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直述句改转述句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直述句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转述句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
1.标点:去掉冒号双引号,改冒号为逗号2.双引号中的“我”改为“他”如:张红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红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3.双引号中的“你”看句子中的“你”指谁→能明确就改为相应人名、人称→不能明确就改为“我”如:小明对小华说:“那歌你唱得真好,能教教我吗?”改:小明对小华说,那歌小华唱得真好,能教教他吗?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4.双引号中的“他”看句子中的“他”指谁→能明确就改为相应人名、人称→不能明确就改为“我”如: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我看到了他的一夜工作。
他是多么的劳苦,多么的简朴!”改:他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新中国的总理。
他看到了周总理的一夜工作。
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多么的简朴!如: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改:父亲说,他早已不管我了。
5.双引号中有“这”改为“那”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6.双引号中有“来”改为“去”如: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例子:1. 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2. 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改: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
3. 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改: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他冤枉了小红。
练习:1.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6.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7.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8. 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七种方法方法一:使用「说」或「告诉」等动词引用1. 直述句:他说他明天要来见你。
转述句:他告诉我,他明天要来见你。
在转述句中,使用动词「告诉」引用了直述句中的说话者的话。
这样可以明确地表达直述句原本的意思。
方法二:使用引语符号和冒号来引述2. 直述句:她说:“我很高兴今天见到你。
”转述句:她说她很高兴今天见到我。
在转述句中,使用引号来引述直述句中的具体语句。
冒号后的部分则是以转述的形式表达出来。
方法三:使用连接词引述3. 直述句:他说他很困。
转述句:他说他很困。
在转述句中,使用连接词「那」来引述直述句中的内容。
这种方式常用于对文本进行强调或重复说明时。
方法四:使用连词「问」引述问句4. 直述句:他问:“你会游泳吗?”转述句:他问我他会游泳吗?在转述句中,使用连词「问」引述直述句中的问句。
这样可以明确表达直述句原本的疑问。
方法五:使用动词引述感受或看法5. 直述句:她说:“这个电影很好看。
”转述句:她评价这个电影很好看。
在转述句中,使用动词「评价」引述直述句中的感受或看法。
这样可以表达直述句原本的态度。
方法六:使用动词引述意图或计划6. 直述句:他说:“我打算明天去旅行。
”转述句:他透露他打算明天去旅行。
在转述句中,使用动词「透露」引述直述句中的意图或计划。
这样可以明确表达直述句原本的内容。
方法七:使用动词引述命令或要求7. 直述句:老师说:“请记住这个单词的意思。
”转述句:老师要求我们记住这个单词的意思。
在转述句中,使用动词「要求」引述直述句中的命令或要求。
这样可以明确表达直述句原本的内容。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及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直述句”和“转述句”。
2. 掌握“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步骤及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步骤及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 直接导入:同学们,你们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直述句”改“转述句”。
(二)了解什么是“直述句”和“转述句”1.直述句:就是把说话人的原句原意写出来,也叫直接引语。
例句:老师对我说:“我要检查你的作业。
”3.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的话转达出来,也叫间接引语。
例句:老师对我说,她要检查我的作业。
(三)直述句改转述句的基本方法一去去掉原句中的引号二换将原句中的冒号换为逗号三变改变原句中引用部分的人称代词四改把改后的句子再改一改,使其句子通顺(四)人称的变化(一)当引述内容中涉及到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们(她们)。
1、妈妈说:“今天我去外婆家,不回家吃饭了。
”妈妈说,今天她去外婆家,不回家吃饭了。
2、小侯爸爸说:“如果明天是晴天,我们全家去旅游。
”小侯爸爸说,如果明天是晴天,他们全家去旅游。
(二)当引述内容中涉及到第二人称“你”“你们”,在改为转述句时,应将第二人称“你”“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
例:老师说:“你们这次的考试有进步。
”老师说,我们这次的考试有进步。
(三)如果冒号前有明确的说话对象,要把第二人称“你”改为说话对象。
例:小军对李强说:“我真担心,你会输掉比赛。
”小军对李强说,他真担心,李强会输掉比赛。
(五)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一般情况下,如果直述句的引述语中出现“这”“那”,转述语中则把“这”改为“那”,“那”改为“这”。
1、阿姨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里玩。
”阿姨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她一定到我这里玩。
2、她说:“我在这边过得很好。
”她说,她在那边过得很好。
(六)语气的变化这种情况一般涉及到问句和感叹句,在改为转述句时,我们要变为陈述的语气。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直述句是指陈述句,即陈述一个事实或者描述一个情况。
而转述句则是将直述句中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通常使用间接引语或者动词不定式等方式进行转述。
下面将介绍一些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语法知识。
一、使用间接引语。
1. 直述句,他说,“我会来参加你的生日聚会。
”。
转述句,他说他会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2. 直述句,她问,“你在哪里度假?”。
转述句,她问他在哪里度假。
3. 直述句,他宣布,“明天公司放假。
”。
转述句,他宣布明天公司放假。
二、使用动词不定式。
1. 直述句,他说,“我想去看电影。
”。
转述句,他说他想去看电影。
2. 直述句,她问,“你能帮我写一封信吗?”。
转述句,她问他能否帮她写一封信。
3. 直述句,他宣布,“我们将组织一次户外活动。
”。
转述句,他宣布我们将组织一次户外活动。
三、使用特殊句型。
1. 直述句,他说,“我已经完成了作业。
”。
转述句,他说他已经完成了作业。
2. 直述句,她问,“你是否愿意帮助我?”。
转述句,她问他是否愿意帮助她。
3. 直述句,他宣布,“我们将举办一场慈善义卖活动。
”。
转述句,他宣布我们将举办一场慈善义卖活动。
四、使用适当的连词。
1. 直述句,他说,“我会尽快完成这个项目,但我需要一些帮助。
”。
转述句,他说他会尽快完成这个项目,但他需要一些帮助。
2. 直述句,她问,“你是不是打算去参加会议?”。
转述句,她问他是不是打算去参加会议。
3. 直述句,他宣布,“我们将首先进行产品推广,然后再考虑扩大市场。
”。
转述句,他宣布我们将首先进行产品推广,然后再考虑扩大市场。
以上就是直述句改转述句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语法知识。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转述方式,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简洁。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轻松地掌握这一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陈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方法和练习直接叙述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说话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说话人所说出的说话内容,用引号引起来,表示直接引用说话人的说话内容;比如:妈妈笑着说:“我今天很高兴;”间接叙述是说话人转述别人的话给听话人听;说话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转述的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气说给听话人听;因为是转述别人的话,不是说话人本人的说话内容,所以不能用引号引起来;比如:妈妈笑着说,她今天很高兴;如何才能做好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相互转换呢我们应该掌握“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一、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1.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2.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一种特殊情况:说话内容中有连用同性别或同音第三人称的,须指明其中一个,否则,就会造成对象不清;比如: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这里;我去把它叫醒;”这里如果改成“他去把它叫醒”,就会让听话人不明白对象;那么,转换后的句子就应当是: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那里;他去把老虎叫醒;3.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不可少;通过添加、删去或改换某些词语,使句子在表述上通顺、连贯、合理;“这里”、“这时候”要换成“那里”、“那时候”,“现在”要换成“那时”,等等;比如: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你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这个句子如果改成: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我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这样表述就显得不连贯,应作适当调整: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要我们寒假里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再如:叙利奥说:“爸爸,我来替您写;”应改为:叙利奥说,他来替他爸爸写;二、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跟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的思路差不多;1改标点改逗号为冒号,添加引号;2改人称如果转述内容中是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应改为“我们”;如果在转换时遇到一个句子中有两个第一人称“我”时,应改后面的一个“我”为第二人称“你”;比如: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这个句子如果改成“我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显然就不对,应改为:姐姐说:“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3检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比如: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不是常对她说吗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母亲要知道那时是什么时候,那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他哪能离开呢改换后的句子为: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人物对话内容直接引用改为第三者转述间接引用的形式,归纳起来,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说:“我……;”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2、×××对×××说:“我……,你……;”如:张明对王强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强;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王强,可去掉,改成:张明对王强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3、×××对×××说:“我……,你……,他……;”如: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注意: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4、×××对×××说:“你的……,我……;”如: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句中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句中的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一、改变人称;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练习题一: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参考答案: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练习题二1、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6、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7、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8、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9、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10、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18、难道这活泼的小孩不是我的好朋友吗19、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难道不好看吗20、难道顽强拼搏的运动员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21、现在的条件这么好,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22、难道这件事大家都不同意吗23、别人能做到的事,难道我们不能做到2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25、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呢参考答案二1、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都会向四面八方望一望;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4、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5、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6、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7、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8、不是自家人,也应该互相关心;9、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是真理;10、当农民,也需要文化知识;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12、你都是老头子了,不要订这些东西了;13、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15、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16、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解决了;18、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19、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20、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1、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22、这件事大家都同意;2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24、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25、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练习题三1.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赵王告诉蔺相如说,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或赵王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2.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她来主持;3.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武松道,这可奇怪了酒家如何不肯卖酒给他吃4.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5.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她深有感触地说,她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6、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7.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8、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9. 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王宁说,他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10.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11. 爸爸:“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爸爸让小红告诉妈妈,今天他不回家吃饭了;12. 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13. 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他讨厌了,他觉得倘若他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14. 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15. 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我见过电灯没有;16、西门豹说: “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他看看;17. 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老师傅说,好吧,把我收下了;18. 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他轻轻地说,他买不起,先生,他的钱不够;19. 他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他说,他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20. 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父亲说,他早已不管那个人了;2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他微笑着说,他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22.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23. 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她必须参加;24.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他指给秦王看;2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他就把璧交给秦王;26. 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王宁说,他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27. 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小红军对陈庚说,他还要等他我的同伴呢;。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哎呀呀,那天我和小伙伴们在教室里聊天呢。
我就说:“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带我们去参观博物馆呢!”
小伙伴小明立马好奇地问:“真的呀?那可太棒啦!”
这时候我想到,嘿,这就是个直述句呀,那怎么把它改成转述句呢?其实很简单啦!第一步,要改标点,把冒号和引号去掉。
就像刚才我说的那句话,改成转述句就是“我听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带我们去参观博物馆”。
第二步呢,要改人称,比如这句话里的“我们”就不用改啦。
第三步,要注意句子的通顺哦。
那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有啥用呢?好处可多啦!比如说在跟别人讲别人说过的话时,用转述句就会更清楚明白呀。
就好比有一次,小红跟我说:“我妈妈说周末要带我去游乐场。
”我转述给其他小伙伴时就说“小红说她妈妈周末要带她去游乐场”,这样大家一下子就明白啦,是不是很方便呀?
所以呀,学会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真的超有用的呢,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一.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理解点a直述句:是作者用【直接引用】的方法写出<说话人>说的话。
即把<说话人>说的话原句原意地写出来。
作者只是写了<说话人>说的话。
直述句:小圆说:“我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
”b.直述句改转述句:改写人充当写直述句的作者,用【转述】的方法把原<说话人>说的话转述给别人听二.直述句改转述句的关键点转述句是作者(或改写人)在转述别人的说的话,所以在转述句中可以出现指作者“我”的第一人称代词,其它人物的人称代词一律都必须是第三人称代词直述句:王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数学,张老师教你妹妹语文。
”提示语中的“我”通常指作者。
说话语中的“我”指王老师,改成“他”,说话语中的“你”指作者(或改写人),改成“我”。
转述句:王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数学,张老师教我妹妹语文。
对话场景仿佛是:改写人对旁边的人说:【王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数学,张老师教我妹妹语文。
】直述句改成转述句的方法1、冒号前边的内容照着写下来。
2、将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
3、将第一称的“我”改为第三人称的“他”或“她”。
4、如果句子中还有其他的人就改成人的名字比如:孙膑对田忌说:“我能帮你取胜。
”改成:孙膑对田忌说,他能帮田忌取胜。
直述句改转述句顺口溜:说话的“我”改“他”,作者的“你”改“我”,其它的“你”改“第三”三.练一练弄得清对弄不清说:“你把笨蛋带到我家里,把我教你的话,你再教他一遍,我看你们俩谁先晕倒”是谁?是弄得清,改成“他”。
3. 原句里的“你”是谁?是弄不清,改成“弄不清”。
“你们俩”是谁?是弄不清和笨蛋,改成“他们俩”改:弄得清对弄不清说,要弄不清把笨蛋带到他家里,把他教弄不清的话,由弄不清再教笨蛋一遍,弄得清要看他们俩谁先晕倒。
1.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改:小鸟对青蛙叫了声朋友说,如果它不信请它跳出井口看一看!2. 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你!”改:------------------对我说,---------------------!3. 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改------------------------------------------------------------。
直述句变转述句的方法和技巧
直述句变成转述句的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种:
1. 改变语序:将直述句中的主语和谓语调换位置,变成陈述句的语序。
例如,“他说他很忙。
”可以改为“他很忙,他说。
”
2. 使用引语:将直述句中的话用引号引起来,并在引号前加上说、问等动词,表示是别人说的话。
例如,“她说‘我很高兴’。
”可以改为“她说她很高兴。
”
3. 使用连词:使用连词将直述句与前后句子连接起来,表示是别人说的话。
例如,“我问他,他说他去过北京。
”可以改为“我问他是否去过北京,他说去过。
”
4. 改变时态:将直述句中的时态改为与转述句相符的时态。
例如,“他说他昨天去了超市。
”可以改为“他说他去了超市。
”
5. 改变人称:将直述句中的人称改为与转述句相符的人称。
例如,“他说他喜欢吃苹果。
”可以改为“他说他喜欢吃苹果。
”
需要注意的是,转述句要准确地表达原意,不要添加自己的想法或改变原意。
同时,转述句也要符合语法规则,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直述句改成转述句的方法1、冒号前边的内容照着写下来。
2、将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
3、将第一称的“我”改为第三人称的“他”或“她”。
4、如果句子中还有其他的人就改成人的名字。
比如:孙膑对田忌说:“我能帮你取胜。
”改成:孙膑对田忌说,他能帮田忌取胜。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关键点转述句是作者(或改写人)在转述别人的说的话,所以在转述句中可以出现指作者“我”的第一人称代词,其它人物的人称代词一律都必须是第三人称代词或直接称呼。
直述句:王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数学,张老师教你妹妹语文。
”提示语中的“我”通常指作者。
说话语中的“我”指王老师,改成“他”,说话语中的“你”指作者(或改写人),改成“我”。
转述句:王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数学,张老师教我妹妹语文。
对话场景仿佛是:改写人对旁边的人说:【王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数学,张老师教我妹妹语文。
】改的步骤如下:第一步:一定要读懂原话的意思,弄清楚谁在说,找出说的人在原话里他的第一人称代词“我”,改成第三人称“他”。
弄清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他们对应的人称代词,特别是“你”指得是哪个人物。
把“你”改成人物名或第三人称代词“他”。
如果对话中涉及到作者本人,转述句中就有“我”的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步:连提示语和改好语句一起读出来:【王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数学,张老师教我妹妹转述句改直述句的方法1、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
2、第三人称的“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的“我”。
3、将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二人称的“你”。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一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第二步:去除疑问词。
第三步:把问号改为句号。
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比如:“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二第一步:“去” 即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怎么……呢?”。
转述句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 或“ 她”。
编辑词条目录基本简介相关例子基本简介角度换成了说明后,人称也会变化。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 或“ 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第三人称“ 他” 或“ 她”和为第一人称“ 我”互改,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再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小李对小何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小李对小何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相关例子原: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
”现: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她来接他。
直述句改转述句基本改法直述句改转述句,是句型训练的一个难点。
直述句改转述句,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
标点符号的变化:就是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
而代词的变化就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直述句改转述句有哪些类型?(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直述句改转述句专题姓名:
一、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1.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2.改变人称;
3.问句改为陈述句。
二、提示语“说”的变化,不管“说”原来的位置在哪里,改为转述句时都放到最前面。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注意前半句的标点符号,句号要变为逗号。
“工作太多了。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3.直述句提示语在后面。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说。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代词的变化
1.A对B说:“……”,引号中的出现了“我”,如果是指A就变“他”,引号中的称呼凡是指代B的,都换成引号外和B一样的称呼。
(1)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2)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3)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4)军官对夜莺说:“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
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四、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五.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这”属于“我”,“那”属于“他”和名字与名称
(1)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
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2)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
”
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3)军官对夜莺说:“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
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六.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我”“来”,“他”(和名字与名称)“去”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七、有动作指令的情况
要加上“让”“叫”“请”
1.张华对田丽丽说:“我的书不见了,你帮我找找。
”
改为:张华对田丽丽说,他的书不见了,请田丽丽帮他找找
2.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八、含问句的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时。
反问句直接变陈述句,疑问句变陈述句,要加上“可不可以,能不能,行不行,能否”等。
1.壮壮问爸爸:“爸爸,我可以去小花园玩吗?”改为:壮壮问爸爸,他可不可以去小花园玩。
2.“我怎么舍得让小白成为流浪狗呢?”小丽说。
改为:小丽说,她不舍得小白成为流浪狗。
九、把谁对谁说的话一定要写在最前面,当后文又再次出现该人名时,就删去。
1.他轻轻的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改为:他轻轻的对先生说,他买不起,他的钱不够。
2.王老师对小伟说:“小伟,你放学后和李华留下来。
”改为:王老师对小伟说,让小伟放学后和李华留下来。
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互改
表示否定的词大有:未、非、否、莫、不、没、没有、弗、勿、无……
1、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
例如"不……不"、"没有……
不"、"非……不可""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
2、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时,要注意这些双重否定词的细微差别。
如:“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等词。
而“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等词。
3、记住:双重否定=肯定
4、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在句中加上“不能不”“不要不”“不是不”“不会不”“不得不”“非……不可”“没有……不”等双重否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