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式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2种封管液的封管效果,以选择更有效的封管液封管,减少由于封管液选用不当而致堵管情况的发生,避免由于堵管而再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方法:12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60例。
实验组用0.9%生理盐水5ml封管,对照组用肝素稀释液3ml封管。
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血管堵塞率及各种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理盐水封管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封管方法。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液【中图分类号】R2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73-02本文通过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两种不同封管液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其血管堵塞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进一步了解哪种封管液更适合于老年人、降低静脉输液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行外科手术并采用静脉输液的患者120例,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术前检查,120例观察对象心、肝、肾功能及出凝血功能均正常,其中胆囊炎胆石症26例,肠梗阻5例,胃肠穿孔7例,阑尾炎48例,腹股沟疝34例;年龄60-85岁,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60例,其中男 32 例,女28 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27 例,女33 例。
两组病例男女比率及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统一使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2G、24G静脉留置针,肝素帽,敷料采用山东超瑞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6cm×7cm无菌透明贴。
封管液为0.9%生理盐水和肝素。
1.3 方法:1.3.1留置针静脉穿刺方法:静脉穿刺均选择四肢比较粗、直、暴露比较明显的血管,如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等。
常规消毒,绷紧穿刺点远端皮肤,使静脉固定,以15°~30°且针尖斜面朝上穿刺进针,套管针回血时,降低持针角度,边退针芯边缓慢将外套管送入静脉内,拔出针芯后立即接上肝素帽,并将输液装置与肝素帽连接,用透明敷贴固定套管针于穿刺部位。
护理论文正压留置针两种封管方式对比研究护理论文正压留置针两种封管方式对比研究引言:护理工作中,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输液、血液透析或者抽取样本等操作。
正确的留置针封管方式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正压留置针的两种封管方式,比较其优缺点,以帮助护理人员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1. 自封式固定帽封管方式自封式固定帽封管方式是一种常见的正压留置针封管方式。
其原理是通过自带的弹簧机构,将管道口关闭,防止外界空气和细菌进入留置针管道。
优点:(1) 简便易行:自封式固定帽封管方式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护理人员只需简单地按下固定帽即可完成封管操作。
(2) 高度密封:自封式固定帽封管方式确保管道的高度密封性,有效防止感染和空气污染。
(3) 可视性好:自封式固定帽通常具有透明材质,护理人员可以清晰地观察留置针管道的情况。
缺点:(1) 接触污染风险:自封式固定帽在封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直接接触固定帽,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
(2) 封管松动:由于使用的弹簧机构,自封式固定帽封管方式有一定的松动性,当患者活动较多时,固定帽可能松动,导致留置针失去封管性能。
2. 双锁定装置封管方式双锁定装置封管方式是另一种常见的正压留置针封管方式,其原理是通过双重的机械锁定装置,提供更加稳定和牢固的封管效果。
优点:(1) 安全可靠:双锁定装置封管方式通过机械锁定装置,确保留置针管道的高度封闭,减少感染和漏液的风险。
(2) 耐用性强:双锁定装置通常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可在患者运动较频繁的情况下保持管道的封闭性。
(3) 降低接触污染:双锁定装置封管方式在封管过程中,护理人员无需直接接触留置针封管部分,降低了接触污染的风险。
缺点:(1) 操作复杂:相较于自封式固定帽,双锁定装置封管方式可能需要额外的操作步骤,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2) 可视性较差:部分双锁定装置封管方式的锁定部件不透明,护理人员难以直接观察管道内部的情况,可能需要提前进行封管检查。
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式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更合理的封管方式在需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以期每日应用最少的肝素,达到最满意的封管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输液顺利进行。
方法选择本科需每日多次输液的老年留置针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仅在每日末次封管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其余每次均使用生理盐水5 ml进行封管,对照组每次均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进行封管,比较两组留置针堵管情况及保留时间。
结果两组留置针每日封管次数、堵管情况和保留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
结论在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应用生理盐水结合肝素盐水封管可有效防止导管堵塞,减少患者每日肝素的使用量。
【关键词】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封管老年住院患者往往有心肺等多器官功能减退,病情重、病种多、病情变化快而且多数患者因为心功能不全需要控制输液量[1],而抗生素、降颅压药物等常需要每日多次按时间段给药,以2次/d、每8 h一次两种间隔时间居多。
所以临床上经常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并且每日多次输液治疗。
既往我科常规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每日多次输液的留置针患者则需要多次封管,但肝素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老年患者对肝素较敏感[1],使用量应更加谨慎。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应尽量减少肝素的每日使用量,防止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选取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共110例因每日需要多次输液而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住院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封管方式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探讨对于每日多次输液的老年静脉留置针使用患者最佳的封管方法。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入住我科的老年患者110例,每日需2次/d或每8 h一次进行静脉输液,无凝血功能异常及肝素过敏。
随机分成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
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直接使用输液器内原液和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寻找一种临床上简单可行的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
方法对170例行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患者根据单、双日首次置管分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对照组)和输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实验组)。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浅静脉炎、堵管率等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同一保留时间段,实验组与对照组例数不存在差异,p>0.05。
结论输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可以替代生理盐水封管,而且操作简便,可减少封管环节,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减少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生理盐水;原液;封管静脉留置针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穿刺手段,能够降低反复穿刺造成的重复率,进而降低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封管是静脉留置针操作的主要环节之一,随着临床护士对静脉留置针重视程度增加,封管的技术也在逐渐提高中。
从大量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封管液体和封管的方法已经有多种科学的认识,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为了更好地简化留置针的操作规范,并降低患者费用,防止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临床已经有较多患者在输液时,护士使用输液器内的原液进行封管,我院对比了此方法与生理盐水封管的效果,现进行了本次所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实验对象为2010年1月-2010年8月在我科进行静脉输液的170例患者。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了常规的术前检查,患者无心肌疾病,无肝肾疾病,无凝血功能障碍,其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50岁,平均年龄为35.6岁。
根据单双日进行分组。
单日80例患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双日90例患者使用输入的液体,即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加抗生素)进行封管。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疾病和封管时间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静脉留置针的不同封管法比较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静脉留置针最好的封管方法。
方法将留置针的阴性端与正压接头相连接,然后从正压接头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A组)、预冲式封管液(B组)、肝素稀释液(C组)封管。
结果C组静脉留置的堵管率明显低于A、B两组,留置时间较A、B两组显著延长。
结论为老年性心血管患者静脉留置针时应用肝素稀释封管最有效。
标签:静脉留置针;封管;堵管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及护理对象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静脉留置技术越来越发展成为临床一项部不可缺少的新的护理技术,它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成为静脉输液的主要工具。
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因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但在临床实践中,尤其我们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由于其血液粘稠度相对较高,决定了其对封管的要求相对增高。
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延长留置针的有效使用时间,笔者将我科常用的封管方法随机进行了比较,从而找到最好的封管途径,切实应用于临床。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1年2月~2012年11月在我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36例,女性104例,年龄37~88岁。
其冠心病病程在1~30年,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排除血小板减少疾病患者。
将240例冠心病患者由电脑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0例,三组年龄、病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穿刺及封管方法患者均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2号留置针。
穿刺部位均选用手背静脉、前臂尺静脉,注意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选择好静脉穿刺点后,严格无菌操作,确定留置针在血管内,抽出针蕊,贴上透明敷贴,注明穿刺时间及穿刺人。
接上正压结头。
(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A组输液结束后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B组输液结束后用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预冲式导管冲洗器5ml封管液封管,C组采用浓度为125U/ml的肝素盐水3~5ml封管。
两种不同留置针封管手法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两种不同留置针封管手法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21年2月-2021年11月为时间段,选择40例老年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20例。
对照组,每次输液完毕后,应用肝素盐水常规正压封管,21:00前结束输液者需要再次肝素盐水正压封管;研究组,每次输液完毕后,用液体静压不关闭调节器慢慢退出输液器针头,21:00时,所有患者通过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平均留置时间、封管时间、封管成本,统计堵管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平均留置时间、封管时间、封管成本、堵管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老年输液患者,借助液体静压不关闭调节器,配合正压封管的方法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留置针;封管手法;老年;静脉输液因为普通头皮针容易药液外渗,容易贻误抢救[1]。
留置针自1964年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现已逐步取代头皮钢针,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成为临床静脉输液首选的输液工具。
它具有减少穿刺的次数、保护病人血管、便于抢救时可迅速给药及输血等优点[2]。
留置针的应用降低了护士每天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如何使留置针在留置的72h内不发生堵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降低封管时间及封管成本等问题,很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老年化,老年患者本身就血管壁薄、脆性大,皮肤弹性差,血管容易移位,其发生静脉炎的风险也增加。
其中,留置针的通畅性是影响其作用的一大因素,而封管技术直接关系到留置针的通畅性。
肝素盐水是常用的封管液,但是,肝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作用强、易出血等危险因素,老年病人十分敏感[3]。
为了探寻一种更适合老年手术患者的封管方法,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达到安全留置的目的,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我院静疗小组以2021年2月-2021年11月为时间段,选择40例患者且分成2组进行研究。
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式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更合理的封管方式在需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以期每日应用最少的肝素,达到最满意的封管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输液顺利进行。
方法选择本科需每日多次输液的老年留置针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仅在每日末次封管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其余每次均使用生理盐水5 ml进行封管,对照组每次均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进行封管,比较两组留置针堵管情况及保留时间。
结果两组留置针每日封管次数、堵管情况和保留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
结论在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应用生理盐水结合肝素盐水封管可有效防止导管堵塞,减少患者每日肝素的使用量。
【关键词】每日多次输液;老年人;静脉留置针;封管
老年住院患者往往有心肺等多器官功能减退,病情重、病种多、病情变化快而且多数患者因为心功能不全需要控制输液量[1],而抗生素、降颅压药物等常需要每日多次按时间段给药,以2次/d、每8 h一次两种间隔时间居多。
所以临床上经常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并且每日多次输液治疗。
既往我科常规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每日多次输液的留置针患者则需要多次封管,但肝素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老年患者对肝素较敏感[1],使用量应更加谨慎。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应尽量减少肝素的每日使用量,防止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选取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共110例因每日需要多次输液而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住院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封管方式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探讨对于每日多次输液的老年静脉留置针使用患者最佳的封管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入住我科的老年患者110例,每日需2次/d或每8 h一次进行静脉输液,无凝血功能异常及肝素过敏。
随机分成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
实验组男50例,女5例,年龄65~93岁,平均年龄(78.02±7.99)岁;对照组男49例,女6例,年龄65~94岁,平均年龄(78.20±8.73)岁。
2组性别、年龄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2组均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D Intima Ⅱ22G密闭式留置针,美国3M公司产透明胶布及Smith&Nephew Medical Limited 产IV3000透明敷贴4007型; 肝素为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肝素钠注射液,规格为12500 U/2 ml。
1.2.2 封管方法实验组:每日每次输液结束后使用生理盐水5 ml脉冲式正压封管,仅末次输液后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脉冲式正压封管;对照组:每日每
次输液结束后均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脉冲式正压封管。
1.3 评价指标
1.3.1 堵塞判断标准液体点滴不顺畅,静推有阻力。
1.3.2 保留时间判断标准BD公司建议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最长可至96 h拔管[2],故在96 h内留置时间越长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堵管4例,观察组堵管3例,经χ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
2.2 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每日封管次数、留置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每日封管次数、每日使用
肝素次数、留置时间比较(x±s)
组别例数每日封管次数平均留置时间(h)
观察组552.51±0.5783.89±11.21
对照组552.38±0.5385.47±8.42
P值>0.05>0.05
3 讨论
3.1 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且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临床上经常需要多次输入各种治疗药物如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脱水降颅压药物等,而且由于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脆性高,更加大了静脉穿刺的难度,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老年患者需每日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与并发症,便于急救也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各种治疗药物及时、顺畅的使用[3]。
为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形成血栓造成堵塞,在每次输液结束后需要及时封管。
3.2 目前封管液多使用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肝素在体内外都有强大的抗凝作用,使用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倾向,长期使用可产生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
折,60岁以上老年人对该药较敏感[4],因此应尽可能减少每日肝素使用量以减少其副作用发生。
但老年人血小板功能亢进,存在高凝状态[1],仅使用生理盐水封管其维持时间较短易形成堵管。
因此,对于每日需多次输液的老年留置针使用患者,探讨出一种更安全有效的留置针封管方法十分有必要。
3.3 本科分别采用实验组仅每日末次输液后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脉冲式正压封管,其余每次输液结束后均使用生理盐水5 ml脉冲式正压封管;观察组每日每次输液结束后均使用62.5 u/ml肝素盐水5 ml脉冲式正压封管两种方法。
观察两组导管堵塞情况,实验组堵管4例(其中1例系生理盐水封管超过10 h所致,3例为其他原因);对照组堵管3例,2组比较堵塞例数比较无差别,说明两种封管方法均能有效防止导管堵塞,对导管的留置时间亦无影响;观察组每日仅在末次封管使用肝素盐水,在2组每日封管次数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则可知观察组每日肝素盐水使用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则每日肝素用量减少,降低了肝素使用的副作用。
3.4 封管液作用有效时间不同,因此在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有效时间6~8 h)时应严格掌握封管时间,如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应及时改用肝素盐水封管(有效时间12 h)[5]。
虽然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时间可达6~8 h,但治疗时间为每8 h一次的老年患者仍在每天末次输液后使用肝素盐水封管,因为在临床工作中常由于治疗方案的调整或患者需要行特殊检查等原因而影响患者次日的输液间隔时间,使用肝素盐水进行末次封管则可有效应对。
3.5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为每日多次输液的老人减轻了多次穿刺的痛苦,保证了患者治疗药物的及时使用[6],其通畅与否是影响其使用的关键因素,安全、有效的封管方式十分重要,但严格的无菌操作、妥善的固定、正确有效的封管技术、严密观察、做好患者的宣教及留置针的保护工作也是保护好留置针必不可少的环节。
4 小结
在需每日多次输液的老年静脉留置针患者中使用改进后的封管方式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每日的肝素使用量,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导管堵塞,确保输液顺利进行,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蹇在金.现代老年医学精要.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25.
[2] 吕惠,杨澜.2种固定方法对颞浅静脉留置针保留效果的影响,.当代护士,2009,11:73-74.
[3] 唐景凤,杜静.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当代护士,2009,5:81-82.
[4] 陈新谦,张铁英,汤光,等.新编药物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5.
[5] 阳爱云,方立珍.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177-179.
[6] 刘翠萍,刘向丽.老年患者Y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30:88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