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第四章 语法 提纲
- 格式:pdf
- 大小:131.75 KB
- 文档页数:7
第四章语法一、语法的内涵和研究范围1、语言结构和使用的规则性2、客观的规则和对客观规则的抽象3、对“语法”的多层次理智(1)语法的词的构成、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客观的,一种语言只有一套)。
(2)对客观语言结构规则的描写、说明和解释。
实际指语法学。
(有主观性。
不同专家可能有不同的系统)。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P12-13: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4、大语法和小语法(1)凡是能够体现为语言结构的规则性的部分都是语法。
(大语法)包括语音学、语义学、词法学(形态学)、句活学所研究的对象。
(2)只限于词和句子的构造规则。
(小语法,本书的理解)(3)有的甚至只指句子的构造规则(句法学)。
二、语法规则1、语言结构(1)结构成分:音义结合体,如语素、词、短语、句子。
(2)结构方式:成分与成分的组合,如:成绩好——好成绩。
虚素“们、看、了、呢”与别的成分组合时,永远不会出现在句道:“第、初、问”与别的成分组合时,永远不会出现在句末。
[分布]2、语法单位的内涵即语法系统的组成部分,凡是能在组合的是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组合成分单位,如短语、句子,都是合义结合的。
3、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1)组合规则:语法单位的组合起来的规则,链条,现实的,存在于话语中。
(2)聚合规则: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仓库,潜在地,存在于人脑中。
例如:小学生的句型练习:游戏中的语词龙(组合规则)及其后接的多种可能性(聚合规则)。
三、语法单位的层级性教材中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是解构式[分解]:应该从小单位到达单位讲,建构式[组合]。
(一)句子1、概念:语言交际的基本表述单位。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P21:是语言中前后有较大停顿、伴有一定句谓、表示相对完整意义有音义结合体,是最大的语法单位。
2、句型: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张涤华等《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补充,不讲]句类:(1)句子的类型。
第三章——语法(教材上是第四章)本章学习要点:1、语法的定义和语法单位;2、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3、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4、语言的结构分类;5、构词法和构形法;6、语素和词;7、词类;8、句法结构;9、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10、句式转换;11、语法的发展。
语法一章是整个语言学概论课程的重点,本章内容多,而且很多问题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学习难度比较大,我们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一章还要涉及到相关外语知识的应用,我们的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而不是汉语,尽管我们是以汉语为主,但有些现象,是汉语所没有的,比如形态变化问题、单数复数问题、比较级、时态等等,如果没有外语实例,那就无法说清楚,也很空泛,这就无法回避外语。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什么是语法(教材上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直接找不到。
但是,我在讲语言的定义的时候讲过。
)语法是语言中词的构成、变化规则与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
前者是词法,后者是句法,词法和句法合称语法。
把语法分成词法和句法两部分,是西方传统语法学提出的一种切分方法,是西方语法研究的传统做法。
事实上这两部分并不能截然分开,特别是在汉语这样的语言里更难截然分开。
不过,我们的语言学概论不是汉语概论,应该适应西方语言学研究的传统,词法和句法分开,是各国语法研究学者都普遍接受的。
词法:语法是语言中词的构成、变化规则与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
这个定义跟我们以前接触到的关于语法的定义不一样。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见该书下册第1页)原因主要就是在这个“词的变化”上。
词的构成我们比较熟悉(现代汉语告诉我们:语素构成词,词和词组构成句子),词的变化我们还不太熟悉和明确。
词的构成我们学习汉语时就懂了,但词的变化就必须要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例子才能说得清楚。
因为汉语中词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且它比较单一,只有极少数的词有词缀。
比如,book和books,这就是词的变化,汉语就没有shu和shus的变化,也没有“书们”的说法。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提纲第四章语法【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律,包括:语法的结构单位——句子、词组、词、语素;语素和词组合成更大的语法单位的类型;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与递归性特点;语法的聚合规则;句子的变换、语言结构的类型和普遍特征。
难点是学会运用已学的语法理论分析和阐释常见的语法现象。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1 语言语法规则的存在客观性用什么样的形式体现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有规则的。
1.1.2 从母语者和二语习得者的材料看1.2 语法和语法研究1.2.1 语法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词法)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句法)的总和。
The rules of syntax combine words into phrases and phrases into sentences.(1)语言中现成的词不能任意更换其中的构成成分,同时也不能任意挪动它们的位置。
(2)一句话可以只有一个词,也可以有几个词。
(3)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1.2.2 语法是客观存在的,语法研究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进行客观的归纳、总结和描写。
语法研究不能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
1.2.3 几个概念(1)语法中的任何成分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语法成分的内容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者是语法形式。
(2)在词的范围内的语法形式称为形态,如英语表示“复数”的“-s”就是一种形态。
词序表示词与词的关系,超出了词的范围,因此词序不是形态。
(3)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就成为一种语法手段。
如附加语素和词序就是两种语法手段。
(4)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2.1 语法的两个基本规则2.1.1 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互相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2.1.2 聚合规则指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语法上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个聚合,如果用来替换的不是从这个聚合里选出的词,句子也不能成立。
第四章 语法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语法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使用者必须共同遵守,违背这种规则,就会使听话者感到别扭甚至产生误会。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这些语法单位如果其中的构成成分还可以被替换,可以继续切分为更小的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是句子,最小的是语素,依次是词组(短语)、词、语素。
语法规则包含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结构的两种根本关系。
语法的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
如:“我 看 书”。
语法的聚合规则:语法单位归类的规则。
如:书、电影、小说,这三个词能够出现在相同的句法位置上,这三个词形成一个聚合。
三、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1词: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p.862实词:实词有实在的意义,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有许多能够单说,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虚词是意义比较虚的词,它能帮助造句,但一般不能单说,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
词组: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4自由词组:根据表达需要,按照语法规则把有关的词组织起来的词组。
固定词组:语言中必须完整地记住的词的固定的组合,如成语(四面楚歌)或专有名词(人民代表大会)。
3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
5句类:句子按其语气划分的类叫做句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句型:句子按其结构划分的类叫做句型,包括单句和复句。
语法:是句法和词法的汇集。
句法主要研究词组合成句子的规则;词法研究内容包括构词法(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形变化规则。
第二节 组合规则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p.89构词法: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词法:构词法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做词法。
第⼀节语法的性质 1、组词造句必须符合⼀定的规则。
2、语法规则是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3、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①语法规则具有⾼度的抽象性 ②语法规则具有强⼤的递归性 ③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④语法规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备注(⼀)⾼度的抽象性 ①所谓“抽象”指的是对具体东西进⾏类的概括。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
②语法规则具有抽象性,它才成为⼀种概括的规则,即语法不必去管⼀个⼀个具体的词语和句⼦,⽽只需处理⼀类⼀类的现象。
③有了抽象的语法规则,⼈们在说话时才可能由此及彼,以类相从,在由各种类别构建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框架内造出⼀句⼀句“合格”的话来。
(⼆)强⼤的递归性 ①所谓“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个结构⾥重复使⽤。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种有限⼿段可以反复使⽤的规则。
②语法规则具有递归性,它才是⼀种简明的规则,只需重复使⽤有限的⼏条规则就能管住⼤量的现象。
③有了递归的语法规则,⼈们在说话时才可能举⼀反三,以简驭繁,⽤数量有限的规则⼿段造出⼀句⼀句⽆限多的话来。
(三)严密的系统性 ①所谓“系统”指的是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
语⾔中的每⼀条语法规则并不是独⽴起作⽤的,⼀条规则之外往往还有另⼀条规则管着。
②语法规则具有系统性,它才是⼀种有解释⼒的规则,即语法规则实际上环环相扣,这⼀条规则往往受另⼀条规则制约,或者说另⼀条规则可以补充这⼀条规则。
③有了系统的语法规则,⼈们在说话时才能形散神聚,变⽽不乱,造出⼀句⼀句复杂多样但⼜严密有序的话来。
(四)相对的稳定性 ①所谓“稳定”指的是语法规则与语⾳、语汇这样⼀些与地域差异、社会发展关系⼗分紧密的语⾔要素⽐较起来,变化现象⽐较少,变化过程也⼗分缓慢。
②语法规则具有稳定性,它才成为⼀种有效的规则,即规则⼀旦形成就不⼤可能随意增加或废⽌。
③有了稳定的语法规则,在相当时期和范围内⼈们在说话时才可能⼼照不宣,运⽤⾃如,造出⼀句⼀句能够顺利进⾏交际和相互理解的话来。
第四章语法一、名词解释1.语法2.客观存在的语法3.主观认识的语法4.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5.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6.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7.词法(形态学)和句法(造句法)8.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9.核心语法(小语法)和外围语法(大语法)10.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11.语法形式12.语法意义13.语法手段14.词法手段15.句法手段16.综合性语言17.分析性语言18.虚词、语类选择、语序19.语法范畴20.词法范畴、体词性范畴、谓词性范畴、句法范畴、类别范畴、关系范畴21.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22. 重音、轻读23.词类24.体词性词组、谓词性词组,向心词组、离心词组25.完全主谓句、不完全主谓句、非主谓句。
26.多重复句 27.句组二、简答和论述1.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2.请结合具体例子谈一谈语法和语音、语法和语汇、语法和修辞、语法和语境、语法和逻辑之间的关系。
3.语言学家研究语法,首先必须限定某个范围,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
研究的内容不同,语法规则就会有所区别,这种区别最重要的有:4.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的区别:上面(1)5.教学语法与面向信息处理语法的区别:上面(2)6.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的区别:上面(3)7.语法现象的分类(传统语法学、结构语法学和现代形式语法学分别怎样对语法现象进行划分?)8.词法规则、句法规则的区别:9.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的关系。
10.为什么说每个语言成分都既处在组合关系中又处在聚合关系中?11.为什么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12.为什么说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主要是指应用于词和句子的规则?13.现代形式语法学把语法分为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为什么说这种语法分类是一种较新的观点,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重要的意义?14.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15.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16.为什么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而语法规则可以多种多样17.为什么说方言语法实际上是共时语法现象反映历时语法现象?18.为什么说形态丰富的语言中词法问题重要,而汉语中句法问题更重要?19.语法手段中的词法手段有哪些?20.语法手段中的句法手段有哪些?21.词的轻重音的作用:22.词的重叠的作用:23.语序的作用:24.语调的作用:25.类别范畴的表现形式:26.关系范畴的表现形式27.词缀和词尾有哪些不同?28.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29.词法范畴中的体词性范畴和谓词性范畴各包括哪些内容?30. 什么是句法范畴?请结合例子论述句法范畴所包括的内容.31.语法手段和语言类型有什么关系?32.不同语言的不同虚词形式:33.不同语言的不同语类选择形式.34.不同语言中相同的语法意义和不同的语法范畴.35.外语中的主句、小句、从句.36.英语的动词谓语句一般可以分为七种主要句型.37.汉语的动词谓语句分类和英语不同38.复杂结构单句、复谓结构单句与复句的区别39.为什么说词和句子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40.为什么说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41.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42.划分词类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标准:43.各种语言词类划分结果的特点?44.为什么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词类数量和类型?45.如何理解词组作为一种语法单位,它与词这种语法单位实际上是同质不同量的关系?46.词类和词组的聚合类的关系?47.汉语中比较重要的三种特殊词组:48.句子的类型49.什么叫复句,复句的判断标准是什么?50.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的定义及其原则:51.多重复句与句组的区别:52.要不要把句组作为一级语法单位?53.句组要不要作为语法单位?(请答出各种不同意见的根据所在)54.句组有哪些语法作用?55.句组的三种意义关系和三类衔接形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第四章 语法【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律,包括:语法的结构单位——句子、词组、词、语素;语素和词组合成更大的语法单位的类型;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与递归性特点;语法的聚合规则;句子的变换、语言结构的类型和普遍特征。
难点是学会运用已学的语法理论分析和阐释常见的语法现象。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1 语言语法规则的存在客观性用什么样的形式体现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有规则的。
1.1.2 从母语者和二语习得者的材料看1.2 语法和语法研究1.2.1 语法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词法)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句法)的总和。
The rules of syntax combine words into phrases and phrases into sentences.(1)语言中现成的词不能任意更换其中的构成成分,同时也不能任意挪动它们的位置。
(2)一句话可以只有一个词,也可以有几个词。
(3)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1.2.2 语法是客观存在的,语法研究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进行客观的归纳、总结和描写。
语法研究不能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
1.2.3 几个概念(1)语法中的任何成分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语法成分的内容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者是语法形式。
(2)在词的范围内的语法形式称为形态,如英语表示“复数”的“-s”就是一种形态。
词序表示词与词的关系,超出了词的范围,因此词序不是形态。
(3)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就成为一种语法手段。
如附加语素和词序就是两种语法手段。
(4)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2.1 语法的两个基本规则2.1.1 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互相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2.1.2 聚合规则指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语法上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个聚合,如果用来替换的不是从这个聚合里选出的词,句子也不能成立。
2.2 二者的关系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现象时总结出来的规则。
三语法单位3.1 定义语法单位存在于具体的语句中,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3.2 语素3.2.1 语素,又有称为“词素”的,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3.2.2 语素和语音各级单位的关联在不同语言中有很大的差异。
3.2.3 同一个语素在组合时可能有不同的语音形式。
3.3 词3.3.1 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1)自由运用a.典型的“自由运用”是“独立成句”,也即可以加上适当的句调直接实现为句子。
凡可以独立成句的最小的语法单位都是词。
b.虚词是词吗?c.如果两个或多个语素在造句时总是一起出现,在句中不能自由拆开,则他们整体构成一个词,如:粮食、桌子、自来水、老好人、葡萄酒。
(2)最小造句时可以自由运用的诸单位中只有“最小”的才是词,这一点用来区别词与比词大的语法单位。
一般来说,词的内部不能插入别的成分,而比词大的单位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例如:3.3.2 词与语素a.词是比语素大一级的单位,词由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
b.如何看词与语素的区别。
3.3.3 词分实词与虚词(1)实词(2)虚词3.4 词组3.4.1 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在句子内部组合而成的,不表达完整思想的单位叫词组。
3.4.2 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1)自由词组是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而临时组织起来的词组。
(2)组合顺序固定的词组,是固定词组,如成语。
固定词组中的成分一般不能更换、增删,次序不能颠倒,它在语法结构中的作用与词完全一样。
3.5 句子3.5.1 定义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
(1)表达完整思想,指每个句子不仅表达一定的客观内容,而且还表达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主观态度。
(2)每个句子都具有一定的语法上的特征。
句子在语法上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语调,包括句调、重音和停顿。
(3)句子是最基本的言语单位是指它不能再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句子。
3.5.2 句型句子按表达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的类型(有的研究文献认为,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别,句类是句子的语气类别,句式是句子的特征类别)。
如汉语:(1)陈述句(2)疑问句(3)祈使句(4)感叹句3.5.3 单句和复句第二节组合规则以词为枢纽,可以把语法规则分为两类。
语法的组合规则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前者叫构词法,它和词的变化(词形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做词法,后者即是句法。
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1.1 词的构成成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语素。
1.2 词根和词缀1.2.1 词根(1)词根语素的意义是词的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由词根体现。
1.2.2 词缀词缀是依附于词根的语素。
(3)按与词根的位置关系分类,词缀有如下:a. 前缀b. 中缀c. 后缀(2)按功能分类a. 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的定义有研究文献把位于词根语素之后的只包含语法意义的附加语素和位于词根语素之后的其他附加语素区分开,前者叫词尾(即屈折词缀),后者叫后缀(即派生词缀)。
二者的区别:c.构词语素和变词语素汉语特点: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词根语素,构词词缀不多,没有屈折词缀。
d.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1.3 单纯词与合成词1.3.1 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或一个词根语素加上屈折词缀(即词的词干中只包含一个词根的词)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如:1.3.2 合成词(1)单纯词以外的词的词干一般都有直接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是为合成词。
如:(2)复合词、派生词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句法2.1 什么是句法2.1.1 什么是句法(1)词和词可以组成词组和句子。
(2)词组和句子是若干词的结构形式。
(3)进入词组和句子的词之间有一定的结构关系,这些结构关系具有一定的形式表现(语法形式)和一定的语法意义,有一定的组织规则,这就是句法。
2.1.2 表达句法结构的语法手段句法结构是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的格式。
表达句法结构的语法手段主要有词序、虚词、构形形态、语调等。
2.2 词与词组合的基本的结构关系类型2.2.1 主谓结构(1)主谓结构反映主体与主体的动作、状态、性质的关系。
(2)主谓结构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形式体现。
(3)形态在组合上的配合变化也可以作为主谓关系的语法形式。
2.2.2 述宾结构(1)述宾结构的语法意义大抵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事物(宾语)的关系。
(2)汉语的述宾结构也是由类的配列来体现的:述语在前,宾语在后;述语几乎都是动性的,宾语大多是名性的。
(3)述宾结构的类型学意义(4)形态或格助词也是常见的表达述宾关系的语法形式。
2.2.3 偏正结构(1)由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的反映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结构叫作偏正结构。
(2)定中结构和状中结构a.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心语是名性的,修饰语以名性的为多。
b.动词性偏正结构:中心语是动性的,修饰语以动性的为多。
(3)汉语的偏正结构特点(4)其他语言偏正结构的特点(5)形态的特点与偏正结构的关系2.2.4 联合结构(1)联合结构,又称并列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等单位构成,组成单位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并列,有的是解释,还可以是其他关系。
(2)联合结构的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的。
联合结构的构成成分可以是两项,也可以是两项以上。
但联合结构在更大的结构中只能充当一个结构成分。
(3)类的配列是联合结构的主要语法形式。
另外虚词也是体现联合结构常见的语法形式,如汉语的“和、或者、而”等,英语的and、or等。
2.2.5 述补结构(1)述补结构由述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述语和补语之间是被补充与补充的关系,补语是补充成分,述语是被补充的成分。
(2)汉语中,在紧接述语之后的位置上,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以表示述语的程度、结果、趋向等,这些成分称之为“补语”。
由述语和补语构成的结构叫做述补结构。
(3)汉语述补结构的语法形式主要是类的配列:述语在前,补语在后;述语是动性成分,补语是形容性、状态性成分或趋向动词。
(4)有时需要虚词来体现述补关系。
三组合结构的特点3.1 层次性3.1.1 语言结构的二分和层次的客观性3.1.2 分清结构层次的意义(1)理清句子中各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2)正确理解语句的意义。
3.1.3 结构关系和词组的类别属性3.2 递归性和开放性3.2.1组合的递归性,指句子中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即结构归则的“递归性”。
3.2.2组合的开放性第三节聚合规则一词类1.1 定义1.1.1 根据词的某种语法特征(即词的句法功能)给词所分的类别就是词类。
1.2 词类划分1.2.1 划分词类的原则1.2.3 划分词类的意义划分词类是概括句法格式、发现组合规则的必须环节。
词类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法聚合,弄不清出它就无法说明语法的组合规则。
语法研究要从无数具体的句子中抽象出结构的格式,必须对句子中的词进行分类。
1.2.4 词类的复杂性1.2.5 兼类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类的词。
1.3 构词法二形态2.1 定义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从而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这就是词形变化。
表示相同于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聚合成一个类,就是形态。
如:2.2 构形法构形法是构成同一个词的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形式(即词形变化)的方法。
构形法一般有以下几种:2.2.1 附加法2.2.2 内部屈折法2.2.3 重音移动法2.2.4 重叠法2.2.5 增补法2.2.6 外部形态的运用三语法范畴3.1 定义3.1.1 词形变化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就叫做“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就是词形变化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类。
3. 2 语法范畴类型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3.2.1 性gender3.2.2 数number3.2.3 格case3.2.4 体aspect3.2.5 时tense3.2.6 态voice3.2.7 人称person3.2.8 小结第四节变换一变换和句型1.1 通过变换可以发现这些语义基本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句法形式之间的联系。
1.2 变换可以揭示句型之间的关联。
二变换和句法同义几个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句法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同义。
如下:三变换和句法多义3.1 变换可以使同义句式聚合在一起,还可以揭示出同一个句式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动—名语义关系,解决句法多义的问题。
3.2 变换有助于辨析句法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
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一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根据语法结构类型对语言进行分类,实质上就是根据语言的语法的形态上的特点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