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光学部分试题汇编[1]
- 格式:doc
- 大小:261.32 KB
- 文档页数:29
中考光学作图题专题训练 (1)1.如图'S是S在凸透镜前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平行射向凸透镜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和凸透镜右侧的焦点F,并画出SA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凸透镜用表示)(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
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_____)3.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并补全光路图.(____)4.如图是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的光路图,请画出法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并请标出反射角。
(____)5.如图所示,在树顶A处的小鸟打算在地面上取食(地面布满食物),然后飞到对面树顶B处,请作出小鸟飞行的最短路径。
(________)6.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____)7.如图,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o射向镜面,请作出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_____)8.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9.如图所示,实线左侧为空气,右侧为玻璃,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______)10.如图所示,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反射光线和该入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______)11.( ·内江)如图所示,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请在虚线方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
12.完成图的光路图。
(_____)13.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方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类型的透镜。
(______)14.在下图中画出经过透镜的两条出射光线。
(____)15.请完成图中的光路。
(______)16.完成图中的光路;(______)17.如图,完成下列光路图。
(____)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在图中的点画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A点在光屏上的像A 的位置。
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及详解光学作图题一、作图题1.(统考中考真题)如图,O点为半圆柱玻璃砖横截面的圆心,一束单色光从空气中与界面成30°角斜射到O点,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潜水员的眼睛在水面以下A处,观察岸上的物体。
图中的两个B1和B2分别是物、像的位置,请在图中作出潜水员观察物体的光路图。
3.(中考真题)下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OB,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OC。
4.(统考中考真题)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后再经平面镜反射,请完成光路图。
5.(统考中考真题)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6.(统考中考真题)请画出下列两个光路图中的折射光线示意图。
7.(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中,请用箭头标出光传播的方向。
8.(中考真题)一束与水面成60°角的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9.(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只发光的小灯泡放在平面镜前A点处,小明的眼睛在B 点看到了平面镜中灯泡的像,请画出这一现象光路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0.(统考中考真题)一束光AO斜射向水面上O点,产生折射和反射,请作出反射光线OB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11.(统考中考真题)“圭表”是我国古代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根据“表”在“圭”面上形长的变化就能知道时节的更替。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改进和创新了“圭表”(如图甲),国乙是其示意图。
他在“表”上方加一根架空的横梁,在“圭”面上放置一个可移动的景符(有小孔的铜片)。
他利用改进后的“圭表”,精确推算出了二十四节气和一回归年天数。
请根据以上资料在图乙中画出横梁通过景符的小孔在“圭”面上所成的影像,并标明两条光线的传播方向。
12.(中考真题)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玻璃砖中,请画出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图参考答案:1.【详解】当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入射角为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60°;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2.AB两点(空气中用虚线,水中用实线)与水面相交,则交点O为入射点;连【详解】连接2接1B O即为入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3.【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水面的法线,然后作出入射光线OA,并标好入射光的方向。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1—含有图像的光学类中考考题+答案详解1.如图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 和物距u 的关系图像。
分析图像中有关数据可知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B .当物距u=30cm 时,像距v=15cmC .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D .当物距u=15cm 时,成的是缩小的像2.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 和物距u 关系的图像。
根据图像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物距为5cm 时的成像特点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当物距为5cm 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D.当物距为5cm 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幻灯机。
3. (2023黑龙江龙东)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绘制了像距v 随物距u 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
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一个近视眼镜,若想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10 20 2030 301015 15u /c v /c4.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
(1)小聪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如图1所示,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离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如图2所示图像,由图可知,白纸被烤焦的最短时间为2min,对应的s为cm,此距离即为该透镜的焦距f;(2)当透镜与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仅将题(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根据光路可逆,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4)将蜡烛移至如图3所示位置,可以透过凸透镜看到烛焰所成的(选填“虚”或“实”)像;(5)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制成(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光学知识:(1)现有一枚透镜,透镜类型未知,如图所示是不同方向的入射光束分别穿过透镜时的光路图,则该透镜是透镜,可以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小华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2)透明玻璃板前放一枚棋子,小华在A处看到棋子的像,在B处也看到了棋子的像(透明玻璃板与白纸垂直放置),则小华这两次看到的像的位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把蜡烛由C处移动到A处的过程中,像距不断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大小不断(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3.我们将红、绿、叫作光的三原色。
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
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察觉,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存在的不可见光叫做。
4.如图所示,人的眼睛很像一架(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选填“实”或“虚”)像。
用眼过度会使得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形成近视眼。
5.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二、单选题6.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光路正确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丙7.下面表示光线通过半圆形玻璃砖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B.C.D.8.观察水上风景的照片,总能看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冲洗的照片有质量问题B.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C.眼睛产生的感觉D.入射光线被反射掉了一部分9.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纸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的实像C.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D.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振动也能发出声音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振幅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D.在常温下的空气中,次声波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小11.如图是普通家庭住宅内的简易配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孔插座的右侧插孔不会使试电笔氖管发光B.图中a是电能表,b是空气开关C.当人发生触电时,空气开关会迅速切断电路D.空气开关“跳闸”后,可以立即闭合开关12.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有关现象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长啸声.山鸣谷应”一一是因为声音反射的结果B.“真金不怕火炼”一一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D.“潭滴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13.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凸面镜扩大视野D.水中舞月14.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B.C.D.1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厘米B.13厘米C.23厘米D.33厘米16.阳光下,微风吹过天池湖,湖面上波光粼粼。
中考物理光学部分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
B.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它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
D.光射到任何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青岛)2.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A.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厦门)3.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成都)4.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变为50°,则这过程中反射光线偏转角度为[ ] A.20°.B.50°.C.30°.D.60°(南京)5.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 ]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天津)6.如图⑦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AON逐渐变小那么[ ]A.∠BON逐渐变大.B.∠CON'逐渐变小.C.∠BOC逐渐变小.D.∠BOC不变.(南宁)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B.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C.看到湖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D.小孔成像.(北京)8.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则[ ]A.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既有反射,又有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既有反射,又有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四川)9.当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那么[ ]A.折射角等于反射角.B.折射角小于反射角.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武汉)10.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无法判定.(河南)11.图(8)所示是某同学画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A.放大倒立的实像.B.缩小倒立的实像.C.等大正立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虚像.(北京)12.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B.光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一定要改变.(沈阳)13.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的镜面上时[ ]A.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度.C.入射用和反射角都是90度.D.入射角是0度,反射角是90度.(廊坊)1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下列光路图⑨中正确者为:[ ](河南)15.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以2米/秒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以4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B.以4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以2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D.以2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天津)16.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山西)17.下面哪一个是实像[ ]A.通过汽车上的观后镜看到的像.B.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C.平静的水面所映出的明月的像.D.照镜子看到的像.(湖南)18.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沿直线传播.(天津)19.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 ]A.只有太阳、烛焰.B.只有太阳.C.只有太阳、月亮.D.三个都是.(西安)20.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够从四面八方看到它,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入射光线产生[ ]A.逐渐变大.B.漫反射.C.折射D.吸收.21.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长最少应是人的高度的:[ ](广西)22.下述哪种情况下成的是虚像?[ ]A.照相机中底片上形成的画面.B.放幻灯时,屏幕上出现的画面.C.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塑料布屏上形成的画像.D.从池塘中看到的游鱼.(北京)2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就会发生折射,并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B.物体沿主轴从距凸透镜8倍焦距处移到距凸透镜2倍焦距处,则像与透镜的距离变小.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不论放在什么位置,都将得到放大的虚像.D.由于光的折射,斜着插入水中筷子的水中部分,从水面上斜看是向上偏折的。
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跨学科实践】1.(2024·山西)如图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
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近视眼镜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远视眼镜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近视眼镜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远视眼镜【中考新考法】2.(2024·山东烟台)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
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
表乙照相机①胶卷光圈眼睛晶状体和角膜②③【结合生活实际】3.(2024·湖北武汉)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图甲中,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
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案一:仅将光屏向移动一段距离;方案二:仅换用焦距较的凸透镜。
(2)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察指纹,保持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不变,将凸透镜调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看到了指纹正立放大的像,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的像。
【新科技新情境】4.(2024·江苏苏州)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考点1透镜1.(2024·安徽)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
”这种利用冰透镜向日取火的方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如图所示,若把冰块制成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冰透镜的焦点为F,请在图中完成光路。
6.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7.下列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的▲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或▲。
(3)在图丙碗中加满水后恰好看到硬币右边缘.画出恰好看到右边缘的一条光路25.(7分)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表示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的位置MM′和NN(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玻璃板的厚度,其读数为▲cm(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观察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较亮的像是光线经▲(MM′/NN′)面反射形成的。
(3)为验证“像是虛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的位置, ▲(直接/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棋子A的像。
(4)将棋了B(图中未画出)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较亮的像重合,并测量棋了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和棋子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和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叮得: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小于/大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
(5)实验中,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小明对此很慼兴趣.他想探究影响这一差值大小的因素.请帮小明提出一条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27.(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白光LED灯目前,常用的白光LED以蓝光LED为芯片,其上涂有黄色荧光粉.通电后,LED芯片发出蓝光,其中一部分照射到荧光粉上,荧光粉发归波长比蓝光长的黃光,该黄光与另部分蓝光混合射出,人眼便感觉到白光、生活中常用的白光LED灯是将多个白光LED连接而成的实验表明,白光LED的发光强度与其通过电流的占空比成正比通常通过LE的电流随时闿变化的規徫如图所示,电流的占空比D=血.在电流周期T小于人眼视觉哲留时阃(约01s的惰形下,人眼便感觉不到灯的闪烁人眼对亮度的感觉(即“视觉亮度”)与LED发光强度变化并不一致。
当光强废均匀增大时,视觉亮度并非均打增加.弱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多亍一倍;强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不足一倍.生活中,臼光LED调光台灯的电流设置了怜当的占空比变化規律,使视觉亮度均匀变化(1)文中所述人眼感觉到的白光是由▲混合而成的(2)文中所述白光LED发出的两种色光▲A.均由荧光粉产生B.均由LED芯片产生C.波长短的由LED芯片产生,波长长的由荧光粉产生D.波长短的由荧光粉产生,波长长的由LED芯片产生(3)白光LED灯通入图中所示电流时,在0~2时间内,不发光的时间段为▲和▲(4)下列是四种电流的t和T值,它们的D均相同.分别用它们对同一白光LED灯供电其中人眼感觉不到闪烁,且发光强度最大的是▲A. t0=1.8s,T=2s B. t=0.8s,T=1.0sC.t=0.05s,T=0.1sD.t=0.02sT=0.03s(5)某白光LED调光台灯共有5级亮度,要使人限对1~5级的“视觉亮度”均匀增大,下图像中电流的空比设置符合要求的是▲26. (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 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____________o(2) 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___像(选填“实”或“虚”)。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光学部分中考试题精选(附答案)1、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A.镜中花B.水中桥C.林中影D.缸中鱼 2、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 )A .B .C .D .3、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4、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 )5、图5 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 像会成在光屏上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6、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A .树荫下圆形光斑B .海市蜃楼C .露珠下的叶脉D .水中“倒影”A .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B .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C .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D .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6、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近视眼镜是凸透镜图3D.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8、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9、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10、张宁用图8 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 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2023年物理中考试题汇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含答案)2023年物理中考试题汇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1. (2023·湖北省随州市)细心观察的小明发现身边处处有物理。
下列他观察到的现象或事例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展示投影B. 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C. 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D. 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2. (2023·广东省)如题图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A. 光沿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3. (2023·天津市)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平面镜成像D. 光的折射4. (2023·辽宁省抚顺市)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面镜聚光B. 日晷计时C. 铅笔错位D. 雨后彩虹5. (2023·四川省眉山市)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
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A. 有趣的倒影B. 空中的彩虹C. 古代的日晷D. “弯折”的筷子6. (2023·陕西省)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水中倒影B. 手影游戏C. 海市蜃楼D. 雨后彩虹7. (2023·湖北天门)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是( )A. 放大镜B. 照相机C. 潜望镜D. 近视眼镜8. (2023·湖南省郴州市)下列光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 光的色散B. 立竿见影C. 在平静的水面能看到蓝天白云D. 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9. (2023·甘肃省兰州市)有古文献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
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
B.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它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
D.光射到任何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青岛)2.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A.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厦门)3.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成都)4.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变为50°,则这过程中反射光线偏转角度为[ ] A.20°.B.50°.C.30°.D.60°(南京)5.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 ]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天津)6.如图⑦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AON逐渐变小那么[ ]A.∠BON逐渐变大.B.∠CON'逐渐变小.C.∠BOC逐渐变小.D.∠BOC不变.(南宁)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B.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C.看到湖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D.小孔成像.(北京)8.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则[ ]A.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既有反射,又有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既有反射,又有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四川)9.当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那么[ ]A.折射角等于反射角.B.折射角小于反射角.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武汉)10.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无法判定.(河南)11.图(8)所示是某同学画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A.放大倒立的实像.B.缩小倒立的实像.C.等大正立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虚像.(北京)12.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B.光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一定要改变.(沈阳)13.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的镜面上时[ ]A.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度.C.入射用和反射角都是90度.D.入射角是0度,反射角是90度.(廊坊)1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下列光路图⑨中正确者为:[ ](河南)15.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以2米/秒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以4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B.以4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以2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D.以2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天津)16.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山西)17.下面哪一个是实像[ ]A.通过汽车上的观后镜看到的像.B.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C.平静的水面所映出的明月的像.D.照镜子看到的像.(湖南)18.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沿直线传播.(天津)19.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 ]A.只有太阳、烛焰.B.只有太阳.C.只有太阳、月亮.D.三个都是.(西安)20.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够从四面八方看到它,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入射光线产生[ ]A.逐渐变大.B.漫反射.C.折射D.吸收.21.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长最少应是人的高度的:[ ](广西)22.下述哪种情况下成的是虚像?[ ]A.照相机中底片上形成的画面.B.放幻灯时,屏幕上出现的画面.C.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塑料布屏上形成的画像.D.从池塘中看到的游鱼.(北京)2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就会发生折射,并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B.物体沿主轴从距凸透镜8倍焦距处移到距凸透镜2倍焦距处,则像与透镜的距离变小.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不论放在什么位置,都将得到放大的虚像.D.由于光的折射,斜着插入水中筷子的水中部分,从水面上斜看是向上偏折的。
(西安)24.下列光学元件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A.平面镜.B.凹镜.C.凸镜.D.凹透镜.(北京)25.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常用[ ]A.凸镜.B.凹镜.C.凸透镜.D.凹透镜.(上海)26.如图(10)所示,物体AB置于薄凸透镜前,则AB的像的位置在[ ] A.E点附近.B.G点附近。
C.C点附近.(海南)27.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是[ ]A.像距变大,像变大.B.像距不变,像变大.C.像距变小,像变小.D.像距变大,像变小.(武汉)28.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f,要想得到把物体的高放大4倍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的条件是[ ]A.u>4f.B.2f>u>f.C.u<f。
D.u=4f.(山西)29.图(11)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一种现象,AB代表物体,A'B'代表物体的像,这种现象可用作[ ]A.放大镜观察物体.B.幻灯机放映画面.C.照相机拍摄照片.D.照相和幻灯放映.(北京)30.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像变化的规律是[ ]A.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B.像距逐渐减小,像也逐渐变小.C.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吉林)31.当u>2f时,凸透镜能够成缩小的实像,利用这种现象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广东)32.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必须把物体放在[ ]A.透镜的焦点以内.B.透镜的2倍焦距处.C.透镜的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D.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四川)33.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正确说法是[ ]A.只能成实像.B.只能成虚像.C.可以成实像或虚像.D.不能成像.(宁夏)34.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所成像的性质,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河北)3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调节镜头的位置,使胶片上得到被照景物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南京)3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B.实像都是缩小的.C.倒立的像都是缩小的.D.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大连)37.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镜头距离为10厘米,屏幕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若幻灯片距镜头为4厘米时,屏幕上将[ ]A.得到正立、缩小的像.B.得到正立、放大的像.C.得到一个小的光斑.D.不能在屏幕上看到像.(西安)38.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制成的?[ ]A.u>2f,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B.u<f,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C.2f>u>f,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广东)39.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生成一实像.如果在屏上所生成的像再大些,并保持清晰.应[ ]A.把凸透镜适当向屏移动,其他不动.B.使屏适当远离透镜,其他不动.C.把凸透镜向烛焰适当移近,并适当减少屏和凸透镜间距离.D.把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并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距离.(西安)40.一物体从离凸透镜的距离为1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的距离为4倍焦距处,物和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是[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而后减小.D.先减小而后增大.(吉林)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耳科医生给病人检查时,额前戴的是凸镜.B.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凸镜对光线的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C.凸透镜也称发散透镜,凹透镜也称会聚透镜.D.物体经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嘉兴)42.在凸透镜成像过程中[ ]A.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实像.B.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虚像.C.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虚像.D.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虚像.(吉林)43.在图(12)中,双箭头光线为入射光线,单箭头光线为折射光线,在方框位置中应填凹透镜的有哪几个?[ ](山东)44.图(13)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示意图,哪个是正确的?[ ](南宁)45.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字,幻灯片的插法应选用图(14)中的[ ](苏州)46.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再变大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 ]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天津)47.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必须[ ]A.大于两倍焦距.B.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D.小于一倍焦距.(上海)48.用照相机拍照片时,正确的说法是:[ ]A.因为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B.因为要得到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C.因为要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D.因为要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湖南)49.凸透镜焦距为15厘米,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10厘米处,那么可以[ ]A.在凸透镜左侧的光屏上形成放大的倒立的像.B.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形成放大的倒立的像.C.通过凸透镜看到左侧有一个放大的正立的像.D.通过凸透镜看到右侧有一个放大的正立的像.(无锡)50.如图(15)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AB代表物体,A'B'代表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这种情况[ ]A.可用于放大镜观察物体.B.可用于幻灯机放映幻灯片.C.可用于照相机拍摄照片.D.可同时用于照相和放映幻灯片.(苏州)51.如图(16)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O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实际上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苏州)52.幻灯放映员想调整一下幻灯机,使银幕上原来较小的像再大些,下面的操作中可行的是[ ]A.幻灯机远离银幕,镜头移近幻灯片.B.幻灯机移近银幕,镜头远离幻灯片.C.幻灯机远离银幕,镜头远离幻灯片.D.幻灯机移近银幕,镜头移近幻灯片.(青岛)二、填空题53.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一种媒质中是______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