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亚米契斯素材 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
《爱的教育》佳句摘抄大全《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通过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的教育》佳句摘抄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爱的教育》佳句摘抄1、褪色的记忆。
2、忧郁的心情蒸发了。
3、夜晚,春风柔和地吹着。
4、我完全读懂了父母的心。
5、硝烟又在和平的家中燃烧。
6、他身材瘦小,长着一个蒜头鼻。
7、港子很深,路很窄,感觉走不到头。
8、我要融化在花瓣里,拭去心头的牵挂。
9、他是一个长着一头红色卷发,永远快乐的老师。
10、他避开人群,用防备的目光扫视这里的每一个人。
11、不,佩服这个词还不足表示我对于没来可西的心情。
12、他目不转睛的打量我们,似乎要把我们的内心世界看透。
13、他是一个高个子,灰白长发,额头上有一条长长的皱纹。
14、我,要融化在粉红的桃花瓣里,拭去整日在你心头的牵挂。
15、他说话的嗓门很粗,更糟糕的是他的脸上找不到一丝笑容。
16、母爱是一本终生无法读完的巨着,母爱是一片永远飞不出的天空。
17、我托着下巴,坐在落英缤纷的台阶上,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件难忘的事。
18、有些记忆被焚烧掉,有些记忆被埋在心底,纯真年代如流水划过金色年代。
19、他身材瘦小,和蔼可亲,和我们讲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
20、人世间的真情就像一张大网,时刻温暖着人的心扉,就如妈妈的爱一样,永无止境。
21、岁月,是一首诗,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岁月,是一峰骆驼,驮着无数人的梦想。
22、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23、他总爱给大家表演扮兔嘴,皱起鼻子,撅起嘴巴,瞪大了眼睛,那样子引得我们哄堂大笑。
24、夜晚,春风柔和地吹着。
我托着下巴,坐在落英缤纷的台阶上,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件难忘的事。
25、我所以爱他,因为他不幸。
又因为他父亲是个不幸的人,是忠实地偿了罪的人,是有真心的人。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好词好句好段和读后感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献给9岁到13岁小学生的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整理爱的教育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和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字和500字以上的读后感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和读后感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献给9岁到13岁小学生的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
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作为当时立达学园的重点读物。
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中。
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
2001年我国教育部将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
为家长和小朋友分享整理了一下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好词好句
好段摘抄和读后感。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好词:
《爱的教育》2个字好词:
蜿蜒糟糕打量故意骄傲安慰真诚回应颤抖善良钦佩巴望悲哀讽刺侮辱热情欢喜防备敌意虚弱厌恶兴致鼓足轮番同情紧缩浮现攥紧财富憧憬嘲讽肮脏倾泻高昂傲慢荣幸教训严厉诚心拥抱犹豫友善扛着整理愉快幸福敏捷怒放分忧代表震撼报复埋头平息炫耀轻蔑回敬粗鲁小气承担偏僻晴朗侦察掩盖避祸神圣寂静追赶昏暗格外意外努力慈爱督促毕竟活跃甜蜜逃避愧疚委屈
1。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好词好句《爱的教育》,原名《考莱》,在意大利语中是“心”的意思。
原书在一九零四年已三百版,各国大概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
早在英译本虽仍作《考莱》,下又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日译本改称《爱的学校》。
译者认为:如用《考莱》原名,在我国不能表出内容,《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似不及《爱的学校》来的简单。
但因书中所叙述的不但是学校,连社会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好词情同手足无与伦比彬彬有礼力所能及对答如流举止言行绞尽脑汁兴高采烈居高临下形影不离准确无误忧心忡忡纷纷扬扬笑容可掬洁白晶亮肃穆庄严气喘吁吁手足无措安安心心迷惑不解辛辛苦苦呆头呆脑一窍不通震耳欲聋破烂不堪爱的教育好句1、表演完毕,班头向观众道谢后,大家都起身挤出场外。
我被挤在群众中,正出场门的时候,觉得有人触我的手。
回头去看,原来就是那小艺人。
小小的黑脸孔上垂着黑发,向我微笑,手里满捧着果子。
我见了他那样子,方才明白他的意思。
2、加上今天是个很爽快温暖的春日,从学校窗口看见青的天,含蕊的树木,和家家敞开的窗槛上摆着的新绿的盆花等。
一吸着窗外来的新鲜空气,就闻得出泥土和木叶的气息,好像身已在乡间了。
3、他父亲也曾到学校里来过,脸色苍白,两脚抖抖的,一副怒容,发长长地垂在眼前,歪戴着帽子。
拨来可西在路上一见父亲,虽战惧发震,可是立刻走近前去。
父亲呢,他并不顾着儿子,好像心里在想着别的什么似的。
4、不,佩服这个词还不足表示我对于没来可西的心情。
5、过了半点钟,铃声一响,医生和助手从室的那面来了,后面跟着两个看护妇。
医生按了病床的顺序一一诊察,费去了不少的工夫。
医生愈近拢来,西西洛忧虑也愈重,终于诊察到邻接的病床了。
医生是个身长而背微曲的诚实的老人。
西西洛不待医生过来,就站了起来。
等医生走到协身铐一他忍不住哭了。
6、不幸的人伸了手求乞时,我们不该假装不知的啊!尤其是对于为了自己的小孩而求乞的母亲,不该这样。
亚米契斯争吵一、教材简说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
先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再写“我”的内心活动: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莱谛的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最后写父亲对“我”的严厉批评。
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
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为克莱谛后边的友善行为作了铺垫和暗示。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三、教学建议1如果有条件的话,课前布置学生读一读《爱的教育》这本书。
2本课要求认的字比较多,可以用熟字带生字,或者在语言环境里识记。
如,“嫉”“侍”“瞟”“尚”可以分别与“疾”“寺”“票”“躺”进行比较。
有几个字的读音容易弄错,也要加以强调。
“嫉”读二声,不读四声;“哼”读hng,不读hēng,意思是表示不满意或者不相信;“侍”读shì,不读sì。
指导写字时要抓住难点,如,“替”的第一个“夫”字的最后一笔由捺变为点;“承”中间是三个短横,不能多写或少写;“缘”的右半部分是写好这个字的难点,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笔画和笔顺:撇折,横撇,横,撇,弯钩,撇,撇,撇,捺,共九画,其中第五画是弯钩,不是竖钩;“愤”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右上部分;“戒”的笔顺是:一戒,部首是“戈”,可以与“或”相比较,可以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既”的第七笔是,不是“丨”。
.亚米契斯生平经历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的一个小镇,自幼热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
青年时代,他夭志参军,力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而战斗,曾参加一八六六年解放意大利的战斗。
后来,他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
他写了不少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把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作为祖国解放和复兴的重要力量予以热情的颂扬。
二十二岁那年,他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就是这段难忘的生活的结晶,而脍炙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为他赢得世界声誉,使他的创作生涯到达顶峰。
意大利小说家。
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1866年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
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1866年聚集为?军营生活?出版。
曾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其中著名的有?西班牙?、?伦敦游记?、?摩洛哥?、?巴黎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作者向意大利人民进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
他是博爱主义者。
他的许多作品,如?朋友们?、?在海洋上?,特别是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心?〔旧译?爱的教育?,1886〕,以真挚、炽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谅解、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
他接近社会主义运动后,把社会主义思想同博爱精神融为一体,写了长篇小说?一个教师的小说?、短篇小说集?学校和家庭之间?,提倡平民教育,企图以此协调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
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五月一日?作于1889年,生前一直不愿公开发表,直到1980年始出版。
它通过一个教授的坎坷际遇,反映19世纪末知识分子对社会前途的探索和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的诞生。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时期的______家________。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
2.《跳水》的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这篇课文记叙了在____________上发生的故事。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____________,用枪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____________。
船长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源于他丰富的经验、超人的智慧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他极大的人格魅力。
二、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诗人张继的著名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勾画了江南深夜的秋景,表达了自己的愁苦心境。
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_________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_________。
即使是__________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__________在飞行,这情景着实________。
3.《四季之美》让我们感受了春天最美是_____,夏天最美是_____,秋天最美是_____,冬天最美是_____。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三、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2.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
3.本学期的课文中有许多描写人物的篇章:有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的小孩子_________;有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________;有在革命中廉洁奉公的_______;有拥有钢铁般意志的________;有神机妙算的_________;有武艺高强、景阳冈打虎的_________;有惜财如命的吝啬鬼_________;还有_________的小嘎子。
4.《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明白了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我还积累了两句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米契斯 1846年12月21日出生于意大利。
他在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的库涅奥城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曾加入过军队,并在1865年从摩德纳军事学校毕业后就当了军官,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复兴运动的战役,退役后担任过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
他退伍后定居都灵,致力于专业文学创作。
他游历过欧、亚许多国家,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继承马志尼“文学描写人民”的民主传统,赞美普通老百姓的真诚、善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暴露统治者的无情和凶残。
亚米契斯的作品侧重描写军队和学校生活。
1908年3月12日因心脏病死于勃丁格尔。
创作历程米契斯,1846年出生于意大利。
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二十岁时他从军校毕业,加入军队,开始写一些具有爱国风味的短篇故事,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
1888年,四十二岁的亚米契斯写出了他最畅销的书《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1846年出生于意大利。
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二十岁时他从军校毕业,加入军队,开始写一些具有爱国风味的短篇故事,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
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的一个小镇,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
青年时代,他夭志从军,力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而战斗,曾参加一八六六年解放意大利的战斗。
后来,他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
他写了不少通迅、报道和短篇小说,把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作为祖国解放和复兴的重要力量予以热情的颂扬。
二十二岁那年,他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就是这段难忘的生活的结晶,而脍灸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重点知识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日积月累。
1._______,戒奢以俭。
不饱食______,不弃功______。
2.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学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他还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到之中,_______最急。
曾国藩则认为.读书第一要有______,第二要有_______,第三要有________。
3.《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_____,他在文中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红日初升,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请认真默写张继的《枫桥夜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
1.《自相矛盾》中,楚人是这样夸赞自己的盾的:___________________;又是这样夸赞自己的矛的:___________________。
2.让楚人“弗能应”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相矛盾》中议论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弱冠青春岁月;期颐安乐年华。
”这幅对联中,“弱冠”指的是_______年纪,“期颐”指的是____________的年纪。
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垂緌饮清露,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写出了一种宁静的美。
3.“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