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6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3、能说出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
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世界地图上蓝色的部分是什么吗?(大海)海洋这么大,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想)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23课《海底世界》,去探索海洋深处的奥秘,请大家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齐读)2、海底世界神秘莫测,跟着老师潜入海底,去游览一番吧。
(播放视频)3、浩瀚无边的海底世界令人向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书中的海底世界,相信那里的海底世界一定会让你们流连忘返。
二、初读课文1、请孩子们轻轻打开书,默读课文,想想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如果你完成了,别忘了用动作告诉老师哦!(生默读课文)2、谁来说一说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呢?(指名回答)3、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就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PPT出示句子)三、学习二自然段:黑中有光1、首先,让我们步入第二自然段,从探索黑暗之中的海底世界开启我们的奇妙之旅吧!2、文中说海底处在黑暗之中,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同学们想象一下,我们往下潜水,100米、200米、300米……500米以下就全黑了。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出示深水鱼PPT)3、你觉得闪闪发光的深水鱼还像什么?(生自由回答)4、我们把书上描写的这一句读一读吧。
(生齐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深水鱼在游动)5、多么有意思的场面,多么有趣的深水鱼啊!在一片黑暗之中却有许多光点在闪烁,这就是黑中有光的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潜入了海底世界,初步了解了海底的风光,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1.回顾课文:我们回顾一下课文,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指名回答(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师总结:同学们读的字正腔圆,情感丰富。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快速浏览课文,填表格初步了解师:说一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生指名回答。
师总结:课文从:海面到海底的光线变化;海底的声音;海里的动物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五方面写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顺学而教,感受语言过渡:景色奇异是体现在哪里呢?a.黑中有光(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课堂讨论:海底为什么很宁静呢?请在文中找一找,并用“之所以……是因为……”说一说。
(过渡:原来是因为最大的风浪只能影响到海底以下几十米深。
)(2)(那海底有光吗?我们来读读相关句子。
)“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师:海底有光吗?(没有)为什么?请你也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说一说。
(3)师:真的全黑了吗?(没有,还有小光点)“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师:许多光点是指什么?(深水鱼)原来是指深水鱼。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看。
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b.静中有声。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1)海底有什么声音?三个同学读。
(2)师顺势引导:“谁能够对他们的朗读提出建议和批评?"感受“窃窃私语”。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2.理解重点词语“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感受这样表达的好处。
3.通过朗读品读语言文字,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读语言文字,体会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1.揭示课题,复习生字词。
2.选词填空,回顾整篇课文。
波涛汹涌宁静器官窃窃私语伸缩爬行肌肉攻击长途旅行景色奇异海藻遇到物产丰富海底真是个、的世界。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板书)二、顺学而教,感受语言(一)海底宁静1.齐读第1段,边读边思考:作者各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海面和海底的?(波涛澎湃宁静)指名说→齐读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海底”“宁静”?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师引读句子,生反复读“海底依然很宁静”,对比朗读体会海底不受海面的影响,说明海底世界的奇特。
)师:(尽管)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
生: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哪怕)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生: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这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二)黑中有光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了,科学家利用回声测深仪探测知道目前大洋最深点深11034米。
而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同学们,海底真的是全黑的吗?1.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师生对读,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容)师:同学们,看,这就是深海里的光点,多么像布满星星的夜空啊!让我们情不自禁的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海底世界》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齐读课题。
【ppt课件1】【图片网址】/i?word=%C6%E6%C3%EE%B5%C4%BA%A3%B5%D7%CA%C0%BD%E7&tn=baidui mage&ct=201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pn=132、请打开书,翻到课文,齐读第一自然段。
是啊,孩子们,你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想不想去看看这样的海底世界?【ppt课件2】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海底世界视频】:(截取其中三分钟)/v/b/57817692-2166385801.html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底世界?用一句话概括。
【ppt课件3:齐读】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海底是怎样奇异的一个世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慢慢品味。
二、赏读课文,读中体验我们现在是三年级学生了,读课文时不但要读准确,读熟练,还要学着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用笔做勾画,这才叫会读书。
也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
今天老师就要看看,咱班小朋友,谁最会读书。
1、【ppt课件4】:小声读课文2、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感受的景色奇异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就在它的后面打个问号,把你想问的话写在旁边。
指名读,自读课文标注。
2、全班交流说你的读书收获,你从哪里感受到海底的神奇和奇异?相机出示:【自学课文C:思考1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百度搜索:自学课文】/netkj/zhxh/hdsj/zxkw.htm “依然”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吗?(“仍然”,“还是”等,板书:宁静)什么是“波涛澎湃”?课件感受“宁静”【百度搜索:自学课文B 海面波涛】/netkj/zhxh/hdsj/zxkw.htm海面上波涛澎湃,而海底却依然很宁静,多么奇异的景色啊!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巴”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2、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总分总的写作特点,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
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课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说说海底世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出示中心句(出示课件)指导朗读,引出第一段,,介绍总——分——总结构。
3、说说2——6段分别讲了什么?师:深深的海底还有哪些奇异的景观,让我们化身为潜水员,(潜水员图)到海底去游览一番吧。
二、顺学而教,感受语言过渡:小潜水员们,汹涌澎湃的波涛影响不到海底,那海底是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呢?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深入到海底,闭上眼睛听朗读(播放朗读)。
1.说说你们听到的声音。
(1)指名说,指导朗读。
(2)海底还有什么声音?认识省略号。
拓展拟声词。
(3)出示声音的小诗,指导朗读。
(4)理解窃窃私语(这些声音书上称为“窃窃私语”的声音。
)谁知道什么是“窃窃私语”。
(5)哪两位小朋友上来演示“窃窃私语”呢?过渡:应该怎样读出“窃窃私语”的声音呢?谁来读一下这段话?(出示段落)(6)什么情况下会发出窃窃私语的声音呢?(出示句子)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一片安静,而当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却能感受到各种格样的声音,这多么奇妙啊,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过渡:海底的动物们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同时它们的活动方法也各不相同呢!2.动物活动方法(1)观看视频,欣赏海底世界。
(2)用上喜欢的方式第4段,圈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归纳它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完成以下学习单。
动物名称活动方法(3)指名上来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及活动方法。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课题与课时】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3海底世界(两课时)【课标要求】阅读与鉴赏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表达与交流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人说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梳理与探究4.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1.能说出第四、五自然地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体会免费长途旅行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3.借助材料,学会围绕几个方面写清楚一段话。
【学习任务】1.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目标1)2.完成学习任务二(检测目标2)3.完成学习任务三(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在第一课时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基础上,借助“蛟龙”号下潜,探索大海深处的秘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通过事物的描写体会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落实目标要求。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蛟龙”号下潜,探寻大海深处的秘密,过关练习字词。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
复习课文围绕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海底世界,复习课文2、3自然段。
学习任务一:找找课文是如何围绕第四自然段把意思写清楚的,体会免费长途旅行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完成目标1、2)1.他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能下潜到7000多米的“蛟龙”号,化身勘探专家,登上“蛟龙”号,一探海底的奥秘吧。
不过“蛟龙”号可不是谁都能登上的,首先,登上“蛟龙”号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要对海底有大概的了解。
带上这些词语。
(出示字词。
)海底宁静器官反推力迅速轮船长途天然气攻击石油警报听音器差异海参窃窃私语2.第二步要弄清研究方向。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简析:《海底世界》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知识性课文。
全文共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问句开头,点明这篇课文是介绍大海深处的情况。
第二至六自然段紧扣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围绕“海底光线的变化”“海底的声音”“海底的植物差异”“海底丰富的矿产”来写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大特点。
第七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也回应了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
本文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结构清晰,不仅课文的整体结构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而且中间部分的每一个段落也都明确的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整篇课文语言优美,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理解词语“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3.学习“先总后分”的写法,并练习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词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3分钟)1、天地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老师最喜欢的就是大海了。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大海是什么样的?(出示词语,每词读两遍。
)2、大海里还藏着许多小动物呢!看看谁来啦?(出示词语海参、乌贼、章鱼)它们在做什么呢?(出示词语窃窃私语)大海里还有很多植物呢,它们真是(出示多种多样)。
这些植物还有很大的?(出示差异)海底真是个(出示宁静)的世界。
那海面上又是什么样的?(出示波涛澎湃)看来,海底真是个(出示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大海真美!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美美的读两遍吧!(出示词语,每词读两遍。
)海参章鱼乌贼窃窃私语多种多样差异宁静波涛澎湃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学生自由选择探究问题,自读自悟。
在反馈中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借助教材,恰当地帮助学生进行词、句、段、篇的积累与运用。
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来练习写一段话。
教具准备:录像、课件课前活动: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就和浩瀚无边、深不可测的大海交上了朋友,课下同学们积极搜集了许多关于大海的资料,在课前,我们展示交流的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导探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海底世界》,教师板书。
1、情境导入:刚才,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在海边漫步,在海底畅游,感到心旷神怡,兴奋无比。
那么,通过初读课文,海底世界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表达,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教师板书2、引导探究:在这节课上,我们主要来研究什么问题呢?我们打开语文书,一起来学习。
二、学生探究。
1、选择探究:请大家从景色奇异或者是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来学习。
大家打算如何来学呢?读——默读全文。
标——重点词句。
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去品味与赏析文中语言。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引导。
(一)景色奇异:哪位同学选择的是描写海底景色奇异的这个特点?指名反馈,随机引导。
1、宁静——窃窃私语(1)为什么海面和海底的反差会那么大呢?看来他是联系上下文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且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次《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分为“观察海洋生物”和“海底环境保护”
两个部分。
一、观察海洋生物
1. 利用图片展示各种不同的海洋生物,如海星、海马、鲸鱼等,引
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视频播放展示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海洋
生物的好奇心。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海洋生物,并分享其特
点和生活习性。
二、海底环境保护
1. 观看录像介绍海洋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海
洋环境受到的威胁。
2. 分发资料,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
与环保活动。
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制定海洋环境保护计划,并向全班汇
报计划内容。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了解海洋生物的同时,培养他们对
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关注自然环境、热爱生态文明的情感。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动者。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10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海底世界》第2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3、体会作者喜爱之情,进而激发学生探索海底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2、体会作者喜爱之情,进而激发学生探索海底自然奥秘的兴趣。
3、理解全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学会找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1、会找全文中心句,会找段落的中心句。
2、初步了解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初步体会说明文体的特点.3、了解反衬的写法教学过程:一、设疑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生读课题。
疑: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过渡:那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景色奇异在哪儿,物产有多丰富吧!我们穿上潜水衣,带上氧气瓶,一起去一探究竟吧!二、探、展、练1、师:“奇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生:很特别;很奇特;和平常的很不一样;奇妙。
师:是呀,和我们常见的景色很不一样,就是景色奇异。
探、展:请你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体现景色奇异的句子,“▲”标注关键词语谈一谈感受。
(生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生:我勾画的句子是“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我从依然,宁静感受到海底世界很“安静”师板书:静师:你知道什么是依然吗?生:仍然、仍旧、依旧师:海底很宁静,海面上呢?生:海面上波涛澎湃!师:什么是波涛澎湃?生:波涛汹涌引导动作,图片师:是呀,海面无风三尺浪,海底却竟然如此宁静,你能读出这奇异的感觉吗?个别生朗读句子。
师:海面和海底的差别太大了,多奇怪的现象,谁能再来读一读?男女生朗读句子。
师:这一动一静反差极大的现象竟然能同时出现在大海里,太奇异了。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海底给了你们怎样的感受?(生说)那你们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说出来?(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3、你们想不想到这样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呢?那好,我们一起去游览那神奇的海底世界!(课件播放海底世界的录像片)
师朗诵:在深蓝的大海里各种各样的鱼快乐地游来游去,他们互相玩耍着、嬉戏着,成群结队地穿过造型奇特的珊瑚,穿过茂密的森林,啊!多么美丽迷人的(海底世界)啊!
二、赏读课文,读中体验。
(一)、学习“海底景色奇异”这部分。
1、师:是不是还想看呀!(是)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是意犹未尽!不过,没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品味书中的文字,相信那里的海底世界一定也会让你留连忘返的。
首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2、3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海底景色奇异,用波浪线把它勾画出来,找到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读文,划句子,师巡视指导。
)
2、同学们,当海面上波涛汹涌(播放海面视频)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这奇异的景色。
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指名说不是)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呢?(生说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同学们,请你们看(师与一学生悄悄对话)你们听到我对他说什么了吗?(指名没有)
师小结:私下里小声地、悄悄地说话,这就是“窃窃私语”。
那海里的这些小动物们在窃窃私语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你们同桌两个同学就像蜜蜂、小鸟一样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吧!
既然如此,我们怎样才能听到海底的声音呢?(生说:特制的水中听音器)
现在,就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潜入海底,仔细聆听海底的声音吧!(播放声音课件)
你们听到了什么?(指名说)
(出示: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你们听得真仔细!除了这些声音,海底动物还可能发出哪些声音?(指名说)
师:哦,你还能想象到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的声音,真了不起!其他同学还想到了哪些声音?(生说)你们说得真好。
如果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那就更好了。
(出示: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生练说、指名说)
师:你们想像力真丰富。
我好像已经听到了动物们那窃窃私语的声音!是呀,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原来看似宁静的海底还真热闹。
那你们喜欢这些描写声音的句子吗?(喜欢)那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把它们读好呢?
(声音小一点,轻一点)哦,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师:你们真聪明!现在试着读一读吧,看谁能把这种窃窃私语的语气读出来了!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由练读)谁来读?(指名读)他读得怎样,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谁能再读一读?(生读)哦,你让我感受到了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有趣的声音!
除了书上描写的这些声音,
例1: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小牛一样哞哞,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还有的好像在唱歌……
例2: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小猪一样哼哼,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还有的好像在演奏……
除了这些,还有更奇异的呢,你们看(出示: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
仔细读读这句话,看看你那明亮的眼睛能发现什么?(指名说)
【预设:动物们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动物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同一种动物不同情况下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你们是真正的读书高手!现在,让我们轻轻地捧起课本,齐读第二自然段,用心去感受这些奇妙的声音吧!
师小结:同学们,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依然宁静,这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组合到一起,景色多么奇异,可这看似宁静的海底,居然有那么多的海底动物发出各种各样(板书:各种各样)的声音(板书:声音),海底景色就显得更加的奇异了。
(二)学习第三节
师:海底动物的声音千奇百怪,它们的活动方式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三小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先与同桌说说,我将邀请一些同学来上台演一演,赶快行动吧!(指名说,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
现在,让我们来分角色演演吧。
学生上台表演。
(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面具)
¤海参:大家好,我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你们猜猜我是谁?
师:那海参,我想问一问你,4米长不长(不长),那你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是爬得快还是慢?(慢)在这里用了说明文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列数字)师:你把海参的活动方式介绍得特别清楚,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谁再来演演其它的动物?
¤梭子鱼:大家好,我的身体象梭子,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火车还快,你们能猜出我是谁吗?(生齐说梭子)
师:这真是一条可爱的梭子鱼!那同学们说说说看,梭子前进的速度怎么样(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比普通火车还快)?
那在这里,又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列数字、作比较)
回答得真好,有想表演乌贼和章鱼的吗,一起上来演演。
¤乌贼和章鱼:我是乌贼,他是章鱼,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我们先向前喷水,靠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哦,水的反推力后退的)
谁再来介绍其它的动物?请你来演一演。
¤贝类:大家好,我能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记住,我是免费的。
你们说我是谁?(生齐说贝类)
师:有机会,你也要带着老师和同学一起去免费旅行哟!
¤深水鱼:大家看,我会发光,游起来像不像闪烁的星星。
多么形象的比喻啊,告诉我这里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打比方)
③师:你们表演得真棒!同学们,文中介绍的这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指名说)
这也是这一节的__(中心句)!一看你就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是的,这一小节,先总写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再举了5个例子分别叙述,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总分。
师:现在,请你们同桌之间互相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对方听,让你的同桌能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它们的有趣!(同桌互读)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让听课的老师也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它们的有趣!
(三)学习4、5 自然段
海底的动物多种多样,那么海底的植物又是怎样的呢?(板书:植物)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按照第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
1找出本段中的中心句2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植物哪些方面的特点?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指名说)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师: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1颜色,都有哪些颜色,省略号又告诉我们什么?
2形态,文中举了什么例子来说的?海藻(出示图片),这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家族,这样写更有说服力,所以这种写作选材方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总结:同学们,海底植物的差异很大,色彩多种多样,形态各不相同,这也是海底景色奇异的重要表现啊!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感受海底植物的差异吧!(生齐读)
第5 自然段
你们看海底除了有植物,还有山峰和峡谷。
(出示图片)这里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所以文中说(出示:这里富含煤……金属。
)生读。
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海底真的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吗?(指名说)你会怎么说?大家可以结合我们的板书来回答。
谁来试试看?
师借助板书总结: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们对海底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海面波涛汹涌,海底依然宁静;海底动物窃窃私语,发出各种各样的奇妙的声音,而且还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海底植物差异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形态各不相同。
海底有山峰,有峡谷,地形奇特,矿产丰富,
海底的景色奇异无比。
你们看,海底动物种类很多,说不完,数不清;植物多种多样,差异很大;海底有山峰、峡谷和矿产,这里的物产真是丰富呀!虽然每节中的内容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中也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让我们夸夸这神奇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一起读。
(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
这是对大海、对大自然的赞美,再读!
师:那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给读出来吗?让老师也感受一下。
(能,学生读)真有信心,那现在我们来男女生比赛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好。
(读后两句)
师:我们还是先请男同学来吧!男同学准备好了吗?我们期待着你们的精彩表现!(男生读)。
师:读得不错,女同学,该你们了,有信心读好吗?好,老师为你们加油!(女生读)
师:你们读得都很好,都让我感受到了海底那奇异的景色!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这节课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只是大海的沧海一粟。
如果你还想更多地了解和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
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海底两万里》、《海神的传说》。
相信你对海洋有更多的了解,得到更多的收获!
四、作业超市,课后拓展。
(从同学们的话语中,我深深体会到你们对大海的喜爱和向往。
)
☆喜欢绘画的你,可以画一画海底奇异的景象。
☆喜欢朗读的你,可以读一读优美的文章。
☆喜欢写作的你,可以写一写你想对大海说的话。
☆喜欢探索的你,可以查一查大海的秘密。
【板书设计】
景色奇异
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