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错反应
- 格式:pdf
- 大小:842.32 KB
- 文档页数:23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12 -- 2013 学年 第二 学期 时间110分钟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 学时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专业年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一、 名词解释(本题40分,每小题4分)1、超塑性;2、交滑移;3、反应扩散;4、晶界非平衡偏聚;5、应变时效;6、再结晶全图;7、层错;8、科肯达尔效应;9、奥罗万机制;10、临界变形程度二、 写出位错反应]112[2]101[2a a 的反应结果,判断这个反应能否进行?反应后的位错能否滑动,为什么?(10分)三、 用位错理论解释:(1)固溶体合金为什么比其溶剂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2)当该固溶体分解出细小的第二相后,合金强度又可进一步提高。
(10分)[这题可以试着解释一下]四、 请写出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的扩散方程表达式,说明影响方程中扩散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
(10分)五、 工业纯铜的铸锭在室温和0.5T 熔点的温度下进行轧制加工,请画出两种情况下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并说明影响曲线各阶段变化的各种作用机制。
(10分)六、 冷加工纤维组织、带状组织和变形织构的成因及其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10分)七、 说明金属的塑性变形机制及提高金属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方法。
(10分)1、画出Fe -Fe3C 相图,并写出各关键点的温度及习惯标注的字母,表明各相区。
(6 分)2、画出含碳0.65%的铁碳合金的冷却曲线和室温下组织示意图,并计算在室温下其各组成相的比例是多少?(6 分3、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图中画出以下晶面和晶向:(102)、(112)、(213)、[110]、[111 ]、[120]和[321]。
4、用四轴坐标写出六方晶系中AEB、BCDG晶面的晶面指数及FC、FD两个晶向的晶向指数。
(8分)7.什么是过冷和成分过冷,说明成分过冷对晶体长大的形状和铸锭晶粒组织的影响。
(10分)8. 位错反应能够进行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判断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并说明原因。
1 试述位错反应及其能否进行的条件。
答:由几个位错合成为一个新位错或由一个位错分解为几个新位错的过程称为位错反应。
位错反应能否进行,取决于两个条件:⑴几何条件,即反应前各位错的柏氏矢量之和应等于反应后的柏氏矢量之和。
⑵能量条件,即反应后各位错的总能量应小于反应前的总能量。
由于位错的能量正比于柏氏矢量的平方,故此条件可写为22b b>∑∑后前2 解释在固熔强化效果上间隙机制优于置换机制的原因。
答:间隙式熔质原子的强化效果一般要比置换式熔质原子更显著。
这是因为间隙式熔质原子往往择优分布在位错线上,形成间隙原子“气团”,将位错牢牢钉扎住,从而造成强化。
相反,置换式熔质原子往往均匀分布,虽然由于熔质和熔剂原子尺寸不同,造成点阵畸变,从而增加位错运动的阻力,但这种阻力比间隙原子气团的钉扎力小得多,因而强化作用也小得多。
3 简述纯金属晶体长大的机制及其与固-液界面结构的关系。
答:晶体长大机制是指晶体微观长大方式,它与液-固界面结构有关。
具有粗糙界面得物质,因界面上约有50%的原子位置空着,这些空位都可接受原子,故液体原子可以单个进入空位与晶体相连接,界面沿其法线方向垂直推移,呈连续式长大。
具有光滑界面的晶体长大,不是单个原子的附着,而是以均匀形核的方式,在晶体学小平面上形成一个原子层厚的二维晶核与原界面形成台阶,单个原子可以在台阶上填充,使二维晶核侧向长大,当该层填满后,则在新的界面上形成新的二维晶核,继续填满,如此反复进行。
若晶体的光滑界面存在有螺型位错的露头,则该界面称为螺旋面,并形成永不消失的台阶,原子附着到台阶上使晶体长大。
4 脱熔分解与调幅分解在形成析出相时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答:两者在形成析出相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形核驱动力和新相的成分变化。
脱熔分解时,形成新相要有较大的浓度起伏,新相与母相的成分相比较有突变,因而产生界面能,这也就需要较大的形核驱动力以克服界面能,亦即需要较大的过冷度。
而对调幅(Spinodal)分解,没有形核过程,没有成分的突变,任意小的浓度起伏都能形成新相而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