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翻倒睫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睑内翻倒睫护理常规一、概念睑内翻是指睑緣向眼球方向内卷,部分或全部睫毛倒向眼球的一种眼睑位置异常。
倒睫是睑緣位置正常,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球结膜而引起一系列角膜、睫膜继发改变的结膜位置异常。
睑内翻常与倒睫并存。
二、评估及观察要点1、病史评估:(1)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2)患者自理能力。
(3)病人的病史发展、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等。
2、症状评估:(1)患者视力情况。
(2)评估患者有无眼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3、诊断检查评估:(1)裂隙灯检查结膜是否充血,角膜有无混浊,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角膜瘢痕。
(2)如需手术治疗要评估心电图检查的结果;胸透检查结果;化验检查,尿、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血糖等。
4、心理社会评估(1)评估患者的心理及情绪。
(2)评估家属及陪伴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情况。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情况。
三、护理诊断1、慢性疼痛:与睫毛刺激角结膜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睑内翻倒睫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和技能。
3、潜在并发症:角膜炎症和角膜瘢痕。
四、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提供生活协助、进行避免各种安全风险的指导。
预防意外损伤。
2、专科护理:(1)测量生命体征,指导正确滴眼液,如仅有1-2根倒睫,可用镊子拔除,或采用睫毛电解法。
(2)如睑内翻症状明显,可用胶布法或缝线法在眼睑皮肤面牵引,使睑緣向外复位。
(3)手术护理:做好手术矫正的护理。
泪囊摘除术者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可以消除病灶,但任可能有溢泪症状存在。
3、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予以指导,避免过于焦虑。
4、健康教育:(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用眼卫生,不用脏手揉眼。
(2)教会患者正确擦拭泪液的方法和滴眼液的方法。
(3)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按时点眼药、按时复诊。
小儿倒睫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倒睫”,即睫毛转向眼睛内方的现象。
倒睫一般是由于毛囊周围瘢痕收缩所导致。
除了先天性的倒睫,后天原因中最常见的是沙眼,特别是瘢痕期沙眼。
另外,睑缘炎、睑腺炎、烧伤、外伤、手术等均可通过瘢痕的形成,改变睫毛方向,使睫毛倒着生长。
如果有倒睫的情况,一般会有自觉症状。
比如,持续性的异物感、流泪、畏光、眼睑痉挛等。
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则可能会由于睫毛的不断刺激引起结膜充血、角膜混浊甚至形成角膜溃疡等。
如果有倒睫的情况,可以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作具体的针对性治疗,一般效果都是很好的。
如果有倒睫现象出现,数量少的话可以自行拔除,若倒睫严重影响到正常用眼,就要到专业眼科医院接受治疗以免损伤角膜。
对于小儿倒睫的治疗:由于有些婴幼儿比较胖,鼻根部扁平,发育欠饱满,加上有的患儿有下睑赘皮或者联合有内眦赘皮,可以造成下睑倒睫或者造成下睑内翻,程度较轻者可随年龄增长而自愈。
由于婴儿睫毛一般细小柔软,刺激症状一般不明显,保守治疗无效时方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一般在患儿3岁以后手术。
有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鼻梁的发育,先天性睑内翻常可自行消失,一般不急于手术,可以经常扒其下睑,有时下睑可以粘贴胶布(但是已经极少使用,胶布会引起幼儿娇嫩的皮肤过敏,皮疹或者糜烂),另外,同时配合消炎的眼药水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眼药水点眼。
若 5~6岁时,睫毛严重刺激角膜,流泪又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
较小儿童可以采用缝线矫正术,它是利用缝线牵拉的力量,将睑缘向外牵拉,此种方法简单,全麻时间短,安全,但是容易复发,部分患者数月或者数年后复发。
如果年龄较大,内翻严重者可行下睑皮肤和眼轮匝肌的部分切除术,此手术方法成功率较高,效果持久,但是需要采取下睑眼袋切口,或者上睑重睑切口,手术全麻时间略长,有的患者术后会留有下眼睑的瘢痕,有一部分患者会留下下眼睑双眼皮的外观。
睑内翻倒睫
睑内翻倒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科问题,它是指眼睑内侧的睫毛朝向眼球翻转。
这种情况会刺激眼睛,导致不适、划伤眼角膜等问题。
睑内翻倒睫最常见于老年人,但是也可能发生在年轻人中。
睑内翻倒睫的症状通常包括眼睑内侧的疼痛、痒、灼热感,甚至是异物感。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和角膜病变等严重问题。
睑内翻倒睫的原因很多。
它可能是由于眼睑松弛、眼睑内盖腺萎缩,或者是因为局部的感染、肿瘤等问题引起的。
如果眼睑内侧的皮肤出现了红肿、溃疡等情况,就需要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便确定具体的病因。
针对睑内翻倒睫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最常见的方法是进行手术矫正,手术可以通过缝合或植入一个人工屈光片来恢复睫毛正常的位置。
此外,一些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眼药水来缓解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眼部卫生也非常重要。
使用温水或温盐水清洁眼部会有帮助,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引起过敏或感染的化学产品。
总的来说,睑内翻倒睫虽然常出现于老年人,但年轻人也有可能
罹患。
在症状出现时,了解相关治疗手段并及早就诊是非常必要的。
护眼健眼,不断提高眼科常识和保健意识将有助于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连锁式缝线法矫正儿童下睑内翻倒睫[目的]:介绍一种新的缝线法治疗儿童下睑内翻的手术方法。
[方法]:利用连锁式缝线法治疗104例(180只眼)儿童,术后随访3—72个月。
[结果]:治愈162眼,占88.9%。
好转10眼,占5.5%,无效8眼,占4.5%无过矫或眼睑畸形等并发症。
[结论]:连锁式缝线法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效果持久。
是一种治疗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最理想的手术方法。
标签:儿童下睑内翻;连锁式缝线法;褥式缝线;贺—杨针;下睑缩肌;我们把通常向下方注视时下睑下移、下睑内翻较重,睫毛摩擦角膜导致畏光流泪,使角膜发生点状上皮剥脱,引起机械性角膜炎的,称之为重度下睑内翻。
而重度睑内翻使睫毛磨擦眼球,引起机械性角膜炎,影响小儿屈光发育。
产生形觉剥夺而导致近视和弱视。
所以宜尽早手术治疗。
我院小儿眼科自2004年11月开始,一直采用连锁缝线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睑内翻(1),术后远期效果好。
现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1月—2014年2月,我院小儿眼科采用连锁缝线法治疗的104例(180只眼),皆为重度下睑内翻倒睫,其中男孩72例,女孩32例,年龄2.5—15岁,平均7岁。
视力在0.4-1.0,屈光度在-0.5D—+3.5D 之间。
术后随访3个月-72个月,平均18.5±16.5个月。
术前血尿便常规、胸透、心电图检查,并行术前外观照像,视力及屈光检查。
1.2 手术方法:采用基础麻醉和/或局部麻醉。
常规消毒,沿下睑缘下皮肤2mm处作标志线,采用贺—杨氏缝合针[2](如图1),借助于特制穿线器,由凹面向凸面穿入4号黑丝线,线长15 cm,凸侧短线为A线,凹侧长线端为B线。
由内眦部睑板下缘的穹窿部进针穿入,经过睑板前面由皮肤标志线处穿出。
当针尖露出皮肤时将A线拉出(固定在硬膜外导管上)退针,这样B线在穹窿部,再沿睑板下缘进入第二针,针孔和B缝线穿出皮肤后,把硬膜外导管穿入针与B 线间隙,退针,拉紧B线,形成第一个套结。
睑内翻诊疗指南睑内翻是指睑缘内卷,睫毛部分或全部倒向眼球。
倒睫是指睫毛倒向眼球的不正常状态。
其多少不一,有时仅一、二根,有时为部分或全部倒向眼球。
睑内翻根据起病的原因不同分为先天性、痉挛性、瘢痕性三种,临床上凡是引起睑内翻的各种原因均能造成倒睫,但有倒睫不一定有睑内翻,如睑缘炎、睑腺炎、睑烧伤、睑外伤均可由于睑结膜瘢痕收缩而改变睫毛方向形成倒睫。
睑内翻倒睫患者常有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若不治疗,由于睫毛经常磨擦角膜可引起角膜混浊或溃疡,以致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
一、概述。
睑内翻根据起病的原因不同分为先天性、痉挛性、瘢痕性三种,临床上凡是引起睑内翻的各种原因均能造成倒睫,但有倒睫不一定有睑内翻,如睑缘炎、睑腺炎、睑烧伤、睑外伤均可由于睑结膜瘢痕收缩而改变睫毛方向形成倒睫。
睑内翻倒睫患者常有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若不治疗,由于睫毛经常磨擦角膜可引起角膜混浊或溃疡,以致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
二、临床表现。
1.睑缘内卷,睫毛倒向眼球及由此而引起的眼部刺激症状;2.睑内翻临床上分为:先天性睑内翻:多见于婴幼儿,主要发生在下睑内侧;痉挛性睑内翻:主要见于下睑,为眼轮匝肌痉挛收缩所致。
常见于老年人,结膜炎、角膜炎或长期过紧包眼的病人;瘢痕性睑内翻:由于睑结膜与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
常发生于沙眼或其他眼睑局部炎症、外伤后。
三、诊断及治疗诊断依据。
1.有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并发角膜炎时症状加重;2.睫毛倒向眼球或合并有睑缘内卷;3.相应部位球结膜充血,甚至角膜浅层混浊或溃疡,视力下降。
四、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2.少数1--2根倒睫可用镊子拔除;3.电解法破坏毛囊;4.睑内翻倒睫可采用手术矫正。
五、瘢痕性睑内翻。
1.病因:常因睑结膜或睑板瘢痕性收缩而至睑缘内卷,多见于沙眼、结膜烧伤或其他重度结膜炎症。
依据临床特征,诊断常不存在困难。
药物治疗多不易奏效。
2.治疗:手术是治疗睑内翻的主要方法。
3.睑板部分切除术(Hotz术)该手术适用于老年患者,其方法是:1)麻醉,取2.0%普鲁卡因或2%~3%利多卡因0.5~1.0ml作眼睑皮下及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结膜囊内滴1.0%丁卡因作表面麻醉;2)取角板伸入上睑穹窿部托起上睑,或眼睑夹将上睑夹住;3)切口,在睑缘上3~5mm处作与睑缘平行的皮肤切口;4)暴露眼轮匝肌,分离并作楔状切除部分眼轮匝肌;5)暴露睑板,于睑板下缘上方2~3mm处作楔状睑板切除;6)清理切口,并彻底止血;7)缝合切口,皮肤、皮下组织和肌层间断缝合3~5针;8)结膜囊滴抗生素眼药水,伤口外涂眼药膏,包扎术眼,每日换药1次,术后5~6天拆线。
倒睫手术原理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倒睫,倒睫就是睫毛的生长方向发生异常,正常的睫毛是向外生长,而倒睫的睫毛是向内生长,向眼睛里面生长称为倒睫。
倒睫手术是经过眼睑边缘的手术切口,将倒睫的睫毛边缘向下拉伸,使原本倒伏的睫毛刺激眼睑的睫毛向前翻转,这种情况称之为倒睫手术,倒睫通常见于低龄儿童或者眼睑周围肌肉非常紧张的年轻人,以及由于年老而出现皮肤冗余的老年人。
倒睫手术有好几种,第一种是电解倒睫手术,电解倒睫手术就是通过电极插入毛囊里面把毛囊给破坏掉之后倒睫就会消失,叫电解倒睫。
电解本身是一个破坏性的手术,所以只适用于少数的几个,比如2-3根或3-4根这样的,电解完之后对整个眼睑形态还有结构没有太大影响。
但如果睫毛特别多,有十几根以上,如果去电解,每电解一个部位就会产生一个新的瘢痕,很有可能会造成瘢痕性睑内翻或者新的倒睫形成,所以太多的倒睫毛不适合做电解倒睫手术。
第二种叫睑内翻倒睫手术,主要是通过矫正眼睑缘的位置,就是把原来向内倒的睫毛通过矫正睑缘的位置,让其方向朝外,此方法也有两种术式,一个是缝线倒睫手术,就是通过缝线把睑缘的位置向内的睑缘位置,把其翻到外面来,但这种的手术一般不太稳固,可能半年或者几个月之内就会复发。
再一种就是切开式,切开式的倒睫手术一般要在睫毛上3-4mm或者睫毛下3-4mm,把松弛的皮肤去掉,然后通过类似双眼皮类似的手术方案把向内卷的睫毛拉出来放外面,从而矫正倒睫,可以分为上睑和下睑两种术式,具体适合于哪种情况可能还需要面诊以后才能决定。
倒睫手术本身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但是手术术式又是相对比较多的,有不同的术式适合于不同的年龄段以及不同的情况。
例如小孩的倒睫手术相对会稍微复杂一些,涉及到全身麻醉;而青年人以及老年人的倒结手术侧重点又是不一样的,因此倒睫毛手术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也相对需要辨证施治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