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一个妈妈的女儿》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精编六年级音乐《一个妈妈的女儿》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韧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演唱中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汉藏一家亲的情怀。
2、使学生初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风格和体裁,产生对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1、歌曲的节奏掌握,气息的控制。
2、歌曲一字多音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天路》导入,同学们随音乐轻声哼唱。
同学们,你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是具有哪个民族风格特点的?(西藏)师:对,正所谓雪域高原铺天路,物华天宝铸辉煌!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彻底解决了“进藏难”的问题,让西藏的“物华天宝”都展现在世人面前,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大幅度提高,而他们是生活故事也流传开来。
我们来听一首歌曲,看看这首歌曲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二)讲授新课1、初听录音范唱同学们说说歌曲的内容,所传达的思想:藏族和汉族的共同妈妈——中国。
那给歌曲起一个什么名字最合适?生自由畅想,师导入课题:藏族和汉族就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板书课题)一起来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歌曲旋律的特点。
(师播放歌曲,生聆听。
)2、再听录音范唱。
你听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生:情绪是欢快、亲切,旋律高低起伏。
高亢嘹亮的。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听了歌曲都有了不同的感受,大家说的都对。
那么,你从音乐的哪个要素听出歌曲是欢快的呢?生:因为它的节奏比较紧凑,所以能听出是欢快的。
师:我们按照节奏一起来朗读歌词。
要注意学生朗读的情绪状态,跟随音乐伴唱有节奏的去读,教师要及时纠正。
难点解决:第一乐句月亮的“亮”字时值两拍,切分音的朗读时值要准确。
如:第二乐句“叫光明”、“叫中国”。
4、跟音乐轻声模唱。
师:通过刚才的哼唱,你们感觉那里没跟上?生:根据自己的演唱水平说出自己的缺点5、分句指导唱词。
唱歌:一个妈妈的女儿-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掌握《一个妈妈的女儿》这首歌曲的曲调、节奏、歌词及演唱技巧。
2.发扬个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在唱歌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挖掘歌曲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2.歌曲的演唱技巧。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承载的深层含义的挖掘。
2.鼓励学生在表达情感时尽可能地放松身心。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音乐播放设备、录音笔、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好歌曲录音、笔记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3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的录音带或mp3,让学生们静心欣赏。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1.大家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2.你们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是哪句?为什么?3.你们唱这首歌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和体会?2. 歌曲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黑板、PPT或其他方式呈现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的歌词,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歌词中的词汇、句型和语言特点等。
同时,让学生倾听歌曲并跟随歌曲的节奏,感受歌曲的节奏感和曲调。
3. 教学重点和难点(5分钟)教师重点讲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曲调,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对于歌曲中承载的深层含义,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
4. 分组练习(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创新歌曲的演唱,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5. 展示演唱(15分钟)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演唱成果,教师在旁边指导和引导,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法。
6. 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通过听写、口语练习等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提醒学生要多听音乐、多唱歌,不断锤炼自己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评价学生们在本节课中积极参与唱歌和演唱的过程中,自我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了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了个性。
本节课可从学生的反馈和知识应用情况来进行评价。
唱歌:一个妈妈的女儿-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唱歌,让学生了解到唱歌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嗓音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一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唱歌的技巧和方法;2.歌曲的节奏和旋律;3.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难点1.教授一些高难度唱歌技巧;2.让学生在音乐表达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歌曲的介绍教师首先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在不同的背景下唱歌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同时,介绍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处。
2. 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歌,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在演唱歌曲时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唱歌的技能。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在唱歌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3. 歌曲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借助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了解到在唱歌中如何表达不同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情感,比如让学生模拟不同情感下的唱歌风格和表情。
四、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教学效果:1.观察学生的表演情况,看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2.听取学生的口语表达,看学生是否能够在唱歌中表达出不同的情感;3.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看学生对本次唱歌课程的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选择更多的歌曲来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表演,让学生在音乐表达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歌唱达人来给学生进行演唱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更专业的指导下提升自己的唱歌水平。
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教案年级: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课题:《一个妈妈的女儿》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并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能初步感受藏族民歌及其音调特点。
教学重难点:歌曲风格特点的掌握节奏的掌握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走进西藏》,学生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1、师: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生:《走进西藏》2、师:这是一首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你知道哪些藏族民歌?能为大家演唱一段吗?生汇报。
3、教师将学生所回答的藏族民歌和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给予分类。
和学生共同总结这些歌曲共同的特点(旋律起伏、曲调高亢)。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三、学习歌曲(设计意图:遵循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从聆听入手学唱歌曲,采用回归大众学唱歌曲的方法,在歌曲唱会后视唱曲谱,减低学生学习乐谱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知识技能的掌握渗透在歌曲学唱之中。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2、复听歌曲,用XXX XX为歌曲伴奏,感受不同伴奏型对歌曲情绪表现的作用。
3、再听歌曲,指导学生随音乐用手表现出歌曲的旋律线条,感受起伏的旋律特点,并为延音线出现的音符划拍,为准确掌握节拍作铺垫。
4、指导学生跟随教师伴奏用Lu模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句旋律与第二句旋律的相似之处更加准确的摸唱旋律。
5、解决学生在模唱时所出现的问题。
准确的表现延音线、附点四分音符、切分等节奏。
6、师钢琴伴奏,完整视唱歌谱。
7、跟随教师钢琴伴奏,填词演唱,并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有无上波音不同的效果。
8、在演唱中对对一字多音处进行指导,能够连贯、圆滑的演唱,并对咬字及呼吸进行指导。
10、听歌曲范唱,唱歌词。
11、力度处理。
(1)引导学生分析每一句旋律的最后都有以切分节奏和二分音符结束,旋律下行的特点,在歌曲处理中以渐弱的力度进行表现。
国富镇明德中学教学设计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音乐:李晓晨教学目标: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能初步感受藏族民歌及其音调特点。
教材分析:歌词具有民族风格,以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比喻藏汉是一家,质朴而亲切。
歌曲旋律具有藏族民歌的风格。
这首歌曲虽然短小但音域较宽,演唱时要求做到低音不压、高音不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练唱前、练唱时都应辅以必要的发声练习。
教学难点:为歌曲划分乐段、学唱曲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歌曲片段:《走进西藏》。
师:谁还知道哪些关于藏族的歌曲呢?(找学生回答)师:藏族歌曲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找学生回答)(出示图片)二、学习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1、听录音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找学生回答)2、复听提问:都是从什么角度看出来的?(找学生回答)3、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伴奏型。
(学生打节奏)4、学生随音乐用“lu”哼唱歌曲旋律,并用手表现出前两句的旋律线。
5、师:1句和2句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什么不相同?(找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并把它的旋律唱出来。
6、随教师琴声用“lu”哼唱歌曲旋律。
7、讲解音乐符号。
8、为歌曲填词。
9、歌曲处理:咬字、力度变化。
10、随音乐演唱歌曲。
(发现问题并解决)。
11、欣赏歌舞《飞旋踏春》片段。
提问:节目中出现的歌声属于什么演唱方法?要求:学会其中的一个舞蹈动作。
12、教师教舞蹈动作。
13、全体同学载歌载舞。
结束语。
小学音乐《一个妈妈的女儿》教案小学音乐《一个妈妈的女儿》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语言朴实简练,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川藏地区的民歌素材,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它热情的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无比热爱的心情,歌曲为2/4、羽调式,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
教学目标:1.认识延音记号2.初步感受体验歌曲,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3.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1. 节奏XXX XX| XXX XX||2. 音准的把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礼仪问好,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请欣赏1.欣赏《天路》问:通过欣赏你想到了什么?(生回答)老师再带领同学们领略一下藏族的景色2欣赏藏族的服饰、民族风情图片(多媒体展示)通过欣赏这些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收获啊?(生自由发言)师:是不是你们现在特别想去西藏呢?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二)揭示课题、教授歌曲1.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回答……….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欣赏歌曲2.欣赏(播放视频,要求学生静静的听)师:你都听到了什么?谁说一说?(生回答)板书:太阳、月亮——光明长江、黄河——海洋藏族、汉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国歌曲用怎么样的感情去演唱?(稍慢、深情)歌曲的中心句是?(一个妈妈的女儿)3.学习难点(出示歌谱、节奏)(带着问题去听)A、师:我们听听这首歌曲中哪几乐句音调特别悠长?教师范唱。
生:(前面1、2乐句)B、肢体语言感受节拍(出示1-2乐句)旋律师:我们用手划拍来感受一下悠长的音调。
听听“月亮”“妈妈”部分划了几个小山谷?(四个)那就是四拍。
C、随琴用“LU”模唱歌曲旋律,再唱词。
背挺直、集中注意力、控制好气息、高位置,边唱边画出旋律线。
D、听辨老师弹奏1、2乐句旋律。
师:这两乐句旋律基本相同,节奏完全相同。
(第一句和第二句)老师哼唱第一句,并在黑板上画出第一句的旋律线,让同学们看看象什么?(连绵不绝的山峰)歌曲的旋律感觉和藏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像。
《一个妈妈的女儿》教案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2、了解藏族的曲调风格3、介绍藏族的风俗习惯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使学生初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风格和体裁的认识。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3、讨论歌曲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的节奏比较复杂2、歌曲音域较广、跨度大。
教材分析:《一个妈妈的女儿》这是一首曲调柔美抒情,言语朴实简练,主题鲜明的儿歌。
其曲调采用了川藏地区的民歌音调为素材,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歌风。
它热情地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无比热爱的心情。
歌曲为2/4拍,羽调式,由五个乐局构成的一段体。
第一,二句是曲调的重复变化,旋律从低声区进入,流畅而又舒展。
歌词将“太阳和月亮”,“长江和黄河”比拟成一妈妈的女儿,形象非常生动,起到了借景抒情的作用。
第三句“啊”及八度大跳一下子把情绪推上高潮,充满激情地唱去了“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突出了主题,表达了女儿对祖国妈妈发自肺腑的心声崇敬的心情。
第四乐句又运用了八度大跳,使得这一情感更为深情。
最后结束在重复变化了前乐句后,音域向上高扬,最后结束在“la”音上。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导入: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现在就让老师跟你们乘坐火车去到一个遥远的地方旅游——西藏。
(看视频1)2、师:我们现在到站了,你们说我们来到了那里呀!哦!原来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西藏,你们了解西藏吗?(生……)这里有美丽的大草原,还有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藏族同胞。
二、新授歌曲1、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藏族民歌《一个妈妈的女儿》,现在让我们欣赏一下《一个妈妈的女儿》,在听之前老师首先要提出一个要求:你们要听一下,这首歌曲说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问:这首歌曲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生....“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六年级音乐《一个妈妈的女儿》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一个妈妈的女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个妈妈的女儿》是一首曲调柔美抒情,言语朴实简练,主题鲜明的儿歌。
其曲调采用了川藏地区的民歌音调为素材,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歌风。
它热情地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无比热爱的心情。
歌曲为2/4拍,羽调式,由五个乐局构成的一段体。
第一,二句是曲调的重复变化,旋律从低声区进入,流畅而又舒展。
歌词将“太阳和月亮”,“长江和黄河”比拟成一妈妈的女儿,形象非常生动,起到了借景抒情的作用。
第三句“啊”及八度大跳一下子把情绪推上高潮,充满激情地唱去了“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突出了主题,表达了女儿对祖国妈妈发自肺腑的心声崇敬的心情。
第四乐句又运用了八度大跳,使得这一情感更为深情。
最后结束在重复变化了前乐句后,音域向上高扬,最后结束在“la”音上。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表演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3、了解藏族的曲调风格,介绍藏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韧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使学生初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风格和体裁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讨论歌曲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的节奏比较复杂。
2、歌曲一字多音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随乐曲自编动作进教室。
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与节奏。
二:新课学习: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1、谈话导入——话题从妈妈谈起到:大家还记得《爱我中华》这首歌吗?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祖国就比作我们的妈妈,那么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新歌《一个妈妈的女儿》
2、听录音范唱。
要求:(1)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亲切、柔美、抒情)
(2)歌曲是几拍子?
听后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习兴趣。
3、再听录音范唱。
问:(1)这首歌曲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
(2)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一段体)
(3)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的风格?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要注意学生朗读的状态,要象唱歌一样去读,要及时纠正)
5、教师范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内容。
6、跟录音轻声唱词。
、师:小声地跟着***姐姐一起来学习唱这首歌曲,你们要边看歌词,边听,边唱。
7、跟琴学唱曲谱
重点练唱:小节切分和后十六、三连音节奏,以及一音多字的地方,慢速连句成段后跟着琴唱,再跟着伴奏演唱。
8、分句指导唱词:咬字、吐字的完整、规范、清晰。
9、完整地跟琴唱。
要求: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10、歌曲处理。
简单介绍***的风俗:边出示图片边解说——一个遥远的地方--美丽的***,这里有美丽的大草原,你们看,还有穿着藏族服饰的美丽的***姐姐,她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藏族姐姐和我们汉族的小朋友都是一样,都是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
11、歌表演
(1)、教授基本的***舞步动作。
(2)、跟录音边唱边表演。
师:把你们的嘴巴,手,和脚都动起来吧!看谁跳得最好。
三、小结:以鼓励与表扬为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指出不足之处,希望同学们加以改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师:请同学们课后找一些关于***的东西下节课带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