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C-QC-016 过程检验、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455.21 KB
- 文档页数:14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1.目的对生产线终端的产品实施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确保产品满足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所规定的要求,保证未经检验和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可加贴标志。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线终端的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3.职责3.1品质部和技术部负责对认证产品的例行检验/验证。
3.2品质部负责认证产品的确认检验/验证。
3.3品质部和技术部负责保存例行检验/验证的记录,负责保存确认检验/验证的记录。
4.工作程序4.1例行检验控制4.1.1例行检验必须在进货检验和过程检验完成后且满足规定的要求的基础上对生产线上的终端产品进行100%检验。
4.1.2品质部根据《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所规定的项目进行例行检验,如电器结构检查、抗电强度、电源端子干扰电压、辐射干扰场强等。
测量检验合格后,才可加贴认证标志、,同时应填写《例行检验报告单》。
4.1.3在例行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由质检主管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 确认检验控制4.2.1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
确认检验的产品可以在生产线末端或成品仓库中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抽样测试。
4.2.2品质部制定《例行检验确认检验规程》,规程中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判定准则、检验频次、检验单位等;当本厂因缺少检测仪器无法对确认检验时,可委托实验室检测。
规程经总经理审批后,质检主管应严格执行,同时应保存确认检验记录。
4.2.3产品的电气结构、产品的安全件和对产品电磁兼容性能有重要影响的零部件完全相同的可作为一个单元申请认证,原则上应明确同一单元内产品的具体型号。
4.3 质检员的认可、培训4.3.1根据本公司检验测量的需要,由文件管理员提出,质量负责人组织对质检员的培训。
4.3.2对质检员必须进行资格鉴定合格后,才能上岗。
确认检验控制表产品名称标准试验项目(标准条款编号)确认检查备注扫描仪GB4943 1.标记与说明(1.7)一次/半年委外检测2.电气结构检查(2.10) 一次/年委外检测3.对地泄漏电流(5.1) 一次/年委外检测4.抗电强度(5.2、6.2) 一次/半年委外检测5.接地电阻(2.6.3.3) 一次/半年委外检测6.直插式AC电源适配器插头尺寸一次/半年委外检测GB9254GB17625.17.电源端子干扰电压两年委外检测8.辐射干扰场强两年委外检测9.谐波电流两年委外检测5.相关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例行检验报告单》《确认检验报告单》《例行检验确认检验规程》。
1、目的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产品进行100%的检验,确保批量生产的产品符合消防产品认证一致性要求。
确认检验是质量保证措施的一部分,由公司计划和实施的一种定期抽样检验。
目的是考核公司生产的认证产品质量稳定性,认证产品一致性,从而验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消防类强制性认证产品。
3、职责3.1 技质部负责制定检验和试验的工艺规程,明确检验和试验内容、方法和要求。
3.2 技质部按产品一致性要求、图样、技术文件、相关标准编制检验规程。
3.3 技质部部负责例行检验的实施,对检验结论负责,并作好检验记录,负责检验记录的归档、保管。
3.4 质量负责人负责确认检验产品的抽样3.5 技质部部组织实施确认产品的检验,并负责确认产品的检验记录的归档、保存。
4、检验依据GB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CNCA-C18-01:2014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火灾报警产品)CCCF-HZBJ-02(A/0)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火灾报警产品/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产品《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产品例行检验规程》《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产品定期确认检验规程》5、相关支持性文件《记录控制程序》《认证标志的管理和使用程序》《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6、例行检验工作程序6.1 在产品生产的最后阶段除包装和加贴标志外,不再进一步加工,由生产车间提出检验申请。
6.2质检员依据申请产品的批次、型号规格,依据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描述、系统图、总装图、电气原理图、安装接线图和产品《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例行检验规程》,进行 100%的检验。
6.3质检员按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并对检验结果做出判定,合格的产品由授权质检员施加检验标识,然后由授权质检员按《认证标志的管理和使用控制程序》施加认证标志,转入《包装、搬运和储存》控制工序。
6.4质检员对不合格产品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由技术质检部组织相关部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装置运行控制程序
一、目的:对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定期进行运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二、范围:适用于CQC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
三、职责:质检部负责制定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的运行检查规范。
由第三方负责实施对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的运行检查。
四、程序:
4.1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包括耐压试验台、兆欧表、双臂电桥等。
4.2 周期:每3个月进行一次。
4.3 检验方法:
4.3.1耐压试验台:①可用串接电阻,使之流过电流为规定泄漏值时其报警是否正常;②电压值:可用一电压表并联比对;③时间值:可用相应的计时仪(如秒表等)来比对。
4.3.2兆欧表:用短接法。
当表臂两端短接,摇动手柄,指针应指向零位;当表臂两端开路时,摇动手柄,指针应指向∞为正常。
4.3.3双臂电桥:用标准电阻法(1)用自制或购买的0.1~0.001Ω的电阻一只,作为样件。
(2)用测试仪测试标准电阻,其示值应与样件相符。
4.4 质检部提供相应的检测、监视装置;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保证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性。
4.5 质检部保持相应的检验记录。
4.6 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质检部。
质检部应追查使用该设备检测的产品流向,再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
质检部应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并重新校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7 质量标准记录《运行检查记录》。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1.目的排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一切偶然性损伤和保证3C认证(型式认可)消防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从而使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保持一致。
2.范围适用于3C认证(型式认可)消防产品检验。
3.职责4.工作程序4.1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识别根据消防产品3C认证(型式认可)实施规则的要求,把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作如下定义:A.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B. 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
4.2 根据消防产品3C认证(型式认可)实施规则和××××标准的有关要求,对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作如下规定和实施。
4.2.1.1 检验应满足消防产品3C认证(型式认可)实施规则的要求及××××标准的要求,并填写《例行检验记录》××××-××。
4.2.1.2 检验方法、判定等按作业指导书《检验/试验导则》××××-××及《检验/试验大纲》××××-××规定执行。
4.2.1.3 对例行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要做出明显标识,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1.4 在例行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率接近公司规定值时,检验员应根据情况及时通知操作者注意加强控制;当不合格品率超过规定值时,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按《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
3C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1. 目的:对产品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厂母线槽及GGJ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柜以及各式开关柜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活动。
3. 职责:3 .1质量技术部负责对本厂生产的产品进行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3.2质量技术部组织对本厂生产的产品进行确认检验,本厂不能完成的项目,可委托第三方进行。
4. 工作程序4.1 产品进行例行检验的项目:a.一般检查b.工频耐压试验;c.保护措施和保护电路的连续性检查;d.绝缘电阻的验证e.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验证f.防护等级验证4.2例行检验的内容及方法4.2.1一般检查a 检查连接,接触是否符合要求;b 成套设备与技术数据、标志、电路图、接线图、资料是否相符。
c 对机械操作元件、联锁、锁扣等部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d 必要时进行通电操作试验4.2.2工频耐压试验a 施压值及施压时间见产品例行检验记录;b 施压部位:①断路器的所有带电部件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②每极和为此试验被连接到成套设备相应连接的裸露导电部件上的所有其它极之间;③绝缘手柄(施压为主电路Ui的1.5倍)4.2.3保护措施和保护电路的连续性检查接地电阻≦100mΩ验证保护电路有效性.测量相应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电阻.4.2.4绝缘电阻的验证至少为500V的绝缘测量仪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1000Ω/V;4.2.5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验证a. 电气间隙:CCKX型母线:≥10mm;GGD、YTZX及其他:≥5.5mm;GGJ:≥10mmb. 爬电距离:CCKX型母线:≥12mm;GGD、YTZX及其他:≥10mm; GGJ:≥14mm4.2.6防护等级验证按GB4028规定的的实验方法进行5.1 确认检验5 .1.1 确认检验的项目:a.一般检查b.工频耐压试验;c.保护措施和保护电路的连续性检查;d.绝缘电阻的验证e.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验证f.防护等级验证5.1.2确认检验的内容及方法5.1.2.1一般检查a)检查连接,接触是否符合要求;b)成套设备与技术数据、标志、电路图、接线图、资料是否相符。
例行检验及成品确认检验控制程序(ISO9001-2015/CCC)1.0目的确保本公司过程及成品符合强制认证/CQC认证标示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要求及产品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生产过程、成品例行检验及确认。
3.0定义与术语(无)a.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b.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
4.0职责a.生产部负责实施自检及检验合格后的包装防护;b.品管课负责制定制订相关的产品检验标准及生产最终阶段的强制认证产品质量,实施例行检验与确认检验;5.0作业流程5.1首件检验a.当每批生产开始运行前,生产变更或生产有超过一天以上的停顿时,均应进行首件确认。
b.旧产品首件确认由操作人员确认后交组长、课长确认。
若是新产品首件由生产课长交与品管课、研发部共同进行确认。
首件确认后的产品应保留一个合格品放在生产现场直到该班或该批生产完成时为止。
c.生产各课组长根据所生产品名、品号找出相应图纸资料详细核对,确认所有工作准备情况,记录于《首件检验表》。
5.2自检与过程检验a.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作业人员完工后,必须进行自主检验,发现缺陷自行修复;自主检验合格后的产品,才能转入下道工序;下道工序若发现上道工序流下的产品有问题时应退回上道工序修复。
b.生产组长依据工程图纸,检验标准,结合抽检方法(一般是2H一次)和实际情况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相关记录报表做出判定结果。
c.判定合格:制程IPQC在《产品标识卡》上盖合格章,生产人员方可转交下一工序生产作业。
d.判定不合格:生产部人员按《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处理。
e.生产各组每月对各类不良进行记录,并定期汇总,作为分析和改进的依据。
f.生产各课要对出现的不合格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5.3例行检验和最终检验a.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由生产单位依照《强制认证产品质量要求》《强制认证产品的例行检验规程》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并填写《例行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