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4节 眼睛和眼镜学案2
- 格式:doc
- 大小:152.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2 212二近视眼与远视眼★★ 4 4一、眼睛及其视物原理:1.眼球的结构:晶状体、角膜、睫状体、瞳孔、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2.成像原理:(1)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光屏);(2)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3)眼睛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4)明视距离:25cm ;近点:10cm;(正常人眼能看清最近的距离约为25cm,最远距离为无穷远)2.正常眼睛视物: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厚薄,来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眼睛的结构可以看成一个可以调节焦距的凸透镜,正常眼睛看物体时,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面;(1)看近处的物体,角膜变厚: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其折光能力增强,使成的像恰好落在视网膜上(2)看远处的物体,角膜变薄: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其折光能力减弱,成的像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例题1】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变式1】正常人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成像在视网膜上。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焦距变短B.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变小C.正常人看很远处物体时分辨不清,是由于物体不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D.人眼晶状体凸度过大时为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例题2】如图所示,与照相机结构中的部件比较,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A.镜头B.快门C.胶片D.暗箱【变式2】甲图为照相机成像原理图,乙图为眼睛成像原理图。
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材任务驱动任务一了解眼睛1.结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成像特点: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3.调节:(1)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2)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4.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看近处物体时,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
【释疑点】(1)人眼视物原理和照相机工作的原理相似,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看“正立”的像是由大脑神经中枢处理后的结果。
(2)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变的,人眼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可变的。
任务二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名称近视眼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物体只能看清远处物体原理图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矫正用凹透镜矫正用凸透镜矫正【走进生活】感知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成像取一副近视眼镜和一副远视眼镜,并排放在报纸上,你分别透过眼镜看到了什么现象?它们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答:远视眼镜成放大的像,近视眼镜成缩小的像。
它们都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典题疑难突破考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典题】(2023·贵州中考改编)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导致对晶状体厚薄的调节能力减弱。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晶状体变薄时,对光有发散作用B.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C.若晶状体太薄,容易形成远视眼D.若晶状体太厚,可用凹透镜矫正【变式】(教材再开发)图甲中,发光物体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相当于人眼有某种视力缺陷。
现保持发光物体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则甲图的成像情况相当于远视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可以在发光物体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
2、知道眼睛是怎样看不清物体的。
3、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4、认识眼镜的度数。
学习重点:眼镜的结构
学习难点:近视镜和老花镜
预习案:
1、眼睛的构造——好象一架照相机。
主要构造: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光会聚在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再通过它上的________传输给大脑,__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近处物体,它________使晶状体变________;看远处物体时,它________,使晶状体变________。
正正常的眼睛调节
探究案:
1、眼睛看不清物体的原因: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不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①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过长,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__。
矫正方法:眼前放一个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②产生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过________,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__。
矫正方法:眼前放一个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出示图:近视眼及矫正,远视眼及矫正
达标案:
1、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2、某人戴的眼镜如图所示,则()
A、此人的眼睛一定是近视眼
B、此人的眼睛一定是远视眼
C、照相机镜头与该眼镜属同种类型的透镜
D、幻灯机镜头与该眼镜属同种类型的透镜
3、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一些。
(选填“强”或“弱”。
)
4、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
和光
屏模拟眼睛,凸透镜看做眼睛的________,光屏看作________。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
镜、光屏的位置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
上,且三者高度相同。
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
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
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时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_____(选填“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起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