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价格定价说课材料

安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价格定价说课材料

安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价格定价说课材料
安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价格定价说课材料

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价格定价

成本监审报告

安发改成监审〔2017〕1号

监审项目: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价格定价成本监审形式:送审与实地监审相结合

监审日期:2017年1至3月

被监审单位:安顺中油优艺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监审机构:安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监审人员:潘本洪王彧

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价格定价

成本监审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42号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委于2017年1至3月对安顺中油优艺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特许经营的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定价成本实施监审。采取对公司提交的成本资料进行初审,查阅核实相关资料,到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实地勘察,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研,向被监审公司沟通交流反馈成本监审意见等方法,最终得出监审结论。现将监审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本监审项目

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价格定价成本。

二、成本监审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相关财务资料;

(三)《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42号令);

(四)《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试行)》(发改价格〔2007〕1219号);

(五)《贵州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实施细则》(黔价办〔2007〕93号)

(六)《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七)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三、成本监审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相关性原则。计入医疗废物处置定价成本的费用,应与医疗废物处置生产经营活动相关。

(三)合理性原则。影响定价成本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技术政策、相关标准的要求。

四、成本构成情况

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个部分。

1.生产成本是指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合理支出,包括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车辆燃油费、动力费、办公费、维修费、劳动保护费、水费、检测费、污水处理费、残渣处置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它费用等。

2.期间费用是指医疗废物处置经营者为组织和管理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是指医疗废物处置经营者为组织和管理医疗废物处置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部门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业务招待费、办公费、水电费、会议费、差旅费、车辆使用费及其它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是指医疗废物处置生产经营者在销售环节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人员职工薪酬、办公费等营业费用。财务费

用是指医疗废物处置生产经营过程中因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在生产经营期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它财务费用(不还本付息的不计财务费用)。

五、基本情况调查

(一)企业基本情况

安顺中油优艺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位于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云盘坡。是湖北中油优艺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在取得安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特许经营权后,在安顺市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于2015年1月4日正式投入运营,主营业务为医疗废物处置,面向全市医疗服务机构收集医疗废物。2015年至2016年6月,公司采用高温蒸汽灭菌处理工艺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设计能力为日处置医疗废物3吨。根据《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收费管理办法》(安府函[2014]22号)规定,按1.1元/床·日的标准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2015年度共处理医疗废物842.2吨,处置总成本301.6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221.25万元,亏损80.43万元;2016年上半年共处理医疗废物548.7吨,处置总成本146.84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35.08万元,亏损11.76万元。

2016年6月30日,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扩能技改项目(采用微波消毒方式,设计能力为日处置医疗废物8吨)完成安装调试,7月1日投入试生产,目前正常运转。公司现有职工32人,其中:生产人员23人、管理人员7人、销售服务人员2人。截止12月末,该公司与我市178家医疗卫生机构共签定医

疗废物处置合同,签定合同床位8020张(含其它收费方式折算)。

(二)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

据市卫计委《安顺市医疗卫生机构2016年度基本情况调查表》(详见附表1),我市共有各级公立医院109家(含4家市级医院、20家县级医院和85家乡镇卫生院),2016年末编制床位数7789张,全年实际开放总床日数2653419张,平均7230张/日。全年实际占用总床位数2250653张,平均6166张/日,床位使用率84.82%。全市各级公立医院门诊全年共接待3723417人(次)。

截止2016年末,我市共有其它医疗卫生机构1735家。其中:社区医疗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诊所共193家,村级卫生室1524家,机关、事业单位、工厂、企业内部医疗室(医务室)4家,采供血机构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8家,精神病院、医护学校实验室4家。

六、成本监审情况

此次成本监审基于该公司2016年下半年(扩能技改后)生产营运情况开展。企业人员情况。该公司现有职工32人,其中:生产工人23人,管理人员7人,销售人员2人。与编制数相符。监审确定在岗职工32人,其中:生产工人23人,管理人员7人,销售人员2人。工资水平情况。安顺市统计局公布我市2015年末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为44,748.00元(201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目前未公布,采纳2015年数据作为监审依据)。该公司工资水平按不超过行业在岗职工年平均水平确定。

(一)生产成本

1.职工薪酬。

(1)工资。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医疗废物处置生产环节23人,与编制数相符。报告工资为525,588.20元,每人年平均工资45,703.32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职工平均工资不得高于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该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规定,应予核减,工资核减10,997.70元,监审确定514,590.50元。

(2)福利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福利费为59,732.55元。因该公司报告福利费为非货币形式,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非货币性福利不计入定价成本”的规定,应予核减,核减59,732.55元;按照不高于14%的比例计提,应核增72,042.67元,监审确定72,042.67元。

(3)社会保险费。按我省现行单位缴费比例,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分别占工资的7%、19%、1%、0.9%、0.4%。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社会保险费共计69,165.40元,应予核增,社会保险费核增76,463.71元,监审确定145,629.11元。

(4)住房公积金。安市公积金管委议〔2011〕1号规定,缴存比例为12%。监审期间,公司报告住房公积金15,710.00元,应予核增,住房公积金核增46,046.86元,监审确定61,750.86元。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为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

中“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比例确定”的规定,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和2.5%核定,分别核增10,291.81元和12,864.76元,监审确定10,291.81元和12,864.76元。

监审期间,公司报告职工薪酬670,196.15元,共核增157,971.26元,核减10,997.70元,监审确定817,169.71元。

2.固定资产折旧。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医疗废物处置生产环节折旧额538,590.79元,其中:房屋、建筑物折旧109,675.51元,机械和运输设备折旧106,947.82元,专用设备320,190.72元,电子设备1,776.74元。残值率为5%,根据《贵州省定价成本监审固定资产折旧技术规范(试行)》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538,590.79元。

3.车辆燃油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车辆燃油费265,091.52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265,091.52元。

4.动力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动力费142,463.41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142,463.41元。

5.办公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办公费8,603.0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8,603.00元。

6.修理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修理费154,350.0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未超过固定资

产原值的2%,据实核定,监审确定154,350.00元。

7.劳动保护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劳动保护费16,703.0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16,703.00元。

8.水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水费11,748.0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11,748.00元。

9.检测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检测费38,800.0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38,800.00元。

10.污水处理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污水处理费6000元(7至10月未缴)。该公司与西秀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中心签定的《污水处理协议》,污水处理费按3000元/月缴纳,应予核增,核增污水处理费12,000.00元,监审确定18,000.00元。

11.残渣处置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残渣处置费66,949.10元。该公司与安顺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签定的《医疗废物残渣转移焚烧协议》,残渣处置费按100元/吨缴纳,应予核增,核增残渣处理费13,584.25元(残渣率95%),监审确定80,533.35元。

12.原材料消耗。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原材料消耗为15,480.0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15,480.00元。

13.低值易耗品。监审期间,公司报告低值易耗品为174,147.19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174,147.19元。

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生产成本2,019,122.16元,共核增183,555.51元,核减10,997.70元,监审确定2,281,679.97元。

(二)期间费用

1.管理费用

(1)职工薪酬。

a.工资。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管理人员7人,与编制数相符。报告工资为187,150.66元,每人年平均工资53,471.62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职工平均工资不得高于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该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规定,应予核减,工资核减30,536.16元,监审确定156,614.50元。

b.福利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福利费为24,499.04元。因该公司报告福利费为非货币形式,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非货币性福利不计入定价成本”的规定,应予核减,核减24,499.04元;按照不高于14%的比例计提,应核增21,926.03元,监审确定21,926.03元。

c.社会保险费。按我省现行单位缴费比例,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分别占工资的7%、19%、1%、0.9%、0.4%。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社会保险费共计19,007.28元,应予核增,社会保险费核增25,314.62元,监审确定44,321.90元。

d.住房公积金。安市公积金管委议〔2011〕1号规定,缴存比例为12%。监审期间,公司报告住房公积金4,116.00元,应予核增,住房公积金核增14,677.74元,监审确定18,793.74元。

e.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分别为200.00元和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比例确定”的规定,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和2.5%核定,分别核增2,932.29元和3,915.36元,监审确定3,132.29元和3,915.36元。

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管理人员薪酬234,972.98元,共核增46,840.02元,核减33,109.17元,监审确定248,703.83元。

(2)固定资产折旧。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管理环节折旧额1,246.86元。残值率为5%,根据《贵州省定价成本监审固定资产折旧技术规范(试行)》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1,246.86元。

(3)业务招待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业务招待费44,354.00元。参照相关价格管理办法,按60%核定,核减17,741.60元,监审确定26,612.40元。

(4)办公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办公费21,445.0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21,445.00元。

(5)水电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水电费1,243.06元。根

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1,243.06元。

(6)车辆使用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车辆使用费22,807.36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22,807.36元。

(7)差旅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差旅费15,233.2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15,233.20元。

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管理费用341,302.46元,共核增46,840.02元,核减50,850.77元,监审确定337,291.71元。

2.销售费用

(1)职工薪酬。

a.工资。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医疗废物销售环节2人,与编制数相符。报告工资为70,899.00元,每人年平均工资70,899.0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职工平均工资不得高于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该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规定,应予核减,工资核减26,152.00元,监审确定44,747.00元。

b.福利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福利费为1,085.86元。因该公司报告福利费为非货币形式,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非货币性福利不计入定价成本”的规定,应予核减,核减1,085.86元;按照不高于14%的比例计提,应核增6,264.58元,监审确定6,264.58元。

c.社会保险费。按我省现行单位缴费比例,基本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分别占工资的7%、19%、1%、0.9%、0.4%。监审期间,公司报告社会保险费共计10,963.08元,应予核增,社会保险费核增1,700.32元,监审确定12,663.40元。

d.住房公积金。安市公积金管委议〔2011〕1号规定,缴存比例为12%。监审期间,公司报告住房公积金2,468.00元,应予核增,住房公积金核增2,901.64元,监审确定5,369.64元。

e.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为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比例确定”的规定,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和2.5%核定,分别核增894.94元和1,118.68元,监审确定894.94元和1,118.68元。

监审期间,公司报告销售人员薪酬85,415.94 元,共核增11,794.30元,核减26,152.00元,监审确定71,058.24元。

(2)办公费。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办公费1,980.00元。根据《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据实核定,监审确定1,980.00元。

监审期间,公司报告销售费用87,395.94元,共核增11,794.30元,核减26,152.00元,监审确定73,038.24元。

3.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监审期间,公司报告贷款额400万元,利息支出98,000.04元。按照贷款利息支出原则上根据与业务相关的实际贷款余额与贷款利率核定,但贷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的规定,据实核定,监审

确定98,000.04元。

监审期间,公司报告期间费用526,698.44元,共核增58,634.31元,核减77,002.77元,监审确定508,329.98元。

(三)医疗废物处置总成本。监审期间,公司报告医疗废物处置总成本2,635,820.60元,共核增242,189.82元,核减88,000.47元,监审确定2,790,009.95元。按监审期间6个月计算,平均每月成本为465,001.66元(详见附表2)。

七、成本费用分摊情况

我委对全市1844家医疗卫生机构产生医疗废物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核定我市日产生医疗废物总量4400公斤。其中:109家各级公立医院日产生医疗废物3700公斤,占总量的84.1%(住院床位日产生医疗废物3460公斤,占总量的78.7%;门诊日产生医疗废物240公斤,占总量的5.4%),1735家其它医疗卫生机构日产生医疗废物700公斤,占总量的15.9%(详见附表3)。

成本分摊按产生的医疗废物数量占比确定,住院床位计365,956.31 元/月;门诊计25,110.09元/月;其它医疗卫生机构计73,935.26元/月。(详见附表4)。

八、成本监审结论

核定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总成本为465,001.66元/月;按产生的医疗废物数量占比确定成本分摊,核定住院床位分摊365,956.31元/月、门诊分摊25,110.09元/月、其它医疗卫生机构分摊73,935.26元/月。

九、其他说明事项

(一)本次监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对无相关依据的数据予以剔除。

(二)参加本次成本监审的工作人员与被审核单位无任何利害关系。

(三)该公司扩能技改项目于2016年7月1日投入营运,成本调查过程中采集的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相关数据与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有较大差异,未能采用。本次监审仅对2016年下半年(扩能技改后)成本费用情况进行计算。

(四)安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扩能技改项目竣工投运,已经市环保局备案(试备案号:520400-2016-005号)。

(五)该公司2015年的财务报表经北京红日会计师事务所贵州分所审计(红日黔审字[2016]第009号),其真实性、合法性由被监审单位负责。

附表:1.安顺市医疗卫生机构2016年度基本情况调查表

2.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成本监审表

3.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基本情况调查表

4.安顺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成本分摊表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要求规范(试行)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和原则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防治医疗废物在暂时贮存、运送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 污染,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规范。 医疗废物处置应遵循环境健康风险预防、安全无害、废物减量的原则。 1.2 适用范围 1.2.1 本规范规定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过程的暂时贮存、运送、处置的技术要求,规定了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安全防护要求、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重大疫情期间医疗废物 管理的特殊要求。 1.2.2 对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执行本规范确定的“焚烧炉温度”和“停留时间”指标;对于医疗废物分散处理,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表2中“医院临床废物”的“焚烧炉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指标;对于同时处置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表2中“危险废物”的“焚烧炉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指标。本规范未规定的其他要求按《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执行。

1.2.3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暂时贮存、运送不适用本规范,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废弃放射源的污染控制按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定执行。 有关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包装规范,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另行发布。 1.2.4 本规范适用于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医学科研、医学、教学、尸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活动中的医疗废物产生者和集中处置者(包括运送者)。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和文件所含的条文,通过本规范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9217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

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

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 第1条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有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活动。 第2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者设备; (二)具有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工人; (三)具有负责医疗废物处置效果检测、评价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四)具有保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规章制度。 第3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贮存、处置设施,应当远离居(村)民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和交通干道,与工厂、企业等工作场所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并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4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至少每2天到医疗卫生机构收集、运送一次医疗废物,并负责医疗废物的贮存、处置。 第5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医疗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医疗废物专用车辆应当达到防渗漏、防遗撒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所内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第6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在运送医疗废物过程中应当确保安全,不得丢弃、遗撒医疗废物。 第7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装置,并确保监控装置经常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第8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卫生标准、规范。 第9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档案,每半年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一次。 第10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医疗卫生机构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用。 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支付的医疗废物处置费用,可以纳入医疗成本。 第11条各地区应当利用和改造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和其他设施,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并达到基本的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第12条尚无集中处置设施或者处置能力不足的城市,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应当在1年内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县级市应当在2年内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县(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在尚未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期间,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过渡性处置方案,确定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方式和处置单位。

医疗废物处置方案

陆川县人民医院 医疗废物处置方案 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感染,确保安全,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制度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设立医疗废物分类表、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等。建立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保障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正常运行。 二、分类收集管理: 1、分类收集规范,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 2、将医疗废物分别放入带有“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锐器盒内,不得再取出。 3、医疗废物达到3/4 满时,做到有效封口,贴上标签。 4、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和毒种保存液,应先高压灭菌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5、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废物,应用双层

专用包装物,并及时密封,贴上标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三、收集转运管理: 1、专业人员管理:运送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在运送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鞋等,定期体检。 2、运送医疗废物人员每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至暂存地。 3、运送前检查医疗废物标识、标签、封口,防止运送途中流失、泄漏、扩散。 4、及时清洁消毒运送工具。 5、严防暴露损伤,发生暴露应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四、暂存设施及登记管理: 1、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暂存地远离医疗、食品加工、人员活动区,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防渗漏措施,易于清洁消毒。 2、暂存点消毒管理:医院暂存点的警示标识清楚,交接记录完整,消毒记录及时。配备相应的消毒工具,器具及设备,医疗废物转出后采用有效氯进行消毒。 3、医院医疗废弃物暂存点有专人管理,有“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标识。 4、医疗废物在暂存处存放不超过 2 天。 5、产生和运送医疗废物的科室,对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时间、去向、经办人签名等内容进行登记。医疗废物由“玉林市爱民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负责清运、焚烧处理,登记资料保存三年。 6、医疗废物不得自行处理,禁止转让,买卖事故发生,定期督查。 五、应急预案:建立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时《应急预案》,对转运途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题目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题目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由何部门制定发布的?(B) A.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B.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C.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何时发布实施?(C) A. 6月16日 B. 8月5日 C. 10月15日 D. 12月1日 3、卫生部根据以上哪部法律法规制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C.《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D.《消毒管理办法》 4、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监督?(A)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分管废物处理的主要负责人 D.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 6、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是什么?

(D) A.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B.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医疗废物污染环境 C.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不造成医护人员感染 D.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7、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8、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调查处理结果向何部门报告?(A) A.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所在地的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9、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谢落、扩散的调查处理结果,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需多长时间汇总报卫生部?(A) A.每半年 B.每三个月 C.每个月 D.每半个月 10、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重大事故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D)

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

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 一、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因医疗废物而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特制订本应急方案。 二、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有关责任人、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人员、发现事故的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下班时间向医院总值班报告)。 (一)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二)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人员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 (三)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医院总值班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院领导及有关科室,同时组织人员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 (一)尽可能回收已经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 (二)对由医疗废物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 (三)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四)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进行消毒时,消毒人员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五)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四、经现场调查,如发现可能导致人员健康损害或传染病传播的重大事故,应向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五、禁止任何产生医疗废物的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一旦发现,借聘人员马上解聘,本院员工待岗。情节严重及引起严重后果的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废物意外情况应急处理流程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制度doc-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制度共5种制度需要上墙内容: 1、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领导小组 2、医疗废物目录 3、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职责 4、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职责 5、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程序与要求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分管院长) 成员:(医务科、质控、预防保健科等科主任、护士长、防疫专干、专职管理员)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说明: 1、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或者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2、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指套、手套、吸痰管、阴道窥器、肛镜、印模托盘、治疗巾、擦手巾、压舌板、臀垫等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 3、一次性医疗器械指《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所规定的使用于人体的一次性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 4、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物及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职责 1.设置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 2.制定、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制定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制定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4.制定、落实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5.落实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 6.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暂时贮存地点的工作制度及从产生地点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的工作要求。 7.医疗废物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送及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有关交接、登记的规定。 8.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9.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办法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有效控制医疗废物扩散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播,保护和改善卫生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用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血站、医学研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等的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四条医疗废物应当按照无害化的原则,采用统一收集、密闭运输、集中处置的方法进行安全处置。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医用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血站、医学研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进行集中收集、安全存贮,运输至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进行集中处置,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自行处置和买卖。 封闭式医疗废物容器由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按市环境保护行 第 2 页共 2 页

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统一配备提供,医疗废物产生单位须妥善使用。 第五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建设行政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分工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医疗废物的收集与管理 第六条医疗废物产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 第七条医疗废物产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防止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发生。 第八条医疗废物产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应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第九条医疗废物产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 第 2 页共 2 页

医疗废物分为类

医疗废物分为5类 1.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 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塑料制品。 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 2.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 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3.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 4.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医疗废物标志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第二十二条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未

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有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者设备; (二)具有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工人; (三)具有负责医疗废物处置效果检测、评价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四)具有保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规章制度。 第二十四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贮存、处置设施,应当远离居(村)民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和交通干道,与工厂、企业等工作场所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并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至少每2天到医疗卫生机构收集、运送一次医疗废物,并负责医疗废物的贮存、处置。 第二十六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医疗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医疗废物专用车辆应当达到防渗漏、防遗撒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所内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及市物价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制定的收费标准,经双方协商,对甲方经营、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置达成如下协议: 一、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范围和种类依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执行。 二、医疗废物的交接 1、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将暂时贮存的医疗废物移交给处置单位废物运送人员时,应与运送人员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上签字确认。 2、医疗卫生机构交予处置的医疗废物采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一式两份,每月一张,由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交接并共同填写。 3、每车每次运送的医疗废物采用《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由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填写并签字。 4、医疗卫生机构将医疗废物交予运送人员时,应对医疗废物种类、数量的真实、准确予以确认后双方签字,视为乙方接受。 三、甲方责任 1、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必须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与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隔离,且方便医疗废物的装卸、装卸人员及运送车辆的出入。

2、医疗废物由专人收集,不得将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混合包装,严禁将损伤性废物与其它医疗废物混合包装。 3、包装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聚乙烯(PE)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最大容积为0.1m3,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装;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低密度聚乙烯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LDPE)为原料,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150μm(0.15mm);如果使用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MDPE,HDPE),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80μm(0.08mm);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由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包装袋应印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4、按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运送前就地消毒处理。 5、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将处置费划入乙方银行账户内。 四、乙方责任 1、持有环保部门发放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向甲方提供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原件复印件。 2、按照规定的技术措施和要求,使用规范医疗废物收运车辆收集运输医疗废物。 3、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和减量处理,并将处置后的医疗废物残余物安全填埋。 4、对甲方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双方约定的接收时间上门接收,收集医疗废物的同时将医疗机构贮存场所清理干净。 5、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告知甲方,但医疗废物接收时间不超过48小时。 6、及时、快捷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五、处置费用、付款方式及收费变更 1、根据市物价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批准的收费项目、标准和市卫生局核定的床位数、门诊量,核定甲方的处置费为元/年(大写:元整/年)。 2、每次付款前,乙方将处置费发票通过挂号信或直接送达的方式交付甲方,甲方在当月底前将处置费通过银行划到乙方账户,支票或现金可以当场交付(或按甲乙双方商定的其它方式结算)。 3、如遇国家、省、市出台新的收费政策及标准,处置费用作相应调整,并签订补充协议。

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试题与答案

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试题 一、单项选择(30题) 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于何时颁布?(A) A 2003年6月16日 B 2003年7月16日 C 2004年6月16日 D 2004年7月16日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医疗废物是指什么?(B) A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危害性的废物 B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危害性的废物 C 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危害性的废物 D 在日常公益活动中产生的废物 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适用于( D ) A 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理以及监督管理 B 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C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弃物 D 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理以及监督管理;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4、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理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相关部门是:(C) A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 地方人民政府 C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5、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的原则是( D ) A 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单位处理 B 医疗卫生机构自行处理 C 不必处理 D 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单位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 6、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处理方法正确的是以下哪项?(C) A 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B 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即可排入地表水体。 C 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D 直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7、《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于由何部门制定发布?(B) A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医疗废物处置方案

xx人民医院 医疗废物处置方案 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有用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感染,确保安全,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保障人体康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健康组织,完善制度。 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制度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设立医疗废物分类表、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等。建立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保障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正常运行。 二、分类收集管理: 1、分类收集规范,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 2、将医疗废物分别放入带有“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锐器盒内,不得再取出。 3、医疗废物达到满时,做到有用封口,贴上标签。 4、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和毒种保存液,应先高压灭菌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5、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废物,应用双层专用包装物,并及时密封,贴上标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三、收集转运管理: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鞋等,定期体检。 2、运送医疗废物人员每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至暂存地。

3、运送前检查医疗废物标识、标签、封口,防止运送途中流失、泄漏、扩散。 4、及时纯洁消毒运送工具。 5、严防暴露损伤,发生暴露应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四、暂存设施及登记管理: 1、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暂存地远离医疗、食品加工、人员活动区,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防渗漏措施,易于纯洁消毒。 2、暂存点消毒管理:医院暂存点的警示标识清晰,交接记录统统,消毒记录及时。配备相应的消毒工具,器具及设备,医疗废物转出后采用有用氯进行消毒。 3、医院医疗废弃物暂存点有专人管理,有“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标识。 4、医疗废物在暂存处存放不超过2天。 5、产生和运送医疗废物的科室,对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时间、去向、经办人签名等内容进行登记。医疗废物由“玉林市爱民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负责清运、焚烧处理,登记资料保存三年。 6、医疗废物不得自行处理,禁止转让,买卖事故发生,定期督查。 五、应急预案:建立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时《应急预案》,对转运途中发生医疗废弃物泄漏,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应急处理措施,严防发生第二次污染,确保安全。

别墅“一房一价”定价体系浅析

别墅“一房一价”定价体系浅析

别墅“一房一价”定价体系浅析 摘自《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14年1期 作者:周淼王继雄陈驰摘要: 商品房销售价格作为房地产开发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决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进度、销售速度、变现能力以及最终盈利。合理的定价策略及科学的定价体系成为商品房“一房一价”时代的必要产物。别墅,代表了商品房的价值顶端,其一房一价定价策略更需适宜的研究方法和最佳的价格制定体系。本文对影响别墅的环境因素和产品因素进行剖析,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别墅“一房一价”的最终体系。 关键词: 别墅;一房一价;定价体系:层次分析法 一、引言 目前,学界对于别墅项目“一房一价”的研究还比较少,缺乏成熟合理的定价体系。我司在承担无锡某别墅项目定价课题的过程中,对别墅价格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分别计算环境因素和产品因素系数。

别墅“一房一价”定价体系形成了若干成果。 二、别墅“一房一价”影响因素认知 作为商品房的贵族,别墅家族从立地、造型、面世等环节,吸引着众多目光,其身价是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别墅价格应当遵循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体系。笔者在对现有别墅定价技术的梳理过程中发现大多为普通住宅市场比价法的简单移植,对于别墅特质的关注存在欠缺。总的来说,别墅产品的价格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环境影响因素和产品影响因素两大类,其“一房一价”体系如图1所示。 对于环境影响因素,笔者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环境子因素权重。对于产品因素的计算,我

们采用的是定量计算的方法。综合环境和产品因素,我们得出别墅“一房一价”定价系数。本文中的案例是我司为无锡某顶级别墅项目二期承担的定价课题,选取了一期成交别墅作为可比案例,得出二期别墅可比修正价格。最后,考虑时间因素,对时间形成的价差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一房一价”。 三、层次分析法确定环境因素系数 1.层次分析法及其基本流程 层次分析法(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对复杂问题做出决策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融合了定性和定量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组成因素,再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成若干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构造比较矩阵,计算各要素的权重。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构成环境因素的各子因素的权重。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构造判断矩阵。设影响目标评价的因 素有a i (i=1,2,3,…,n),设a lj 为因素a i 相 对于因素a j 的重要程度,a ij 确定方法见表1。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办 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924-44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办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有效控制医疗废物扩散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播,保护和改善卫生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山东省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用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血站、医学研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等的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医疗废物处置有效措施解析总结.doc

精品文档 黔东南华美医院医疗废物处置措施 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转运过程中,应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试行 )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等相关规范执行。 一、医疗废物的来源 表 ( 专题 1)1 医疗废物的来源 来源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一次性医疗 包括注射器、输液器、各种导管、药杯、尿杯、换药器具等。 用品 本项目不涉及传染科,传染性废物仅包括与血液及伤口接触的石膏、绷带,衣 传染性废物服及用以清洁身体的洗涤废液或血液的物品;化验室的病理性的、血液的、微生物的、组织的废物等,如血尿,粪、痰、培养基等。 锐器主要是用过的废弃的或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玻璃、解剖锯片、手术刀及其他可引起切伤或刺伤的锐利器械。 药物废物包括过期的药品、疫苗、血清、从病房退回的药物和淘汰的药物等。 细胞毒废物包括过期的细胞毒药物以及被细胞毒药物污染的镊子、管子、手巾、锐器等相关物质。 其它废物卫生院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 二、医疗废物的收集 1.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要求 (1)包装袋要求 包装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 塑料为制造原料。 包装袋最大容积0.1m3,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 桶 ) 盛装。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病理性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 “病理性废物”字样。 包装袋上应印刷医疗废物警示标志。 (2)利器盒要求 利器盒整体以硬质材料制成,其盛装的针头、碎玻璃等锐器不能刺穿利器盒。已装满 的利器盒连续 3 次从 1.5m 高处垂直落至水泥地面后不能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利器盒 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 塑料为制造原料。 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 损伤性物质” ,利器盒上应印刷医疗废物

如何设计产品价格体系

如何设计产品价格体系 黄恒 【提要】价格和价格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价格是基础,价格体系是发展,价格的制定是为价格体系的设计而服务的;价格的制定要科学、严谨、谨慎,要群策群力,不可盲目独断;价格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与渠道类型相匹配原则、资源下移原则和利益均衡原则。 【关键词】价格;价格体系;快消品。 对于很多厂家来说价格体系是个永久的课题,它伴随着产品和渠道无时不刻地萦绕着各位营销总监的心头、考验着他们的智商和情商,虽然很多情况下价格体系会保持很长一段时期不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价格体系不被大家所关注和重视,只是因为价格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轻易不变是在与竞争对手的一种连刀光和剑影都看不见的博弈------ 一、价格和价格体系的区别 何谓价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对商品价格的定义有着不同的阐述和解释。前者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阐述商品价格的定义: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后者则从供给与需求均衡的理论来解释商品价格:价格总是在供给与需求的博弈中形成,两者的博弈就是一个“平衡-失衡-平衡”不断循环的过程。 或许经济学理论过于深邃,大家不是很容易理解,在此我们联系日常经济生活和工作并结合市场营销学来讨论价格的话题,这样应该更加贴切、生动、具体一些。一说到价格,一般人都会想起超市货架上的价签,并联想到自己的腰包,而厂家都会想到公司的成本,并联想到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它总是那么具体、那么现实、甚至那么冷峻和严酷,它不苟言笑,总是淡定、冷静、公平地穿梭于买家和卖家之间,为他们搭建起交易的沟通桥梁。所有的卖家都对价格既爱又恨,爱之能为自己带来收入,恨之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收入。大家都在抱怨,为什么价格的天枰总不能偏向自己这边,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毛利、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空间。其实,价格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价格是怎么形成的呢?很多营销人对此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给“价格”一个比较通俗的解释: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价格是买家和卖家相互谈判而确定的,是买家需求和卖家利益相平衡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任何厂家对产品的定价都不能脱离消费者的需求、替代品、竞品、弹性等要素,否则只有以失败而告终。 在快消品行业中更是如此,在制定价格时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等要素,更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销售渠道情况来制定价格体系,以平衡渠道各方的利益、稳定市场秩序、增强渠道凝聚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谓价格体系是指生产企业根据自身的营销战略和渠道情况,核算产品成本和各类销售费用,针对不同的市场条件和不同的渠道成员制定不同的价格,它一般包括经销价、分销价和终端零售价等。 价格和价格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价格是“点”,价格体系是“面”;价格讲的是单一性,价格体系讲的是结构性;价格关注的是买家的承受能力和卖家的利益相平衡,价格体系强调的是数量规模和价格的反向匹配。一般地,生产企业的产品线都有一定长度,产品线中又分有一定宽度的产品系列,产品系列中再分有一定深度的产品单品,企业的产品组合是一个立方体结构,产品和产品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即粘度)。因此,对应着立方体的产品组合的价格体系也是个立方体结构,而价格只是这个立方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企业整个大的价格体系中还分有每个单品的小价格体系。 二、价格的制定 产品价格是企业最关注的、最敏感的、影响力最大的营销要素之一,是4P营销组合中唯一的收入要素,是企业利润的保证,是企业利润中心最有力、最核心的武器。企业产品价格制定合理、价格策略运用得当,会促进产品的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保障企业正常利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反之,则会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应科学、严谨、谨慎,不可轻率随意、不可盲目独断。制定产品价格时应该先明确产品的定位,充分考虑产品成本、消费者的需求、竞品、替代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 环发[2003]206号 2003-12-26实施) 2003-12-26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和原则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防治医疗废物在暂时贮存、运送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规范。 医疗废物处置应遵循环境健康风险预防、安全无害、废物减量的原则。 1.2 适用范围 1.2.1 本规范规定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过程的暂时贮存、运送、处置的技术要求,规定了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安全防护要求、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重大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的特殊要求。 1.2.2 对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执行本规范确定的“焚烧炉温度”和“停留时间”指标;对于医疗废物分散处理,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表2中“医院临床废物”的“焚烧炉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指标;对于同时处置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表2中“危险废物”的“焚烧炉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指标。本规范未规定的其他要求按《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执行。 1.2.3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暂时贮存、运送不适用本规范,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废弃放射源的污染控制按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定执行。 有关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包装规范,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另行发布。 1.2.4 本规范适用于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医学科研、医学、教学、尸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活动中的医疗废物产生者和集中处置者(包括运送者)。

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

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预案 近年来医疗废物在社会上到处乱排放,一次性医疗用品特别是输血器、注射器被社会上不法之人加工制成塑料制品以牟取暴利,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加强我院医疗废物的管理,完善我院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造成危害,根据卫生部“关于依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责任人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内、外、妇产科、供应室及检验科、药剂科、防保科负责人具体抓本科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二、废物管理要求 各科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本科的医疗废物进行管理,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造成危害。 三、医疗废物处理程序 病人用的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等敷料,传染病人或疑是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打包后贴上感染性废物标签,放在医院规定的统一地方由清洁工专人运往十吨锅炉焚烧。 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塑料试管剪断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裝黄色塑料口袋――贴上感染性废物标签――交供应室作高温压缩毁形――集中处理。 对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玻片、玻璃试管、刀片等先用含氯制剂消

毒后装入专用盒盛装――贴上损伤性废物标签――供应室集中处理。 对废弃的血清、血液由各科总务护士负责煮沸20分钟后排放。 防疫科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用专用容器盛装――贴上药物性废物标签――清洁工送十吨锅炉焚烧。 废弃的化学制剂、过氧乙酸、戊二醛、消毒剂及过期变质的废弃药品,包装后贴上药物性废物标签――交还药品供应商。 四、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成员名单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为了认真执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管理职责,在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焚化过程中必须严格登记。 1、清洁工人在定时收集完科室的医疗废物后应过秤重量,按医院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运送三联单;一联贴在医疗废物塑料污物袋上,二联放入焚化处理厂信息统计箱中,三联由清洁工妥善保管。医疗废物运送前应注明:科室、袋数、公斤、责任人、由清洁工统一送至焚化处理厂。 2、焚化工人对各科室运送来的医疗废物应进行逐一登记,焚化并签名,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 医疗废物处置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卫生防护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对运送人员进行有关专业技能和职业卫生防护的培训,并达到如下要求:

如何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如何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在新品上市过程中,很多初创小企业并不重视产品价格体系的控制。因为他们认为价格既然已经由企业统一制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实际上,受市场影响,小企业的价格体系往往会变得十分混乱,最后将企业“拖”死。 新品上市的价格体系控制真的那么困难吗?初创小企业如何学会利用自身能力有效控制价格体系呢?下面这个案例或许能给小企业老板们一些警示。 失败案例 2005年2月份内蒙的S 休闲食品企业推出了一种新的奶制休闲食品。该产品的口味甘甜,滑而不腻,适合儿童食用。 因为食品档次不是很高,所以企业计划在地级市进行推广,并选择佛山作为样板市场。2005年4月份S 企业顺利建成样板市场,随后S 企业向全国招代理商。 为了保证全国市场的稳定,S 企业制定了全国统一销售价格同时企业制定了代理商进贷量越大,享受折扣越多的激励方案。2005年6月份,S 企业成功招到了近百名地级代理商。老板十分得意,然而到了9月份,风云突变,代理商之一M 进贷量加大了数倍,有50多家代理商连续两个月不从总部进贷。而这50多家代理商仍然在市场中销售S 企业的产品。经调查发现,原来很多代理商一次进贷量不大,根本无法享受企业优惠政策,加之S 企业统一了市场价格,他们利润空间十分低。而M 代理商实力雄厚,单批进贷量很大,能享受到企业优惠政策,他告诉其他代理商如果从他那里进贷可以享受8折优惠。。结果很多小的代理商都不从S 企业那里进货,转向从M 代理商进货。无奈之下,S 企业取消了M 代理商的资格。为了稳住其他代理商,采取不同区域进货价不同、一定进货量下可以赊账和降低享受折扣进贷量的招商等政策。结果代理商之间“窜贷”现象没有了。但更为严重的事出现了,S 企业在河南的竞争对手推出炒面似休闲食品,而且价格比S 企业低15%。S 企业的代理商为了保证自己利润,擅自改变销售价格。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1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罗安达市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 1.1.2项目建设性质与建设单位 1.1.3项目建设地点 1.2罗安达市市概况及医疗废物处理现状 1.2.1罗安达市市概况 1.2.2罗安达市市医疗垃圾处理现状 罗安达市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534所,其中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32家,乡镇及街道卫生院10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家,卫生监督机构2家;专科防治机构49家;妇幼保健机构8家;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19家;其他卫生机构9家。全市卫生机构床位总数为12414张。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约8吨。目前罗安达市市尚无完善的医疗废物监管体制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单位,仅有部分医院使用简易的焚烧炉对医疗废物进行焚烧处理,由于形成不了规模,一方面能耗比较大,另一方面也很难达到环保排放要求,特别是尾气处理方面。目前,罗安达市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不完善、处置技术及设备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的现状,使得医疗废物存在不经处理流入社会进行二次利用的可能,给社会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1.3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3.1项目建设的背景 2003年的SARS病毒袭击了我国很多城市,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虽然各级人民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各界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抗击“非典”斗争,并取得全面胜利,但是,这一疾情的突发,充分暴露了我国医疗废物处理系统不健全、不完善的现状,这种现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应当是我国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彻底清除“病毒”传播源,为全社会构筑一道卫生安全防线,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医疗管理体制,加速建设区域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环境保护领域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根据国务院于2003年6月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并要求“尚无集中处置设施或者处置能力不足的城市,自本条例实施之日起,该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应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因此,罗安达市市决定在城区建设一座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以解决医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医疗废物(俗称医疗垃圾)是一种特殊的污染物,虽然与各种固体废弃物相比,其总量不大,但由于这类废物是有害病菌、病毒的传播源头之一,也是产生各种传染病及病虫害的污染源之一。世界各国越来越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理。国际上已经把它列入控制危险废弃物转移的《巴尔塞尔公约》中,其危险等级为6.2级,属传染性物质。我国新发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将医疗废物定义为: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毒物,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其对环境的危害与影响要远大于其它类别的生活垃圾,属于城市特种垃圾范畴。 随着罗安达市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度的快速推进,医疗废物的产生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目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