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练习题训练答案(老师版)72157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6
对联练习题及答案对联练习题及答案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双句对仗、意义对应的方式展现了文字的美感。
对联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能力,同时也是一种锻炼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
下面是一些对联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乐趣。
1. 题目:春风送暖答案:夏日炎炎这是一对描绘季节的对联,通过春风和夏日炎炎来表达不同季节的特点。
春风送暖暗示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而夏日炎炎则表达了夏天的炎热和热情。
2. 题目:山高水长答案:云淡风轻这是一对描绘自然景观的对联,山高水长和云淡风轻都是形容山水之美的词语。
山高水长表达了山势高耸、水流长远的壮丽景色,而云淡风轻则形容了天空明朗、风吹轻柔的宜人氛围。
3. 题目:晨曦初露答案:暮色渐深这是一对描绘日出和日落的对联,晨曦初露和暮色渐深都是表达时间变化和光线变化的词语。
晨曦初露描绘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的美景,而暮色渐深则形容了太阳逐渐下山,天色渐暗的景象。
4. 题目:花开富贵答案:叶落归根这是一对表达人生哲理的对联,花开富贵和叶落归根都是比喻人生不同阶段的词语。
花开富贵暗示着人生的辉煌和成功,而叶落归根则表达了回归本源、安定心境的意境。
5. 题目:繁星点点答案:月华如练这是一对描绘夜空的对联,繁星点点和月华如练都是形容夜晚的美景。
繁星点点表达了星空璀璨、繁星闪烁的壮丽场景,而月华如练则形容了月光洒在地面上,如同细细的银丝般美丽。
对联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能力。
通过思考和构思对联的答案,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欣赏他人的对联作品也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对联的创作需要灵感和技巧的结合。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寻找灵感,比如自然景观、人生哲理、节日庆典等等。
通过对联的创作,我们可以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在欣赏对联作品时,我们可以从字句的对仗、意义的对应以及整体的美感来进行评判。
语文试题对联及答案
一、对联填空题
1. 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
下联:(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
2.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答案:学海无涯苦作舟)
3. 上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下联:(答案: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二、对联改错题
1. 上联:桃红柳绿春意浓
下联:(原答案:夏雨秋霜冬雪白)改正为:(答案:秋雨冬雪夏风凉)
2. 上联:月落乌啼霜满天
下联:(原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改正为:(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
3. 上联: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下联:(原答案:日丽风和人和年丰)改正为:(答案:日丽风和人和年丰)
三、对联创作题
1. 请根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上联,创作一个下联。
(答案示例:冬去寒消,百业兴旺)
2. 请根据“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好”的上联,创作一个下联。
(答案示例:鸟语花香,景色更宜人)
3. 请根据“金榜题名,喜气洋洋”的上联,创作一个下联。
(答案示例:银屏映月,清辉皎皎)
四、对联解释题
1. 请解释对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含义。
(答案:这句对联表达了即使身处遥远的地方,只要心中有知己,就感觉彼此很近,如同邻居一般。
)
2. 请解释对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意境。
(答案:这句对联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举杯邀月,感慨时光流转,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
3. 请解释对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寓意。
(答案:这句对联比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阻碍,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可阻挡的。
)。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1.对仗工整:上下联语意相对,字数相等或相近,音韵相呼应,形成对仗关系。
2.平仄协调:上下联的平仄声调要相对应,形成韵律和谐的效果。
3.首尾呼应:上下联的尾字要呼应,形成整体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4.意义明确:上下联的语意要清晰明了,传达出明确的信息或情感。
5.美感突出:对联要求语言精炼,形式美观,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对联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民间的桃符俗,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首尾呼应、意义明确、美感突出等基本规则,这些特点和律诗有相似之处,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下联,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一、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注解:上联忘八,谐音王八,下联打无耻。
改写:上联数数玩,下联品德高。
二、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改写:联中字拆开,造词新奇。
三、上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下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注解:上联唐伯虎出。
下联祝枝山对。
改写:扇子扇起风,水车车运水,车停水止流。
四、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141岁生日联)改写:年华不老,岁月增辉。
五、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乾隆纪晓岚)改写:天然客居高,人过佛寺佛高过。
六、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改写:僧人难成佛,婢女身份低。
七、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下联: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改写:思国思家思亲人,赏风赏月赏秋香。
八、上联: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下联: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这联写的哪个人)改写:取川定蛮,排阵出擒,明灯照五丈,一心酬三愿。
平西东和,定南北拒,变卦土木金,水火相济。
九、蒲松龄落第自勉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
对联作业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对联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联的平仄要求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______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______声。
3. 对联的字数要求是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______。
4. 对联的修辞手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5. 对联的横批一般位于对联的______。
答案:1. 对仗、平仄、押韵、字数、意境2. 仄、平3. 相同4. 对比、夸张、借代5. 上方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对联中“山清水秀”的下联可以是()。
A. 鸟语花香B. 风和日丽C. 春暖花开D. 月朗星稀2. 下列哪项不是对联的特点?()A. 对仗工整B. 押韵和谐C. 意境深远D. 句式自由3. 对联的平仄要求中,上联的第二个字是平声,下联的第二个字应该是()。
A. 平声B. 仄声C. 任意声D. 轻声4. 对联的字数要求中,如果上联有7个字,那么下联应该是()。
A. 7个字B. 6个字C. 8个字D. 任意字数5. 对联的横批一般位于对联的()。
A. 上方B. 下方C. 左侧D. 右侧答案:1. A2. D3. B4. A5. A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对联的上下联必须押韵。
()2. 对联的字数可以不同。
()3. 对联的平仄要求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
()4. 对联的横批可以没有。
()5. 对联的意境必须深远。
()答案:1. ×2. ×3. √4. ×5.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对联的基本要求。
2. 请列举三种对联的修辞手法。
3. 请解释对联的平仄要求。
4. 请说明对联的横批的作用。
答案:1. 对联的基本要求包括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押韵和谐、字数相等、意境相称。
2. 对联的修辞手法包括对比、夸张、借代等。
高考语文对联的练习题训练与答案唯美主义:飘零不定,流连不觉。
现实主义:脚踏实地,追求真实。
思辨文学:智慧与思考的结晶,艺术与哲学的交融。
感性文学:感情与生命的流淌,真实与自然的表现。
诗歌:文字慰藉人心,灵魂的深刻表达。
散文:文字指南针,思想的深度探索。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思想的交锋与碰撞。
唐宋八大家:风骨凌云,文化的高峰与巅峰。
古文经典:千古绝唱,传承的光芒。
现代文学:时代精神的反映,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古代诗词:意境深邃,情感真挚。
现代诗歌:意象独特,韵律丰富。
古代散文:积淀千年,思想宝库。
现代散文:直抒胸臆,生活写照。
古典戏曲: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艺术的极致体现。
现代话剧:话语的碰撞与对话,舞台的生动呈现。
经典名著:永恒的精神财富,人类文明的瑰宝。
现代文学作品:现代思潮的代表,文化交流的桥梁。
大音希声:天籁之音,传承千年。
小德出入:微小之举,渗透日常。
诚信立身:品德为本,立身处世。
勤恳努力:兢兢业业,不懈追求。
快乐成长: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安居乐业:舒适安稳,事业有成。
德艺双馨:品德高尚,才艺出众。
恩师义士:传道授业,解囊相助。
诗礼英才:文化涵养,才华横溢。
乐观向上:积极心态,磨砺意志。
知难而进:勇气坚韧,迎难而上。
忠诚智慧:忠心耿耿,智慧卓越。
勇毅果敢:勇猛果断,意志坚定。
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共创辉煌。
自强不息:自我完善,不断进步。
爱国报国:热爱祖国,为国奉献。
人民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服务百姓。
诗意盎然:意象飘逸,意境深远。
现实生活:细节丰富,真实感人。
红楼梦:人物细腻,情感丰富。
雾都孤儿:社会揭露,批判现实。
光明磊落:正直坦诚,清白无私。
狡黠多变:奸诈狡猾,伎俩多端。
坚韧不拔:意志坚强,永不言败。
书法艺术:笔墨翰墨,意境流畅。
油画绘画:色彩斑斓,光影层次。
集思广益:众人智慧,汇聚成果。
独立思考:思想独立,清晰果敢。
经典名篇:千古传世,经典之作。
现代文学:时代精神,现代之光。
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壮丽雄浑。
对联专项练习一、按照要求,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1、下面是一副励志联,上联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A、望梅止渴,何苦煎熬自己B、守株待兔,还是丰衣足食C、走马观花,胜若行云流水D、隔岸观火,莫若前与帮忙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A、一生坎坷知冷暖B、世事艰辛识人心C、一生坎坷晓高低D、人事沧桑见冷暖3、以“近月江楼听水韵”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写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A、临水楼台听涛声B、逢春枯木又发芽C、临风野陌醉花香D、临日山崖观海潮4、为上联“莺啼柳影琴声戚”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蝶恋花丛舞步欢B、蜂鸣花间叫声欢C、燕舞杨枝倩影赞D、虎鸣山澜发雄姿5、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白雪怎能掩傲骨B、流水有心歌秋声C、柳絮含情传风情D、明月有心照客愁6、为上联“笔传天下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画留尘世情B、琴抚世间愁C、棋开胜局行D、书读无字处7、晚上,上旬月忽明忽暗地挂在天空,刘老师家访手,走在乡间的田梗上,诗兴大发,随口说出一联,上联是:“三分月色不嫌瘦”,最合适的下联是()A、一片蛙声更觉闹B、十里清风倍感静C、一片清幽更觉闹D、十里清风犹觉幽8、为上联“心思淡处如山静”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感情好时似水深B、情意浓时似水深C、感情浓时似水动D、情意浓时似水动9、请为一位曾饱经磨难的成功老者补写下联,上联是“经多风雨已无痛”,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历尽苦难犹有甜B、历尽沧桑却还伤C、历尽霜雪犹有香D、尝遍苦难心已伤10、以“吟诗”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上联:“笔端山水淬成句”,下联:。
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A、眼中风雨化作诗B、袖下沧桑演为史C、管中声律唱作曲D、梦里风烟熔作诗二、根据要求,补写出上联或下联。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含答案)1. 有一位同学在参观完“壮丽七十载,奋进新时代”的图片展后,把有关内容整理成了一副对联。
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嫦娥奔月,蛟龙探海,神州同心①();北斗穿云,快舟凌空,华夏②()谱新篇。
A.①歌盛世②聚力B.①歌盛世②富强C.①歌繁荣②聚力D.①歌繁荣②富强2.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去老范一千年,后先,几辈能担天下事;揽,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喜悲大湖八百里B.乐忧大湖八百里C.悲喜八百里大湖D.忧乐八百里大湖3. 一私塾先生在学生的习作后面写下一副对联提出要求。
上联是“囊中诗句少风月”,为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笔下文章有才华B.杯里酒水缺春秋C.笔下文章多忧患D.文中豪情冲云霄4. 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白雪怎能掩傲骨B.流水有心歌秋声C.柳絮含情传风情D.明月有心照客愁5.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列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6. 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下联:精印人间好书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下联:下鼎周钟,金石足光辉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7. 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合用作寿联的一项是()A.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B.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C.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D.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8. 对联很精妙。
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对联练习题及答案对联练习题及答案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对仗的方式将两句诗句对称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韵律和意境的完美结合。
对联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下面是一些对联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对联的魅力。
1. 给出下面的上联,请写出下联:上联:山重水复疑无路下联:______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上联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表达了一种困境和无奈的心情,下联中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则表达了一种希望和转机的意境,两句对仗起来,形成了一种反差和对比。
2. 给出下面的上联,请写出下联:上联:春风吹又生下联:______答案:落花满天飞解析:上联中的“春风吹又生”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的景象,下联中的“落花满天飞”则表达了春天的独特美景,两句对仗起来,形成了一种和谐和流畅的感觉。
3. 给出下面的上联,请写出下联:上联:人生若只如初见下联:______答案:何事秋风悲画扇解析:上联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表达了人们对初次相遇的美好回忆,下联中的“何事秋风悲画扇”则表达了人们对岁月流转和离别的感慨,两句对仗起来,形成了一种深情和哀愁。
4. 给出下面的上联,请写出下联:上联:红豆生南国下联:______答案:春来发几枝解析:上联中的“红豆生南国”表达了对南方地区的向往和温暖的感觉,下联中的“春来发几枝”则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两句对仗起来,形成了一种生动和活泼的意境。
5. 给出下面的上联,请写出下联:上联:风急天高猿啸哀下联:______答案:渚清沙白鸟飞回解析:上联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表达了一种悲凉和寂寞的情感,下联中的“渚清沙白鸟飞回”则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景象,两句对仗起来,形成了一种反差和对比。
通过以上对联练习题及答案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对联的艺术之美。
对联的韵律和意境的完美结合,使得对联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对联作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对联中的“上联”和“下联”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上相匹配。
答案:字数、结构、意义
2. 对联的“横批”通常位于上下联的______位置。
答案:上方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对联的特点?
A. 对仗工整
B. 意境深远
C. 随意发挥
D. 韵律协调
答案:C
2. 对联中“仄起平收”指的是什么?
A. 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B. 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
C. 上联和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
D. 上联和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
答案:A
三、对联创作题
请根据以下上联创作下联,并给出横批。
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
下联:秋水共长天一色
横批:四季如歌
四、改错题
请找出下列对联中的三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对联。
错误对联:碧水绕村流,青山郭外斜。
正确对联:碧水绕村流,青山郭外斜。
(本题中对联无误,故无需修改)
五、阅读理解题
阅读以下对联,并回答相关问题。
对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 该对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遥远,也感觉彼此如同邻居般亲近。
2. 该对联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答案:王勃
六、综合应用题
请根据以下场景,创作一副对联,并给出横批。
场景:中秋佳节,家人团聚,共赏明月。
对联:月圆人团圆,家和万事兴。
横批:中秋团圆。
对联练习题及答案一、对联基础知识选择题1. 对联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哪项?A. 韵律和谐B. 字数相等C. 意义相对D. 所有选项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对联的特点?A. 上下联字数相同B. 上下联意义相对C. 上下联可以随意颠倒D. 上下联平仄协调3.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唐代B. 宋代C. 汉代D. 春秋时期4. 对联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对仗B. 排比C. 拟人D. 倒装5. 以下哪个不是对联的常见格式?A. 五言对B. 七言对C. 八言对D. 十言对答案:1. D 2. C 3. C 4. D 5. C二、对联创作填空题请根据所给上联,创作下联,并填写在横线上。
1. 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上联:江山如此多娇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上联:梅花香自苦寒来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上联:明月松间照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 下联:秋水共长天一色2. 下联:人生得意须尽欢3.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4. 下联:竹影清于静夜寒5. 下联:清泉石上流三、对联赏析题阅读以下对联,分析其特点,并给出你的理解。
1. 上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下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上联:青山不老,为雪白头下联:绿水长流,因风皱面3. 上联:云想衣裳花想容下联:春风拂槛露华浓请根据对联的内容,分析其特点,并给出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 此对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身处天涯,也如同近邻一般。
上下联均采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2. 这副对联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上联以青山和雪的比喻,下联以绿水和风的比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然界的永恒与变化。
对联模拟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对联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原则之一。
()A. 正确B. 错误2. 对联中,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A. 正确B. 错误3. 对联中的“对仗”是指上下联的对应位置的词语在意义、词性、结构上要相互对应。
()A. 正确B. 错误4. 对联的创作中,可以不考虑平仄的对应,只注重意义的对应。
()A. 正确B. 错误5. 对联的创作中,可以忽略意境的统一,只追求形式的对仗。
()A. 正确B. 错误答案:1. A2. B3. A4. B5. B二、对联创作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根据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创作下联。
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请根据上联“秋水共长天一色”,创作下联。
上联:秋水共长天一色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 下联:秋月无边夜气清2. 下联:落霞与孤鹜齐飞三、对联赏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赏析对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要求:分析对联的对仗、意境和情感表达。
2. 赏析对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要求:分析对联的对仗、意境和情感表达。
答案示例:1. 此对联通过“梅”与“雪”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哲理。
上联“梅须逊雪三分白”强调了雪的洁白,下联“雪却输梅一段香”则突出了梅花的香气。
整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此对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距离的超越。
上联“海内存知己”意味着即使身处天涯海角,只要心中有知己,就如同近在咫尺。
下联“天涯若比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亲近和心灵的相通。
对联对仗工整,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情的无限珍视。
四、对联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你要为一家新开的书店撰写一副对联,请你创作一副对联,要求体现出书店的文化氛围和对读者的欢迎之情。
初三对联练习题及答案
1. 中国结:红线缠绕青山绿水,金色花环寄百年风雅
黄土高原织锦绣,五彩丝线舞民族风情
2. 春联:樱花掩映层层红,枝头燕子舞新春
桃李满园香满溢,蝶舞蜜蜂嗡咬春
3. 婚礼喜联:百年好合:花开若相惜,一世共卿郎;鸟语又花香,依依相守心上兴
爱情甜如蜜:情浓似蜜糖,爱意亲亲甜蜜
爱你一生一世,浪漫甜如蜜
4. 度假喜联:七彩度假:白云笼罩蓝天,黄沙映衬碧海;
绿树葱茏翠竹,红花点缀紫荆
5. 新春祝福喜联:迎春花开:春风送福临门,萌动新生希望
阳光普照暖心田,家庭和睦共欢笑
6. 庆团圆喜联:多福多寿:合家团圆生活美满
老有所挂靠福济身心
7. 寿诞喜联:寿比南山:庆欢寿诞岁月长
寿比南山福绵绵
8. 开业喜联:五福临门:芝麻开花节节高,开业成功四季好
五福临门春常在,客流不断好生意9. 度假村标语:尽享湖光山色,忘却尘世纷扰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0. 彩虹喜联:七彩缤纷融为一体,快乐生活绚烂多姿。
初中语文对联测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 对联的基本构成是什么?答案: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一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
2.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答案:对联起源于五代时期,盛行于明清。
3. 请列举对联的三种常见形式。
答案:常见的对联形式有春联、门联和挽联。
二、对联鉴赏题1. 阅读以下对联,分析其特点。
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下联:一日看尽长安花答案:此对联以“春风”和“马蹄疾”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心情的愉悦,下联“一日看尽长安花”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
2. 阅读以下对联,回答其寓意。
上联:梅须逊雪三分白下联:雪却输梅一段香答案:此对联通过对比梅花和雪的特点,寓意着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三、对联创作题1. 根据给定的上联创作下联。
上联:江山如此多娇答案示例:下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 根据给定的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主题:学习答案示例: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四、对联应用题1. 请根据春节的习俗,创作一副春联。
答案示例:上联:春回大地万象新下联:福满人间喜气盈2. 请为一家书店创作一副门联。
答案示例:上联:书香满室添智慧下联:墨香四溢润心田五、对联改错题1. 阅读以下对联,找出错误并改正。
上联:红梅傲雪斗严寒下联:绿柳垂丝迎夏日答案:下联中的“夏日”与上联的“严寒”季节不符,应改为“春风”以保持季节的一致性。
改正后:上联:红梅傲雪斗严寒下联:绿柳垂丝迎春风2. 阅读以下对联,指出其平仄不协调之处并改正。
上联:山高水长流下联:月明星稀夜答案:上联的“山高水长流”是平仄仄平平,下联的“月明星稀夜”应改为“星稀月明夜”以保持平仄的协调。
改正后:上联:山高水长流下联:星稀月明夜六、对联综合题1. 阅读以下对联,分析其对仗和意境。
上联:风送暖香花满径下联:雨滋新绿草连天答案:此对联对仗工整,上联的“风送暖香”与下联的“雨滋新绿”形成自然景象的对比,同时“花满径”与“草连天”都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意境深远。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一、了解对联知识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联也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
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2。
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3。
意义相关。
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
节奏相合.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
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
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另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二、解题技巧如果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要求另写一联的题型,需要从具体的每个字、词上认真推敲.做这类题,一般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句意,据此在头脑中寻找并确定好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然后再对所给出的对联细细分析,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紧接着根据所想好的要写的对联的内容,与该对联在位置相同的地方的找出词性相同、词语结构特征相同的词语与之相对,就这样一个一个词语搜寻下去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最后再从整体上把握,做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防患于未然:三、对联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____欧阳修_______.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品千古美文(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花静鸟淡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联:安塞腰鼓,誉满神州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妙法禅寺、长城遗址、南海湿地。
三年级对联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对联的特点是字数相等,______相称,______相对,______相协。
答案:对仗工整,结构对称,韵律和谐。
2. 对联的上联通常贴在门的______边,下联贴在门的______边。
答案:右,左。
3. 对联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对仗、排比、比喻。
4. 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通常是______声,下联最后一个字通常是______声。
答案:仄,平。
5. 春节时,人们常在门上贴的对联称为______。
答案:春联。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面哪一项不是对联的特点?A. 字数相等B. 对仗工整C. 押韵D. 结构对称答案:C。
2. 对联中,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因为:A. 为了美观B. 为了对称C. 为了押韵D. 为了对仗答案:B。
3. 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这是因为:A. 为了押韵B. 为了对仗C. 为了对称D. 为了美观答案:B。
4. 下面哪一项不是对联的修辞手法?A. 对仗B. 排比C. 反问D. 比喻答案:C。
5. 春节时,人们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
三、连线题(每题4分,共20分)1. 将下列对联的上联和下联连线。
A. 春风得意马蹄疾B. 秋水共长天一色C. 红梅傲雪报新春D. 绿柳垂丝拂面来E. 书山有路勤为径F. 学海无涯苦作舟答案:A-DB-FC-E2. 将下列对联的上联和下联连线。
A. 瑞雪兆丰年B. 金榜题名时C. 桃李满天下D. 春风化雨润无声E. 喜气洋洋迎佳节F. 学成文武艺答案:A-EB-FC-D四、对对联(每题5分,共30分)1. 上联:春回大地千山秀下联:________答案:秋到人间万水清。
2. 上联:桃红柳绿春意浓下联:________答案:燕舞莺歌夏景长。
3.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________答案:学海无涯苦作舟。
对联练习答案(老师)一、2009年湖南卷新题型对联衔接训练1、下面是一副励志联,上联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A、望梅止渴,何苦煎熬自己B、守株待兔,还是丰衣足食C、走马观花,胜若行云流水D、隔岸观火,莫若前与帮忙解析:A。
在对仗方面,四个选项均较工整,A项略显有诗意,境界高远。
因此,可以考虑与上联意思的联系,在意境等方面进行区别。
由此可知,除了加强对对联知识的积累外,还须知加强对生活的感悟。
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A、一生坎坷知冷暖B、世事艰辛识人心C、一生坎坷晓高低D、人事沧桑见冷暖解析:C。
四个备选项从对联的知识来考虑,一眼可以排除A项,因其犯了重字的错误,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重字。
B项犯了语法错误,同位置词语词类和结构都要相同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人心”是名词,与远近结构也不同。
D项对仗工整,对联音律讲究仄超平收,然“暖”为仄,不妥,且语意也没有C项衔接之自然。
3、以“近月江楼听水韵”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写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A、临水楼台听涛声B、逢春枯木又发芽C、临风野陌醉花香D、临日山崖观海潮解析:C。
C项属于工对,野是田野,陌是小路。
与“江楼”对得上。
A项犯重字,B项“又”与“听”字词性对不上;D项“日”与“月”都是仄声,而且“合掌”,即上下联所表达的意思重复了。
4、为上联“莺啼柳影琴声戚”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蝶恋花丛舞步欢B、蜂鸣花间叫声欢C、燕舞杨枝倩影赞D、虎鸣山澜发雄姿解析:A。
这属于反对型对联,情景相反,但又和谐统一。
相比较之,A项最符合。
B项平仄不对,C项赞是动词,戚是形容词。
D项平仄以及词组“发雄姿”不对。
5、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白雪怎能掩傲骨B、流水有心歌秋声C、柳絮含情传风情D、明月有心照客愁解析:D。
A项还以梅花为内容,就是“合掌对”了。
B项“秋”和“春”都是平声。
C项中有两个“情”字,而且“风”与“春”也都是平声。
6、为上联“笔传天下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画留尘世情B、琴抚世间愁C、棋开胜局行D、书读无字处解析:B。
其他三项平仄都不对。
C项“先”字在词性上与“事”不对。
7、晚上,上旬月忽明忽暗地挂在天空,刘老师家访手,走在乡间的田梗上,诗兴大发,随口说出一联,上联是:“三分月色不嫌瘦”,最合适的下联是()A、一片蛙声更觉闹B、十里清风倍感静C、一片清幽更觉闹D、十里清风犹觉幽解析:D。
上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平仄相反。
因此备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
(“觉”字是古入声,是仄声。
学生也许知道,但根据最后一字应该选D)8、为上联“心思淡处如山静”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感情好时似水深B、情意浓时似水深C、感情浓时似水动D、情意浓时似水动解析:B。
A和C项“情”与“思”平仄不对,C与D项“动”是仄声。
9、请为一位曾饱经磨难的成功老者补写下联,上联是“经多风雨已无痛”,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历尽苦难犹有甜B、历尽沧桑却还伤C、历尽霜雪犹有香D、尝遍苦难心已伤解析:C。
首先可以排除D项的对仗有错,“已无痛”难对“心已伤”。
A、B项对仗工整,但缺少“雅”,而且“难”是仄声,而上联“雨”也是仄声。
另外,上下联的意义一定要有变化,或相关相承,或相辅相成,或相为因依,或互为表里。
D项意义不合语境。
10、以“吟诗”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上联:“笔端山水淬成句”,下联: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A、眼中风雨化作诗B、袖下沧桑演为史C、管中声律唱作曲D、梦里风烟熔作诗解析:D。
“淬”对“熔”,绝妙之对,而且对仗又工整,平仄相对。
其它三项逊色多了。
A、B、C三项明显平仄有不对的地方。
11、某一名山胜地,石壁上一对联折射岁月之匆匆,“孤峰立做苍颜叟”是上联,依稀可辨,下联已模糊不清,下面补上的几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A、双溪卧成诱人女B、明月吟醒瘦老樵C、碧水流成翠色姑D、落日归来老苏仙解析:C。
A项“双溪”与上联“孤峰”都是平声,“女”是仄声;B项“醒”和“做”也都是仄声;B项“瘦老樵”和D项“老苏仙”都与“苍颜叟”有重合之意。
12、一私塾先生在学生的习作后写下一对联提出要求。
上联是“囊中诗句少风月。
”为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笔下文章多患忧B、杯里酒水缺春秋C、笔下文章有才华D、文中豪情冲云霄解析:A。
B项内容不符,且B项“水”是仄声,与上联“句”不合;C项“有”与上联“少”都是仄声。
D项“中”字与上联重了。
13、为上联“月下孤舟一叶远”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树上秋蝉一只闹B、乡间弃妇盼夫归C、诗中意境十分新D、山下柳树几枝新解析:C。
A项和D项出现重字,且A项平仄相同。
B项意境平淡,结构不对。
14、逍遥山位于京畿道东豆川市逍遥洞,虽然规模小但山势奇特,云蒸霞蔚。
一网友游历逍遥山后欣然作联。
上联是:“逍遥去雾绕”,请你为其找出下联()A、幽泉水横树B、幽涧水烟横C、仙侠人游迷D、仙侠游人迷解析:B。
“横”对“绕”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极富想象空间,经典之对。
A项“泉”仄声,最后一字是名词;C项除平仄有问题外,“人游”与“云雾”词性不对结构上也不相同;D项“游人”是偏正结构,而“云雾”是并列结构。
15、一茶社高价征联一对,入围上联是:“华灯初上钩如月”,请你为其选定下联()A、小院新敷雪若诗B、茶社常开客似云C、小院新敷雪若梅D、茶社常开云似客解析:B。
D项明显不合,B项没有A 、C意境深远,但比较合乎对联所要求的情境,虽平淡无奇,但恭维之意,非常得体,老板当然会喜欢。
16、有一书生有一下联,想了好多年都没找到合适的上联。
一天傍晚偶见一渔翁垂钓江边,灵感大发,上联顺手拈来,知道他的上联是什么吗?上联:,下联:落笔意连四海春()A、收竿肩挂一壶月B、下竿钩触一江天C、垂钓江沉一轮月D、收竿钓起数条鱼解析:A。
B项意境较深,但“触”与“连”都是平声。
C项“钓”与“沉”和上联相对应的字平仄一样,不合格律。
D项“钓起”与“意连”结构不同,一是动补,一是主谓,意思也大直白。
17、为上联“抚琴弹落西江月”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下联是()A、把酒醉归东山云B、横笛吹升东方红C、临水吹开白雪天D、击剑振飞金凤钩解析:D。
上联是双关联,西江月即是景物,又是词牌。
A、B两项意思皆可,而且“东方红”是歌名,但“山”与“红”字与“江”都是平声。
C项格律合,意思不明。
D项与之语意相连,平淡清新,对仗工稳,“金凤钩”也是词牌名,如果学生不了解,可以从格律和意思角度综合判断。
18、为“一管寒音撕碎夜”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下联是()A、两行秋雁赋新诗B、数杯淡酒切断月C、两行秋雁赋成诗D、数杯淡酒唤醒月解析:C。
上联中“碎”补充说明“撕”的程度,充当补语,这样可以排除A项,A项“新”是“诗”的定语。
C项与B项、D项相比,在语意上略显强一些,而且B、D两项第六字都是仄声,不合格律。
19、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20、(2007•浙江卷)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B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载培桃李满三千株。
21、面的对联,内容不符合高考考场情景的一联是( C)A十载寒窗天道酬勤九州唯斯多才俊百万学子壮志凌云社稷于今择栋梁B盛世重英才问谁可展卷挥毫抒壮志岭南多俊彦看我能扬鞭策马上征程C夫子儒雅授业解惑教诲无涯倾厚爱后生聪敏焚膏继晷书山有路攀高峰D多年蕴蓄志远功深日日攻坚期获益一卷推开神驰畅笔科科游刃庆有余22、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其下联是( C )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__________________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C.江山万里心D.千里共婵娟二、能力训练:1、(2010•天津卷)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戏剧社【 5 】文学社【 3 】摄影小组【 1 】2、(2009•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新春对联:上联_翠柳迎春千里绿_下联_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桃李满园春绣锦下联_芝兰绕阶座凝香3、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_秋山人在画中游__4、猜猜下列对联的内容或话题。
扫尽早霜缘丽日,拨开云雾见青天。
(戒毒所)根根柱柱抽抽扔扔手手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呢古丁(讽吸烟者)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茶馆联)进门都是客到此即为家(旅舍联)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联)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棉花店联)破旧俗,男到女家无可非议立新风,婿兼子责不容置疑(上门女婿婚联)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放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石达开送一理发师联)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药店用联)树木树人千秋大业,爱国爱校一片丹心(教育界联)5、写出和下列对联相关的历史人物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取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亏思想权威(鲁迅)风叶四弦秋,根触司马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怨女别离情 ( 白居易)六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苏轼)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视富贵如浮云,飘然去国尤恋园;挟奔流到大海,遽尔停杯再举杯(李白)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