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丙环唑
- 格式:doc
- 大小:308.52 KB
- 文档页数:2
【产品介绍】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悬乳剂SE产品介绍】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悬乳剂SE标签:丙环唑propyl 防治杀菌剂methyl2008-06-30 10:43ISO通用名称:difenoconazole中文通用名:苯醚甲环唑化学名称: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结构式:化学式:C19H17Cl2N3O3 相对分子质量:406.3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1453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10毫克/千克。
对兔皮肤和眼晴有刺激作用,对豚鼠无皮肤过敏。
大鼠急性吸入LC50(4小时)大于0.045毫克/升空气,野鸭急性经口LD50大于2150毫克/千克。
(鱼工)鳟LC50(96小时)0.8毫克/升。
对蜜蜂无毒。
制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吸入LC50(4小时)大于6毫克/升。
理化性能:本品为无色固体,熔点76℃,沸点220℃/4Pa,蒸气压120nPa(20℃)。
溶解性(20℃):水3.3毫克/升,易溶于有机溶剂。
K(ow)20000(由反相TLC)。
≤300℃稳定,在土壤中移动性小,缓慢降解。
规格:含量≥95%(m/m),pH=5-8, 水份≤0.5% ,丙酮不溶物≤0.3%作用与用途:内吸性杀菌,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抑制甾醇脱甲基化。
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包装(净含量):25kg / 纸板桶注意事项:1.勿使药液溅入眼或沾染皮肤。
进食、饮水或吸烟前必须先清洁手及裸露皮肤。
2.勿把剩余药物倒入池塘、河流。
扌直逖碌妇 2021, 47(2):249 -253PlantProtection植保无人飞机喷施30%苯甲■丙环唑微乳剂防治水稻主要病害李燕芳】,周振标2,谭耀华3,张振飞】,肖汉祥1**收稿日期;2019 - 11-25 修订日期:2020-02- 1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707-7);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B02022100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202038):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20KJ105)* 通信作者E-mail :290432210@qq. com(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2.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广州510070;3.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肇庆526000)摘要 为了探究植保无人飞机喷施30%苯甲•丙环唑微乳剂对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为植保无人飞机施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水稻分蘖末期和破口期采用植保无人飞机进行药剂 喷施防治水稻主要病害试验。
结果表明:在减量25%的情况下,植保无人飞机喷施30%苯甲•丙环唑微乳剂对纹枯病病株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 33%和82. 72%,对稻瘟病病穗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 36% 和80. 41%,对稻曲病病穗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 11%和79. 25%。
该施药方式对水稻中后期主要病害 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和人工施药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植保无人飞机;30%苯甲•丙环唑微乳剂;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S 435. 11文献标识码:BDOI: 10. 16688/j. zwbh. 2019643Control effect of spraying difenoconazole ・ propiconazole 30% ME byplant protection UAV on rice diseasesLI Yanfang 1, ZHOU Zhenbiao 2, TAN Yaohua 3, ZHANG Zhenfei 1, XIAO Hanxiang 1 *(1 .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dencss ,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of High Technoloyy for Plant Protection , Guangzhou 510640, China ; 2. Agricultural Pest Precaution and ManagementCentrr of Guangdong , Guangzhou 510070 China ; 3.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yy Extension Centrr ofGaoyao District ,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 Zhaoqing 5260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UAV application ,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spraying difenoconazole ・ propiconazole 30% ME by plant protection UAV on rice blast , sheath blight andricefalsesmutwereinvestigated ,andthee f ectofthepesticideonricegrowthwasalsoevaluatedattheend of tillering stage and break stage of r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5% pesticide reduction ,thecontrolefficaciesofdifenoconazole ・propiconazole 30% ME on diseased plantsanddiseaseindex were7133% and 8272% tosheathblight ,respectively .Thecontrolefficaciesondiseasedearsanddiseaseindextorice blatt were 76. 36% and 80. 41%, respectively , and those to rice false smut were 71. 11% and 79. 25%,respectively.Thecontroleffectswereremarkableonmaindiseasesofriceatthemiddleandlatestage ,andweresuperiortotheeffectsofthecontrolfungicidesandartificia l ysprayedcontrol.Key words plant protection UAV ; difenoconazole * propiconazole 30% ME ; rice blast ; sheath blight ; rice falsesmut; contoleffect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病 虫害种类多[12,其中由Magnaporthe oryzae 引起的 稻瘟病、由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 Donk引起的纹枯病和由UstUaginoidea virens TaK 弓丨起的稻曲病是水稻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农药使用说明第一次喷药:在玉米苗期(出苗-5叶)及喇叭口期(8-12叶)各喷施一次“氯氰菊酯”,每桶水兑“氯氰菊酯”1瓶盖,“磷酸二氢钾”1两;第二次喷药:在玉米抽雄前7—10天(即用手摸得着花苞)喷施一次“玉米健壮素”,每桶水兑1支半;第三次喷药:在玉米抽雄吐丝期(即抽天花吐胡须时)喷施一次“苯甲.丙环唑”、“啶虫脒”及“吡虫啉”、“磷酸二氢钾”,每桶水兑“苯甲﹒丙环唑”1袋、“啶虫脒”1瓶盖、“吡虫啉”1袋、“磷酸二氢钾”1两;第四次喷药:在玉米灌浆期(即无花粉玉米胡须干瘪时)喷施一次“苯甲.丙环唑”、“啶虫脒”、“吡虫啉”、“氯氰菊酯”及“磷酸二氢钾”,每桶水兑“苯甲﹒丙环唑”1袋、“啶虫脒”1瓶盖、“吡虫啉”1袋、“氯氰菊酯”1瓶盖“磷酸二氢钾”1两。
注:第二次喷的“玉米健壮素”属生长调节剂降低株高,不兑任何农药,须单独喷施。
不按以上方法用药者,后果自负。
农药使用说明第一次喷药:在玉米苗期(出苗-5叶)及喇叭口期(8-12叶)各喷施一次“氯氰菊酯”,每桶水兑“氯氰菊酯”1瓶盖,“磷酸二氢钾”1两;第二次喷药:在玉米抽雄前7—10天(即用手摸得着花苞)喷施一次“玉米健壮素”,每桶水兑1支半;第三次喷药:在玉米抽雄吐丝期(即抽天花吐胡须时)喷施一次“苯甲.丙环唑”、“啶虫脒”及“吡虫啉”、“磷酸二氢钾”,每桶水兑“苯甲﹒丙环唑”1袋、“啶虫脒”1瓶盖、“吡虫啉”1袋、“磷酸二氢钾”1两;第四次喷药:在玉米灌浆期(即无花粉玉米胡须干瘪时)喷施一次“苯甲.丙环唑”、“啶虫脒”、“吡虫啉”、“氯氰菊酯”及“磷酸二氢钾”,每桶水兑“苯甲﹒丙环唑”1袋、“啶虫脒”1瓶盖、“吡虫啉”1袋、“氯氰菊酯”1瓶盖“磷酸二氢钾”1两。
注:第二次喷的“玉米健壮素”属生长调节剂降低株高,不兑任何农药,须单独喷施。
不按以上方法用药者,后果自负。
农药使用说明第一次喷药:在玉米苗期(出苗-5叶)及喇叭口期(8-12叶)各喷施一次“氯氰菊酯”,每桶水兑“氯氰菊酯”1瓶盖,“磷酸二氢钾”1两;第二次喷药:在玉米抽雄前7—10天(即用手摸得着花苞)喷施一次“玉米健壮素”,每桶水兑1支半;第三次喷药:在玉米抽雄吐丝期(即抽天花吐胡须时)喷施一次“苯甲.丙环唑”、“啶虫脒”及“吡虫啉”、“磷酸二氢钾”,每桶水兑“苯甲﹒丙环唑”1袋、“啶虫脒”1瓶盖、“吡虫啉”1袋、“磷酸二氢钾”1两;第四次喷药:在玉米灌浆期(即无花粉玉米胡须干瘪时)喷施一次“苯甲.丙环唑”、“啶虫脒”、“吡虫啉”、“氯氰菊酯”及“磷酸二氢钾”,每桶水兑“苯甲﹒丙环唑”1袋、“啶虫脒”1瓶盖、“吡虫啉”1袋、“氯氰菊酯”1瓶盖“磷酸二氢钾”1两。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植保土肥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宁鹏玲 任 皓(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农安 130200)摘 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自杂交水稻研制成功且得到大力推广之后,水稻产量大大提升。
但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害,势必会对水稻的生长造成影响,进而造成水稻减产或绝收。
基于此,重点总结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一直以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市场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病虫害,使得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大打折扣,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广大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相关人员应对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重视,根据不同的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从根本上避免和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
1 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吉林省常见的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等,常见的病害有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稻曲病和立枯病等。
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很多病虫的抗药性有所增强,加之很多农户用药不够科学、合理,造成了水稻病虫害问题日益加重,对水稻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了影响,进而极大地降低了水稻的生产质量和品质。
目前,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户通常只是对已经造成严重影响的病虫害加以防治,并且应用的药物和措施比较单一,无法达到彻底消除病虫害的目的。
而且农户没有认识到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期的重要性,如此一来,势必会导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无法达到消除和预防病虫害的效果。
总体来讲,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病虫害,种植户及相关技术人员应对各类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和手段,将病虫害发生率以及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有效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1]。
2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2.1 农业防治 在选种方面,应选择抗病、抗虫、抗逆耐害能力较强的优质品种。
苯甲丙环唑主治什么病?苯甲丙环唑作为三唑类杀菌剂的一种,兼具了苯醚甲环唑的广谱性性和丙环唑的高药效性,是农业作物中广泛使用的杀菌剂。
苯醚甲环唑系三唑类杀菌剂,具有极强的内吸性,可有效阻止病菌生长,对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葡萄黑痘病、瓜类蔓枯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效。
丙环唑也属三唑类杀菌剂,对作物病害兼具保护作用。
对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根腐病、叶枯病,香蕉叶斑病,果树炭疽病,蔬菜白粉病、褐斑病等多种病害具有极强的杀灭效果。
这两种杀菌剂持效期长,对作物,不易产生抗药性!苯甲丙环唑的特点:①内吸传导,杀菌谱广:施药两小时后即被作物吸收,并有向上传导的特性,可使新生的幼叶、花、果免受病菌危害,对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效。
②耐雨水冲刷,药效持久:黏着在叶面的药剂耐雨水冲刷,从叶片发挥极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表现较持久的杀菌活性,比一般杀菌剂持效期长3-4天。
苯甲丙环唑使用注意事项:①对刚侵染的病菌防效好。
建议在降雨后及时喷施,尽早铲除病菌。
②不能与含铜药剂混用,铜制剂会降低它的杀菌能力。
③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可延缓抗性。
黄金配方: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内吸性杀菌,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产品特点: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防治对象对子囊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抱属、尾孢霉属、刺盘抱属、球座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菌,白粉菌科,锈菌目和某些种传病原茵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活性。
同时对甜菜褐斑病,小麦颖枯病、叶枯病、锈病和由几种致病菌引起的霉病,苹果黑星病、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马铃薯早疫病,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主要用作叶面处理和种子处理。
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主要用于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30~125g/hm2。
摘要为探索采用无人机开展玉米灌浆期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筛选防治玉米主要病虫害的药剂,2017年开展无人机防治玉米灌浆期主要病虫害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能够解决玉米灌浆期施药困难的问题。
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鲜食玉米灌浆期主要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00 g/L苯甲·丙环唑EC 对玉米南方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
和普通玉米相比,其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
2017年,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超过200 hm2。
据调查,睢宁县鲜食玉米灌浆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棉铃虫、斜纹夜蛾、桃蛀螟、高粱条螟、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南方锈病等,上述5种害虫为害鲜食玉米雌穗,严重影响鲜食玉米的商品性。
为做好鲜食玉米灌浆期病虫防控工作,确保鲜食玉米的品质,为开展无人机防控鲜食玉米灌浆期病虫提供依据,于2017年采用无人机施药,进行防治鲜食玉米灌浆期病虫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32 000 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150 g/L苯醚甲环唑+150 g/L丙环唑)1.2 试验田概况试验田位于睢宁县双沟镇官路村,该地块面积53.3 hm2,为流转土地集体种植,1年种植3茬,1茬越冬菜,2茬玉米。
第1茬玉米在4月上、中旬播种,7月上旬收获;第2茬玉米7月中旬播种,10中旬收获。
该试验田肥力中等,均匀一致,土壤为砂壤土。
试验于2017年9月7日进行,为第2茬种植。
玉米处于扬花授粉末期,品种为苏科糯3号,面积3 hm2。
使用大疆八旋翼MG-1农业植保机喷雾,喷施药液量为9 L/hm2。
1.3 试验方法试验共设3个处理:处理① 32 000 IU/mL苏云金杆菌WP 1 500 g/hm2(制剂用量,下同)+25%咪鲜胺EC 1 150 mL/hm2;处理② 20%氯虫苯甲酰胺SC 450 g/hm2+300 g/L苯甲·丙环唑EC 300 mL/hm2;处理③清水处理。
丙环唑是三唑类广谱内吸性低毒杀菌剂,又称丙环唑、敌力脱。
主要剂型有90%、93%、95%原药,25%、250克/升、50%、70%乳油,25%可湿性粉剂,20%、40%、45%、50%、55%微乳剂,25%、40%水乳剂,30%悬浮剂等。
丙环唑具有杀菌谱广泛、活性高、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型广谱性杀菌剂代表品种。
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
作用1.杀菌活性高,对多种作物上由高等真菌引发的病害疗效好,可以防治蔬菜白粉病、炭疽病、锈病、根腐病等,对西瓜蔓枯病、草莓白粉病有特效。
但对霜霉病、疫病无效。
2.内吸性强,具有双向传导性能,施药2小时后即可将入侵的病原体杀死,1~2天控制病情扩展,阻止病害的流行发生,渗透力及附着力极强,特别适合在雨季使用。
3.持效期长达15~35天,比常规药剂节省2~3次用药。
4.独有的“汽相活性”,即使喷药不均匀,药液也会在作物的叶片组织中均匀分布,起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5.采收后,保鲜作用明显,卖相靓,果品货价期长。
6.鉴别要点:原药为淡黄色黏稠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
丙环唑乳油产品应取得农药生产批准证书,选购时应注意识别该产品的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号、执行标准号。
7.丙环唑可与苯醚甲环唑、三环唑、苯锈啶、稻瘟酰胺、福美双、咪鲜胺、嘧菌酯、戊唑醇、多菌灵、井冈霉素等复配。
比如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30%苯甲·丙环唑水乳剂、28%丙环·咪鲜胺水乳剂、50%丙环·咪鲜胺微乳剂、40%丙环·嘧菌酯悬浮剂、30%丙环·戊唑醇悬浮剂、25%丙唑·多菌灵悬浮剂、15%井冈·丙环唑可湿性粉剂、10%井冈·丙环唑微乳剂等。
应用范围适用作物为蔬菜、水稻、小麦、大麦、玉米、人参、香蕉、咖啡、花生、葡萄等。
可用于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如茄子茎基腐病、茄科蔬菜白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白粉病、甜(辣)椒白粉病、番茄白粉病、辣椒褐斑病、辣椒叶枯病,水稻纹枯病、恶苗病,小麦白粉病、根腐病、颖枯病、纹枯病、锈病、叶枯病,大麦网斑病,葡萄白粉病,苹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根腐病、大斑病、小斑病、黑星病等。
苯唑酮、苯丙甲环唑、环丙唑醇、西草净、噻呋灭、四克利、戊唑醇、三唑醇、l咯菌睛、丙环唑、六那唑和戊菌唑检测方法1.分析目标化合物农药等成分物质 分析目标化合物 苯唑酮 苯唑酮苯丙甲环唑 苯丙甲环唑环丙唑醇 环丙唑醇西草净 西草净噻呋灭 噻呋灭四克利 四克利戊唑醇 戊唑醇三唑醇 三唑醇咯菌睛 咯菌睛丙环唑 丙环唑六那唑 六那唑戊菌唑 戊菌唑2.仪器设备带碱热离子检测器或高灵敏度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仪。
3.试剂使用附录2所列试剂。
4.标准品苯唑酮:含苯唑酮99%以上,熔点为116℃。
苯丙甲环唑:含苯丙甲环唑97%以上,熔点为76℃。
环丙唑醇:含环丙唑醇98%以上,熔点为103℃~105℃。
西草净:含西草净98%以上,熔点为82℃~83℃。
噻呋灭:含噻呋灭99%以上,熔点为178℃~179℃。
四克利:含四克利97%以上,分解点为240℃。
戊唑醇:含戊唑醇99%以上,熔点为102℃~103℃。
三唑醇:含三唑醇99%以上,熔点为133℃~138℃。
咯菌睛:含咯菌睛99%以上,熔点为199℃~200℃。
丙环唑:含丙环唑97%以上,熔点为180℃(减压:0.013kPa)。
六那唑:含六那唑97%以上,熔点为110℃~112℃。
戊菌唑:含戊菌唑99%以上,熔点为57℃~61℃。
5.试验溶液的制备a 提取方法①谷类、豆类及种子类将样品粉碎,通过420μm的标准网筛后,称取其10.0g,加入20mL水,放置2小时。
加入100mL丙酮,搅拌3分钟后,用涂布1cm厚硅藻土的滤纸,抽滤于磨口减压浓缩器中。
取出滤纸上的残留物,加入50mL丙酮,搅拌3分钟后,按上述同样操作,合并滤液于减压浓缩器中,40℃以下浓缩至约30mL。
将其移入预先注入100mL 10%氯化钠溶液的300mL分液漏斗中。
用100mL正己烷洗涤上述减压浓缩器的茄型瓶,合并洗涤液于上述分液漏斗中。
用振荡器激烈振荡5分钟后,静置,正己烷层移入300mL三角瓶中。
苯甲丙环唑的特点,苯甲丙环唑的使用方法
苯甲丙环唑属低毒三唑类新一代强力杀菌剂,是一种广谱、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
那么苯甲丙环唑要怎样使用呢?下面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苯甲丙环唑的特点,苯甲丙环唑的使用方法吧。
苯甲丙环唑特点:
1、本品属低毒三唑类新一代强力杀菌剂,是一种广谱、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对多种农作物上由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发的病害特效,2-3小时杀菌,1-2天控制病情,持效期长;
2、具有内吸、治疗、铲除三大功效,在高病害压力下表现更突出。
对真菌性病害表现出卓越的治疗效果。
苯甲丙环唑的使用方法:
1、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1000~15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间隔21~28天。
根据病情的发展,可考虑连续喷施第2次。
2、防治葡萄炭疽病:如果在发病初期前,用于保护性防治,可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喷雾;
3、如果用于治疗性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病中期):丙环唑3000倍喷雾,间隔期可达30天。
4、防治花生叶斑病: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
间隔14天连续喷药2~3次。
5.防治西瓜蔓枯病:在西瓜膨大期,用丙环唑5000倍喷雾。
6.防治番茄炭疽病、辣椒叶斑病: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喷雾。
7.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4000倍喷雾
8、防治小麦纹枯病:用丙环唑)初发病时1500倍喷雾;发病中期用1000倍进行喷雾。
每亩喷水量人工不少于60升,拖拉机不少于10升,飞机不少于1~2升。
在小麦茎基节间均匀喷药。
常见6种三唑类农药真菌性病在农作物上发生比较多,比如常见的有:白粉病、锈病、水稻纹枯病、葡萄炭疽病、梨黑星病等,那么当下我们最常用的8种三唑类分别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烯唑醇、戊唑醇、腈菌唑、三唑酮。
一.苯醚甲环唑1.作用特点苯醚甲环唑为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同时也是三唑类安全性最高的之一。
防治的作物也非常广泛,可用于防治番茄、甜菜、禾谷类作物、水稻、大豆、园艺作物及各种蔬菜等。
2.防治病害:(1)梨黑星病:发病初期建议使用10%水分散颗粒剂6000~8000倍液。
进行叶面喷雾,发病严重时期,适当增加浓度,可配置2500~4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2)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建议使用2500~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病害高发时期,建议使用1500~2000倍液使用,进行叶片喷雾。
(3)葡萄炭疽病、黑豆病:建议使用2000~2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4)柑橘疮痂病:用2000~2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5)西瓜蔓枯病:每亩制剂50~80克,(有效成分5~8克)。
(6)草莓白粉病:每亩制剂20~40克,(有效成分2~4克)。
(7)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建议使用1000~1200倍液,发病高发期建议使用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二、丙环唑1.作用特点丙环唑具有治疗和保护双重作用内吸性三唑类广谱型杀菌剂,可被根、茎、叶吸收,并很快的在植株体内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亚门菌引起的病害,特别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等病害具有特效。
2.防治病害(1)香蕉叶斑病:发病初期使用20%水分散颗粒剂,1000~1500倍液,叶面喷雾。
建议使用2~3次,第二次喷药,时间间隔应为25天左右。
(2)葡萄炭疽病:发病初期使用20%水分散颗粒剂,目的用于防护为主,建议使用浓度稍低一些可用2500倍液。
(3)花生叶斑病:发病初期使用20%水分散颗粒剂,可用2500~3000倍液,间隔半个月喷雾2~3次。
丙环唑的合成及表征摘要:丙环唑为甾醇抑制剂中的三唑类杀菌剂,可以影响甾醇的合成,对病原菌的细胞膜功能进行破坏,从而使得细胞死亡,具有良好的杀菌防病效果。
同时,丙环唑对于小麦、水稻以及花生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具有良好效果,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所以需要明确丙环唑的合成方式,并掌握其具体表征。
关键词:丙环唑;合成方法;表征分析;杀菌剂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与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以被植物的根、茎以及叶部吸收,还能够快速在植物体中向上传导,在防治子囊菌、担子菌以及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快速治愈小麦全蚀病、根腐病、水稻纹枯病以及橡胶叶斑病等,在大部分真菌引起的病害中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以2,4—二氯苯乙酮、1,2—戊二醇、溴素、1,2,4—三氮唑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环化后溴化再浓缩的方法合成丙环唑成品,其粗含量约为95%,通过盐酸中和去除杂质,生成的丙环唑硝酸亚,采用液碱进行中和,得到成品。
1丙环唑及其合成方法概述丙环唑化学结构中含有1,2,4-三唑环和五元环,因此具有较好的抗真菌作用。
据研究表明,丙环唑的生物活性来源于其对细胞酮醇化酶的抑制作用,细胞酮醇化酶是威尔基氏体内的一种酶类,其功能是将质膜中的甾醇生物合成成胆固醇。
丙环唑通过阻断酮醇化酶的活性,使得威尔基氏体无法正常合成成胆固醇,从而阻碍细菌或真菌的生长,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
丙环唑有多种合成方法,比如氯氰甲烷法、异维甲唑法、三唑环法等。
以异恶唑法为例,异恶唑法是以二异丙醇为原料,经乙酰丙酮化、甲磺酸化、脱水、氯化和环化等多道反应步骤得到丙环唑的合成方法,需要将氢氧化钠、乙酸乙酯和丙酮经脱水反应得到乙酰丙酮,并将乙酰丙酮和甲磺酸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甲磺酸丙酰甲酯,最后将3-氯-4-甲基-5-乙酰基-1,2,4-三唑与氢氧化钠、苯催化下,进行依次氯化反应,得到3,5-二氯-4-甲基-1,2,4-三唑,将3,5-二氯-4-甲基-1,2,4-三唑与氨水进行环化反应,最终得到丙环唑。
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和三唑类杀菌剂混用引起小麦药害的研究近年来,弶港农场小麦纹枯病发生有加重趋势,小麦纹枯病防治已受到广泛重视,春季防治纹枯病的时间正好与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时间相近。
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将杀菌剂与除草剂混用以减少施药成本。
但在使用氯氟吡氧乙酸与苯甲·丙环唑混用时,小麦出现了药害。
为了弄清麦田除草剂与杀菌剂混用对小麦的安全性,本文采用盆栽试验与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除草剂与杀菌剂混用后对小麦的安全性;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混用后对小麦的安全性;在田间探讨了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与苯醚甲环唑施药的安全用药间隔时间;研究了不同剂量的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与苯醚甲环唑混用后对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主要结果如下:1、激素型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与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混合使用喷施在4叶1心的宁麦13上,宁麦13出现明显药害,药害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发黄。
而激素型除草剂2甲4氯、其它供试除草剂与三唑类杀菌剂混用后均对小麦安全。
2、288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40-80ml/667m2分别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混合施药,宁麦13药后5d开始出现基部叶片变黄症状;药后10d、15d,出现基部叶片枯死,植株整体枯黄等症状。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80ml/667m2与苯醚甲环唑混合施药处理的药害指数高达96.19%;药后20d,枯叶没有明显增加;施药25d 后植株均正常生长,无明显药害症状。
3、288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40-80ml/667m2分别与烯唑醇、己唑醇混合施药,药后5d小麦受害症状仅表现在基部叶片落黄,处理间的药害指数间均没有明显差异,均在2-3%。
药后15d,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40ml/667m2、60ml/667m2、80ml/667m2分别与烯唑醇、己唑醇混用处理间的药害指数有显著差异。
药后20d以后植株正常生长。
4、288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 40-80 ml/667m2与40%苯醚甲环唑SC 20-30 ml/667m2间隔0-10天施药,小麦均出现药害症状,且用量越大,药害指数越高。
金彩 农药登记证:PD20102027
30%苯甲•丙环唑
主要成分: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进口有机硅 剂 型:悬乳剂
规 格:50克*100瓶,500克*20瓶
产品性能:对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豆类锈病,香蕉叶斑病、黑星病,葡萄炭疽病、黑痘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以及小麦锈病、白粉病等效果奇好。
产品特点:杀菌谱广。
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保持叶片浓绿,能使作物增产。
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比常规药节省2—3次用药,节省成本。
使用技术和方法:
注:
1
、治疗用药应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最佳。
2、第一次喷药过7--10天再喷一次药,共喷两次。
3. 大风或预计两小时内有降雨天气请勿使用。
一点金/金彩作用方式:
具有內吸、治疗、铲除和保护多重作用。
内吸双向传导,杀菌迅速持效期长。
添加进口有机硅,增强渗透、润湿展着能力,药效更迅速,耐雨水冲刷。
作 物 防治病害
稀释倍数 使用方法 香 蕉 叶斑病、黑星病、炭疽病
1500~2500倍 喷雾 葡 萄 白粉病、炭疽病、黑痘病、黑腐病等 3000~4000倍 喷雾 芒 果 白粉病、炭疽病 1500~3000倍 喷雾 沙田柚 黑星病、炭疽病 3000~5000倍 喷雾 柑 橘 炭疽病、疮痂病等
6000~8000倍 喷雾 水 稻 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黑粉病 3000~5000倍 喷雾 玉 米 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 3000~5000倍 喷雾 瓜 类 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蔓枯病 6000~8000倍 喷雾 叶菜类 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炭疽病 4000~5000倍 喷雾 果菜类 炭疽病、早疫病
3000~4000倍 喷雾 豆 类 白粉病、锈病、褐斑病、叶斑病、炭疽病 4000~5000倍 喷雾 草 莓
白粉病、早疫病
2000~4000倍
喷雾
金彩30%苯甲•丙环唑
1、产品基本信息
本品属低毒三唑类新一代强力杀菌剂,是一种广谱、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对多种农作物上由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发的病害特效,2-3小时杀菌,1-2天控制病情,持效期长;具有内吸、治疗、铲除三大功效,在高病害压力下表现更突出。
剂型:悬乳剂。
2、作用机理与特点
苯醚甲环唑具有保护、治疗和内吸活性,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长。
3、作用方式
主要用作叶面处理剂和种子处理剂。
4、防治对象
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对葡萄炭疽病、白腐病效果也很好。
5、注意事项
1、产品安全间隔期为6天,每季作物最多施药3-4次。
2、本品不可与呈强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
3、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
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
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接触。
6、中毒处理
如药液溅到皮肤,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受污的皮肤,如溅及眼睛,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送医就诊;如误服,立即携带标签,送医就诊反复使用医用炭和大量水印吐。
无专业解毒剂,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