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特色小镇介绍中建特色小镇学习文档共46页
- 格式:ppt
- 大小:5.07 MB
- 文档页数:46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
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
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受此吸引,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四川中法风情小镇——白鹿镇,六月开始迎客;牡丹江市与房企合作,投资百亿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小镇——镜泊小镇,进展迅速;北京,在2011年,把特色小镇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加以实施,等等。
值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和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打造一批具有龙陵产业特点的生态型特色小镇,助推海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海岛发展后劲,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
社会各界也予以广泛关注。
为此,我们民进龙陵县委专门组织力量,就此深入调研。
在充分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和龙陵“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形成了初步设想,以供政府决策参考。
一、特色小镇在龙陵生态岛建设中的独特意义当前,龙陵生态岛建设的成效已逐步显现,社会经济发展稳健。
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生态岛建设的长期性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缓慢,海岛经济产业发展空间狭小问题依然存在,产业支撑相对乏力,海岛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后续力等。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龙陵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现代化生态岛的打造中,将会起到缓解突出矛盾、增强发展后劲、丰富发展内涵的独特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龙陵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留存小镇众多,但这些小镇大多有着外貌破旧,功能配套不全,各类设施不完善,商业不发达,周边环境差等缺陷,与群众理想中的居住、生活状态相去较远。
特色小镇建设之浙江实践作者:黄耀来源:《中国房地产·市场版》2017年第07期“特色小镇”的“特色”就是产业,“小镇”就是指形态。
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共有127个。
全国呈云涌态势的“特色小镇”建设,兴起于浙江,壮大于长三角,如今以燎原之势在全国拓展开来,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都在学习特色小镇“浙江经验”,各省纷纷颁布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打造特色小镇的计划,明确打造建设对象,打造美丽中国的各省的“小镇样板”。
因此,对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进行总结和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特色小镇为何兴起在浙江官方资料显示,从2014年开始,浙江开始进行“特色小镇”的研究工作。
浙江创建特色小镇的灵感来自于国外的特色小镇,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等。
2014年10月浙江省省长李强在参观“云栖小镇”时,首次公开提及“特色小镇”。
随后,创建特色小镇上升为省发展战略,从2015年开始,浙江全省上下聚焦特色小镇,全省兴起创建特色小镇热潮,先后两批共79家被列为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第一批37家、第二批42家),还有51家培育名单。
创建特色小镇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创新工作的亮点,以及企业参与建设的热点。
那么,为何浙江会在2015年前后提出建设特色小镇,浙江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原因又有哪些。
纵观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理念并付诸实施,应该是浙江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系列主客观原因所决定的,在主政者的思维中,特色小镇对于浙江的意义在于:是破解浙江空间资源瓶颈、有效供给不足、高端要素聚合度不够和破解浙江城乡二元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1. 引言1.1 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特色小镇建设是指在保持传统文化和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利用地方资源和特色产业,通过规划设计、产业培育、宣传推广等手段,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小镇,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特色小镇建设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特色小镇,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了新机遇。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文化、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拓展乡村产业、改善农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是我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的重要举措。
通过深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可以不断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1.2 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特色小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特色小镇可以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景区,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小镇可以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最重要的是,特色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多元化、农民生活富裕化的重要途径。
加强特色小镇建设,不仅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
2. 正文2.1 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一、注重文化传承成功的特色小镇建设必须注重文化传承,挖掘小镇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故事的文化景点和活动。
这样可以吸引游客,增强小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特色小镇: 关键在特色, 魅力在特色, 生命力在特色——特色小镇国际优秀案例研究一、学习国外经验不能“得其形而失其神”特色小镇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供给侧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特色小镇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积累, 它们或以文化为底蕴, 或以自然风景为内核, 或以产业为依托, 尽情展示着“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和“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典型风貌。
这些特色才是小镇之魂, 也是维持小镇生机的源动力。
在学习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的时候不能“得其形而失其神”。
浩丰规划设计集团通过多维度的实际考察和学习交流,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国际国内特色小镇的先进经验, 为引导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 为中国探索小城镇乃至整个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以下为相关国际优秀案例研究节选。
二、特色小镇国际优秀案例研究节选1.美国格林威治小镇: 全球最著名的对冲基金小镇格林威治小镇, 是美国康州黄金海岸上最大的一个镇, 距离纽约曼哈顿仅45分钟。
聚集了大大小小500多家对冲基金, 全美超过一半的对冲基金都在这里落户。
全球350多只管理着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对冲基金中, 近半数公司都把总部设在这里。
格林威治的税收政策特别优惠, 和附近的纽约州相比, 1000万的收入在格林威治可以少交50万的税赋;纽约的房产税高达3%, 格林威治的房产税只有1.2%。
格林威治的生活配套设施十分完善, 包括娱乐设施、健身设施, 心理诊所、医院、养老院、购物中心, 应有尽有。
这里豪宅遍地, 而且非常安静, 特别适合基金经理安心工作。
格林威治有很多复式结构的楼宇, 底下是工作室, 上面是生活区, 工作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复式楼已经成为对冲基金发展的一个趋势。
2.瑞士达沃斯小镇: 环境+疗养+会议达沃斯小镇是知名的温泉度假、会议、运动度假胜地。
它成名之因, 首先是其环境的独特性, 使得它在医疗和旅游上都有不可替代和复制的特点;其次是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这是达沃斯小镇闻名于世最重要的原因;再者是不断强化的文化资源IP。
特色小镇发展中“特色”的打造途径【摘要】特色小镇的发展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定位特色、挖掘本地文化、打造特色产业、建设特色景观、提升品质服务等方面探讨了特色小镇发展的途径。
通过明确特色定位,挖掘和传承本地文化,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独特的景观,提供优质的服务,特色小镇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还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
特色小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推动特色小镇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 发展意义, 发展现状, 定位特色, 本地文化, 特色产业, 特色景观, 品质服务, 发展重要性, 发展前景1. 引言1.1 特色小镇发展意义特色小镇是指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通过特有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等因素,打造具有独特特色与魅力的小镇。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还能够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特色小镇的发展意义不仅在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在于通过塑造独特的文化和产业特色,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可以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与优化,从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特色小镇还可以通过挖掘和保护本地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技艺,打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特色小镇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增强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1.2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就是各地区纷纷借助地方特色及资源进行小镇化建设,以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特色小镇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是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要结合各地区的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有机融合,力争把特色小镇建设成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平台。
1. 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做特做强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文化等客观因素,因地制宜确定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构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在差异定位和领域细分中构建小城镇大产业的格局,真正做到产业兴镇、特色立镇。
第一,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大城市周边具有区位优势的卫星城,要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和产业转移,重点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科技教育的专业特色镇。
对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要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地域文化,围绕优势资源和历史文脉定位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发展成为连接农村与城市、带动周边发展的中心型小城镇。
第二,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
深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加强产业配套合作,打造“研发创新—加工制造—销售配套服务”完整化的价值链条,扩大产业价值链中的利润空间,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将高端产品推向全国和世界市场,提高地区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能力。
加强上下游资源交流,建立上下游企业利益共享机制,推进产业链协同共赢。
第三,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体系,科学确定城镇核心区域,构建绿色发展的空间管制、空间治理和空间考核体系,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
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推广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不断提升发展的绿色含量,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第四,打造开放经济微型样板。
实现特色小镇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进产业经济、生态环境、交通网络、旅游资源的一体化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特色小镇,并将其作为拓展对外开放影响力的新名片。
特⾊⼩镇的四⼤类型7⽉10⽇住建部《关于保持和彰显特⾊⼩镇特⾊若⼲问题的通知》提出特⾊⼩镇培育建设三⼤原则:1、尊重⼩镇现有格局、不盲⽬拆⽼街区;2、保持⼩镇宜居尺度、不盲⽬盖⾼楼;3、传承⼩镇传统⽂化、不盲⽬搬袭外来⽂化。
⼀、产业型1、茶⼩镇依托地域形成特⾊的茶⼩镇,这个⼿法在中国很值得借鉴,因为在中国有很多种茶的地⽅,但真正通过种茶赚到钱的主要是福建和云南。
为什么同样是种茶,浙江赚到的钱却没有福建、云南的多?因为这两个地⽅的茶⼀个是可储藏可炒作的红茶和乌龙茶,⼀个是可长期做礼品收藏的普洱茶,⽽浙江出产的绿茶是即时消费品,不管西湖龙井多好,只要是即时消费品,农民就很难通过种地来发财。
农民真的想通过种东西发财只有⼀种可能性,不是把农产品卖出去⽽是把⼈请进来。
⽇本种的全是绿茶,⽇本坚信唐宋之后⽆中国,只学唐宋之前,他们的茶留下来的都是绿茶。
他们做“宇治⽟露”茶,⾸先,把茶的品牌打响,搞茶叶品鉴、评选,最后注册品牌;其次,把茶⽥种得很漂亮,邀请景观设计师帮助设计茶⽥。
种得好不好不重要,好不好拍照更重要;再次,每年组织⼤量的⼈到这⾥进⾏采茶,采得到采不到不重要,关键体会体会采茶的感觉。
这⾥会做很多茶主题展,将制茶过程全部做⼀个展⽰,并且有很多⽼爷⼦教你茶道。
在旅游中⽼爷⼦是很重要的元素,同样的事他去⼲,技术含量就不⼀样了。
茶可以吃吗?可以吃。
在茶经⾥⾯有明确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是什么病都治。
茶不仅可以做茶叶天妇罗、茶叶荞麦⾯,还可以做成茶⽶酒以及抹茶。
⼩镇的仪式感很重要,现代⽣活中太缺乏仪式感了,仪式感是让⼈觉得⾮常重要的事。
曾经我深究过⼀个事,为什么在国外的⽇餐⽐中餐贵这么多?⽇本对这⽅⾯的解释,中餐的仪式感远没有⽇餐那么强。
中餐⼀下⼦就端上来四盘⼦。
但⽇餐是⼀道⼀道上来,显得很有档次。
这个⼩镇做了⼀个茶祭,叫“三汲⽔式”,⾮常⾼逼格。
⼀点⾦属不能碰,桶需要是⽊桶,烧的是碳⽕,装陶瓷碗,看他表演⼀个半⼩时,⾮常具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