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自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题与答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门涉及个人健康、社会健康和全球健康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和促进活动,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下面是一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复习题和答案,希翼能匡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健康教育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和促进活动,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过程。
2. 健康促进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健康促进的目标是通过创造健康的环境、提供健康的服务、制定健康的政策和进行健康的教育,使个人和社群能够获得更好的健康。
3. 健康教育的原则有哪些?答案:健康教育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全面性、可持续性、参预性、适应性和多元性。
4. 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哪些?答案: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教育宣传、个人咨询、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应用等。
5. 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谁?答案: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场所等。
6. 健康促进的策略有哪些?答案:健康促进的策略包括:建立健康政策、创建支持性环境、加强个人技能、加强社区行动和重新调整卫生服务。
7.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健康教育的传递,人们能够获得健康促进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8.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在于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促使他们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9.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答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应用领域包括学校、社区、医疗机构、工作场所等。
10.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评估方法有哪些?答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
希翼以上复习题和答案能够匡助你更好地复习和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知识。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健康教育的定义是:A. 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B. 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意识C.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2. 健康促进的目标是:A. 预防疾病的发生B. 增强个体的健康素养C. 提高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所有选项都是3.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A. 以人为本B. 综合性和系统性C. 可行性和可持续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所有选项都是4.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A. 个人卫生B. 饮食与营养C. 心理健康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所有选项都是5. 健康促进的策略包括:A. 健康教育B. 健康政策C. 健康服务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 所有选项都是二、判断题1. 健康教育只是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不涉及个体行为的改变。
答案:错误2. 健康促进的目标是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而不涉及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
答案:错误3.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即要求健康教育活动能够长期有效地进行。
答案:正确4. 健康教育的内容只包括个人卫生和饮食与营养,与心理健康无关。
答案:错误5. 健康促进的策略只包括健康教育,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干预措施。
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答: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促使他们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个体的健康素养,以及提高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
2.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即将个体的需求和权益放在首位;综合性和系统性,即将健康教育与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即健康教育活动要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并能够长期有效地进行。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B. 治疗疾病C. 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D. 增加医疗资源的利用答案:A. 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2. 健康的定义是什么?A. 没有生病B. 身体强壮C. 身心健康、适应环境、积极向上D. 拥有健康保险答案:C. 身心健康、适应环境、积极向上3. 下列哪个不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A. 传播健康知识B. 培养健康行为C. 提供医疗服务D. 健康环境的创造答案:C. 提供医疗服务4. 健康促进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预防胜于治疗B. 医生决定一切C. 疾病不可避免D. 健康是天生的答案:A. 预防胜于治疗5. 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健康讲座B. 健康小组讨论C. 健康宣传海报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1. 健康教育只关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无关。
( )答案:错误2.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人们具备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 )答案:正确3. 健康促进是指通过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干预来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
( )答案:正确4. 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只限于学校中的学生。
( )答案:错误5. 健康教育的方法只限于口头传授,不能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
(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答:健康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使人们具备正确的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2. 请列举几个常见的健康教育方法。
答:常见的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健康讲座、健康小组讨论、健康宣传海报、健康教育游戏等。
此外,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3. 请简要介绍健康促进的核心理念。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健康教育学)真题试卷(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下列关于健康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侧重改变人们的卫生知识结构B.核心是改善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C.核心是改变人们对健康的态度D.政府向公众宣传卫生信息解析:解析: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个人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
2.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诸多因素中,占比例最高因素的是【】(分数:2.00)A.生物遗传因素B.卫生保健服务因素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D.环境因素解析:3.大众传播的特点是【 1(分数:2.00)A.直接性B.传播双方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C.反馈快D.速度快√解析:解析:大众传播的特点:①大众传播是间接性传播;②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群体;③传播是单向的,信息反馈速度缓慢而且缺乏自发性;④传播速度非常快。
4.把关人是指【】(分数:2.00)A.重要的传播者B.在信息传递路线上,决定舆论导向和信息命运的人√C.健康教育项目资助者D.健康教育项目评价者解析:解析:把关人是指在信息传递路线上,决定舆论导向和信息命运的人。
5.驾车使用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分数:2.00)A.预警行为√B.基本健康行为C.合理利用卫生服务行为D.避开环境危害行为解析:解析: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的事件预先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预防事故发生,以及能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理的行为,如驾车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
6.给予抽烟的青少年严厉批评及不准进教室等的惩罚,属于个体行为矫正中的【】(分数:2.00)A.不范疗法B.脱敏疗法C.强化疗法√D.厌恶疗法解析:解析:强化疗法是一种在行为发生后通过正强化或负强化来矫正行为的方法。
该题中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7.C型行为模式与以下哪种疾病密切相关【】(分数:2.00)A.结肠癌√B.肺炎C.冠心病D.贫血解析:解析:C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单选1、“完好健康的人应该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和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此种健康是指(C )A、躯体健康B、心理健康C、道德健康D、社会2、健康教育的对象是(A )A、全体人群B、健康人群C、亚健康人群D、病人3、“有人爱吸烟但又害怕得肺癌”是属于何种类型的动机冲突(C)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4、机关干部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C)A、日常健康行为B、预警行为C、保健行为D、避开有害环境5、心理评估的最基本方法是(A)A、观察法B、交谈法C、测验法D、个案研究法6、“你今天感觉应该好多了吧?”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C )A、封闭型B、开放型C、倾向型D、试探型7、安全饮水普及率是(B )A、健康行为测量指标B、社会健康测量指标C、社会经济测量指标D、健康结果测量指标8、根据PRECEDE-PROCEED模式,行为和环境诊断中的环境因素是(D)A、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环境B、物理、化学、生物和经济环境C、物理、化学、社会和经济环境D、物理、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9、以下有关目标人群的说法,哪一项是对的(A )A、希望其实施所建议行为一级目标人群B、对一级目标人群有一定影响的人群为二级目标人群C、对计划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群为二级目标人群D、行为及策略者为三级目标人群10、为了了解健康促进规划的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而进行的评价是(B)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效果评价D、总结评价二、多选题11、以下各种行为属于危害健康行为中的不良生活习惯是(A、B、C)A、吸烟酗酒B、高脂高糖饮食C、偏食挑食D、性乱E、吸毒12、建立传播关系必须依靠哪些基本条件(A、B、E)A、共同经验域B、契约关系C、传播者D、受传者E、反馈13、下列属于形态发育指标的有(A、B、D、E)A、身高B、胸围C、肌力D、体重E、坐高14、以下属于倾向因素的有(A、B、D、E)A、知识观B、价值观C、行为观D、态度观E、信念观15、在控制吸烟的健康促进活动中,以下方法属于社会干预方法的有(B、D)A、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知识B、公共场所禁止吸烟C、学会如何拒绝第一支烟的技巧D、出台学校惩罚抽烟的规定三、填空题16、《渥太华宣言》提出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是:倡导、(赋权)、(协调)17、人的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
自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及答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课程代码:0575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随着对疾病认识的经验积累,对人体和疾病产生了自然而朦胧的经验认识,如四体液学说,属于( B )A.本体疾病观B.自然哲学疾病观C.自然科学疾病观D.综合疾病观2.每个人不仅对个人健康负有责任,同时也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属于( C )A.生理健康B.社会适应完好C.道德健康D.环境健康3.案例调查属于健康教育研究方法中的( D )A.实态性调查研究B.分析研究C.实验研究D.社会调查研究4.我国卫生革命进展正处于( C )A.第一次卫生革命B.第二次卫生革命C.第一次卫生革命向第二次卫生革命过渡的历史时期D.第二次卫生革命向第三次卫生革命过渡的历史时期5.决定人的行为选择的首要因素是( A )A.需要和动机B.刺激源和需要C.刺激源和动机D.需要和冲突6.知信行理论认为,行为的基础是( B )A.态度B.知识C.信念D.动机7.四体液常说认为人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比例不同气质不同,其中血液占优势时属于( B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8.关于性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性格的形成多由先天B.性格与气质相比具有更大的可塑性C.不可通过个体的已知性格预测他的行为D.不可通过个体的行为了解他的性格9.“你叫什么名字”这种提问属于( B )A.试探型问题B.封闭型问题C.开放型问题D.倾向型问题10.以安静整洁的环境给人以安全和轻松感,在非语言传播技巧中属于( D )A.动态体语B.时间语C.类语言D.空间语11.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是( C )A.健康信念认同B.知晓健康信息C.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D.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12.健康促进测量中,对生活方式的评价属于( D )A.生理健康测量B.健康结果指标C.心理健康测量D.社会健康测量13.选择具有准确性和精密性的指标属于健康促进测量指标选择原则的( C )A.可行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公认性原则14.在社区母乳喂养健康教育项目中,丈夫及家人不支持母乳喂养属于( C )A.倾向因素B.促成因素C.强化因素D.实现因素15.确定健康促进优先项目时,根据环境因素联合排序法,提示应加强政策和制度制定的是( C )A.小环境与大环境良好B.小环境不良,大环境良好C.小环境良好,大环境不良D.大小环境均不良16.预防脑卒中的计划中,高血压病人的家属属于( B )A.一级目标人群B.二级目标人群C.三级目标人群D.危险人群17.“70%青少年戒了烟”在计划的具体目标中属于( B )A.近期目标B.中期目标C.促成因素目标D.远期目标18.评价的重要手段是( D )A.准确的信息B.比较C.确定价值标准D.测量19.对“健康教育培训率”的评价,属于( B )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效果评价D.综合评价20.老年人面对死亡心理活动较为平静,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类型属于( C )A.接受型B.恐惧型C.解脱型D.超然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关于整体的、现代的健康观的说法,正确的有( ACDE )A.对健康的理解和解释从“生物人”扩大到“社会人”的范围B.无病即健康C.从人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D.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年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严重影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包含( ABDE )A.合理膳食B.适量运动C.作息规律D.戒烟限酒E.心理平衡23.目前研究较多的致病性行为模式包含( AC )型行为型行为型行为型行为型行为24.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包含( ACDE )A.信息的权威性B.个体的动机C.传播效能D.“恐惧”因素E.行为效果与效益25.传播的基本特性包含( ABCDE )A.社会性B.普遍性C.符号性D.互动性E.共享性26.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中,确定优先项目的基本原则包含( ACD )A.重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有效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E.系统性原则27.形成评价的具体内容包含( ABE )A.了解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B.对问卷进行预调查及修改C.了解健康教育材料发放数量D.了解目标人群参与干预活动情况E.了解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28.根据妇女不同生理时期的特点开展妇女健康教育,包含( ABCDE )A.青春期健康教育B.围婚期健康教育C.妊娠期健康教育D.哺乳期健康教育E.围绝经期健康教育29.以控烟为例,属于社会干预方法的有( BDE )A.开办戒烟培训班B.医院诊所禁止吸烟C.公益广告D.张贴禁止吸烟广告E.家中无人吸烟作为评选模范家庭的必要条件30.影响评价的因素中,属于测量者因素的有( ABC )A.暗示效应B.月晕效应C.项目工作人员的成熟性D.霍桑效应E.测量对象成熟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个人健康水平B. 增加医疗费用C. 增加医疗资源的使用率D. 降低医疗保健负担答案:A2.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个体差异性原则B. 参与性原则C. 持续性原则D. 全员覆盖原则答案:A、B、C、D3.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教育的内容?A. 传授健康知识B. 培养健康行为C. 提高医疗技能D. 促进健康环境答案:C4. 健康促进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预防为主B. 治疗为主C. 康复为主D. 保健为主答案:A5. 以下哪项不属于健康促进的策略?A. 健康教育B. 健康政策制定C. 疾病治疗D. 健康环境改善答案:C二、判断题1. 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医务人员和健康管理人员。
答案:错误2. 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可以是医生、护士、社区工作者等。
答案:正确3.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个人和群体的健康水平。
答案:正确4.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个体差异性原则。
答案:正确5. 健康促进的核心理念是治疗为主。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差异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全员覆盖原则。
个体差异性原则指出每个人的健康需求和问题都是不同的,因此健康教育应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参与性原则强调个体在健康教育中应积极参与,通过参与来增加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持续性原则指出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宣传来提高健康水平。
全员覆盖原则强调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员,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应该得到健康教育的关注和指导。
2. 健康促进的策略有哪些?答:健康促进的策略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政策制定、健康环境改善等。
健康教育是通过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等方式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
健康政策制定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推动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包括制定健康教育政策、食品安全政策等。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质B.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C. 减少医疗费用支出D.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答案:A2.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科学性原则B. 针对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全面性原则答案:D3. 健康促进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预防为主B. 个体为中心C. 全民参预D. 社会责任4. 健康促进的策略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健康教育B. 健康政策制定C. 健康环境改善D. 健康服务提供答案:A、B、C、D5. 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传染病预防B. 饮食与营养C. 心理健康D. 运动与健身答案:A、B、C、D二、判断题1. 健康教育只是医生的责任,与个人无关。
A. 正确B. 错误答案:B2. 健康促进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B. 错误答案:A3.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科学性原则。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健康促进的核心理念是个体为中心。
A. 正确B. 错误答案:B5. 健康教育的内容只包括传染病预防。
A. 正确B. 错误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答: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质,使他们具备正确的健康知识和行为习惯,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其次,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使其能够主动参预健康行为的选择和实施,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此外,健康教育还可以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
2. 请简要介绍一下健康促进的策略和实施途径。
答:健康促进的策略和实施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向个体和社会传递健康知识和信息,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健康素质。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个体对疾病的恐怖感B. 提高个体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C. 限制个体的自由选择权D. 减少医疗资源的使用答案:B. 提高个体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2. 健康促进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健康保险D. 医疗费用报销答案:B. 疾病预防3.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个体参预、全员参预、科学性、系统性B. 个体参预、全员参预、政府主导、经济性C. 个体参预、医生主导、科学性、系统性D. 个体参预、全员参预、政府主导、系统性答案:A. 个体参预、全员参预、科学性、系统性二、判断题1. 健康教育只关注身体健康,不涉及心理健康。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2. 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提供医疗服务。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3. 健康教育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差异化设计。
A. 正确B. 错误答案:A. 正确三、填空题1.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知识、健康________和健康服务。
答案:技能2. 健康促进的策略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政策、健康________和健康环境。
答案:服务3. 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包括知识、态度、________和行为。
答案:技能四、问答题1. 简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健康教育是提高个体健康意识和促进健康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健康教育,个体可以获得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个体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减少不良行为对健康的危害。
对社会而言,健康教育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负担,减少疾病的治疗费用,提高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请列举三个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
- 学校健康教育: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包括健康知识的传授、健康技能的培养和健康行为的引导。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课程代码:0575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随着对疾病认识的经验积累,对人体和疾病产生了自然而朦胧的经验认识,如四体液学说,属于〔 B 〕A.本体疾病观B.自然哲学疾病观C.自然科学疾病观D.综合疾病观2.每个人不仅对个人健康负有责任,同时也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属于〔 C 〕A.生理健康B.社会适应完好C.道德健康D.环境健康3.案例调查属于健康教育研究方法中的〔 D 〕A.实态性调查研究B.分析研究C.实验研究D.社会调查研究4.我国卫生革命进展正处于〔 C 〕A.第一次卫生革命B.第二次卫生革命C.第一次卫生革命向第二次卫生革命过渡的历史时期D.第二次卫生革命向第三次卫生革命过渡的历史时期5.决定人的行为选择的首要因素是〔 A 〕A.需要和动机B.刺激源和需要C.刺激源和动机D.需要和冲突6.知信行理论认为,行为的基础是〔 B 〕A.态度B.知识C.信念D.动机7.四体液常说认为人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比例不同气质不同,其中血液占优势时属于〔 B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8.关于性格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 〕A.性格的形成多由先天B.性格与气质相比具有更大的可塑性C.不可通过个体的已知性格预测他的行为D.不可通过个体的行为了解他的性格9.“你叫什么名字?”这种提问属于〔 B 〕A.试探型问题B.封闭型问题C.开放型问题D.倾向型问题10.以安静整洁的环境给人以安全和轻松感,在非语言传播技巧中属于〔 D 〕A.动态体语B.时间语C.类语言D.空间语11.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是〔 C 〕A.健康信念认同B.知晓健康信息C.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D.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12.健康促进测量中,对生活方式的评价属于〔 D 〕A.生理健康测量B.健康结果指标C.心理健康测量D.社会健康测量13.选择具有准确性和精密性的指标属于健康促进测量指标选择原则的〔 C 〕A.可行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公认性原则14.在社区母乳喂养健康教育项目中,丈夫及家人不支持母乳喂养属于〔 C 〕A.倾向因素B.促成因素C.强化因素D.实现因素15.确定健康促进优先项目时,根据环境因素联合排序法,提示应加强政策和制度制定的是〔 C 〕A.小环境与大环境良好B.小环境不良,大环境良好C.小环境良好,大环境不良D.大小环境均不良16.预防脑卒中的计划中,高血压病人的家属属于〔 B 〕A.一级目标人群B.二级目标人群C.三级目标人群D.危险人群17.“70%青少年戒了烟”在计划的具体目标中属于〔 B 〕A.近期目标B.中期目标C.促成因素目标D.远期目标18.评价的重要手段是〔 D 〕A.准确的信息B.比较C.确定价值标准D.测量19.对“健康教育培训率”的评价,属于〔 B 〕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效果评价D.综合评价20.老年人面对死亡心理活动较为平静,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类型属于〔 C 〕A.接受型B.恐惧型C.解脱型D.超然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21.关于整体的、现代的健康观的说法,正确的有〔ACDE 〕A.对健康的理解和解释从“生物人”扩大到“社会人”的范围B.无病即健康C.从人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D.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年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严重影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包含〔ABDE 〕A.合理膳食B.适量运动C.作息规律D.戒烟限酒E.心理平衡23.目前研究较多的致病性行为模式包含〔AC 〕型行为型行为型行为型行为型行为24.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包含〔ACDE 〕A.信息的权威性B.个体的动机C.传播效能D.“恐惧”因素E.行为效果与效益25.传播的基本特性包含〔ABCDE 〕A.社会性B.普遍性C.符号性D.互动性E.共享性26.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中,确定优先项目的基本原则包含〔ACD 〕A.重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有效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E.系统性原则27.形成评价的具体内容包含〔ABE 〕A.了解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B.对问卷进行预调查及修改C.了解健康教育材料发放数量D.了解目标人群参与干预活动情况E.了解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28.根据妇女不同生理时期的特点开展妇女健康教育,包含〔ABCDE 〕A.青春期健康教育B.围婚期健康教育C.妊娠期健康教育D.哺乳期健康教育E.围绝经期健康教育29.以控烟为例,属于社会干预方法的有〔BDE 〕A.开办戒烟培训班B.医院诊所禁止吸烟C.公益广告D.张贴禁止吸烟广告E.家中无人吸烟作为评选模范家庭的必要条件30.影响评价的因素中,属于测量者因素的有〔ABC 〕A.暗示效应B.月晕效应C.项目工作人员的成熟性D.霍桑效应E.测量对象成熟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课程代码:0575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随着对疾病认识的经验积累,对人体和疾病产生了自然而朦胧的经验认识,如四体液学说,属于( B )A.本体疾病观B.自然哲学疾病观C.自然科学疾病观D.综合疾病观2.每个人不仅对个人健康负有责任,同时也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属于( C )A.生理健康B.社会适应完好C.道德健康D.环境健康3.案例调查属于健康教育研究方法中的( D )A.实态性调查研究B.分析研究C.实验研究D.社会调查研究4.我国卫生革命进展正处于( C )A.第一次卫生革命B.第二次卫生革命C.第一次卫生革命向第二次卫生革命过渡的历史时期D.第二次卫生革命向第三次卫生革命过渡的历史时期5.决定人的行为选择的首要因素是( A )A.需要和动机B.刺激源和需要C.刺激源和动机D.需要和冲突6.知信行理论认为,行为的基础是( B )A.态度B.知识C.信念D.动机7.四体液常说认为人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比例不同气质不同,其中血液占优势时属于( B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8.关于性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性格的形成多由先天B.性格与气质相比具有更大的可塑性C.不可通过个体的已知性格预测他的行为D.不可通过个体的行为了解他的性格9.“你叫什么名字?”这种提问属于( B )A.试探型问题B.封闭型问题C.开放型问题D.倾向型问题10.以安静整洁的环境给人以安全和轻松感,在非语言传播技巧中属于( D )A.动态体语B.时间语C.类语言D.空间语11.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是( C )A.健康信念认同B.知晓健康信息C.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D.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12.健康促进测量中,对生活方式的评价属于( D )A.生理健康测量B.健康结果指标C.心理健康测量D.社会健康测量13.选择具有准确性和精密性的指标属于健康促进测量指标选择原则的( C )A.可行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公认性原则14.在社区母乳喂养健康教育项目中,丈夫及家人不支持母乳喂养属于( C )A.倾向因素B.促成因素C.强化因素D.实现因素15.确定健康促进优先项目时,根据环境因素联合排序法,提示应加强政策和制度制定的是( C )A.小环境与大环境良好B.小环境不良,大环境良好C.小环境良好,大环境不良D.大小环境均不良16.预防脑卒中的计划中,高血压病人的家属属于( B )A.一级目标人群B.二级目标人群C.三级目标人群D.危险人群17.“70%青少年戒了烟”在计划的具体目标中属于( B )A.近期目标B.中期目标C.促成因素目标D.远期目标18.评价的重要手段是( D )A.准确的信息B.比较C.确定价值标准D.测量19.对“健康教育培训率”的评价,属于( B )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效果评价D.综合评价20.老年人面对死亡心理活动较为平静,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类型属于( C )A.接受型B.恐惧型C.解脱型D.超然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关于整体的、现代的健康观的说法,正确的有(ACDE )A.对健康的理解和解释从“生物人”扩大到“社会人”的范围B.无病即健康C.从人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D.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22.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严重影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包含(ABDE )A.合理膳食B.适量运动C.作息规律D.戒烟限酒E.心理平衡23.目前研究较多的致病性行为模式包含(AC )A.A型行为B.B型行为C.C型行为D.D型行为E.O型行为24.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包含(ACDE )A.信息的权威性B.个体的动机C.传播效能D.“恐惧”因素E.行为效果与效益25.传播的基本特性包含(ABCDE )A.社会性B.普遍性C.符号性D.互动性E.共享性26.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中,确定优先项目的基本原则包含(ACD )A.重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有效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E.系统性原则27.形成评价的具体内容包含(ABE )A.了解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B.对问卷进行预调查及修改C.了解健康教育材料发放数量D.了解目标人群参与干预活动情况E.了解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28.根据妇女不同生理时期的特点开展妇女健康教育,包含(ABCDE )A.青春期健康教育B.围婚期健康教育C.妊娠期健康教育D.哺乳期健康教育E.围绝经期健康教育29.以控烟为例,属于社会干预方法的有(BDE )A.开办戒烟培训班B.医院诊所禁止吸烟C.公益广告D.张贴禁止吸烟广告E.家中无人吸烟作为评选模范家庭的必要条件30.影响评价的因素中,属于测量者因素的有(ABC )A.暗示效应B.月晕效应C.项目工作人员的成熟性D.霍桑效应E.测量对象成熟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32.危害健康行为:是个体和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的一组行为。
33.倾向因素:又可称为动因因素或前置因素,包括个人或群体的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以及理解,是诱发行为发生的因素,也就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
34.健康老龄化:是指从整体上促进老年人的健康,从而使才年人在体力方面、才能方面、社会方面、感情方面、脑力和方面得到平衡发展。
35.健康信息: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即健康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所制作、传递和分享的内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简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
答:1.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
(1分)2.能够有效地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能够有效预防与行为相关的传染病。
(1分)3.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
(1分)4.是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
(1分)5.能够适应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
(1分)37.简述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的内容。
答:1.谁(who)(1分)2.说了什么(says what)(1分)3.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1分)4.对谁(to whom)(1分)5.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1分)38.简述格林模式中社会诊断的内容。
答:1.生活质量2.健康问题3.卫生服务问题4.政策环境5.经济环境6.文化环境7.资源情况(每点1分,答出5点即可得满分)39.简述健康促进学校的内容。
答:1.学校卫生政策。
2.学校物质环境。
3.学校社会环境。
4.社区关系。
5.个人健康机能。
6.卫生服务。
(每点1分,答出5点即可得满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0小题12分,第41小题13分,共25分)40.结合改变学生经常熬夜行为阐述健康信念模式。
答:1.对疾病的威胁的认知,包含对疾病严重性的认知和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
(2分)如熬夜对人体负面影响,熬夜刺激的持续作用逐渐会表现出不舒服症状。
(2分)2.对行为效果的期望,包含知觉到益处和知觉障碍。
(2分)如改变熬夜行为虽然开始会感觉生物钟的不适应,但对健康有利,有利于美容。
(2分)3.效能期望,包含自我效能和善于寻找其他可以借助的力量;(2分)如相信自己不熬夜也能完成日常工和学习任务,让不熬夜的同学帮忙监督等。
(2分)41.试述受传者接受新信息时的心理发展过程及基本策略。
答:受传者在授受一种新信息或采纳一种新行为时,要经历一个心理发展过程。
(1分)根据受众心理发展阶段制定传播计划,效果会更好。
(2分)包含:1.无知阶段:宣传发动,使其知晓;(2分)2.知晓阶段:提高知识,进行劝服;(2分)3.决策阶段:提供方法,鼓励尝试;(2分)4.采纳阶段:支持鼓励,加以强化;(2分)5.巩固阶段:继续支持,不断强化。
(2分)(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