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关键件件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4
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开关控制设备产品所使用的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要求.
2总则
2.1本公司需做确认检验的关键件确定为:绝缘支撑件、主电路用接插件、铜母排、互感器
及获得CCC认证的电器元件
2.2批量与样本的计量单位应尽量采用购入合同(或发票)上规定的计量单位,
如果为了便于取样本允许将原来以重量作为计量单位的物资,按其实物状
态转为以“张”、“条”、“盒”、“桶”、“捆" 、等单位来计量,但应在检验记录单上注明。
2.3质检人员应在已进行过进货检验的关键件、材料中随机抽取进行确认检验3电器元件(已获得3C认证的电器元件)
3.1确认检验项目:生产厂或供货单位提供的3C证书的有效性
3.2确认检验方法:在CQC网站上查询其证书的有效性。
3.3确认检验周期:每年进行一次。
4铜母排
4.1确认检验项目:B边弯曲、电阻率、抗拉强度与伸长率、硬度
4.2确认检验方法:由生产厂或供货单位提供相关检验报告。
4.3确认检验周期:每年一次。
5绝缘支撑件
5.1确认检验项目:耐热性能试验、着火危险性试验、介电性能、短路耐受强度验证
5.2确认检验方法:由生产厂或供货单位提供相关检验报告。
5.3确认检验周期:每年一次。
6互感器
6.1确认检验项目:精确等级、额定变比、极性、绝缘电阻、工频耐压、比差、角差
6.2确认检验方法:由生产厂或供货单位提供相关检验报告.
6.3确认检验周期:每年一次。
编制/日期:审批/日期:。
1目的对重点元器件和资料的查验/ 考证及按期确认查验,保证重点元器件的产质量量连续达到认证产品要求。
2范围本程序合用于认证产品的重点元器件和资料的查验/ 考证及按期确认查验。
3职责3.1质检部负责对重点元器件和资料的查验/ 考证及按期确认查验。
3.2生产经营部负责对重点元器件和资料的查验/ 考证及按期确认查验表记。
4程序4.1重点元器件和资料的查验/ 考证4.1.1对生产购进的重点元器件和资料,库房保存员查对送货清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目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填写《进货查验记录》交给查验员。
4.1.2查验员依据《进货考证规程》进行全数或抽样考证。
a)库房保存员依据合格记录或表记办理入库手续;b)考证不合格时,查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办理。
4.1.3紧迫放行当生产急需来不及考证,在可追忆的前提下,由生产车间填写《紧急(例外 ) 放行申请单入经生产负责人同意后,一联保存,一联交质检部,一联交库房。
a)库房保存员依据同意的《进货考证记录》按规定数目留取同批样品送检,其他由查验员在领料单上注明“紧迫放行”后放行;车间在后来生产记录上也应注明“紧迫放行” 。
b)在放行的同时,查验员应连续达成该批产品的查验:不合格时质检部负责对该批紧迫放行产品进行追踪办理。
4.2重点元器件和资料按期确认查验4.2.1实行的机遇a)采买的重点元器件和资料批量较大,使用达二分之一时;b)库存的重点元器件和资料靠近保存限期时。
4.2. 2 频率及项目a)频率履行《进货查验规程》的取样规定。
b)项目履行《进货查验规程》的查验项目规定。
4.2.3拜托按期确认查验a)供给商(供方)供给的重点元器件和资料材质单内容少于标准要求时,经和供给商磋商拜托外面查验机构进行按期确认查验。
b)供给商 ( 供方 ) 供给的重点原资料用于产品制造经我企业按期确认查验存在产质量量问题,在供给商 ( 供方 ) 不认同的状况下拜托外面查验机构进行按期确认查验。
关键元器件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SF-QP8.2.4-2005-1 1目的对关键元器件进行控制,确保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要求。
2主题内容本程序规定了关键元器件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的目的和要求。
3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合格供方所提供关键元器件的控制,对关键元器件进行定期确认检验。
4职责4.1质检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的定期确认检验进行验证;4.2供销部、生技部配合质检部的工作。
5程序5.1对供应关键元器件的供方,除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外,非CCC认证合格产品还需提供定期确认检验报告,每年至少一次,由质检部确认后,才能供货。
CCC认证产品由供销部上网查询其CCC证书的保持情况进行验证,并保留网页打印记录作为确认。
5.2关键元器件的品种为铜排、绝缘隔板、热缩套管、空气开关。
5.3关键元器件定期确认检验报告的内容符合以下要求:5.3.1铜排a.外观无碰伤、变形、开裂等缺陷,几何尺寸达到规定要求等;b.含铜量≥99.9%;c.电阻≤0.0177774Ωmm /m(20℃);d.折边在铜排任一处折弯90°,折弯处无裂纹。
5.3.2绝缘材料、热收缩套管a.外观表面光滑、厚薄均匀,无气孔、开裂、疏松现象,热收缩套管整体自由状态无硬的折横;b.耐电压3000V,无击穿。
5.3.3空气开关(塑壳断路器)空气开关为国家CCC认证产品,可以对其CCC证书的保持情况进行验证作为确认检验,按5.1条执行。
生产进货时进货检验应包含以下验证:a. 外观:铭牌数据齐全、完整、表面被复层,绝缘件完好无损、坚固件无松动、接地装置可靠,标志清楚b.手动试验:可动部位灵活,无卡滞现象;分合闸迅速、可靠;手动操作5次无异常。
c. 绝缘电阻:导电部位与外壳绝缘电阻≥20MΩ。
6支持性文件和记录《采购控制程序》SF-QP7.4-2004《进货检验记录》SF-QR8.2.4-01《关键元器件定期确认检验记录》SF-QR8.2.4-10。
文件名称:关键元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程序文件类别:程序文件生效日期: 2017年7月1日编制:品质主管签名:审批:总经理签名:目的为了保证关键元器件材料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
范围涉及本公司生产所需关键元器件材料。
职责品质主管负责本程序的运作与维护。
内容1.0 品质主管根据送样认证检验机构提交报备的零件清单编写《关键元器件明细表》,收到认证检验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后,核对报告所附的元器件清单,品质主管对在清单上列出的物料,执行本程序所要求的检查,核查其一致性。
2.0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2.1品质主管根据认证产品的技术要求编制《来料检验和判定标准》,尤其对关键元器件清单上所列的元器件名称,明确其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准则及使用的检测设备,经品质主管审批后作为检验的依据。
对于本公司不具备检测条件的项目,要求提供该元器件的供方提供其出货检验报告,本公司IQC人员对来料按要求监督检验,以确保关键元器件材料满足所规定的要求。
2.2 IQC按《原材料运作管理程序》和相应零部件的《来料检验和判定标准》对物料进行检验,并填写《来料检验记录》。
2.3 IQC根据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标识,合格的由采购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的依《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3.0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3.1 关键元器件的检验项目除按照《原材料运作管理程序》及相应零部件的《来料检验和判定标准》每批次进行进货检验外,每一年至少还要对其进行一次确认检验;3.2 检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由本公司完成,检验项目及要求依照《关键元器件确认检验项目》,也可由供应商完成。
当由本公司检验时,应保存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当由供应商检验时,供应商需按照3C认证的规定执行,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确认检验的记录、合格证明和有关检验数据等。
3.3对有些供应商和本公司都不能做的检验项目,必须要求供应商在规定期限内一定要送到有能力的检验机构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
1、目的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本公司的需要和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日常进货检验和定期确认检验。
3.职责3.1技术部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采购要求和检验标准。
3.2质检部负责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日常进货检验和定期确认检验。
4 程序4.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4.1.1对购进的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填写送检单,通知检验员检验。
4.1.2检验员根据《进货检验规范》进行验证或验收,并填写相应的“原材料入库质量检验记录表”。
4.1.3进货检验合格时,检验员通知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或放置于“不合格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1.4检验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
进货检验员根据相应的检验规程采取相应的检验方式。
4.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4.2.1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质检部每年一次对其进行确认检验。
4.2.2定期确认检验一般由供应商按本公司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方法进行,检验员只验证其检验报告。
检验内容见《进货检验规范》。
4.2.3对CCC认证范围内的元器件和材料,必须通过CCC认证,定期确认检验时只验证其证书的有效性即可。
4.3 检验员应保留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和定期确认检验记录、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及质量证明资料等。
5 相关文件5.1 《进货检验规范》5.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 相关记录6.1 《进货检验记录表》关键件进货检验和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一、引言在制造过程中,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制造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制造企业应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本文将就该程序进行详细的描述。
二、程序目标该程序的目标是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程序实施步骤1.制定程序计划: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计划,并确定相关的检验标准、方法和设备。
2.检验计划执行:按照计划进行定期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材料成分分析等。
检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和跟踪检验结果,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3.异常处理: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材料成分不符合标准、器件性能不稳定等,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更换供应商、调整生产工艺等。
4.供应商管理: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管理,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
5.记录和报告:对每次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
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四、程序实施要求1.确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需要,明确哪些元器件和材料是关键的,需要进行定期确认检验。
2.制定检验标准和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如显微镜、测试仪器等。
4.确保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检验工作需要由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制造企业应确保技术人员具备必要的培训和能力。
5.建立相关记录和档案:对每次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查阅和分析。
六、程序实施结果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的实施结果应是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
通过定期确认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为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支持。
七、程序评估和改进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关键原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第B版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分发编号:
生效日期:
1.0 目的
正确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确认检验,满足认证实施规则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获CCC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3.0 职责
品管部: 负责关键原材料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并保存确认检验记录。
4.0 工作程序
品质部门对于获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定期确认检验,具体要求见附表《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对于有CCC/CQC认证证书的关键元器件定期确认检验的方式是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网站查询证书的有效性。
对于没有CCC/CQC认证证书的关键元器件或原材料由供应商提供满足附表要求的检验记录,若供应商无法完成,则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完成。
定期确认检验不合格的关键件和原材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5.0 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0相关表单
无
附表1:
主叫号码显示电话机——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附表2:
GSM固定无线电话机——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及定期确认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和验证控制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范围适用于所有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
3职责所有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由质检部门门负责。
4程序内容4.1检验或验证的确定4.1.1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进厂时,由仓库通知质检部门门检验。
4.1.2质检部门门应及时安排检验人员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要按零部件和材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或验证。
4.1.3经使用质量稳定及本厂暂无能力进行检查的关键零部件,每次进货时应验证并保留其产品的出厂合格证。
每季度要求其提供1份符合其制造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
4.1.4质检部门门应确认在强制性认证范围内的关键零部件的型号、规格、主要参数、品牌、外包装使用是否与要采购相符,不得随意替换。
4.2 正常检验和验证仓管员核实进料的采购单上的名称、数量、型号规格等无误后将进料放在待检验区域,交质检部门门指定的质检员签收。
质检员确认进料是否与订单、物料清单之规格是否相符。
检验和试验完毕,检验员将检验和试验的具体内容(外观、计测、试验等)填写于相应之《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表》表中,并对检验和试验结果进行合格与不合格判定,交主管审核。
4.3 定期确认检验4.3.1检测项目参见相关支持性文件的检测项目规定。
4.3.2定期确认的频次每年进行了一次定期确认。
4.3.3定期确认的方法要求具有3C认证、出口许可证或质量安全认证的安全件的供应商提供每年通过的复查报告或其产品确认检验报告,对非获得认证的关键件要求供应商按相关产品国家标准检测并提供确认检验报告。
4.3.4定期确认结果评定由本厂质检部门进行确认,符合产品各项指标的,继续保持《合格供应商管理名录》。
不符合指标的,取消其供应商资格,重新选择供应商。
4.3.5对供应商的确认报告或工厂复查报告要归档保存(至少两年)。
5表格记录《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表》《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记录表》。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的理解和实施2009-09-06 22:31在国家认监委于2001年颁布的首批47份《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以下简称“认证实施规则”)的“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中,都在3.2条款提出了以下要求: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以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本文就如何理解和实施“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以下简称“关键件”)的定期确认检验”谈几点看法。
一、对“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的理解要准确理解这一要求,需准确理解“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和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
关键件:对最终产品的主要/关键质量特性有重要影响的元器件、零部件和材料。
比如,空调器和电冰箱中的压缩机,被称为这两类产品的心脏,它决定最终产品的制冷量、功率、噪声、温升、非正常等多个关键质量特性,是空调器、电冰箱中的关键件;电风扇、吸油烟机中的电机,影响着最终产品多个与安全、性能有关的质量特性,是电风扇、吸油烟机的关键件。
定期确认检验:按一定频次或周期对关键件的全部或部分质量特性实施的检验,属采购物质日常管理方式之一。
在“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中提出对关键件定期进行确认检验的目的,在于关键件对最终产品质量特性有重要影响,一旦不合格,直接导致最终产品不合格,而关键件的一些关键项目、易产生不合格的项目,一般工厂在日常进货检验中不做检验或无法实施检验。
为了有效控制关键件的质量,确保关键件持续满足认证要求,要求工厂对关键件实施定期确认检验。
二、“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的实施工厂要有效实施这一要求,涉及关键件的确定、每类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项目的确定、检验实施机构的确定、检验频次的确定等四方面内容。
在“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3.2条款中,对这四个方面没有提出具体要求,由工厂从确保关键件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和自身要求的目的加以考虑和确定。
1.关键件的确定识别和确定关键件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认证实施规则》或其补充件中规定的关键件,如《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认证实施规则》附件4的“安全元器件清单”所列的元器件,《照明设备认证实施规则》附件2的“关键元器件和零部件” 所给出的零部件和元器件;二是虽然《认证实施规则》没有给出,但对最终产品的主要/关键质量特性有重要影响的元器件、零部件和材料,如电器产品中普遍使用的非金属材料、电热水器的发热管等。
关键件定期确认
检验规程
编号:WI-10
(版次1.2)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XXXXX 发布
2013-08-02发布2013-08-02实施
为确保本公司所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符合本公司的质量要求及强制性CCC认证要求,特制定定期确认检验规程如下:
1、定期确认检验频次: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确认检验,二次确认检验的时间间隙最多不超过12个月。
2、检验方案
要求供应商提供按相关产品的检测报告,如供应商某些项目自己没有能力检测,可委托国家认可的检验部门进行确认检验。
3、判定准则:
检验要求所有项目合格后,判定检验通过。
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检验不通过。
发现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置。
4、检验项目和要求:
5、对供应商提供确认检验的报告以及其他相关的确认检验证据要归档保存(至少三
年)。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1、目的
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产品所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认证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
3、职责
质管部负责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技术部负责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文件的编制。
4、工作程序
4.1 定期确认检验项目及规定
4.1.1 技术部按有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对关键元器件定期确认检验项目作出规定,在《外购、外协零部件质量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定期确认的检验项目、方法、判定准则和频次要求。
4.1.2 质管部对定期确认检验项目按定期确认检验周期进行确认。
4.2 定期确认检验
4.2.1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工作主要由质管部完成,供应科配合,具体根据各种车型的《关键零部件清单》、《外购、外协零部件质量检验规程》。
4.2.2 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确认检验报告应经公司确认,确保符合规定定期确认的检验项目、方法、判定准则和频次要求。
4.3 定期确认检验记录
4.3.1 定期确认检验应有记录
4.3.2 定期确认检验至少应保存2年
4.3.3 定期确认认证检验报告及记录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要求。
4.4 定期确认检验采取委托检验选择有资格的检验机构。
5、支持文件
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和验证程序
6、相关记录
JL8.2.4-01-1 《外协外购件质检单》。
1.目的
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保证关键元器件的产品管量持续达到认证产品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
3.职责
品管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
采购部:负责要求供应商及时对检验或验证中出现问题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处理。
4.程序
4.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4.1.1对生产购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清单确认物
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
4.1.2检验员根据本公司检测能力,严格按照《进料检验规范》执行,在
些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检测频率、抽样方法、检测项目、检测内容、检测方
法、判断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对于无检测能力的项目,由供应商自
行检验或验证,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
对重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并且本身是生产厂家的,本公司要求其提供产品的检验标准,若是中间商的则要求提供质量保证协议、每批产品的检验记录、合格证明等文件。
一般的关键元器件除本公司内部检验外,只需要求提供质量证明,并填写《IQC 检验报告》。
仓库保管员根据合格记录或标识办理入库手续;
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采购及时跟进不合格品的处理.
4.1.3紧急放行
当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在可追溯的前提下,由生产车间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入经生产负责人批准后,一联留存,一联交品管部,一联交仓库。
仓库保管员根据批准的《IQC检验报告》按规定数量留取同批样品送检,其余由检验员在领料单上注明“紧急放行”后放行;车间在其后生产记录上也应注明“紧急放行”。
在放行的同时,检验员应继续完成该批产品的检验:不合格时品管部负责对
该批紧急放行产品进行追踪处理。
4.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
4.2.1关键元器件材料定期确认的项目及频次见附表一、关键元器件和材
料的定期确认要求。
4.2.3委托定期确认检验
✧定期确认检验由提供该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来完成,若该供应商
也无法完成,则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完成。
本公司只对检测记录进行验证。
对于供应商完成的检验,其记录应包括所涉及的产品、所覆盖的数量、检验的项目和结论及供方检验人员或授权人员的签名或盖章,否则无效。
✧供应商(供方)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材质单内容少于标准要求时,经
和供应商协商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定期确认检验。
✧供应商(供方)提供的关键原材料用于产品制造经我公司定期确认检验存
在产品管量问题,在供应商(供方)不认可的情况下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定期确认检验。
4.2.4当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检验不合格时,工厂需对使用该关键元器
件的认证产品立刻停止生产,已生产完入库的,则需进行封存,停止出库。
对于留入市场的认证产品,则需追回,严格按照相关产品的认证标准要求
执行。
5.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进料检验规范》
6.相关记录
《IQC检验报告》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确认检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