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期中考试
- 格式:pdf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5
数学期中测试试卷分析及反思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数学期中测试试卷分析及反思(通用11篇),希望帮助到您。
数学期中测试试卷分析及反思篇1在实施高效课堂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要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校在4月20日举行了期中测试,本次试卷命题即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
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
下面就将本次数学试卷统测情况进行分析:(1)本次考试应考人数24人,实际考试人数24人,平均分43分,优秀人数1人,1人为86分,优秀率4.17%,良好人数3人,良好率12.5%,不及格20人,均为52分以下,不及格率83.3%。
充分反映出一个问题,本班学生数学成绩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
在以后的教学中,培优补差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补差。
这次考试也有一些同学进步较大如:石云翔、莫乾海、李资莹、梁珊珊。
(2)卷面分为四大板块。
基础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四大板块,从基础的概念入手,由简到难的过程,难易适中,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代表性,试题内容注意突出时代特点,贴近生活实际,突出了灵活性,能力性,全面性,人文性的出题原则,提高了测试水平。
(3)答题情况分析。
由于本人参加了监考和阅卷,对学生答题情况从这几点来说。
1、试卷完成情况分析:本次考试,从分数的分布情况和了解学生答卷情况看,整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但个别同学的应变能力比较差,一些变形的题目不能随机应变。
如(判断题的第4小题)。
学生整体完成较差的为解决问题,特别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不能较好的判断题目中的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关系,导致方程错误。
2、存在的问题a、多数学生在计算中,尤其是在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存在较大的失误,还有就是在解比例时,存在一些小小的失误如:忘写“解”字,解题步骤不规范。
期中考试数学分析总结(三篇)期中考试数学分析总结篇一从学生答卷状况来看,消失了对无理数的常见形式与其近似值的理解不够;没有很好地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分与联系以及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与其表示方法的必定联系;数形结合力量不够强,找规律的方法不能娴熟运用;对实数的化简不够精确、不能够留意符号;平移作图不能把握其性质特征;应用问题题意理解不透;几何说理规律思维不强、语言表达不精确等问题。
鉴于学生消失的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特殊是了解中下水平学生对学问的把握状况,加大对根底学问的稳固力度。
如根本运算法则,根本概念,数学中常用方法等。
将以上问题的解决细化到每一节课堂,对概念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概念的内涵.2、强化学生的计算力量, 细化每一步骤,反复训练,以便学生发觉错误准时改正,长时间的训练我信任学生的计算力量确定会提高的。
3、加强对学生动手力量的培育,在平常的教学中就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勤思索,尤其几何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几何图形的优势,让学生通过剪、拼、摆,去发觉结论再去论证结论,这样可使学生对学问的理解由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对学生的思维培育也会大有好处。
4、针对期中考说理局部较为薄弱,今后加强学生说理表达的指导及训练,同时强化学生的积极探究精神、主动参加意识和动手力量.充分发挥几何图形的优势,让学生通过剪、拼、摆,去发觉结论再去论证结论,这样可使学生对学问的理解由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对学生的思维培育也会大有好处。
5、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作业督查,使学生对所学学问到达娴熟运用。
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
更加注意因材施教。
对各层次的学生要区分对待。
教学中实行的措施:1、积极走进学生,多与他们沟通、谈心,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帮忙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念,培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乐中学、学中乐。
2、抓住优生的优势实行“优帮差一帮一”、“中帮中比一比”的学习互助组,形成学习“你挣我敢”的学习气氛。
期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7篇一、整体分析在本次期中数学考试中,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考察内容涵盖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但在解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
接下来将对试卷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二、代数与函数本次期中试题中代数与函数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包括了因式分解、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像等知识点。
部分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在因式分解中,忽略了最大公因数或因式分解不完全;2. 在解方程与不等式时,忽略了根的判定条件或方程组的联立;3. 在函数与图像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正确绘制函数图像。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强对代数与函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刷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三、几何几何部分在本次期中试卷中的出现频率较高,涵盖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知识点,主要考察了线段、直线、平行线、角、圆等内容。
部分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对几何定理的记忆有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2. 对题目中条件的理解存在偏差,给到错误的结论;3. 在平面图形的绘制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结果错误。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几何定理进行深入理解,并在解题过程中注重条件的判断和准确的图形绘制。
四、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部分在试卷中的数量相对较少,但也是需要重视的知识点。
主要考察了概率计算、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统计图表等内容。
部分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对概率计算的方法掌握不牢固,导致计算结果错误;2. 对频率与概率的转换以及统计图表的解读存在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概率与统计知识点的巩固和练习,灵活运用各种概率计算方法,并熟悉各种统计图表的解读。
五、解题方法与策略在解题方法与策略上,部分同学存在以下问题:1. 在解题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没有按照步骤进行思考和解答;2. 缺乏实际问题的转化能力,无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3. 缺乏解题的灵活性,只会套用模板,无法应对变化的题目。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一、试卷分析1、这份试卷,总体来说是比拟简单的。
检验了学生半个学期所学习的三个章节的学问和数学力量,重视根本学问的考察,突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考察。
2、试卷由10道选择题8道填空题3道证明题和1道作图题及1道探究题构成,整体分值安排较小。
二、学生状况分析1、学生对学问点的本质理解缺乏,根本功不扎实,学问内化缺乏。
如22、23题涉及到求钝角三角形的高来作三角形面积却下不了手。
17题是对中点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是一道难题,可学生没有从图形特点着手处理。
2、审题不清,似懂非懂,对一些变式应用搞不清方向。
如17、23题找不出帮助线。
3、前学后忘,学问没有系统性。
对10、12题用到了外角、对称、简洁旋转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综合解决,学生不能连惯性的使用这些学问点解决,固然这题并不难。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状况分析1、对缺困生的关怀辅导力度不够,成绩差距过大(80分左右)。
2、过高的估量了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力量,主动性差,作业、练习照抄严峻,误导了教师的教学。
3、对教材的拓展延长不够,使学生学问不宽,力量熬炼缺乏。
4、学生可供自己支配使用的时间为零,久之便失去了锐气没有了主动性,后果不堪设想。
四、改良措施及目标1、教学逐步走向生本。
转变现在的教学状况,加强教师的“导”的作用,加强根底训练,授学生以“渔”,练真本领。
2、在做好培优扶中的同时加大转困力度,采纳“兵教兵”的方法,提高学习力量,大幅度提高总体成绩。
3、更加注意学习“过程”,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尤其是动手解决问题的力量,从而学会学习数学同时引导创新。
4、教师也得有换位意识,也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一下。
尤其是在一天13节课都没有自习时不要催交作业,提高作业效果。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2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完毕了,紧急而繁忙的评卷工作也已完毕,学生的成绩揭晓了,面对学生的成绩,感受颇多。
为了下一阶段能更好的实施教学,特对本次考试进展质量分析如下:一、试题评价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3个小题,与中招试题题型全都。
***区***学校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年级:九年级科目:数学任课教师:***一、基本概况分析考察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和第二章《二次函数》。
主要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与系数关系,一元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二、学科数据统计和分析(一)综合指标统计1、数据统计班级、学校总人数参加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满分率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01班51 49 66 0 0 0 2.0402班52 52 18.564.5 4 0 0 1.92学校2、主要情况分析选择题是主要得分题(12分左右),但每道题题目的得分率都是非常低,没有题目是全部人都懂不需要讲的。
有三分之一的人第一道选择题都做错的。
即使代数就可以解答的第一题选择题也不能有过半数的同学做对,且第一题和第四题题目答案中已经暗含玄机了,但是学生都不会看不会选,说明学生完全不懂考试策略也完全不在考试的状态。
考试前我把主要知识点强度了并复习了(至少占33分),但是考试后课堂提问时没有一个普通的同学能答出来,这说明学生对考试并不重视,对老师强调的重点没放心上。
对考试不上心的原因:我都习惯了考这么差所以没压力。
反正不会怎么被罚。
填空题得分也只有三分左右(一个空的得分),第一题就是关于配方的问题,只要会找一次项系数就能把题目做出来,但是学生的答案错漏百出,带X的,一次项一半忘记平方的,一次项一半找错的。
这些问题平时已经有强调,屡做屡错,屡教不改。
至于二次函数题目,简单的对称轴方程公式不知道,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次函数也不知道。
或许这个数学第二天考有关系,学生隔了一天不上课就已经把基础东西忘记得七七八八了。
或许他们需要一个更有魄力的数学老师!(二)分段人数统计1、数据统计分数段人数占总人数比例累计比例总人数102平均分150 0 0140-149 0 0130-139 0 0120-129 0 0110-119 0 0100-109 0 090-99 0 080-89 0 070-79 0 060-69 2 2.9150-59 1 0.9740-49 6 5.8330-39 11 10.720-29 ————10-19 45 31.0<10 20 10.72、分段人数人分布反映的情况分析:(问题和相应措施)主要分数段集中在10—20分,低于10分的同学有23个,及格两个班也共2人,50分1人,40分层也寥寥几个。
期中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总结(5篇)期中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总结 1期中考试在我们紧张而又忙碌的教学中结束了,好也罢,坏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喜也罢,愁也罢,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认真总结,积极反思,调适心态,再决将来。
因为最终成绩还没有下发,所以依照*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考试成绩对学生前段时间的学*情况进行总结。
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为此就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一、学生方面:1、刚进入春天,到换季的时候了,人总是没有精神,学生学*经常不在状态,开学以来,学生们的情绪就不是特别稳定,学*也没用去年那么努力用心,班级里学*气氛不够浓,加之时间紧迫,我们要时常提醒学生自我调节,时刻提醒学生要回到原来的紧张的学*状态上来。
2、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3、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4、解题技巧的欠缺。
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5、看书不细。
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厢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6、不会读书。
学生*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7、学生自主学*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特别是八年级,是中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
二、教师方面:1、课时和内容所限,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4、对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结果学生无从回答。
5、课堂管理不到位。
没有好的课堂秩序,课堂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其他方面:1、本次考试试题出的偏难,题目灵活。
期中考试试卷数学分析总结与反思期中考试试卷数学分析总结与反思「篇一」期中考试结束了,研究试题分析成绩之后,有下面几点认识:本次期中考试理科数学试题的特点:1、重视双基,突出重点知识考查。
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注意全面性,又突出了重点内容。
2、重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考查数学应用能力。
试题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方法在试卷中得到充分体现。
4、试题的思维含量较大,计算量偏大,导致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在时间上感觉紧张,做不完。
成绩分析:1、与二中比较,不管是一线还是二线,比率上都略强于二中。
2、感觉高分人数偏少,总分120、130以上很少,不正常。
3、基础的题目,会做的题目做不对,导致二卷十分现象严重,二卷得50分就算是高分了,全年级总分平均分80分,不应该。
今后的打算:1、立足课本,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
2、重视定时训练,使同学们解题效率得到提升。
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3、强化过程与方法,注意数学概念、公式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4、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期提高高分段人数。
5、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严抓规范,严格解答题的步骤要求。
6、重在落实,关注学生的作业与错题本的完成与使用情况。
期中考试试卷数学分析总结与反思「篇二」一、期中考试之前的工作:1、周会安排:开了三次关于整改的班会。
一次是考后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和纪律整顿会,首先让各宿舍长宣读本宿舍的宿舍公约和学习整顿措施,然后让当次考试各科第一名作了经验介绍。
一次是做了班级基本情况调查,然后针对调查的情况开了一个以“家庭会议”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本次会议中学生们积极发言,从学习态度、纪律、同学关系、感恩等方面分析了班级的现状,并且制定出了相应的措施。
本次班会后学生们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一、总体情况171班17人, 11人优秀, 5人及格, 1人不及格, 最高99分, 最低59分。
172班19人, 1人优秀, 1人及格, 17人不及格, 最高81分, 最低2分。
二、试卷分析八年级数学期中统考试卷由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组成。
试卷符合新课标要求,试题能扣紧教材,有梯度。
试题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大, 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有利于发挥试卷对数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本卷试题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导向。
三、答题情况分析一、试题特点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全面, 难易也适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 比较能如实反映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
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 细致、灵活地来检测每章的数学知识。
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 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试题分析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 看似简单的问题, 要做对却需要足够的细心, 涵盖的知识面广。
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171班10人得满分, 5人错一个, 2人错两个。
整体比较满意。
2.填空: 错误率最高的是18题, 用含字母的分式方程解的情况求字母取值范围的题, 虽然复习时做了专题复习, 但出错率还是很高3.解答题:21, 分式化简求值, 很多错的学生是因为没有按照化简的步骤: 能因式分解的先因式分解再约分、通分。
22, 解分式方程, 得分率较高, 只有一人没有检验。
23, 利用全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论证明角的关系, 得分率较高。
24, 阅读推理, 得分率较高。
25, 分式方程应用题, 得分率较高。
26, 综合利用垂直等关系证全等进而证线段相等, 虽然在整张卷中属于难题, 但得分率不低, 6人满分, 6分以上7人。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初一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篇一」本次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们对试卷和考试成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集体研讨后得出如下结论:一、试卷特点:1、试卷结构及分类整张试卷考查了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试卷满分150分,共有三大题:选择题50分,填空题28分,解答题72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依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重点内容出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两章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适中。
基本都体现了目前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能力。
2、试题特点(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解答题是通过实际应用考察学生对掌握知识的运用能力。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运用程度。
(3)重视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考查。
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自然的,清楚的,能提高学习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的平均得分是32.8分,难度系数是0.67,填空题的平均得分是15.74分,难度系数是0.56,解答题的平均得分是25.84分,难度系数是0.33;(2)运算法则的掌握和运算能力方面主要体现在第7题(得分率67%)、第9题(得分率19%)、第12题(得分率46%);第14题(得分率63%),第18题的平均得分是7.48,难度系数是0.53;(3)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主要体现在第1题(得分率85%)、第2题(得分率85%)、第4题(得分率54%)、第5题(得分率79%)第6题(得分率92%)第11题(得分率92%,其中包括错误原因是只写元素而没有写成集合形式);(4)以初中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的延续和拓展方面体现在第19题,平均得分是10.75分,难度系数是0.78;第20题,平均得分是2.58分,难度系数是0.19;(5)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能力提升方面体现在第10题(得分率56%)、第15题(得分率75%,其中未得分里有70%是因为形式表达错误)、第21题,平均得分是4.58分,难度系数是0.31;第22题,平均得分是0.84分,难度系数是0.06(这道题原来设想是专为实验班学生而拟,结果得分不尽人意);从以上得分率的情况,露出的主要问题是:填空题会做而不得分,不注意最终的表达,答非所问;解答题答题不规范、运算能力不过关、分类标准不明确、数学语言应用不当、基本概念理解不是很透彻,应用起来也不是得心应手、细节容易遗漏,思路不够严密、经验不足,不能直达问题本质。
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教案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教案1讲评目标: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知识点。
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学习目标:认真细致进行错例分析,用心思考,积极交流,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体会数学方法和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典型错误的剖析与矫正。
讲评过程: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考试情况1、本次考试平均分87.3分,及格率94.1% ,优秀率68.6%,最高分 110分,最低分21分。
2、根据本次成绩对前五名和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成绩前五名:李俊宁110分,翁睿110分,张蒙丹110分,杨蕾,王烨,石殊凡,赵欣瑶,时若莹,沈建翔,王朝晖107分。
进步比较大的前五名学生:张琼月,刘子璇,董志强,吴姝静,张轩。
二、教师分析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如第6小题结果没有化简,第16小题没有注意x与y的顺序,第五大题的应用题,有的同学没有按题目的要求解,等。
2、部分学生计算的能力不强,表现为计算速度慢,计算的准确率低,不能灵活的使用运算律及一些运算方法。
如第1小题判断四个数能不能成比例的技巧,解比例时的一些运算方法,等。
3、不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第2题,有部分学生按边长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第3题,有的同学先算面积,然后再用比例尺算实际面积,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附加题无从下手,等。
三、学生自我分析试卷学生的有一些问题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做错;有一些是自己的知识不够牢固,经过自己的学习是可以自己解决的;有一些问题经过学生自己的再思考是可以自己解决的。
期中试卷分析数学(必备6篇)期中试卷分析数学(1)期中测试已经结束,静下心来思索前一段时间的教学和本次期中考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简单地予以小结。
我觉得在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统计表统计图、比和比例的概念等)是掌握数及其运算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
平时的练习和考试时学生在运算中发生错误,解题能力差,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我觉得是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掌握得差。
对此我想只有组织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能起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注意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比较,或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语言来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铅笔盒和一块黑板擦,问学生谁大?紧接着,又让学生观察两个棱长分别是2厘米和4厘米的方木块,问学生哪个大?通过这样比较,学生初步获得了物体有大小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概念的本质属性.拿出一个梭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空纸盒,先将梭长是2厘米的方木块放入盒内,学生便清楚地看到这方木块只占据了盒子的一部分空间,然后把一个梭长为4厘米的方木块放入盒内,正好占满纸盒的整个空间,学生又从这一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空间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就能较自然地导出:物体所占有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这一概念。
同时,课堂练习是教学上的反馈活动,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映信号。
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起到巩固概念、深化概念的作用,而且通过练习可以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形成技能技巧。
因此,精心设计好练习题并及时评讲、纠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篇一一、试卷分析:1、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能全面考查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在考查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同时,考查根本数学思想方法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2、缺乏之处是有些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学生的根底知识掌握不牢,计算能力不过关,练习不够,运用知识点十分不熟练,思维缺乏想象能力,缺乏灵活性;不能够认真审题,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缺乏。
二、考试数据分析和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分析:我校八年级参考人数282人,及格69人,优良30人,20分以下110人,10分以下36人。
第5题、第20题考查学生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无理数、实数等有关实数概念、意义的认识,学生混淆不清,学生的根底知识掌握不牢,计算能力不过关。
第7题、第18题考查学生对特殊三角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断,学生思维缺乏想象能力。
第17、21小题探究勾股定理局部同学有困难,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题意,缺乏数学思维导致在画图时不能正确构建直角三角形而失分。
第24、25题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差,逻辑混乱。
三、存在情况:1、后进生情况令人担忧,缺乏学习目的,学习的知识点非常容易遗忘、老师在堂上讲解多遍的知识点,考试时仍然不会做;两级分化严重。
2、数学思维缺乏〔数形结合思想〕,学生一遇到难题就怕,不愿开动脑筋思考,对条件的因果表达还存在相当的缺陷,对几何知识掌握不扎实。
3、对所学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对所学知识不会融会贯穿,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今后打算和教学建议:1、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八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分化加剧的关键期,每个班级中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差生,他们对学习数学缺少信心,厌学情绪较重,有的甚至放弃数学学习、鉴于此,我们有责任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其明白八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缩小差生面。
期中考试数学分析总结(通用7篇)期中考试数学分析总结(通用7篇)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期中考试数学分析总结(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期中考试数学分析总结1时间飞逝,转眼间初三第一学期已经到了中点,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我有付出,也有收获。
这次考试比上次有些进步.虽然总体考的不错,但是语、数、外三门主科考的一般,以后副科的分值少了以后,我的缺点便会很突出。
主要拉分的是语文。
其实,以前我语文总是考得还不错,但初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语文就考得很差,本以为这次能考好一点,但是还是和我预想的有所差距,所以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重视语文的学习,应该加强阅读训练,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虽说听讲比以前认真了,但解题的技巧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以后在这方面还应加强化。
在英语的学习上,和数学有一些相同,都是解题方法。
英语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我也是差一些,以后我会努力提高。
政治一直觉得挺简单,可这次发挥的也不是很令自己满意,在细节上也没注意。
这主要是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总认为没什么,都挺简单,靠自己的功底完全可以应付,但是事实与自己所想的是完全相反的。
经过这次考试,我也明白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在不断的增多,我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所以,就更应该跟着老师好好的学。
生物关键是背的不是很熟练,有的则是练的少,没理解透彻,所以考的也不是很理想。
仔细!是我熟得不能再熟的字眼,但这两个字就够一个人做一辈子的了,而且它是永远做不完的。
我就是因为不仔细,导致自己失了很多不该失的分,如果再仔细一点儿,突破800、810完全没有问题。
数学、物理、化学的失分也主要是这个原因。
我爸爸就常常对我说,好生和尖子生其实没多大区别,关键就是人家会做的题基本都能保证全对,实际上,不会做的也就了了而已。
期中考试试卷数学分析总结与反思期中考试试卷数学分析总结与反思(通用12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中考试试卷数学分析总结与反思(通用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期中考试试卷数学分析总结与反思1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按事先约定的计划已圆满地结束了。
从考试的结果看与事前想法基本吻合。
考试前让学生做的一些事情从成绩上看都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效果。
现将考前考后的一些东西总结。
(1)考试的内容:本次考试主要考查内容为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必修4到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从卷面上看,必修1集合部分占29分,约占总分的18%。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部分140分,约占总分的88%。
必修4三角函数部分14分,占总分约为8.5%。
从分值分布看基本合理。
(2)考试卷面题型分析。
卷面上只有填空和解答两种题型。
第i卷第1小题“设集合m=,则m∩n=”为集合交集问题,放在此处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较难。
第2题考查补集、子集问题。
第3小题为计算题,根式计算问题。
4,5,6,7为一般性问题应准确性还可以。
第10题为偶函数定义域为,要考虑端点关于原点对称,有不少学生不太熟悉这种形式。
第12题是关于恒成立问题,因为组内集体备课未强调,有的人讲,有的人没有讲,但也有很同学做对。
13题为考前讲过的原题答案为,但是在考场上没有做出来的还是很多。
14题较难考虑画图后比较端点大小,没有讲过这种问题的班级做对的学生很少。
第ii卷解答题15题一般性集合问题,16题一般性二次函数问题,考查奇偶性,图象,单调区间,值域等等。
17题为三角函数问题,学生初学又没有复习深化,大多数人被扣分,对m的讨论不全。
第1小题对第2小题有诱导错误嫌疑。
18题因为没有将分段函数总结在一起扣分,其实扣分也不太合理。
19题,第1小题用定义证明单调性过程比较规范,第2小题有同学用特值法求出m的值但缺少验证奇函数过程。
数学分析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函数中,哪个不是有界函数?A. f(x) = sin(x)B. f(x) = e^xC. f(x) = x^2D. f(x) = 1/x2. 函数f(x) = x^3在区间(-1, 1)上是:A. 单调递增B. 单调递减C. 有增有减D. 常数函数3. 极限lim (x->0) [x*sin(1/x)]的值是:A. 0B. 1C. 存在但不等于0或1D. 不存在4. 如果函数f(x)在点x=a处连续,那么:A. f(a)存在B. f(a)是实数C. f(a) = aD. 所有上述选项都正确5. 对于函数f(x) = x^2,其在区间[0, 1]上的定积分是:A. 0B. 1/3C. 1/2D. 16. 以下哪个选项是Riemann积分的基本性质?A. 线性性质B. 区间可加性C. 保号性D. 所有上述选项7. 如果一个数列{an}收敛于L,那么:A. 该数列必定有界B. 该数列必定单调C. 该数列的子数列也收敛于LD. 所有上述选项都正确8. 以下哪个条件是函数可导的必要条件?A. 函数在该点连续B. 函数在该点有定义C. 函数在该点的极限存在D. 函数在该点的导数存在9. 函数f(x) = |x|在x=0处:A. 可导B. 不可导C. 连续但不可导D. 既不连续也不可导10. 以下哪个级数是收敛的?A. 级数1 + 1/2 + 1/3 + ...B. 级数1 - 1/2 + 1/3 - 1/4 + ...C. 级数1 + (1/2)^2 + (1/3)^2 + ...D. 所有上述级数都收敛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函数f(x) = x^(1/3)的导数是_________。
12. 如果函数f(x)在区间[a, b]上可积,那么_________。
13. 极限lim (n->∞) [(n^2 + n)/(n^2 - n)]的值是_________。
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篇一」本次期中考试,整体而言,试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大,结构符合中考体型,内容贴近生活,但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未能达到试题所要求的程度,因此成绩很不理想,现将试卷分析如下:一、听力,本题从简单的听句子,听对话到听短文,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学习的阶段性,难度系数较大的是5题和16题,学生不认识单词comedy,dictionary学生虽然也见过但不熟悉,个别有心的学生能答对;但是在17,19,20题中的baseballs,bananas.carrots这些常见的单词出错的学生也很多,可见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
二、单项选择,本题难度适中,考察了学生对最近所学短语和语法的运用,得分较高。
失分较多的是27题学生不熟悉miss的意思,但也没有从时态角度去考虑,34题学生不清楚cost的过去式仍是本身,在35题中学生没有学过过去进行时,因此答对的很少。
三、完形填空,本题是一篇关于动物们是如何过冬的,主题思想很明确,但其中的生词较多,学生遇到几个生词不会从上下文去推测意思,导致在41错误较多;另外,39题中学生没有学过so+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的结构,失分很多。
四、阅读理解,三篇文章都很贴近生活,但是因为平时训练的少,学生遇到生词难以把握语篇的的整体意思,更不会从上下文语境去推测,因此在48,50,52题错的多。
五、任务型阅读,本题难度适中,只要对问题进行简明回答即可,可是个别学生总是将整个句子写上,这样就导致句非句,也明知道正确答案,却因句子错误而痛失一半的分数。
六、补全对话,本题含有pull,push,entrance等影响句意的生词,因此许多学生不会从所给的问句或答句中捕捉信息,从而填错答句或问句。
七、词语运用,此题就是考察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当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时,谓语动词要变化,虽然出现的是特殊的动词,比如study变成studies,watch变成watches,但平时训练的较多,可是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考试时不能灵活运用,出错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