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参考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856.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除法正确:(d)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零b角分为直角、象限角、对顶角和同位角C级数分为等比级数、等差级数、无穷级数和递减级数d平行四边形分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和对角线不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2、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b)的总和A基本属性B基本属性的对象C基本属性的对象D属性3、“在同一时间内,从同一个方面,对于同一个思维对象,必须作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是逻辑思维的(a)A排除法则B同一法则C矛盾法则d充分理由法则4。
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三大趋势是(b)a大众数学、实用数学、服务性学科b大众数学、服务性学科、问题解决c实用数学、服务性学科、问题解决d问题解决、大众数学、实用数学5、说课的基本要求包括(c)A科学的,思想的和实践的B科学的,理论的和严谨的C科学的,思想的和理论的D思想的,严谨的和实践的6。
下图中a和B之间的关系为(a)a对立关系b全异关系c同一关系d矛盾关系7、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原则(d)A基本原则B可行性原则C内聚性原则d实际应用原则8。
与“无理数”相交的是(c)a无理数b不尽方根c无限小数d无限循环小数9、下列命题中,等值式复合命题是(a)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它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时。
B棱镜是平行四边形c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此两角相等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0.让学生专注于听力的教学方法是(b)a谈话法b讲解法c练习法d引导发现法二、填空(每空1分,共17分)1.数学具有高度的应用性(抽象性、准确性)2、是反证法的逻辑基础。
(矛盾律和排中律)命题: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主项是,谓词项是,数量项是,连接项是(矩形平行四边形,一切都是)4、学习是在与的共同作用下,一个由“行”到“知”的,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复杂而完整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反馈过程认知活动)5.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包括1广泛(讲解法、对话法、练习法、教学法、教具演示法)三、简要回答和计算(33分)1、计算的值,并判断其真假(8分)2.备课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备课?(9分)3。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初中数学教材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法D. 以上都是答案:D2.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个概念是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A. 有理数B. 无理数C. 函数D. 几何图形答案:C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哪种评价方式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只注重结果的评价B. 只注重过程的评价C. 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D. 以上都不是答案:C4.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个章节通常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A. 数与式B. 方程与不等式C. 几何图形D. 统计与概率答案:C5.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个概念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A. 点、线、面B. 角的分类C. 三角形的内角和D.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答案:A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A. 直接指出错误B. 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C. 忽略错误D. 以上都不是答案:B7.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个概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A. 代数式B. 几何证明C. 统计图表D. 函数图像答案:B8.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哪种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 单一讲授B. 多媒体教学C. 传统板书D. 以上都不是答案:B9.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个概念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基础?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分析D. 数据的呈现答案:A1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A. 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B.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C. 只关注教学进度D. 以上都不是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初中数学教材中,________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答案:应用题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观察力、想象力3. 初中数学教材中,________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
初中数学的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启发式教学D. 重复练习法答案:D2.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该注重以下哪一点?A. 记忆公式B. 解题技巧C. 理解概念D. 快速计算答案:C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A. 利用多媒体教学B. 增加作业量C. 创设情境D. 组织数学竞赛答案:B4. 初中数学教材中,以下哪项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A. 数学概念B. 数学运算C. 数学应用D. 学生的兴趣答案:D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A. 课堂提问B. 作业检查C. 期末考试D. 学生自我评价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________(提出问题)并自己寻找答案。
7. 初中数学教材的编排应该遵循________(由浅入深)的原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节奏。
8.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初中数学教学应强调________(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9.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运用________(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0.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________(创新思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互动?答案: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上台讲解等方式进行。
教师应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讨论中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反馈。
12. 描述一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答案: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智能教育软件等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复杂数学概念的动态变化,使用在线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或者通过智能软件进行学习效果的实时评估。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正数?A. -5B. 0C. 3D. -2答案:C2. 以下哪个图形是等边三角形?A. △ABCB. △DEFC. △GHID. △JKL答案:A3. 计算:2/3 + 4/5 =A. 22/15B. 16/15C. 8/15D. 2/5答案:B二、填空题1. 圆的周长公式是_______。
答案:2πr2. 在坐标轴上,两点A(2, 4)和B(6, 8)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答案:5.66三、解答题1. 请解决下列方程:2x + 5 = 15解答:首先,将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得到2x = 10。
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5。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5。
2. 请计算下列算式:(3 + 4) × 2解答:首先,先计算括号内的算式,得到7。
然后,将7乘以2,得到14。
所以算式的结果为14。
四、应用题1. 甲、乙两个储蓄罐内的钱数比是3:5,如果甲罐内的钱数是120元,那么乙罐内的钱数是多少?解答:根据题目所给的比例,设乙罐内的钱数为x元。
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可以列出方程:3/5 = 120/x。
通过交叉相乘得到15 = 120/x,解方程得到x = 8。
所以乙罐内的钱数是8元。
2. 一条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6cm,求它的面积和周长。
解答: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乘以宽得到,所以面积为8cm ×6cm = 48cm²。
长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长和宽分别乘以2,然后再相加得到,所以周长为2 × 8cm + 2 × 6cm = 28cm。
以上是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的一部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注意各题的解答方式和答案,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原则是()。
A. 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B. 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C. 实用性、趣味性、灵活性D. 逻辑性、层次性、实践性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是()。
A. 启发性、主体性、实践性B. 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C. 实用性、趣味性、灵活性D. 逻辑性、层次性、实践性3.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探究活动”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
A. 逻辑思维能力B. 问题解决能力C. 实践操作能力D. 创新能力4. 教师在备课时,应注重把握()。
A.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B.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C. 学生情况、教学进度、教学效果D.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评价5.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部分,有助于学生了解()。
A. 数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B. 数学家的生平与成就C. 数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D.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初中数学教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教材内容繁杂,难以掌握B. 教材内容系统性强,便于学生掌握C. 教材内容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提高D. 教材内容偏重理论,忽视实践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A. 记忆能力B. 理解能力C. 应用能力D. 以上都是3. 下列关于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教师应注重讲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B.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C.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4. 下列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教学目标应单一,便于教师实施教学B. 教学目标应全面,但过于复杂,不利于学生掌握C. 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便于教师分阶段实施教学D. 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兴趣、需求无关5. 下列关于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数学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D. 所有选项答案:D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新概念?A. 直接告诉学生B. 通过问题引导C. 让学生自己发现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数学教学?A. 演示法B. 观察法C. 记忆法D. 探究法答案:C4.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忽略B. 惩罚C. 鼓励学生分析错误D. 直接给出正确答案答案:C5. 在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A. 教师讲解B. 学生讨论C. 学生单独作业D. 教师演示答案:B6. 以下哪种评价方式不适合数学教学?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学生自我评价D. 教师直接评价答案:D7.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娱乐学生B.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C. 提高教学效率D. 替代传统教学答案:C8.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A. 记忆法B. 重复练习C. 问题解决D. 死记硬背答案:C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设计课堂活动?A. 只考虑教学内容B. 只考虑学生兴趣C. 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D. 完全由学生决定答案:C10. 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A. 让所有学生参与B. 只让优秀学生参与C. 让成绩差的学生参与D. 随机分组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能力。
答案:逻辑思维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________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答案:分析3. 数学教材的编排应遵循________原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答案:循序渐进4.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________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初中数学教材中常见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探究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计算能力B. 逻辑推理能力C. 空间想象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种类型的题目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基础题B. 应用题C. 开放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难点?A. 直接跳过B. 简化处理C.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D. 忽略不计答案:C5.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种教学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课堂教学B. 小组讨论C. 实验操作D. 数学游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应该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答案: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2.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应该注重_______和_______的结合。
答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3.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典型性、代表性、启发性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5.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应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合理分配。
答案:难易程度、知识点、学生能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初中数学教材中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答案:初中数学教材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和实验操作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来传授知识,其特点是信息量大,但学生参与度较低。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探究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一试题参照分析一. 填空题( 1~4 题每空 1 分,5 ~ 14 题每题 3 分,共 51 分)1、《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划分、、、四大板快 .参照答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和概率和实践与综合运用等四个领域;2. 突出要点的卓有成效的常用方式方法有:(1) . ;(2). ;(3). ;(4). ;(5). ;(6). .参照资料:1. 时间安排充足将最正确时间用于要点内容的教课;2. 透辟解说要点内容;3.加强口头重申;4.着重板书提示;5. 加强实践应用 .3. 打破教课难点的卓有成效的常用方式方法有:(1). ;(2). ;(3). ;(4). ;5). ;(6). .参照资料:1.学生基础单薄,能够温故知新化难;2. 教课内容生疏难懂,能够分解难点化难;3. 教课内容抽象,能够直观教课化难;4. 内容复杂,简单混杂,能够建立网络化难 . 4. 初中数学教课的主要教课模式有:(1).;(2).;(3).;(4).;(5)..参照资料:一 . “指引——发现”模式这类模式是数学新课程教课中应用较为宽泛的一种教课模式,在教课活动中,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灌注给学生,而是经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与合作下,经过自主研究、合作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类模式的教课目的是: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培育、提高创建性思想能力.“指引——发现”模式的教课构造是:创建情境——提出问题——研究猜想——推理考证——获取结论。
(例:研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 . “活动——参加”模式这类模式经过教师的指引,学生自主参加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经过着手研究,参加实践,亲密数学与生活实质的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在数学教课中,数学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部分数学活动既可在课内进行又能够在课外进行,像问题解决、数学游戏、数学实验。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一、填空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次)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
(2次)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次)6.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7.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8.《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2次)9.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2次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11.“数与代数”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过程性原则、现实性原则、探索性原则、。
12.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参考解析一.填空题(1~4题每空1分,5 ~ 14题每题3分,共51分)1、《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划分、、.;.;.;(4).;(5).;(6). .参考材料:1.时间安排充分将最佳时间用于重点内容的教学;2.透彻讲解重点内容;3.加强口头强调;4.注重板书提示;5.强化实践应用.……3.突破教学难点的行之有效的常用方式方法有:(1).;(2).;.;.;.;(4).;(5)..参考材料:一.“引导——发现”模式这种模式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发现”模式的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推理验证——得到结论。
(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活动——参与”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探索,参与实践,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部分数学活动既可在课内进行又可以在课外进行,像问题解决、数学游戏、数学实验。
一般来说,课外活动更重视培养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内容受课本的约束也很少. “活动——参与”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数学调查;②数学实验;③测量活动;④模型制作;⑤数学游戏;⑥问题解决.这种模式的教学目标是: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该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活动——合作交流——总结.(例:用正多边形拼地板)三.“讨论——交流”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因此也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模式。
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
它的特点是,对学习内容通过问题串形式开展讨论,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通过讨论,交流思想,探究结论,掌握知识和技能。
“讨论——交流”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
(例:完全平方公式)四.“自学——辅导”模式“自学——辅导”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探索、研究,老师则通过给出自学提纲,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线索,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它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自学——辅导”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提出要求——自学——提问——讨论交流——讲解——练习.以上四个教学模式是数学新课程所提倡的主要教学模式.同时,我们认为传统的“讲解——传授”模式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也并未被抛弃,只不过是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改革其中的一些陈旧的作法而不是对其全盘否定.五.“讲解——传授”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系统讲解为主脉,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用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它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和形成熟练技能。
“讲解——传授”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凯洛夫教学思想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论。
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迅速系统地掌握较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这种模式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必须有进行对学习材料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
以上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明确三点:1.最有效的学习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2.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接受式学习与发展式学习互相补充、合理结合;3.数学教学模式不能机械的截然划分,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几种模式可以进行相互渗透与综合。
每一位教师都应认识到,没有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教学模式,也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学模式。
对某一种教学目标、某一类数学教学内容、某一个班学生不一定只有一种教学模式,有多种模式可以选用。
我们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特点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选择与组合,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5.已知方程组3x7y67x13y4+=⎧⎨+=⎩;求x2y+的值时,不宜采用 ___ 的办法,应关注 ___ 思想. 参考答案:不宜采用消元,应关注整体思想.6.写出比较:32-和76-的大小的过程: .参考解析:设,11m n 3276==--,则,11m 32n 763276====--++∵3276+<+∴m n < ∴11m n > ∴3232-<+7.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函数 2y x 2x 1=-+ ,则b = ,c = .参考解析:函数2y x 2x 1=-+配方()2y x 1=-逆推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函数()2y x 123=---化为一 般式为2y x 6x 6=-+,故,b 6c 6=-=.(见示意图)8.一只蚂蚁沿悬置在空中的正方体的表面爬行,则蚂蚁从A 处爬行到B 处的最短路线有 条. 蚂蚁从A 处爬行到C 处的最短路线有 条.参考答案:有 1 条,…… 有 6 条. (见示意图)9.在命题考试时,切忌疏漏,缺乏严密性。
常见的不严密问题有:对象不清,概念混淆,缺乏制约条件,条件不成立,条件多余,选择与不全等.下列题目中,存在不严密的题目是 ____________(填番号).①.0.3140精确到 ______ 位,有________个有效数字. 应为:近似数0.3140精确到 …… .②.为了调查海尔冰箱在某市的销售情况,在这个城市抽查了10个商场,进行市场销售调查,在这个问题中,10个商场是( )A. 总体B.个体C.样本D. 样本容量 应为:10个商场的销售情况.③.若实数a 满足2a a 10++= 则1a a+ = . 关于a 的方程2a a 10++=无实数根.④.m n 、是菱形的两对角线的长,则此菱形的面积为 . 应为:菱形的两对角线的长度分别为m n 、.10.抽样调查是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它属于 领域的学习内容. 参考答案:统计和概率.11.在平向直角坐标系中,⊙O 的圆心在原点,半径为5,直线y x 7=+与此圆的位置关系是 . 参考解析:直线y x 7=+与x y 、轴分别交于()(),,A 70B 07-、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线段()22AB 779872=-+== .设原点O 到直线y x 7=+的垂直距离为h ,则S ⊿AOB =11AB h OA OB 22⨯⨯=⨯⨯ ,即1172h 7722⨯⨯=⨯⨯ 解得:72h 2= ∵ 227252⎛⎫< ⎪ ⎪⎝⎭∴7252< ∴直线y x 7=+与此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见示意图)12.梯形的两条角线长分别为6和8,且两对角线互相垂直,则此梯形的中位线长为_________ 参考解析:如右示意图,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于点O ,==AC 8.BD 6.点、M N 是梯形ABCD 两腰的中点,连接MN .过点D 作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容易证明:+=+=AD BC BC CE BE ,==DE AC 8,∠=∠=BDE BOC 90在Rt ⊿BDE 中,根据勾股定理有=+=+=2222BE BD ED 6810 ∵MN 是梯形ABCD 的中位线 ∴==⨯=11MN BE 10522. 1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x 度,顶角为y 度,则x 与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参考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x x y 180 即=-+y 2x 180 (<<0x 90 )14.如图,⊿ABC 中,BC ∥DE ,BC 6=,梯形DBCE 的面积是⊿ABE 的面 积的3倍,则DE . 参考解析:∵梯形DBCE 的面积是⊿ABE 的面积的3倍 ∴S ⊿DEF :S ⊿ABC =1:4E DBCA xyy = x 2 6∙x + 6y = x 22∙x + 1-1-21234567-1-2-3123456Oyxh-55y = x + 7BAONMO ADB EC CA BB AB A∵BC ∥DE ∴⊿DEF ∽⊿ABC ∴=DE :BC 1:2 ∵BC 6= ∴=DE 3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发现式教学的顺序是( )A.提出命题——探索发现——证明命题——得出结论——练习应用B.提出命题——探索发现——得出结论——证明命题——练习应用C.探索发现——提出命题——证明命题——得出结论——练习应用D.提出命题——证明命题——探索发现——得出结论——练习应用参考答案: C .2.课程标准根据数学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对初中数学教育提出的评价要求是 ( ) ①.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②.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③.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④.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⑤.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A. ① ②B. ① ② ③C.① ② ③ ④D. ① ② ③ ④ ⑤ 参考答案: D .3.“统计与概率”在义务教育的三个阶段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下列是初中学段“统计与概率”的目标要求的是 ( ) A.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 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 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 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B.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C.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参考答案:ABC .三.教学设计:(15分)1.“反比例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也是与高中数学知识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之一. 请你针对这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进行主要的教学过程设计(只需包括教材分析,教学三维目标,重点难点,不需整堂课的设计) 参考材料:6.1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进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教学难点:例1涉及科学学科知识,学生理解问题时有一定的困难.教材分析:函数是在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出的数学概念,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