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快板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快板基础打法教程快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演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学习快板的基础打法对于喜欢这种艺术形式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快板基础打法,帮助初学者能够快速入门。
一、基本姿势在学习快板之前,我们首先要掌握正确的站姿。
双腿稍微分开,身体保持平衡,肩膀放松,目光注视前方。
这种姿势有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使得打板动作更加准确。
二、基本拍法快板中的基本拍法有打、点、点、折。
其中,“打”指的是用手掌轻轻敲打快板的左侧或右侧,“点”指的是用手指轻轻敲击快板的位置,“折”则是略微弯曲手指并敲击快板。
初学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这几种基本拍法来熟悉快板的节奏和韵律。
三、基本节奏快板的节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慢板,另一种是快板。
慢板的节奏相对较慢,打击力度较轻,更加注重板子的声音。
快板则是指节奏较快,打击力度较大,相对更加有力。
初学者可以通过练习这两种节奏,逐渐掌握快板的韵律感。
四、打板技巧在学习快板时,掌握一些打板的基本技巧能够帮助我们表演得更加出色。
首先是要注意掌握力度,不论是打、点还是折,都要控制好力度的大小,不要过轻或过重。
其次是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快板时,要确保拍打的频率和速度符合要求。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拍板时的花样技巧,如手指的滑动、双手的交叉等,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五、配合动作快板的表演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打法和节奏外,还需要与身体动作相配合,使得表演更加生动。
比如可以配合手势、面部表情以及身体的动作来突出表演的主题或情感。
初学者可以通过观摩一些优秀的表演者来学习他们的动作配合技巧,逐渐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六、专业指导除了自学之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初学者可以考虑寻找一位专业的快板老师进行指导。
专业的指导可以帮助我们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和习惯,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学习内容,使我们的学习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总结:快板作为一门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既需要掌握基本的打法和节奏,又需要配合动作来突出表演的特点。
快板的基本打法快板有“数来宝”、快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等多种形式。
“数来宝”是两个人表演的;快板书是一个人表演的;小快板除了作返场小段以外,主要是群众文艺活动的一种形式;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的。
一、五功三技为了给下一步竹板击节的各种『板式』创造条件,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基础,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此功增强腕力。
(3)颠功:将节子横握,姆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单点”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相同。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姆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嗒〃,后半拍为”嘀〃,速度均匀不要快。
(5)抖功:在”摇功〃的基础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姆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姆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姆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的;快板书是一个人表演的;小快板除了作返场小段以外,主要是群众文艺活动的一种形式;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的。
一、五功三技为了给下一步竹板击节的各种『板式』创造条件,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基础,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此功增强腕力。
(3)颠功:将节子横握,姆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单点”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相同。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姆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嗒〃,后半拍为”嘀〃,速度均匀不要快。
(5)抖功:在”摇功〃的基础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姆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姆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姆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扬法:将底板握住后,臂往上扬,前板随着扬起的”贯力〃,向上起翻,与底板成平行。
快板的打法一、大板的打法:1、“呱”音:这是大板最经常发出的声音。
右手拇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持板位置在穿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前板上扬向下打击底板,发出“呱”的声音。
手握竹板要松弛,打出共鸣音。
2、“台”音:将拇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拇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马蹄点儿:这种板点酷似马蹄行走的声音,发出“咕”、“呱”两个声音。
演奏时,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横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线处,其余四指弯在底板前面侧边;掌心拱起,捂住底板的瓦垄处(凹面),形成“共鸣箱”。
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咕”的闷音。
然后掌心动作不变,用拇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余三指张开;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也可以只打开、关闭拇指,打出“咕”“呱”的马蹄声音。
二、小板(节子)的打法:1、基本点儿:是最基础的板式。
将节子立起,先用无名指推动底板,用底板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待回来时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较慢。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2、单点儿:节子立起,先用底板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拇指挡在节子的腰部碰出『咯』的音,拇指又借力挡回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
分为快打、慢打两种,用于不同场合。
嘀咯嗒|嘀咯嗒|嘀咯嗒|嘀咯嗒|3、双点儿:双点是一个单点加一个基本点组成,是快板书常用的板点。
要求速递均匀、稳定。
嘀咯嗒|嘀嗒|嘀咯嗒|嘀嗒|4、混合点儿:无名指控制好底板和拇指限定一个距离,使前四块板来回逛动撞击,发出象老式火车的声音,要求节奏清晰稳定,每小节打出一个重音。
也分为快打、慢打两种。
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练习快板的五功三技一:为了熟练打击各种『板式』,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快板最基本的几种打法(各种板点儿、声音很多,仅介绍其中一部分初级的)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一、大板的打法:1、“呱”音:这是大板最经常发出的声音。
右手拇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持板位置在穿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前板上扬向下打击底板,发出“呱”的声音。
手握竹板要松弛,打出共鸣音。
2、“台”音:将拇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拇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马蹄点儿:这种板点酷似马蹄行走的声音,发出“咕”、“呱”两个声音。
演奏时,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横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线处,其余四指弯在底板前面侧边;掌心拱起,捂住底板的瓦垄处(凹面),形成“共鸣箱”。
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咕”的闷音。
然后掌心动作不变,用拇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余三指张开;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也可以只打开、关闭拇指,打出“咕”“呱”的马蹄声音。
二、小板(节子)的打法:1、基本点儿:是最基础的板式。
将节子立起,先用无名指推动底板,用底板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待回来时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较慢。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2、单点儿:节子立起,先用底板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拇指挡在节子的腰部碰出『咯』的音,拇指又借力挡回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
分为快打、慢打两种,用于不同场合。
嘀咯嗒|嘀咯嗒|嘀咯嗒|嘀咯嗒|3、双点儿:双点是一个单点加一个基本点组成,是快板书常用的板点。
要求速递均匀、稳定。
嘀咯嗒| 嘀嗒 |嘀咯嗒| 嘀嗒|4、混合点儿:无名指控制好底板和拇指限定一个距离,使前四块板来回逛动撞击,发出象老式火车的声音,要求节奏清晰稳定,每小节打出一个重音。
快板的训练技巧
快板是一种需要一定技巧和练习才能掌握的艺术形式。
以下是一些快板的训练技巧:
1. 基本功训练:快板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包括口齿清晰、发音准确、节奏感强等。
因此,初学者需要从基础训练开始,例如练习绕口令、打节拍、模仿别人的快板表演等。
2. 节奏感训练:快板的节奏感非常重要,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掌握。
可以尝试用拍手、敲桌子等方式来辅助练习,以加强自己的节奏感。
3. 语言表达训练:快板需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情感和内容。
因此,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快板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朗读、演讲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情感表达训练:快板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情感的传递。
因此,在快板表演中,需要注意情感表达的细节,如声音的抑扬顿挫、面部表情的变化等。
5. 多样化的练习方式:除了以上提到的训练技巧,还可以尝试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如跟着音乐练习、和其他快板爱好者一起练习、参加快板比赛等。
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快板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快板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努力的艺术形式,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同时,也要保持对快板艺术的热爱和兴趣,这样才能在快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说快板的技巧快板是一种流传广泛的传统艺术形式,以明快节奏、顺口流畅的语言和生动表演为特点。
以下是说快板的关键技巧:1. 声音和语调(1)声音要响亮:说快板时,声音要清脆、洪亮,充满活力。
这是为了确保观众能够听清楚每个字词。
(2)语调要抑扬顿挫:语调要随着情感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如表达疑问、惊讶、悲伤、欢乐等。
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使观众更好地感受故事的情节发展。
(3)控制音量:在快板表演中,要根据情节需要控制音量。
例如,在表达紧张、激动人心的场景时,音量可以加大;而在表达温柔、平静的场景时,音量可以减小。
2. 节奏和动作(1)掌握节奏:快板的节奏感很强,要熟练掌握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在表演中,要根据情节需要把握好节奏的快慢和停顿。
(2)动作要协调:在快板表演中,动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持身体协调,动作流畅自然。
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配合,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3. 歌词和曲调(1)歌词要简练:快板的歌词一般比较简练,要尽量用最少的字词表达最丰富的意思。
同时,歌词要顺口流畅,易于记忆。
(2)曲调要优美:快板通常配有优美的曲调,曲调要根据情节和情感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要注重音乐与语言的和谐统一,使观众在听觉和情感上得到更好的享受。
4. 情感表达(1)投入情感:说快板时要充分投入情感,通过情感表达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把握情感变化:在表演中,要把握好情感的变化,如表现欢乐、悲伤、愤怒等情感时,要使观众感受到情感的冲突和变化。
5. 形象塑造(1)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快板表演中,要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
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2)情节要紧凑:为了使观众始终保持兴趣,快板的情节要紧凑、跌宕起伏。
通过情节的变化和发展,使观众感受到故事的引人入胜之处。
同时,要注重情节之间的关联和转折,使整个故事更加连贯、有序。
一、五功三技为了给下一步竹板击节的各种『板式』创造条件,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基础,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此功增强腕力。
(3)颠功:将节子横握,姆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单点〝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相同。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姆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嗒〞,后半拍为〝嘀〞,速度均匀不要快。
(5)抖功:在〝摇功〞的基础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姆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姆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姆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扬法:将底板握住后,臂往上扬,前板随着扬起的〝贯力〞,向上起翻,与底板成平行。
然后,臂肘下落,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挑法〞和〝扬法〞的操作。
在上述〝挑法〞的基础,手腕转动更为用力,以底板下端与撞击前板,发出〝特〞的声音后,顺势将前板扬起。
再将前板往下砸,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二、合成单项练习熟练之后,进入合成节段。
可按〝数来宝〞,〝三、三、七〞的板式,基本点儿合成,口诀为: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心念手打:(每小节为一拍)口诀:│ 一二│ 三0│ 三二│ 一0│节子:│ 嗒嘀│ 嗒0│ 嗒嘀│ 嗒0│大板:│ 特0│ 呱0│ 呱0│ 呱0│口诀:│ 一二│ 三四│ 五六│ 七0│节子:│ 嗒嘀│ 嗒嘀│ 嗒嘀│ 嗒0│大板:│ 特0│ 呱0│ 呱0│ 呱0│练习要求:(1)位置:敲打节奏时,〝节子〞与〝大板〞侧面朝外持板姿式,〝低〞不能超过腹部。
在练习的时候,动作要求伸展,里外前后,左右上下,运动自如,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立搧〞、〝平撩〞,可进可退,防止一种姿式的倾向。
(2)节奏:以钟表速度做为节拍的标准,〝时钟〞、〝手表〞行走的速度有快慢之别,在练习时可采用各种速度,练习节奏的准确性。
(3)音量:要有〝强〞、〝弱〞的控制,要掌握节子方面的五指功能。
其功能为:姆指为挡,食指为挑,中指为托,无名指为贴,小指为协。
五指间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三、演唱板演唱时,为配合各种句式,所采用的『板点』,用来烘托情节,这里称为『演唱板』。
演唱板主要誁『节子』的运用:1、基本点儿:是叙述句子时用的板式,也是全段基础。
使用时,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腕子左右扭动,先用底板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待回来时撞击底板,又发出『嘀』的音,当弟二次推起时,姆指横在节子的腰部踫出『嗒』的音,姆指又借样回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较慢。
嘀×嘀嗒×嘀×嘀嗒×2、单点儿:姆指将节子的『顶端』按住,用腕将节子托起时,姆指下按,撞击底板机,发出『嗒』的单点机声音,此节奏适用于『垛板』为1/4节拍,速度较快。
嗒×××××××3、双点儿:腕子左右扭动将节子推动,姆指将节子的腰部挡回,撞击节子的底板机,推起时发出『嘀』的声音,挡回时发出『嗒』的声音,如同钟表的摇声、产生了双点节奏,适用于『俏口』的句式:嘀嗒嘀嗒嘀嗒嘀嗒4、垫点儿:用于句子的结尾处。
在演唱肘惟恐节子音量压演唱嗓音,因此,节子的音量要适当,当句子结束时,再加大节子的音量由于上述要求,才产生了『垫点儿』,但速度和演唱时一样,发出『嘀嗒』的声向,大致分为三种。
(1)句尾垫点儿:○满山.的森林密屋屋,○嘀嗒嗒○(2)无板垫点儿:句子演唱时无拍节,和说话样,使用垫点时再加节奏。
象『山东快书』的句式演唱相仿,唱完一句后加『铜板』的过门儿。
二武松一听火往上撞。
○嘀嗒嗒○(3)达花垫点儿:句尾加垫点,发出『嘟』的长音,或句中加垫点机。
○一轮红日东方起,看日出,(嘟.....嗒○)您奔东岳蹬泰山。
5、颠点儿:将节子平端,放在腰的位置,姆指按住节子的『顶端』,腕子上下颠动,发出来『嗒』的单点声向,节奏1/4节拍,一字为一板,板起家出,字停板上的板式。
嗒××××××6、火车点儿:与火车行进时发出的节奏相仿。
要求速度均匀,双人快板或数来宝适用此点机,因它节奏鲜明一拍即合。
嗒××嗒××嗒××嗒××7、晃板:无有节奏,姆指放在节子腰部腕子急速抖动,达续发出『哗』──的声音,表现紧张的情节适用于此点儿。
8、拈花:将节子平端,用腕颠起发出『嘀』的声音,姆指放在节子的腰部,当颠起后踫出姆指发出『嗒』的音,随即挡回撞击底板机。
姆指与拈花相似。
胳膞可伸、可缩、可前、可后、可长、可短、可上、可下,此节奏适用于配合各种人物的动作,表现快活。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9、凤点头:姆指将节子的顶端按住,拳至与耳相齐,肘腕大幅度甩下,至左半姆相齐,发出『嘀』的音,然后,肘腕臂拈又拳至耳齐,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由于节子上下舞动如鸡啄碎米,因此称为『凤点头』,此点机适用于『贯口』或『结尾』时使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10、混合点儿:前边所述各种板式的结合。
『单点儿』、『双点儿』、『晃板』,等达环套用,可根据情节变化,起承结合,配合不同的板点机,也许一句当中前半句是『火车点儿』,后半句就改为『风点头』。
总之,变换频繁,适用于一些高难度的情节及人物处理,混合点的创造在人物多变,情节复染的处理上,给快板书演唱表演,解决了很大的困难。
四、开场板〝开场板〞使用于快板书演唱的开端,起到很好的〝拢神〞效果(凝聚观察的注意力),更是快板书表演的一大特色。
在前两节的竹板操作基础上,〝开场板〞更重于左右两手,节子与大板的互相搭配,难度也更大。
〝开场板〞是由各种不同的板式所组成的,组合则因人而异,可以任意拆组。
由于〝快板书〞演唱的派别不一样,〝开场板〞的演奏也不同,这里综合几位快板书名家的打法,分类解说,参照如下:1、基础板:是开场板的主要板式,也是各种花点儿,转换的扭带。
起着运接的作用,是最基础的点儿,由始至终全用此点儿贯穿。
起板时,节子甩动两下发出〝嗒、嗒〞的两声响,规定出节奏,然后大板与节子配合。
节子:│ 嗒0│ 嗒0│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大板:│ 00│ 00│ 特0│ 呱0│ 呱0│ 呱0│2、鸳鸯点儿:大板采用〝下点上敲〞的板式。
下点时,姆指穿入两块竹板之间,撑住线绳处。
以右手虎口夹住底板,向左敲打前板,发出〝台、台〞像小锣一般的声音。
然后扬起前板,连续板落,发出〝呱〞的声音。
由于细声粗声结为一体,故称之为〝鸳鸯点儿〞。
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大板:│ 台台│ 0台│ 0台│ 台0│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大板:│ 特0│ 0呱│ 00│ 呱0│3、马蹄点儿:这种板式酷似马蹄行走的声音,发出〝勃〞,〝得〞的声响。
演奏时,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横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线处,其余四指弯在底板前面侧边;掌心拱起,摀住底板的瓦垄处(凹面),形成〝共鸣箱〞。
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勃〞的声音。
然后掌心动作不变,用姆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余三指张开;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得〞的声音。
节子:│ 嗒嘀喀│ 嗒嘀喀│ 嗒嘀喀│ 嗒嘀喀│大板:│ 勃0│ 得0│ 勃0│ 得0│4、剃头:演奏此板式时,节子不再抖动。
用姆指将节子的腰部捏住,靠虎口的张合,以中指、无名指、小指,托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夹〞的声音。
右手大板扬起,上端相迭,用虎口握住两板迭接处,两板平行成一字。
转动手腕,以大板前板的前缘,往节子底板的顶端敲击,发出〝啪〞的声音。
然后再以大板前板的前缘,搭在节子底板的顶端,顺势拉下,在节子的前四块板上端,轻轻括出较长的〝聒~〞的声音。
节子:│ 夹0│ 夹0│ 夹0│ 夹0│大板:│ 0啪│ 0聒~│ 0啪│ 0聒~│5、滚板:衔接在〝剃头〞板式之后专用的板点。
由于大板的动作,呈现划弧一般的滚动,所以称为〝滚板〞,共有三个碰击点。
当〝剃头〞板式收尾时,也就是〝聒~〞的声音一完,左手腕向上翻转,以节子下端,撞击大板前板的凸面中段,发出〝翻〞的声音。
接着,节子不动,右手腕向上翻转,手往上抬,令大板底板凸面下端,撞击节子下端,发出:〝挑〞的声音。
随即,在节子发出两拍〝夹、夹〞的声音中间,右手掌心向上,反握大板,以底板下端,向左横向撞击节子第一块板的中段处,发出〝撞〞的声音。
节子:│ 夹0│ 夹0│ 夹0│ 夹0│ 夹0│大板:│ 0啪│ 0聒~│ 翻挑│ 0撞│ 00│6、莲花板:用运腕力,将节子快速抖动,发出〝嘟~〞的声音;延长两拍后,用大板将节子的节奏切住,这就是莲花板的打法。
由于〝嘟~〞的声音达续两拍,比起其它板式的节奏花样要特殊,因此称为〝莲花板〞。
节子:│ 嘟....│....0│ 嘟....│....0│ 夹0│ 嘟....│....0│大板:│ 00│ 呱0│ 00│ 呱呱│ 0呱│ 00│ 呱0│7、连板:大板高高扬起,达续敲出,节子根据大板的拍节,配合节奏。
此板式在〝对口快板〞或〝数来宝〞中经常使用。
节子:│ 嗒嘀喀│ 嗒嘀喀│ 嗒嘀喀│ 嗒0│大板:│ 呱0│ 呱0│ 呱0│ 呱0│8、收尾板:开场板即将结束时使用,速度缓缓减慢,为起唱做好准备。
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大板:│ 特0│ 0呱│ 00│ 呱0│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0│大板:│ 特0│ 0呱│ 00│节子:│ 嗒0│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大板:│ 特0│ 特0│ 0呱│ 00│ 呱0│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0│大板:│ 00│ 00│ 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