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费率因子
- 格式:xls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
life insurance 精算公式摘要:1.精算公式的概述2.精算公式的分类3.精算公式的应用4.精算公式的实例正文:【1.精算公式的概述】精算公式,是精算学中对保险产品的费率、准备金、赔付等关键指标进行科学计算的公式。
精算公式主要运用于寿险、健康险等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中,其核心目标是在保障保险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实现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
【2.精算公式的分类】精算公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费率公式:主要用于计算保险产品的保费,包括纯保费、附加保费等。
2) 准备金公式:主要用于计算保险公司的负债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等。
3) 赔付公式:主要用于计算保险产品的赔付概率和赔付金额,包括死亡率、疾病发生率、理赔率等。
【3.精算公式的应用】精算公式在保险行业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广泛应用,包括:1) 产品设计:通过精算公式,保险公司可以科学地设计保险产品的费率、保险金额、保障期限等关键指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实现公司的盈利目标。
2) 风险管理:精算公式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评估保险产品的风险水平,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确保公司的稳健经营。
3) 监管合规:精算公式是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的重要工具,可以评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水平等指标,确保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4.精算公式的实例】以人寿保险为例,精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费率公式:纯保费=保险金额×保险期限×死亡率× v^t,其中v 为贴现因子,t 为保险期限。
2) 准备金公式: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纯保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率× v^t,其中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率为保险公司规定的准备金提取比例。
商业险费率浮动标准表一、浮动因子商业险费率的浮动因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历史赔付记录:根据车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赔付记录,包括赔付金额、次数、出险原因等,对费率进行调整。
2.驾驶人风险因素:驾驶人的年龄、性别、驾驶经验、驾驶习惯等因素也将影响商业险费率。
3.车辆使用性质:车辆的用途、行驶路线、行驶区域等因素也会对费率产生影响。
4.保险金额:保险金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赔付金额的大小,因此也是影响商业险费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浮动等级商业险费率的浮动等级分为以下几类:1. A 类:优质客户,具有较低的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享受较低的费率。
2. B 类:一般客户,具有中等的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享受中等的费率。
3. C 类:高风险客户,具有较高的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享受较高的费率。
4. D 类:极高风险客户,具有极高的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可能被拒保或加收高额保费。
三、费率调整幅度商业险费率的调整幅度根据浮动因子和浮动等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费率降低:对于优质客户和一般客户,当其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降低时,可以享受费率降低的优惠。
2.费率提高:对于高风险客户和极高风险客户,当其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增加时,需要承担更高的保费。
3.费率上下浮动:对于一般客户和高风险客户,根据其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的变化,费率可能上下浮动。
四、费率调整频率商业险费率的调整频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年度调整:每年根据客户的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进行一次费率调整。
2.半年调整:每半年根据客户的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进行一次费率调整。
3.季度调整:每个季度根据客户的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进行一次费率调整。
4.月度调整:每个月根据客户的赔付记录和风险因素进行一次费率调整。
五、特殊情况处理在商业险费率调整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特殊情况的处理:1.政策性调价:由于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原因,需要对商业险费率进行调整。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调整系数
一、风险调整系数
(一)非营业车保险费率调整系数表
(二)营业性车辆保险费率调整系数表
注:1、(一)、(二)、(三)、(四)表中系数F13与(五)表中系数F7不适用于“新增设备损失险”、“灯具或车镜单独损坏险”、“天窗玻璃单独破碎险”、以选定座位方式投保的“车上人员责任险”;
2.“集中采购业务”是指投保数量在10辆以上的企业、政府或其它组织的保险招标业务或集中投保业务。
3、采用本表系数与无赔款保险费优待累计下调比例不超过50%。
二、无赔款优待及多次赔款保费调整系数
根据保险车辆上一保险年度的赔款次数(挡风玻璃单独破碎险、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除外)调整本期保险车辆费率等级,并按下表对应的费率系数调整本期保险费率:
(一)初次投保为第六等级;
(二)上一保险年度无赔款的,下降一个等级;
(三)上一保险年度发生一次赔款的,等级不变;
(四)上一保险年度发生赔款次数超过一次的,每超过一次,上升一个等级,
注:无赔款优待及多次赔款保费调整系数不适用于摩托车保险。
第一节财产保险的保险费厘定原理一、保险费和保险费率保险费是投保人为获得保险保障而缴纳给保险人的费用。
保险人依靠其所收取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遭受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
保险费由纯保险费和附加保险费构成。
纯保险费主要用于支付保险赔款或给付保险金。
附加保险费主要用于保险业务的各项营业支出,包括营业税、代理手续费、企业管理费、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同样,保险费率也由纯费率与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
二、厘定保险费率的原则(一)公平合理原则其收取的保费应与其承担的风险相当;对投保人来说,其负担的保费应与被保险人获得的保障相当。
(二)充分原则充分原则是指收取的保费在支付赔款、营业费用和税款等之后,仍有一部分结余。
可见,充分原则要求厘定的保险费率应确保保险人的偿付能力。
(三)相对稳定原则相对稳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费率的稳定。
(四)促进防灾防损原则其一,可以减少保险人的赔款支出;其二,可以减少整个社会的财富损失。
三、纯保险费率的确定财产保险费率的厘定是以保额损失概率为基础的。
(一)确定保额损失率保额损失率是指单位保额的保险损失赔偿额,即有效索赔额或实际赔偿额占承保保险金额的比率。
第一,保额损失率不是保险标的损失额与保险金额之比,而是保险赔偿金额与保险金额之比。
第二,保险财产的损失率常常要高于社会平均财产损失率,影响保额损失率的因素包括:1.保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即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的次数与承保的全部保险标的件数的比率;2.保险事故的损失率,即受灾保险标的的件数与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的次数比率;3.保险标的损毁程度,即保险赔偿额与受灾保险标的的保险金额的比率;4.受灾保险标的的平均保险额与全部保险标的平均保险额的比率。
保险赔偿与这四个影响因素有着内在的联系,通常保额损失率等于他们相乘的积。
[例1]已知:保险标的的件数为16000件,全部保险标的的保险金额为100000000元,发生保险事故的次数为32次,受灾保险标的的件数为40件,受灾保险标的保险金额为320000元,保险人支付的保险赔偿金额为120000元。
二手车车损险计算公式
二手车车损险的计算公式可能因保险公司和具体产品条款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其计算方式与普通车辆相同。
具体来说,车损险保费=(基础的保
费+车辆的购置价格×费率)×优惠系数。
在这个公式中,车辆的购置价格等于二手车的裸车价加上购置税。
费率和优惠系数会因保险公司和产品条款而有所不同。
此外,实际生活中,二手车车损险价格计算公式为:二手汽车保费=保额×
费率×费率因子×折扣系数。
其中,费率因子和折扣系数是保险公司自己调
整的,车主无法准确计算。
换言之,车主可以计算的是费率和保额,而二手车车损险的费用一般是车价的百分之一以内。
因此,若车主投保的额度越高,自然保费越高。
请注意,具体的计算方式应以保险公司的规定为准。
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相关法律专业人士。
非寿险费率厘定中的分类费率因子研究作者:张俊岭张俊峰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01期摘要:在非寿险保险业务中,风险特征完全相同的个体风险是几乎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保险公司也不可能或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
因此,保险公司只是将风险近似相同的保险标的划分在同一个类别里,用于划分风险的变量就是“分类费率因子”。
在保险实务中,分类变量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分类变量过多,会使每个类别的保单数量相对减少,这将影响到大数法则的应用。
在风险划分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风险基础、经验费率系统、市场运作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为保险公司厘定一个合理、公平、有效的保险产品价格。
关键词:非寿险费率;厘定;分类费率因子中图分类号:F8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1-0077-05一、保险分类费率因子概述保险是一种将少数人的损失由大多数人以相对较小的“公平份额”合理负担的机制。
它的一个基本运行原则是,这种“公平份额”应以被保险人的潜在损失为基础,支付了相同保费的被保险人应该具有相同的潜在损失。
因此,保险公司厘定保险费率时,首先应该将被保险人根据其风险大小进行分类,将风险相同的被保险人划入一个类别,并收取相同的保险费。
为了防范投保人的逆选择问题,在费率厘定过程中考虑风险的异质性也是十分必要的。
换句话说,保险费率应该合理反映投保人真实的风险水平。
在非寿险保险业务中,风险特征完全相同的个体风险是几乎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保险公司也不可能或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
因此,保险公司只是将风险近似相同的保险标的划分在同一个类别里,并对它们收取相同的保险费。
保险公司一般是根据保险标的自身的一些特征来划分风险类别的。
譬如在人寿保险中,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的性别、年龄收取保险费;在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根据驾驶员的年龄、汽车的车辆类型、使用性质等收取保险费。
保险公司用于厘定保险费率的这些变量就是分类变量,也被称作“分类费率因子”。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正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3〕62号)各人身保险公司、各保监局:为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推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和保险监管的创新,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人身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会决定实施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人身保险费率政策调整(一)普通型人身保险,是指保单签发时保险费和保单利益确定的人身保险。
(二)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
分红型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万能型人身保险的最低保证利率不得高于2.5%。
(三)保险公司对人身保险产品进行定价,应当符合有关精算规定。
(四)保险公司采用的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不得高于保单预定利率和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法定评估利率的小者。
二、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配套措施(一)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的法定评估利率。
1.2013年8月5日以前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继续执行原规定。
2.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为3.5%。
3.中国保监会支持保险公司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对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养老保险业务实施差别化的准备金评估利率。
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养老年金或保险期间为10年及以上的其它普通型年金保单,保险公司采用的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可适当上浮,上限为法定评估利率的1.15倍和预定利率的小者。
(二)分红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