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语文八上浣溪沙(晏殊) 练习(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浣溪沙,阅读答案篇一:浣溪沙晏殊练习答案1.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2.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3.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4、夕阳落花归燕感时伤春以景传情5、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
6、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7、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孤寂伤感无可奈何花落去9、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
落寞,孤独无可奈何花落去10、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1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篇二:古诗文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
(7分)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被酒:醉酒。
②、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
形容伉俪(kànglì,指夫妻。
)情深,志趣相投。
21、上片写“西风”“黄叶”“残阳”有什么作用?(2分)22、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当时只道是寻常”。
(5分)参考答案21.上片选用“西风”“黄叶”“残阳”意象描写了萧瑟、凄清的秋景,烘托出人物凄凉、悲伤的情感。
《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阅读答案篇1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写出下列词句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寓情于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看似写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
请问什么是情?什么是理?4.“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哪一句相呼应?为什么?参考答案:1.(1)一曲新词,一杯酒,想起去年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
(2)花凋落了,我很无奈,似曾相识的大雁飞回来了。
(意思对即可)2.感叹年华将逝的情感。
(意思对即可)3.情:叹惜“花落去”,借“燕归来”抒写美妙的事物。
理:人事兴哀,无往不复。
(意思对即可)4.无可奈何花落去《浣溪沙》阅读答案篇2浣溪沙·忆旧长记鸣琴子贱②堂。
朱颜绿发映垂杨。
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考。
仲卿③终不避桐乡。
注:①此词别本有小序云:“赠陈海州。
陈尝为眉令,有声。
”苏轼,眉州眉山人。
②宓子贱为官时,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效果。
③西汉中叶时人朱邑,字仲卿,在桐乡为官,深受人民爱戴,病重时,叮嘱其子将其葬于桐乡。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A、上阕运用“鸣琴而治”的典故,借宓子贱为官时,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效果来赞美陈海州治理眉州有方。
B、下阕借用“朱邑归葬桐乡”的`典故表达陈海州得眉山百姓的爱戴,抒发了苏轼对曾经任家乡父母官的陈海州的一片感谢之情。
C、“朱颜绿发映垂杨。
如今秋鬓数茎霜”两句借景,写出从前绿柳垂杨环绕朱漆厅堂,现在却被秋霜掩盖的萧索情景,表达了世事变迁之感。
D、“聚散交游如梦寐”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生聚散浮沉犹如梦境一般,与《念奴娇怀古》中的“人生如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教版八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训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晏殊《浣溪沙》,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各项中,对本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上阕感叹光阴易逝,既写现在,也写过去。
B.下阕借景抒情,重在写今。
C.后三句在情感上跌宕起伏;在技巧上化虚为实,一唱三叹。
D.晏殊,南宋著名词人,江西抚州临川人,官至宰相,喜好文学,一生富足。
2.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亭台、______、______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排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了什么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浣溪沙练习题含答案浣溪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词牌名,由宋代词人晏殊所创。
它以五言句式为主,共八句,每句五言,其中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浣溪沙以其流畅的旋律和优美的格律,成为词人们喜爱的词牌之一。
以下是一些浣溪沙的练习题及答案:1.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春天的景象。
- 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答案: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词句,补全这首浣溪沙。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填入合适的词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浣溪沙。
答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3.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主题,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秋天的景色。
- 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4.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词句,完成这首浣溪沙。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填入合适的词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浣溪沙。
答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主题,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冬天的寒冷。
- 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答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家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加深对浣溪沙词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浣溪沙的写作技巧。
浣溪沙练习浣溪沙①晏殊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练习】二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
“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
一曲新词酒一杯、轻舟短棹西湖好、金陵城上西楼、常记溪亭日暮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期末课外古诗词】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期末课外古诗词诵读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选择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解析】B 诗人写的并不是对燕子归来的情景似曾相识,而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2.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浣溪沙(晏殊)...........阅读练习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3).........................................、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1.、词人精心选择了.............,.、.以及..,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的情怀,这是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浣溪沙》两首阅读答案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
请问是什么情、什么理?(3)"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为什么?答案(1)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2)首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惋,次句借"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
所包含的哲理是,人事兴衰,无往不复。
晏殊《浣溪沙》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一)诗歌赏析(8~9题,3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全诗的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
(1分)
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答案:
(一)诗歌赏析(8~9题,3分)
8.(1分)独
9. (2分)B (诗人写的并不是对燕子归来的情景似曾相识,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
晏殊《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伤别怀旧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本文的体裁属于词,浣溪沙是词牌名。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4、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5、'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对美好景物与往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与感伤,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151页课后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精心整理《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的含义。
“独”字写出词人因怀念友人而感到抑郁伤感,表现了孤寂、失意的情怀。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表现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伤春惜时,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5. 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的哲理。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3分)2.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
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
3.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晏殊《浣溪沙》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5篇第一篇:晏殊《浣溪沙》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一)诗歌赏析(8~9题,3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全诗的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
(1分)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答案:(一)诗歌赏析(8~9题,3分)8.(1分)独9.(2分)B(诗人写的并不是对燕子归来的情景似曾相识,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第二篇:浣溪沙晏殊练习答案1.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2.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3.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4、夕阳落花归燕感时伤春以景传情5、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
6、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7、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孤寂伤感无可奈何花落去9、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
落寞,孤独无可奈何花落去10、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1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练习浣溪沙①晏殊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暗含着:。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练习】一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练习】二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晏殊《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7-03 出处: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一)诗歌赏析。
(第8题,3分)品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全诗的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
(1分)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3.请具体分析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3分)4.(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亭台、、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分)(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 这首诗是怀人之作,从哪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来?6. “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7. 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8. 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
9. 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本词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
答案:1.(1分)独2.(2分)B (诗人写的并不是对燕子归来的情景似曾相识,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3.(3分)“花落去”表达了作者对春花消逝的怜惜和无力挽回的无奈之情;而归来的燕子似乎给作者带来一丝喜悦;但物是人非,作者独自徘徊于“香径”,越发孤寂伤感。
4. (1)夕阳、落花。
八年级上册晏殊《浣溪沙》欧阳修《采桑子》练习题浣溪沙-采桑子【预习反馈】㈠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晏殊新词亭台无可奈何B.徘徊涟旖笙歌似曾相识C.琉璃长堤沙禽绿水委迤D.香径隐现新燕轻舟短棹【答案】A。
㈡下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一曲/新词/酒一杯B.惊起沙禽/掠/岸飞C.无风/水面/琉璃滑D.似曾/相识/燕归来【答案】B。
㈢填空。
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里,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图画,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____________的情怀,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的作者__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______朝______家和______家。
【答案】1.夕阳;2.落花;3.归燕;感时伤春;以景传情;2.欧阳修;宋;政治;文学。
【感知探究】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
1.小园香径独徘徊香径:________2.轻舟短棹西湖好棹:______3.无风水面琉璃滑琉璃:______【答案】1.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2.桨;3.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
㈤阅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抒写了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阙写词人由眼前的景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忆,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下阙描写春花的凋谢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答案】B。
2.这首词中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答案】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答案】美好的事物消逝后,还会有美好的事物再现。
㈥阅读《采桑子》(一曲新词酒一杯),回答问题。
浣溪沙练习
浣溪沙①晏殊②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练习】一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练习】二
1、全诗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暗含着:。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
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练习】一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练习】二
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
“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
“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 (2分)B (诗人写的并不是对燕子归来的情景似曾相识,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