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社会思想史期末论文论文

西方社会思想史期末论文论文

西方社会思想史期末论文论文
西方社会思想史期末论文论文

论法兰克福学派观点之我见《西方社会思想史》期末课程论文

论法兰克福学派观点之我见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大、最主要的一个流派。它创立于30年代初,是由一群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组成的学者集团,并拥有自己的研究所和学术刊物。它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科尔施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并综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及其它现代外国哲学流派的某些观点,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和剖析,形成其独特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理论,即社会批判理论,它是使法兰克福学派得以跻身于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重要原因。1937年,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批判理论”这个名词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社会学

一社会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核心

社会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出他的几个特征:

第一,社会批判理论是以辩证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理论。它既不是纯哲学,又不是纯社会学,而是把哲学和具体科学尤其是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起来的综合性社会理论或社会哲学。批判理论采取了以往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的总体性研究社会的形式。因此,从一个角度说,批判理论既不是哲学,又不是社会学;从另一个角度讲,它既是哲学又是社会学,这两种说法都成立。

第二,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功能是“批判”,即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它的意识形态以及科学技术的否定。批判理论以控制和压迫为主体,以人的自由解放为目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全面的批判,它的任务是深入物的世界去揭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层关系。这种批判既是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因此,对发达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最基本或核心的部分。

第三,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现代乌托邦理论。批判理论家力图将事实与价值、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他们认为批判理论不是纯粹的理论,而是政治实践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批判理论家们力图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人们提供一种

解放的理论。

第四,社会批判理论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定向的。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居,将批判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同义语。在批判理论中的确包含着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分。

二阶级同化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考察了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后果,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对人民统治的特征。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自动化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劳动条件得到了改善,但人们并没有摆脱异化之苦,相反,“现实构成了一种更高的异化阶段”,使“异化了的主体被其异化的存在所吞没”。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以人的革命精神丧失、牺牲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的。

资本主义对人的统治不仅采取政治恐怖手段,而且还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形成的“合理化”原则来阻止人民参与政治,使工业社会成了“技术统治的极权社会”。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性工人减少,非生产性工人越来越多,这样,就改变了工人受剥削的地位;工人的生活状况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改变了贫困的地位,过着富裕的生活。总之,工人不再受剥削了,科学技术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由于这些变化,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削弱了,他们满足于这种富裕的生活,从而被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技术这支麻醉剂彻底地麻翻了,所以,工人阶级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都与资产阶级同化了。

三大众文化批判

现代大众文化是一种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现代文化形态。其重要特征是商品化趋向、技术化趋向、标准化趋向和强迫化趋向。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文化方面,统治阶级竭力使精神产品“商品化”和“标准化”,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无孔不入地控制人们“内心自由”这块唯一的“私人天地”。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法西斯主义肆虐全球,改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在新的社会结构之下,个人失去了其在政治,经济上的自主的声音,个人的主体性终结了. 文化工业启蒙的失败。

在此种情况下,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也以其独特的方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以商品拜物教作为其意识形态,穿着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假外衣,以一种温情脉脉的形式对大众的思想进行管制,只不过这种管制用娱乐和享受性取代了以前的强制性。比起以往的强制管制,文化工业的控制更能取消大众思考的独立性,抹平大众思想的差异性,使所有的一切都服从于资本主义的绝对权利。

最重要的是,文化工业取消了大众反思否定的能力,使他们认同并依存现有的意识形态。文化工业利用细节变化、风格变化的欺骗手段,并于权利阶层意识形态勾结,一步步的取消了人们对任何改变现状的可能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其整合一切、以普遍代替特殊的目的。在文化工业产生以前,人们能对事物进行独立自主的感知和思考,消费者能自主选择需要的消费品,其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方式和内容。在那时,高雅艺术能保持其自律性,并与通俗文化自觉区分开来。

文化工业预先决定了消费者需要感知的内容,生产出符合权力阶层经济效益的商品,消费者不再是主体,而成了实在的客体。消费什么,怎样消费均已被预先设计好了。消费者所要做的仅仅只是按照文化工业设计好的程式进行消费。这一现象集中体现在电影、电视以及以广播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上。以好莱坞为例,制片商、投资方、监制、导演构成了一组强大的权力机制,他们直接决定着受众能看到何种题材,何种风格,何种内容的影片。而层层审查制度早已保证了最终供应影片的“合法性”。当然,表面上看来,公众有选择观看何种影片的权利,但这不过是一种假象,是为了使公众顺顺当当地接受业已规定好的标准而做出的掩护。

因此当代一切标志文明的东西,既是人们控制自然界而使自己获得解放的工具,同时又是一部分人奴役另一部分人的手段。压抑性的社会管理技术性越强、越合理化,受管理的个人摆脱奴役状态就越加困难。马尔库塞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全面统治下,无产阶级已失去革命批判精神,同资本主义“一体化”了,解放人类的任务只能由具有批判意识的青年知识分子来完成。

四实证主义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一直把实证主义作为哲学上的主要批判对象,而霍克海默是这一批判的理论先驱。他认为只有彻底否定以唯科学主义与肯定主义为核心的实证

主义,才能建立以人本主义和否定主义为核心的批判的社会理论,颠覆传统理论的长期统治。归结起来,他主要批判了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倾向、现象主义倾向、科学主义倾向、肯定主义倾向和反人道主义倾向。

霍克海默认为根本不存在完全独立于理论之外的、对一切人都直接和共同的“经验”。经验总受到包含了描述它的那些语句的整个知识体系的调节,同时也根本不存在脱离思想的感觉经验。除了逻辑和经验的规律外,还有理性的作用,而支配理性的原则显然不能由经验和逻辑来证明。他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归结到一点,就是批判其反人道主义。在他看来,给人以规范性指导的理论并不是基于人的经验事实,而是依赖于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充分信念,实证主义的要害就是忽视人的主体性。他反复强调,经验事实不是纯粹被给予的,他实际上与人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人的全部感性活动的产物。

霍克海默将理性区分为“客观理性”和“主观理性”。前者以人的解放和自由为最高目标,对现实采取一种批判的、超越的态度,是“批判理性”、“解放理性”。后者以程序化的方式来测量目的,目的对它来说仅仅具有主观上的意义,直接地服务于现存的秩序,它突出手段并强调手段与目的有可能调和,它又称为“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它把世界理解为工具。它关心的是实用的目的。数达到原则、技术合理化和文化工业是是在“工具理性”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三大因素。“工具理性”对人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使其思维程式化。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这意味着人丧失自我,而自我的丧失也就等于自由的丧失。理性的工具化会导致政治上的极权主义。

而阿多诺则认为实证主义割裂对象、理论与方法,把自然科学的模式移植于社会学,片面追求精确性和定量化,在“客观性”的外衣下推崇主观任意性,并且企图排除科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和价值因素。

五小结

今天,法兰克福学派在组织上虽趋瓦解,但其社会批判理论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有相当影响。尽管在总体上讲,它是片面的,并非是科学的,但是,它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其中一些观点也不乏发人深省之处,因此,我们应该对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它也可以作为我们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要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第三版,355~382页

2.《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集(上卷)》上海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所

3.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4.《批判社会理论纪事》,中国教育出版社

5.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

任课老师:赵亮员

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简述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简述 摘要:市民社会理论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和文化社会三个阶段,哈贝马斯在市民社会理论第三阶段即文化社会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公共领域理论。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是国家权力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缓冲地带,其核心诉求是通过观念和文化的力量对抗政治权力,用观念启蒙来影响公众和政治权力持有者,不断发扬和扩大民主。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对于规范政治权力、促进后发国家理解现代性问题、启示人类解放的途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哈贝马斯;市民社会;公共领域 按照哈贝马斯的论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各种形态的国家主义。在西方,打着凯恩斯主义旗号的国家干预政策逐渐大行其道,名学宿儒绞尽脑汁为新兴的国家主义寻找学理上的论证和支撑;东方一些国家则以列宁主义为核心,建立起国家覆盖和管理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新制度。然而,当国家主义的弊端尽显无遗的时候,当国家和社会都不堪重负的时候,学术界又开始寻找一度迷失的市民社会理念,试图重建政治国家与社会的合理关系。在哈贝马斯看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分的现代性理想依然有着强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如何发挥市民社会的自治和自主量、如何复兴公共领域的理性的批判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学术界重点探讨的问题。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1)政治社会、公民社会和文明社会阶段。它主要包括古希腊和近代早期的市民社会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概念,就既有公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意思,又指文明社会和道德社会。亚里士多德对城邦和家庭做出的区分,成为后世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先声。受古典市民社会概念的影响,近代早期的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都提出了在政治社会和自然社会二分中界定市民社会的主张。在这些理论家看来,在自然社会里,或者充满争斗,或者无法永远保持自由和平等的状态,所以人们需要通过缔结契约的方式来克服前政治和前国家的自然社会的弊端。(2)经济社会阶段。主要包括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他们的理论认为市民社会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自组织生活。他们的理论也是对现代社会日益被划分为经济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社会现实的反映。但是,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的解放并不是人类的解放,市民社会的解放充其量不过是有财产的人的解放,而人类的解放需要通过市民社会的自我扬弃来实现。(3)文化社会阶段。主要包括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等从事文化批判和建构的学者与学派。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所包括的不是‘整个物质关系’,而是整个思想文化关系;不是‘整个商业和工业关系’,而是整个知识和精神生活”。葛兰西开辟的市民社会理论成为后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基础。哈贝马斯是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在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领域”概念,而且建设性地研究了公共领域的发展路径和结构转型,为后发国家理解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现代交换论文

题目:IP交换技术概论 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班级:研1409班 学号: 2140320120 姓名:马颖萍

目录 1 概述 (1) 2 IP与ATM技术的结合 (2) 2.1 IP与ATM技术比较 (2) 2.2 IP与ATM技术融合模式 (3) 2.3 具体技术介绍 (5) 2.3.1 ATM局域网仿真 (5) 2.3.2 MOPA (6) 2.3.3 IP交换 (7) 图 2.1 IP交换和MPOA的比较 (7) 2.3.4 Tag交换 (7) 2.3.5 其他技术 (9) 3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IP交换技术概论 马颖萍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IP和ATM技术融合的IP交换。并具体分析了其两种基本模型,对两种模型的各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总结,这对我们充分认识并理解IP交换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IP交换;ATM交换;三层网络 Introduction to IP Switching Technology Ma Ying-ping School of Automation,Xi’an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Xi’an 71004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P switch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P and ATM technology. It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two basic models, and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to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of two models ,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our fully 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for IP exchange technology . Key words IP switching;ATM switching;Three layer network 1 概述 Internet和ATM都是发展前景良好的技术,分别被计算机网络运营商和电信网络运营商看成是未来网络的支撑技术。Internet技术的最大生命力在于采用了全球最广泛应用和支持的TCP/IP协议,协议简单灵活,网络强健性好,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代表了网络无连接化和全球寻址的大趋势。而ATM是B-ISDN的关键技术,取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二者之长,其速度快,带宽容量大,吞吐量高,保证服务等特征为各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但是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遇到一些问题。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路由器的瓶颈问题日益明显,Internet的带宽资源变得十分紧张,网络经常发生拥塞。同时,用户业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多媒体应用的需求日益上涨;而许许多多媒体业务都对业务质量有严格要求。显然,Internet必须在提高网络速度的基础上提供QoS(业务质量)保证,否则将无法适应这些需求。ATM的技术尽管于90年代中期进入了实用阶段,但ATM一直面临市场驱动力不足的问题。ATM的网络管理过于复杂,从而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这些都使ATM是否最终能送到用户的桌面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尽管Internet和ATM各有长短,但同时存在很好的互补优势。Internet最大

公共政策论文

“三农”问题的剖析与政策及其几点建议 徐文 摘要: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好转,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果断出台一揽子计划,及时采取加强“三农”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政策;建议 Abstract: The so-called "three rural" issue refers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on these issues. In recent years, with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to achieve soun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providing important support,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In 2009, in response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maintain stead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tate Council, the overall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decisively put the package in a timely manner to strengthen the "three rural" a major step. Keywords: Country ;Agriculture; Farmer; “T hree rural issue”; Policy ;Suggestion 一、浅析“三农”问题 (一)农业问题 主要突出表现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问题。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其脆弱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增长曲线始终处于波动之中。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产—购—销一体化的体制不顺畅是现代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某些政策倾向和外部环境对农民的利益造成损害时,农民就会采用减少投入、甚至撂荒的方式表示不满,由此导致减产。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二)农村问题 关于农村问题所涉及得面实在是太宽了,包括农业和农民问题也都属于该范畴,因此它所存在的问题也是诸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从04年至08年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解决的方针及措施。从环境保护层面上,明确了加强水利、林业、草木建设,促进生态修复,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从基础政权层面上,明确了发展基层民主,深化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完善政务、村务的公开,实现基层群众自治;从收入分配层面上,明确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从社会保障层面上,明确了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和生活保障制度;等等还有许多问题及其对策。 (三)农民问题 关于农民的问题也比较多,最突出的也就是农民的文化素质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农民的文化素质通常是指其所具备的文化知识水平,反映农民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程度和掌握文化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民文化素质状况,一般是用全体

《英美报刊选读》标准答案

《英美报刊选读》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对英美报刊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认识英美报刊语言、文体、词汇、语法等基本特点,掌握英美报刊阅读的基本知识及技巧,为独立阅读英美报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特点 与该课程旧教材(第1版)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为使学生改变以往依赖教师和英汉词典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独自排解疑难词语的能力,编者不但向他们推荐工具书,并教授他们使用方法;为使他们能加深对词汇的记忆,还介绍词法和重要词根及词缀。 2.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新闻词语和扩大词汇量,本书在“新闻词语解说”中尽量结合课文,讲透疑难词语。此外还列出一些与这些词语或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词汇。 3.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读报知识,本书在“背景知识”中尽量结合课文,介绍重要的并时常见诸报端的人物、党派和组织机构等,并举例说明其重要性。 4.为使学生对新闻写作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编者较系统地说明标题的若干特点,对新闻体裁的分类、导语和写作特点及常语等做了简介。 三、教学内容 《英美报刊选读》为省开课程。 1.授课内容:重点为第1、3、4、5、6、8、13、15、17、19、20、21、24、28、30课(共15课),其它内容主要供自学。 2.课时安排: a) 学员自学:2学时/周,共30学时学完15课。 b)面授辅导:4学时/次,共4次。每学时辅导一课,最后一学时复习。 3.作业:共四次,在湖北电大网站英语本科网页上下载,课后完成,交辅导教师批改,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学员完成作业后,可浏览网页上的“答案及详解”,以加深理解,检查自己掌握的情况 四、教学建议 教师授课时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在上课时,可要求学生先回答每课后的练习题——Questions,使他们基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逐段或跳跃式选段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新闻词语和背景知识进行阅读和问答式方式讲解。如果备课充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又高,教员可采用美英教员教授母语的方法,抛开课本或讲义,只讲有关课文的重点词语、背景知识和写作手法等。这样,学生除预习外,课后还要结合教员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文

权力分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方面,除民主与法治的思想之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权力分立的理论。这一理论上承古代希腊罗马关于混合政体的思想,在近代则通过洛克与孟德斯鸠的学说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最终通过美国立国者们的“实践的智慧”而被直接发展成为一整套具体的制度设计。 一、混合政体理论中的分权思想 混合政体理论,是由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分析和研究了当时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后提出来的一套国家政体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将纯粹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要素和优点混合起来,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理效果。这种理论认为,(1)如果政治权力为一部分人所控制,不管这些人属于社会中的哪一部分,都有可能被滥用;(2)对这部分人运用权力进行控制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另一部分人拥有与之相抗衡的权力。随后为其他政治家所继承和发扬。这一理论,把君主制因素、贵族制因素、民主制因素融合到一起,使得除奴隶阶级以外的各阶级都能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他认为“共和政体中的各个因素倘使混合得愈好愈平衡,这个政体就会存在得愈久”,他的这一思想为随后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其它政治家和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一)古希腊纯粹的阶级分权思想 1、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关于国家政治的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影晌。 2、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及其中的分权思想。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希腊150多个城邦的政治制度后,对政体进行了分类: 首先他依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统治的君主政体、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政体; 依国家所要实现的目的分为:“正当的”政体和“变态的”政体,前者包括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立宪政体),这类国家是谋求公共福利的,后者则指那些只为谋求个人利益的国家,它包括僭主制(即暴君专制)、寡头制和平民制。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雅典那样的“极端的”民主制,而是较为倾向于中庸的、民主主义的共和政体,这种政体吸收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因素混合而成,故称为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的分权思想,正是在他对混合政体的推崇中体现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国家权力,不能过分集中于任何一个阶级,“不让任何阶级在政治方面获得脱离寻常比例的超越地位”,因此国家权力,应为各个阶级平衡的共同掌握。 3、评述: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分权只是一种以阶级为主体的分权思想,为“纯粹的阶级分权”。 (二)古罗马机构分权掩盖下的间接阶级分权思想 古罗马时期,生活于罗马共和时期的波利比乌斯与西塞罗继承和发扬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理论及分权思想。 1、波利比乌斯为了探求罗马强大的原因,他在罗马搜集了大量资料,悉心考察了罗马公元前三世纪到前二世纪的政治制度,完成了名著《通史》一书。在这本书中,他详细叙述了各种政体的起源和衰败的历史,吸取并发挥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的思想,对分权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2、生活于罗马共和末期的西赛罗也论述了分权理论,他主要继承和重申了亚里士多德和波利比乌斯的思想,同时也是对罗马现存制度的承认。此外,他还主张“权力从属于法律”,代表统治者力量的执政官,代表贵族和在野执政官力量的元老院,代表平民力量的监察官、保民官、平民大会,三者的地位必须由法律确立,并依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考研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考研 篇一:【考研书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考研书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0303社会学 030301社会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或203日③702社会研究方法④869社会学 869社会学参考书: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冯钢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702社会研究方法参考书: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篇二:20XX考研: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保研夏令营 20XX考研: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保研夏令营 为扩大和加强我院本科生与全国重点高校学生的交流,展现当代在校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性解决公共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选拔优秀学生攻读浙江大学研究生

项目做准备,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16年大学生公共管理创新论坛暨“启真”夏令营活动。活动时间定于7月5-8日,为期4天。 大学生公共管理创新论坛暨“启真”夏令营自20XX年开始举办,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百年文化精髓,为校内外优秀学子提供近距离认识公管学院学科、感知名师魅力的契机。本次夏令营的部分学员更有机会获得公管学院20XX年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的入场券,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有直博意愿的学员。 大学生公共管理创新论坛暨“启真”夏令营将为外地学员免费提供活动期间的食宿以及单程硬座火车票或汽车票。欢迎全国优秀大学生踊跃报名。一、报名条件 1.规模60人左右,面向国内外知名高校本科三年级学生。欢迎有特殊学术专长的本科二年级学生报名参加。 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研究能力,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秀。优先选拔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生。 3.英语水平良好。二、报名材料 1.网络报名:20XX年大学生公共管理创新论坛暨“启真”夏令营网申地址为:https://www.doczj.com/doc/3411316020.html,/ssszs/nocontrol/student/studentXly.ht m 2.同时提供以下纸质材料: “夏令营报名表”1份需由教务部门签字盖章);

西方社会思想史

《西方社会思想史》课程论文标题理想国与乌托邦 姓名骆昊 所在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专业班级社会学 学号0121111824 指导教师孙丽敏 完成日期2014年1月2日 得分

理想国与乌托邦 内容摘要: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写下《理想国》,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而时隔千年后,莫尔的《乌托邦》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乌托邦》源于《理想国》但是又高于《理想国》。该论文从体模式、生活方式、财产、婚姻男女关系分析两者的相同性,差异性。 关键词:乌托邦理想国柏拉图莫尔 柏拉图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写出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同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政治家莫尔手下的乌托邦,他们有部分观点相似,但是却还存在着差异与不同。理想国和乌托邦都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对未来设计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理想社会,这是两者的共性。但是理想国中却带有明显的阶级倾向性,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出发。乌托邦则又有很明显的民主性质。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城邦的一个贵族家庭,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社会思想家。他的社会思想模式的构建主要存在于他的巨著《理想国》之中,他有很多的空想主义成分,被称为早期的乌托邦。他的这一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奠基人托马斯·莫尔有很大影响。托马斯·莫尔出生于一个英国贵族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为人正直,最终由于与国王意见不合而被处死。莫尔著有《乌托邦》一书,对英国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构想了一个没有金钱,没有私有财产,人人丰衣足食,和睦相处的理想的美好社会。这个理想的乌托邦与柏拉图的理想国都有一定空想成分,但在有些方面却有些现实意义。所以,我想对这两个空想的理想模式做个比较。 “理想国”与“乌托邦”在政体模式、生活方式、财产、婚姻男女关系等方面有诸多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所以,我将会从这些方面将两者作个比较。 1〃政体模式: 柏拉图认为,国家有5中政体形式,由好到坏依次是王者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僭主政体。其中王主政体是柏拉图最推崇,认为是最理想、最正义的政体,认为它是最能照顾全城邦全体公民利益,各等级按其本性做自己的事并保持和谐一致的政体。在这个政体里是由一个哲学王统治的,这个哲学王“并不是用来考虑国中某个特定方面的事情,而只是用来考虑整个国家大事的。”[1](p.146)这个哲学王“是具有天赋又经过良好教育和锻炼而达到至善的人,是懂得事物的实在知识,特别是正义本身、善本身和治国知识的人,是具有一切美德中最大美德,有强烈的爱国心,能照顾全城邦利益的人。”他是“实践证明的文武双全精通战争与哲学的最优秀人物”[2](p.256)所以,柏拉图认为,由哲学王治理的社会才能使社会达到和谐,稳定,这才是一个政治修明的理想城邦!而在莫尔“乌托邦”的政体模式中与此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他所要建立的可以看成是一个民主政体。乌托邦的基层官员由直接选举产生,由30户人家选举出一名,称飞哈拉;然后再由10名飞哈拉选举出一名中层官员,称为首席飞哈拉;然后再由一个城市全体飞哈拉选举出该城市的总督,作为城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 ——浅谈光交换技术与其应用 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在现代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各种交换技术的原理、相关协议和应用。由浅及深的向大家介绍并讲解了目前网络中常用的各种交换技术和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原理;电话通信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技术;电信网信令系统;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分组交换技术和帧中继技术;宽带交换中使用的ATM技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二层交换、IP交换和MPLS技术;光交换技术以及最新的软交换及NGN技术等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要求网络能够提供多种业务,而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对于各种新业务的要求,因此各种交换技术应运而生,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业务要求。经过几个月来的不断学习,查阅资料,下面从光交换的分类、技术特点以及光交换方式三方面浅谈一下光交换技术与其应用。 光交换技术是全光通信网中的核心技术,在全光通信网络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通信网中,实现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全光通信网是宽带通信网未来的发展目标。光交换技术作为全光通信网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技术,在全光通信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交换的分类 光交换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将输入端光信号直接交换到任意的光输出端。具体来说,光交换可分为光路光交换和分组光交换2类。 (1)光路光交换 OCS基于波长上下话路OADM(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er)和交叉连接OXC(0Ptical Cross Connect),采用波长路由方式,通过控制平面的双向信令传输建立链路和分配波长,实质是一种光的电路交换方式。 在DWDM网络中,光路交换以波长交换的形式实现,即在相邻节点间的每一

《最新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提纲

06级英语专业《最新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提纲 [日期:2008-02-28] 来源:作者:王法昌[字体:大中小] 一、课程目标: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高等学校非英语专 业本科毕业生的阅读能力所提出的三个层次的要求,本课程目标为:经过本课程的学 习,使学生符合其中的较高要求和更能高要求,即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要能基本读 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纸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个词。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新英美报刊选读》。根据高职的学制,学生在第三个学期内学完本册,主要教学内容如下: 1、课堂教学内容:本教材按文章内容分为12个单元,共计48篇,文章字数大都在600-900字以内。各单元内容分别为:焦点透视、社会人生、文教医疗、财政经济、政治体制、科技军事、世界报道、观念信仰、家庭生活、艺术青春、环境保护、体育运动。每篇文章包括导读、正文、生词、难点注释、背景知识、新闻知识、阅读理解及热点思考八部分。导读部分言简意赅,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生词表列出了文中四级后的词汇(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词汇),同时注有词性和音标,并有双语解释,便于学生自学;难点注释内容翔实丰富,既能提高语言能力,又能拓宽阅读视野;背景知识用汉语介绍了文章相关历史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便于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新闻知识介绍了英美报刊的语言特点和新闻常识;阅读理解题和热点讨论题有利于帮助读者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增加中国报刊、英美文学、西方风俗文化、日常交际用语等的知识,以扩大学习者知识面、开阔其视野,加深其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从而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其文化素养。 2、实践内容:定期收听英语发射台广播的英语节目,并于每学期举行一次阅读测试、两次听力测试,同时筛选、指导学生参加口语演讲竞赛、英语戏剧俱乐部、英语戏剧表演等。 3、教学重点:前期侧重听力训练、英语会话、语法、词汇等;后期重点 在修辞、翻译、写作、练习题等方面;听、说、读、写、译贯穿始终。 三、课程教材:

留学生培养方案

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留学生) (专业代码:030301)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1.培养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作风。具有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在本学科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能力,并能提出独到见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利用专业外文资料。培养从事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同时能够适应国家相关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新闻媒体等实际工作。 2.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二、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 社会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系统中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 (一)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法学(03) 一级专业:社会学(0303) 二级学科:社会学(030301) (二)研究方向 1.文化社会学 2. 民俗社会学 3. 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 (三)授予学位 法学硕士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补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四类。硕

士研究生应修最低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各类课程学分要求如下: 1.必修课程(不少于27学分) (1)学位公共课(不少于7学分,由研究生院统一开设) (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每位硕士生根据导师要求选修3门课。每门学位基础课为54学时,计3学分。) (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9学分,每位硕士生根据导师要求选修3门课。每门学位基础课为54学时,计3学分。) (4)学术前沿专题讲座(2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15次的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或参加按学科专业组织的专题讨论,考查方式为提交会议论文或学术文章,本环节计2学分。 2.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每位硕士生选修3门课,其中1门为专业外语;1门为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每门选修课为36学时,计2学分。) 3.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需补修“中国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思想史”2门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考核合格即可,不计学分,但成绩记入档案并注明“本科”字样。 4.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2学分) (1)教育实习或社会实践 1学分 (2)科研工作 1学分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式 课程将采用主讲教师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应认真阅读导师组和导师制定书目,按时完成读书报告、资料翻译、学术评论、学年论文等作业。在此基础上,扩大阅读范围,建构良好的专业基础。学生在选定的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社会调查地点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社会调查报 告,学位论 文必须有社会调查资料支持。学生应积极申报“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或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在研究实践中提高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二)考核方式 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经审核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研究生,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高三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册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17

阶段性测试题十七(必修三第三单元评估测试)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莆田)伯利克里曾说:“雅典人纵使不能创造一切事务,但有权利判断一切事务。”与这种说法相类似的古希腊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 C.轮番而治D.认识你自己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中信息“人有权判断一切事物”,可确定A 项与其说法相似。 2.(2012·常州)西方社会思想史以普罗塔哥拉为创始人,这是因为普罗塔哥拉是第一个把某个主题加以研究的人。这个主题是() A.人的周围世界B.人和人类社会 C.人的道德价值观D.人的尊严和解放 【答案】 B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普罗塔哥拉属于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研究的主题是人和人类社会。 3.(2012·湖南师大附中)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这表明() A.人文主义已经兴起

B.人文主义只是个别 C.宗教束缚依然严重 D.神学思想仍然占统治地位 【答案】 A 【解析】“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兴起,排除C、D两项;马基雅维利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说明人文主义不是个别现象,排除干扰项B项。 4.(2012·郴州)美国学者罗伯特·E·勒纳认为“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与这一观点直接相关的是() A.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文艺复兴的发展 C.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D.启蒙运动的兴起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关键词“科学、方法”“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这开始于文艺复兴,故选B项。 5.(2012·滨州)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答案】 D 【解析】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是智者学派的弱点,排除

现代交换原理论文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 ——交换机原理功能及前景 程控交换机,全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与之对应的是布线逻辑控制交换机,简称布控交换机),也称为程控数字交换机或数字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它以计算机程序控制电话的接续。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成控制、接续等工作的电话交换机,是由可编程序控制的、采用时分复用和PCM编码方式的、用于提供语音电话业务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电话交换机。 程控用户交换机有很多种类型,从技术结构上划分为程控空分用户交换机和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两种。前者是对模拟话音信号进行交换,属于模拟交换范畴。后者交换的是PCM数字话音信号,是数字交换机的一种类型。 如果从使用方面进行分类,可分为通用性程控用户交换机和专用型程控用户交换机两大类。通用型适用于一般企业、事业单位、工厂、机关、,学校等以话音业务为主的单位。容量一般在几百门以下,且其内部话务量所占比重较大,一般占总发话话务量的70%左右。目前国内生产的200门以下的程控空分用户交换机均属此种类型,其特点是系统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维护量较少。专用型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单位,根据各单位专门的需要提供各种特殊的功能。 用户交换机的作用 用户交换机是机关工矿企业等单位内部进行电话交换的一种专用交换机,其基本功能是完成单位内部用户的相互通话,但也装有出入中继线可接入公用电话网的市内网部分和网中用户通话(包括市通话,国内长途通话和国际长话)。由于这类交换机系单位内部专用,故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加若干附加性能以提供使用上的方便。因此这类交换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用户交换机是市话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话交换机的一种补充设备,因为它为市话网承担了大量的单位内部用户间的话务量,减轻了市话网的话务负荷。另外用户交换机在各单位分散设置,更靠近用户,因而缩短了用户线距离,节省了用户电缆。同时用少量的出入中继线接入市话网,起到话务集中的作用。从这些方面讲,使用用户交换机都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因此公用网建设中,不能缺少用户交换机的作用。 用户交换机的前景 用户交换机在技术上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程控用户交换机,采用新型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不仅可以交换电话业务,而且可以交换数据等非话业务,做到多种业务的综合交换,传输。为各单位组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创造了条件。目前

公共政策期末考试

1,公共政策的含义 Public policy is whatever governments choose to do or not to do. 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做与不做的事情。政府要处理许多事务:调节社会内部冲突;动员人民协同对外;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象征性的奖励与实质性服务;以税收的形式,从社会中汲取资金。因此可以说,公共政策涉及调节个体行为,构建官僚体系,分配利益,征税,或同时完成这些事务 2,研究公共政策的意义 Political science is the study of politics---the study of “who gets what when and how”. It is more than the study of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political science is als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的学问,它研究的是“谁得到了什么,何时得及如何得到”等问题。因此政治学不仅限于对政府制度的研究,政治学也要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即描述和解释政府行为的原因及结果 3,我们从政策分析中主要可以学到什么? First, we can describe public policy---we can learn what government is doing (and not doing) in welfare, defense, education, civil rights, health, the environment, taxation, and so on. 第一、描述政策政策分析,我们能够描述公共政策------可以得知政府在社会福利、国防、教育、公民权利、医疗卫生、环境、税收等领域里正在做的事情(或者不做的事情)。Second, we can inquire about the causes, or determinants, of public policy. Why is public policy what it is? Why do governments do what they do? We might inquire about the effects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processes, and behaviors on public policy. 第二、调查原因。通过政策分析我们能够探究公共政策形成的原因和决定性因素,为什么公共政策是这样的?为什么政府做这些事情?为此,我们可以探寻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对公共政策产生的影响。 Third, we can inquire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r impacts, of public policy. 第三、探究结果。通过政策分析,我们能够追寻公共政策的结果或产生的影响。 4、政策分析的含义 对政策的调研、制订、分析、筛选、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 A primary concern with explanation rather than prescription. 1、政策分析主要关注的是政策的解释说明而不是提出政策建议 A rigorous search for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public policies. 2、政策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原因与结果 An effort to develop and test general propositions about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public policy and to accumulate reliable research findings of general relevance. 3、政策分析还试图发展并检验关于公共政策因果的一般性命题,以及积累具有普遍意义 的、可靠的研究结果 5、政策分析的局限性 一、政府权力的有限性Limits on Government Power 二、社会问题认定上的分歧Disagreement over the Problem 三、政策解释的主观性Subjectivity in Interpretation 四、人类研究设计的局限性Limitations on Design of Human Research

英美报刊选读期末考试题

I.Read the following short passages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20 % ) Passage 1 GENEVA-A 38-year-old Spanish man briefly hijacked 抢劫a French airliner on Majorca Sunday and threatened to blow it up to protest 抗议France's plans to resume nuclear testing, then surrendered in投降放弃Geneva without a struggle after releasing 298 passengers and crew. An official at Geneva's Cointrin Airport described the man as unbalanced. a .A Spanish man hijacked a French airline to protest France's nuclear testing. b. A Spanish man who had threatened to blow up a French airline surrendered in Geneva. c. A Spanish man who had hijacked a French airline surrendered in Geneva. Passage 2 TOKYO-When Compaq Computers康帕电脑and Dell Computer invaded 进入the Japanese market three years age with personal computers selling for half the price of the local varieties当地品种, rival竞争对手Japanese companies braced for trouble准备应付动乱. But instead of killing the Japanes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 the American onslaught猛攻liberated 放纵it. Proceed by what is known as the “Compaq Shock康帕冲击,” Japanese manufacturers have become fiercer competitors, cutting their prices drastically. The result has been a boom in sales that is benefiting the Japanese manufacturers as much as the Americans. a. American and Japanese computer companies compete to win the Japanese market. b. “Compaq Shock,” has benefited Japanese market. c.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American and Japanese computer companies has helped the computer sales boom in Japan. Passage 3 PARIS-A bomb 炸弹exploded at a crowded street market in Paris near the Place de la Bastille Sunday morning, leaving four people slightly hurt. The police said that the bomb, packed into a pressure cooker and hidden in a bag under a vegetable stand, did not cause greater damage because of a malfunction.功能失常But the incident clearly left a deep impact on Government

南开社会学考研·社会学理论部分真题汇总

南开大学社会学理论部分真题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2010 简述社会分层造成的社会反应 简述韦伯对社会冲突论的影响 简述当代中国性别角色变迁 简述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简述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 简评布劳对社会交换论的贡献 2009 当代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些共同议题 举例说明社会问题过程的三个阶段 简述吉登斯的“双重解释学”思想 简述社会交换论的思想来源 试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体系的主要特征 简评米尔斯对社会冲突论的贡献

2008 请举例分析亚文化的正、反功能。 简述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犯罪现象的主要特点。如何理解贫困问题分析的文化视角和结构视角? 简述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基本命题。 简述功能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 简评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 2007 如何理解社会分层中的“地位不一致”现象。简述舆论形成的要素、过程和功能。 简述迪尔凯姆的宗教社会学观点。 什么是社会问题?如何识别社会问题? 简述布鲁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原则。 简述经济行为分析的社会学视角。 2006 简述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 简述西方学者论“后现代化”的主要观点 简述戴维斯和摩尔提出的功能主义社会分层观如何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 试述默顿的“中层理论”思想。 简要评述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2005 试述性别分层的社会学理论 试述文化的构成 试述社会运动发展的“资源动员”理论 试述现代化的构成要素

试述社会学的研究模式 简要评价“功能主义”、“冲突论”和“互动论”。 2004 试述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 简述科层制的优缺点 影响社会化的主要社会环境 历史上的分层制度都有哪些? 简述功能论的基本观点 简述标签理论的主要观点 2003 简要说明学习社会学对个人有哪些作用 简述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 简述文化的基本功能 简述西方社会学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请说明组织的目标体系 简述社会控制的基本形式 简述“科层制”理论的基本观点 2001 简述唯实论和唯名论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立场 人类婚配模式有哪些共同特点 不平等在社会分层结构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文化传播如何影响社会变迁 为什么说社会化不足和社会化过度都会妨碍个人成为胜任的社会成员2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