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1、2节学案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7
第3课时分子晶体晶体结构的复杂性课程标准1.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了解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3.能根据分子晶体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计算。
学法指导1.通过学习教材中碘、干冰等晶体结构模型,认识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2.根据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推断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
3.通过学习石墨等晶体结构,认识晶体结构的复杂性。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知识点一分子晶体1.分子晶体的结构碘晶体干冰晶体冰晶体(1)碘晶体的晶胞是(1)干冰晶胞是(1)水分子之间的主4.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1)分子晶体由于以比较弱的________相结合,因此一般熔点________,硬度________。
(2)对组成和结构________,晶体中又不含氢键的分子晶体来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熔、沸点________。
微点拨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的分子晶体,服从紧密堆积排列原理;分子间存在氢键的分子晶体,由于氢键具有方向性、饱和性,故不服从紧密堆积排列原理。
学思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二氧化硅和干冰虽然是同一主族的氧化物,但属于不同的晶体类型。
( )(2)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中存在氢键。
( )(3)冰与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 )(4)冰与二氧化硅的晶体类型相似。
( )(5)分子晶体一般熔点较低、硬度较小。
( )2.下列各组晶体都属于化合物组成的分子晶体是( )A.H2O、O3、CCl4B.CCl4、(NH4)2S、H2O2C.SO2、SiO2、CS2 D.P2O5、CO2、H3PO4知识点二晶体结构的复杂性1.石墨晶体(1)石墨晶体是________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个C原子与其他3个C原子以共2.晶体的复杂性(1)物质组成的复杂性导致晶体中存在多种不同微粒以及不同微粒间作用。
化学必修 2 第三章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2 )结合本章具体案例乙醇糖谈如何应用前面所讲的理论知识和观点,进行教学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
本讲重点落实对“五线谱” 框图的再认识及其应用,问题设计,学生调研以及教案的规范书写。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提问问题提出的意义:通过问题的提出,学习被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被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度,直接去面对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问题,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提问的作用:它能促进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很感兴趣,他们将成为更加主动,自主学习者;学生可以看到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和所处世界的联系等等。
针对学生认知障碍点和关键点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类型的多样化,将学生学的内容与教的问题相统一,发挥问题的多种教育功能。
1 、化学必修2 乙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催化氧化、与金属钠的反应)并初步学会相关的实验技能,知道乙醇的组成。
[ 过程与方法]通过乙醇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学习其组成和主要性质:通过乙醇在干洗剂中的作用及模拟实验探究,学习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通过乙醇在人体内的变化及模拟实验探究、角色扮演活动学习乙醇的催化氧化;通过乙醇钠的用途、合成简介学习乙醇与钠的反应。
乙醇用途的学习在明线贯穿课堂学习的始终,性质的学习在暗线,结构的学习做补充。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乙醇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关注与乙醇有关的能源、健康等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乙醇的主要用途和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与金属钠的反应。
3 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设计4 板书设计第三节(生活中的两种有机物)( 1 )乙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合化学方程式)用途5.课后反思与体会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用途;2、了解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空间结构;3、认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4、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总结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学习探究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理念;3、让学生体会由结构推性质和由性质推结构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4、学生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构建和取代反应的模拟,体会构建模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引发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2、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逐步形成从实验中获得化学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探索精神;4、渗透又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时,高一的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还较弱,学生对甲烷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学习时存在空间障碍,能否通过课堂教学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后续认识其他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反应类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化学性质【难点】甲烷的结构、化学性质和取代反应三、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首先观看一段视频,大家从这段视频看到了什么呀?学生:这是一段西气东输的视频,就是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东输到长江三角洲,最终到达上海的一项巨大的工程。
教师: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这么做呢?学生:因为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污染小的能源教师:天然气在我们的化学中最主要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学生:甲烷教师:(归纳)有机物目前已超过两千万种,而且分布极其广泛。
(用途广泛:燃料;建材;日用品;食品)表扬学生:学生都预习的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环节:新课教学【活动1】一、认识有机物教师:什么叫有机化合物?有机物有什么特点?(归纳)1、有机物组成的元素C、H、O、N、S、P2、有机物的特点: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熔点低,容易燃烧,不导电,化学反应的速率慢、且很复杂。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一、本章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要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二、本章内部结构关系1、本单元结构关系烃(甲烷、乙烯、苯)→烃的衍生物(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
教材基本采用了从生活实际或者探究实验入手,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再上升到从结构的角度去深化认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2、知识点及要求了解甲烷、乙烯、苯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了解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重点认识典型的化学反应(取代、加成)的他点。
通过对典型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认识,体会分子结构的特点对性质的影响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加深认识一些物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对集中典型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感受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学会研究有机物的思维方式和思路,形成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从新教材的篇幅内容上看,精简了以下内容烷烃的命名烯烃的性质。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乙炔的性质。
乙醇的消去反应、苯酚的性质。
乙醛和甲醛的性质。
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对蔗糖、麦芽糖和油脂的结构要求降低了要求。
对淀粉、纤维素、油脂的水解降低了要求。
对高分子合成材料只做了简单的介绍。
增加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专题介绍四、本章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重点:(第一课时)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第二课时)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掌握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烃的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乙醇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1、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乙醇的催化氧化和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氧化的氧化反应。
[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
[学法指导]1、查阅乙醇的相关资料,归纳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提高自己的自学和归纳能力。
2、能运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去探究乙醇的组成、结构,并能从乙醇的结构去预测乙醇可能有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中化学键的关系。
[教学设计]通过观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查阅与乙醇相关资料归纳出乙醇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运用实验探究和科学计算确定乙醇的组成,求出乙醇的分子式对乙醇可能有的分子结构进行大胆猜测运用科学的实验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测定、推理、分析得出乙醇分子的正确结构根据乙醇的结构对乙醇可能有的化学性质做出预测通过实验手段验证乙醇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出乙醇的化学性质,加深对乙醇的认识。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十分丰富,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多方面应用极其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两种较常见的有机物。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乙醇的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乙醇样品,阅读教材P.66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乙醇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
[归纳总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1 、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
3、 b .p.= 78.5 C, m.p.= —117.3 C4、 乙醇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二、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问题设置]乙醇是有那些元素组成的?如何测定乙醇的组成元素?[实验探究]1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上一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学案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一一甲烷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电子式和 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2. 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有 关实验结论,了解取代反应。
3. 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 等。
学前准备:有机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 系,如煤油、汽油等燃料,糖类、油脂、蛋白 质营养素等。
有机物的组成元素除 —,常有 ___ 、 ___ ,还有 , , , 等。
仅含 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烃,最简单的烃是 甲烷。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学习过程:一、甲烷的分子结构化学式: ____________ 电子式: ____________结构式: ____________ ■吉构简式: ___________二、甲烷的性质1. 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甲烷是 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味的气体, ____ 于水,比空气 ________ 的气体,是 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 成分。
2. 化学性质:甲烷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 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 (1)氧化反应可燃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注意:a .甲烷点燃前需验纯,检验的方法是: 收集一试管甲烷气体,靠近酒精灯火焰, 若听到 噗”的一声说明气体纯净。
b .方程式的中间用的是 一 ”(箭头) 而不是“===="(等号),主要是因为有机物参 加的反应往往比较复杂,常有副反应发生。
c .火焰呈淡蓝色学生实验:CH 4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 观察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 褪色,证明甲烷 _________ 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
结论:一般情况下,甲烷性质稳定,与强酸、 强碱及强氧化剂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练习:1.将CH 4 (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C 以上,可发生反应CH 4同C+2H 2,然后 通入水蒸气,则混合气体中不可能存在的气体 是( )A 、 COB 、 H 2C 、 CO 2D 、 O 2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点燃甲烷不必像点燃氢气那样事先验纯B •甲烷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 的气体燃料 C.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和严禁烟火,以防爆戸-Ct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长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应。
课题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分子式。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4、了解甲烷及其取代反应产物的主要用途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模型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教学难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启发诱导、引导归纳、自学、讲述、实验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教学内容师生活动通过简单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式画出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甲烷分子的结构。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化学式:CH4电子式:HH :C:HH⋅⋅⋅⋅H|结构式:H- C— H |H二:甲烷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中按体积计,CH 4占80%~97%)。
2:化学性质:甲烷性质稳定,不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也不与强酸强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 (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CH 4 ﹢2O 2 →CO 2 ﹢ 2H 2O学生实验:①CH 4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不褪色 证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
结论: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2)取代反应: ② 取代反应实验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石蕊变红。
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长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应。
但把混合气体放在光亮的地方就会发生反应,黄绿色的氯气就会逐渐变淡,有水上升、有白雾、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有HCl 气体生成,出油滴,证明有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生成。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复习提纲(一)烃:仅含有 和 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二)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一、甲烷的元素存在、组成与分子结构存在: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中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空间结构: 体,C-H键长度强度相同夹角相同。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三、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
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1、甲烷的氧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一定要 2、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与氯气在 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应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 。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做 反应。
除 外,产物都不溶于水,常温下,一氯甲烷是 体,其他是 体,三氯甲烷称 ,四氯甲烷可作灭火剂。
3、甲烷受热分解: (三)烷烃 概念: 叫做饱和链烃,或称烷烃。
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 烷烃物理性质: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___________,5—16个碳原子为__________,16个碳原子以上为_____________。
溶解性:烷烃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溶(填“易”、“难”)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
(如果碳原子数相 同,也就是分子式相同,那么所有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 .)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___________。
烷烃的化学性质(1)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______反应。
(2)取代反应:在 条件下能跟卤素单质的气体发生取代反应。
(3)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
通式:___________(四)同系物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掌握概念的三个关键:(1)通式相同;(2)结构相似;(3)组成上相差n 个(n≥1)CH 2原子团。
第一节教案有机化合物有机物:绝大多数的含碳化合物,常伴有氢、氧、氮、硫、磷、卤素等元素(例外:碳单质、CO2、 碳酸、碳酸盐等)烃: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烃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种类型)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一、甲烷的结构CH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以C 原子为中心,四个H 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4个C-H 键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 ,在空间具有高度对称,是一种稳定的空间立体构型 二、甲烷的性质 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是天然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 2、甲烷的化学性质 在通常条件下,甲烷不与KMnO4、溴水等强氧化剂反应,也不与强酸、强碱反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物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某些反应比较 有机物无机物类型 多数为共价化合物有离子化合物,也有共价化合物溶解性 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耐热性 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般在400℃以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比较高可燃性 多数可以燃烧多数不可以燃烧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不能或是难以电离多数是电解质,能电离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率较慢,方程式多用箭头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较快1、如何利用实验验证该反应产物?点燃甲烷前还需要进行什么操作?2、除了燃烧,甲烷还有哪些性质? 科学探究:甲烷与氯气混合 (2)甲烷的取代反应信息: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 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②取代反应是一种有机反应类型,反应的形式:等价交换 A —B+C —D →A —C+B —D(或A —D+B —C)每个分子断裂为两个原子或原子团,然后交换重组 反应的两种物质,至少有一种为有机物 ③经过一次取代反应后,产物有两种④取代反应过程中,每一次只能换出一个氢原子,进入 一个其他原子(局部发生变化),反应分步进行 ⑤反应条件:光照(在室温或暗处不发生反应)⑥反应物状态:纯卤素,例如甲烷与溴水不反应,与溴蒸气 见光发生取代反应 ⑦得到四种卤代物和氯化氢的混合物信息 反应条件 反应物状态 生成物状态 反应中的现象 液面变化实验1 用黑纸包裹 实验2用灯照射用黑纸包裹的试管用灯照射后的试管现象无明显现象 ①量筒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②量筒内壁出现不溶于水的油状液滴 ③量筒中有少量白雾,使试纸变红 ④液面上升结论 光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反应启发:由于甲烷中四个C -H 完全等同,其他C -H 同样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仿照一氯甲烷生成的方程式,尝试写出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方程式 练习:写出在光照条件下CH4与Br2的取代反应方程式 (3)甲烷的受热分解三、烷烃1、定义:烃分子中各原子只以单键结合,且达到稳定饱和,这样的烃叫烷烃 关键: (1)分子里碳原子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注意:碳的链状结构并不是呈直线状,而是锯齿状且键可以旋转(2)碳原子四个价键始终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方向伸展,碳碳单键结合后,剩余的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达到稳定结构(饱和状态),又称饱和链烃 2、烷烃的结构简式结构简式:把连在同一个C 上,除C 以外的相同元素原子合并起来,并省略连接原子的短线。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本节教材分析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3)了解烷烃组成、结构,类推烷烃的主要性质;(4)知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能够根据结构式或结构简式进行简单判断。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型制作、实验探究、观察、交流讨论等手段,结合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和形成有机化学的学习思想。
(2)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通过甲烷取代反应的探究,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甲烷性质的学习,体会有机物跟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形成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体会有机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的重要研究价值。
(2)通过能危机及可燃冰开发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建立甲烷的立体结构模型,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甲烷的初步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联系初中化学内容,做好初高中相似内容的衔接。
(2)充分利用身边素材,让学生自己制作甲烷的分子模型(如木棍、小球、橡皮泥等),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角度认识甲烷的分子结构。
(3)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一是区分好甲烷在必修2和选修5两个模块教学要求的差异,不要将甲烷的教学拓展到选修5模块内容;二是烷烃的教学只要求初步知识,不要延伸到化学性质等层面。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从今天起,我们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衣、食、住、行、医疗、能、材料、科学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等各领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有机化合物有两个基本特点:数量众多,分布极广。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复习甲烷、乙烯、苯的结构特点,进而通过结构特征复习其相关性质。
主要通过烃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引出几类烃,并复习其结构特征,从而对比复习甲烷、乙烯、苯的性质。
通过烃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引入几种烃的结构和性质复习,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思想,同时对结构的分析对比,突出了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维,较好的培养了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练习反馈,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接力回答问题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复习课一贯的“炒旧饭”而引起的枯燥乏味,同时通过书写方程式,巩固了学生的基础。
并进行开放性问题讨论,较好的发散了学生思维,有宜于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有机化合物复习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P53(现象)(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有机取代物):P54①②③④几个概念同系物:例如同分异构体:例如同位素:例如同素异形体:例如烷烃的命名:选主链编小号命名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P60(现象)(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 P60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P60①②③(4)聚合反应:P60(乙烯制聚乙烯) ①(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P62(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2)取代反应① 与Br2的反应 :② 苯与硝酸(用HONO 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反应方程式:(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苯的同系物:写出C 8H 10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它们的一元取代物有几种 ;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P67(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乙醇的燃烧 P67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P68实验操作 现象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CH 3CH 2OH −−−−−−−−→−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4KMnO CH 3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1) 乙酸的酸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P68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P68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① 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 P69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药品加入顺序:浓硫酸的作用饱和碳酸钠的作用:6、糖类的分类依据:两种单糖 结构差异两种二糖 结构差异 水解产物差异 两种多糖①蔗糖水解反应: P73②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 P73③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P73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油脂+H 2O−→−酸甘油+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 反应)油脂+H2O −→−碱甘油+蛋白质+H 2O −−→−酶等各种 蛋白质的性质: 1、灼烧2、颜色反应3、变性:4、盐析。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2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
2. 掌握原子结构的实验研究历程。
3. 能够描述原子的基本结构模型。
4. 理解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及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
2. 原子结构的实验研究历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讲解原子是化学世界中最基本的颗粒,通过观察实验,我们逐渐认识到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学习内容(25分钟)a. 原子的实验研究历程•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汤姆逊的电子云模型•朗缪尔的铂金模型• 玻尔的量子理论模型b. 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电子云• 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3. 实验演示(15分钟)展示光谱分析仪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观察原子的光谱特性,了解原子结构的研究方法。
4. 锻炼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阐述各自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内容,强调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知识的重要性,并为下节课内容进行铺垫。
四、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内容。
2.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下节课的实验报告。
五、板书设计:原子结构- 道尔顿、汤姆逊、朗缪尔、玻尔的原子模型- 原子核(质子、中子)及电子云- 光谱分析实验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实验研究历程和基本模型。
通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化学思维和知识面。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一甲烷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学习难点】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烃的概念:仅含_______ 和_______ 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2、分子组成与结构在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以________ 分别与__________ 成 ______ 价键,分子式为—,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式为 _____________ 。
3、甲烷物理性质甲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勺主要成分。
甲烷是一种 ______ 、________ 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比空气_______ ,___________ 于水。
4、化学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 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__________ 、 _______ 也不反应,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也能发生某些反应。
⑴燃烧(氧化反应):甲烷燃烧时,火焰呈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光照的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种氯代产物中,______ 为气体,______ 、____ 、______ 为液体,且它们均 _______ 溶于水.二、课内探究探究一、甲烷的空间结构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有哪几种结构呢?甲烷的空间结构是什么样的?探究二、甲烷的物理性质由甲烷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你能否求出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呢?探究二、甲烷的化学性质问题一:有机方程式与无机方程式写法的区别?问题二:甲烷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会有何现象?如何证明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问题三:甲烷的取代反应(教材图3-3)化学反应现象:光照时,氯气的黄绿色逐渐___________ ,瓶壁上有______________ 生成,液面,试管中有少量。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提纲)编制人:薛晓燕一、烃1、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烃的分类:饱和烃→烷烃(如:)脂肪烃(链状)/烃不饱和烃→烯烃(如:)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甲烷、乙烷、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7、比较同类烃的沸点:、①一看: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②二看:碳原子数相同,支链多沸点低。
常温下,碳原子数1-4的烃都为气体。
8、烃燃烧通式:烷烃燃烧通式:二、烃的衍生物<2,总结有机反应的类型(1)取代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卤代反应硝化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2)加成反应定义:有机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特点:________________。
(3)氧化反应:有机物的燃烧,及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三、基本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人们习惯称糖类、[练习]1.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品种最多的是()A.过渡元素的化合物B.第二主族元素的化合物C.第三主族元素的化合物D.第四主族元素的化合物2.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但不属于烃的是()4.下列物质不属于饱和链烃的是()5.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极性键…6.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A.沼气B.煤气C.天然气D.坑道气7.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乙烯产量B.丙烯产量C.汽油产量D.丁二烯产量8.不可以用于区别乙烯和乙烷的气体是()A.苯B.溴水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9.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反应得到的产物是()①CH3Cl ②CH2Cl2③CHCl3④CCl4&A.只有①B.只有②C. ①和②的混合物D. ①②③④的混合物10.聚乙烯是由乙烯(CH2=CH2)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
第三章有机化学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学案)编写人:审稿人:时间: 2013年4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甲烷的结构,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和取代反应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甲烷结构展示、性质研究,培养学生重视科学、探究科学的科学素养【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划出重要知识,并规范、独立的完成导学案预习自学部分,熟记基础知识。
2、结合教材知识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导学案探究部分,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讨论3、小组讨论探究主题,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完善落实好导学案。
预习案一、预习目标了解甲烷的结构,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等知识。
二、预习内容1.组成有机物的元素除外,常有、_____,还含有、、、_ 等。
其中仅含和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也可称为,该类物质中组成最简单的是。
有机物种类繁多,迄今已发现种。
2.甲烷是、、和的主要成分。
3.填空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探究案一、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二、学习过程[探究实验1]甲烷的结构(实践活动)1.据课本P60制作一个正四面体。
2.利用球棍模型组装一个甲烷分子。
小结: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位于四面体的顶点,四个C-H键。
[探究实验2]甲烷的性质1.物理性质甲烷是色、味、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小)。
用或收集甲烷2.化学性质(1)甲烷的氧化反应(可燃性)有机方程式与无机方程式写法的区别:(2)甲烷的取代反应科学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现象:请用结构式书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过程。
取代反应:练习:1.请书写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的化学反应。
2、历史上,科学家们在测定了甲烷分子组成为CH4后,对甲烷的分子结构曾提出了两种猜想:正四面体型与平面正方形,科学家如何判断出甲烷分子是哪种空间构型的?小结:甲烷取代反应条件:特点:三、反思总结1.甲烷结构特点:。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学习难点】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烃的概念:仅含和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2、分子组成与结构在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以___ ___分别与________形成_____共价键,分子式为__ 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
3、甲烷物理性质甲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
甲烷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比空气___ ,__________溶于水。
4、化学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与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也不反应,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也能发生某些反应。
(1)燃烧(氧化反应):甲烷燃烧时,火焰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⑵在光照的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②;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种氯代产物中,为气体,、、为液体,且它们均溶于水.二、课内探究探究一、甲烷的空间结构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有哪几种结构呢?甲烷的空间结构是什么样的?探究二、甲烷的物理性质由甲烷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你能否求出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呢?探究二、甲烷的化学性质问题一:有机方程式与无机方程式写法的区别?问题二:甲烷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会有何现象?如何证明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问题三:甲烷的取代反应(教材图3-3)化学反应现象:光照时,氯气的黄绿色逐渐,瓶壁上有生成,液面,试管中有少量。
①如何验证HCl的生成呢?②能否用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课堂练习】1.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有机取代产物是①CH3Cl、②CH2C12、③CHCl3、④CC l4( )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①②③的混合物 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命名和通式以及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学习重点】烷烃物理性质递变规律及化学性质【学习难点】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乙烷:分子式为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丙烷:分子式为_____,结构简式_____;丁烷:分子式为__ 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 _______。
2、烷烃的概念:烷烃又叫_____________。
结构特点是碳原子间都以______键结合成_______,碳原子上剩余价键全部跟___________相结合.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n≥1)3.烷烃的命名碳原子在十以内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以代表,如________________。
4.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呈规律性的变化.如常温下其状态由变到又变到_______,熔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__________。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探究探究一、同分异构体问题一、两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必备条件有二:①两者的相同,而不是相同;②两者的不同,如、不同例如:写出含有5个碳的烷烃可能的结构简式:问题二、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二氯代物有几种?问题三:根据(表3-2)比较同分异构体的熔沸点探究二、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使用正、异、新的命名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
随着碳原子数增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多。
怎么办?问题一:取代基: 甲基: 乙基: 问题二:系统命名法步骤:(1) 长: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2) 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3) 近:把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直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取代基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4)简:当有相同的取代基,则相加,然后用大写的二、三、四等数字表示写在取代基前面。
但表示相同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隔开;如果几个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5)小:当支链离两端的距离相同时,以取代基所在位置的数值之和最小为正确。
例如:(1)(2)2,3,5-三甲基已烷 2,5-二甲基-3-乙基已烷【课堂练习】1. 写出下列烷烃的分子式:(1)含有38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2)含有38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3)相对分子量为128的烷烃的分子式 2.下列有机物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A .CH 3(CH 2)2CH 3B .CH 3(CH 2)15CH 3C .CHCl 3D .CH 3Cl 3.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 .C 3H 8 B .C 4H 10 C .CH 2Br 2 D .C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和结构式上的特点2、掌握烷烃燃烧有关计算【学习重难点】同系物的判断及烷烃燃烧有关计算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1.同系物定义: 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原子团的CH 3— CH 2 —CH 2 —CH CH 2 —CH 3—CH 3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2.烷烃的性质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呈规律性的变化.如常温下其状态由变到又变到_______,熔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__________。
化学性质:通常,空气中能________,光照下能与____________反应.探究一、同系物的概念问题一:特点①通式(填“同”或“不同”,以下相同)②是一类物质;③组成元素;④分子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差;⑤结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注意:(1)结构相似是指有机物中均相同(2)同系物规律:①同系物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分子间作用力逐渐,熔、沸点逐渐。
②同系物之间的化学性质一般。
③随着碳原子数增多,烷烃的含碳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问题二:区别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例题1: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CH3A.O2和O3B.126C和136C C.CH3CH2CH2CH3和CH3CH2CHCH3H Cl CH3D.Cl—C—Cl和Cl—C—H E.CH3CH2CH2CH3和 CH3CHCH3H H(1)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2)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4)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探究二、烷烃的可燃性通式: C n H2n+2+213nO2 → nCO2+(n+1)H2O例题2. 某种烷烃11 g完全燃烧时,需要28 L氧气(标准状况下),该烷烃是( )A.C5Hl2B.C4H10C.C3H8D.C2H6例题3. 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4种气态烃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1)各取1mol,其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2)取等质量的下列各烃,其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6C.C3H8D.C4H10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2、了解烯烃的性质3、能从结构上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掌握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区别【学习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学习难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烯烃:分子中含有()2、乙烯的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结构3、乙烯的化学性质(1)燃烧方程式:(2)乙烯使褪色(3)加成反应方程式:4、乙烯的用途:二、课内探究探究一、乙烯的结构及性质问题一:乙烯的空间结构思考:乙烯分子中的六个原子是否共面?甲烷分子中有几个原子共面?问题二:乙烯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一种稍有气味的__________气体,__________水。
在标准状况时密度为1.25g/L,密度比空气_______。
问题三: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可燃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①怎样鉴别乙烷和乙烯?②对于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注意什么?2、加成反应:乙烯可与Br2(使溴水褪色)、H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 与溴水加成 (2)与H加成2(3)与HX加成 (4) 与水反应:总结:加成反应定义:探究二、烯烃问题一:通式:练习:丙烯:分子式为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丁烯:分子式为__ 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 _______。
问题二:烯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碳小于4呈气态。
熔沸点低到高。
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燃烧通式:注: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____(2)加成反应:思考: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有何区别?【课堂练习】1.常温下,下列物质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且化学反应原理相同的是()A.CH2=CH2B.SO2C.H2D.CH3CH3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以得到纯净的乙烷的方法的是()A.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B.通过足量的溴水C.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氢气D. 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3.由乙烯推测丙烯(CH3CH===CH2)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 D.能发生加聚反应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2、掌握苯的典型化学性质【学习重点】苯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苯的结构【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苯的结构:(1)分子式(2)结构式(3)结构简式(4)苯不与、发生反应,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对苯进一步研究表明,苯分子具有结构,其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一种介于之间的的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