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97年
- 格式:xls
- 大小:9.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信息港发布时间:2010-08-20 15:48:49进入社区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
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
全国围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有: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待解放的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公布的数字);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二亿七千六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点一八。
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70年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写一份1500字的文章,探讨各地区的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在1970年的情况。
以下是正文内容:1970年的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是人口研究的重要数据,它们反映了当时的人口发展状况和生活水平。
本文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和生育、死亡情况。
1. 北京市:1970年的北京市总人口为XXX万人,出生率为XX‰,死亡率为XX‰,自然增长率为XX‰。
这说明北京市当时的人口相对稳定,自然增长率较高,表明生育率高于死亡率。
这可能与北京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有关。
2. 上海市:1970年的上海市总人口为XXX万人,出生率为XX‰,死亡率为XX‰,自然增长率为XX‰。
上海市人口数量较大,但自然增长率相对较低,表明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对平衡。
这可能与上海市的城市发展、人口密度较高以及文化教育水平较高有关。
3. 广东省:1970年的广东省总人口为XXX万人,出生率为XX‰,死亡率为XX‰,自然增长率为XX‰。
广东省的人口数量较大,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这可能与广东省的农业经济为主导、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有关。
4. 四川省:1970年的四川省总人口为XXX万人,出生率为XX‰,死亡率为XX‰,自然增长率为XX‰。
四川省的人口数量大且自然增长率较高,表明当时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这可能与四川省的农业经济、人口密度较低以及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有关。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70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人口为XXX万人,出生率为XX‰,死亡率为XX‰,自然增长率为X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口数量相对较低,但自然增长率较高。
这可能与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人口密度较低以及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有关。
综上所述,1970年各地区的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明,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