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钠封管的正确方法介绍如下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封管液的配制方法
1. 常规封管技术:通常采用10 mg/ml 的普通肝素钠溶液封管,高凝患者可以采用更高浓度的肝素钠溶液直至肝素钠原液,肝素钠规格12500 u : 100 mg : 2 ml 。
配置方法:10 mg/ml 浓度配置:1 ml 肝素+ 4 ml 生理盐水,50 mg 肝素 : 5 ml 液体。
2. 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5 mg/ml 浓度的肝素钠溶液进行封管配置方法:1 ml 肝素+ 9 ml 生理盐水,50 mg 肝素: 10 ml 液体。
3. 活动性出血倾向者:10%氯化钠溶液按导管容积封管;如果存在高凝状态,升高肝素浓度。
配置方法:如20 mg/L,2 ml 肝素+ 3 ml 生理盐水,100 mg 肝素: 5 ml 液体。
4. 根据凝血情况:直至纯肝素,必要时纯肝素+尿激酶封管。
普通封管
取5ml注射器一个,吸取12500单位肝素钠2支,根据深静脉导管长度分别推注长标准量加0.1ml
半肝素封管
取5ml注射器一个,吸取12500单位肝素纳1支,加入0.9生理盐水溶液至4ml,根据深静脉导管长度分别推注标准量后再加0.1ml
抗生素封管方法
头孢类抗生素1.0g为例
1、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抗生素,取2ml抗生素盐水(1ml盐水内含有100mg抗生素)
2、再抽取2ml肝素钠(12500单位),与上液充分混匀,共计4ml
3、根据深静脉导管长度分别推注标准量后再加0.1ml
庆大霉素封管
1、取庆大霉素1ml,加生理盐水至20ml
2、取10万单位尿激酶,用4ml生理盐水溶解
3、取2支12500单位肝素钠注射液
方法:1溶液取1ml+2溶液取1ml+3溶液,再根据深静脉导管长度分别推注长标准量加0.1ml。
留置针正确封管步骤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一、留置针正确封管步骤:肝素封管SASH S 生理盐水 A 给药 S 生理盐水 H 肝素生理盐水封管SAS S 生理盐水 A 给药 S 生理盐水二、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①常规消毒肝素帽。
②将抽有封管液(生理盐水和肝素液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
③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
④用夹子将留置针硅胶管夹好。
注:再次输液①常规消毒肝素帽:松开夹子,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先抽回血,再推注5~10mL 生理盐水。
②然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进行再次输液。
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在完整敷料表面沿导管走向触摸有无触痛。
三、注意事项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
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
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
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肝素液的配制浓度:1支肝素1.25万U 稀释于125~1250mL 生理盐水中,即每毫升含10~100U 肝素,用量5mL ,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小时,稀释的肝素溶液维持12小时)。
留置针冲管、封管标准操作规程【目的】1.冲管的目的: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液,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并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应用于两种药物之间或封管前。
2.封管的目的:于输液结束后,给予正压封管,以保持畅通的静脉通路。
【操作方法】1.用物准备:0.9%生理盐水、肝素钠、注射器2.封管液的种类:2.1等渗盐水:常用于套管针封管,停止输液后,每隔8小时封管一次。
2.2稀释的肝素液:可持续抗凝12小时以上。
3.稀释肝素液配置:肝素的浓度应为保持导管通畅的最低浓度。
儿科病人应使用1~10u/ml浓度的肝素盐水。
我院护理部推荐使用的肝素封管液浓度为:5u/ml 或 6.25u/ml ,相当于每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0.08ml或0.1ml肝素钠(1.25万u/2ml/支)。
4.冲管的方法:冲管液通常为生理盐水,用注射器推注的方法进行,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使等渗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5.封管的方法:采用正压封管,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少许,推注封管液剩0.5~1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留置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
若封管操作不正规,会导致血栓形成,堵塞套管。
【注意事项】1.通管时如遇阻力,不可强行通管,应拔除留置针,以避免将血栓推入体内。
2.为保证和维持留置针的通畅,应严格遵守规定的间隔时间和液量进行封管。
0.9%NS盐水封管,每次5ml,每隔8小时一次;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每次2ml,每隔12小时一次。
3.冲管或封管时,应使用2ml或5ml注射器,以避免冲管时压力过大,导致导管破裂。
4.如留置针导管内有明显凝血,不可进行通管,应拔除留置针。
第 1 页共1 页。
肝素钠封管注意事项1、临床常将配置好的肝素封管液放冰箱保存2小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抽取次数小于25次使用最安全。
2、肝素钠配置的浓度过低进行封管时,可出现不完全导管堵塞。
3、肝素盐水封管液剂量太少,不能冲进局部血管内的药物,滞留药物对局部血管刺激可引起静脉炎。
4、输注液为高渗性药物如20%甘露醇、脂肪乳、氨基酸、营养液、能量合剂及缩血管药物等对血管刺激性大的液体,应先用静脉滴注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再用肝素钠封管。
5、输注高浓度药物后,未用生理盐水冲管而使导管堵塞,发生堵管时,不能用注射器推注,应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引发局部组织坏死。
6、血液病封管液过多可导致自发性出血,对于有明显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血小板30*109/L,应当使用生理盐水封管较好。
7、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脂质代谢异常、血管硬化、血液粘稠度升高、血小板功能明显增强、抗凝血活性降低的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类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用100u/ml 肝素液(堵塞率为6.34%),优于50u/ml肝素液(堵塞率20.6%)。
8、输液器快输封管法,绝不能待液体滴注完毕后再拔针,否则可使血液回流至套管针内造成凝血堵管,且所用原液须为等渗液或等渗液中加广谱抗生素等刺激性小的当日输注液。
此法更适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过程中,省时省力,可有效避免注射器封管所致患儿的恐惧和哭闹。
9、注射器间接封管法,适用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血管弹性差,血液黏稠,采用双重正压封管可有效地遏制各种原因引起的回血现象,使体内血液无法向套管腔内回溢,可减少堵管,延长留置时间。
10、注射器直接封管法,所用封管液约20ml,适用于高渗液、刺激性强的药物(如20%甘露醇、化疗药物)静滴后的患者。
对局部血管起到一个冲洗作用,可减少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在局部血管的滞留时间,减轻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刺激,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3]。
11、输液器挤压封管法,茂菲滴管内需有液体1/2以上,绝不能停止挤压滴管后再拔针,所用原液须为等渗液或等渗液中加广谱抗生素等刺激性小的当日输注液,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此法适用于一些血管弹性好,血管较粗直,心、肝、肾功能正常,且无出、凝血机能障碍的患者。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与肝素钠液对肝病患者留置针封管效果的观察目的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肝病患者中留置针的封管效果。
方法将120例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导管堵塞、静脉炎等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导管堵塞、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用于肝病患者留置针封管既符合患者的生理要求,又能避免护士发生针刺伤、减少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静脉留置针;封管液;肝病患者留置针因具有能随时按需给药、不易脱出、不影响肢体活动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为避免留置针堵塞,长期以来我们均采用普通肝素钠稀释液封管,但肝素有致出血的危险,对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及胃肠道出血。
为避免肝素液封管的不利因素,本研究采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为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行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应用静脉留置针留置输液的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23 ~72岁,平均(45.5±3.5)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重症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別、年龄、用药种类、剂量等资料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BD Pegasus飞玛直型鲁尔接头带肝素帽及帽端,型号为24G的安全型留置针,穿刺部位为前臂、手背部浅静脉。
封管液观察组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5ml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照组采用5ml普通肝素钠稀释溶液(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00u)50u稀肝素盐水,两组均采取脉冲式正压封管法封管,即在输液完毕,先将头皮针退出留少许至肝素帽内,然后采用脉冲式推注法,边推注边拔针,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留置针导管内充满封管液,推注完毕,在靠近穿刺点处从远侧端卡住小夹子。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肝素钠封管注射液英文名称:Heparin Sodium Injectio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肝素钠。
本品还含有0.9%NaCl。
用于调节渗透压至等渗。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维持静脉内注射装置(如留置针、导管)的管腔通畅,可于静脉内放置注射装置后、每次用药后以及每次采血后使用本品。
本品不能用于抗凝治疗。
【规格】5ml:500单位【用法用量】只要容器和溶液适合检查,在使用前一定要先检查本品是否有可见异物,颜色是否异常。
维持静脉内注射装主的通畅:用于预防静脉用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内血栓形成。
使用时应注入足够的量以充满整个器械。
每次使用相关器械时,都应更换新的本品溶液。
每次通过注射装置给予药物前应检查回血,以确认针头或导管通畅、位置正确。
如果所使用的药物与肝素钠有配伍禁忌,则应在给药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整个装置,在第二次冲洗后再将本品注入进行封管。
使用本品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通常情况下本品在器械中可保持抗凝作用达4小时以上。
注:因为重复小剂量注射肝索可能改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应在肝素封管前获得基线APTT。
用于抽取血液样本:本品还可用于实验室采血试验的每次抽血之后。
当肝素钠会影响血样的试验结果时,则应在每次抽血前抽净本溶液并弃去。
【不良反应】毒性较低,主要不良反应是用药过多可致自发性出血,故每次注射前应测定凝血时间。
如注射后引起严重出血,可静注硫酸鱼精蛋白进行急救(1mg硫酸鱼精蛋白可中和100U肝素)。
偶可引起过敏反应及血小板减少常发生在用药初5~9天,故开始治疗1个月内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偶见一次性脱发和腹泻。
尚可引起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
肝功能不良者长期使用可引起抗凝血酶Ⅲ耗竭而血栓形成倾向。
有使用本品后出现局部刺激和皮疹的报道。
偶发的四肢疼痛、缺血、四肢紫绀在过去常被归结为过敏性血管痉挛。
这是否与血小板减少相关的症状相同尚不明确。
输液港(PORT)、PICC、CVC、留置针肝素封管的配置方法及浓度分别是多少?你知道吗?
导 语 输液港(PORT)、PICC、CVC、浅静脉留置针(PVC)肝素封管的配置方法及浓度分别是多少?你知道吗? 作者:小暖
认识肝素钠注射液 肝素钠注射液,适应症为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
禁忌:对肝素过敏、有自发出血倾向者、血液凝固迟缓者 (如血友病、紫癜、血小板减少)、溃疡病、创伤、产后出血者及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规格:肝素注射液12500U/2ML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委员会发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规定: 肝素盐水封管液浓度范围: 输液港(PORT):100U/ML PICC、CVC及浅静脉套管针(PVC):0-10U/ML
建议配置方法: 输液港(PORT):4ml肝素加入250ml生理盐水(100U/ML) 解析:一支肝素2ml是12500U,4ml是25000U,一共是250ml生理盐水,再除以250,就得出是100U/ML! PICC、CVC及浅静脉套管针(PVC):0.4ml肝素加入250ml生理盐水(0-10U/ML) 解析:一支肝素2ml是12500U,0.4ml是2500U,一共是250ml生理盐水,再除以250,就得出是10U/ML!
相关:静脉导管的维护 1. 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2.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以上的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3. 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4. 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5.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肝素钠封管的正确方法介绍如下。
一.封管液的正确配置生理盐水150 ml 加入肝素钠12 500 U
二.封管的方法。
1. 输液完毕后均吸取生理盐水150 ml 加入肝素钠12 500 U (2 mg)肝素液3 ml ,用5 ml 注射器将针头全部插入肝素帽内,均匀注入肝素液,剩余1.5ml 后边退针边注入封管液,肝素帽内不留空隙,以达到管内充分肝素化。
2、输入高浓度或刺激性药物后封管时先静脉滴注或推注生理盐水20ml 后,用生理盐水150 ml 加入肝素钠12 500 U (2 mg)肝素液 3 ml 缓慢正压封管。
三.封管液配置不当造成的危害
1、肝素钠配置的浓度过低进行封管时可出现不完全导管堵塞。
2、肝素盐水封管液剂量太少,不能冲尽局部血管内的药物,滞留药物对局部血管刺激可引起静脉炎。
3、输注高浓度药物后未用生理盐水冲管而使导管堵塞,发生堵管的时候,不能用注射器推注,应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尽血管内导致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
4、血液病、封管液过多可致自发性出血。
四、操作步骤:打开包装,与输液器连接并排气,选择输液静脉、消毒、待干检查针尖与套管尖端完好持针柄,以15—30 度直刺静脉,缓慢进针。
见到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约2mm 撤出针芯约5mm,持针座将导管与针芯一起送入血管,撤出针芯用透明无菌贴膜固定留置针输液结束后封管
静脉留置针的规格:黄色24G 蓝色22G 粉红色20G 绿色18G 0.7mm*19mm 0.9mm*25mm 1.1mm*32mm 1.3mm*32mm
脉冲式封管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因此静脉输液的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文素质的不断进步,对医疗质量也有着更大的要求。
静脉留置针在输液中的应用,一定程度的减少患者在输液中反复穿刺的痛苦,解决了一定的输液问题,而封管是决定静脉留置针保留应用的重要步骤。
临床上通常使用封管液缓慢推注正压封管,使留置针套管内及套管附近血管内的药物得不到完全的冲净,增加了残留液对血管的刺激,和对留置针套管的损伤,影响了液体的输入。
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堵管、输液缓慢、留置时间短暂等问题。
而脉冲式封管和冲管对静脉留置针及血管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 .脉冲式封管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炎多是由于输入高渗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对周围血管壁形成化学刺激,同时,残留在静脉留置针套管壁上的药物,加大了对局部血管的刺激,提高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
因为缓慢推注封管的方法,只能形成直线型水流不能彻底的冲走管壁内的药物,而脉冲式封管的封管液可形成连接性的涡旋,不断地对套管和临近血管进行冲洗,彻底冲走药液,从而减少残留附着在血管及套管上的药物,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2. 脉冲式封管降低堵管率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堵管是其面临的第二大问题。
大多数堵管皆是因为在封管时不彻底使血液回流到套管内并受到套管内残留药物的刺激形成凝血而堵塞。
一般缓慢推注法封管,封管受力缓慢、均匀,患者治疗结束后,会有一段留置针的留置停用时间,在此段时间里血液逆流很难避免血液回流进入套管内而凝固。
脉冲式封管时可在套管内形成大的压力,减缓了血液的回流速度,将血液完全的冲出套管内,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凝血堵管。
3. 输液前脉冲式冲管的应用封管留置针启用输液前脉冲式冲管可加快输液速度,同时也起到了对留置针及静脉的保护。
常规的留置针冲管只是使用生理盐水缓慢均匀的推注冲管,无法将套管内及周围临近血管的残留液冲走。
因此无法完全打开套管,影响某些要求快速输入药物的应用。
脉冲式冲管在输液前用注射器先抽回血,观察有无回血后,先缓慢推注一点生理盐水观察有无阻力,防止引起栓塞,无阻力时再使用脉冲式冲管,可彻底的冲开套管,提高输液速度,达到药物治疗要求。
4. 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留置针由于留置在人体血管内,对人体组织存在一定的刺激。
普通封管不能将残留药物冲净,使局部组织发生病变,尤其在使用高渗性药物时尤为明显。
如果静脉留置针得不到充分的冲管,残留药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刺激局部组织形成静脉炎,影响了留置针的持续应用。
另外回血凝血堵管也必须停止留置针的应用。
由于药物的药性需求必须达到一定的输入量,例如:甘露醇。
如果输液前套管没有得到完全的冲管,滴速很慢,也必须重新穿刺。
脉冲式封管降低了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率,进而延长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采用脉冲式封管的静脉炎和堵管发生率降低,输液前脉冲式冲管可提高输液速度。
使临床上的静脉留置针得到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疗质量。
护理部:201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