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考试计算机辅助管理第六章练习题

自学考试计算机辅助管理第六章练习题

自学考试计算机辅助管理第六章练习题
自学考试计算机辅助管理第六章练习题

第二轮复习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新旧系统切换时,切换简单且费用较低,但风险大的方法是()

A. 并行切换法

B. 级切换法

C. 直接切换法

D.分布切换法

2.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开发主要有两大任务,它们分别是()

A.硬件设备建设和网络操作系统的开发

B.计算机网络支撑环境建设和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

C.机房建设和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

D.硬件建设选择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

3.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评价原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征求用户对原型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B.评价、修改和完善系统原型

C.评价和扩展系统功能

D.研制者分析和评价已建原型

4.用来说明层次化模块结构图中模块内部功能及输出的是()

A.NS盒图

B.PAD图

C. WBS图

D.IPO图

5.结构化程序设计时,在流程图中用“箭头”表示()

A.逻辑步骤

B.逻辑流

C. 人员水平

D.市场需求

6.结构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开发特点包括()

A。预先定义需求 B。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

C。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分开进行 D。文档编写工作量大

7.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完成系统的()

A.物理实际

B.逻辑设计

C.概念设计

D.功能设计

8.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原则是()

A.自下向顶,由外向里

B. 自下向顶,由里向外

C.自顶向下,由里向外

D.自顶向下,由外向里

9.系统可性行分析包括()

A.管理可行性、运行可行性、维护可行性

B.硬件可行性、软件可行性、数据可行性

C.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运行可行性

D.目标可行性、规模可行性、投资可行性

10.以下关于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认识正确的是()

A.系统的成功实施将彻底解决企业现存的管理问题和运作问题

B.企业应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就是购买硬件设备并联上网络

C.系统开发过程中应重视用现代信息即使改造传统产业和促进技术创新

D.系统的开发是技术变革,不包括管理创新和思维创新

11.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包括()

A.数据流程图

B.模块

C.数据字典

D.子系统

12.定义企业数据类的二种方法分别是()

A.实体法和过程法 B.数据字典法和数据流程图法

C.U/C矩阵法和CSF方法 D.实体属性法和CSF方法

13.系统维护通常包括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和()

A.网络维护 B.数据维护

C.人员维护 D.功能维护

14.从业务过程或功能的角度出发,建立业务系统与计算机模型系统之间映射关系的方法称

为()

A.原型法 B.面向对象的方法

C.生命周期法 D.结构化方法

15.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B.提出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C.实现新系统的设计模型 D.分析评价新系统

16.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软件维护通常包括()

A.系统功能正确性维护和一致性维护

B.系统功能调整性维护和正确性维护

C.系统功能调整性维护和一致性维护

D.系统功能完整性维护和正常性维护

17.关于管理概念的中心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心工作是管理自己的工作

B.通过协调他人活动达到一定的目标

C.在管理过程中,人是被动的

D.中心工作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18.下列工作中,全部属于系统实现阶段内容的一项是()

A.程序设计,数据录入,人员培训

B. 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系统评价,系统转换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录入

19.从数据或信息的角度出发,建立业务系统与计算机模型系统之间映射关系的方法称为() A.信息建模方法B.面向数据信息对象的方法

C.数据信息建模方法 D.数据建模方法

20.在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系统中,产品的属性是指()

A.质量、交货期、数量和成本 B.功能、交货期、数量和价格

C.质量、交货期、数量和价格 D.质量、交货期、品种和成本

21.在管理信息系统各部件中,担负着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的是()

A.数据处理器 B.信息处理器 C.信息用户 D.信息管理者

22.在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负责建立系统物理模型的是()

A.系统程序员 B.系统管理员 C.系统分析员 D.系统设计员

23.调查现有管理系统业务流程时,调查范围应该是系统中()

A.只与系统外部有联系的处理业务 B.仅涉及关键的处理业务

C.所有环节的处理业务 D.产生报表的处理业务

24.关于数据流程图表述正确的是()

A.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构成为数据元素、数据文件、数据结构

B.数据流程图可以有多张一层图

C.数据流程图说明了系统各个成分的具体含义和组成情况

D.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的数据总是一致的

25.系统生命周期可分为系统的起始、系统的研制开发、系统的运行维护和()

A.系统检测 B.系统评价 C.系统实施 D.系统废弃

26.在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中,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

A负责邮件处理 B.负责代客户机提出要求

C.负责管理网上共享资源,并提供服务

D.负责接收客户服务请求

27.企业内的资源可以分为三类,其中关键性资源是指()

A.企业的生产资源

B.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C.企业的计划和控制

D.企业的人力资源

28.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先要提供一个原型,再不断完善,其原型是指()

A.系统的概念模型

B.系统的逻辑模型

C.系统的物理模型

D.可运行的模型

29.信息系统安全中的实体安全是指()

A.计算机系统硬件和存储媒体的安全

B.操作系统的安全

C.防止软件的非法复制

D.防止数据的非法使用

30.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担任领导者和组织者的是()

A.系统管理员

B.数据库管理员

C.用户

D.系统管理员

31.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属于()

A.信息建模方法

B.生命周期法

C.结构化方法

D.将过程与数据封装的方法

32.用新系统取代旧系统,风险较大的切换方法是()

A.并行切换法

B.直接切换法

C.分布切换法

D.逐个子系统切换法

33.数据字典的建立是在()

A.系统分析阶段完成的

B.系统设计阶段完成的

C.系统实施阶段完成的

D.系统规划阶段完成的

34.在常用的质量总成本分析的指标中,质量成本率为质量总成本除以()

A.企业总成本

B.企业总产值

C.企业销售收入总额

D.企业总产值

35.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三要素相互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创造出任何单一要素达不到

的综合效能,这就是企业的()

A.研发能力

B.营运能力

C.生产能力

D.销售能力

36.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

A.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B.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

C.数据关系较复杂、数据量大的系统

D.运算关系复杂、运算工作量大的系统

37.面向对象分析(OOA)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以对象为基本单元的逻辑模型

B.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

C.确定系统的总体方案

D.识别对象及其属性和对属性的操作

38.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质量观念应该是()

A. 产品导向

B. 生产导向

C. 销售导向

D. 竞争导向

39.原型法首先需要明确用户基本信息需求,然后进行()

A. 初始原型设计、使用评价模型、修改和完善原型

B.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和实施

C. 初始原型设计、修改和完善原型、使用评价模型

D. 物理设计、逻辑设计、系统完善和系统运行

40.系统初步实现方案的拟定是在()

A. 可行性分析之前

B. 系统开发方案确定之后

C. 初步调查之前

D. 绘制新系统数据流程图之后

41.编制数据字典时,在条件及条件取值组合很多的情况下()

A. 使用判定树比判定表更有效

B. 使用判定树和采用判定表效果一样

C. 使用判定表比判定树更有效

D. 使用结构化语言最有效

42.虽然具体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因其生产方式、管理体制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其管理职能

都可归纳为()

A. 计划、组织和协调

B. 计划、组织和控制

C. 计划、执行和协调

D. 计划、执行和控制

43.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先要提供一个原型,再不断完善,其原型是指()

A系统的概念模型B.系统的逻辑模型

C系统的物理模型D.可运行的模型

44.()是整个开发过程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A 系统设计员B系统管理员C程序员D系统分析员

4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严格按划分的各个阶段依次进行

B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以瀑布模型为开发的基本模式

C 快速原型法是以快速建立一个原型化模型为开发的基本模式

D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式是与用户反复多次交互来逐步完善系统

46.()是从将过程与数据封装在一起,并视为一个整体的对象的角度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

关系。

A 结构化方法B面向过程的方法

C面向过程的方法D面向对象的方法

4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对等层资源中的计算机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

B 对等层每一台计算机既处理本地业务又为其他用户服务

C 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客户机专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

D 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中每个局域网一台服务器

二、多选题

48.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开发应遵循的原则是()

A.信息工程原则 B.面向用户原则 C.标准化原则

D.优化与创新原则 E.适用性和先进性原则

49.系统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分析()

A.系统开发的必要

B.技术性分析

C.经济可行

D.系统成本

E.系统效益

50.在系统的研制开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 系统设计员B系统管理员C程序员

D系统分析员E系统维护员

51.网络互连设备有()

A中继器 B集线器 C路由器 D交换机 E服务器

52.下列说法正确的()

A“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各种基本业务和数据处理着手

B“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式从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着手

C“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不适于大型的系统

D“自上而上”的开发策略会经常造成返工

E“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差

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同时产生

B数据字典要保持与数据流程图时刻一致

C数据流程图不能使用分层的技术画图

D数据字典是一种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E数据流程图由五种符号组成

54.结构化程序设计常用的描述方法有()

A流程图BWBSCNS盒图DPAD图E决策表5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黑盒法在测试中关心功能,不考虑内部结构和特征

B 黑盒法只根据数据和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有错误

C 白盒法根据软件内部的逻辑结构来判断程序是否有错误

D 黑盒法可以做到穷尽测试

E 白盒法不需要使程序中的每条语句都至少执行一次

56.静态测试方法有()

A黑盒法 B白盒法 C桌前检查 D代码会审 E黑白盒法

三、名词解释

57.黑盒法

58.白盒法

59.判定(决策)表

60.面向对象的方法

四、简答题

61.企业开发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基本条件

62.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开发的原则

63.简述系统总体规划的工作内容

64.简述模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65.简述原型化方法的开发过程

66.一个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研制和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67.简述数据流程图的含义和构成

68.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69.简述快速原型法的开发流程

70.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有哪些

71.总体规划的步骤有哪些

72.系统开发的方式有哪些

五、论述题

73.请谈谈对结构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的认识

六、应用题

74. 试述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1 信息技术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 IT )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 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递、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1.2 信息化 :由于信息、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 无论是政府还是各行 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1.3 信息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1.4 资源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 的客观存在形式。 1.5 信息资源 :狭义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的集合。 广义包括 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 1.6 信息资源管理 :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运用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 2.1 组织战略 :是组织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 2.2 信息化规划 :是信息化工作的前瞻性的全局安排,是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重点、 步骤、 人 员技术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谋划。 2.3 信息化战略规划 :是以组织战略为指导, 以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 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 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定义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战略,规划出组 织信 息化建设的未来架构 ---- 组织结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架构等,为组织信 息化建设 的实施提供一幅完整的蓝图,全面系统地指导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进 程。 2.4 信息化战略 :即根据环境分析结果制定或调整组织信息化的指导纲领。 2.5 信息资源规划 :(简称 IRP , information resource panning )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 的信息,从产生、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 划。 2.6 职能域 :也称职能范围、业务范围,是指主要管理活动领域,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或组织,职 能域不同。 2.7 主题数据库 :是一种集约化的数据库环境,构成组织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 2.8 数据标准化 :包括数据元素标准化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 2.9 信息化项目规划 :是信息化项目的实施, 需要精心地安排和科学地计划, 以便项目能够在预算内 按时、优质地完成。 2.10 信息化组织 : 是指为了达到信息化的目标,设立科学的组织机构, 对各类资源 (人员、 资金、 物资、技术等)和活动进行统筹协调,以发挥最大效用。 2.11 信息化组织机构 :广义的是指整个组织机构。狭义的是指组织中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的机构,也称信息部门(或 IT 部门)。 2.12CIO 机制 :是以组织 CIO 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支撑,以业务部门为信息化实施主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第三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3.1 信息系统 :(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 IS )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 维护 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 3.2 信息系统资源 :是由各种组成要素或者子系统资源构成。

(完整版)自考-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历年真题及答案(总5套)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试题(试卷1) 课程代码:047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下信息系统属于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是D A.综合查询系统 B.统计分析系统 C.报表报告系统 D.制订计划系统 2.非结构化决策的特点是A A.问题不易确定 B.信息来自企业内部 C.模型容易描述 D.用于短期局部决策 3.以下关于信息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D A.信息不具层次性 B.信息具有可消耗性 C.信息不可压缩性 D.信息具有可转化性 4.以下关于信息与决策的关系,正确的是A A.决策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过程 B.决策信息的数量越多越好 C.不同层次决策需要相同信息 D.高层决策只需结构化信息 5.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出发点是A A.系统开发目标 B.系统开发策略 C.系统开发方法 D.系统开发绩效 6.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收集、整理、规范B A.企业运营数据 B.企业基础数据 C.企业环境数据 D.企业决策数据 7.结构化分析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是C A.分解、具体化 B.集成、具体化 C.分解、抽象 D.集成、抽象 8.当前管理体制下企业是否能提供新系统开发必须的基础数据,在可行性分析中属于CA.技术可行性 B.经济可行性 C.管理可行性 D.开发环境可行性 9.属于系统分析任务的有A A.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B.建立过程数据类矩阵 C.设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D.确定系统建设目标 10.负责拟定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营方针、资本经营规划和方案的管理层是A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

信息需求产生与满足过程的分析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其研究范畴逐步扩大,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及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日益成为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信息管理专业是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信息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满足社会信息化和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只有通过人类的使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怎样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的关键,同样,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也成为了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为了了解更多关于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知识,我产生了对信息的一些需求,比如: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信息管理发展的状况和同学对信息管理专业的看法和期望等。 为了解决这些困扰我的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和上网查询对信息管理专业的现状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发现信息管理专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基础建设力量较为薄弱;二、过度强调理论知识;三、研究工作人员的机构和地区的分布极度不平衡;四、课程设置体系不够规范。由于经济、管理是两大类学科,涉及面广,专业知识十分丰富,各专业之间的课程差异大,如何平衡各专业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的比重,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五、研究目标以及方向不够明确,学生对该专业的性质、理论体系认识不够清晰;六、绝大部分是对本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对国外研究很少。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更加关注。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信管专业的学生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的方向性,专业设置的合理性,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三个关键问题,应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培养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主。 为了使我对培养计划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上网阅读一些著名教授的文献,我发现这些专业文献里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对很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信管专业的培养从实践教学中的活动形式出发,可以建立与时俱进的科研组,提高师资水平;二、完备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三、丰富课堂教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机械类)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机械类) 题号:M_cad_mid_01 考试说明: 1 .本试卷共6题; 2 ?考生在考评员指定的硬盘驱动器下建立一个以自己后8位命名的考生文件夹; 3. 考生在考评员指定的目录,查找“绘图员考试资源A”文件,并据考场主考官提供的密码解 压到考生已建立的考生文件夹中; 4 ?然后依次打开相应的6个图形文件,按题目要求在其上作图,完成后仍然以原来图形文件名 保存作图结果,确保文件保存在考生已建立的文件夹中,否则不得分...; 5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基本设置(8分) 打开图形文件Al.dwg,在其中完成下列工作: 1.按以下规定设置图层及线型,并设定线型比例。绘图时不考虑图线宽度。 图层名称颜色(颜色号)线型 01绿(3)实线Continuous ( 粗实线用) 02白(7)实线Co nti nuous (细实线、尺寸标注及文字用) 04黄(2)虚线ACAD_ISO02W100 05红(1)点画线ACAD_IS004W100 07粉红(6)双点画线ACAD_ISO05W100 2.按1:1比例设置A3图幅(横装) - 「,留装订边,画出图框线(纸边界线已画出) 3.按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设置文字样式,然后画出并填写如下图所示的标题栏。不标注尺寸。 4 ?完成以上各项后,仍然以原文件名保存。

、用1 : 1比例作出下图,不标注尺寸。(10 分) 绘图前先打开图形文件 件 名保存。 A2.dwg,该图已作了必要的设置,可直接在其上作图,作图结果以原文 三、根据已知立体的2个投影作出第3个投影。(10分) 绘图前先打开图形文件A3.dwg,该图已作了必要的设置,可直接在其上作图,作图结果以原文件名保存。四、把下图所示立体的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左视图画成全剖视图。(10分)

2018年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B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层次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活动。 A、信息化 B、企业信息化 C、国家信息化 D、区域信息化 2、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信息不包括( D ) A、政府信息资源 B、企业信息资源 C、公共信息资源 D、公有信息资源 3、下列不属于组织战略的是( C ) 。 A、总战略 B、经营战略 C、信息化战略 D、职能战略 4、信息资源规划的步骤不包括( D ) A、建立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组 B、对职能域数据进行标准化 C、分析职能域及其业务 D、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和制定 5、有关信息系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B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绝大部分数据是不持久的 C、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 D、信息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信

息检索、统计报表 6、信息系统审计的重点环节不包括( A )。 A、代码传输转移环节 B、内部控制环节 C、数据传输转移环节 D、数据环节 7、信息传递的程序不包括( D ) A、完成信息采集检索 B、选择信息传递工具 C、接收使用信息 D、实施信息查找 8、( A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的语言和工具。 A、元数据 B、标引 C、主题数据库 D、基本表 9、( A ) 是最重要的部分。 A、标准化技术 B、标准化设施 C、标准化术语 D、标准化管理过程 10、有关标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标准化可以改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对于预定目标的适应性 B、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壁垒 C、标准化便利技术协作 D、标准化是一种规范性文件 11、恶意程序的特点不包括( B )。 A、破坏性 B、传染性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试题-2013年10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 课程代码:0238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企业信息网络B.推广应用信息技术 C.广泛利用信息资源D.改善数据处理业务 2.信息有各种特性,下述不属于 ...信息特性的是 A.真伪性B.可传输性 C.独占性D.可变换性 3.管理决策的基础是 A.信息B.目标 C.资源D.环境条件 4.将世界各地各种网络联合起来形成的网络称为 A.局域网B.互联网 C.城域网D.广域网 5.用于放大增强信号的网络互联设备称为 A.集线器B.路由器 C.中继器D.交换机 6.属于战略规划的内容是 A.设备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B.安排开发项目的进度计划 C.项目的资源条件的具体安排D.确定最佳项目组合 7.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主要特点之一是 A.严格区分用户与开发者任务B.严格区分开发的工作阶段 C.严格规定开发进度D.系统开发与用户使用相结合好 8.系统分析中初步调查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新系统

A.开发目标是否明确B.开发方法是否得当 C.开发计划是否可行D.进行开发有无必要 9.属于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是 A.信息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水平 B.管理基础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C.系统运行维护与信息服务的组织与制度 D.系统运营的成本与效益 10.数据流程图中,数据处理的图形符号是 A.B. C.D. 11.在系统开发中,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应回答拟开发的系统 A.目标是什么B.做什么 C.怎么做D.做得怎样 12.下列设计任务中,属于系统详细设计的是 A.系统物理配置方案B.数据库设计 C.用户界面设计D.程序设计 13.模块结构图中数据信息的符号是 A.B. C.D. 14.学生学号前4位为入学年份,接着3位为所在院系代号,再接着是l位所在班级代号,最后2位为学生编号,总共10位数字代码。根据此代码的主要特点,此码属于 A.顺序码B.层次码 C.特征码D.助记码 15.不属于 ...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是 A.用户培训B.程序设计 C.系统转换D.代码设计 16.正确的系统测试步骤是 A.单元测试,系统测试,集成测试,综合测试 B.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综合测试 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综合测试,系统测试 D.单元测试,系统测试,综合测试,集成测试 17.管理信息系统常用文档分为开发文档、用户文档和管理文档,下述属于开发文档的是 A.项目开发计划B.开发总结报告 C.维护修改建议书D.系统设计说明书 18.在项目管理中,不属于 ...范围管理的是

数据库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 专业班级 xx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问题分析-------------------------------------------------------------------3 1、设计背景------------------------------------------------------------------3 2、运行环境------------------------------------------------------------------3 二、需求分析---------------------------------------------------------------------3 1、用户需求------------------------------------------------------------------4 2、系统主要功能------------------------------------------------------------4 3、系统总框架图------------------------------------------------------------6 三、结构设计---------------------------------------------------------------------6 1、数据字典------------------------------------------------------------------6 2、概念结构设计E-R图-------------------------------------------------12 四、系统代码实现(PowerBuilder环境)---------------------------------15 1、SQL Server 2008创建表格代码--------------------------------------15 2、PowerBuilder环境数据库连接代码---------------------------------22 3、运行结果-----------------------------------------------------------------24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试题答案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试卷 (课程代码 01466)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该题后的“【】”内打“√”,错误的在该题后的“【】”内打“×”。 1.AutoCAD 2006尺寸标注中,坐标点标注沿一条简单的引线显示指定点的X或Y坐标,这些坐标也称为坐标标注。【】 2.AutoCAD 2006中提供了形状和位置公差标注功能,其组成要素是:形状和位置公差标注框、形状和位置公差符号、公差值、基准符号、材料条件等。【】3.AutoCAD 2006“字体”中的“高度”项定义字体的高度,直接输入一个高度值就可以了。 要注意的是,一旦选定一个高度,则“文字样式”对话框创建的所有文本都将不具有这个高度值。【】 4.AutoCAD 2006中,当前文件中的快定义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命令行和对话框。【】5.AutoCAD 2006中,启动绘制直线命令,系统提示:指定下一点[闭合(C)/放弃(U)];在此提示下,用户可以继续输入直线的中点来绘制直线,或选择其他两个项目。【】6.AutoCAD 2006中,构造线是一种有始点和终点的有长度的直线。【】7.AutoCAD 2006中,射线是有若干个起点并延伸到无穷远的直线。【】8.AutoCAD 2006中,绘制多线的命令行是:MLINE。【】 9.AutoCAD 2006中,绘制圆弧的命令行是:ARC。【】 10.AutoCAD 2006中,绘制圆弧时,若输入圆弧圆心角为正值,则从起点到终点按逆时针方向绘弧,若为负值,则按顺时针方向绘弧。【】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用户如果要绘制与某一直线成一定角度的构造线,则输入【】 A.“R” B.“P” C.“T” D.“Q” 12.AutoCAD 2005通过TRACE命令绘制带【】 A.一定长度的直线 B.一定宽度的直线 C.不定长度的直线 D.不定宽度的直线 13.AutoCAD 2006中,确定矩形的倒角尺寸,在提示行中输入“C”,或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倒角”项,可以设置倒角的【】 A.角度 B.宽度 C.高度 D.长度 14.根据圆上的三点绘制圆,在提示行中输入“3P”或在快捷菜单中选择“三点”项,根据提示确定3个点,将通过这3个点绘制圆。如果所指定的3个点位于一条直线上,AutoCAD 2006会提示指定的【】 A.点有效,结束命令 B.点无效,继续画线 C.点无效,结束命令 D.点有效,继续画线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精简版)word版本

第一章 1.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P15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P16 3.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P16 4.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P16 5.3C革命: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P16 6.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 7.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8.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9.“高”特征:高驱动、高增值、高智力、高战略、高风险、高时效。 10.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agenda for action) 11.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

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P19 12.信息化的特点: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P20 13.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IRM)是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为基础,研究和探索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P20 14.信息的性质:普遍的和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与原事物、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变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信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P26 15.信息的功能:信息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信息是知识和智能的源泉。P30 16.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利用P31 17.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P32 18.资源的内在属性: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P32 19.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P34 20.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 一、单选题 1、信息的中心价值是客观性 2、现代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不包括手工管理系统 3、计划,组织,领导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还有一个基本职能是控制 4、DSS解决的是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5、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的基本任务是使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偏离目标,其中库存控制、财务控制属于控制功能的哪个层次支持作业控制 6、把数据组织成链表、树等是数据内存结构 7、顺序数据组织不适合下列的情况只要求从很多记录中处理少量记录的情况 8、直接存取文件的特点是其记录没有排序 9、在数据库设计中,根据用户要求,一般先建立能反映不同实体间存在的各种联系。如果一个柜台可以销售多种商品,一种商品可由多个柜台销售,那么柜台和商品之间的这种联系类型是M:N 10、管理信息系统的最下层是业务处理系统 11、对应于管理任务的层次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数是3 12、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的生命周期法中,在进入实质性的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 13、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不包括系统的逻辑模型 14、在系统分析过程中,一般用来描述管理业务状态的是管理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 15、管理信息系统编码的确定是在系统设计阶段 16、利用算术级数法,代码12345的校验码是6 17、处理过程中暂时存放数据的文件是工作文件 18、对于大型程序,最后考虑的是效率 19、经理信息系统的专门的使用者是财务人员 20、主控制和调度程序调试是为了验证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21.使管理人员能掌握资源利用情况,并将实际结果与计划相比较,从而了解是否达到目的,并指导其采取必要措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信息是属于什么级别策略级 22.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H.A.Simon)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题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的四个过程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和实施评价 23.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之一是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24.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是记录 25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不包括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26.数据的逻辑组织面向外部设备27.联机实时处理的特点是面向处理 28.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人机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29.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的是管理者 30.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的生命周期发中,在进入实质性的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 31.能够表示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是数据流程图 32.管理信息系统编码的确定是在系统设计阶段 33.双工系统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4.处理过程中暂时存放数据的文件是工作文件 35.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时,任何程序均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36.原始信息搜集的关键问题完整、准确、及时地收集记录信息 37.智能决策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属于决策科学发展的哪个方向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38.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之一是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39.为了使搜集的信息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必须代码化 40.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是记录 41.数据的树型组织中记录的关系是层次关系 42.应用程序对数据的非依赖性是指数据的数据的独立性 43.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不包括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44.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中,“真实系统”的输入信息是决策 45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由开发者很快开发出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原型是可运行的模型 46.数据流程图能够完全描述系统系统的逻辑模型 47.过程重组的中心是企业流程 48.区间码不包括顺序码 49.息系统流程图表示的是计算机的处理流程,因此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前提是已经确定了系统的边界,数据处理方式和人机接口 50.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实施的阶段是系统设计 51.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时,任何程序均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52.下述系统中,需要首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是ERP 53. 54.决策问题的类型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划分,其中不包括模糊决策问题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需求调研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说明 (1) 1.3系统目标 (1) 2需求描述 (2) 2.1教学资源维护 (4) 2.1.1学年校历编排 (4) 2.1.2 组织结构维护 (4) 2.1.3 教室资源维护 (4) 2.2学籍维护 (5) 2.2.1 学生基本信息维护 (6) 2.2.2 成绩信息 (6) 2.2.3考勤信息维护 (7) 2.3教学计划维护 (8) 2.4开课/排课维护 (9) 2.4.1 开课管理: (9) 2.4.2 排课管理: (9) 2.5选课管理 (13) 2.5.1 学生网上选课平台(B/S结构) (13) 2.5.2 教务员管理平台(C/S结构): (15) 2.6考务管理维护(暂定) (16) 2.7成绩管理维护 (16) 2.7.1 系统用途 (17) 2.7.2 系统特点 (17) 2.8教师管理维护 (18) 2.8.1 目的: (18) 2.8.2 管理内容: (19) 2.9毕业设计管理和毕业审核(暂定) (19) 2.9.1 系统用途 (19) 2.9.2 功能需求描述 (20) 2.9.3 功能描述 (21) 3性能需求 (24) 3.1网络平台要求 (24) 3.1.1 网络环境下的多用户系统。 (24) 3.1.2 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24) 3.1.3数据安全性。 (24)

3.2用户平台要求 (24) 4行为描述 (25) 5参考文献 (25) 6总结 (2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教务管理是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如 何把教务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是现代高校发展的重点,所以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种综合教务管理软件,建成一个完整 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1.2背景说明 ●待开发系统名称:教务管理系统 ●开发者: ●用户:高校教务人员,在校学生,教师 1.3系统目标 开发此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使教务人员及操作者进行教务管理,方便操作者随时添加、查询、修改,使工作人员从繁琐 的填表,查表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供需双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促进报表、统计数字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教务管理 维护费用,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为学校领导决 策提供支持,该软件的设计目标尽量达到人力与设备的节省,

《计算机辅助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辅助设计》复习题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63个空)取36分 1. 以弧长为参数的曲线方程为_________方程,其切矢模长为_________。 【自然参数方程,1】 2. 在参数曲线的活动坐标系中,主法线和切线构成_________面,主法线和副法线构成_________面,切线和副法线构成_________面。 【密切面,法面,从切面】 3. 空间曲线曲率k 反映了曲线上相邻两点切失之间的_________对_________的变化率,反映了曲线的弯曲程度。 【夹角,弧长】 4. 如果构造一条曲线顺序通过给点的数据点,称为对这些数据点进行_________;如果构造的曲线不严格通过这些数据点,而是在某种意义下最接近给定的数据点,称为对这些数据进行_________;这两种方法统称为_________。 【插值,逼近,拟合】 5. 最简单的多项式基是_________,设j a 为系数矢量,则由此构造的n 次多项式曲线方程为_________。 【幂基(0,1,...,)j u j n =,0()n j j i u u ==∑P a 】 6. 构造参数样条曲线时,对型值点的参数化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均匀参数化,累加弦长参数化】 7. Bezier 曲线基函数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函数和基的递推性。 【正性,权性,对称性】 8. Bezier 曲线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凸性、几何不变性、变差减少性等。 【端点性质,对称性,凸包性】 9. 拼接曲线的连续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几何连续,参数连续】 10. 设0V 0V 0V 0V 和0P 1P 2P 3P 分别为两条三次Bezier 曲线的控制顶点,若两条曲线保

2008年-2016-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历年真题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信息资源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工业化时代,社会组织和个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 A.材料与资金 B.资金与能源 C.材料与人力 D.材料与能源 2.可再生资源又可以称为() A.第一资源 B.物质资源 C.第二资源 D.人力资源 3.按反映信息内容的数据所占用计算机存储装置的存储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大小的方法称为是基于() A.数据量 B.数据库 C.信息量 D.存储量 4.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也就是() A.资源管理过程 B.信息活动过程 C.信息管理过程 D.信息流通过程 5.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负责保证整个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协调开发人员之间、各级最终用户之间、开 发人员和广大用户之间关系等任务的是() A.项目经理 B.过程管理小组 C.项目支持小组 D.系统工程小组 6.经济效益的分类中,按层次划分可分为() A.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B.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 C.近期、中期和远期经济效益 D.有形、准有形和无形经济效益 7.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收集和 积累的资料包括() A.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B.系统故障情况、人员培训、服务质量等信息 C.有关工作数量、系统的维护修改、工作效率等信息 D.系统故障、人员培训、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8.假定一系统建设需交付60千行源代码(60KDSI),模型参数为C1=3.0,K1=1.12,根据COCOMO基本模型 计算得开发工作量MM=() A.201.6人月 B.205.4人月 C.294.2人月 D.335.7人月 9.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采用的手段是现代() A.计算机技术 B.多媒体技术 C.数据库技术 D.信息技术 10.在国民经济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构造及其内在关系指的是标准体系的() A.管理结构 B.内部结构 C.经济结构 D.空间结构 11.以Q开始的标准代号表示这种标准是() A.国家标准 B.企业标准 C.行业标准 D.地区标准 12.信息资源管理设施是信息资源活动的() A.管理基础 B.数据基础 C.物质基础 D.硬件基础 13.我国有关部门以波拉特的体系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把信息产业分为两大部分,即信息产品制 造业和() A.信息设备业 B.信息服务业 C.信息传播业 D.信息管理业 14.软件质量的主要特性中,整个软件或其中一部分能作为软件包而被再利用的程度是() A.功能性 B.重用性 C.易使用性 D.可扩充性 15.从用户的角度看,软件生存期的阶段是() A.软件开发、软件产品使用 B.软件开发、初期运用、软件产品使用 C.初期运用、维护与扩充 D.初期运用、维护与扩充、移植链接 16.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指南》的14个文件,其中有一个文件的编制是为了使用户和软件开 发人员双方对软件的开发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这是指() A.用户手册 B.操作手册使用说明 C.软件需求说明书 D.项目开发计划 17.信息系统存在潜在的威胁和容易受到攻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系统的() A.不可靠和难于维护 B.内部复杂性和使用多样性 C.开放性和共享性 D.开发技术水平不高 18.软件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个阶段中,产品质量开展“三全”管理所要进行的质量管理。这是指() A.全体人员、软件全部文档、全体部门 B.软件全部文档、全体人员、产品形成的全过程 C.全体部门、全体人员、产品形成的全过程 D.软件全部模块、全体部门、全体人员 19.在不同的应用和环境特性中,对于质量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实时系统需要着重考虑的要素是 ()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历年试卷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关于管理信息,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 B.管理信息具有一般信息的特点 C.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D.管理信息作为资源具有消耗性 2.按决策层次信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属于战略信息的是( A ) A.市场需求信息 B.库存统计信息 C.销售业绩信息 D.产量统计信息 3.能够用二维表形式来表示的数据库模型是( C ) A.网状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对象模型 4.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子网的组成主要包括:通信线路和( ) A.通信软件 B.主机 C.通信控制机 D.终端控制机 5.模拟通信信号带宽的含义是( B ) A.传输速率 B.频带宽度 C.复用率 D.电缆的粗细 6.在Visual FoxPro中,通过对话框操纵数据库的工作方式是( B ) A.程序执行方式 B.传统人机交互方式 C.命令执行方式 D.新式人机交互方式 7.在C/S模式的局域网服务器中,应当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用户共享软件及( D ) A.TCP/IP协议 B.用户操作系统 C.本地通信软件 D.用户软件资源 8.微型机的只读存储器包括掩膜ROM、EPROM和( C ) A.Cache B.RAM C.PROM D.SAM 9.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中,系统模型的基本单元是( B ) A.数据 B.对象 C.实体 D.类 10.用购买应用软件产品方式开发系统的主要风险是( C ) A.开发费用较高 B.开发周期较长 C.实施费用较高 D.可靠性比较低 11.在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中,主要分析( D ) A.经济、技术、操作方面的可行性 B.经济、技术、人员方面的可行性 C.经济、技术、进度方面的可行性 D.经济、技术、运行方面的可行性 12.数据流程图是自顶向下逐层描述系统的工具,下图属于( B ) A.第一层数据流程图 B.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C.第三层数据流程图 D.第四层数据流程图 13.在数据流程图中对例外和错误情况的处理( B ) A.暂时不用考虑 B.会非常复杂 C.需要全部反映 D.应随机解决 14.决策表的内容包括:判断条件、处理行动、所采取的行动和( D ) A.相同条件的组合 B.不同条件的组合 C.相同行动的组合 D.不同行动的组合 15.E—R模型中的“联系”是指( A ) A.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 B.同一实体属性之间的联系 C.实体和属性之间的联系 D.不同实体属性之间的联系 16.A模块筛选符合条件的记录,并反复调用B模块进行处理。A与B模块的调用关系是B A.选择结构 B.循环结构 C.顺序结构 D.调用结构 17.以下属于非法耦合的是( C ) A.上级模块向下级模块传递控制信号 B.下级模块对上级模块传递控制信号 C.同级模块之间传递数据或控制信号 D.上级模块向下级模块传递数据信号 18.“客户”数据表结构为:客户编号、手机号、购物金额,合理的字段类型为( D ) A.字符型,字符型,字符型 B.数值型,数值型,数值型 C.数值型,数值型,货币型 D.字符型,字符型,货币型B 19.以下关于“索引”操作的正确描述是( ) A.“索引”不能改变数据表中记录的显示顺序 B.“索引”不采用新的数据表存储重排的记录 C.“索引”不能按递减方式重排显示全部记录 D.“索引”不适合SQL语言的查询 20.“模块凝聚”反映了( C ) A.模块本身内在联系是否存在 B.上下级模块间联系是否存在 C.模块本身内在联系是否紧密 D.上下级模块间联系是否紧密 21.在Visual FoxPro中,输出界面的最常见形式是( A ) A.报表 B.表单 C.图表 D.查询 22.关闭表单标题栏左端图标的属性是( ) A.ControlBOX B.Closable C.Caption D.TitleBar 23.可以运行的“管理”菜单文件是( )’ A.管理.MNX B.管理.MNT C.管理.MPX D.管理.PRG 24.要创建动态下拉菜单,必须在菜单设计器“结果”列下拉菜单中选择( A ) A.子菜单 B.过程 C.命令 D.填充名称 25.不属于系统实施阶段工作的是( C ) 浙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第1页共34页

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某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Internet技术的引进,基于校园网和Internet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教务管理师高校教学管理的一向重要工作,现代化的高校教务管理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新世纪背景下,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计划不断更新。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教务管理无疑是核心工作,重中之重。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对于学校的总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管理内容过多,繁琐,处理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并且随着学校人员的增加,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量大幅上升,因此往往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务信息的运作状态这使得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另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实施学分制、学生自主选课等。这一切都有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一个集成化的教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高校都开发了自己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由于其教务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实际教务管理情况各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各高校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务管理模式和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本设计是基于某高校的教务管理模式开发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这样一个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而且使分散的教务信息得到集中处理,对减轻教务工作负担、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实现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系统用例模型 1.1确定系统模型的参与者 仔细分析教务管理系统问题描述。在UML中,角色代表位于系统之外和系统进行交互的一类对象,本系统中创建主要的角色有以下三类: (1)教务员:教务员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对全体学生进行用户登录、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并且对教师进行登录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教务处工作人员处理日常的系统维护,例如维护和及时更新学生,教师信息以及安排选课等。 (2)教师:教师根据教务系统的选课安排进行教学,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此系统。 (3)学生:学生能够在教务管理系统更改学籍信息、进行选课、查询已选课程和考试成绩。 1.2识别用例 用例是系统外部参与者与系统在交互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识别用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分析系统的参与者开始,考虑每一类参与者需要使用系统的哪些功能,如何使用系统,根据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个提取的参与者信息,确定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用例: (1)学生参与者用例: ●用户登录 ●学籍管理 ●选课管理 (2)教师参与者用例: ●用户登录 ●成绩管理 ●教学管理 (3)教务员参与者用例:

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转) 我们信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我们接触的课程很多很广,它要求我们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社会上急需的复合型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能够有比别的专业更多的选择余地。我自己划分了一下感觉我们这个专业有三个大的方向:一是往计算机方向的;二是往管理方向的;三是财务会计方向的。然而这三个专业又可以细分为很多我们可以从事的相关行业,如:市场营销,会计,项目管理,物流,电子商务,软件编程,数据库,网站建立与维护,管理咨询,计算机网络等等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行当,所以大三这一年就是让自己找准好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猛的向着自己所选定的方向发展的宝贵时间,俗话说的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要将自己的学习机会失去的时候再想着从头再来一遍,这是最为愚蠢的! 想考研的我想问一下大家为什么要考研?考了研对你以后的发展或者对你以后从事的行业有帮助吗?先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你再决定是否考研,如果是家庭的逼迫,或者是为了找份好的工作,我奉劝有这样想法的一些人乘早打消考研的念头,因为我可以说以你们大学这四年所学的和现在的能力已经足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因为有一些大中型企业宁可招该专业本科生也不愿意招相同专业的研究生,因为一来是本科生成本相比研究生底,二是有些岗位本科生本可以做得很好要研究生也是资源的浪费,三来也是研究生在一些企业依仗着自己是研究生完全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架子大,工资拿少了不干有情绪,一些稍微差一点的工作又不想干,自认为是大才小用。所以很多本科生毕业了不要慌只要自己真真正正的在大学里没有荒废这四年,你们完全有能力将一些研究生比下去! 信息管理 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信息收集就是对原始信息的获取。信息传输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因为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者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信息加工包括信息形式的变换和信息内容的处理。信息的形式变换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变换载体,使信息准确地传输给接收者。信息的内容处理是指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深入揭示信息的内容。经过信息内容的处理,输入的信息才能变成所需要的信息,才能被适时有效地利用。信息送到使用者手中,有的并非使用完后就无用了,有的还需留做事…… 信息系统 从技术上说就是为了支持决策和组织控制而收集(或获取)、处理、存储、分配信息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组件。除了支持决策、协作和控制,信息系统也可用来帮助经理和工人分子问题,使复杂性可视化,以及创造新的产品,从商业角度看,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用于解决环境提出的挑战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管理方案。我们用“信息系统”这个词时,特指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系统。 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软件、硬件、存储和电信等技术为核心的人机系统。 就业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信息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系统和网络)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个专业打了个擦边球,管理和计算机二不像,想靠这个专业找工作的赶紧打住,自己找个方向学习才是出路。我是过来人。 我是一个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就听不少人说计算机专业不像几年前那么好就业了。我现在有点迷茫,我知道学习C++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必不可少的,可还需要学哪些实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