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九讲气流分布
- 格式:pdf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17
第10章室内气流分布10.1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10.1.1 概述空气分布又称为气流组织。
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的要求。
空调房间内的气流分布与送风口的型式、数量和位置,回风口的位置,送风参数,风口尺寸,空间的几何尺寸及污染源的位置和性质有关。
下面介绍对气流分布的主要要求和常用评价指标。
10.1.2 对温度梯度的要求在空调或通风房间内,送入与房间温度不同的空气,以及房间内有热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温度差异,即存在温度梯度。
在舒适的范围内,按照ISO7730标准,在工作区内的地面上方1.1m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C (这实质上考虑了坐着工作情况);美国ASHRAE55-9标准建议1. 8m和0. 1m之间的温差不大于3C (这是考虑人站立工作情况)。
10.1.3 工作区的风速工作区的风速也是影响热舒适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温度较高的场所通常可以用提高风速来改善热舒适环境。
但大风速通常令人厌烦。
试验表明,风速<0.5m/s时,人没有太明显的感觉。
我国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2m/s,夏季〉0.3m/s。
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 3m/s,夏季宜采用0.2-0.5m/s。
10.1.4 吹风感和气流分布性能指标吹风感是由于空气温度和风速(房间的湿度和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的局部地方有冷感,从而导致不舒适的感觉。
1. 有效吹风温度EDT美国ASHRA B有效吹风温度EDT(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 来判断是否有吹风感,定义为EDT (t x t m) 7.8( x 0.15) (10-1)式中t x,t k室内某地点的温度和室内平均温度,C;v x--室内某地点的风速,m/s。
对于办公室,当EDT=-1.7~l C, V x V0.35m/s时,大多数人感觉是舒适的,小于下限值时有冷吹风感。
气流分布模式
顾名思义就是有关于大气层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变化规律以及对气候系统和地表物质循环等方面产生影响的基本知识。
简言之,了解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并指导我们实践。
最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在努力弄清楚不同时代、不同纬度、不同海拔的风速大小和风向变化情况下的相应气温值。
根据当前测量数据绘制出各种气象图,包括世界性的热带气旋和北半球冬季寒冷期平均每天的最高气温值图。
如果将人的生命比作一部机器,那么人体血液中的含氧量就像一台电脑的硬件设备,而身体所散发的热量则像是软件设置。
在我们还没开始工作的时候,软件已经启动,能够接收信息、做出反应。
但是当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再次进行调试——改正错误。
有趣的是,两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升级。
例如:心脏在青少年时代的功率比老年时低得多;大约二十五岁左右时的肌肉组织密度远超过二十七岁时的水平……上述事实都说明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研究结果证明,虽然对我们的日常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许多自然因素早已存在,它们的强弱和分布情况也很容易被观察到,但直至现在为止,仍未找到任何一个单独的自然条件与我们的健康状态或寿命长短的显著联系。
相反,其他的因素(甚至还包括遗传)却又通过相互交叉、彼此耦合从整体上决定我们的体格特征和健康状况。
气象因素尤其是风和气压的作用对保持稳定状态是必不可少的。
- 1 -。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流知识点气流是指在大气中由于温度、气压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引起的空气运动。
地理学中的气流是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地理必修一中的气流知识点,包括气流形成、分类和影响等内容。
一、气流的形成气流的形成主要受到地球的不均热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
1. 地球的不均热引起气流地球表面的温度不均匀分布会导致气流的形成。
热带地区受太阳辐射强烈,地面温度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高空冷空气向低压带流动形成对流圈。
中纬度地区温度适中,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带,高空暖空气向高压带流动。
极地地区温度低,高空冷空气向低温地区流动,形成极地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
2. 地球自转引起气流因为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和大气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
在赤道附近,地球的自转速度最快,地面上的空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与地面接触后被拖拽,形成东风。
而在中高纬度地区,地球的自转速度较慢,空气不容易被拖拽,形成西风。
二、气流的分类根据气流的发生地和吹向地的不同,气流可以分为风带和风系。
1. 风带根据气温、气压、降水等因素的差异,可以将地球表面的带状气候区域划分为热带风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低压带、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这些不同的气候带形成了相应的气流体系。
2. 风系风系是指由不同风带相互交错形成的一种气流体系。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赤道西风和副热带高纬度西风带。
赤道西风带是指在赤道附近,东风和西风相遇形成的一条风带。
副热带高纬度西风带则是位于中纬度地区的一个重要气流带,气流在此地区呈现西风的态势。
三、气流的影响气流对地球的气候和人类活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气温调节气流的形成和运动能够改变地球各地的气温。
例如赤道附近的低压带使得热带地区温度高,而极地高压带则使得极地地区变得严寒。
2. 降水分布气流对降水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热带低压带的上升气流会形成大范围的降水,而副热带高压带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
气流流向描述以气流流向为标题,我们将探讨气流流向的相关内容。
气流流向是指空气在大气中的运动方向。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自转、地形、气压差异和气候等。
了解气流流向对于天气预报、航空飞行和气候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自转是影响气流流向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空气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了一种称为科氏力的效应。
科氏力使得北半球的气流偏向右侧,而南半球的气流偏向左侧。
这就是为什么北半球的气流在高压区顺时针流动,在低压区逆时针流动,而南半球则相反。
地形也对气流流向产生影响。
山脉、高原和海洋等地形特征会改变气流的流向和速度。
当气流遇到山脉时,会被迫上升并形成云和降水。
这种现象被称为地形抬升,它对气候和降水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气压差异也是导致气流流向变化的重要因素。
气压差异是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而产生的。
当某一地区的气压较高时,周围的空气会朝着气压较低的地区流动,形成气流。
这种气流的流向取决于气压差异的大小和分布。
气候也对气流流向有着显著影响。
不同气候区域的气流流向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流呈东西向流动,形成了贸易风。
而在中纬度地区,气流则呈西风带的形式,从西向东流动。
这些气流的存在对于全球气候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气流流向受到地球自转、地形、气压差异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气流流向对于天气预报、航空飞行和气候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气流流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运动规律,为人类的生活和活动提供更准确的气象信息。
气流的知识点总结一、气流的形成原因1. 大气的热力性质大气是被地球引力所束缚的气体,它的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当大气受到辐射热作用时,气体分子间的迅速运动,从而导致大气的热力性质。
由于大气受到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的辐射热作用,使大气产生了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现象,导致了大气的不均匀运动,形成了气流。
2. 地球物理因素(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大气流动发生了一定的旋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大气流动发生了一定的旋转。
在控制大气运动中,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赤道附近的气流向赤道方向移动,而在高纬度地区的气流则向极地方向移动。
(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也是气流形成的重要原因。
由于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几何体,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不同纬度的热量分布产生了地球表面气流的分布,这是影响气流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二、气流的类型气流根据其形成和运动特点可以分为地面气流和高空气流两种类型。
1. 地面气流地面气流是指在地面上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气流。
地面气流通常受到地形、植被和地表热量分布的影响,其形成和演变的特点与地表的特征密切相关。
地面气流主要包括地面风、地面锋、地面辐散等。
(1) 地面风地面风是指在地面上形成的气流,通常受到地形和地表热量分布的影响。
地面风的形成和演变通常受到地面高压和地面低压的影响,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地面风通常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是气象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2) 地面锋地面锋是指在地面上形成的锋面对流,通常受到地表热量分布和地面风影响。
地面锋的形成通常意味着气温和湿度的分布不均匀,可能引发强烈的气象现象,如雷暴、冰雹、龙卷风等。
(3) 地面辐散地面辐散是指在地面上形成的气流,通常受到地表热量分布和地形的影响。
地面辐散的形成通常意味着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空气的流动和对流,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2. 高空气流高空气流是指在大气中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