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江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435.50 KB
- 文档页数:95
案例1无宜松竹门窗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注册资金490万元,专业制作和安装房屋门窗,信用评估等级为“AAA”级。
法人代表陈怀林、李芬芳夫妇二人均是雄州镇人,个人信誉程度一般,家庭关系稳定。
公司现租赁原园林村五金厂的场地,新厂区位于科技园区,占地11亩,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
目前,新厂房已装修结束,达到生厂条件,价值约500万元,尚未使用;帕萨特、本田和货车各一辆,目前估值计约35万元;自动焊接机、冲床、铝合金设备等约300万元;存货(铝材、塑钢型材、玻璃等原料和已完成的窗户)总价约290万元;工程未结款及质量保证金约560万元。
该公司于2010年2月在无宜农村商业银行龙池支行贷款300万元,期限是2010年2月12日至2011年1月20日,年利率8.16%。
贷款到期前正常支付利息。
该笔贷款由无宜隆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保证担保,该开发公司2009年末资产总额2079万元,负债总额1162万元,注册资本800万元。
经专题调查发现:(1)无宜松竹门窗有限公司目前在手的项目有七个,合同金额共1700万元,均未完工,甲方严格执行合同无法结算;(2)公司货款回笼多以现金的形式,支票、本票等票据往往直接背书转让,从银行账面反映的不多;(3)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义在他行借款出现多次逾期现象,借款人在品格、还款意愿上存在的不足;(4)该客户尽管以往也有过逾期的记录,且有大额资金赌博现象;(5)借款人的新厂房(10亩地,3000平米的厂房及办公楼)已抵押给交通银行,08年1月份才转贷200万,期限1年;从何远处借款210万元,新厂房的两证押在何远处(贷款逾期后发现)。
目前新厂房已租给永江汽车租赁公司,可能另有100万元的个人借款;(6)保证人在贷款到期后无能力履行代偿责任。
请分析该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客户经理岗位来说,该笔贷款业务存在哪些风险点?(2)该客户经理当前应建议银行采取哪些措施?(3)今后办理此类业务时客户经理应把握哪些要害?答案:(1)该笔贷款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包括:企业自身经营风险、法人声誉风险、法定代表人个人违约风险A企业经营现金流风险。
案例学习:清算组对债权人的损失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五则案例一、裁判要点1、股权虽转让(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但未经工商变更登记的股东,不得对抗第三人。
《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2、公司清算,股东未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李桂芬作为华丰公司股东之一,承担组成清算组、依法清算的义务。
《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一条规定:公司清算时,清算组应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书面通知全体已知债权人,并根据公司规模和营业地域范围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进行公告。
清算组未按照前款规定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对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二、五个典型案例案例一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黄旺祥与卢合笃、王淑限二审民事判决书[(2015)厦民终字第4421号]认为:卢合笃、王淑限作为轶南公司清算组成员,应当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将轶南公司解散清算的事由书面通知黄旺祥,但卢合笃、王淑限在清算过程中,在明知轶南公司尚欠黄旺祥债务的情况下,未通知黄旺祥申报债权,亦未将该债权列入清算报告进行清算,反而向工商登记机关提供不实的清算报告,明显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
现轶南公司已经注销,黄旺祥的债权629295.55元已无法获得清偿,故黄旺祥无法获得清偿的债权损失与卢合笃、王淑限未履行通知义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第三款“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及《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一条第二款“清算组未按照前款规定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对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的规定,卢合笃、王淑限应对黄旺祥的债权629295.55元及利息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国有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甲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知名企业。
2010年,甲公司因经营需要,决定将其持有的某房地产项目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50%的股权转让给丙公司。
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甲公司依约向丙公司支付了股权转让款。
二、案情简介2012年,甲公司发现丙公司在乙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即丙公司在股权转让时未如实披露乙公司存在的重大债务。
甲公司认为,丙公司的欺诈行为导致其遭受重大经济损失,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丙公司返还股权转让款,并赔偿因其欺诈行为造成的损失。
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提交了以下证据:1. 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2. 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股权转让款的银行转账凭证;3. 丙公司提供的乙公司财务报表,显示乙公司存在重大债务;4. 丙公司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向甲公司出具的承诺书,承诺乙公司不存在任何债务。
丙公司对甲公司的诉讼请求进行了答辩,其主要抗辩理由如下:1. 丙公司在股权转让时,已经向甲公司提供了乙公司的财务报表,甲公司有义务自行核实乙公司的财务状况;2. 丙公司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已经向甲公司出具了承诺书,承诺乙公司不存在任何债务,甲公司有义务相信承诺书的真实性;3. 甲公司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乙公司的50%股权,且乙公司一直正常经营,甲公司没有遭受任何损失。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关于甲公司主张的欺诈行为,法院认为:1. 丙公司在股权转让过程中,未如实披露乙公司存在的重大债务,存在欺诈行为;2. 甲公司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前,已经取得了乙公司的财务报表,且丙公司向甲公司出具了承诺书,甲公司有理由相信乙公司不存在任何债务;3. 丙公司的欺诈行为导致甲公司遭受了经济损失,甲公司有权要求丙公司返还股权转让款,并赔偿损失。
涉公司纠纷典型案例5则(附案件分析)《公司法》自2006年1月颁布实施以来,历经2013年和2018年两次修正。
目前,《公司法》正进行再次修正。
现将近期《人民法院案例选》中有关公司法方面的5个经典案例的裁判要旨及主要裁判理由汇总推送,以供读者参考。
01净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诉临沂海诺置业有限公司、王某等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目标公司为自身股权转让款支付提供担保的效力认定案号:(2021)最高法民申2177号【裁判要旨】法律并无禁止目标公司为支付其自身股权转让款提供担保的规定,本案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二条所列举的股东抽逃出资的情形。
不能仅因目标公司为支付其自身股权转让款提供担保,就认为其违反了《公司法》第三十五条关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的规定。
【裁判理由】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协议书》约定净雅公司将海诺公司交接给王某、章某某后,就王某、章某某向净雅公司的付款义务等责任,由海诺公司与王某、章某某向净雅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海诺公司盖章,王某、章某某均签字,对上述《协议书》约定的内容予以确认。
此后,双方按约履行了第一笔股权转让款3258万元并办理了公司交接和股权变更登记,此时净雅公司已非海诺公司股东。
上述约定实质为由公司为股东的对外付款责任提供连带担保。
《公司法》并不禁止公司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而是要求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本案虽未有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但王某、章某某作为股权受让人,在涉案股权转让后为海诺公司仅有的两名股东,二人在《协议书》上签字,以及海诺公司在《协议书》上盖章的行为,足以认定海诺公司为王某、章某某提供担保系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
故海诺公司的该担保行为是合法有效之担保,其应当就王某、章某某向净雅公司的付款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同时,抽逃出资行为因违反资本维持原则,并可能对公司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故被《公司法》禁止。
江门金力五金实业有限公司与王永江劳动争议一案民事二审判决书【案由】民事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其他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审理法院】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4.14【案件字号】(2020)粤07民终709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梅晓凌陈雪娟甄锦源【审理法官】梅晓凌陈雪娟甄锦源【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江门金力五金实业有限公司;王永江【当事人】江门金力五金实业有限公司王永江【当事人-个人】王永江【当事人-公司】江门金力五金实业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李旻广东巨信律师事务所;关志成广东巨信律师事务所;郑家雄广东法道行律师事务所;黄乐怡广东法道行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旻广东巨信律师事务所关志成广东巨信律师事务所郑家雄广东法道行律师事务所黄乐怡广东法道行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旻关志成郑家雄黄乐怡【代理律所】广东巨信律师事务所广东法道行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江门金力五金实业有限公司【被告】王永江【本院观点】本案系劳动争议。
【权责关键词】社会公共利益实际履行合同约定质证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系劳动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三百二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
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理,但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的规定,本院仅针对金力公司的上诉请求进行审查,对双方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
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1.王永江与金力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如何认定;2.金力公司是否应向王永江支付2019年4月、5月的工资差额;3.金力公司是否应向王永江支付经济补偿金?关于第一个焦点。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成立于2010年,位于我国南海区,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初期由李先生、张先生和刘先生三人共同出资设立,各占30%的股份。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李先生、张先生和刘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紧张,最终导致了公司内部的股权纠纷。
二、纠纷起因1. 经营管理分歧:在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李先生、张先生和刘先生在经营管理理念上产生了分歧。
李先生主张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张先生则认为应注重市场拓展,提高销售额;刘先生则主张稳健经营,避免过度扩张。
2. 利益分配不均:由于公司盈利状况良好,李先生、张先生和刘先生在利益分配上存在争议。
李先生认为自己的贡献最大,应获得更多分红;张先生和刘先生则认为,虽然李先生的贡献较大,但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两位股东的共同努力。
3. 股权结构变化: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部分员工通过股权激励获得了公司股份,导致李先生、张先生和刘先生的股权比例发生变化。
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三、法律分析1. 股权结构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应当按照出资比例享有股权。
本案中,李先生、张先生和刘先生的股权比例为30%:30%:30%,不存在股权结构问题。
2. 经营管理分歧:公司经营管理分歧属于公司内部事务,股东之间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利益分配不均: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分红应当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
若股东之间对利益分配存在争议,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股权激励问题:股权激励属于公司内部事务,股东之间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解决方案1. 协商解决:律师建议李先生、张先生和刘先生通过协商解决股权纠纷,以维护公司稳定发展。
协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明确公司经营管理方向和目标;- 确定公司利益分配原则;- 规范股权激励制度;- 加强公司内部沟通与协作。
法律关系1、1995年5月苏州某化工厂向本案被告过滤机厂购买两台压滤机,价值12万元。
化工厂取得这两台设备只付了7万元,余款5万元未付。
96年9月12日化工厂与日本两家公司成立了中日合资苏州先进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50万美元,其中苏州化工厂出资90万美元,占20%,两家日本企业分别出资270万美元和90万美元,出资比例分别为60%和20%。
96年9月先进公司与化工厂签订一份转让协议,先进公司以795万元购得化工厂包括上述两台压滤机在内的部分资产。
98年3月因上述两台压滤机有故障,先进公司与本案被告联系后,于98年3月18日委托南化集团建设七分公司将设备送到被告处,但双方因价格分歧未达成修理协议。
后被告以化工厂未付清5万元货款为由,强行扣押设备,要求先进公司付清5万元货款后才修理或放行。
先进公司要求返还设备遭拒,诉至法院。
问:上述事实中有哪些法律关系?简述其主体、客体和内容。
网友答:1、苏州某化工厂与告过滤机厂之间的购销同同关系。
2、苏州某化工厂与两家日本企业合资合同关系,组建先进公司。
3、苏州某化工厂与合资企业先进公司的购销合同关系。
(本人觉得该法律关系中,卖受方属不当得利)4、苏州某化工厂与先进公司的维修合同关系。
5、苏州某化工厂与告过滤机厂之间因合同关系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6、苏州某化工厂与告过滤机厂之间因购销售合同产生的两台机器的物权转移关系。
(这个关系要看合同的规定)7、苏州某化工厂与先进公司就两台设备的物权之争关系。
(假设本回答中3的合同合法有效)本人所能理解的法律关系这只有这么多了,内容中已说明关系的主体。
另:1.委托关系:赵钱之间2.买卖关系:赵孙之间3.质押关系:李周之间,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
4.民间借贷关系:李周之间5.运输合同关系:李吴之间6.违约关系或者侵权关系:李吴之间7.赠与关系:李李之间8.不当得利关系:赵孙之间9.买卖关系:孙李之间2、2002年10月17日,某村(原告),与某县供销合作社(被告)签订预购白菜合同规定:原告提供白菜170万斤,每百斤定价1.70元;合同经鉴证后有效,问:(1)本案中当事人所形成的关系,属于哪一种经济法律关系?说出理由.(2)界定该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分析要点:答:(1)属于合同法律关系,因为是双方签订买卖合同且一方违约。
山东江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铁路运输损害责任纠纷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责任纠纷【审理法院】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理法院】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结日期】2021.03.09【案件字号】(2021)鲁71民终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宋阿波【审理法官】宋阿波【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山东江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朱林召【当事人】山东江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朱林召【当事人-个人】朱林召【当事人-公司】山东江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葛继静山东启阳律师事务所;彭娟山东启阳律师事务所;张申山东融冠律师事务所;吴海燕山东融冠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葛继静山东启阳律师事务所彭娟山东启阳律师事务所张申山东融冠律师事务所吴海燕山东融冠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葛继静彭娟张申吴海燕【代理律所】山东启阳律师事务所山东融冠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原告】山东江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被告】朱林召【本院观点】二审期间的争议焦点为:1.本案赔偿责任应当如何认定;2.赔偿数额是否应当变更。
铁路运输属于高度危险作业,铁路人损解释第五条规定:“铁路运输中发生人身损害,铁路运输企业举证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不可抗力造成的;(二)受害人故意以卧轨、碰撞等方式造成的。
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本案案件事实及各方责任,一审法院认定的5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并无不当,本院依法予以维持。
【权责关键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代理合同过错不可抗力合同约定鉴定意见证明力重新鉴定关联性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认定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二审期间的争议焦点为:1.本案赔偿责任应当如何认定;2.赔偿数额是否应当变更。
陕西高院发布2020年度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1.04.20•【分类】其他正文陕西高院发布2020年度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案例一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与西安华清盛汤汤泉酒店、姜志刚、西安华青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该案是商标法2019年修正后,我省法院首例适用五倍顶格惩罚性赔偿标准的典型案例,本案的裁判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竞争环境,明确了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主客观要件认定标准,同时运用知识产权贡献率计算赔偿基数,对规范准确地适用惩罚性赔偿进行了有益探索。
本案同时引入联合商标概念,在商标法对联合商标尚未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对侵害联合商标权判定规则进行了创新探索。
案例二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及第三人厦门易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该案是一起典型的运用网络竞价排名服务侵害商标权的案件。
本案区分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的合法使用和商标侵权的边界,合理确定了竞价排名用户和竞价排名服务提供者各自的责任范围;同时确立了诉讼材料视同完成投诉所需材料的规则,对商标保护领域的通知删除义务具体规则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引导网络竞价排名服务健康发展起到规范引领作用。
案例三陕西纵航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与北京华视聚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更新迭代,深层链接和内容聚合平台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用户、网络提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复杂多样,多种裁判理念及思路应运而生,出现裁判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本案属于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新型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
该案并未采用服务器或用户感知等与技术有关的单一标准进行侵权行为判定,而是围绕侵权行为和合法授权对证据进行分析,得出是否侵权的结论,该案为此类案件统一裁判标准提供了新的路径。
全国法院破产典型案例案例1:浙江南方石化工业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破产清算案(一)基本案情浙江南方石化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石化)、浙江南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系绍兴地区最早一批集化纤、纺织、经贸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三家公司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
其中南方石化年产值20亿余元,纳税近2亿元,曾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由于受行业周期性低谷及互保等影响,2016年上述三家公司出现债务危机。
2016年11月1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柯桥法院)裁定分别受理上述三家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并通过竞争方式指定联合管理人。
(二)审理情况由于南方石化等三公司单体规模大、债务规模大,难以通过重整方式招募投资人,但具有完整的生产产能、较高的技术能力,具备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的基础。
据此,本案采取“破产不停产、招商引资”的方案,在破产清算的制度框架内,有效清理企业的债务负担,阻却担保链蔓延;后由政府根据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战略性买家,实现“产能重整”。
三家企业共接受债权申报54.96亿元,裁定确认30.55亿元,临时确认24.41亿元。
其中南方石化接受债权申报18.58亿元,裁定确认9.24亿元,临时确认9.34亿元。
鉴于三家企业存在关联关系、主要债权人高度重合、资产独立、分散以及南方石化“破产不停产”等实际情况,柯桥法院指导管理人在充分尊重债权人权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展债权人会议职能,并确定三家企业“合并开会、分别表决”的方案。
2017年1月14日,柯桥法院召开南方石化等三家企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了各项方案。
2017年2月23日,柯桥法院宣告南方石化等三家企业破产。
2017年3月10日,破产财产进行网络司法拍卖,三家企业550亩土地、26万平方米厂房及相关石化设备等破产财产以6.88亿余元一次拍卖成交。
根据通过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职工债权获全额清偿,普通债权的清偿率达14.74%。
第1篇一、背景介绍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环保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成立初期,由三位合伙人共同出资,各占30%的股份。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合伙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最终导致公司陷入股权纠纷。
二、纠纷起因1. 股权分配不均:三位合伙人出资比例相同,但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实际贡献存在差异。
其中一位合伙人认为自己在公司发展中贡献较大,应增加股份比例。
2. 管理权争夺:合伙人之间对公司管理权的争夺日益激烈,导致公司决策效率低下,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
3. 利益分配争议:公司盈利后,合伙人之间对利润分配比例产生分歧,导致合作关系紧张。
三、法律服务过程1. 接案:公司法律顾问在接到案件后,迅速了解案情,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初步判断案件性质和解决方向。
2. 调查取证:法律顾问协助公司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公司章程、财务报表、合伙人协议等,为后续诉讼提供有力支持。
3. 法律咨询:针对公司股权纠纷,法律顾问从法律角度为公司提供咨询意见,分析案件胜诉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策略。
4. 协商调解:法律顾问协助公司与其他合伙人进行协商,尝试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在协商过程中,法律顾问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双方理性沟通,最终达成初步共识。
5. 诉讼准备: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法律顾问协助公司准备诉讼材料,包括起诉状、证据材料等,确保案件顺利进行。
6. 诉讼阶段:法律顾问代表公司出庭应诉,充分运用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四、案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诉讼,法院最终判决如下:1. 公司章程中关于股权分配的条款有效,合伙人之间按照出资比例享有股权。
2. 公司管理权由三位合伙人共同行使,重大决策需经三人一致同意。
3. 公司利润分配比例按照出资比例执行。
4. 被告(其他合伙人)支付原告(公司)一定的赔偿金。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XX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纠纷的解决过程充分体现了法律服务的专业性和重要性。
指导案例165号:重庆金江印染有限公司、重庆川江针纺有限公司破产管理人申请实质合并破产清算案文章属性•【案由】申请破产重整•【案号】(2015)津法民破字第00001号之六•【审理法院】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审理程序】破产•【裁判时间】2017.01.10裁判规则1.人民法院审理关联企业破产清算案件,应当尊重关联企业法人人格的独立性,对各企业法人是否具备破产原因进行单独审查并适用单个破产程序为原则。
当关联企业之间存在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区分各关联企业财产的成本过高、严重损害债权人公平清偿利益时,破产管理人可以申请对已进入破产程序的关联企业进行实质合并破产清算。
2.人民法院收到实质合并破产清算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申请人、被申请人、债权人代表等利害关系人进行听证,并综合考虑关联企业之间资产的混同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各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债权人整体清偿利益、增加企业重整的可能性等因素,依法作出裁定。
正文指导案例165号:重庆金江印染有限公司、重庆川江针纺有限公司破产管理人申请实质合并破产清算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21年9月18日发布)关键词:民事/破产清算/实质合并破产/关联企业/听证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1条、第2条基本案情:2015年7月16日,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重庆金江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江公司)破产清算申请,并于2015年9月14日依法指定重庆丽达律师事务所担任金江公司管理人。
2016年6月1日,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重庆川江针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江公司)破产清算申请,于2016年6月12日依法指定重庆丽达律师事务所担任川江公司管理人。
金江公司与川江公司存在以下关联关系:1.实际控制人均为冯秀乾。
川江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冯秀乾,金江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川江公司,冯秀乾同时也是金江公司的股东,且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冯秀乾。
冯秀乾实际上是两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裁判摘要(2012上半年)2012-11、深圳市启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郑州国华投资有限公司、开封市豫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珠海科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股权确认纠纷案【裁判摘要】在公司注册资本符合法定要求的情况下,各股东的实际出资数额和持有股权比例应属于公司股东意思自治的范畴。
股东持有股权的比例一般与其实际出资比例一致,但有限公司的全体股东内部也可以约定不按实际出资比例持有股权,这样的约定并不影响公司资本对公司债权担保等其他对外功能实现。
如约定是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未损害他人的利益,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属有效,股东按照约定持有的股权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2、肯考帝亚农产品(上海)有限公司与股东富虹油品有限公司、第三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市分行所有权确认纠纷案【裁判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七十九条第(三)项的规定,不记名指示提单可以经空白背书转让,但当提单持有人以其中一套正本提单换取退货单后,当事人已不可能将全套正本提单进行转让,故此后的所谓提单转让行为对当事人不产生拘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起发生效力。
交付是否完成是动产所有权转移与否的标准,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时,则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进行指示交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出质人以间接占有的财产出质的,以质押合同书面通知占有人时视为移交。
根据该条款规定精神,退货单的交付,仅意味着当事人的提货请求权进行了转移,在当事人未将退货单请求转移事实通知实际占有人时,退货单的交付并不构成《中华人民物权法》第二十六条所规定的指示交付。
3、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诉鞠文明、徐路路、华轶侵犯著作权案【裁判摘要】行为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享有著作权的计算机软件中的目标程序并与特定硬件产品向结合,用于生产同类侵权产品,在某些程序、代码方面虽有不同,但只要实现硬件产品功能的目标程序或者功能性代码与他人相应著作权的计算机软件实质相同,即属于非法复制发现计算机软件的行为,应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浙江法院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八大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公布日期】•【分类】其他正文浙江法院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八大典型案例01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诉浙江南元泵业有限公司、赵某高等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入选理由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相对疑难复杂,而侵害技术秘密案件又是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审理难度最大的类型,尤其是原告所主张的密点是否具体明确,是否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技术秘密,需要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就涉案技术信息是否符合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法定条件逐一进行分析认定。
本案涉及对产品设计图纸所承载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粗糙度、图样画法(表达方法)、局部放大视图、明细表内容、尺寸标法和技术要求等技术信息是否具有不为公众所知悉性的具体认定,现有判例鲜有涉及,本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审理思路。
本案一审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服判息诉。
裁判要旨权利人主张的技术信息只有符合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法定要件,才构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商业秘密。
虽然单个零部件所承载的技术信息已经属于公共领域的知识,但通过重新组合设计成为新的技术方案,且通过查阅公开资料或其他公开渠道无法得到,通过反向工程也不容易获得的,应当认定该技术方案不为公众所知悉。
【案例索引】一审: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浙01民初287号【案情介绍】原告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各种泵类产品,在研发、生产过程中设计完成各类产品图纸。
中金公司采取制定公司员工手册、签署保密条款、实施技术软件加密等措施保护其产品图纸等商业秘密。
被告赵某高、吴某忠、金某明、姚某保均为中金公司前员工,在原告公司担任生产负责人、技术员等工作。
被告浙江南元泵业公司(以下简称南元公司)系赵某高、金某明从原告处离职后投资成立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水泵、供水设备的生产、销售、研发。
朱俊峰、金跃栋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审理法院】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9.09【案件字号】(2020)浙07民终1599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胡玲玲叶金龙钱萍【审理法官】胡玲玲叶金龙钱萍【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朱俊峰;金跃栋【当事人】朱俊峰金跃栋【当事人-个人】朱俊峰金跃栋【代理律师/律所】徐胜丹浙江一剑律师事务所;骆彦江浙江一剑律师事务所;沈财强浙江嘉图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徐胜丹浙江一剑律师事务所骆彦江浙江一剑律师事务所沈财强浙江嘉图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徐胜丹骆彦江沈财强【代理律所】浙江一剑律师事务所浙江嘉图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朱俊峰【被告】金跃栋【本院观点】本案争议焦点有四,一是涉案借条的效力问题;二是涉案借款中的134万元有无实际交付问题;三是双方结算时是否将超过法定的利息结算在内的问题;四是本案是否存在高利转贷的问题。
【权责关键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胁迫撤销代理实际履行第三人证据不足自认新证据合法性质证诉讼请求撤诉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有四,一是涉案借条的效力问题;二是涉案借款中的134万元有无实际交付问题;三是双方结算时是否将超过法定的利息结算在内的问题;四是本案是否存在高利转贷的问题。
关于争议焦点一,朱俊峰上诉主张涉案的借条系受金跃栋胁迫而出具,但其在一、二审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成立,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关于争议焦点二,对于出具过涉案134万元借条的事实,朱俊峰并无异议,结合双方经济往来中存在现金交付的交易习惯以及金跃栋作出的合理解释,原审判决认定该134万元借款并无不当。
关于争议焦点三,原审法院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以及在庭审中的陈述,对该争点所涉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说理,本院予以赞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