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14分)1、A;2、A; 3、D;4D、;5、A; 6、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6分)一、积累运用(23分)7.祈、媚、虔、颗8.默写:①学而不思则罔;②海上生明月;③无可奈何花落去;④春江水暖鸭先知;⑤淡妆浓抹总相宜;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每一句1分,有错别字、添、漏均不得分)9.(1)姓名:鲁智深绰号:花和尚原因:因为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与官府矛盾越来越深。
被迫落草。
姓名:武松绰号:行者原因:屡遭陷害之后,终于彻底造反。
姓名:林冲绰号:豹子头原因:被高俅父子多次设计陷害,被逼上绝路,忍无可忍,走上梁山。
姓名:杨志绰号:青面兽原因:丢了生辰纲。
(2)要注意称呼等。
(1分)内容方面: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鲁达嫉恶如仇的品质。
(酌情给分)(1分)艺术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描写郑屠被打的情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
(酌情给分)(1分)10.(1)大运河申遗时间表拟定(2)略二、阅读理解(53分)(一)11.表露了乐观豁达的心境。
运用对比,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作对比。
12、借托一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态,在厄运面前绝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心态。
(二)13.担心、担忧;挂在腰间;热水;接近、靠近、进入14.C15.略16.泣。
17、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求教(三)荷花飘香18.⑦借债治病③男人去世⑥债主逼债②赢了官司⑤女儿催费⑧送油致谢①法官助学④女儿报讯(答对一个得0.5分)19.标题的好处有:一表明藕田还是为水香家所有,水香没有辜负男人的期望;二是用荷花来女法官纯洁美好的心灵,表明对女法官的赞美;三是暗指水香的女儿正像荷花一样成长;四是水香感到了社会的温暖,从而歌颂了扶危济困等崇高的社会主题。
这个标题,较好地将以上内容糅合在一起,实在是好。
(答对其中两点,可得全分)20.这写景的句子,暗示了水香当时的那种快乐心情。
2008年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思想品德(开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 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审议通过了《____________ (修正案)》。
A •十四宪法B.十五民法C.十六物权法D.十七中国共产党章程2. 京杭大运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现正积极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__________ 被确定为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
A .淮安B .杭州C .扬州D .苏州3.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召开,大会通过了“ _________ 路线图”A. 京都 B .菲律宾 C .巴厘岛D .里斯本4. 从小在扬卅长大,被称为中国植物“活词典”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荣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 .叶笃正B .吴征镒C .金怡濂D .闵恩泽5. 国家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在科技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这说明我国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③鼓励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④科技总体水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 0 08年2月1 8日春学期开学,扬州市城乡义务教育段42.3万学生免费领取课本。
从本学期开始,部分科目的书本要循环使用。
据此回答6—7题:6. 2008年开始,扬州市免费提供城乡义务教育段学生的教科书。
这一举措A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B .确保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C.不利于凋动学生学习积极性D .会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7. 对部分科目书本要循环使用,正确的看法是A .教材属于个人所有,不应循环使用B .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此做法多此一举C.循环使用教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浪费D •此举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国家教育发展&有意义的生活需要敢于创造。
08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8页,共五大题,24小题。
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书写答案。
2.请在答题卷密封区内规定的地方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抄写题:楷书是汉字的主要字体。
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匀称。
请临摹右边4个字。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11时15分,经过114小时长途跋shè的“嫦娥一号”,如同传说中长袖善舞的仙女,乘着反推力发动机喷出的金黄色火焰静静前行。
偌大的指控大厅jì然无声,人们仿佛在聆听“嫦娥”的心跳。
11时37分,掌声四起,近月制动成功。
从这一刻起,“嫦娥一号”轻轻kòu 开了“广寒宫”的大门,成为了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
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看尽了历朝历代人们的繁华与凄凉,可以使我们穿越一时一地的困境;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经历了生命岁岁年年的辉煌与①,使我们超越了一朝一夕的迷思;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见证了往昔与今朝的平坦与②,可以使我们远离一生一世的失意。
A. ①灿烂②宽阔B. ①灿烂②坎坷C. ①暗淡②坎坷D. ①暗淡②宽阔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 通过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C.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强。
D. 考场作文要求语言简练,一般不能超过800字左右。
4.古诗文名句填空。
(10分)(1)诗词绘景。
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是优美的江南之景,王维的“,长河落日圆”是壮美的边塞之景。
(2)诗词传情。
辛弃疾的“,梦回吹角连营”抒写爱国词人梦回沙场的报国情怀,李清照的“帘卷西风,”抒写多情女子独自销魂的闺中清愁。
江苏扬州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汶川地震①这场震惊中外的里氏8 .0 级地震,震源在四川省汶川县,震级超过32 年前的唐山大地震。
除了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地区外,全国都有震感。
震中烈度为10 度左右,为浅源地震,深度大概为10 公里。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图内,占地震总数的70 %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总释放能量的85 % ,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
目前,“5·12”汶川地震的余震已经发生6000多次,超过5级以上余震为15 次。
最大的一次余震是6.5 级。
发生在甘肃省陇南;最近的一次余震是 5.0 级,发生在四川北边的甘肃省文县。
总之,这次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
②四川汶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地震?从宏现方面说,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碰撞欧亚板块,碰撞的地区拱起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朝东北方向移动,挤压四川盆地向东北走滑。
而汶川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这里属于中国的南北地震带一一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
从徽现方面说,汶川处在四川盆地西部的龙门山地震带上。
龙门山地震带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块和原来的云南、四川板块交错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个地震敏感区。
③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尽管它北部的松潘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龙门山主休并没有发生过大地震。
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地壳内仍处在能量的蓄积过程中。
如果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即使蓄积不到地壳破裂的程度,但遇到四川盆地走滑,也会发生地震。
有资料记载,四川地区曾有18次7 级以上地震,其中1800 年以来发生过8 次7 级以上地发。
除了1973 年的炉霍地震( 7 .6 级)与其三年后的松潘地襄(7 . 2 级),四川地区长时间没有发生强烈地震。
这种现象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即强震缺失。
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试卷英语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n卷(选择题,68分)一、听力第一部分(计20 分)A .情景应答,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答语(听一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1 .A .Yes , we should.B.No , we shouldn't . C . Good idea2. A .Sorry , 1 won't .B.Sorry , 1 will .C. Yes , I will3. A .Yes , I do.B.That's right .C. thank you4. A .Very well .B.Very much .C. Very good5. A .You are welcome .B.What a pity! C. Not at all .B •听对话,选择正确的答语(听两遍)。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 分)听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各有一个问题,根据对话内容及问题,选择正确的答语.6. A. He can't find his book .B. His new bike is missing .C. He failed in his exam .7. A. To the post office .B. To Sunshine Park.C. To Times Supermarket8. A. Seasons.B. Time .C. The weather .9. A . At 8 . 30 .B. At 9 . 00.C. At 9 . 30.10. A. 8514638 B . 8541683. C. 8514386.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1至第12小题。
11. What is Nick going to do tonight ?A. He's going to stay at home .B. He's going to a partyC. He's going shopping with his mum .12 . When does Nick hope to come back tonight ?A. Before nine.B. At nine.C. At ten .听下面一段话,回答第13至第15小题。
请不要在网上公布本试卷扬州市200—2008学年度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2008.5本试卷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甲必考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 •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湖泊/飘泊曼延/枝曼曝光/一曝十寒B. 僭越/迸溅舒缓/机杼磋商/蹉跎C.埋藏/埋怨绸缪/纰缪恰当/确当D咱俩/伎俩稽查/滑稽佝偻/伛偻.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时如有什么思考,应该及时地把它写出来,不能只是在口头上与人交谈,如果述而不作时间一长,先前一些有价值的想法就会忘掉了。
B .“年画虎”事件使陕西省林业厅名声扫地,关克乃至朱副厅长的诚信受到质疑,人们也开始怀疑他们以前一言九鼎.的所谓诚信植保的话语了。
C.邵经理催小刘尽快赶到扬州玉器厂进修学习,小刘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往返于苏州和上海之间。
D .继中大在唐家湾建分校后,清华大学科技大楼毗邻而建,人民大学、北师大、北理工等重点高校也纷至沓来;这里以中大珠海校区为先驱的大学城业已形成。
3.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烟花三月旅游节”经过多年的积累,扬州从单一的旅游到集歌舞、经贸、文化交流于一体,已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节庆活动。
B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C .最近几年,高新企业涌现出了与职能式组织结构截然相反的、紧紧围绕以高新项目为中心进行科研的组织结构。
D .五位佳丽激烈角逐,日本小姐、南非小姐和塞尔维亚小姐业已出局,多米尼哥小姐和委内瑞拉小姐将争夺本届环球小姐的冠亚军。
4•依据画线句,在下面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4分)首吞沧海,尾衔大漠;重重叠叠道道关山,绵绵延延茫茫烟海。
扬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6 分)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宽阔的大街上,齐整的警车队为之开道;蔚蓝的天空中,翱翔的直升机为之护航;潋滟的运河里,美丽的画舫为之送行。
火炬手高擎圣火,相继传递。
护炬员紧随火炬,精神饱满;市民们情不自禁,欢呼雀跃。
“祥云”一路飘过便益门、东关古渡、琼花观、文昌阁、双博馆……飞向终点站体育公园。
A.阔(kuò)为(wéi)潋( liàn) B、舫(fáng)擎(qíng)递(dì)C.炬(jù)禁(jìn)跃(yào)D、祥(xiáng)渡(dù)博(bó)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B、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挑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睛”的感慨。
3、下列句了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排球队大比分输给育才中学后,教练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没有给学校争光。
C、王伯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D、部分西方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西藏“3•14 ”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当天的《时报》报进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B、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能否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扬州市夏集镇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I卷(选择题,共14分)一、基础知识: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jìn)A,也印(yìn)B满苔痕,点点鲜绿。
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yì)C,拾(shè)D级而上。
——摘自《鼎湖山听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方案出台后,台湾当局不顾台湾同胞的意愿,公开表示禁止火炬进入台北。
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奥组委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②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的生活品.③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方美方认清陈水扁“宪改领土”的险恶用心,恪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承诺。
④新近发生于江苏省的一件“麻烦”事,使“中国电信”再次遭到公众与传媒的.A.反映必需敦促质疑B.反应必须督促置疑C.反应必需敦促质疑D.反映必须敦促置疑3、对下列语病的改法正确的是(2分)()被誉为“里下河的明珠”的九龙口自然保护区,①由蚬河等9条自然河道汇集而成的水面约10万亩。
这里藏垒水禽野味,广植柴蒲菱藕,盛产鱼虾蟹鳖,②故有“金滩银荡”,这里有64种野生禽兽,75种野生植物,62种树木,36种水产品,3.8万亩荡滩,是天然的“聚宝盆”。
九龙口的生态景观堪称一绝。
九条银河从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蜓而来,仿佛九条玉龙盘旋在无边无垠的绿色地毯上,无限绮丽的湖光水色,尽收眼底! ③若泛舟水上,看天空百鸟竞翔,见湖底鱼虾嬉戏,水草飘曳,望水面渔舟点点,,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A.句①②有病,句③没病B.句②③有病,句①没病C.句①③有病,句②没病D.句①②③都没有病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学校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节目。
B.春天的植物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青少年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题目】以“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
②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解析】今年江苏扬州市的中考作文题目,有三个突破:一是在时隔8年之后再次采用全命题形式;二是舍弃了材料、导语,就是一个简洁的词语“回家”;三是部分拆除了“诗歌不限”的文体樊篱,明确可以写诗歌。
可谓“繁华落尽见真淳”,回到作文命题本初的形态。
这其实也是作文命题的“回家”。
“回家”,是一个不让考生为难的题目。
课本里,“回家”是一个歌咏不绝的命题,在《故乡》中,我们见识着迅哥儿的回家;在《枣核》中,我们见识着海外游子心灵的回家;在《夜雨寄北》、《天净沙秋思》、《回乡偶书》等古诗里,我们品味着诗人对回家的期盼、无奈、怅惘与忧伤。
在现实生活里,回家也是一个不断演绎的命题:走读的同学,每天都可以回家;住宿的同学,巴望着周末或放假回家;青春期的孩子,有人有过负气出走后又醒悟回家的经历;懂事的少年都知道节假日回家团聚对于亲情的意义。
“回家”,又是一个有良好区分度的题目。
下面这类“回家”主题,你想到了吗?质朴行文,自然成篇,是一种作文的回家;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作为法定假日,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回家;将祥云、漆红、纸卷轴等中国元素融入奥运火炬,是一种民族自信的回家;京剧走进中小学课堂,是一种文化的回家……一些勤于立意、善于构思的同学会从具体的“回家”联想到这些抽象的“回家”,并借此脱颖而出。
当然,无论你着眼于人、着眼于事,还是着眼于情、着眼于理;无论你是实写,还是虚写;无论你是正写,还是侧写,只要能写出各自的体会,都可以进入相应的等级,获得理想的分数。
本题写作。
要避免以下三个误区:误区一:生拽成作。
因为题目的平易性,有些考生会滋生惰性,觉得以前看过、背过、写过的某一篇成品似乎可以拖拽过来,牵强成文。
于是我们会看到一些作文,其中既没有对回家的形象描述,也缺乏对回家的哲理思考,整体上与回家无关,只是硬嵌了一些附会的所谓的扣题句。
2008年扬州市中考作文题解及满分例文评析作者:苏万马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08年第17期[真题回放]以“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不得抄袭;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文题解读]与2007年的“吃”一样,2008年扬州市中考作文体现出命题者“生活化作文”的主张。
“回家”,对每个人都不陌生,有家之人天天回家,无家之人盼望回家。
回家,首先是空间的变化,其次是情感或文化活动,重点在后者。
回家,是一个行为,回家前,回家过程中,回家后人的行为。
审题重在“回”字上,而不是“家”,若极力写家的好,不理会“回”字,会走题。
回家,从虚实方面考虑,实的是回自己居住的家,普通意义上的家;从虚的方面考虑,回的是“家”的引申义或特殊含义,如集体、家乡、精神家园。
写实际意义的回家,需要“陌生化”手法,为回家设置一个特殊情境,如多日未回家了、离家出走了、端午节回家……使回家有一定的戏剧性,有利于表达人物真实的情感。
或者写普通的回家,日日如此,但不易出彩。
但是若能运用比较手法,将自己与无家可归的人,与游子比较,便显出作者开阔的视野和对日常生活独到的感悟。
如果是写虚的“回家”,回集体、家乡、家园这样的“家”则包含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和感悟。
回集体超越了自我,回家乡有更宽广的胸怀,回家园(通常是精神家园)则有更深层的思考。
这样容易出新。
写普通的回家,若不设置特殊情境,很容易流于大众化。
但若能改变选材思路,写特殊人物的回家,跳出“我”的局限,写历史人物、名人,则很容易虚实结合,如出塞的王昭君,她要回的“家”既有山明水秀的湖北秭归,也有大汉天下,汉民族共同的家园;游子的回家,既有他们的祖居,也包含着家乡、祖国……东归的土尔扈特人,返乡的战士,衣锦还乡者,回家路上的民工……由于复杂的背景,他们的感情也复杂而丰富。
逆向思维容易出新。
有家难归,其中必有原因,流浪者的心境,客死异乡的遗憾……只要围绕“回家”,想回家,要回家,回家真好……就都能做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