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作文素材:参观东纵纪念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参观东纵纪念馆观后感我最近参观了东纵纪念馆,并对其展览深受触动。
这座纪念馆位于风景秀丽的山区中,建筑设计简洁而富有现代感,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进入纪念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巍峨壮观的雕像,它是东纵行动的指挥官。
雕像栩栩如生,透露出强大的力量和坚定的意志。
它向我们展示了东纵行动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接着,我进入到了展览区。
展览区分为多个区域,生动地展示了东纵行动的背景、历史和成就。
首先,它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忍罪行,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愤怒和悲痛。
然后,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再现了东纵行动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我通过照片、文物和实物,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辛和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
在参观过程中,我最感动的是馆内的电影放映厅。
在这里,我观看了一部真实记录片,讲述了东纵行动中无数战士的英勇事迹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些战士来自不同的地区和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他们砥砺奋进,为了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使我深受震撼和鼓舞。
除了展览区和电影放映厅外,纪念馆还提供了一个互动体验区。
在这里,我可以通过参与各种互动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东纵行动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
这个互动体验区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历史。
参观东纵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场所,更是一座给人以思考和启迪的纪念地。
通过参观这个纪念馆,我不仅加深了对东纵行动的认识,更对抵抗侵略和保卫祖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只有通过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发展和建设。
56抗日战争时期,华南敌后战场有一支威震南疆、蜚声中外的抗日劲旅——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被中共中央军委赞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
东莞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
为了铭记东江纵队的光辉业绩,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东莞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斥资3000万元,在大岭山镇大王岭村下角大窝山兴建东江纵队纪念馆。
200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东江纵队纪念馆建成开馆。
纪念馆占地面积5.3公顷,建筑面积3965平方米,以大王岭村丰富的抗日文物资源为依托,成为目前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遗址类专题纪念馆。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带外地来的客人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
纪念馆离东莞市区东南方向20多公里,20分钟后,汽车驶入厚(街)大(岭山)公路,远远看到公路右侧一座深灰色的建筑物矗立在高高的山岗上,这就是东江纵队纪念馆。
车子到了山岗脚下,我们下车从纪念馆正面沿着148级石阶拾级而上。
仰头望去,纪念馆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几个大字赫然入目。
这是著名书法家刘大为的题字,字体既刚劲有力又飘逸洒脱。
说起这个馆名,还有一段小插曲呢。
馆名最初引起了一些东纵老同志的误解:“东江纵队的全称不是这样的。
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人民抗日武装,怎么变成广东的东江纵队了?”市文广新局的负责人释义:“广东目前有三个东江纵队纪念馆,只有东莞馆被列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的‘南粤锦绣工程’(广东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是广东省省级水平的抗日战争主题博物馆。
”这番解释,老同志甚感欣慰,疑团顿消。
在这个初冬季节里,纪念馆周围看不到丁点儿的冬天气息。
正门两边草坪绿草茵茵,石阶两侧树木郁郁葱葱。
苍翠的松柏,象征着革命先烈的万古长青;挺拔的木棉树,寓意着东江纵队的英雄气概;紫红的杜鹃花,寄托着人们对英烈的深切缅怀。
走上石阶最高的平台,就会看到纪念馆门口挂着的十几个教育基地牌匾,其中最具份量的有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授予的“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东莞市委授予的“东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等。
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后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8年10月12日,我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的党员活动,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与一众党员、积极分子一同参观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及东江纵队纪念馆。
到达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后,我在导游及陈书记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是由东江纵队前身之一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在1940年10月创建的,是我党在广东敌后地区建立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被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称为“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的根据地”。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现存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等9处旧址。
我在狭窄的街巷中行走,一边听着以往的革命事迹,一边回想着现在的工作与生活,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具有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总战略,更深深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得来不易。
接着,我们一起走回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不同的展厅,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影视资料及模型展览,了解东江纵队八年的抗战历史。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东江纵队是在曾生、林平(尹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主要领导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与琼崖纵队和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通过此次的参观,我仿佛重上了一堂党课,看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撒热血,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以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才成就了今天新中国的繁荣昌盛。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身为共产党员,都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继续组织两周一次的专题学习沙龙和互动式评课沙龙,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学习、交流。
东江纵队纪念馆作文
《游东江纵队纪念馆》
前几天,我去参观了东江纵队纪念馆,那真的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一走进纪念馆,我就被那庄重的氛围给镇住了。
哎哟喂,那一个个展示品,就好像在跟我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盯着那些老照片,就仿佛穿越到了当年的战斗岁月,仿佛能看到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冲杀的场景,真的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呀。
然后我就来到了一个展区,里面展示着东江纵队战士们用过的东西,什么破破烂烂的水壶啦,还有带着补丁的衣服。
我就在想呀,这些战士们当年得多艰苦呀,就靠着这些简陋的装备跟敌人拼命。
突然,我看到了一把生了锈的刺刀,哎呀呀,那刺刀虽然锈迹斑斑,但我能感觉到它当年一定是非常锋利的,说不定捅过不少敌人呢。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模拟战斗场景的区域,做得那叫一个逼真。
我就好像真的置身在战场上,耳边是枪炮声和喊叫声。
我看到一个战士的塑像,他脸上的表情坚定而又勇敢,好像在说:“敌人来吧,我们不怕!”我当时就想,要是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有没有勇气像他们那样去战斗呢?
参观完了纪念馆,我走出来的时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些战士们的故事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他们真的太了不起啦。
我觉得我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能辜负了他们当年的付出。
这次的东江纵队纪念馆之旅,让我永生难忘呀,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来。
五年级优秀作文:参观东江纵队纪念
馆
今天,我们去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采访。
工作人员带我们进入纪念馆,路上,我看见两旁的柜台上摆放着一些塑像,有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婴儿;有一些战士战死沙场的尸体,有准备发起进攻的战士趴在沙袋上……
我们来到第一展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东江纵队于1943年12月2日成立。
来到第二展厅,他告诉我们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是华侨港澳同胞为纪念东江抗战的英雄们而支援建立的。
第三展厅,向我们介绍了李淑桓。
她有三个儿子,人称伟大的革命母亲。
还有著名电影《孤岛天堂》等等。
第四展厅,看到东江纵队司令曾生等等一些英雄战士的照片。
我们还看到了有颜色的立体塑像:一边是来报名参军的百姓,另一边是给人们送食的人。
第五展厅,我还了解了东江纵队配合美军抗战,他们互相帮助,还有一些保存的东西。
比如美军饭盒、战服、公文包……虽有些破损,但至今还保存完好。
我们还了解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颁诏投降书。
其次,东江纵队是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他们是华南抗日游击队。
我还知道曾生、王作尧等一些东江纵队战士有拒绝利诱的优良品质。
我要向他们学习。
来到展厅外,摆放着战争时期时的武器、战车。
有130毫米30管的83式火箭炮,最大射程10200米;有65式37毫米的双管高射炮;有初教—6型的教练机;有银色的61式25毫米的双管舰炮和强—5的银色强击机,还有55式的37毫米的单管高射炮。
我能看到它们有些部分损坏,这真是让我大看眼界啊!。
东纵纪念馆观后感800字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在学校"争先创优"活动开展之际,在校组织部和学院的老师帮助下,我们党支部与学校和学院的老师们一起参观了广东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以此来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使命感。
广东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是展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也是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有根据地说,东江纵队是一支驰骋在东莞和华南抗日战场上的英雄部队。
在抗日战争解放时期,东江纵队在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处于敌伪夹击的艰苦环境下,始终坚持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开辟粤北山区,挺进韩江平原,英勇打击敌人,成为了华南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也是我们广东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面旗帜。
在争取祖国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东江纵队的2500多名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出可歌可泣的历史赞歌,铸造了永垂青史的东纵精神。
在观看东江纵队纪念馆的过程中,最有印象的要数在幻影成像的电影片段这一环节了。
在这一环节,纪念馆以幻影成像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当年东江纵队驰骋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抗击敌人的战斗场面,让在场的观众深深地体会到革命老前辈的艰辛、智慧以及勇敢。
敌人的凶残,多少村镇被吞噬,多少家庭被破碎,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在战争中挣扎。
这时,党的好同志来了,最可爱的人来了,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住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最终把敌人拒之以国门之外。
同时,除了电影片段,纪念馆中还有一些雕塑得有声有色的烈士雕塑。
雕塑是很常见到的,但是每当看到关于刻画革命烈士的主题,心中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想想当年,就是这些革命先烈,不畏敌人的残酷,不畏生命的安危,排除万难,坚持抗战,始终要把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外为己任。
东江纵队观后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东江纵队的纪念馆,这是一次极其珍贵的历史体验。
在这里,我的灵魂受到了一次强烈的洗礼,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示。
作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支重要队伍,东江纵队是我国人民英勇斗争的象征之一。
在经历了长期、艰苦、危险的斗争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民族解放。
回想起来,他们的历程体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高尚的精神——爱国主义、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斗志、敬畏生命的精神等等。
纪念馆内部布置得十分精美,外墙上的巨型浮雕显得庄重而威武。
在参观过程中,最感人的就是展示了东江纵队的生平事迹、战斗历程以及传统文化等几个部分。
通过这些展示,我更加明确了东江纵队的伟大贡献和历史价值。
在展览过程中,我被那些照片和文物深深吸引。
照片上,一张张革命先烈的面庞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他们以生命为代价,追求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理想。
他们原本可以选择安享富贵,但他们却选择了站在民族的前沿,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在纪念馆的展厅里,一幅幅宣传画及写有所抨击日军的壮烈诗词的墙纸,让我深受震撼。
我时常在想,如果这不是文物,而是真正的战争现场,那将是什么样的场景?在我面前的这些照片和文物,仿佛让我看到了他们当时的壮烈和血泪。
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衷心地为他们泪流满面。
而在展厅中,我还看到了许多我不曾了解的民族文化,如“青蛙跳”、“鬼牌”等传统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记录了纵队成员的生活趣事,更表现出了当时的随和开朗、团队合作和彼此信任的精神。
在我眼中,这些纵队成员们的行为无疑是对人性本质的极大呈现: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友谊、家庭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真理和道义的追求。
这着实让我感到内心的震撼,也为中国民族自豪和文化底蕴感到自豪。
近代史是我们的“痛点”,其间的种种给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以无数的伤痛和耻辱。
而东江纵队的不屈不挠精神,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
回顾历史,我们需要以自己的理性思维去看待它,而这也是我们需要为自己寻找前进方向的重要一环。
东江纵队纪念馆作文
《难忘的东江纵队纪念馆之旅》
早就听说东江纵队纪念馆特别有意思,一直想去看看。
这不,终于有机会去啦!
那天,风和日丽的,我和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纪念馆。
一进大门,就感觉好像走进了一个特别的世界。
纪念馆里有好多好多的展品和照片,看着那些陈旧的物件,我仿佛能感觉到当年先辈们战斗的场景。
哎,你说巧不巧,正当我在那聚精会神地看展的时候,身边来了一个小朋友,大概也就七八岁吧。
这小朋友那叫一个调皮,在那跑来跑去的,还不停地问他妈妈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他妈妈一边要拉着他别乱跑,一边还得回答他的问题,那场面可逗了。
只见小朋友跑到一件武器展示品前,瞪大眼睛问他妈妈:“妈妈,这东西是干嘛用的呀?”他妈妈赶紧小声跟他解释。
看着他们母子俩这样,我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们在里面逛了好久,每一处都仔细地看,认真地感受着。
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先辈们的故事,让我心里特别敬佩又感动。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还久久不能平静,想着今天看到的一切,真的是太有意义了。
东江纵队纪念馆,真的就像一个时光通道,让我们能回到过去,去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次的参观真的让我难以忘怀啊,我想我以后肯定还会再来的,再来感受一下这里的一切。
这就是我在东江纵队纪念馆的经历,是不是挺有意思呀!。
东江纵队观后感在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后,我深深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力量。
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武装组织,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次观后感中,我想分享一些我所体会到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东江纵队纪念馆的陈列展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展览馆内,展示了大量关于东江纵队的历史资料、照片和实物。
通过这些展品,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东江纵队的创建过程、战斗经历以及英雄事迹。
例如,展出的照片中有许多革命先烈的英姿飒爽,让我感受到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同时,馆内还陈列了许多当时使用过的武器、装备,这让我对当时的战争环境有了更为真实的感受。
其次,东江纵队纪念馆的环境布置也值得称赞。
整个展览馆的设计风格简洁大气,色调明快,使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展品的排列有序,配合着合适的灯光和音乐,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更能专心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更能沉浸在那段历史中,感受那份革命的热血和坚定。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观看完东江纵队的展览后,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东江纵队所展现的那种无私奉献、为民请命的革命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他们不畏艰险,不惧牺牲,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
这种为民族、为人民的情怀,至今仍然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应珍惜那些为我们换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
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定和幸福。
我们要继续弘扬革命精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只有在和平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建设美好家园。
总的来说,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次观后感,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也更加坚定了我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愿革命先烈们在天之灵得到安息,愿我们继续努力,奋发向前。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共创美好未来。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第三小学四年级师生参观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活动总结
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8周年,我们第三小学四年级师生参观了大岭山镇东纵抗日纪念馆。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通过参观教育学生铭记国难,发愤图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面镜子,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而且中国抗战用了八年之久,完全是因为国弱民穷、经济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正是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在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在经过了一段曲折之后,中国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国工作的着重点,把改革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
通过改革,中国加速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强了综合国力,使中国更加坚强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抓住当前国内外的大好时机,采取既大胆进取又慎重稳步的部署,中国的改革必将成功。
中国人民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参观东纵纪念馆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东纵纪念馆。
东纵纪念馆坐落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它的里面保存着关于东江抗日战争的记忆。
一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雕塑像,我在雕塑前拍照留念。
然后绕过雕塑,走进展馆一厅,大厅里摆放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有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戴过的棉帽,有战士们用过的饭盒,有战士们用过的各式各样的枪刺,有侵华日军用过的防毒面具,有日本侵华期间遗留在中国的追击炮弹我心想:以前的武器这么了得呀!
我们又来到第二展馆。
这里陈列着华侨同胞对东江抗日支援的武器。
展厅左边显眼处,摆放了一部《前进报》用过的印刷机和打字机,旁边展示柜上还摆了很多不同型号的机枪和冲锋枪。
我们参观完室内,接着来到室外。
放眼望去,一架架高大威武的高射炮整齐地摆放在展示台上,真是壮观!我兴奋地跑过去,骑在那台最高最大的高射炮上,让妈妈赶紧给我拍照留念。
除了高射炮,我又陆续参观了雷达车、教练车、强击车
这次参观东纵纪念馆,我回顾了历史,增长了知识,懂得了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Tips: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体现。
写作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