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饰品(项链、戒指、手链、手镯、天珠)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4
藏族的服装工艺品
藏族的服装工艺品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锦缎、绣品和银饰。
1. 锦缎:藏族的传统锦缎制作工艺源远流长,主要使用纯天然的植物染料,采用手工织造的方法制作而成。
锦缎通常有各种不同的图案和纹样,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它被广泛用于制作藏族传统服装、家居用品等。
2. 绣品:藏族的绣品工艺独特精细,常用的绣制材料包括羊毛、丝线和贝壳等。
绣品以鲜艳的颜色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常见的图案包括藏传佛教经文、雪山、湖泊等。
绣品通常作为装饰品或礼物赠送,也可用于制作藏族传统服饰或家居用品。
3. 银饰:藏族传统银饰多以纯银或藏银制成,常见的款式有戒指、项链、耳环、手链等。
银饰通常具有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常见的图案有藏传佛教的经纹和吉祥图案等。
银饰常被藏族人民佩戴于身上,既是装饰品,也具有祈福和保平安的寓意。
这些藏族的服装工艺品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藏族人民对生活和信仰的表达。
它们不仅在藏族地区广泛使用,也成为了珍贵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
藏族文化的瑰宝探索西藏的传统服饰与珠宝藏族文化的瑰宝:探索西藏的传统服饰与珠宝西藏,被誉为“雪域高原”的神秘之地,是中国珍贵的宝藏之一。
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令人心驰神往的便是藏族的传统服饰与珠宝。
在这篇文章中,将带您深入探索西藏藏族的瑰宝,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传承。
一、藏族传统服饰:色彩斑斓的华美衣裳藏族的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绚丽的色彩而闻名。
男性常穿戴的传统服装包括“扎西拉姆”、“格鲁格”等,而女性则喜欢穿着被称为“扎西青”、“鲁朵”等华美的衣裳。
扎西青是一种由刺绣艺术展示的藏族传统女装,它通常由蓝色、红色和绿色组成,反映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而鲁朵则是一种由精美毛线编织成的藏族妇女传统上衣,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这些传统服饰以其细腻的手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向世人展示了西藏人民的智慧和品味。
二、藏族珠宝:灵性与美丽的结晶藏族的珠宝制作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藏族珠宝不仅具有华丽的外观,更融汇了宗教与文化内涵,寓意深远。
藏族珠宝的材质多样,包括纯银、黄金、珊瑚、琥珀等。
其中,银饰品是最为常见的,因为在藏族文化中,银有着神圣的象征意义。
银饰品通常以动物、花纹等图案为设计元素,巧妙地将藏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
除了银饰品,珊瑚、琥珀等稀有材料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藏族珠宝的制作。
珊瑚代表着吉祥和祝福,而琥珀则象征着平安和幸福。
这些珠宝作品以其独特的纹饰和精湛的工艺,展示了藏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传统服饰与珠宝的文化传承藏族的传统服饰与珠宝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几百年来,藏族人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服饰与珠宝制作技艺,不断传承下去。
在如今的西藏,传统服饰与珠宝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寄托了人们对于家乡和文化的深深眷恋。
许多藏族青年都努力学习传统服饰和珠宝制作的技艺,希望能够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传递给后代。
同时,藏族的传统服饰与珠宝也逐渐走进了时尚舞台。
布达拉宫的藏族服饰和饮食文化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承载了丰富的藏族文化,其中包括独特的藏族服饰和美味的藏族饮食。
本文将介绍布达拉宫的藏族服饰和饮食文化。
一、藏族服饰藏族服饰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还反映了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是藏袍。
藏袍是藏族男女穿戴的传统服饰。
它通常由细腻的丝绸制成,具有丰富的刺绣和天然色彩。
藏袍的款式设计多种多样,形式独特。
男性藏袍一般以白色为基调,配有色彩鲜艳或纹饰精美的领口、袖口和下摆。
女性藏袍则更注重细节和装饰,常常镶有金丝和宝石。
此外,藏族人民还喜爱佩戴饰物,如银首饰、珠宝和宝箱。
这些饰品不仅用于装饰,还寓意着仪式感和仪容的完整性。
银首饰通常由纯银打造,包括项链、手链、耳环等,以其华丽和精确的工艺而闻名。
而珠宝和宝箱则常常用于保存重要物品或供奉神灵。
二、藏族饮食藏族饮食以高原特色为主,兼收并蓄了汉、蒙、尼泊尔等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
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他们的饮食习惯以高热量和营养丰富为主。
藏族饮食中的主食以青稞为主,青稞是一种生长在高原地区的小麦作物。
藏族人民将其磨成粉后,用其制作出各种传统食品,如青稞饼、青稞酒等。
青稞饼烤制而成,口感香脆,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
另外,藏族人民还喜爱食用牦牛肉和酥油茶。
牦牛肉是高原地区最为常见的肉类食品,它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为藏族人民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酥油茶则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饮品,由茶叶、奶油和盐等原料制成。
酥油茶既可作为日常饮用,又可代表着礼仪和文化,常常在重要场合和节日中食用。
总之,藏族服饰和饮食文化是布达拉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们展示了藏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无论是色彩斑斓的藏袍,还是高能量的青稞饼和酥油茶,都体现了藏族人民的独特魅力。
布达拉宫作为西藏自治区的象征,为访客提供了了解和体验这些独特文化的机会。
去西藏买什么好?去西藏最值得买的藏品1.珠宝首饰西藏的珠宝首饰有珍珠、玛瑙,金、银制品等,不同的藏饰品都有不同的寓意,而且同一种藏饰的不同款式寓意也不同,但基本上都意味着祝福。
例如较为名贵的西藏天珠,“单眼天珠”代表智慧,“双眼天珠”能保佑夫妻和睦,“三眼天珠”则能带来财运。
而西藏手镯和戒指一般由藏银制成,上面刻有梵语,具有辟邪、祈福的作用。
2.牛骨饰品牦牛是藏民最好的朋友,被藏民誉为美好的神圣动物,牛骨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品,原始自然、粗犷豪放,给佩戴者增添一种野性的魅力!3.藏刀藏刀是藏民随身必备之物,既可以用来切肉,也可以用于防身,还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
男式藏刀一般比较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秀气、小巧。
精美的银饰刀鞘是藏刀的主要特色,刻工之细致更是无与伦比的。
4.面具西藏的面具是从宗教里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藏语称为“巴”。
一般分为“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种。
跳神面具的图案有鬼怪、护法神、仙人、动物图腾等,主要在寺庙逢重大节日举行的跳神仪式上使用。
悬挂面具则主要是各种神的具象,如护法神、吉祥天女、马头明王等。
藏戏面具在民间较多,分蓝面具和白面具,根据藏戏剧情有各种人物脸谱,如国王、公主、仙人和妖怪等。
5.唐卡一种带有浓郁西藏风情的卷轴画,大部分是佛像和菩萨像,也有一些花鸟、山水和医学、天文学方面的挂图。
样式有布面彩绘的,有织锦、刺绣、缂丝和贴花的。
6.氆氇氆氇是藏语音译,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有黑、红、绿等多种颜色,是做藏服、藏鞋、藏帽的主要材料,结实耐用,保暖性好。
7.藏毯藏毯是西藏的传统手工艺品,风格依各地的风俗而各异。
款式上有地毯、挂毯和卡垫。
西藏地毯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经久耐用,加之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纹,所以也有很高的欣赏收藏价值。
8.藏香一种很好的旅游纪念品,藏族人朝佛、驱邪、举行宗教活动时都用它。
藏香香味淳厚,放到衣柜里,不仅衣物飘香,而且还防虫蛀,一些有特别成分的藏香可以防治传染病、流行病等。
藏族女子多爱在颈项上佩戴各色饰物,有用式样不同的古海贝化石串成的项链(名为“丝”),也有用彩珠、海贝化石、绿松石等混串而成的项链,还有各式骨制、珠宝、蜡珠等长短不一的饰品。
在这些项链中间常常悬挂着一个制作精美的金属小盒,叫作“嘎乌”。
嘎乌的形状不一,一般为银质或铜质,盒面上镶嵌有玛瑙、松石,雕刻有多种花纹图案。
嘎乌的里面装有佛像或活佛、喇嘛的神物以及护身符等。
嘎乌是由佛盒演变而来,现已成为藏族女子必不可少的重要饰物,认为佩戴上它可以护身。
藏族女子也喜欢佩戴腰饰。
腰饰多为宽带形状金属或皮革制品,还有的是单股或多股银链,镶嵌金银珠宝,一端系于腰上,一端挂着钥匙、铃铛、耳勺等。
腰饰上面雕有莲花瓣、孔雀、鹿、吉祥八宝、六长寿等图案和镂空花纹,寓意着吉祥平安。
学纪,俗称“奶钩”,也有的叫作“肖桑”,是藏北青海牧区女子喜爱的佩饰。
它原为藏族牧区女子挤奶桶的钩子,后来逐渐转变为实用和装饰双重作用的饰品。
学纪形状如小铁锚,长约1尺左右,多为银质,上面镶有松石、玛瑙并雕有各种图案。
藏族牧区女子无论居家或外出都喜欢随身佩戴,将其系于腰间,垂挂在左腹前。
由于它的作用日趋偏于装饰,制作亦愈加精美。
佛珠也是藏族不离手的宗教饰物。
佛珠有一百零八颗,用线绳穿连起来,既可以戴在颈上,也可以挽于手腕。
在普遍信仰藏传佛教的广大藏族农牧民中,无论男女老幼,大都身佩或为佛像、或为经文、或为“舍利丸”的“护身符”,并装入精致的佛盒或珍贵的呢革包中,佩于腰间或系于颈上,以求随时得到佛的护佑,避免灾祸。
它同时也成为一种颇具藏族特色的装饰品。
藏式编绳项链原创设计理念藏式编绳项链是藏族传统手工艺品的一种,它是藏族人民用麻绳、毛线等材料编织而成的一种装饰品。
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更是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的体现。
在藏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中,编绳项链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和象征意义的装饰品,它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在设计藏式编绳项链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藏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的工艺技术,尊重和保护藏族传统文化,同时又要结合现代的审美观念和时尚元素,使得藏式编绳项链既能传承传统,又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因此,我们在设计藏式编绳项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充分挖掘藏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深入了解藏族编绳工艺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技艺,从中汲取灵感,吸收其中的精华,使得设计的藏式编绳项链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其次,要注重设计的创新性和个性化,结合现代的时尚元素和审美观念,使得藏式编绳项链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能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吸引更多的人们喜爱和收藏。
可以尝试在编绳项链的设计中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如珠宝、金属饰品等,使得藏式编绳项链更加时尚和个性化。
最后,要注重工艺的精湛和品质的保证,只有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品质上保证优良,才能使得设计的藏式编绳项链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制作藏式编绳项链时,要选用优质的材料,注重细节,精心制作,力求完美,使得每一条藏式编绳项链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总之,设计藏式编绳项链需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藏族传统文化,同时又要注重创新和个性化,结合现代时尚元素,注重工艺和品质,使得设计的藏式编绳项链既能传承传统,又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广和传承藏族传统手工艺品。
藏银百科名片喜马拉雅藏银藏银是一种名称,其实是一种合金,在藏族人那里说来,藏银其实就是白铜。
藏银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藏银传统上的藏银为百分之三十银加上百分之七十的铜。
因为含银量还是太低,所以现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了,以完全白铜替代。
藏银仿藏银戒指原料来源藏银的含银量比较低,在解放前西藏很贫穷落后,银很少。
为了避免碱性腐蚀就把银加在别的金属里面,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工艺了。
制作工艺纯银饰品做工来看,确实比藏银饰品要精致一些,且镶的石头大都是真正的松石、红珊瑚等,石头的品质较好,其亮度也比藏银要强一些,藏银相较之下,更显古朴原始一些,纯银饰品当然也比藏银贵很多啦。
手镯、三色铜戒指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配饰之一,所谓三色铜,即指由白铜、黄铜、红铜三种不同颜色的铜精心打制而成。
选购方法1、提起藏银镶石制成的饰品,很多人都认为是来自西藏,这实在是被“藏银”这个称呼所误导了。
实际上,藏银指的是纯度不高的银。
藏银中混有其他的金属,硬度比较高,可以在上面雕刻复杂的图案,因而印度、尼泊尔等中东地区的手工制作饰品多采用藏银。
在购买藏银制作的饰品时要分辨藏银的真假其实也不难。
真的藏银饰品雕刻的图案精细清晰,银饰的反射光泽亮丽;假的藏银饰品图案雕刻则显得比较模糊,银饰的反射光泽暗淡、几乎不可见。
2、此类异域风格的饰品一般会镶石,这些石头都是纯天然的,然而市面上总会出现许多的仿造品,要如何分辨呢?真的石头一般显得比较通透晶莹、光泽好;而仿造的石头则显得暗淡无光,光线下颜色平实,没有通透感。
银饰品的区别925银:是指含银92.5%的银,在国际标准上被公认为纯银标准。
100%的银较软,制作时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银饰,而且比较容易“氧化”,俗称“变色”素银:925银外镀外镀白铑(行业上称白金),能够最大可能的延缓银在氧化或硫化情况下变黄变黑的特性。
行业上把没有外镀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素银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氧化。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925银有很大比例的产品为了降底成本,都是素银。
藏族手工艺品设备清单一、概述本文将介绍藏族手工艺品制作所需的设备清单。
藏族手工艺品是藏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藏高原上流传千年。
手工制作藏族手工艺品需要经过繁琐的工序和细致的手工技艺,因此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来协助制作。
二、传统手工艺品的分类藏族手工艺品主要包括金银器、木雕、铜器、珠宝、刺绣、毛线编织等。
每种手工艺品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设备需求。
1. 金银器金银器是藏族手工艺品中的精品,制作金银器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银器制作设备:•电子秤:用于称量金银原料和成品的重量,确保制作过程的准确性。
•火炉:用于熔化金银原料,制作金银制品。
•锤子和锤模:用于打造金银制品的形状,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锤子和锤模。
•镊子和钳子:用于精细的操作和固定金银制品的部件。
2. 木雕木雕是藏族手工艺品中的重要分类之一,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具来雕刻木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木雕设备:•雕刻刀: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刀具,用于雕刻和切割木材。
•雕刻机器:用于加工大型木材,可以快速进行雕刻和切割。
•砂纸和磨刀石:用于打磨木雕作品,使其光滑细腻。
3. 铜器铜器是藏族手工艺品中的重要代表,制作铜器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铜器制作设备:•火炉:用于熔化铜材,制作铜器。
•锤子和模具:用于打造铜器的形状,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锤子和模具。
•焊接设备:用于将铜器的零件焊接在一起。
4. 珠宝藏族珠宝是藏族手工艺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珠宝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珠宝制作设备:•珠宝切割机:用于将宝石或珠宝原料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珠宝打磨机:用于打磨珠宝,使其光滑亮丽。
•高温炉:用于烧制珠宝的金属或琉璃背景。
5. 刺绣刺绣是藏族手工艺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制作刺绣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刺绣设备:•绣布架:用于将绣布固定在上面,方便进行刺绣。
•针线:用于刺绣的主要工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针和线。
天珠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天珠是一种传统的藏族饰品,也是藏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作天珠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下面将介绍一下天珠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1. 选料:制作天珠的第一步是选料。
通常选用的是优质的天然
石头,如珊瑚、玛瑙、水晶、翡翠等。
2. 切割:将选好的石头进行切割,制作成大小、形状均匀的珠子。
这一步需要使用专业的石材切割工具和技术,保证珠子的质量和形状。
3. 打孔:将珠子中心打孔,以便串成项链或手链。
这一步也需
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技术,避免对珠子造成损伤。
4. 磨光:将打孔后的珠子进行磨光,使其表面平滑光亮。
这一
步需要使用不同粗细的砂纸和抛光轮,保证珠子表面光滑度和亮度。
5. 放线:将磨光的珠子穿入线中,进行串珠。
一般情况下,天
珠的线材选用寿命长、耐磨损、柔韧度高的蚕丝线或者弹性线,以确保天珠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6. 转经:将串好的天珠放在绕经轮上,进行转经。
转经时需要
念诵经文,以增加天珠的神秘气息和文化内涵。
7. 串珠:最后,将转经后的天珠进行串珠,可以根据个人的需
求和喜好,串成项链、手链、耳环等不同的饰品。
以上就是天珠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虽然每一步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和工具,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琢磨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天珠。
去西藏必须买的10件特产1、珠宝首饰西藏的珠宝首饰有绿松石,珊瑚及珍珠、玛瑙,金、银制品等,不同的藏饰品都有不同的寓意,而且同一种藏饰的不同款式寓意也不同,但基本上都意味着祝福。
例如较为名贵的西藏天珠,“单眼天珠”代表智慧,“双眼天珠”能保佑夫妻和睦,“三眼天珠”则能带来财运。
而西藏手镯和戒指一般由藏银制成,上面刻有梵语,具有辟邪、祈福的作用。
2、牛骨饰品牦牛是藏民最好的朋友,被藏民誉为美好的神圣动物,牛骨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品,原始自然、粗犷豪放,给佩戴者增添一种野性的魅力!3、藏刀藏刀是藏民随身必备之物,既可以用来切肉,也可以用于防身,还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
男式藏刀一般比较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秀气、小巧。
精美的银饰刀鞘是藏刀的主要特色,刻工之细致更是无与伦比的。
4、面具西藏的面具是从宗教里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藏语称为“巴”。
一般分为“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种。
跳神面具的图案有鬼怪、护法神、仙人、动物图腾等,主要在寺庙逢重大节日举行的跳神仪式上使用。
悬挂面具则主要是各种神的具象,如护法神、吉祥天女、马头明王等。
藏戏面具在民间较多,分蓝面具和白面具,根据藏戏剧情有各种人物脸谱,如国王、公主、仙人和妖怪等。
5、唐卡一种带有浓郁西藏风情的卷轴画,大部分是佛像和菩萨像,也有一些花鸟、山水和医学、天文学方面的挂图。
样式有布面彩绘的,有织锦、刺绣、缂丝和贴花的。
6、氆氇氆氇是藏语音译,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有黑、红、绿等多种颜色,是做藏服、藏鞋、藏帽的主要材料,结实耐用,保暖性好。
7、藏毯藏毯是西藏的传统手工艺品,风格依各地的风俗而各异。
款式上有地毯、挂毯和卡垫。
西藏地毯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经久耐用,加之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纹,所以也有很高的欣赏收藏价值。
8、藏香一种很好的旅游纪念品,藏族人朝佛、驱邪、举行宗教活动时都用它。
藏香香味淳厚,放到衣柜里,不仅衣物飘香,而且还防虫蛀,一些有特别成分的藏香可以防治传染病、流行病等。
西藏旅游必买的十种纪念品1. 珠宝藏饰藏饰是藏族人有目的地将珊瑚、玛瑙、牦牛骨、藏银等这些高原特有材质,打磨成的一种饰物。
佩戴在身上,不仅能充分体现爱美之心,同时也是吉祥或避邪之物,同时给佩戴者增添一种原始自然与粗犷豪放的野性魅力。
材质:金银铜、珊瑚、玛瑙、松石、米蜡、木珠、香料、海贝类化石、牦牛骨等。
分类:天珠、耳饰、项链、手镯、戒指、腰饰等。
制作:采集原料、选材搭配、穿孔锻造、打磨镶嵌、串联成型等。
TIPS: 不同的藏饰或同一种藏饰的不同款式,寓意也不同,但基本上都意味着祝福。
藏饰天珠中较名贵的有:代表智慧的单眼天珠,能保夫妻和睦的双眼天珠,能带来财运的三眼天珠等。
2. 藏刀刻工细致、刀鞘银饰精美的藏刀,既可用来切肉,也可用以防身,还是一种特殊饰品,是藏族男女老少随身必备之物。
藏刀有的讲究实用性,要求刀刃锋利钢材好;有的注重装饰性,刀具形状、纹样及抛光考究;有的则兼顾实用和美观。
一般男式藏刀比较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秀气、小巧。
材质:主要加工材料有银、铜(白铜、黄铜、紫铜)、铁、鲨鱼皮、牛角、玛瑙、木材等。
分类:按照佩戴者可分为:男士藏刀、女士藏刀;按地区可分为:玉树藏刀、安冲藏刀、康巴藏刀等。
制作:炼化、模铸、敲抠大形、刻花镶嵌、焊接组合、加固、锉磨整形、精雕细刻及镁洗抛光等。
TIPS:除个别少数民族外,车、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禁带刀具,建议在购买后通过邮局邮寄。
3. 宗教纪念品一提起藏族宗教,人们马上会联想起地方民族色彩浓厚又神秘的藏传佛教。
而与之有关的工艺纪念品,可以说是西藏悠久宗教历史的象征,给人以神秘感。
分类:佛像、唐卡、哈达、转经轮等。
TIPS: 不同的宗教纪念物材质和制作都有所不同,具体可参阅本刊相关介绍。
4.面具藏族面具是从宗教中派生出的一种工艺品。
是以寺庙重大节日跳神仪式上的鬼怪、神仙、动物图腾,悬挂于寺庙中的护法神、吉祥天女、马头明王像,以及历史、藏戏剧情中各种人物等脸谱图案为主要内容,运用抽象、象征、比喻等手法,给色彩赋予性个化特色,使每一种面具颜色代表一类较固定的角色,极富藏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藏式佛珠的各个部分的讲究很多迷友通过文玩迷官方微信反馈,很喜欢藏式的配饰,但是一直很纠结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藏式中的各个部分,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往期的微信,我分享过一些,也分享过很全面的,今天想就比较重要的几个,给迷友们详细说说,希望在这方面上有些补充。
标准的藏式样式下图是一串藏式佛珠的组成部分,包括有隔珠,隔片,计数器,佛头以及背云。
后面会详细说说各部分的讲究佛头佛头从材质上,和形制上油很多变化,可以是木质、菩提子、矿物的以及金属佛头,从形制上油苹果园,桶珠,雕刻的,异形的佛头。
对于佛头来说,代表着佛陀的智慧,所以一串佛珠中占有最后中药的位置,对与大小来说,一般大于佛珠大小较好看。
隔珠108的佛珠隔珠一般放置在对称的27子,54子,佛头两侧的位置处,100的佛珠一般放置在对称的25子,50子。
佛头两侧处。
前面说的朝珠,大家知道,其实四颗较大的珠子,代表这一年四季。
背云咱们知道朝珠中有背云,在佛珠中,背云的位置其实是在佛头的下面,形制当然是多样的。
在普通的佛珠中,背云也叫“坠饰”弟子珠弟子珠一般是坠下的两条绳子上栓的珠子,一般来说,大小小于主珠。
卡子,计数器其实卡子和计数器是一套东西,因为佛珠是用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所以我想,如果长时间计数,容易忘记,所以有了卡子和计数器。
卡子是可以掰开,然后随意放在主要珠的位置。
计数器一般悬挂于佛珠的两侧第5,10,21子处,我们以一对计数器,一个卡子举例。
计数器中一只做百位计,另外一只做千位计,卡子做万位计。
一般我们诵持的真言心咒都相对较短,佛珠一咒一珠,持佛珠诵咒一圈记数为100遍,此时百位计数器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百遍,当佛珠持咒10圈,百计位的计数器十个记子皆挪完时,千位计数器的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千遍。
此时百位记子归零,只留千位代表一千遍的记子就可以了。
依次类推,当千计位的十个记子走完之后,那就意味着已经持咒一万遍,此时卡子自佛头一侧开始挪动一珠的位置,代表一万遍。
512020年第1期传统藏族妇女饰品中的历史与文化文/程忠红一、珍珠冠(清)珍珠冠是西藏特有的一种女性冠饰。
解放前,藏族世袭贵族妇女在盛大节日或出席重要庆典活动仪式时,会顶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头饰。
珍珠冠通常高20cm,直径23cm 左右,以木作胎,如纬笠式,冠内饰朱红漆后用布做内里,冠面周围由无数颗天然珍珠并点缀松石穿连布胎,尽显璀璨华贵。
珍珠冠的造型与珍珠的布置恰好迎合了“圆”与“满”的创意,它们与藏传佛教中的“圆通”、“圆觉”思想和民间文化中的“圆满”意识有很大关系。
金镶绿松石的冠顶犹如曼陀螺,这种顶戴形式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佛的佑护寓意。
珍珠冠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图中的珍珠冠(现藏于西藏博物馆,清代)高20cm,直径25cm,由上万颗珍珠层层串制而成,顶层为四层金环,内嵌绿松石。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采捕珍珠最具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亦是人工生产养殖珍珠历史最早的国家。
据《尚书》中记载,我国4000年前在淮河流域一带就已采取天然珍珠作为宫廷“贡品”。
古代采捕珍珠的用途主要是装饰、药用、死者口含。
我国用珍珠作首饰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秦汉以后以珍珠作首饰更为普遍,皇帝、后妃、宫中侍女,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手上都要顶戴珍珠饰物。
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都保存着一些皇宫中的珍珠头饰。
西藏有关珍珠的存世遗物,主要有珍藏在山南雍布拉康文成公主制作的珍珠唐卡和藏于萨迦寺忽必烈时期赐给八思巴的珍珠诏书等。
西藏最早的佩饰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这一时期的装饰品主要以陶制、石质及贝类为主,饰品形式也丰富多彩,有牌饰、项链、手镯、珏等,其色彩原始天然,制作古朴简单。
骨笄是发现最早的头饰品。
珍珠冠头饰出现的具体时间,笔者暂时没有查阅到确切记载,但是,从古格都城遗址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古格王朝时期西藏西部地区贵族佩饰的一些形制和佩戴习俗,其中就有顶戴珍珠冠的贵族妇女画像,这说明珍珠冠的佩戴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1世纪左右。
关于藏族的工艺品
藏族的工艺品以其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特点享誉世界。
以下是藏族工艺品的常见种类:
1. 唐卡:是一种用于宗教修持的滚绢画,画面通常描绘佛教题材,如佛、菩萨、阿罗汉等。
唐卡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宗教意义。
2. 雕刻:藏族工匠擅长使用牛角、骨头、石头等材料进行雕刻,创造出精美的佛像、饰品、餐具等。
其中,以以木雕最为著名,木雕工艺精湛,表现出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3. 织锦:藏族锦绣是一种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手工纺织品。
织锦用的原料是麻绸和纯羊毛,花样形态和颜色斑斓,几乎无所不包,主要作为服装、家居饰品等。
4. 银器:藏族银器多用于佩戴、家居及祭祀等场合。
银器形制丰富,款式古朴典雅,雕工精细,有许多传统意象,如藏文书法、神兽、佛像、吉祥物等。
5. 唐卡、雕刻、织锦、银器等藏族工艺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一种文化遗产,代表着藏族文化的精髓和传统。
浅析藏族传统首饰1藏族首饰的特点笔者相信大部分在电视新闻中稍微了解过藏族的人一定都会发现在藏族,无论男女都会佩戴首饰,而且首饰的分量还不小,佩戴首饰其实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们佩戴的首饰有以下几种材质:牦牛骨。
牦牛是西藏特有的生物,对于西藏人来说,牦牛是他们非常重要的家畜,藏族人的衣食住行烧耕都没法离开它,藏民喝的是牦牛奶,吃的是牦牛肉,牦牛的粪便可以用来烧火,牦牛毛可以用来做衣服、毯子和帐篷,皮也是制革的上好材料,牦牛本身也可以用来农耕、运输等等,所以牦牛对于藏族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上天赐给他们的礼物,他们用牦牛骨制作首饰就是对于自然、对于牦牛的感激和歌頌。
牦牛骨做出的首饰原始自然、粗犷豪放也象征的藏民的淳朴野性。
红珊瑚本身就是很贵重的有机宝石,长在深海、20年可长大约一寸,一公斤的红珊瑚需要将近三百年的积累,藏族人认为红珊瑚代表着吉祥、平安、护身。
藏族人的头饰很有特点,而且在西藏,不同地区的头饰是有明显的地域性区别的,在过去,以拉萨为代表,女子喜欢佩戴一种叫做“巴珠”的贵重头饰。
这种头饰形状类似于“人”字,并且将分岔的那一边向前方固定在头部。
“巴珠”上用许多的珊瑚、玛瑙、翡翠、珍珠等名贵的珠宝装饰。
这些零碎的装饰物种类繁多。
由于这种头饰名贵复杂,现在很少有人会拿出来佩戴,大部分是将其卖了或者当作有价值的艺术品收藏起来。
藏南藏北的女性在发型上也有不同的风俗。
在藏北,已经结婚的女子喜欢把头发编成许许多多细长的小辫子,有点类似于黑人的脏辫,然后再额前串上珊瑚或者是翡翠,在后脑勺的部分会编一根比较粗的辫子,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银子做的圆饼。
由于西藏冬天十分寒冷,所以在冬季他们会在头饰上面带上帽子,其中狐狸皮的帽子在藏族文化中是一种礼帽。
然而在藏南地区,尤其是牧区,已婚的女子都要编两根辫子,然后编到中间的时候就会缠入一种叫做“扎休”的彩线,这种彩线一般是由三根颜色各异的彩线组成,编完的辫子要盘在头顶,这就是她们的传统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