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精细化(班前礼仪菜单)
- 格式:xls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皮带队把好安全生产运输第一关
皮带队始终将职工安全放在首位,为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实现矿井生产建设“三零”目标,皮带队从源头抓起,规范区队班前礼仪,把好安全第一关。
皮带队在规范召开班前会的同时,制定出符合皮带队的班前礼仪程序,进一步促进了皮带队安全生产建设。
一是班前安全检查:班长、值班人员每班提前到达队会议室,查看当班职工身体状况,检查是否班前饮酒、小病小伤、连续工作的人员,是否离岗三班以上上班、是否遇到烦心事等现象,发现其中一项不合要求严禁下井。
二是坚持班前培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该队制定了班前提前十分钟到会议室进行培训制度;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每日一题内容,严格考核岗位“双述”及职工应知应会内容;在全队形成了文化支撑、制度保障、全员同行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全队职工整体素质。
三是把班前会作为现场管理的第一道程序:结合上一班作业现场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布置好当班安全生产建设及各岗位应协调处理的问题,明确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识别不安全因素,做到安全注意事项不讲明不下井,责任不明确不下井。
四是班前会管理精细化:皮带队从班前会到岗位工作面,每一个程序力争做到了精益求精,在职工心中树立了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思想,从源头抓好安全管理第一道防线。
在有效的措施下,该队在按时完成矿上下达的各项生产运输任务的同时“安全事故”现象明显减少,这只是皮带队规范班前礼仪的一个缩影,在科学的管理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矿井安全生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皮带队卫聪聪。
部门提升精细化安全管理水平总结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计量检验中心在日常管理措施上增添新方法,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加强风险管控,创新安全管理办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一、加强宣传,让安全氛围营造更有“热度”在“四不伤害月”活动开展之际,该中心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班组,利用班前班后会开展安全分享、事故视频讲评、现身说法等,让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
并通过悬挂安全横幅、完善安全牌板、印制安全标语及大屏滚动播放、录制抖音小视频、警示教育事故在线学习等形式,丰富安全教育内容,促使全员养成我要安全的良好习惯。
同时,中心通过狠抓安全教育、隐患排查治理、现场设备设施、相关方监管、安全生产标准化、应急保障六个维度,形成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安全管控网,实现“零”轻伤、“零”伤害的安全管理目标。
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作业区、班组三个层级安全绩效评价机制,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无盲区的安全绩效评价机制,坚持每月将各站室、科室专业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绩效评价,发挥业务安全管理优势,提高职能管理质效。
二、源头把控,让现场安全管理更有“深度”“各区域要严格按照标准完善警示标识,确保各项作业安全进行。
”在现场检查中,该中心安全员说道。
该中心以科级干部包联、区域班组分片等措施,常态化开展“班组无事故、个人无违章、设备无隐患”现场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及时发现各类隐患,并对存在问题以表单化分类汇总,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实时跟踪隐患整改进度,持续创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夯实安全之基。
同时,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日督导基层班组班前会流程,并对所负责作业区进行安全管理、现场隐患检查,督促落实整改,提升现场安全基础设施本质化保障水平,切实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
三、线下线上,推进全员能力“大提升”该中心采取“线上+线下”会诊的方法,对查出的问题设备做好整改落实。
以做好基层的督导与服务为重点,持续开展线下设备维护工作。
实施三四五系统工程筑牢班组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我们始终认为,实现煤矿安全的关键在现场,根基在班组,核心是员工。
近年来,我们围绕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的要求,用科学理论指导安全实践,精心打造“员工三能力、岗位四达标、现场五规范”系统工程,实现了班组安全管理的六大转变。
集团公司成立三年来,百万吨死亡率连年控制在1以下、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基础工作明显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企业安全生产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一、实施员工安全素质工程,提高员工“三种能力”首先培养员工的“事前预防能力”。
近年来我们在各矿井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一种预算、两种警示、三确认三不准和五单示范教练”活动。
“一种预算”是开展了健康安全全面预算教育,透过事故算个人健康和家庭幸福账,算企业损失和班组个人损失账,算单位政治影响账,算社会和谐账,助大家辨安危之理,明幸福之道。
“两种警示”是开展安全警示日和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各矿自行确定安全警示日及活动内容;公司每年组织事故案例巡回展,做到警钟常鸣、常备不懈。
“三确认三不准”是班前会确认员工是否饮酒和情绪不佳,发现异常者不准下井;入井前确认劳保用品佩带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者不准下井;开工前确认机、物、环是否安全可靠,安全隐患是否排除,隐患不排除不准开工,然后生产过程中再确认。
“五单示范教练”是通过中层管理人员在工作现场对员工的不当操作进行“单教、单学、单练、单考、单查”,培养员工正规操作习惯和操作技能,提高员工预防事故能力。
其次培训员工的“紧急状态处置能力”。
即培养员工具备现场“观测、果断、排除”能力。
“观测”是通过召开事故案例分析会和开展“我谈身边惊险事例”座谈会等方式,培养员工对作业环境隐患及险情预兆的认知能力;“果断”是通过列出种种紧急状态下正确避险方法,培养员工对可能发生的伤害敢于正确果断处置;“排除”是在保证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告诉员工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手段和方式对发生的险情进行排除。
项目部安全生产值班表标牌一:现场文明管理制度1、加强现场文明安全施工管理,工地围墙,临建设施牢固整齐。
标示图板企业标识,使用内容书写整齐。
2、现场料具,按平面布置图堆放整齐,依据材料性能采取防雨、防晒、防冻、防水、防爆措施,道路平整,有排水沟,经常保持整洁。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得穿拖鞋及易滑鞋,禁止酒后作业,每周对职工进行一次教育,班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无证禁止作业。
4、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扣件,不得使用铝丝绑扎。
5、建筑物通道,龙门架、出入口、设安全门,首层进料口设防护棚,卸料平台要设防护门,两侧设两道防护拉杆。
6、临边做好防护,预留洞加装牢固盖板,楼层临边应设梁道防护栏杆,或立安全网。
7、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高空抛物。
8、临时用电必须按施工用电规范布置,配电箱的安装及内部设置安全有效,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有漏电保护器,电器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9、现场设专人管理。
10、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场发生事故立即报上级机关并保护好现场。
标牌二:现场环保卫生管理制度1、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必须在施工作业中组织实施。
2、防止大气污染,清理施工垃圾,应洒水减少扬尘污染,多层建筑必须搭设封闭或临时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空抛洒。
3、施工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车辆出入采取措施,防止将泥土带入街道,搅拌站设降尘装置。
4、现场锅炉茶房大灶必须符合环境要求,茶炉大灶采用消烟、降尘型或燃油型。
5、搅拌站设沉淀池,污水除污后排入污管线。
6、工地存放材料要作防渗漏处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食堂设隔油池,定期抽烟油。
食堂经防疫部门批准,炊事员持证上岗。
7、施工防止噪声污染,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扰民。
人为的噪声采取措施。
8、工地发生传染病或食物中毒及时上报,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
9、办公室要窗明几净,保持清洁,物品文件摆放整齐。
标牌三:现场消防保卫管理制度1、建立消防保卫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健全各种资料台帐,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责任落实到人,接受上级领导监督检查。
列检车间班前会制度和班前礼仪制度为了有效地对生产进行计划和控制,推行班前会制度。
一、会议内容车间主任.书记需要对当天工作进行安排,特别是难点重点的生产安排到具体员工并限定完成时间,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收集并及时公布解决方案且在下次班前会通告全体员工。
二、注意事项为了使班前会规范化、正常化,特对班前会作如下规定:1、班前会参加对象为当班全体人员,由车间主任.书记主持。
2、班前会必须提前5分钟准时召开,5分钟为工人上岗前交接准备工作。
3、班前会在指定地点(会议室)召开,参加人员必须整齐入座,不得做其它与工作无关和扰乱会场纪律的事情。
4、班前会对当天没有准时参加班前会的人员做好记录,并一律按迟到处理。
5、当天车间主任.书记对班前会召开的内容要目的明确精炼、要有针对性,记录人员要把班前会内容概要书写在班前会记录本上,内容由车间主任.书记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6、对班前会制度不认真执行的班,车间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宣灌和精细化管理工作,认真规范地执行班前文化礼仪,真正让《淮北矿业之歌》唱起来,使之入脑入心,朗朗上口,结合车间实际,在车间开展班前文化礼仪活动,具体制度如下:一、要求:1、统一着制服(以秋季服装为标准),佩带肩章、领带(领结);2、保证会场肃静;3、座姿端正,手放两膝上;4、点名时,站起立正答到;5、唱矿业局歌时,应全体起立;6、诵读矿业理念声音要宏亮;7、点评上班工作、安排当班工作要求站长提前做好准备;8、宣誓时全体起立,右手握拳。
二、内容:1、点名2、淮北矿业集团之歌3、车间值班负责人对上个班工作总结、安排当班安全生产工作4、隐患人排查(职工精神状态、饮酒等十一种隐患人)5、每日一题(职工教育)、事故案例分析6、车间主任上个班工作总结、安排当班安全生产工作(听取职工合理化建议)7、办事员做好班前会记录8、安全宣誓列检车间。
红柳林矿业公司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687”模式探索与实践近年来,红柳林矿业公司紧紧按照集团公司“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员工”的企业宗旨要求,以打造“世界级标杆企业”为愿景目标,以文化为引领,以安全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通过不断探索实践,结合自身实际,总结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独具特色的红柳林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687”模式。
即:“6”大过程控制、“8”大过程控制支撑体系、“7”个精细化管理技术手段。
“6”大过程控制:过程系统控制、过程节点控制、过程程序控制、过程流程控制、过程岗位控制、过程创新控制。
“8”大过程控制支撑体系:“心·Xin”文化、团队素质提升、“三维”责任落实、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内部市场化、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化。
“7”个精细化管理技术手段:机环双检技术、人机工程学、四项技术、“5E”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心理学、价值工程技术、系统分析技术。
一、构建“6”大过程控制,铺设“点线面”全程追控运行轨道红柳林矿业公司为了提升整体优势和局部效能,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将安全生产全过程根据控制对象、控制内容、控制方向的不同,划分为六大过程控制。
1、过程系统控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哲学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最终目的就是优化。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红柳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公司的战略思想渗透于过程控制的每个环节。
顶层设计决策控制。
红柳林把科学决策作为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决策控制。
按照“三简、三细、六统、五精、六化”和“制度+程序+价值观”管理原则,以“六序”和“八制”执行法为基本方法,根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完善了班子议事规则;按照“一岗双责”,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了科学决策水平和能力。
安全生产系统控制。
红柳林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了“挽手贴心”安全文化,牢固树立“‘三违’、隐患就是事故”、“零轻伤、零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等安全理念。
新乡焦煤富园矿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尽快和大集团理念接轨,经矿研究决定在全矿各生产专业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
通过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采掘装备机械化、安全管理市场化、隐患排查定期化、检修检查制度化、安全培训正常化、技术管理和岗位作业标准化,从“人、机、物、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探索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本质安全型矿井和和谐矿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制定本细则。
公共类一、班前会管理细则(一)班前会准备工作1.1、队长准时参加每天下午17:00召开的生产调度协调会议,领会矿的生产会议精神。
1.2、跟班队长准时参加矿召开的调度班前会,结合区队实际(会前与队长沟通),领会好班前调度会任务和精神。
1.3、值班队领导在班队长量化考核表上填写当班工作任务、危险预知等情况。
1.4、跟班队长要向值班队领导、队长汇报班前调度会的精神和布置得任务。
1.5、队长首先要与井下上一班跟班队长或班长沟通一次,了解上一班的工作情况,存在的安全注意事项,防范措施。
1.6、队长、跟班队长、值班队领导要将当班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项互相沟通,协调安排当班工作任务。
1.7、班长、跟班队长准备班前会材料。
(二)班前会的召开2.1、由当班值班队长准时组织召开班前会,会议时间不少于15min,不超过20min。
2.2、值班领导点名;点名时要注意观察职工的精神状态,对出现精力不足、表情异常、情绪不稳、喝酒的人员要采取措施,进行停班休整。
2.3、班前会的召开,要有专人记录,矿有关单位要定期抽查。
2.4、跟班队长的工作安排2.4.1、总结本班前一天的工作、安全防范情况,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以及出现的问题,给与通报批评,并且要求改正杜绝。
2.4.2、根据班前会安排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逐一贯彻落实。
2.4.3、结合矿班前调度会的工作安排和工区领导协调的内容,强调当班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工作意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一直以来安全问题都是生产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工程建设施工方面安全的重要地位也尤为突出。
安全生产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施行取得的诸多好评,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优点与特点可以帮助企业推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建设,有助实现“平安工地”的建设。
一、精细化管理的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优势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它是将有限的资源组织调动起来最大效能的发挥作用的过程。
它是以企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模式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概念,是一种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细节的量化,对细节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古人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句话的意思就体现了细致量化的管理模式对成功的重要性。
分工协作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根据工作的量度,进行合理的配对分工,细致入微,精益求精。
精细化管理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上进行有效的改进,使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它是组织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综合需要。
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建设的重要性和特点在公路建设大规模向前发展、建设难度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下,施工安全面临更加紧迫严峻的局面。
“进度、质量、安全、资金、环保”是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五个核心关键,依照国家颁布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和“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施工安全管理最为重要。
因此如何确保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是所有建筑企业一直在追求探寻的。
安全管理“三化六步”法安全管理“三化”指安全生产管理的“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
安全管理“六步法”:主体责任、群策群力、良性互动;化繁为简、分析节点、切片诊断;挂图研判、辨识缺陷、全员参与;培训创新、改变理念、提升能力;三反五防、三无班组、稳固双基;科技防控、手指口述、双零两型。
安全管理“三化六步”工作法是对企业的设立、设计、建设、工艺、装置、设备、人员、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运行开展检查、分析、互动、研判、辨识、诊断、权衡、决策,从而找出企业的管理缺失和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实现管理规范、安全生产;是在企业生产、管理、实践中摸索、感悟、碰撞、提炼、凝结、创建,从实践中来,再到企业指导生产、管理的具体、明确、简捷、通俗、易记易懂易操作易执行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三化六步”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企业安全生产负全责,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安全管理就是化繁复为简捷,把简捷反复做。
将企业或整套的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场所按其生产工艺、生产工序相对独立的单元,划分为若干个节点。
分析每个节点,并详细掌握每个节点的工艺流程、工艺控制点、设备性能及与上下节点的关联衔接关系,确定重点管理节点和有潜在危险的节点。
切片诊断。
对每个节点像做CT一样,对装置、单机设备及附件、工艺流程、操作参数等进行纵横断层扫描诊断识别,找出存在的问题、隐患及危险部位,查证潜在的危险因素,形成诊疗报告。
挂图研判既形象直观又较好地发挥群体效应,能避免个人思维空间受限,起到互相启发、广开思路、探讨研究、分析判定、相得益彰的作用。
将需要研判的工艺设备图画在白板上,标注工艺参数、相关设备及其管件,由技术人员主持讲解整个工艺过程、工艺参数,提出存在的故障,由相应管理人员和操作工分别针对故障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适时辩论,研判导致故障的根本原因,确定解决的办法。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决定伤害事故是否发生的是处于工作场所中员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