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无人直升机最新展示
- 格式:pdf
- 大小:201.72 KB
- 文档页数:4
国内现有使用的直升机机型W-8088 蜂鸟EC120 王斌像框集团B-2116 麦道600N 广东省通用航空2005年2月10日失事B-2118 麦道600N 广东省通用航空B-2305 麦道600N 广东省通用航空托管正阳集团LR0068 超美洲豹AS332L2 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B-7001 BO-105 东方通用航空公司B-7002 BO-105 东方通用航空公司B-7003 欧直EC120蜂鸟北京首都通用航空公司B-7005 欧直EC155 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B-7006 欧直EC155 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B-7007 欧直EC135 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租给沈阳公安编号:G-201001B-7008 欧直EC155 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B-7009 欧直EC135 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托管春兰集团2004年9月16日失事B-7010 R44 ASTRO 德州万里通航B-7011 欧直EC135 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托管海尔集团B-7012 R44 ASTRO 广东白云通航:广东公安培训B-7013 R22 Mariner 广东白云通航:广东公安培训B-7014 R22 Mariner 安阳航校:培训B-7015 R22 Beta 安阳航校:培训B-7016 R22 Beta 安阳航校:培训B-7017 R22 Beta 安阳航校:培训B-7018 R22 Beta 安阳航校:培训B-7019 CESSNA 560XL奖状远大空调有限公司航空部B-7020 恩斯特龙TH-28 武汉通通用航空公司B-7030 恩斯特龙EH-480 武汉通用航空公司B-7031 恩斯特龙EH-480 武汉通用航空公司不幸于2003年11月23日在武当山坠落B-7046 R44 武汉通用航空公司B-7050 R22 Beta II 北京首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培训和通航作业现转卖国外B-7051 R22 Beta II 北京首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培训和通航作业现转卖国外B-7052 R22 Beta II 广东白云通航:广东公安培训B-7053 R22 Beta 南京神州通航:培训和通航作业B-7055 R22 Beta 广东白云通航:培训B-7061 R44 ASTRO 湖北私营企业:通航作业。
刘宾:筑梦中国无人直升机人物简介:刘宾,1977年12月生,汉族,现任沈阳通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天津大学无人机联合研究室副主任,铁西区第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文史委员会委员,其经历被区志人物志所收录,同时,其无人机设计作品约60余件先后被国家一级档案馆铁西区档案馆、工人收藏馆及中国工业博物馆永久收藏,并设有专门的展厅对外展出。
刘宾从1996年开始接触无人机的研发工作,目前已拥有“小型油动多用途直升机”、“流线运动型直升机外观设计”、“仿生学飞行机器人”、“复合式共轴反桨直升机”等多项国家专利。
2003年他曾设计了我国首架带电跨越的电力架线直升机,2004年被中国科学院特聘为自主直升机飞行平台项目研究员, 2005年受聘为北京国防科技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其间主持设计的无人直升机曾被国家核物理研究所选用,转信直升机被成功装备于我国数字化应急指挥车上。
之后又为野战部队、消防部门设计过若干工程用无人直升机,很多项目被政府立项支持。
2008~2011年,刘宾和他的项目组利用多年来的技术积累,设计出了飞行更加稳定,任务载荷更大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结构,并得到了航空业内专家的支持,该机型目前正与无人机工程技术中心合作,进入了定型阶段。
2010年11月,刘宾与天津大学组建成立了无人机联合研究室,担任副主任职务。
2011年9月,其主持设计的复合式共轴反桨直升机在国际无人机设计大赛上获得了创意奖,受到了中央军委、空军司令员许其亮上将的赞誉,并由宋庆龄基金会主席胡启立同志为其颁发了奖杯。
他曾是一名国家公务人员,率先在区法院提出网络化办公并制作管理软件;他曾是一名古董店主,邮票和鼻烟壶收藏让他获得了更多的博物知识;他曾是一名航模爱好者,建起一块按F3C国际标准设计的占地40亩的直升机模型飞行基地;他十六年坚持不懈钻研无人直升机设计,他心系祖国航空事业,志在长天舒展双翼。
他是刘宾。
机械是所有男人的梦想1977年,刘宾出生于沈阳。
无人旋翼直升机概述一、引言无人机是一种配备必要的数据处理单元、传感器、自动控制和通信系统的飞机,能够在没有飞行员的情况下执行自主飞行任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无人驾驶飞机以其成本相对低廉、体积小、灵活性和机动性强等独特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使用无人机摧毁战场上的防空设施,以及在危险环境中搜索和救援受害者。
在传感器、制造和通信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推动下,无人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增长得更快、更智能,逐渐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助手。
根据外形及几何模型,无人机可以分为固定翼飞行器、旋翼飞行器、扑翼飞行器及混合翼飞行器等。
其中,前两种类型航空器常用于遂行作战、搜救任务和科学研究中,而扑翼型航空器一直在学术界备受关注,近十年来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混合翼航空器目前仍处于初始和概念开发阶段。
在本文中,重点研究旋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具有独特的盘旋能力,这使它成为在有限区域内应用的最佳选择。
通过介绍旋翼无人的历史发展,结构组成(即硬件结构、软件集成、空气动力学建模和飞行控制律设计)以及旋翼无人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一些应用实例,并得出相应结论,指出了相关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二、旋翼无人机历史发展自从1941年 Igor Sikorsky建造了第一架全尺寸直升机以来,人们进行了许多尝试,以缩小其尺寸并实现完全自主飞行。
1968年, Dieter Schluter制造了第一架具有足够操纵性的业余直升机。
卡万公司在1974年结合了贝尔和希勒的旋翼设计概念,并在1978年分别安装了偏航速率陀螺,进一步提高了飞机的飞行性能。
这样的配置很快被大多数航空模型制造商采纳为标准,用于大规模生产。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成熟的直升机模型已经在世界各地的爱好商店中可以买到。
20世纪80年代,嵌入式系统技术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的进步使建造一种轻型但功能强大的航空电子系统成为可能,该系统集成了所有必要的数据处理单元、传感器和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在一架直升机上。
100kg载荷多旋翼参数1 前言一套完整的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系统一般有7个系统组成,包括:直升机平台,飞控系统,动力系统,舵机系统,数据链系统,地面站系统,载荷系统。
本文主要是针对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平台的构造及设计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2 概述“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具有绕同一理论轴线一正一反旋转的上下两副旋翼,由于转向相反,两副旋翼产生的扭矩在航向不变的飞行状态下相互平衡,通过所谓的上下旋翼总距差动产生不平衡扭矩可实现航向操纵,共轴双旋翼在直升机的飞行中,既是升力面又是纵横向和航向的操纵面。
”图1 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3 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总体设计3.1 主要参数分析与选择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平台的主要参数是总体方案的设计变量,它对直升机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在直升机平台总体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要严密地进行参数选择,直升机平台总体设计参数关系到平台的飞行性能,飞行品质,气动,结构等参数。
是属于顶层设计。
对平台关键性指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需要结合底层细节设计的数据相互验证,反复迭代。
直升机平台的主要参数包括,直升机总重,桨盘载荷,功率载荷,旋翼实度,和桨尖速度等。
3.1.1桨盘载荷的选择及方法桨盘载荷的定义:旋翼的拉力与旋翼桨盘面积之比。
式中,p 表示桨盘载荷,G表示直升机重量,R表示旋翼半径。
p=G/(πR²)桨盘载荷应在保证直升机平台所要求的有效载荷及性能的前提下,使直升机平台的有效载荷在总重中所占比例最大。
在具体设计时,参考与所设计直升机相近的现有直升机平台的统计数据,根据设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1.直升机总重量越大,桨盘载荷也应选得越大,一方面,总重较大时,往往选取更大的能获得较高的有效载荷,另一方面,对于总重较大的直升机。
如果p选得不够大,旋翼直径就会过大,在总体布置,使用等方面将引起相应问题。
2.采用涡轮轴发动机时,桨盘载荷可以选得大一些。
这样也可以获得较大的有效载荷。
500kg级无人驾驶飞行平台AV500作者:Yvette来源:《设计》2019年第02期设计者: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重器看点总体气动/结构/燃油系统一体化设计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先进的飞行控制与导航算法高抗干扰数据链由于有人飞行平台的运维体系及成本过于庞大,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受到较大影响,航空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通过近期直升机技术成果的转化及无人化技术研究,打造了一个性能优异、可靠性高、适应性强、功能全面、使用维护方便的500kg级的无人驾驶飞行平台(以下简称AV500),为相关行业提供了空中全方位智能化作业解决方案,弥补行业装备发展和应用在飞行器领域的缺失。
AV500采用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构型,机身采用流线型设计,最大起飞重量5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70千米/小时,经济巡航速度120千米/小时,升限可达到5000米,最大续航时间可达8个小时,控制半径200千米,是一套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500kg级智能轻型无人直升机系统。
作为国内首个无人直升机对外军贸产品,已完成交付系统10套,收益数亿元。
同时本产品在国内已与多家单位形成了采购意向,同时通过服务出售的方式,已获得相关合同数千万元。
AV500在2018年11月获得了经中央批准的工业设计领域国家级奖项一一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
AV500特点及先导性它具备悬停、低速性能,可垂直起降等特点,既去除了有人机飞行员生理限制和飞行环境限制,又解决了固定翼无人机低速性能差、起降场地要求高、发射回收复杂的问题,还克服了市场上常见的多旋翼无人机的航时短、载荷小的短板,是一种可大规模投入工业应用的好产品。
未来无人直升机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发展,将是未来装备重要发展方向,是健全我国装备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航空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AV500适应领域和范围AV500可靠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可在中雨、小雪、大风等气象条件下全天候飞行,任务区域覆盖高原、沙漠、海洋、山地等各类地理环境,具备超强的自主飞行能力,装载不同的任务设备,可作为高效多能的空中飞行平台,遂行空中侦察监管、搜索巡视、勘察拍摄、运输投放、通信中继等任务,突破了地面设施设备使用及地貌环境限制,提供了海洋、能源、水利、地质、农林、公安、通信、核防护等领域空中全方位智能化作业解决方案。
中航智:创新成果转化为“中国制造”新名片作者:段永利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22年第02期从一片旋翼到一架飞机,从飞控系统到飞行平台,从思想蓝图到翱翔天空,十几年间,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智”)不懈努力,坚持创新,专注于研发最专业的无人直升机。
在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主会场,中航智携TD220无人直升机再次亮相“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室外展区,吸引了不少观众前往参观。
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产品研发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无人直升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成立的中航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无人直升机供应商,是国家海警海事舰载直升机课题立项的承接单位。
其拥有快速完备的服务体系,能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维护保养和人员操作培训。
公司目前已经在北京、深圳、合肥、西安等地設立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中航智对无人机产品研发的执着,源于中航智董事长田刚印对飞机的痴迷。
从小就喜欢飞机的田刚印,2001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大学时期,他就开始制作航模,到毕业后继续钻研飞行控制器,从做出国际领先的电控共轴无人直升机,到成功竞标军用无人直升机,再到参与制定无人机相关标准,这位“80后”创业者一步一个台阶,坚持了十几年。
事实上,田刚印2007年决定创业,他拿出准备结婚用的4万元,和大学同学注册了公司,也就是中航智的前身北京拓云海智能设备技术有限公司,他在租住的地下室里做出了第一个产品——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器,由于这款飞行控制器比国外同类产品性能优越,价格便宜,得到了试用者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好评,紧接着客户滚滚而来。
就这样,田刚印在地下室里攒到了“第一桶金”。
到了2009年,公司自主知识产权TC无人直升机首飞成功,并陆续交付国网山东、国网四川等客户。
2009年至2012年,田刚印为了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基本停止了产品销售,专心做无人直升机整机研发。
在对方案进行了近2000次的修改后,田刚印团队终于设计出了以“电控共轴”为核心的整机研制方案。
紫燕高调喊话:谁的无人直升机比紫燕厉害,欢迎来PK紫燕,目前是一家专做无人直升机的公司,位于珠海。
公司名字的由来很有寓意:上古时期,紫燕是神兽的象征,其形如燕,大小如鸽,振翅频率极快,直线飞行如闪电,可极速转向……这是古人对外星飞行器的定义。
王江平是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他希望紫燕的无人直升机能像上古神兽一般风驰电掣。
早在2008年,他就看到无人机军用市场在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那时候就在想未来8-10年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产品,所以才定义了紫燕无人直升机的方向。
去年11月,这位老大就在很多行业群里喊过话,“为了大家共同成长,欢迎来PK,带上你们资料里写的载重的机子去飞几十公里的深海、四级海况、艰险山区、高原雪山、沙漠等地方试试。
”我说这位Boss,紫燕名不见经传,不怕别人说你嚣张跋扈吗?紫燕ZY-800系列无人直升机/图来源紫燕“和别的无人机公司不一样,我们用认知做产品”迫于网上的新闻报道很少,或许有一部分人的确不知道紫燕,但是真正了解它的是会竖大拇指的。
和别的无人机企业不同的是,他们是在用认知做产品。
如果要说优势,王江平会说,“产品的优势就是人、价值观的优势。
”第一,西方价值观。
西方价值观就是:把产品做好,把产品应用做好,客户会自动找上门来。
中国很多人都喜欢玩权术和关系,很多企业都想挣快钱,产品不为市场、技术而生。
相比“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的粗旷式发展逻辑,紫燕更擅长于玩技术和技术的精准,所以才能在无人市场站稳脚跟。
第二,效率。
做任何事情都要高效,而这个高效在于人。
2015年6月紫燕的800系列3款无人机立项,2016年11月珠海航展推出,历时近一年半的时间,这一亮相,在业界便引起了震动。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高管在展台前竖起了大拇指。
“你们做了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情,了不起!”空军战术专家王明亮教授说过这样的产品可以作为单兵装备,在未来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外军专家看到产品后,对产品的设计思路与使用便捷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察打一体无人直升机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作者:蒋太宇来源:《无人机》2018年第10期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察打一体无人直升机可以适应瞬息变化战场态势,捕捉纵即逝的战机,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本文介绍国内外察打无人直升机的发展现状,对察打一体无人直升机的机弹相容、自主飞行控制、武器发射综合控制和低延时高速率加密数据链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给出了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并对未来察打无人直升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近年来,随着局部战争与反恐战争的发展,要求执行在各种山区、边防以及城市郊区等复杂环境中以较低成本、精确打击多点较分散目标的任务日益迫切。
无人直升机在配备了武器以后,同时具备侦察和打击的能力,实现了察打一体化,可以及时打击一些稍纵即逝的机动目标和即时发现的目标,无须等待其他武器平台的支援,大大提高了侦察信息的时效性和攻击的准确性。
目前,世界各国装备的攻击型无人机大多为固定翼无人机,但对于反恐和局部战争战术打击作战任务中,察打一体无人直升机具有可垂直起降、使用灵活、可低空飞行、定点悬停精确侦察打击等优势,可伴随地面部队实现纵深作战,弥补低空战术作战任务需求,更适合于城市郊区或山区作战,是执行定点清除任务的理想选择。
察打无人直升机发展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世界上无人直升机的开发与应用相对于固定翼要晚,且研制技术难度大,且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察打无人直升机相对较少。
以下为几种国外典型的察打一体无人直升机。
“火力侦察兵”系列无人直升机RQ-8A是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针对美国海军需求由“施韦策”333有人直升机改装而来。
2000年RQ-8A样机首飞成功,2005年7月,在美国亚里桑那州“尤马”(Yuma)试验场成功试射了2枚Mk66型70mm无制导火箭弹。
但后因其航时、航程、载荷等性能无法满足美国海军的需求,订购计划取消,仅小批量生产用于试验。
2003年,“火力侦察兵”项目重获新生,根据美国海军和陆军的新要求对RQ-8A进行了改进,即MQ-8B。
筑梦中国无人机,书写航天报国志——访沈阳通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宾沈阳通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通飞航空”)始运营于1996年,公司前身为沈阳阿宾哥伺服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无人驾驶直升机研发机构之一。
沈阳通飞航空专注中国无人直升机研发十六年,使无人直升机从军事用途过渡到安保、救灾、救援、侦察、航拍等诸多应用领域。
沈阳通飞航空始终致力于本土发展和研制无人直升机,研发中心位于天津大学校本部,实验基地坐落于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设计曾成功应用于各大军区、中国奥组委、南极科考队、美国飓风灾害评估部门等,并执行了我国首次由无人直升机进行的电视直播任务。
与中国空军装备部、航空装备研究所、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技术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次承担政府相关的无人机科技项目,是国内最早从事汽油动力无人直升机研发的团队。
记者:我国航空工业的现状如何?刘宾:世界主要国家都将航空工业定义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既是一个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基础,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中国的航空工业是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创建的,现在已经成为航空工业大国,在全球航空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大力发展航空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中国航空工业技术储备与俄罗斯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技术谱系和技术代差已经基本赶上了俄罗斯的步伐。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动航空工业的重组与整合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发展航空工业。
经过三十多年的拼搏奋斗,中国航空工业带动下的非航空民品已中国航空工业逐步从军工科研转变为市场化的军民结合发展格局,形成了多领域的几大板块。
中国与世界上的航空大国的航空技术实力逐渐缩小,从维修仿制到自主研发,航空工业集中度很高,并且产业结构调整都属于政府主导型。
以“合”为主和行政主导型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中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
可以说,中国的航空技术水平正在逐渐赶超世界航空工业强国。
紫燕首次亮相最新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无人直升机“穿
越者Ranger P2”巡察二代
1、新品首发
在即将开幕的珠海航展,紫燕将首次亮相最新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无人直升机“穿越者Ranger P2”巡察二代。
穿越者RangerP2
新品整机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空中续航时间可达90分钟,单次飞行距离可以突破80km,可配备50km高清图传,控制距离也可达到80km。
搭载的吊舱可以灵活多样,包括30倍可见光吊舱、红外热成像双光吊舱以及其他设备。
快速拆装结构
穿越者P2采用快速拆装模块化设计,轻松可以将近2米的机体拆成4个。
12第二次飞行,多方面表现全面提升4月22日,机智号成功完成火星上第二次飞行,在飞行高度、时长和难度等多方面表现均超过第一次。
05:33,机智号自动从火星表面起飞,上升过程中还激起了一阵尘土。
它首先飞到4.9m 的高度,然后机身倾斜5°,并向一侧移动了2.1m,盘旋,转向,将其携带的彩色相机指向不同方向,最后回到出发点下降,并安全着陆。
此次飞行共持续了59.1s。
地球任务控制中心大约4h 后开始接收到相关数据。
与首飞仅拍摄黑白图像不同,机智号第二次飞行还拍摄了彩色“照片”,但传回地球的首批“照片”仍为黑白,显示它悬停在空中时落在火星表面的影子里。
第三次飞行,飞得更快更远4月25日,机智号进行了第三次试飞,其飞行速度和距离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
机智号从基地往北飞了50m,飞行高度维持在5m,速度最高达到毅力号火星车拍下的机智号,背景是火星凹凸不平的土黄色砂石表面(来源:NASA/JPL)2m/s,整个测试往返的航程为时间差不多是80s。
相比前两次试飞,机智号第三次飞行的表现显然又大胆了许多。
不过按照NASA 计划负责人的说法,机智号剩下的两次飞行才是“真正的冒险”,NASA 索这架直升机的极限。
之后,NASA 毅力号的主要任务上。
此次飞行,机智号已经证明在火星大气密度极低的环境中飞行的可行性,这对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有重要意义。
第四次飞行,将过渡到任务新阶段4月30日,机智号成功完成了第四次飞行,飞行距离再创纪录。
10:49,机智号成功起飞,然后向南飞行了大约133m,接着返回,来回总计飞行了约266m,一共持续了NASA 原计划在4月飞行,但是一个无损害性的软件故障导致机智号无法机智号第四次飞行(来源:NASA/JPL)从“飞行前模式”切换到“飞行模式”。
NASA工程师预计,在飞行尝试时,有15%的机率会出现这一问题。
另外,NASA同时宣布机智号被赋予了一项新任务。
在证明能够在火星上进行动力控制飞行后,机智号很快将进入一个新的运行验证阶段,探索空中侦查和其他功能如何在未来的火星和其他星球探索受益。
彩虹新型垂直起降无人机CH-804D首飞圆
满成功!
彩虹新型垂直起降无人机CH-804D于6月2日圆满完成了首次全自主飞行试验,该型无人机实现了旋翼垂直起飞升空、空中滑跑转平飞、沿航迹做固定翼飞行、平飞减速转旋翼垂直降落、自主着陆等关键飞行科目,飞机状态良好,操控平稳,各分系统工作正常。
在首飞之前,试验团队进行了上百次的地面试车、空中滑跑、飞控参数调整,保障了首次飞行的圆满成功。
CH-804D垂直起降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0kg,载荷重
量15kg,可用于石油管线巡查、应急测绘、海洋环境监测、农林防护、地理环境监测等领域,是目前国内同类型无人机中总重最大、载荷能力最强的一款。
此次飞行试验突破了大轴距低动态响应多旋翼无人机控制技术,圆满完成预期飞行目标。
彩虹公司研发任务繁重,研发人员需“一专多能”、“一人多岗”,试验团队仅7个人,历时三十余天,克服重重困难,使各项飞行试验得以顺利完成。
为了争夺宝贵的试飞时间,全体团队成员披星戴月,从凌晨4点至晚间8点几乎不间断地进行改进、调试和试验。
试飞场地日间室外气温可达四十摄氏度,试验团队无惧酷暑,充分发扬航天精神,攻克各个技术难题,确保了首飞的圆满成功。
国内无人直升机最新展示
近日,美国海军官员称,最新型无人驾驶直升机MQ-8C“火力侦察兵”开始在圣迭戈“科罗拉多”号(LCS 4)濒海战斗舰上进行作战测试,MQ-8C增强了战舰作战能力,可为指挥官提供改进与综合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图像。
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在无人机行业,无人直升机与多旋翼无人机类似,相较于固定翼无人机,可垂直起降、空中悬停,飞行机动灵活,不需要跑道,适应性较强。
以色列“斗牛士”
与此同时,无人直升机相较于多旋翼无人机无论是在载荷、续航时间、飞行速度、抗风性能还是在气动效率、机械效率、整体尺寸上等硬指标方面远远胜之。
这也是为何目前多旋翼无人机发展如此迅猛,无人直升机依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飞控水平、自动化水平与可靠性逐步提高,无人直升机逐步实现全自主飞行。
近几年出现的双桨共轴式直升机把无人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