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直角坐标系(人教A版)
- 格式:doc
- 大小:438.50 KB
- 文档页数:3
【课题】4.3.1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材】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必修二第134页至136页.【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对象】高二〔上〕学生.【授课教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引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根本概念,是在学生已学过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根底上进展推广,为以后学习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中的平行、垂直以及空间中的夹角与距离问题、研究空间几何对象等内容打下良好的根底。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是空间解析几何的根底,与平面解析几何的内容共同表达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解析几何思想;通过空间直角坐标系内任一点与有序数组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形向数的转化,将数与形严密结合,提供一个度量几何对象的方法。
其对于沟通高中各局部知识,完善学生的认知构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构成与特征;(2)掌握空间点的坐标确实定方法和过程;(3)能初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问题引入,诱导学生自主探究;. z.(2)类比学习,循序渐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感受数学刻画生活的作用,进而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2)通过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新知识,使学生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加深领会研究事物从低维到高维的方法与过程。
(3)通过对空间坐标系的接触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空间直角坐标系相关概念的理解;空间中点的坐标表示。
教学难点:右手直角坐标系的理解,空间中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探究五.教学根本流程:↓. z.六.教学情境设计:. z.〔二〕引导探究,动手实践约6分钟思考:借助于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平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则能不能仿照直角坐标系的方式来表示空间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呢?不妨动手试一试……思路点拨:通过在地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Oy,则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对〔*,y〕确定。
4.3.空间直角坐标系-人教A版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了解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的表示方法和空间点的坐标表示方法;2.掌握在空间直角直角坐标系中作图的方法,能够将空间图形与其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相互对应;3.通过课后习题、考试等方式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空间点的坐标表示方法;3.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作图方法。
难点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空间点的坐标表示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空间点的坐标表示方法;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作图。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地球上的三个点,比如北京、纽约、悉尼,并在地球仪中显示出来。
从图中引入坐标系的概念,说明坐标系的作用。
步骤二:介绍直角坐标系1.定义直角坐标系,介绍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强调横坐标和纵坐标,并引入坐标轴的概念。
2.引入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强调横坐标、纵坐标和高度,说明坐标轴的表示方法。
步骤三:坐标的表示方法1.引入空间点的概念,说明空间点的坐标表示方法;2.强调空间点坐标的有序性和唯一性;3.引入数轴上的正负数概念,解释四象限的概念。
并说明当横坐标、纵坐标和高度均为正时,空间点在哪个象限。
步骤四:作图1.引入有关空间直线的概念,强调表示空间直线所需的两点的空间坐标;2.引入有关空间平面的概念,强调表示空间平面所需的三点的空间坐标;3.演示如何利用坐标轴和空间点的坐标进行三维作图。
步骤五:练习与应用1.练习课前习题,巩固学生对坐标系及其表示方法的掌握。
2.应用: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在三维坐标系中作图,如:作一个正方体、立方体等。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入地球上的三个点引出坐标系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在直角坐标系的介绍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图形等方式进行讲解,更加形象直观地给学生展示了横、纵、高度、坐标轴等概念。
“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人教A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意义,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基本概念。
2. 学会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理解坐标与点的位置的关系。
3. 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和向量的概念,学会计算点之间的距离和向量的坐标表示。
4. 能够运用空间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意义。
2. 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
3.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之间的距离计算。
4. 向量的坐标表示和运算。
三、教学难点1.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确定。
2.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距离的计算。
3. 向量的坐标表示和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和图像来形象地展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算。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运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知识。
五、教学内容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意义。
2.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基本概念。
3.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理解坐标与点的位置的关系。
4.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和向量的概念。
5. 计算点之间的距离和向量的坐标表示。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空间中确定点的位置。
2. 讲解:讲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意义,介绍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基本概念。
3. 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确定和坐标表示。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确定和坐标表示的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知识。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知识。
4. 3.1空间直角坐标系(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索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概念、方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2.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意义,掌握由空间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确定其坐标或由坐标确定其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内的点,认识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坐标的关系.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确定性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求一个几何图形的空间直角坐标。
难点: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确定一个点在一条直线上的位置的方法.2. 确定一个点在一个平面内的位置的方法.3. 如何确定一个点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例:如图26-2,在房间(立体空间)内如何确定电灯位置?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明确:确定点在直线上,通过数轴需要一个数;确定点在平面内,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需要两个数.那么,要确定点在空间内,应该需要几个数呢?通过类比联想,容易知道需要三个数.要确定电灯的位置,知道电灯到地面的距离、到相邻的两个墙面的距离即可.(此时学生只是意识到需要三个数,还不能从坐标的角度去思考,因此,教师在这儿要重点引导)教师:在地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则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只须利用x,y就可确定.为了确定不在地面内的电灯的位置,须要用第三个数表示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即需第三个坐标z.因此,只要知道电灯到地面的距离、到相邻的两个墙面的距离即可.例如,若这个电灯在平面xOy上的射影的两个坐标分别为4和5,到地面的距离为3,则可以用有序数组(4,5,3)确定这个电灯的位置(如图26-3).这样,仿照初中平面直角坐标系,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从而确定了空间点的位置.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 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先由学生对空间直角坐标系予以抽象概括,然后由教师给出准确的定义.从空间某一个定点O引三条互相垂直且有相同单位长度的数轴,这样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点O叫作坐标原点,x轴、y轴、z轴叫作坐标轴,这三条坐标轴中每两条确定一个坐标平面,分别称为xO平面,yO平面,zOx平面.教师进一步明确:(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让右手拇指指向x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y轴的正方向,若中指指向z轴的正方向则称这个坐标系为右手坐标系,课本中建立的坐标系都是右手坐标系.(2)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画在纸上时,x轴与y轴、x轴与z轴成135°,而y 轴垂直于z轴,y轴和z轴的单位长度相等,但x轴上的单位长度等于y轴和z轴上的单位长度的,这样,三条轴上的单位长度直观上大致相等.2. 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点的坐标.思考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空间任意一点A与有序数组(x,y,z)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在学生充分讨论思考之后,教师明确:(1)过点A作三个平面分别垂直于x轴,y轴,z轴,它们与x轴、y轴、z轴分别交于点P,Q,R,点P,Q,R在相应数轴上的坐标依次为x,y,z,这样,对空间任意点A,就定义了一个有序数组(x,y,z).(2)反之,对任意一个有序数组(x,y,z),按照刚才作图的相反顺序,在坐标轴上分别作出点P,Q,R,使它们在x轴、y轴、z轴上的坐标分别是x,y,z,再分别过这些点作垂直于各自所在的坐标轴的平面,这三个平面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A.这样,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空间任意一点A与有序数组(x,y,z)之间就建立了一种一一对应关系:A(x,y,z).教师进一步指出: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任意点A的坐标的概念对于空间任意点A,作点A在三条坐标轴上的射影,即经过点A作三个平面分别垂直于x轴、y轴和z轴,它们与x轴、y轴、z轴分别交于点P,Q,R,点P,Q,R在相应数轴上的坐标依次为x,y,z,我们把有序数组(x,y,z)叫作点A的坐标,记为A(x,y,z).(如图26-4)思考2:(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平面xOy,xOz,yOz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轴、y轴、z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解:(1)xOy平面、xOz平面、yOz平面内的点的坐标分别形如(x,y,0),(x,0,z),(0,y,z).(2)x轴、y轴、z轴上点的坐标分别形如(x,0,0),(0,y,0),(0,0,z).三、典型例题例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作出点P(5,4,6).注意:在分析中紧扣坐标定义,强调三个步骤,第一步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移动5个单位,第二步沿与y轴平行的方向向右移动4个单位,第三步沿与z轴平行的方向向上移动6个单位(如图26-5).变式练习:已知长方体ABCD-A′B′C′D′的边长AB=12,AD=8,AA′=5,以这个长方体的顶点A为坐标原点,射线AB,AD,AA′分别为x轴、y轴和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这个长方体各个顶点的坐标.注意:此题可以由学生口答,教师点评.解:A (0,0,0),B (12,0,0),D (0,8,0),A ′(0,0,5),C (12,8,0),B ′(12,0,5),D ′(0,8,5),C ′(12,8,5).讨论:若以C 点为原点,以射线CB ,CD ,CC ′方向分别为x ,y ,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那么各顶点的坐标又是怎样的呢?得出结论:建立不同的坐标系,所得的同一点的坐标也不同.例2、结晶体的基本单位称为晶胞,如图是食盐晶胞的示意图(可看成是八个棱长为21的小正方体堆积成的正方体),其中色点代表钠原子,黑点代表氯原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后,试写出全部钠原子所在位置的坐标。
新人教A版高二1.3.1 空间直角坐标系(2016)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2,3),B(3,2,−5),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A.(−1,−2,4)B.(−2,0,1)C.(2,0,−2)D.(2,0,−1)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O−A1B1C1D1的棱长为1,则点B1的坐标是()A.(1,0,0)B.(1,0,1)C.(1,1,1)D.(1,1,0)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1,5,6)关于Oxy平面的对称点Q的坐标是()A.(1,−5,6)B.(1,5,−6)C.(−1,−5,6)D.(−1,5,−6)4.若点P(−4,−2,3)关于坐标平面xOy及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别是(a,b,c),(e,f,d),则c与e的和为()A.7B.−7C.−1D.1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1,3),过点P作Oxz平面的垂线PQ,垂足为Q,则点Q的坐标为()A.(0,1,0)B.(0,1,3)C.(−2,0,3)D.(−2,1,0)6.如图,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1,P在线段BD′上,且BP=13BD′,则P点的坐标为()A.(13,13,13) B.(23,23,23) C.(13,23,13) D.(23,23,13)7.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在棱A1B1上,且B1E=14A1B1,则BE→等于()A.(0,14,−1) B.(−14,0,1) C.(0,−14,1) D.(14,0,−1)8.设y∈R,则点P(1,y,2)的集合为()A.垂直于Oxz平面的一条直线B.平行于Oxz平面的一条直线C.垂直于y轴的一个平面D.平行于y轴的一个平面9.点P(2,−1,8)在坐标平面Oxz内的射影的坐标为.10.若点A(2,−3,−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B(a,b,c),则a+b+c=.11.在如图所示的棱长为3a的正方体OABC−O′A′B′C′中,点M在B′C′上,且C′M=2MB′,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M的坐标为.12.已知点A(−4,2,3)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为A1,A1关于Oxz平面的对称点为A2,A2关于z轴的对称点为A3,则线段AA3的中点M的坐标为.1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4,AD=3,AA1=5,N为棱CC1的中点,以A为原点,分别以AB,AD,AA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求点A,B,C,D,A1,B1,C1,D1的坐标;(2)求ND→的坐标.14.如图所示,过正方形ABCD的中心O作OP⊥平面ABCD,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OP=2,连接AP,BP,CP,DP,M,N分别是AB,BC的中点.以O为原点,以OM→,ON→,OP→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点P,A,B,C,D的坐标.15.已知{a,b,c}是空间的一个基底,{a+b,a−b,c}是空间的另一个基底,若向量p在基底{a,b,c}下的坐标为(4,2,3),则向量p在基底{a+b,a−b,c}下的坐标为()A.(4,0,3)B.(1,2,3)C.(3,1,3)D.(2,1,3)16.如图所示,AF,DE分别是⊙O,⊙O1的直径,AD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OE//AD,AD=8,BC是⊙O的直径,AB=AC=6,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点A,B,C,D,E,F的坐标.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所求中点坐标为(2,0,−1).故选 D.2.【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可得∵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点B1在x轴上的射影点为A(1,0,0),可得B1的横坐标为1;点B1在y轴上的射影点为C(0,1,0),可得B1的纵坐标为1;点B1在z轴上的射影点为D1(0,0,1),可得B1的竖坐标为1.由此可得点B1的坐标是(1,1,1).故选:C.由正方体的棱长为1,结合题中的坐标系求出点B1在x轴、y轴、z轴上射影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点B1的坐标.本题给出坐标系和正方体的棱长,求定点B1的坐标.着重考查了空间坐标系的定义和正方体的性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3.【答案】:B【解析】: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1,5,6)关于Oxy平面的对称点Q的坐标是(1,5,−6).故选B.4.【答案】:D【解析】:∵点P(−4,−2,3)关于坐标平面xOy的对称点为(−4,−2,−3),点P(−4,−2,3)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4,−2,−3),∴c=−3,e=4,∴c+e=1,故选D.5.【答案】:C【解析】:因为过点P作Oxz平面的垂线PQ,垂足为Q,所以可得P,Q两点的横坐标与竖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又在Oxz平面中所有点的纵坐标都是0,P(−2,1,3),所以Q(−2,0,3).故选 C.6.【答案】:D【解析】:连接BD,易知点P在xDy平面内的射影在BD上,∵BP=13BD′,∴P x=P y=23,P z=13,故P(23,23,13).7.【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DA →,DC →,DD 1→}为空间的一个单位正交基底,且BE →=BB 1→+B 1E →=BB 1→+14B 1A 1→=−14DC →+DD 1→,故BE → =(0,−14,1).故选C.8.【答案】:A【解析】:点P(1,y,2)的集合为横、竖坐标不变,而纵坐标变化的点的集合,由空间直角坐标的意义知,点P(1,y,2)的集合为垂直于Oxz 平面的一条直线,故选A.9.【答案】:(2,0,8)【解析】:设所求的点为Q(x,y,z),则P,Q 两点的横坐标和竖坐标相同,且点Q 的纵坐标为0,即x =2,y =0,z =8,所以点Q 的坐标为(2,0,8).10.【答案】:6【解析】:由题意知B(−2,3,5),故a +b +c =−2+3+5=6.11.【答案】:(2a,3a,3a)【解析】:∵C ′M =2MB ′,∴C ′M =23B ′C ′=2a , ∴点M 的坐标为(2a,3a,3a).12.【答案】:(−4,0,0)【解析】:由题意知A 1(4,−2,−3),则A 1关于Oxz 平面的对称点A 2的坐标为(4,2,−3),则A 2关于z 轴的对称点A 3的坐标为(−4,−2,−3).易得M(−4,0,0).13(1)【答案】由题意知,A(0,0,0).由于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AB =4,所以B(4,0,0). 同理可得D(0,3,0),A 1(0,0,5).由于点C 在坐标平面Oxy 内,且BC ⊥AB ,CD ⊥AD ,所以C(4,3,0). 同理可得B 1(4,0,5),D 1(0,3,5).与点C 的坐标相比,点C 1的坐标只有竖坐标与点C 不同,且CC 1=AA 1=5,所以C 1(4,3,5).(2)【答案】由题意知14A ,→13A ,→15AA 1→为单位正交基底, ND →=NC →+CD →=−AB →−12AA 1→=−4×14AB →−52×15AA 1→, 所以ND →=(−4,0,−52).14.【答案】:由题意知,点P 的坐标为(0,0,2),点B 的坐标为(1,1,0). 由点A 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得A(1,−1,0), 由点C 与点B 关于y 轴对称,得C(−1,1,0), 由点D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得D(−1,−1,0).15.【答案】:C【解析】:设向量p 在基底{a +b ,a −b ,c}下的坐标为(x ,y ,z), 则4a +2b +3c=(x +y)a +(x −y)b +zc ,p =4a +2b +3c=x(a +b)+y(a −b)+zc ,整理得∴{x +y =4,x −y =2,z =3,解得{x =3,y =1,z =3,∴向量p 在基底{a +b ,a −b ,c}下的坐标是(3,1,3).故选C.16.【答案】:因为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OE//AD ,所以OE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也都垂直.因为AB =AC =6,BC 是⊙O 的直径,所以△BA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F ⊥BC ,AF =BC =6√2. 以O 为原点,O ,→O ,→OE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B ,C ,D ,E ,F 各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0,−3√2,0), B(3√2,0,0),C(−3√2,0,0),D(0,−3√2,8),E(0,0,8),F(0,3√2,0).。
空间直角坐标系(人教A版)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过点P作平面xOy的垂线PQ,则点Q的坐标为( )
A. B.
C. D.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1,-1,1)与点B(-1,-1,-1)关于( )对称.
A.x轴
B.y轴
C.z轴
D.原点
3.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点E的坐标为( )
A. B.
C. D.
4.设点P(a,b,c)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则=( )
A. B.
C. D.
5.设点P在x轴上,它到的距离为到点的距离的2倍,则点P的坐标为( )
A.(0,1,0)或(0,0,1)
B.(0,-1,0)或(0,0,1)
C.(1,0,0)或(0,-1,0)
D.(1,0,0)或(-1,0,0)
6.已知A(x,5-x,2x-1),B(1,x+2,2-x),当|AB|取最小值时,x的值为( )
A.19
B.
C. D.
7.如图所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中点E与AB的中点F的距离为( )
A. B.
C.a
D.
8.如图,△PAB是正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4,O是AB的中点,平面PAB⊥平面ABCD,以直线AB为x轴、以过点O且平行于AD的直线为y轴、以直线OP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E为线段PD的中点,则点E的坐标是( )
A. B.
C. D.
9.点P(x,y,z)满足,则点P在( )
A.以点(1,1,-1)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上
B.以点(1,1,-1)为中心,以2为棱长的正方体上
C.以点(1,1,-1)为球心,以2为半径的球面上
D.无法确定
10.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定点到三个坐标轴的距离都是1,则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