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名词解释:

1.机械零件的失效与破坏:

答:零件失去设计所要求的效能(功能)

2.名义载荷与计算载荷:

答: 1)名义载荷:根据原动机额定功率(或阻力、阻力矩)计算出来的作用于机械零件上的载荷,一般用F表示力,用T表示力矩。

2)计算载荷:考虑机械零件在工作时有冲击、振动和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

栽荷分布不均匀等,将名义载荷修正后用于零件计算的栽荷,以F

c ,T

c

表示。

计算载荷与名义载荷的关系为:F

c = KFT

c

= KT式中,K为载荷系数,一般取K

≥1。

3.工作应力与工作能力:

答:1)工作应力:构件工作时,由载荷引起的应力

2)工作能力:零件不发生失效时的安全工作限度

4.可靠性和可靠度:

答:1)可靠性:指零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可靠度: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5.极限应力与许用应力:

答:1)极限应力:材料能力承受的最大应力叫做材料的极限应力

2)许用应力:用极限应力除以大于1的安全系数作为构件工作应力的最高限度

6.油的黏性与油性:

答:1)黏性:流体在运动状态下抵抗剪切变形速率能力的性质,称为粘滞性或简称黏性

2)油性(润滑性):润滑性是指润滑油中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吸附形成一层边界油膜,以减少摩擦和磨损的性能。

7.摩擦和磨损:

答:1)摩擦:当物体与另一物体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接触面之间的这种现象或特性叫“摩擦”

2)磨损: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将导致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丧失或迁移

8.物理吸附膜与化学吸附膜:

答:1)物理吸附膜:润滑剂中脂肪酸的极性分子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物理吸附膜

2)化学吸附膜:润滑剂中分子受化学键力作用而贴附在金属表面上所形成的吸附膜则称为化学吸附膜

9.接触表面处的挤压强度与接触强度:

答:1)挤压强度:是在挤压应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挤压强度2)接触强度:是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抵抗破坏(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接触强度,包括接触静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

10.有限寿命设计与无限寿命设计:

答:1)有限寿命设计:以机器指定寿命为依据进行的设计

2)无限寿命设计:以机器使用寿命无限长为依据所进行的设计

11.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设计零件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答:1)使用功能要求;经济性要求;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寿命与可靠性的要求;其他专用要求

2)避免在预定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结构工艺性要求;经济性要求;质量小的要求;可靠性要求

12.简述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主要计算准则有哪些。

答:1)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2)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

13.机械零件上的哪些位置易产生应力集中?

答:零件几何尺寸突变(如:沟槽、孔、圆角、轴肩、键槽等)及配合零件边缘处易产生应力集中

14.机械零件的胶合失效是如何产生的?

答:是由齿面间未能有效地形成润滑油膜,导致齿面金属直接接触,并在随后的相对滑动中,相对粘连的金属沿着相对滑动方向相互撕扯而出现一条条划痕

15.试举例说明承受静载荷作用的零件能否在其危险截面处产生变应力作用。

答: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零件,不仅可以产生(静)应力,也可能产生(变)应力

16.润滑油及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1)润滑油:粘度;润滑性(油性);极压性;闪点;凝点;氧化稳定性 2)润滑脂:锥(针)入度(或稠度);滴点

17.润滑油加入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常用的添加剂有哪些?

答:1)主要作用:提高润滑剂的油性、极压性等,使其在极端条件下具有更有效地工作能力;推迟润滑剂的老化变质,延长其正常使用寿命;改善润滑剂的物理性能,如降低凝点、消除泡沫、提高粘度、改进其粘-温特性等2)常用的添加剂:油性添加剂、极压添加剂、分散净化剂、消泡添加剂、抗氧化剂添加剂、降凝剂、增粘剂

18.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是针对哪种失效形式?其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针对齿面点蚀。基本依据为弹性力学中的赫兹线接触应力计算公式。

19.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开式、闭式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什么不同?设计准则通常是按哪些失效形式制定的?

答:1)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塑性变形

2)闭式传动:闭式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和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开式传动:开式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磨粒磨损和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 3)在闭式齿轮传动中,通常以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为主,对于齿面硬度很高、齿芯强度又低的齿轮或材质较脆的齿轮,通常则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为主。

在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仅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作为设计准则

20.齿根弯曲疲劳裂纹先发生在危险截面的哪一边?为什么?为提高轮齿抗弯曲疲劳折断的能力,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疲劳裂纹首先发生在危险截面受拉一侧,因为交变的齿根弯曲应力超过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措施:首先应对轮齿进行抗弯疲劳强度计算,使齿轮必须具有足够的模数;其次采用增大齿根过渡圆半径、降低表面粗糙度、进行齿面强化处理(如喷丸)、减轻加工中的损伤等工艺措施,提高轮齿抗疲劳折断的能力;再次应尽可能消除载荷分布不均匀的象,有效避免轮齿的局部折断。

21.齿轮为什么会产生齿面点蚀与剥落?点蚀首先发生在什么部位?为什么?防止点蚀有哪些措施。

答:1)轮齿工作时齿面受脉动循环变化的接触应力,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当最大接触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时,齿面就出现疲劳裂纹,并由于有油润滑进入裂纹,将产生很高的油压,促使裂纹扩展,最终形成点蚀2)点蚀首先出现在节线附近的齿根表面上。其原因为:a)节线附近常为单齿对啮合区,轮齿受力与接触应力最大;b)节线处齿廓相对滑动速度低,润滑不良,不易形成油膜,摩擦力较大;c)润滑油挤入裂纹,是裂纹扩张3)措施:a)提高齿面硬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b)在许用范围内采用大的变位系数和,以增大综合曲率半径;c)采用黏度较高的润滑油

22.齿轮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胶合?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齿面抗胶合能力?

答:1)是由齿面间未能有效地形成润滑油膜,导致齿面金属直接接触,并在随后的相对滑动中,相对粘连的金属沿着相对滑动方向相互撕扯而出现一条条划痕2)措施:a)采用角度变位齿轮或对齿轮进行修形,以减小啮入始点和啮出终点处的滑动系数;b)提高齿面硬度和降低齿面粗糙度值;c)减小模数、降低齿高,以减小齿面的滑动速度;d)采用抗胶合能力高的齿轮材料,添加极压润滑油等

23.为什么开式齿轮齿面严重磨损,而一般不会出现齿面点蚀?对开式齿轮传动,如何减轻齿面磨损?

答:1)因为在开式齿轮传动中,磨粒磨损的速度比产生点蚀的速度还快,在点蚀形成之前,齿面的材料已经被磨掉,故而一般不会出现点蚀现象。

2)采用闭式齿轮传动;提高齿面硬度;降低齿面粗糙度值;注意保持润滑油清洁等

24.为什么一对软齿面齿轮的材料与热处理硬度不应完全相同?这时大、小齿轮的硬度差值多少才合适?硬齿面是否也要求硬度差?

答:1)软齿面齿轮的主要实效形式为点蚀,由于小齿轮轮齿参与啮合的次数多,为保证大、小齿轮有相近的接触疲劳寿命,小齿轮的材料、热处理工艺应比大齿轮好;

2)小齿轮齿面硬度应比大齿轮高30~50HBS;

3)硬齿面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不是点蚀,所以不需要硬度差

25.齿轮材料的选用原则是什么?常用材料和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1)选用原则:a)齿轮材料必须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b)应考虑齿轮尺寸的大小、毛坯成型方法及热处理和制造工艺;c)正火碳钢,不论毛胚的制作方法如何,只能用于制作在载荷平稳或轻度冲击下工作的齿轮,不能承受大的冲击载荷;d)调质碳钢可用于制作在中等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e)合金钢常用于制作高速、重载并在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f)飞行器中的齿轮传动,要求齿轮尺寸尽可能小,应采用表面硬化处理的高强度合金钢;g)金属制的软齿面齿轮,配对两齿轮齿面的硬度差应保持为30~50HBS或更多;

2)常用材料:钢;铸铁;非金属材料

3)热处理方法:软齿面:调质,正火;改善机械性能,增大强度和韧性

硬齿面:表面淬火,渗碳浮火,表而氢化;接触强度高、耐

磨性可抗冲击

配对齿轮均用软齿面时小齿轮受载以数多故材料应选灯些,热处理硬度稍高于大

齿轮(约30^40HBS)

26.进行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时,为什么不直接用名义工作载荷,而要用计算载荷?

答:根据齿轮传动的额定功率和转速,可以得到齿轮传递的名义扭矩和轮齿上的名义法向载荷f n,但在实际传动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使轮齿上的名义法向载荷增大,在轮齿强度计算中,应修正名义载荷,以得到用于齿轮强度计算的计算载荷

27.载荷系数k有哪几部分组成?各考虑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使用系数——影响因素:原动机和工作机的特性、质量比、联轴器类型以及运行状态

动载系数——影响因素:齿轮的制造精度、圆周速度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影响因素:齿轮制造误差、接触部位的差别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影响因素:轴产生弯曲变形和轴上的齿轮偏移;轴和齿轮的扭转变形;轴承、支座的变形以及制造、装配的误差

28.齿轮设计中,为何引用动载系数k?试述减小动载荷的方法。

答:1)齿轮传动不可避免地会有制造及装配的误差,轮齿受载后还要产生弹性变形。这些误差及变形实际上将使啮合轮齿的法孑pb1与pb2不相等,因而轮齿就不能正确的啮合传动,瞬时传动比就不是定值,从动齿轮在运转中就会产生角加速度,于是引起了动载荷或冲击

2)减小动载荷的方法:提高制造精度,减小齿轮直径以降低圆周速度,均可减小动载荷

29.影响齿轮啮合时载荷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可使载荷分布均匀?

答:1)轴产生弯曲变形和轴上的齿轮偏移;轴和齿轮的扭转变形;轴承、支座的变形以及制造、装配的误差

2)措施:可以采取增大轴,轴承及支座的刚度,对称地配置轴承,以及适当的限制轮齿的宽度等措施,同时尽可能避免齿轮作悬臂布置。也可把一个齿轮的轮齿做成鼓形。

30.直齿圆柱齿轮进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时,其危险截面是如何决定的?

答:齿根弯曲应力的危险截面,可用切线法确定,作与轮齿对称线成角,并与齿根过渡曲线相切的两条直线,切点分别为A、B,连线表示的就是齿根处的危险截面。

31.齿形系数Y Fa与模数有关吗?有哪些因素影响Y Fa的大小?

答:齿形系数YFa表示载荷作用于齿顶时,由于轮齿形状的不同对其弯曲强度影

响的系数。标准齿轮传动与齿数z有关。因为它只与齿廓的状况有关,而与齿的大小无关,所以与模数m无关。

32.试述齿宽系数ψd的定义,选择ψd是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定义:齿宽系数分为根据大齿轮齿宽b =ψd*d1计算得出和齿轮宽度与分度圆直径的比值

2)选择因素:当载荷一定时,ψd选大值,可使d(或a),降低齿轮圆周速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整个传动装置的质量,但使b,轴向尺寸增大,因而增加了载荷齿宽分布的不均匀性,故ψd不能选得太大;若ψd过小,则d(或a),增加了整个传动装置的质量,故ψd不能选择太小。因此,在设计时,可把软齿面齿轮的ψd值选得比硬齿面齿轮的值大一些。

一般齿轮制造、安装精度高,轴的刚度大,齿轮对称于轴承布置时,齿宽b 与ψd可以取大些;反之,b与ψd应选小些。

33.试说明齿形系数Y Fa的物理意义。如果两个齿轮的齿数和变位系数相同,而模数不同,试问齿形系数Y Fa是否有变化。

答:齿形系数是指轮齿的几何形状对于抗弯能力的影响,只与齿数和变位系数有关,与模数无关,齿数多,变位系数大齿形系数则小。

34.一对钢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1=19,z2=88。试问:哪个齿轮所受的接触应力大?哪个齿轮所受的弯曲应力大?

答:一对标准钢制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轮接触应力相同;小齿轮的弯曲应力大,因此为了保证等强度,小齿轮通常选用较好的材料

35.一对钢制(45钢调质,硬度为280 HBW)标准齿轮和一对钢铁齿轮(HT300淬火,硬度为230 HBW),两对齿轮的尺寸、参数及传递载荷相同。试问,哪对齿轮所受的接触应力大,哪对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高,为什么?

答:两种材料的齿轮,接触应力相同。因为齿轮参数、载荷相同,齿面曲率相同。

45#的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比铸铁的高,与材料强度有关。

36.为什么设计齿轮时,所选齿宽系数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

答:齿宽系数过大,将导致载荷沿齿宽方向分布不均匀性严重,相反若齿宽系数过小,齿轮承载能力减少,将使分度圆直径增大。

37.在设计闭式软齿面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若σHP与不变,主要应增大齿轮的什么几何参数,才能提高齿轮的接触强度?并简述其理由。

答:中心距;

39.一对渐开线圆柱直齿轮,若中心距、传动比和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齿轮的齿数。试问:对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各有何影响?

答:中心距不变,齿数增多,模数变小,接触强度及弯曲强度均降低

40.一对齿轮传动,如何判断其大、小齿轮中哪个齿面不易出现疲劳点蚀?哪个轮齿不易出现弯曲疲劳折断?理由如何?

答:一对齿轮传动,一般都是小齿轮容易出现齿面疲劳点蚀,小齿轮容易出现弯

曲疲劳折断;大齿轮不容易出现齿面疲劳点蚀,大齿轮不容易出现弯曲疲劳折断。

理由:大齿轮分度圆直径大(基圆直径大)渐开线齿廓曲率小、齿廓较为平直,接触强度比小齿轮高。大齿轮在工作时,相同时间,比小齿轮循环次数少、应变次数少,不易发生轮齿疲劳折断。

1.试说明齿轮传动中,基节误差引起内部附加动载荷的机理。如何减小内部附加动载荷?

答:一对理想的渐开线齿廓的齿轮,只有基圆节距相等(p b1 = p b2)时,才能正

确啮合,瞬时传动比才恒定,但由于制造误差及轮齿的弹性变形等原因,基圆齿

距不可能完全相同相等,既产生基节误差。

措施:1)提高制造精度以减小基节误差与齿形误差;2)对齿轮进行适当的

修行(也称为修缘),以减小轮齿的啮入、啮出冲击;3)增大轴和轴承的刚度,以减小系统的变形

2.一对圆柱齿轮的实际齿宽为什么做成不相等?哪个齿轮的齿宽大?在强度计算公式中的齿宽b应以哪个齿轮的齿宽代人?为什么?锥

齿轮的齿宽是否也是这样?

答:1)大小齿轮宽度相同,装配时,大小齿轮难免有轴向“错位”,接触线就

比实际齿宽小了;

2)当小齿轮齿宽做得比大齿轮齿宽宽一些,就可以保证接触线等于大齿轮

齿宽,不会减少接触线长度;

3)而小齿轮直径小,增大齿宽,增大的尺寸、体积、重量最小(比大齿轮

增加齿宽的情况),最为有利

4)应该带入大齿轮齿宽,因为大齿轮齿宽是实际接触宽度

5)不是,锥齿轮的齿宽啮合时齿宽相同

3.符合什么条件才将齿轮与轴做成一体?这时在选择材料与热处理

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对于圆柱齿轮,e<2m t(m t为端面模数),对于锥齿轮,e<1.6m

2)调质处理

4.什么叫齿廓修形?正确的齿廓修形对载荷系数中哪个系数有较明

显的影响?

答:1)定义:齿廓修形是根据相互啮合两齿轮的加工及实际啮合情况,利用

机械加工方法,改变齿顶渐开线形状,使轮齿实际进入啮合点与理论啮合点尽可能

接近,消除由于轮齿提前进入啮合所引起的啮入冲击。这种对轮齿齿廓的修正方

法叫做齿廓修形

2)齿廓修形主要影响动载系数。

5.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大、小轮抗弯曲疲劳强度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答:满足两个齿轮的齿根厚度相等的条件弯曲强度相等

6.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大、小齿轮抗接触疲劳强度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答:一对直齿轮传动在两个齿轮齿廓的曲率(曲率半径)相等的条件下接触强度

相等.

7.有两对齿轮,模数m及中心距a不同,其余参数都相同。试问:它们的接触疲劳强度是否相同?如果模数不同,而对应的节圆直径相同,又将怎样?

答:1)当一对齿轮的材料、传动比及齿宽系数一定时,由齿面接触强度所决定

的承载能力仅与中心距a或齿轮分度圆直径有关,则接触疲劳强度不相同2)分度圆直径d1、d2分别相等的两对齿轮,不论其模数是否相等,均具

有相同的由接触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模数m不能作为衡量齿轮接触强度的

依据.则接触疲劳强度相同

8.一对齿轮传动中,大、小齿轮的接触应力是否相等?如大、小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情况相同,它们的许用接触应力是否相等?如许用应力相等,则大、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是否相等?

答:1)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小齿轮和大齿轮在啮合处的接触应力相等;

2)大、小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情况均相同,则其接触疲劳许用应力相等;

3)如果接触疲劳许用应力相等,则大、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不相等。

9.在两级圆柱齿轮传动中,如其中一级为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另一级为直齿锥齿轮传动。试问: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应布置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

答:斜齿圆柱齿传动应置于高速级。斜齿轮比直齿锥齿轮啮合平稳,作为高速级噪音低;高速级相对扭矩小,用斜齿轮时,轴向力小。

10.在圆柱-锥齿轮减速器中,一般应将锥齿轮布置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

答:锥齿轮应置于高速级。锥齿轮比圆柱齿轮啮合平稳,作为高速级噪音低;高速级相对扭矩小,用锥齿轮时,轴向力小;另外,锥齿轮结构特点,决定了其支撑是“悬臂梁”结构,作为高速级,扭矩小、径向力小,对悬臂梁不利支撑影响小。

11.为什么在传动的轮齿之间要保持一定的侧隙?侧隙选得过大或过小时,对齿轮传动有何影响?

答:1)齿轮啮合传动时,为了在啮合齿廓之间形成润滑油膜,避免因轮齿摩檫发热膨胀而卡死,齿廓之间必须留有间隙。

2)齿侧间隙太小,齿轮传动不灵活,会加剧齿面磨损,甚至会因为齿轮热膨胀或受力变形而卡齿:齿侧间隙过大,则会造成齿轮换向空程大,易于产生冲击振动。

12.在什么情况下要将齿轮与轴做成一体?为什么齿轮与轴往往分开制造?

答:1)对于圆柱齿轮,e<2m t(m t为端面模数),对于锥齿轮,e<1.6m 2)将齿轮和轴分开制造时,根据齿轮的大小,可以做成多种形式

13.现设计出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其参数为m=3.8mm,z1=12,α=23°

试问:(1)是否合理,为什么?(2)若不合理,请提出改正意见?

答:为了便于生产和减少齿轮加工刀具的套数,我国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及压力角均有定制规定:

1)模数第一选择可选3或4,第二选择可选3.5或3.75,模数3.8不可选。

2)我国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压力角一律为20度

14.在齿轮设计中,选择齿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齿数的选择:在满足弯曲强度条件下,z尽可能选多些有利。

2)对于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齿数的选择:保证足够的接触疲劳强度的前提下,齿数不宜过多,一般。

3)开式齿轮传动的尺寸主要取决于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故z也不宜过多,对标准直齿轮,,以避免根切。

15.为什么锥齿轮的轴向力F a的方向恒指向该轮的大端?

答:锥齿轮平面图形为梯形,梯形有长边和短边,短边就是小端,长边就是大端,轴向力的方向,从小端指向大端,同与其啮合齿轮的径向力相反。

16.在闭式软齿面圆柱齿轮传动中,在保证弯曲强度的前提下,齿数z1选多些有利,试简述其理由。

答:1),则重合度,使传动平稳,降低齿轮传动的振动与噪声;

2),则重合度系数而使,可提高齿轮的接触强度;

3)z,则,可减轻齿轮的质量和减小金属切削量,节省工时和费用;

4)还能降低齿高,减小滑动系数,减少磨损,提高传动效率和抗胶合能力。一般取

17.蜗杆传动具有哪些特点?它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当热平衡计算不合要求时,怎么办?

答:1)蜗杆传动具有以下特点:a)传动比大、结构紧凑;b)传动准确、平稳、无噪声;c)具有自锁性,即只能蜗杆带动蜗轮,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传动;

2)蜗杆传动时由于滑动速度()大,发热量大,效率低,为防止胶合,对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应进行热平衡计算

18.试阐述将蜗杆传动的直径d1定为标准值的实际意义。

答:加工蜗轮时用的是蜗轮滚刀,其齿形参数和直径尺寸等要求与该配对啮合的蜗杆的参数完全一致,因此,只要有一种尺寸的蜗杆,就需要有一把对应的蜗轮滚刀

19.采用什么措施可以节约蜗轮所用的铜材?

答:使用其他合金材料代替

20.蜗杆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有何特点?常用于什么场合?

答:1)特点: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噪声低;当时,具有自锁性;齿面滑动速度大,效率低。

2)场合:适用于大传动比的运动传递,而在动力传输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21.采用变位蜗杆传动的目的是什么?变位蜗杆传动中哪些尺寸发生了变化?

答:1)目的:配凑中心距;提高承载能力;改变传动比;提高效率

2)变位方式:改变中心距不改变蜗轮齿数则传动比不变;中心距不变改变

蜗轮齿数则中心距改变

22.影响蜗杆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传递大功率时很少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

答:1)因素:啮合摩擦损耗;轴承摩擦损耗;溅油损耗;

2)传递大功率时很少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是因为其效率较低。

23.蜗杆传动中为何常用蜗杆为主动件?蜗轮能否作主动件?为什么?

答:1)为了实现大传动比的传动

2)不能;容易产生自锁

24.为什么要引入蜗杆直径系数q?如何选用?它对蜗杆传动的强度、刚度及尺寸有何影响?

答:1)引入直径系数是为了减少蜗杆的种类、提高标准化的程度、降低成本、

减少刀具

2)模数、导程角不变的前提下,直径系数越大强度越好。

25.导程角γ的大小对效率有何影响?

答:增大导程角,可提高效率。但当时效率提高很少。导程角小于等于

当量摩擦角时,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但效率很低,效率小于50%。

26.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自锁条件是什么?

答:1)正确啮合条件:a)蜗杆的轴向模数等于蜗轮的端面模数;b)蜗杆的轴

向压力角等于蜗轮的端面压力角;c)蜗杆中圆柱上螺旋线的导程角等于蜗轮分

度圆上的螺旋角,且螺旋线方向相同。

2)自锁条件:蜗杆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蜗杆接触的摩擦角时

27.蜗杆减速器在什么条件下蜗杆应下置?在什么条件下蜗杆应上置?

答:1)当蜗杆圆周速度为时,蜗杆减速器蜗杆下置

2)当蜗杆的圆周速度高的时候,蜗杆减速器蜗杆上置

28.选择蜗杆的头数和蜗轮的齿数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效率、自锁、传递功率

2)按传动比计算得出,一般取,易产生根切,影响

传动平稳。若过大,会导致与之啮合的蜗杆长度增加,刚度变差

29.蜗杆的强度计算与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有何异同?

答:蜗轮通常仿效齿轮传动的方法进行条件性计算,由于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多

发生在涡轮上,所以只需要进行蜗轮轮齿的强度计算。而对蜗杆必要时应进行刚

度校核,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蜗轮轮齿很少发生弯曲疲劳折断,只有当或开式传动时,才对蜗轮进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因此,对闭式蜗杆传动,仅按蜗轮齿面接触强度进行设计,而无需校核蜗轮轮齿的弯曲强度

30.为了提高蜗杆减速器输出轴的转速,而采用双头蜗杆代替原来的单头蜗杆,问:原来的蜗轮是否可以继续使用?为什么?

答:不可以。蜗轮蜗杆正确啮合的条件中有,依题意如果用原来的蜗轮

头数Z由1变为2,模数m和分度圆能不变,根据可知,增

大为原来的2倍,即导程也增大了,于是蜗轮的螺旋角β不再相等。因此不符

合蜗轮蜗杆的正确啮合条件。

31.蜗杆在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为什么只考虑蜗轮?而蜗杆的强度如何考虑?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蜗杆的刚度计算?

答:1)由于蜗杆传动的失效多发生在蜗轮上,所以只需要进行蜗轮轮齿的强度

计算,而对蜗杆必要时应进行刚度校核

2)因为蜗杆轴的跨距一般较大,若蜗杆受力后产生过大的挠度变形,会造

成轮齿接触偏载想象,影响蜗轮蜗杆的正确啮合。

3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缺点?

答:1)工作原理:主动轮旋转时,通过皮带和带轮间的磨擦力,驱动从动轮转动,并传递一定的动力。

2)优点: a)由于带的弹性良好,具有缓冲和吸振作用,因此传动平稳,

噪音小; b)过载时,带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 c)带传动成本

低廉。

缺点:带在工作时,会产弹性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且效

率较低。此外,带传动的轮廓尺寸也较大。带传动常用于中小功率传动,通常带

速为5-25m/s,传动比不超过7。

33.当与其他传动一起使用时,带传动一般应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

答:应该放在高速级。带传动缓冲好、传动功率大但传动扭矩小

34.与平带传动相比,V带传动有何优缺点?

答:1)优点:V带在轮槽中工作,不会发生横向移动;V带靠两侧面接触,能提供更大的有效摩擦力;V带标准化程度高、传动比大、结构紧凑;

2)缺点:带长标准化,不能随意更改;传动中心距较小。

35.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V带比平带的传动能力大?

答:V带在拉力作用下两个接触面与带轮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贴合,平带不能保证整个面与带轮接触而且因存在跳动减少了接触面积所以同等理论接触面积情况下,V带比平带传动能力大

36.普通V带有哪几种型号?窄V带有哪几种型号?

答:1)普通V带有Y、Z、A、B、C、D、E七种型号

2)窄V带的截型分为SPZ、SPA、SPB、SPC四种

37.普通V带截面角为40°,为什么将其带轮的槽形角制成34°、36°和38 °三种类型在什么情况下用较小的槽形角?

答:V带绕在带轮上时,由于变曲变形,外侧受拉,内侧受压,这样将使其楔角变小。为了使胶带仍能紧贴轮槽两侧,一般将带轮的轮槽楔角做得比V带小。V 带楔角为,而带轮一般做成、、

38.带的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传动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之差与马达输出的力矩和主动轮半径有关,拉力差等于输出力矩除以主动轮半径,传动带的两边的拉力的绝对值大小都与人为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距离有关,有可能还安装了张紧轮,张紧轮应该安装在松边。

39.什么是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引起带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原因是什么?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带传动性能有什么影响?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本质有何不同?

答:1)弹性滑动: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滑动;

打滑:是指由于传递载荷的需要,当带传动所需有效圆周力超过带与带轮面间摩擦力的极限时,带与带轮面在整个接触弧段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

2)原因:a)弹性滑动:带传动中,由于皮带的弹性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

b)打滑:由于过载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明显滑动。

3)影响:弹性滑动:降低传动效率;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造成传动比误差;引起带的磨损等。

打滑:导致皮带加剧磨损、使从动轮转速降低甚至工作失效4)打滑是一种失效形式;弹性滑动是固有属性

40.计入弹性滑动的影响时,如何计算带传动的传动比?

答: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的降低程度,可用滑动率来

表示:带传动的滑动率一般为,一般中可以忽略不计。计入弹性滑动影响时,带传动传动比的计算公式

1.什么是带传动的滑动率?滑动率如何计算?

答: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的降低程度,可用滑动率来

表示:带传动的滑动率一般为,一般中可以忽略不计。

2.带传动在什么情况下才发生打滑?打滑一般发生在大轮上还是小轮上?为什么?刚开始打滑前,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1)什么时候发生:当带传动所需有效圆周力超过带与带轮面间摩擦力的极限时

2)小轮。因为小轮的包角要比大轮小,接触面积多大轮少,所以较易发生打滑

3)关系:可以用柔韧体摩擦的欧拉公式表示,即(:包角;:摩擦系数)

3.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1)传动比:传动比过大,接触角减小,传动能力损失大(滑动损失)2)摩擦力:摩擦接触面越大,传动能力越好(双皮带比单皮带好)

3)张紧力:合适的张紧力可达到最佳的传动能力(过紧时皮带发热,损耗大,甚至损坏轴承,过松时滑动损失大)

4.带传动工作时,带内应力如何变化?最大应力发生在什么位置?由哪些应力组成?研究带内应力变化的目的是什么?

答:1)变化:

2)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的紧边绕上小带轮处。

3)组成:有紧边拉应力、离心拉应力、离心拉应力组成。

4)目的: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与摩擦因数、包角、出拉力有关。增大摩擦因数、包角、出拉力,可以提高带轮的工作能力,但初拉力过大或带轮表面粗糙,将导致带的磨损加剧,工作寿命缩短。

5.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是根据什么准则确定的?

答:1)主要的失效形式:打滑、疲劳破坏

2)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得到的。实际工作条件下带传动的传动比、V带长度和带轮包角与试验条件不同,因此,需要对单根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予以修正,从而得到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

6.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何?通常已知哪些数据?需求出哪些结果?

答:1)已知条件和设计内容:设计V带传动时的已知条件包括:带传动的工作条件;传动位置与总体尺寸限制;所需传递的额定功率P;小带轮转速,大带轮转速或传动比

2)设计步骤和方法:a)确定计算功率;b)选择V带的带型;c)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v;d)确定中心距a,并选择V带的基准长度

e)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f)确定带的根数z;g)确定带的初拉力;h)计

算带传动的压轴力

7.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带的速度和以及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

答:1)带速:带速过高,则带中的离心应力增大,使得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降低,带的寿命降低,带速过低,则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过小,带的根数增多,带传动的能力没有得到发挥

2)直径:当带传动的功率和转速一定时,减小主动带轮的直径,则带速将减小,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减小,从而导致V带根数的增加,这样不仅增大了带轮的宽度,而且也增大了载荷在V带之间分配的不均匀性,另外,减小带轮直径,则带的弯曲应力增大。为避免弯曲应力过大,小带轮的基准直径就不能过小

8.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两轴中心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中心距过大,则会加剧带的波动,降低带传动的平稳性,同时增大带传动的整体尺寸,中心距小,则有相反的利弊。

9.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

答:通常小带轮上的包角小于大带轮上的包角,小带轮上的临界摩擦力小于大带轮上的临界摩擦力。因此,打滑通常发生在小带轮上。为了提高带传动的工作能力,所以要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

10.带轮常用哪些材料制造?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在制造带轮时有哪些要求?

答:1)材料:HT150、HT200

2)因素:转速较高时可以采用铸钢或用钢板冲压后焊接而成,小功率时可用铸铝或塑料

3)制造要求:以能够达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上尽量减少原材料、工艺可行、成本最低的选择原则。

11.带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哪几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张紧轮?张紧轮应装在什么地方?

答:1)V带传动运转一段时间以后,会因为带的塑性变形和磨损而松弛,为了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应定期检查带的松弛程度,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常用: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采用张紧轮的张紧装置

3)情况: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

4)位置:a)一般应放在松边的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b)张紧轮还应尽量靠近大带轮,以免减少带在小带轮上的包角;c)张紧轮的轮槽尺寸与带轮的相同,且直径小于小带轮的直径

12.带的弹性滑动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带的截面积A、带的弹性模量E。

13.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有哪些优缺点?

答:与摩擦型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整体打滑现象,因而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又因链条不需要像带那样张得很紧,所以作用于轴上的径向压力较小;链条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链传动的整体尺寸较小,结构较为紧凑;同时,链传动能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中工作

14.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准则是什么?

答:1)失效形式:链的疲劳破坏、链条铰链的磨损、链条铰链的胶合、链条的静力破坏

2)当功率一定是,小链轮转速较小时考虑链板疲劳强度;小链轮转速较大时考虑滚子、套筒冲击疲劳强度;小链轮转速很大时考虑销轴、套筒胶合限定15.为什么小链轮的齿数不能选择得过少,而大链轮的齿数又不能选

择得过多?

答:小链轮的齿数过少,会增加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大链轮的齿数过大不仅增大了传动的总体尺寸,而且还容易发生跳链和脱链,从另一方面限制了链条的使用寿命

16.在一般的情况下,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什么不等于常数?在什么情况下它才等于常数?

答:1)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分别为每一链节与主从动

链轮啮合过程中链节较链在主从动轮上的相位,传动中、随时间变化,故也

随时间变化,不能得到恒定值

2)只有当两链轮的齿数Z相等,紧边的长度又恰为链节距的整数倍时,才恒定。

17.引起链传动速度不均匀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产生的原因有:传动时链的速度将随链轮传动而不断变化,主动轮转过一齿,链的速度由小变大,由大变小一次节距越大,链齿轮数越少,速度不均匀性越严重。

2)因素:链轮的节距越大,齿数越少,链的速度的变化就越大。

18.链传动为什么会发生脱链现象?

答:因铰链销轴磨损导致链节矩过度伸长,造成脱链现象

19.低速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准则是什么?

答:1)主要失效形式:链条的静力破坏

2)设计准则:按静强度进行计算

20.链速一定时,链轮齿数的大小与链节距的大小对链传动动载荷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答:链轮的转速越高,节距越大,齿数越少,传动的动载荷越大

21.为避免采用过渡链节,链节数常取奇数还是偶数?相应的链轮齿数宜取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答:一般链条节数为偶数以避免使用过渡接头,过渡链节在传动过程中要承受弯矩作用,对传动不利。为使磨损均匀,提高寿命,链轮齿数最好与链节数互质,若不能保证互质,也应使其公因数尽可能小

22.在设计链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两轴中心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中心距过小,单位时间内链条的绕转次数增多,链条曲伸次数和应力循环次数增多,因而加剧了链的磨损和疲劳;中心距太大,松边垂度过大,传动时造成松边颤动

23.与滚子链相比,齿形链有哪些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齿形链?

答:1)跟滚子链条比较齿形链条传动精度更高

2)齿形链条比滚子链条的速度更高,一般的滚子链条传动最高速度没法跟齿形链条比

3)齿形链条几乎没有声音,滚子链条噪音大

4)齿形链条采用多层链条片做成,寿命更长,更加具有耐用的优点

5)齿形链条的宽度能够非标定做,多宽根据承载的重量来设计定做

24.链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哪些?

答:1)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在链条的松边垂度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和链条的振动现象,同时也为了增加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包角,当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时,通常设有张紧装置

2)通过调节中心距来控制张紧程度、设置张紧轮(自动张紧、定期张紧)25.链传动额定功率曲线的实验条件是什么?如实际使用条件与实验条件不符,应作哪些项目的修正?

答:1)实验条件:a)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安装在水平平行轴上;b)主动链轮齿数;c)无过渡链节的单排滚子链;d)链条长120个链节(实际链长小于此长度时,使用寿命将按比例减少);e)传动减速比;f)链条预期使用寿命15000 h;g)工作环境温度在的范围内;h)两链轮共面,链条保持规定的张紧度;i)平稳运转,无过载、冲击或频繁启动;j)清洁的环境,合适的润滑

2)修正项目:a)工作情况b)主动链轮齿数c)链传动的排数

26.水平或接近水平布置的链传动,为什么其紧边应设计在上边?

答:1)链条不存在打滑的问题,但会跳齿和掉链,包角过小会跳齿,但用作驱动时一般包角不会过小。

2)松边在上面时,从动轮上面的链条在刚上链轮的一段不受力,是很随意地搭在链轮上面的,很容易就偏到一边去这样很容易使链条跑出链轮,从而脱链。

3)松边在下面时,不受力的一段是垂下来的,可以由链轮导向,啮合上去。所以链传动作驱动时,一般松边在下面。

27.为什么自行车通常采用链传动而不采用其他形式的传动?

答:因为自行车前后轮是远距离传动,适应的传动方式是:链传动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承载能力大,传动的稳定性好。

28.链轮常用哪些材料制造?

答:15#、20#、35#、40#、50#、ZG310~570、15Cr、20Cr、35SiMn、40Cr、35CrMo、Q235、Q275、普通灰铸铁、夹布胶木

29.安装布置链传动时,应综合考虑哪些问题?

答:链传动布置时,链轮必须位于铅垂面内,两链轮共面。中心线可以水平,也可以倾斜,但尽量不要处于铅垂位置。一般紧边在上,松边在下,以免在上的松边下垂量过大而阻碍链轮的顺利运转。

30.链传动有哪些润滑方式?为什么链传动应按推荐方式进行润滑?

答:1)润滑方式:定期人工润滑、滴油润滑、油池润滑、油盘飞溅润滑、压力供油润滑

2)可以更好地润滑,经济效益更优

31.链条节距的选用原则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小节距的多列链?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大节距的单列链?

答:链节距和列数的选择:链节距越大,链列数越多,则承载能力就越大,但链节距越大,其运动不均匀性也越大,附加动载荷也就越大。因此,在满足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应尽量选择小节距的多列链,在转速高,载荷大,且要求传动平稳的场合,应尽量选用小节距的多列链,在低速重载、中心距要求大,传动比较小的场合,则宜采用大节距的单列链。

32.在设计链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传动比?传动比过大有什么缺点?

答:传动比越大,则链包在小链轮上的包角就越小,同时啮合的齿数就越少,轮齿的磨损就越大,越容易出现跳齿现象,破坏正常啮合

33.在哪些场合,滚动轴承是难于替代滑动轴承的?

答:1)滚动轴承承受负荷的能力比同样体积的滑动轴承小得多,因此,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大。所以,在承受大负荷的场合和要求径向尺寸小、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如内燃机曲轴轴承),多采用滑动轴承;

2)滚动轴承振动和噪声较大,特别是在使用后期尤为显著,因此,对精密度要求很高、又不许有振动的场合,滚动轴承难于胜任,一般选用滑动轴承的效果更佳。

34.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为什么要成对使用、反向安装?

答:主要看轴系上的受力情况,以为单列的圆锥滚子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一个方向轴向力,如果轴会出现两个方向轴向力需要成对使用了。

35.为什么调心球或滚子轴承要成对使用,并装在两个支点上?

答: 调心轴承安装和使用允许有一定的偏移角,如果一个轴承在使用时产生一定的偏移角,而另一个轴承使用一般轴承,则使用时可能使一般轴承卡死或寿命减短

36.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简述之。

答:1)失效形式:疲劳点蚀、塑性变形、磨损

2)计算准则:a)对于一般转速的轴承,疲劳点蚀为主要失效形式,以疲劳强度为据进行轴承的寿命计算;b)对于高速轴承,工作表面的过热也会引起失

效,因此除需要进行寿命计算外,还应校验其极限转速;c)对于低俗轴承,其失效形式为塑性变形,应进行以不发生塑性变形为准则的静强度计算。

37.推力轴承为什么不宜用于高速?

答:轴承高速旋转,滚子有向外运动的趋势,需要承受内、外圈的径向力,而推力轴承是不能承受径向力的

38.滚动轴承为什么要进行寿命计算?计算条件是什么?

答:1)由于制造精度、材料的均质程度等的差异,即使是同样材料、同样尺寸以及同一批生产出来的轴承,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工作,它们的寿命也会极不相同

2)轴承的寿命,不能以同一批试验轴承中的最长寿命或者最短寿命作为标准。因为前者过于不安全,在实际使用中,提前破坏的可能性几乎为;而后者又过于保守,使几乎的轴承都可以超过标准寿命

3)基本额定寿命与破坏概率有关

39.滚动轴承为什么要进行静强度计算?计算条件是什么?

答:对于转速很低()、基本不转或摆动的轴承,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塑性变形,因此,设计时必须进行静强度计算,对于虽然转速较高但承受重载或冲击负荷的轴承,除必须进行寿命计算外,还应进行静强度计算。

40.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公式中各符号名称与单位是

什么?若转速为,寿命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1)C基本额定动负荷、当量动负荷P、指数

2)

1.按基本额定动负荷进行轴承的寿命计算,其可靠度是多少?为什么?

答:可靠度:由于滚动轴承寿命的离散性,需对生产的滚动轴承的进行抽样试验,以检验滚动轴承的合格率。

设抽样试验件数为,在特定的载荷下进行加载试验。经过一个特定的时间(转次L 或时间)后,其中有件发生点蚀。滚动轴承的可靠度

注:滚动轴承的可靠度与试验中所加的载荷和试验时间有关

2.设计液体动压润滑滑动轴承时,为保证轴承正常工作,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设计液体动压滑动轴承时,为了保证轴承能正常工作,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建筑学名词解释部分

建筑学名词解释部分 1、模数——模数指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共6个;分模数的基数为1/10M,1/5M, 1/2M共3个.使用3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中为了既能满足适用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而规定的。 2、交底——由主管技术领导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具体有 1、设计交底,即设计图纸交底。这是在建设单位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各施工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与各设备专业施工单位)进行的交底,主要交待建筑物的功能与特点、设计意图与要求等。 2、施工设计交底。 3、风玫瑰——总平面图中表明主要风向的玫瑰图。 4、人流宽度——单股人流的宽度,通常以普通成年人的肩膀宽度55cm为单位,即双股人流宽度为11Ocm,三股人流宽度为165cm。 5、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6、设计视点——设计师在初涉之处就已定的设计思路和侧重点。 7、地基——直接承受构造物荷载影响的地层。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 8、基础——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通常地基以上正负零以下统称为基础。 9、层高——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0、净高——净高是指室内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高度。 11、楼层平台——楼层与楼梯的连接平台。 12、休息平台——楼梯与楼层之间的转向平台。 13、披水条——在可能因为淋水而影响使用功能的部位用抹灰或其他方式施工的用于有计划的止水条,俗称“披水条”。 14、散水——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 15、明沟——没有盖盖板的沟道,用于排水的叫排水明沟,用于管道的叫明沟管道。主要是为了便于清洗和清理的方便而设置的沟道。 16、圈梁——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基础圈梁,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因为圈梁是连续围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梁。 17、构造柱——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18、挂瓦条——坡屋面上安装排水瓦的疾奔构件,就是瓦与结构面的连接构件。 19、顺水条——有组织排水的认为施工的顺水带。 20、女儿墙——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A卷 一、简答与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70分) 1. 简述机构与机器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答. 共同点:①人为的实物组合体;②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不同点:机器的主要功能是做有用功、变换能量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等;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运动和力、或变换运动形式。相互关系:机器一般由一个或若干个机构组合而成。 2. 简述“机械运动”的基本含义 答. 所谓“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的、有确定规律的刚体运动。 3. 机构中的运动副具有哪些必要条件? 答. 三个条件:①两个构件;②直接接触;③相对运动。 4. 机构自由度的定义是什么?一个平面自由构件的自由度为多少? 答. 使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所需输入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称机构自由度。平面自由构件的自由度为3。 5.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 答.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条件:自由度=原动件数目。原动件数目<自由度,构件运动不确定;原动件数目>自由度,机构无法运动甚至构件破坏。 6. 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基本型式? 答. 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7. 何谓连杆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它们的大小对连杆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以曲柄为原动件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minγ发生在什么位置? 答. 压力角α:机构输出构件(从动件)上作用力方向与力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之 锐角;传动角γ:压力角的余角。α+γ≡900 。压力角(传动角)越小(越大), 机构传力性能越好。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min发生在曲柄与滑块移动导路垂直的位置 8. 什么是凸轮实际轮廓的变尖现象和从动件(推杆)运动的失真现象?它对凸轮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如何加以避免?

大学英语语言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和论述答案

名词解释 https://www.doczj.com/doc/3414954201.html,petence and Performance: The distinction is discussed by the American linguist N. Chomsky in the late 1950’s. Competence----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Performance----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merican linguist N. Chomsky in the late 1950’s propose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Chomsky defines competence a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This internalized set of rules enables the language user to produce and understand an infinitely large number of sentences and recognize sentences that are ungrammatical and ambiguous. According to Chomsky, performance is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lthough the speaker’s knowledge of his mother tongue is perfect, his performances may have mistakes because of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stress, embarrassment, etc.. Chomsky believes that what linguists should study is the competence, which is systematic, not the performance, which is too haphazard. ) 2.Sociolinguistics: is the sub-field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between the uses of language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s in which the users of language live.( It is a field of study that assumes that human society is made up of many related patterns and behaviors, some of which are linguistic.) https://www.doczj.com/doc/3414954201.html,nguage Acquisition: refers to t he child’s acquisition of his mother tongue, i.e. how the child comes to understand and speak the language of his community.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concerned with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humans. In general, language acquisition refers to children’s devel opment of their first language, that is, 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community in which a child has been brought up.) 4.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is a theory put forward by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s Sapir and Whorf (and also a belief held by some scholars). It states that the way people view the world is determined wholly or partly by the structure of their native language. (2)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consists of two parts, i.e. linguistic determinism and relativism. Whorf proposed first that all higher levels of thinking are dependent on language. Or put it more bluntly, language determines thought, i.e. the notion of linguistic determinism. Because languages differ in many ways, Whorf also believed that speaker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perceive and experience the world differently, i.e. relative to their linguistic background, hence the notion of linguistic relativism. 5.Phrase structure rule: The grammatical mechanism that regulates the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that make up a phrase is called a phrase structure rule, such as: NP →(Det) + N +(PP)……e.g. those people, the fish on the plate, pretty girls. VP →(Qual) + V + (NP)……e.g. always play games, finish assignments. AP →(Deg) + A + (PP)……very handsome, very pessimistic, familiar with, very close to PP →(Deg) + P + (NP)……on the shelf, in the boat, quite near the station.

人文社会科学形考册答案

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 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 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 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 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 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 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 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 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

1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1、C 2、A 3、C 4、B 5、D 6、D 7、B 8、A 9、D 10、B。 四、简答题: 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3)定性研究与定量

建筑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 建筑专业术语名词及解释、房地产专业术语1 房产与地产的合称,是不动产。1.房地产:《建设工程规划可证》、2.五证二书 《国土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可证》、《施工可证》、《预售可证》、《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商品房使用说明书》专门用以买卖的房屋。有产权保障,可自 由出租抵押。3.商品房:即可用于住家使用,也可以用于办公的商品房。4.商住房:通常仅有一而建造之房屋,5.集资房:由单位统一筹集各需要住房的客户资金,整栋的一产权证,客户没有单独的产权证。 安居房﹚是指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为供应对象,安居房:﹙经济实用房=6. ﹙其实并按住宅建设标准﹙不含别墅、高级公寓、外销住宅﹚建设的普通住宅。则要另外如需办理国土证,行的是土地无偿划拔,住户只拥有该土地的使用权, 3%出资,并享受政府扶持税费减半征收。其房价由政府部门核定,利润只能在以下。﹚﹙一般在首层安排起居是一套住宅占两个楼层,有部楼梯联系上下层。7.跃层:室、厨房、餐厅、卫生间,二层安排卧室、书房、卫生间。﹚概念上是一层,并不具备完整的两层空间,但层高比普通住宅高,可在复式:8.﹙夹层 在底层的投影面积用楼梯联系上下。局部分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只占底层面积的一部分,夹层和底层之间有视线上的交流和空间上的流通。﹚纵向 或横向剖面中,楼层的几部分之间楼地面高低错开。9.错层:标准层: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10. 资料word . 层以上,带有电梯,钢筋混凝土结构11.高层:8 12.多层:7层以下,一般

不带电梯,砖混结构13.骑楼:有雨遮之一楼直道部分14.裙楼:指建筑体底部较庞大之建筑体,常用于商业、办公15.承受房屋重力的墙,不可任意拆改、破坏承重墙: 16.非承重墙:一般情况下仅承受自重的墙。17.剪力墙:承受地震力的钢筋混凝土墙隔墙:18.用以隔断空间的墙,一般不承重主要承受侧向力或地震作用,并保持结构整体稳定的承重墙,又称19.结构墙:剪力墙、抗震墙等。20.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和铰接相连接成承重体系的房屋建筑结构。 专门用以消防灭火电梯,有抽烟排风功能21.消防电梯:22.客梯:住户人流用梯有相配套安全配置保障23.货梯:用以运送货物电梯管道井:用以布置各类管道的空间井道24.指大楼电梯、步梯、管道、公共厕所、茶水间集中的地井筒:25. 空气流动:空通风对流通畅,自然对流的换气能力26.获得光亮,直接接受自然光线和亮度27.采光: )之来源、去路。(28.通风:风空气房间长度向叫进深,宽度向叫开间29.进深:上、下楼面之间的距离层高:30.资料word . 31.建筑密度=/建筑用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32.社区公摊:建筑物每户都会直接使用及间接使用的公用部分33.套公摊:本楼层住户直接使用及间接使用的公用部分项目刚开发或开发阶段叫期房,项目完全建成,经验收合格后34.期房

机械设计基础_试题及答案(四)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3×3,共9分) 1、机构: 2、压力角: 3、运动副: 二、填空题(1×10,共10分) 1、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 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 3、普通V带传动的应力由三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弯曲变形产生的弯曲应力。 4、按轴的承载情况不同,轴可以分为转轴、_____和_______。 5、齿轮传动的五种失效形式分别为轮齿折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齿面塑性变形。 三、选择题(2×10,共20分) 1、为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常采用在高速轴上装什么轮增大惯性?( ) A、齿轮 B、飞轮 C、凸轮 2、齿轮减速器的箱体与箱盖用螺纹联接,箱体被联接处的厚度不太大,且需经常拆装,一般宜选用什 么联接? ( ) A、螺栓联接 B、螺钉联接 C、双头螺柱联接 3、下列计算蜗杆传动比的公式中()是不对的。 A、i=ω1/ω2 B、i=n1/n2 C、i=d2/d1 4、平面内自由运动的构件有几个自由度? ( ) A、1个 B、3个 C、无数个 5、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径向间隙系数在哪个面上的值为标准值?() A、法面 B、端面 C、轴面 6、带传动的打滑现象首先发生在何处? ( ) A、大带轮 B、小带轮 C、大、小带轮同时出现 7、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主要区别是:( ) A、弹性联轴器内有弹性元件,而刚性联轴器内则没有 B、弹性联轴器能补偿两轴较大的偏移,而刚性联轴器不能补偿 C、弹性联轴器过载时打滑,而刚性联轴器不能 8、设计键联接的主要内容是:①按轮毂长度确定键的长度②按使用要求确定键的类型③按轴径选择键的截面尺寸④对联接进行强度校核。在具体设计时,一般按下列哪种顺序进行?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9、为使套筒、圆螺母或轴端挡圈能紧靠轮毂零件端面并可靠地进行轴向固定,轴头长度L与被固定零件轮毂宽度B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 A、L>B B、L=B C、L<B 10、将转轴的结构设计成阶梯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便于轴的加工 B、便于轴上零件的固定和装拆 C、提高轴的刚度 四、判断题(1×10,共10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 2、极位夹角θ是从动件在两个极限位置时的夹角。( ) 3、带传动不能保证传动比不变的原因是易发生打滑。( ) 4、对于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时,其接触应力和许用接触应力分别相等。( ) 5、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头数越多,其传动效率越低。( ) 6、设计键联接时,键的截面尺寸要根据轴径d选择。( ) 7、销主要用于轴上零件的周向和轴向固定。( ) 8、提高轴的表面质量有利于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 9、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C值越大,承载能力越高。( ) 10、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区别是:联轴器靠啮合传动,离合器靠摩擦传动。( ) 五、简答题(3×5,共15分) 1、说明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冲击特性及应用场合。

英文写作名词解释

What is a summary? A summary is a short piece of writing that gives the main facts or ideas of a story or article,etc.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summary? It should be objective,that is,the writer does not include any ideas of his/her own. It should be complete ,that is,the writer does not leave out important facts or ideas. It should be balanced,in other words,the writer gives equal attention to each main idea. The goal of a summary? It is to give readers an objective,complete,accurate and balanced view of something(an article,a story ,a novel,a play,etc) Paragraph unity A unified paragraph contains only sentences that explain or support the general statement made in the topic sentence.Any sentence that does not relate to (=is not connected in some way)the main idea will not develop it. How to achieve paragraph unity? Begin with a discussable point and express it in a topic sentence. Stick to this single point throughout,that is,all other sentence should be about this point. Prove or develop the point;don 't merely repeat it. Link your sentence to make your ideas easy to follow. How to outline (=to give the main facts about something) a story? Divide the story into smaller parts. Summarize each part in one sentence. Number your sentence summaries to make them an outline of the story. What is a narrative paragraph? A narrative paragraph is one that briefly describes an incident or a personal experience. Requirements that a good narrative paragraph should meet? Though its length is limited,it is complete,that is,it has a beginning,middle and end. It includes as little conversation as possible. Its sentences are connected by suitable linking words or expressions. Here are some common time linking words/expressions. Afterward later when shortly afterward soon while the next day/night then Paragraph coherence(Coherence is connection ) A coherent paragraph is one in which every sentence after the first is connected to the one before it,to the topic sentence ,or to both ,and readers can readily follow the writer 's train of thought(= a related series of thoughts) An incoherence paragraph is one in which the sentences are badly connected or not connected at all,and the readers are likely to lose their way. How to achieve paragraph coherence? Arrange sentence in a clear order. Use correct pronouns Use correct link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What is exposition?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建筑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建筑专业术语名词及解释 1、房地产专业术语 1.房地产:房产与地产的合称,是不动产。 2.五证二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土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预售许可证》、《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商品房使用说明书》 3.商品房:专门用以买卖的房屋。有产权保障,可自由出租抵押。 4.商住房:即可用于住家使用,也可以用于办公的商品房。 5.集资房:由单位统一筹集各需要住房的客户资金,而建造之房屋,通常仅有一整栋的一张产权证,客户没有单独的产权证。 6.安居房:﹙经济实用房=安居房﹚是指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为供应对象,并按国家住宅建设标准﹙不含别墅、高级公寓、外销住宅﹚建设的普通住宅。﹙其实行的是土地无偿划拔,住户只拥有该土地的使用权,如需办理国土证,则要另外出资,并享受政府扶持税费减半征收。其房价由政府部门核定,利润只能在3%以下。﹚ 7.跃层:是一套住宅占两个楼层,有内部楼梯联系上下层。﹙一般在首层安排起居室、厨房、餐厅、卫生间,二层安排卧室、书房、卫生间。﹚ 8.复式:概念上是一层,并不具备完整的两层空间,但层高比普通住宅高,可在局部分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用楼梯联系上下。﹙夹层在底层的投影面积只占底层面积的一部分,夹层和底层之间有视线上的交流和空间上的流通。﹚9.错层:纵向或横向剖面中,楼层的几部分之间楼地面高低错开。

10.标准层: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11.高层:8层以上,带有电梯,钢筋混凝土结构 12.多层:7层以下,一般不带电梯,砖混结构 13.骑楼:有雨遮之一楼直道部分 14.裙楼:指建筑体底部较庞大之建筑体,常用于商业、办公 15.承重墙:承受房屋重力的墙,不可任意拆改、破坏 16.非承重墙:一般情况下仅承受自重的墙。 17.剪力墙:承受地震力的钢筋混凝土墙 18.隔墙:用以隔断空间的墙,一般不承重 19.结构墙:主要承受侧向力或地震作用,并保持结构整体稳定的承重墙,又称剪力墙、抗震墙等。 20.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和铰接相连接成承重体系的房屋建筑结构。 21.消防电梯:专门用以消防灭火电梯,有抽烟排风功能 22.客梯:住户人流用梯有相配套安全配置保障 23.货梯:用以运送货物电梯 24.管道井:用以布置各类管道的空间井道 25.井筒:指大楼电梯、步梯、管道、公共厕所、茶水间集中的地方 26.空气流动:空内通风对流通畅,自然对流的换气能力 27.采光:获得光亮,直接接受自然光线和亮度 28.通风:风(空气)之来源、去路。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 一、 名词解释 1.机械: 2.机器: 3.机构: 4.构件: 5.零件: 6.标准件: 7.自由构件的自由度数: 8.约束: 9.运动副: 10.低副: 11.高副: 2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4.死点位置: 25.急回性质: 26.间歇运动机构: 27.节点: 28.节圆: 29.分度圆: 30.正确啮合条件: 31.连续传动的条件: 32.根切现象: 33.变位齿轮: 34.蜗杆传动的主平面: 35.轮系: 36.定轴轮系: 37.周转轮系: 38.螺纹公称直径:螺纹大径。39.心轴: 40.传动轴: 41.转轴: 二、 填空题 1.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 机构中各个构件相对于机架能够产生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自由度)。 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F=3n-2P L -P H )。 4. 已知一对啮合齿轮的转速分别为n 1、n 2,直径为D 1、D 2,齿数为z 1、z 2,则其传动比i= (n 1/n 2)= (D 2/D 1)= (z 2/ z 1)。 5. 铰链四杆机构的杆长为a=60mm ,b=200mm ,c=100mm ,d=90mm 。若以杆C为机架,则此四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6. 在传递相同功率下,轴的转速越高,轴的转矩就(越小)。 7.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架杆),其中作整周转动的杆称为(曲柄),作往复摆动的杆称为(摇杆),而不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杆)。 8. 平面连杆机构的死点是指(从动件与连杆共线的)位置。 9. 平面连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是①(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②(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10. 平面连杆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1.25是指(工作)与(回程)时间之比为(1.25),平均速比为(1:1.25)。 11. 凸轮机构的基圆是指(凸轮上最小半径)作的圆。 12. 凸轮机构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13. 带工作时截面上产生的应力有(拉力产生的应力)、(离心拉应力)和(弯曲应力)。 14. 带传动工作时的最大应力出现在(紧边开始进入小带轮)处,其值为:σmax=σ1+σb1+σc 。 15. 普通V带的断面型号分为(Y 、Z 、A 、B 、C 、D 、E )七种,其中断面尺寸最小的是(Y )型。 16. 为保证齿轮传动恒定的传动比,两齿轮齿廓应满足(接触公法连心线交于一定点)。 17.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 18. 一对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m 1 = m 2)与(α 1 = α2)。 19. 一对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重合度1>ε)。 20. 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有(齿面点蚀)、(胶合)、(磨损)、(塑 性变形)和(轮齿折断)。 21. 一对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m 1 = m 2)、(α 1 = α2)与 (β1=-β2)。 22. 蜗杆传动是由(蜗杆、蜗轮)和(机架)组成。 23. 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蜗轮轴线的平面称为(中间平面)。 24. 常用的轴系支承方式有(向心)支承和(推力)支承。 25. 轴承6308,其代号表示的意义为(6:深沟球轴承、3:直 径代号,08:内径为Φ40)。 26. 润滑剂有(润滑油)、(润滑脂)和(气体润滑剂)三类。 27. 列举出两种固定式刚性联轴器(套筒联轴器)、(凸缘联轴 器)。 28. 轴按所受载荷的性质分类,自行车前轴是(心轴)。 29. 普通三角螺纹的牙形角为(60)度。 30. 常用联接螺纹的旋向为(右)旋。 31. 普通螺栓的公称直径为螺纹(大)径。 32. 在常用的螺纹牙型中(矩形)形螺纹传动效率最高,(三角) 形螺纹自锁性最好。 33. 减速器常用在(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以降低传速 或增大转距。 34. 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有(展开式)、(同轴式)与(分流式)三种配置齿轮的形式。 35. 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两大类。 36. 轴承支承结构的基本形式有(双固式)、(双游式)与(固游式)三种。 37. 轮系可分为(平面轮系)与(空间轮系)两类。 38. 平面连杆机构基本形式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与(双摇杆机构)三种。 39. 凸轮机构按凸轮的形状可分为(盘形凸轮)、(圆柱凸轮) 与(移动凸轮)三种。 40. 凸轮机构按从动件的形式可分为(尖顶)、(滚子)与(平底)三种。 41. 变位齿轮有(正变位)与(负变位)两种;变位传动有(等移距变位)与(不等移距变位)两种。 42. 按接触情况,运动副可分为(高副)与(低副) 。 43. 轴上与轴承配合部分称为(轴颈);与零件轮毂配合部分称为(轴头);轴肩与轴线的位置关系为(垂直)。 44. 螺纹的作用可分为(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 两类。 45. 轮系可分为 (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两类。 46. 常用步进运动机构有(主动连续、从动步进)与(主动步进、从动连续)两种。 47. 构件是机械的(运动) 单元;零件是机械的 (制造) 单元。 48. V 带的结构形式有(单楔带)与(多楔带)两种。 三、 判断题 1. 一个固定铰链支座,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 2. 一个高副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 3.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不考虑虚约束。× 4. 销联接在受到剪切的同时还要受到挤压。√ 5. 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6. 局部自由度是与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 7. 虚约束是在机构中存在的多余约束,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除去。√ 8. 在四杆机构中,曲柄是最短的连架杆。× 9. 压力角越大对传动越有利。× 10.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空回行程比工作行程的速度要慢。× 11. 偏心轮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2. 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3. 减速传动的传动比i <1。× 14. Y型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最大。× 15. 在V带传动中,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心距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16. 带传动一般用于传动的高速级。× 17. 带传动的小轮包角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18. 选择带轮直径时,直径越小越好。× 19. 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不同,基圆上的压力角最大。× 20. 基圆直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21. 设计蜗杆传动时,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可以增加蜗杆的头数。 √ 22. 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失效不会发生。 × 23. 只承受弯矩而不受扭矩的轴,称为心轴。√ 24. 螺钉联接用于被联接件为盲孔,且不经常拆卸的场合。√ 25. 挤压就是压缩。 × 26. 受弯矩的杆件,弯矩最大处最危险。×

(完整版)英美文学名词解释最全版

01. Humanism(人文主义) 1>Humanism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 2> it emphasizes the dignit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sent life. Humanists voiced their beliefs that man was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and man did not only have the right to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present life, but had the ability to perfect himself and to perform wonders. 02. Renaissance(文艺复兴) 1>The word “Renaissance”means “rebirth”, it meant the reintroduction into western Europe of the full cultural heritage of Greece and Rome. 2>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 is Humanism. Attitudes and feelings which had been characteristic of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ies persisted well down into the era of Humanism and reformation. 3> the real mainstream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is the Elizabethan drama with William Shakespeare being the leading dramatist. 03. Metaphysical poetry(玄学派诗歌) 1>Metaphysical poetry is commonly used to name the work of the 17th century writers who wrot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John Donne. 2>with a rebellious spirit, the Metaphysical poets tried to break away from the conventional fashion of the Elizabethan love poetry. 3>the diction is simple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Elizabethan or the Neoclassical periods, and echoes the words and cadences of common speech.4>the imagery is drawn from actual life. 04. Classicism(古典主义) Classicism refers to a movement or tendency in art, literature, or music that reflects the principles manifested in the art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Classicism emphasizes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universal, and places value on reason, clarity, balance, and order. Classicism, with its concern for reason and universal themes, is traditionally opposed to Romanticism,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emotions and personal themes. 05. 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 1>Enlightenment movement was a progressive philosophical and artistic movement which flourished in France and swept through western Europe in the 18th century. 2> the movement was a furtherance of the Renaissance from 14th century to the mid-17th century. 3>its purpose was to enlighten the whole world with the light of modern philosophical and artistic ideas. 4>it celebrated reason or rationality, equality and science. It advocated universal education. 5>famous among the great enlighteners in England were those great writers like Alexander pope. Jonathan Swift. etc. 06.Neoclassicism(新古典主义) 1>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brought about a revival of interest in the old classical work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