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于徐州花灯工艺技术的便携式功能性开发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63.88 KB
- 文档页数:4
元宵花灯艺术与创新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被称为灯节。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会点亮各种各样的花灯,以庆祝团圆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元宵花灯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表达形式,更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花灯艺术也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展现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一、元宵花灯艺术的历史渊源元宵花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汉朝。
最早的元宵花灯是由纸制成,形式简单,内容多与祈求丰收、驱灾避祸有关。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元宵花灯逐渐演变为工艺美术的一部分,呈现出更加精细的工艺水平和丰富多样的形态。
二、元宵花灯的特点与形式元宵花灯的特点是灯光明亮、色彩丰富、造型多样。
它的形式包括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花草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例如,龙灯、凤灯、狮灯、动物灯等,都是元宵花灯的传统形式。
三、元宵花灯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元宵花灯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传承。
传统的元宵花灯制作技艺和设计理念被传递给了后人,并且通过创新与发展,元宵花灯艺术得以不断地焕发新的生命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元宵花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比如使用LED 灯、投影技术等,使得花灯更加亮丽和炫目。
四、元宵花灯艺术的现代应用与创造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元宵花灯艺术也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如今,我们可以在城市的公园、广场、商业街等地方看到各种各样的元宵花灯展览。
同时,元宵花灯艺术也与现代文化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创意形式,如灯光音乐秀、花灯舞台剧等,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五、元宵花灯艺术的传统魅力与时代发展元宵花灯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仅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更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当代社会,元宵花灯艺术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促进国内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徐州烙画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分析作者:刘佳惠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5期刘佳惠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烙画这一传统的手工艺正变得边缘化,做好相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势在必行。
继承发展烙画要注重传承民族文化情怀,关注本土生活方式,将传统民间烙画艺术应用于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赋予烙画作品精神内涵和时代气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实现其社会和经济价值,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文章对徐州烙画民间工艺传承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文创产品产业化开发的途径,为传统民间艺术在新时代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提供思路。
一、徐州烙画艺术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徐州烙画艺术传承现状徐州烙画历史悠久,属于江浙烙画体系,题材广泛,艺术整体风貌隽秀典雅,在地域气候和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徐州烙画的代表人物是田玉田先生,其1958年出生于江苏徐州,被画界同仁称为“平中见美的现代烙画天才”。
经数十年潜心研究和探索,田玉田先生独创出一套工艺彩烙套色现代烙画技法。
2018年成立的徐州市烙画艺术协会集结了一大批烙画艺术人才,为烙画技艺的交流和创新提供了平台。
面对西方文化、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民间文化成为“非主流”文化,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但很难给传承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因此,探索民间工艺新的传承、发展途径,成为民间工艺人的首要任务。
(二)徐州烙画艺术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1.烙画题材缺乏设计与创新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审美也不断发生变化。
不少景区售卖的烙画产品题材有限,更新速度慢,陈旧的文创产品不能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烙画产品同质化严重、粗制滥造。
这些缺乏吸引力的烙画产品不仅不能提升城市魅力,反而会破坏城市形象。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衍生品开发与研究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展示和研究汉代画像石的博物馆。
汉画像石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种古代石刻艺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雕刻工艺而闻名于世。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画像石,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汉画像石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衍生品开发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一、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衍生品的类型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衍生品主要包括文创产品、纪念品和书籍资料等多种类型。
文创产品主要以汉画像石为设计元素,包括T恤、手绘工艺品、地方特色小吃等,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纪念品则以艺术馆特色为主题,如明信片、冰箱贴、钥匙扣等,常常被游客购买作为旅行的纪念。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还出版了一系列相关书籍和资料,包括以采石为主题的专业研究论著、图录以及文化交流活动的纪实等。
二、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衍生品开发的意义1. 文化传承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衍生品的开发,可以将汉画像石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不同形式的产品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这些产品不仅可以让民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汉画像石的魅力,还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有助于推动汉画像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 经济效益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衍生品开发不仅可以为艺术馆本身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通过与设计师、手工艺人等相关产业的合作,可以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 文化交流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衍生品不仅在国内有市场,还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一种方式。
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通过艺术馆衍生品的推广,可以增加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衍生品开发与研究的现状当前,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衍生品开发与研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汉画像石文化的特殊性,衍生品的设计和开发需要兼顾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这对设计师和工匠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汉代灯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研究【摘要】汉代灯具作为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既具有实用性又蕴含丰富的艺术性。
本文从汉代灯具的历史背景、种类和材质、文化意义入手,分析了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在实用性方面,汉代灯具在照明、装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艺术性方面,其造型、图案等设计揭示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
探讨了汉代灯具的制作工艺以及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
提出了对汉代灯具保护与传承的建议,认为其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展示了汉代灯具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汉代灯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促进其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关键词:汉代灯具、实用性、艺术性、历史背景、种类、材质、文化意义、制作工艺、当代生活、保护与传承、中华文化、重要性、价值1. 引言1.1 汉代灯具的历史背景汉代灯具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汉代社会进入了繁荣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文化艺术也迎来了全盛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汉代灯具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和宫廷,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
汉代灯具的历史背景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汉代时期,灯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不仅给人们提供光明,还具有辟邪、辟瘟的象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灯具的种类和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体现了当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
汉代灯具的历史背景是一个融合了文化、艺术和实用性的时代背景,灯具在当时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繁荣和文明程度。
1.2 汉代灯具的种类和材质汉代灯具的种类和材质非常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多元。
在汉代,灯具主要分为油灯和蜡烛两大类。
油灯是使用植物油或动物油作燃料的灯具,常见的材质包括青铜、铁、瓷器等。
青铜油灯多为器形简洁优雅,常饰以莲花、云纹等图案,体现了汉代艺术的精湛工艺和美学追求。
铁灯则更为实用耐用,结构简单却功能强大。
花灯的设计与创新花灯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享有盛誉。
它不仅是民间节庆活动中的必备元素,更是艺术家们创作和表达的媒介。
本文将从设计和创新两个角度来探讨花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可能性。
一、设计的艺术性设计是花灯的灵魂,艺术性的设计是花灯得以展现奇特魅力的重要原因。
花灯设计应该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既能突出传统风格特征,又能吸引当代人群的注意力。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形状和颜色来展现花灯的独特之处。
同时,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光线、音乐和动画等技术手段,使花灯的表演更加生动活泼。
在艺术性设计方面,可以采用故事性设计,通过花灯展现具有叙事性的场景,让观众在观赏花灯的同时产生共鸣。
例如,设计一幅栩栩如生的唐代宫廷场景,通过花灯的照明效果和背景音乐,再现当时的豪华氛围,引导观众进入古代的世界。
此外,还可以设计具有象征意义的花灯,以寓意和思想内涵感染观众,激起情感共鸣。
二、创新的思维方式花灯的发展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
如何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实现创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在材料和技术方面进行创新。
传统的花灯材料多为纸、木、竹等,而现代材料的应用可以为花灯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利用激光技术在花灯上刻画出精细的图案,运用LED灯和光纤等高新技术,使花灯具有更多元化的灯光效果。
此外,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开发出可远程控制和互联网连接的花灯,使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观赏、控制花灯。
其次,可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
传统花灯多以静态的造型为主,创新的思维可以使花灯拥有更丰富的动态表现方式。
例如,利用电机和声音感应等技术,使花灯能够旋转、移动并发出声音,增加观赏的乐趣和趣味性。
也可以将舞台上的演员与花灯融为一体,通过身体动作和舞蹈来演绎花灯的故事,使花灯表演更加生动。
最后,可以在文化内涵上进行创新。
传统的花灯多以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题材,创新的思维可以将当代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文化元素融入到花灯创作中。
徐州剪纸,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广泛分布于徐州的邳州、新沂、沛县、丰县、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贾汪区等。
尤其集中分布于邳州市大部分乡镇、新沂市合沟镇及沛县敬安镇。
徐州剪纸的形式大致可分为装饰剪纸(窗花、顶棚、盆花、枕花、帐花、灯花等)、绣花纹样(鞋花面等)、特种剪纸等。
徐州剪纸内容也由传统的表现手法转为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各类剪纸新作,使内容便加广泛,如:收割、养殖、运输、建筑等生活场景,也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人物等。
徐州剪纸艺人众多,代表性的人物有新沂的王桂英等;邳州的李云霞、衡瑞霞等;沛县的张玉兰等;市区的有孟宪云、张丽君、刘毅、吴国本等。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新沂剪纸大师王桂英。
这里展示的她的作品有:。
这里展示的是徐州市知名剪纸艺术家张丽君的作品有:。
这里展示的是徐州知名剪纸艺人孟宪云老师的作品:。
信息点:新沂剪纸大师王桂英,她出身贫苦,从小就倍受父亲雕刻艺术的熏陶,她的作品源于生活,内容丰富,构图简洁,造型生动,浑朴天然,自成一家。
既有质朴厚重之意,又充满着生活情趣。
其创作的近百件作品荣获国内外大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徐州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名师辈出,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青年剪纸艺术家,张丽君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她的《九龙图》、《喜上眉梢》、《虎娃》先后获得了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中国民间雕刻、剪纸大赛金奖及江苏省工艺美术最高奖“大阿福奖”。
香荷包,又称“香囊”,“香缨”,俗称“香布袋”、“料布袋”。
端午节有制作和佩戴香荷包的习俗。
香荷包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品,历史久远。
汉代时,徐州手绣香荷包已广泛运用到岁时年节等民俗生活中。
明清时,徐州手绣香荷包已有较大发展。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徐州香荷包。
徐州香荷包从内容上看,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松鹤延年、喜鹊闹梅等,寄托着人们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专利名称:一种可自动展开花灯陶瓷工艺品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张国平
申请号:CN201821814187.9
申请日:20181105
公开号:CN208846157U
公开日:
201905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工艺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展开花灯陶瓷工艺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灯架、陶瓷灯罩和灯座,灯座下端设有灯泡,陶瓷灯罩可分离的卡接于灯座下端,灯座内开设有空腔,灯座上端固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内开设有用于放置风扇的容纳腔,容纳腔底部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孔,安装座上端固接有端盖,端盖上开设有进风口,灯座的四周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出风口,灯座四周固接有花瓣布罩,花瓣布罩内设有储风腔,灯泡与风扇在电路原理上为并联连接并与微波感应开关、电源开关及电源串接。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美观,有人靠近时,可自动感应,灯亮并展开花瓣布罩,花瓣布罩通过充气与放气来实现开合,互动性与趣味性强。
申请人:福建省德化县晖龙陶瓷有限公司
地址:362500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宝美工业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刘玉欣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元宵节的花灯艺术创新技巧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元宵节的晚上,人们会点亮各式各样的花灯,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
在近年来,花灯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发展,以下是一些花灯艺术创新技巧的介绍。
一、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在花灯的制作上,可以将传统的形式与现代的元素相结合,以增添新意。
传统的花灯形式通常是舞动的龙、凤凰和狮子等,而现代元素可以是流行的卡通形象、科技元素等。
这种结合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增加节日的时尚感和趣味性。
二、运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传统的花灯多使用的是纸、绢等材料,而现在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新材料,如塑料、玻璃纤维等。
利用这些新材料可以打造出更精美、更耐用的花灯,同时还可以利用新工艺来增加花灯的立体感和特效,更加吸引观众的目光。
三、发挥光影的艺术效果在花灯的设计上,可以更好地发挥光影的艺术效果。
通过灯光的运用,可以让花灯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亮度,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
此外,可以结合音乐和灯光的配合,打造出一个更加有趣和吸引人的视听效果。
四、融入互动体验现代的花灯制作可以融入互动体验,即让观众参与其中。
可以通过触摸屏、声控等技术,实现观众与花灯的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来改变花灯的颜色或形状,或者通过声音的控制让花灯发光或发声。
这样的互动体验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使花灯更加生动有趣。
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在花灯的制作上,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可以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在花灯的设计和制作中,也应该考虑到材料的可再利用性,以使花灯产生更长久的价值。
总之,花灯艺术的创新技巧在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运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发挥光影的艺术效果、融入互动体验以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可以打造出更加吸引人眼球的花灯作品。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元宵节中,花灯艺术继续创新,展现更加美妙的艺术魅力。
基于徐州花灯工艺技术的便携式功能性开发研究
[摘要]徐州花灯”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花灯在徐州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汉文帝平息“诸吕之乱”之后。
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变化以及外来文化影响等因素,徐州花灯扎制工艺已面临失传。
因此针对现状与问题的深入分析,为了徐州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提出徐州花灯工艺技术的便携式功能性开发研究,1、照明作用。
2、社会性功能3、装饰作用4、节日与祭祀作用5、便携式设计为合理开发徐州花灯文化资源,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运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科学思路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花灯功能性创意
正文:
一.徐州花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正月十五闹花灯,不仅是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的喜庆活动,而且是我国民间具有悠久传统的民俗。
千百年来,民间的元宵灯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娱活动。
每当元宵之夜,便灯彩高悬,舞龙逗狮,一派龙腾虎跃的欢乐气象。
这气象预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作为元宵节的主角——花灯,更是受到民众的青睐。
民间灯彩的辉煌历程,也体现了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徐州花灯扎制起源于汉文帝平息“诸吕之乱”之后,为纪念“平吕”而设元宵节,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于是便有了徐州民间花灯扎制技艺。
历经两千余年传承,徐州花灯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特色,还在造型设计、材料选择和扎制技巧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徐州花灯。
[1]
国内研究云南、重庆等地的民间花灯的著述颇丰,但是研究徐州花灯的著述很少。
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传承难”问题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徐州花灯也是其中一员。
“徐州花灯”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曹开君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楼民间花灯”的传承人。
[3]目前,徐州也有许多扎制艺人,其中代表性艺人有:曹开君、申玉和、张家鑫、马敬昌、武西奎、单文斌(风筝)、叶来财、程德林等。
他们的作品都曾在国内、省、市各类重大艺术活动中获奖。
在这些扎制艺人中,曹开君的扎制作品是最具特色和创新力的,也是最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
曹开君的花灯扎制风格是在继承传统扎制的基础上,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探索、苦心研究,多次去苏州、北京、天津学习观摩,并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形成的。
他是最早把汉画像融入花灯里,吸取“秦淮花灯”和“自贡花灯”的精华,结合铁艺技术,创造出独具特色与欣赏收藏价值的花灯,成为市内同行的领头羊。
[4]
近年来,因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民俗日益淡化,加上外来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影响,徐州花灯已失去了曾有的繁荣,传统题材的扎制工艺受到冷落,加上对艺人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措施和制度不健全,徐州花灯扎制工艺已面临濒危,“传承技艺得不到系统保护,技术传承后继乏人,这是大部分非遗项目的生存现状。
”但是对于中华民间文化的精髓,我们作为传承者,有责任有
义务做到从思想上认识花灯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懂得文化遗产对于自己、城市甚至子孙后代的独特价值。
我们想要通过现在的科技与传统的花灯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具有时代性、功能性、创新性的花灯!
二、徐州花灯便携式功能性开发研究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仅只保护它,而更多的应该充分开发其功能性,使之与现代生活更加贴近。
因此我们对于徐州花灯做了以下功能性分析:
1、照明作用。
照明是花灯最基本的功能,现代的灯具有吊灯、吸顶灯、落地灯、壁灯等形式,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徐州花灯的造型进行创新,把复杂的造型简化,单一的模式多样化,把LED、声控、远程控制等技术加以运用,创造出符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化生活的灯具。
此外花灯花样奇多,是一种能增加辉光的灯具,很适合用于餐厅等区域,能给我们的就餐、娱乐等活动进行一般性照明。
它们有时也会被用于卧室,大厅、起居室,有时放到钢琴台顶上有是一种很有趣的照明方式。
2、社会性功能
徐州花灯造型丰富,色彩艳丽,极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在中小学生的教育方面,通过亲自学习花灯的制作过程,深刻感受徐州花灯的魅力所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满足人民娱乐审美需求、陶冶情操等社会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节日本身,还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交易平台,形成了特殊的市场。
除借助花灯超人气“非遗”品牌效应外,徐州还应主动引导花灯与旅游业结合“联姻”,藉以增添景区人文色彩,提升景区品位和效益;带动地方旅游行业的发展。
3、装饰作用
花灯的制作以纸、竹、绸缎、木是很常见的传统素材,塑胶、玻璃纸、亚克力……等则是现代的材料。
其实只要能透光,花灯的制作材料并没有限定,连水果、废弃纸盒、铝罐都可以做材料,所以花灯的变化有无限的想像空间。
[5]在造型上,徐州花灯千姿百态、巧妙独特,善于变化,在色彩上,颜色鲜艳,浓郁的色彩衬托出非凡热闹的节日气氛。
我们应该在徐州花灯的造型中提炼元素,将其运用到服装、鞋包、饰品、电子设备、美学等领域,把民族特色融入生活中,例如灯笼袖、包装盒等。
4、节日与祭祀作用
在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们往往选择花灯花灯节来庆祝这美好的一天。
灯的种类形状很多,上有书法,绘画,灯谜,五彩缤纷,很是美观。
当然每个地方的来由都不尽相同。
元宵节的灯市,也是起源于春天祭祀。
灯最早是火把,原始人举着火把上山、到河边祭祀神灵。
在原始宗教中,人们通过摆灯、挂灯来与神灵沟通。
到后来,道教就依此发明了许多“灯仪”。
皇帝赏灯,宫廷形成宫灯;庙宇中的灯就做得特别漂亮。
灯的形式也开始丰富起来,开始赛灯。
宋代,城市繁荣,观灯逐渐脱离宗教,成为一件娱乐活动。
孙文辉认为,春节习俗起源于农耕文明。
如今已经不再是农耕社会,原本的祭祀功能逐渐消退,因此也导致“年味”逐渐淡去。
孙文辉认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某些春节的习俗成为我们的历史记忆,某些逐渐消退的传统民俗,通过积极的挖掘、抢救、保护,成为我们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展示,成为我们春节娱乐很重要的部分,十分令人欣慰。
针对徐州花灯便携式方面,有一款融合了多种优点于一身的灯具(如图3),
首先它方便携带,折叠起来的时候就像随身带的小镜子,放在口袋里都可以;其次,它很环保,白天把它折起来,顶部的太阳能板就会吸收太阳能并储存在内置的电池中,到了晚上,把它打开,就成了一盏质朴可爱的小灯了;最后,它顶部还设计了一根挂带,可以方便挂在自行车上、树枝上或者木棒上,非常适合露营的时候用。
在此便携式的方面加以花灯造型的改造,极具特色!
图3 可折叠的太阳能便携灯
通过由英国设计师Carson Leong设计的便携式概念音箱,简单时尚的造型来自于花灯节上的排花灯设计,最为妙绝的是它没有任何的按钮或旋钮,通过上下滑动来开关和调节扬声器音量,花冠随着滑动扩大和缩小。
不仅从造型上巧妙的运用了花灯的元素,而且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精彩瞬间!
图4 便携式花灯概念音响
三、徐州花灯的意义
为了保护徐州花灯,重视徐州花灯的传承,徐州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每逢元宵节都会组织开展灯会;在继承花灯的传统技艺的同时,研发新产品,扩大花灯的应用范围;进而扩大花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们基于徐州花灯工艺技术,想通过研究便携式功能性的花灯,利用现在的新型材料创造出有别于传统意义的花灯,但是我们会在保护和发展的观念上,进一步认识传统花灯的艺术价值,
以及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展现出的新的艺术生命力。
徐州花灯文化历史悠久而艺术内涵丰富,形象反映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等,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
徐州花灯是一种包含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切都表明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花灯是集聚文化、历史研究价值、观赏价值、民俗价值于一身的宝贵文化遗产,更值得我们去传承、探索、保护、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是与地域、人文等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构成的文化综合体,形成遗产的整体价值。
以徐州花灯为例,它的艺术价值不只在于花灯本身,最为重要的在于以徐州花灯为中心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贯穿于整个花灯的发展当中。
经历沧海桑田的变化,一代代艺人执着追求,造就了“徐州花灯”的绚丽多彩。
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表现方法使得“徐州花灯”展现出属于徐州的风采。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一件简单的民间手工艺品,包含了农耕社会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活动和主观审美意趣,所以对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性的文化活动。
在教育体系下积极挖掘徐州花灯工艺技术资源,研究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和制作工艺,开发有特色的民间创意产品,为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和开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不仅对于高校形成地域特色教育有着现实意义,而且为地域文化传承下的徐州民间美术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模式参考,是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研究举措,具有当代价值。
[2]徐州行民俗博物馆鼓楼民间花灯
[3]《徐州日报》 2013年2月23日第五行
[4]徐州文化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简介(四) 2010-9-25
[5]花灯百科
《爱稀奇》可折叠的太阳能便携灯
《火星网》华灯初上:新奇的便携式花灯概念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