论。日语中的对偶自他动词,这是日语中动词方面的特点之一。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围绕他、自动词的使用,对学生在汉译日翻译中误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期待帮助学生把握对日语中自、他动词的整体认知,减少误用。 【关键词】自动词;他动词;对偶自他动词 一、关于他动词和自动词 动词表示动作、作用、存在、状态等,是有活用的内容词,属用言之一,其主要语法功能是做谓语。日语动词根据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上的特点,可以分为他动词(他動詞)和自动词(自動詞)。 1、他动词(他動詞):动词的动作、作用涉及到其他人、事物的动词,要求宾语,即要求有“~を”的支配成分的动词。如:“新聞を読む”、“映画を見る”、“日本語を勉強する、“ご飯を食べる”、“電話をかける”等等。宾语“~を”在意义逻辑上可以与动词存在各种关系,以对象、结果最为典型。 2、自动词(自動詞):动词的动作、作用不涉及其他人、事物的动词,不要求宾语。如:“家にいる”、“大阪へ行く”、“雨が降る”、“花が咲く”、“6時に起きる”等等。 3、对偶自他动词:多数自动词和他动词在格的支配及短语搭配结构上形成明显的对立形式,称为对偶自他动词(対偶自他動詞),两者词义接近、关联、乃至相同,在形态上具有共同的词根和不同的词尾形式,如:“コップを割るーーコップが割れる”、“お茶を入れるーーお茶が入る”、“お湯を沸かすーーお湯が沸く”、“水を流すーー水が流れる”、“試験を受けるーー試験が受かる”、“人を集めるーー人が集まる”等。另外部分惯用句有自、他动词两种形式,如:“腹が立つ/腹を立てる”、“手に入る/手を入れる”、“腰が抜ける/腰を抜かす”等。 成对出现的自、他动词是日语动词的特点之一,自动词某种意义上集中地体现了日语的语言特征。日本人一般认为,人世间的事情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是自然发生、自然发展、自然归结的。日语中的事物是“自然而然”的形式,大多是自然本位、超越人本身的动作表现,不凸现“某人(动作主)”,这是日本式的思维方式,自古以来日语中就有这种倾向。这种人生观反映在语言方面,就是日本人在意志表现和非意志表现、他动表现和自动表现、人为动作和自发表现、自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中,往往喜欢选择后者的表达形式,可以说这是日语语法表现方面的一大特点。 二、自动词和他动词的误用分析 1、风吹开了门 许多学生把这句话翻译成「風がドアを吹き開けました」、「風が吹いてドアを開けました」。其实,在原句中,“风”以主语出现,但用日语表达相同的含义时,原主语常以表示原因的“で格”出现,事态的变化则用自动词来表示,即「風でドアが開いた」。 2、雪把房子压塌了 同样,这句话如果翻译成「雪は家をつぶした」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在日语中,以自然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