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QS28类明细目录)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5
28类食品分类表
食品生产许可证取证目录
2002年国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先后有28类食品(附表1)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及原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2类食品(附表2),共计30类食品实施了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
2007年1月1日后,已对30类食品全面实施无证查处,未取得生产许可证(QS)的食品,企业不得生产、销售。
国家质监总局,国质检食监〔2006〕365号文件要求,自2006年9月1日起,国家对糕点、豆制品、蜂产品、果冻、挂面、鸡精调味料、酱类7类食品(附表3)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对以上7类食品,国家规定2007年10月1日进入无证查处阶段。
为更加完善食品生产监管体系,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食用植物油等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6〕646号)中规定,将粮食加工品等新增26类食品(附表4)纳入市场准入制度。
国家规定此26类食品,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无证查处。
附表1:28类食品取证目录
附表2:2类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取证目录
附表3:7类食品取证目录
附表4: 26类食品取证目录
注:7类食品取证目录(附表3)及26类食品取证目录(附表4)中产品,目前仍属于申请取证阶段。
请生产企业及时提出申请,取证生产、经营,并按照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部门的各项规定,加强管理,提高食品质量。
28类食品生产许可分类表
工品、谷物粉类制成品)
0307 调味料(液体、半固态、固态、调味油)
0401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
肉制品、熏煮香肠大腿制品、发酵肉制品)
0501乳制品(液体乳、乳粉、其他乳制品)
0601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
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
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0701方便食品(方便面、其他方便食品)
0901罐头(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1101速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速冻其他食品)
1301糖果制品(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
1401茶叶(茶叶、边铺茶)
1402含茶制品和代用茶(含茶制品、代用茶)
1505其他酒(配制酒、其他蒸馏酒、其他发酵酒)
1601蔬菜制品(酱腌菜、蔬菜干制品、食用菌制
品、其他蔬菜制品)
1702水果制品(水果干制品、果酱)
1901蛋制品(再制蛋类、干蛋类、冰蛋类、其他
类)
2201水产加工品(干制水产品、盐渍水产品和鱼
糜制品)
2202其他水产加工品(水产调味品、水生动物油
脂及制品、风味鱼制品、生食水产品、水产深加工
品)
2301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淀粉制品)
2401糕点
2501豆制品(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
其他豆制品)
2601蜂产品[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
蜂花粉、蜂产品制品]
2701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婴幼儿配方谷粉、
其他配方谷粉)。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QS28类明细目录)国家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28类食品范围目录序号食品类别名称已有细则的食品具体产品1 粮食加工品小麦粉(0101)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麦粉、低筋小麦粉、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等大米(0102)大米挂面(0103)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面等其它粮食加工品(0104)谷物加工品高粱米、小米、糙米、黑米等谷物碾磨加工品玉米碴、荞麦粉、燕麦片等谷物粉类制品生切面、饺子皮、通心粉、米粉等2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0201)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食用油脂制品(0202)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食用动物油脂(0203)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3 调味品酱油(0301)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食醋(0302)酿造食醋、配制食醋味精(0304)谷氨酸钠(99%味精)、味精(强力味精和特鲜味精)鸡精调味料(0305)鸡精酱类(0306)甜面酱、黄酱、豆瓣酱等调味料产品(0307)固态调味料鸡粉调味料、畜、禽粉调味料、海鲜粉调味料、各种风味汤料、酱油粉以及各种香辛粉等半固态(酱)调味料各种非发酵酱(花生酱、芝麻酱、辣椒酱、番茄酱等)、复合调味酱(风味酱、蛋黄酱、色拉酱、芥末酱、虾酱)、油辣椒、火锅调料(底料和蘸料等)液体调味料鸡汁调味料、烧烤汁、蚝油、鱼露、香辛料调味汁、糟卤、调料酒、液态复合调味料等食用调味油花椒油、芥末油、辣椒油、香辛料调味油等4 肉制品(0401)腌腊肉制品咸肉类、腊肉类、风干肉类、中国腊肠类、中国火腿类、生培根类和生香肠类等酱卤肉制品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糕类、肉冻类、油炸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熏烧烤肉类、肉脯类和熟培根类等熏煮香肠制品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发酵肉制品发酵香肠类和发酵肉类等5 乳制品(0501)液体乳马氏杀菌乳、高温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特殊配方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固态成型产品婴幼儿配方乳粉(0502)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儿配方乳粉、较大婴儿配方乳粉、幼儿配方乳粉等6 饮料(0601)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以及其他饮用水等碳酸饮料(汽水)类碳酸饮料(汽水)茶饮料类茶饮料果汁及蔬菜汁类果汁及蔬菜汁蛋白饮料类蛋白饮料固体饮料类固体饮料其他饮料类其他饮料7 方便食品(0701)方便面油炸方便面、热风干燥方便面其他方便食品主食类,如方便米饭、方便粥、方便米粉(米线)、方便粉丝、方便湿米粉、方便豆花、方便湿面等;冲调类,如麦片、黑芝麻糊、红枣羹、油茶等。
食品QS准入28大类(最新版)按照国家规定,目前食品共分为28个大类525种。
国家于2002年底正式启动食品生产许可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来,自2008年1月1日始,一类:小麦粉、大米、挂面及其他粮食加工品类二类:食用植物油、食用油脂制品及食用油脂制品类三类:酱油、食醋、糖、味精、鸡精调味料、酱类及调味料产品类四类:肉制品类五类: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类六类:饮料产品类七类:方便食品类八类:饼干类九类:罐头食品类十类:冷冻饮品类十一类:速冻食品类十二类:膨化食品及薯类食品类十三类: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及果冻类十四类:茶叶、含茶制品及代用茶类十五类:白酒、葡萄酒、果酒、啤酒、黄酒及其他酒类十六类:蔬菜制品(含酱腌菜)类十七类:蜜饯及水果制品类十八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类十九类:蛋制品类二十类:可可制品类二十一类:焙炒咖啡类二十二类:水产加工品及其他水产加工品类二十三类:淀粉及淀粉制品及淀粉糖类二十四类:糕点类二十五类:豆制品及其他豆制品类二十六类:蜂产品、蜂花粉及蜂产品制品类二十七类: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等特殊膳食食品类二十八类:其它食品类28类食品已全部强制纳入食品生产许可QS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
食品实行QS准入的28类525种全部食品为:1,小麦粉、大米、挂面、其他粮食加工品类(1)小麦粉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小麦粉产品包括所有以小麦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小麦粉产品,分为通用小麦粉和专用小麦粉。
通用小麦粉包括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包括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小麦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品种,即小麦粉(通用,专用)。
获得专用小麦粉生产许可证的,其范围可以覆盖通用小麦粉。
小麦粉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101。
二〇〇八年十月提纲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概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和细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审查制度食品强制检验制度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制度食品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审查制度就是严格审查发证,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从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企业人员、储存、运输、包装等10个方面进行审查,符合必备的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准入其生产获证范围内的食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相应食品。
食品强制检验制度就是食品出厂必须检验合格,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这项规定适合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把住食品出厂质量安全关。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就是对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企业获得生产许可并经出厂检验合格后,必须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没有加贴市场准入标志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
提纲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概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和细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28大类)序号食品类别名称食品名称申证单元单元代号发证部门小麦粉小麦粉0101 大米大米0102 挂面挂面0103 1粮食加工品谷物加工品其他粮食加工品谷物碾磨加工品0104 谷物粉类制成品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油0201 2 食用油、油脂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油脂制品0202 及其制品食用动物油脂食用动物油脂0203 省局酱油酱油0301 食醋食醋0302 味精味精0304 鸡精调味料鸡精调味料0305 3调味品酱类酱类0306 固体调味料半固体酱调味料调味料0307 液体调味料食用调味油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28大类)-2序号食品类别名称食品名称申证单元单元代号发证部门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4肉制品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0401 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液体乳乳制品乳粉0501 5乳制品其他乳制品总局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乳粉0502 瓶(桶)装饮用水类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6饮料饮料果汁及蔬菜汁类0601 蛋白质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28大类)-3序号食品类别名称食品名称申证单元单元代号发证部门方便面7方便食品方便食品0701 其他方便食品省局8饼干饼干饼干0801 畜禽水产罐头9罐头罐头果菜罐头0901 总局其他罐头10冷冻饮品冷冻饮品冷冻饮品1001 速冻米面食品11速冻食品速冻食品1101 速冻其他食品薯类和膨化食膨化食品膨化食品1201 12 品薯类薯类1202 省局糖果制品含糖果制品糖果1301 13 巧克力及制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品果冻果冻1302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28大类)-4序号食品类别名称食品名称申证单元单元代号发证部门茶叶茶叶1401 边销茶14 茶叶及相关制品含茶制品和代用含茶制品茶1402 代茶制品白酒白酒1501 两级葡萄酒及果酒葡萄酒及果酒1502 总局啤酒啤酒1503 15酒类黄酒黄酒1504 配制酒其他酒其他篜溜酒1505 其他发酵酒酱腌菜蔬菜干制品省局16蔬菜制品蔬菜制品1601 食用菌制品其他蔬菜制品蜜饯蜜饯1701 17水果制品水果干制品水果制品1702 果酱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28大类)-5序号食品类别名称食品名称申证单元单元代号发证部门炒货食品及坚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1801 18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果制品再制蛋类干蛋类19蛋制品蛋制品1901 冰蛋类其他类可可制品可可制品20 可可及焙烤咖2001 啡产品焙炒咖啡焙炒咖啡2101 21食糖糖糖0303 省局干制水产品水产加工品盐渍水产品2201 鱼糜制品水产调味品22水产制品水生动物油脂及制品其他水产品风味鱼制品2202 生食水产品水产深加工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表(28大类)-6序号食品类别名称食品名称申证单元单元代号发证部门淀粉淀粉及淀粉制淀粉及淀粉制品23 品淀粉制品2301 淀粉糖淀粉糖2302 24糕点糕点食品糕点食品2401 发酵性豆制品25豆制品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2501 省局其他豆制品蜂王浆蜂蜜26蜂产品蜂产品2601 蜂花粉蜂产品制品婴幼儿及其他配婴幼儿配方谷粉27特殊膳食食品方谷粉2701 总局其他配方谷粉28其它食品其它食品其它食品2801 省局提纲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概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和细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备条件现场核查表企业名称:申证单元:产品名称:核查日期:年月日序号内容核查项目核查原则核查方法结论核查记录 1 .企业厂区周围各种污染源对企业烟应无有害气体、厂区无污染,合格;□ 合格现场观察尘、粉尘、放射性略有污染,一般不□ 一般不合格查阅资料物质及其他扩散合格;污染较重,□ 严重不合格性污染源。
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目录(第一批)产品分类产品单元产品品种产品标准备注包装类 1.非复合膜袋 1. 聚乙烯自粘保鲜膜GB 10457-19892. 商品零售包装袋(仅对食品用塑料包装袋)GB/T 18893-20023. 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QB 1231-19914. 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肠衣膜GB/T 17030-19975. 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BB/T 0002-1994 *6. 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12025-19897.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4456-19968. 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GB/T 16958-19979. 单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QB/T 1128-199110. 聚丙烯吹塑薄膜QB/T 1956-199411. 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GB/T 12026-200012. 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QB 1125-2000 *13. 夹链自封袋BB/T 0014-1999 *14. 包装用镀铝膜BB/T 0030-2004 *2.复合膜袋15. 耐蒸煮复合膜、袋GB/T10004-199816.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GB/T 10005-199817. 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QB/T 1871-199318. 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QB 2197-199619.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GB 19741-200520.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GB 18192-200021.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GB 18454-200122. 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屋顶包)GB 18706-200223. 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GB/T 5009.60-2003已备案的企业标准*3.片材24.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硬片、膜GB/T 15267-199425. 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片材GB/T 16719-199626. 聚丙烯(PP)挤出片材QB/T 2471-20004.编织袋27. 塑料编织袋GB/T 8946-199828. 复合塑料编织袋GB/T 8947-1998容器类 5.容器29. 聚乙烯吹塑桶GB/T 13508-199230.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QB/T1868-200431. 聚酯(PET)无汽饮料瓶QB 2357-199832. 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QB 2460-199933. 热罐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QB/T2665-200434. 软塑折叠包装容器BB/T 0013-199935. 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GB/T 17876-199936. 塑料奶瓶、塑料饮水杯(壶)、塑料瓶坯GB14942 -1994GB13113 -1991 GB17327 -1998经备案的企业标准* 工具类 6.食品用工具37. 密胺塑料餐具QB 1999-199438. 塑料菜板QB/T 1870-199339. 一次性塑料餐饮具GB 9688-1988GB 9689-1988经备案的企业标准注:上表中带“*”为适用于包装、盛放食品的制品。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投诉举报办公室提醒广大的消费者:乡镇及乡镇以上政府所在地以及街道、社区所辖区域在集中交易市场以外有食品经营项目的销售门店,不得销售应当取得而未取得“QS”认证的食品。
实行“QS”认证的28大类食品目录如下:1.白酒:白酒。
2.小麦粉:通用小麦粉,专用小麦粉。
3.大米:大米。
4.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
5.酱油:酿造酱油,配制酱油。
6.食醋:酿造食醋,配制食醋。
7.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肉丸、肉饼),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8.乳制品: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乳菌、酸牛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
9.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水)、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10.调味品:糖(白沙糖、绵白糖、赤砂糖、冰糖、方糖)。
味精。
11.方便面:油炸方便面、热风干方便面。
12.饼干:酥性饼干、韧性饼干、发酵饼干、薄脆饼干、曲奇饼干、夹心饼干、威化饼干、蛋圆饼干、蛋卷、粘花饼干、水泡饼干。
13.罐头: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14.冷冻饮品: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食用冰、甜味冰。
15.速冻面米食品:生制品、熟制品。
16.膨化食品:焙烤型、油炸型、直接挤压型、花色型。
17.糖果: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
18.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
19.葡萄酒及果酒:葡萄酒、山葡萄酒、苹果酒、山楂酒。
20.啤酒:熟啤酒、生啤酒、鲜啤酒、特种啤酒。
21.黄酒:黄酒[其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v )小于24%(v )。
22.酱腌菜:酱腌菜(指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淘洗、腌制、脱盐、切分、调味、分装、杀菌等工序,采用不同腌渍工艺制作而成的各种蔬菜制品)。
23.蜜饯:蜜饯类、凉果类、果脯类、话化类、果丹(饼)类、果糕类。
1实施QS生产许可证治理的28类食品名目一、以下5类食品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1、小麦粉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小麦粉产品包括全部以小麦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小麦粉产品,分为通用小麦粉和专用小麦粉。
通用小麦粉包括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一般粉、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包括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等。
2、大米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大米产品包括全部以稻谷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大米。
3、食用植物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食用植物油产品包括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等植物油料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
【芝麻油不在发证范围之内。
】4、酱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酱油产品包括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
酿造酱油是指以大豆(饼粕)、小麦和(或)熬皮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别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配制酱油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5、食醋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食醋产品包括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
酿造食醋是指以粮食、果实、酒类等含有淀粉、糖类、酒精的原料,经微生物酿造而成的一种酸性液体调味品;配制食醋是指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食用冰乙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醋。
【醋精不纳入发证范围。
】二、以下10类食品自2022年7月1日起执行:1、肉制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选料、修整、腌制、调味、成型、熟化(或不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肉类加工食品。
⑴、腌腊肉制品:包括咸肉类、腊肉类、中国腊肠类和中国火腿类等;⑵、酱卤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⑶、熏烧烤肉制品:包括熏烧烤肉类和肉脯类等;⑷、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包括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
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中食品的分类与编码规则食品分类(28大类)对于产品的市场准入,一般的理解是,允许市场的主体(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和客体(产品)进入市场的程度。
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也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
因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
以下是关于食品28大类纳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1、粮食加工品:小麦粉、大米、挂面、其他粮食加工品(谷物加工品(分装)、谷物碾磨加工品(分装)、谷物粉类制成品)2、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3、调味品:酱油、食醋、味精、鸡精调味料、酱类、调味料产品4、肉制品: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5、乳制品:乳制品[液体乳(巴氏杀菌乳、高温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特殊配方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固态成型产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湿法工艺、干法工艺)6、饮料: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7、方便食品:方便食品(方便面、其他方便食品)8、饼干:饼干9、罐头:罐头(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10、冷冻饮品:冷冻饮品(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食用冰、甜味冰)11、速冻食品:速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生制品、熟制品)、速冻其他食品(速冻肉制品、速冻果蔬制品、速冻其他类制品)]12、薯类和膨化食品:膨化食品、薯类食品13、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糖果制品(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果冻14、茶叶及相关制品:茶叶(茶叶、边销茶)、含茶制品和代用茶15、酒类:白酒、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其他酒16、蔬菜制品:酱腌菜、蔬菜干制品(自然干制蔬菜、热风干燥蔬菜、冷冻干燥蔬菜、蔬菜脆片、蔬菜粉及制品)、食用菌制品(干制食用菌、腌渍食用菌)、其他蔬菜制品17、水果制品:蜜饯、水果制品(水果干制品、果酱)18、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烘炒类、油炸类、其他类)19、蛋制品:蛋制品(再制蛋类、干蛋类、冰蛋类、其他类)20、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21、食糖:糖(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冰糖、方糖、冰片糖等)22、水产制品:水产加工品[干制水产品、盐渍水产品、鱼糜制品(即食类、非即食类)]、其他水产加工品(水产调味品、水生动物油脂及制品、风味鱼制品、生食水产品、水产深加工品)23、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糖(葡萄糖、饴糖、麦芽糖、异构化糖等)24、糕点:糕点(烘烤类糕点、油炸类糕点、蒸煮类糕点、熟粉类糕点、月饼)25、豆制品:豆制品(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其他豆制品26、蜂产品:蜂产品[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蜂产品制品]27、特殊膳食食品: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婴幼儿配方谷粉、其他配方谷粉)28、化妆品29、其它食品。
28类食品分类表
食品生产许可证取证目录
2002年国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先后有28类食品(附表1)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及原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2类食品(附表2),共计30类食品实施了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
2007年1月1日后,已对30类食品全面实施无证查处,未取得生产许可证(QS)的食品,企业不得生产、销售。
国家质监总局,国质检食监〔2006〕365号文件要求,自2006年9月1日起,国家对糕点、豆制品、蜂产品、果冻、挂面、鸡精调味料、酱类7类食品(附表3)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对以上7类食品,国家规定2007年10月1日进入无证查处阶段。
为更加完善食品生产监管体系,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食用植物油等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6〕646号)中规定,将粮食加工品等新增26类食品(附表4)纳入市场准入制度。
国家规定此26类食品,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无证查处。
附表1: 28类食品取证目录
附表2:2类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取证目录
附表3:7类食品取证目录
附表4: 26类食品取证目录
注:7类食品取证目录(附表3)及26类食品取证目录(附表4)中产品,目前仍属于申请取证阶段。
请生产企业及时提出申请,取证生产、经营,并按照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部门的各项规定,加强管理,提高食品质量。
XP。
国家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28类食品种类有哪些苹果目前,我国已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的食品共28大类。
1、小麦粉:包括通用小麦粉(特制一等小麦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等)。
2、大米注:不包括江米、糙米。
3、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
注:不包括芝麻油4、酱油(酿造酱油、配制酱油)。
注:不包括调味液、酱汁。
5、食醋(酿造食醋、配制食醋)。
注:不包括醋精。
6、肉制品:包括腌腊肉制品(咸肉类、腊肉类、中国腊肠类和中国火腿类等);酱卤肉制品(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熏烧烤肉类、肉脯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
7、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
8、饮料:包括瓶(桶)装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水);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包括发酵型、配制型)及植物蛋白饮料(豆乳类、椰子乳(汁)类、杏仁乳(露)类、核桃乳、花生乳等);固体饮料(果香型如酸梅晶、蛋白型如麦乳精和豆晶粉、其他型如速溶咖啡和速溶茶粉,但不包括烧煮型咖啡)。
注:①不含果汁低于5%的果味饮料及果醋类饮料,不包括人工添加矿物质的矿化水、矿物质水;②国家经贸委令第14号令规定自1999年9月1日起不得建设浓缩苹果汁生产线;③国家经贸委令第32号令规定,在2002年底前淘汰每分钟生产能力小于100瓶的碳酸饮料生产线。
9、糖:包括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冰糖(单晶冰糖、多晶冰糖)、方糖。
注:国家经贸委令第14号令规定,自1999年9月1日起不得新建糖生产线。
10、味精:包括谷氨酸钠(99%味精)、味精(强力味精和特鲜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