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城市广场的分类及特征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3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
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
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
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
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
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
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
第二节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及特点
一、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
●按广场的功能性质不同分类:
1、市政广场:
修建在市政府和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是市政府与市民定期对话和组织集会活动的场所。
2、纪念广场
●为缅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城市中修建主要用于纪念某些人物或某一事件的广
场。
●广场中心或侧面以纪念雕塑、纪念碑、纪念物或纪念性建筑作为标志物,主题标
志应位于构图中心。
3、交通广场
●交通的连接枢纽,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作用;并有合理的交通组织。
●交通广场
●城市多种交通会合转换处的广场
●城市多条干道交叉处形成的交通广场
4、休闲广场
●供市民休息、娱乐、游玩、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布置台阶、座椅供人们休息,设置花坛、雕塑、喷泉、水池及其他城市小品供人们
观赏。
5、文化广场
●有明确的主题,为了展示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历史,经过深入挖掘整理,
以多种形式在广场上集中表现。
6、古迹广场
●结合该城市的遗存古迹保护和利用而设的城市广场,代表一个城市的古老文明程度。
7、宗教广场
●供信徒、游客集散、交流、休息的广场空间
●表现宗教文化氛围和宗教建筑美,通常有明显的轴线关系,景物是对称布局,广场
上的小品以宗教相关的饰物为主
8、商业广场
●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的广场
●二、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1、多功能复合
●2、空间多层次
●3、对地方特色、历史文脉的把握
●4、注重广场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一、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
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
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
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
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
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
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
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
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
一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
城市广场点位分析报告根据对城市广场点位的分析,以下是我们的报告:一、市中心广场:市中心广场是城市的核心区域,通常是商业、文化和社交活动的中心。
这类广场通常位于市中心,靠近主要交通枢纽和商业区,是人们聚集、交流和休闲的场所。
市中心广场的地理位置和知名度通常较高,因此,选择在市中心广场开设商店或餐厅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商业策略。
二、购物中心广场:购物中心广场是集购物、娱乐和餐饮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这类广场通常由大型商业公司开发和管理,拥有多个商店、零售店、餐厅和娱乐设施,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和娱乐体验。
购物中心广场通常位于城市的主要商业区或交通枢纽附近,具有较高的人流量和购买力。
三、社区广场:社区广场是城市居民社交和休闲的场所。
这类广场通常位于住宅区或社区中心,为居民提供放松身心、社交互动和举办社区活动的空间。
社区广场通常配有公园、儿童游乐设施、健身设施和休闲区,为居民提供多种活动选择。
四、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是举办文化活动和庆典的场所。
这类广场通常位于市中心或历史文化街区,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展览、表演、音乐会和庆典等活动的场地。
文化广场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或雕塑,以及周围的文化遗产和景点,是城市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象征。
五、交通枢纽广场:交通枢纽广场是城市交通流动的中心。
这类广场通常位于火车站、机场、地铁站或公交车站等交通枢纽附近。
交通枢纽广场通常具有较高的人流量和交通便利性,是交通工具的换乘点和旅客的中转站。
在这些广场建设商业设施和服务设施,可以满足旅客的需求,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服务环境。
六、公共广场:公共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旨在促进社交互动、户外活动和休闲。
这类广场通常位于公园、街头或市中心的空地上,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放松身心、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公共广场通常配有绿化植被、座椅、喷泉和艺术装置,以提供舒适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城市广场点位分析报告提供了对不同类型广场的描述和特点。
选址合适的广场将为商业、社交、文化和交通等活动提供便利和机会。
城市广场的分类作为城市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城市广场建设越发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广场融聚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现代文明,塑造出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可谓是一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象征和展现,是城市发展的生动名片。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不仅能疏导交通、改善环境、美化市容,还为市民提供文化和休闲活动场地。
广场照明是城市照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城市照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广场照明工程是照明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体,也是照明技术与城市环境结合的艺术体现。
利用灯光对城市广场加以美化,运用光线照射的强弱变换、色彩搭配可淋漓尽致地表现广场的特有风格,能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广场的形状与面积既无定型又样式繁多,设置照明必须抓住满足功能照明为前提,根据广场的固有特色,充分发挥广场的机能。
在广场景观照明设计中,首先要把广场周围建筑物的景观照明与广场部位的照明统一起来,要把广场景观照明设计中,首先要把固有文化统一起来。
广场照明主要由喷泉、广场地面和标志物、树木阵列、地下商场或地铁的出入口灯光及周围绿地、花圃等环境照明组成。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有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最能反映现代城市文明的开放空间。
广场的功能决定了广场的性质和类型。
按广场的主要性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宗教广场早期的广场多修建在教堂、寺庙或祠堂对面,为举行宗教庆典仪式、集会、游行所用。
在广场上一般设有尖塔、宗教标志、坪观、台阶、敞廊等构筑设施。
此类广场,现已兼有休息、商业、市政等活动内容。
2)交通广场交通型广场在我国比较普遍,它主要是为解决人们的交通拥挤、方便出行而建设的,主要分布于汽车站、火车站、航空港、水运码头及城市主要道路交叉点,是人流、货流集中的枢纽地段。
火车站广场是典型的交通集散广场,场地面积较大,框架结构物较少。
由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立交桥)形成的交通广场,由于交通流量大,对照明的照度和照度均匀度的要求也高。
广场的类型及设计要点一、广场的分类类型1、公共活动广场公共活动广场主要供居民文化休息活动。
有集会功能时,应按集会的人数计算需用场地,并对大量人流迅速集散的交通组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各类车辆停放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和设计。
2、集散广场集散广场应根据高峰时间人流和车辆的多少、公共建筑物主要出入口的位置,结合地形,合理布置车辆与人群的进出通道、停车场地、步行活动地带等。
3、交通广场交通广场包括桥头广场、环形交通广场等,应处理好广场与所衔接道路的交通,合理确定交通组织方式和广场平面布置,减少不同流向人车的相互干扰,必要时设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4、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广场应以纪念性建筑物为主体,结合地形布置绿化与供瞻仰、游览活动的铺装场地。
为保持环境安静,应另辟停车场地,避免导入车流。
5、商业广场商业广场应以人行活动为主,合理布置商业贸易建筑、人流活动区。
广场的人流进出口应与周围公共交通站协调,合理解决人流与车流的干扰。
二、广场设计的要素1、广场的周边环境广场的环境应与所在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的环境,街道,建筑物等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城市的活动中心。
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
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加以深刻领悟和理解,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广场。
用适合该广场的表现形式将其表达。
2、广场的定位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会对城市广场的功能布局、地域文化、交通流线以及景观照明。
广场根据周边的环境不同,我们可以分为,休闲娱乐,政治活动,体育健身等等种类,每个种类的设计风格和设计语言会千差万别,比如:天安门广场,和上图三个广场就完全不一样,下图的三个广场作为A.市政前广场:开阔对称;B.商业社区广场:活动空间丰富;C.艺术建筑广场:活泼个性。
3、广场的空间层次丰富广场空间的类型和结构层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协调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织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历史建筑,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很好的融入广场环境中。
城市广场的类型与特征1、文化广场主要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节假日休闲、交往、娱乐的功能要求,兼有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风貌特色的作用。
因此,常选址于代表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或商业中心地段(老城或新城中心),有较大的空间规模(图2-1)。
在内部空间环境塑造方面常利用点、线、面结合,立体结合的广场绿化,水景,保证广场具有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广场空间应具有层次性,常利用地面高差,绿化,建筑小品,铺地色彩,图案等多种空间限定手法对内部空间作第二次、三次限定,以满足广场内从集会、庆典、表演等聚集活动到较私密性的情侣,朋友交谈等的空间要求。
在广场文化塑造方面,常利用具有鲜明的城市文化特征的小品,雕塑及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灯具、铺地图案,坐登等元素烘托广场的地方城市文化特色,使其广场达到文化性、趣味性、识别性、功能性等多层意义图2-1 包头东河区文化广场2、商业广场是指专供商业贸易建筑、商亭,供居民购物,进行集市贸易活动用的广场。
随着城市主要商业区和商业街的大型化、综合化和步行化的发展,商业区广场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人们在长时间的购物后,往往希望能在喧嚣的闹市中找一处相对宁静的场所稍做休息(图2 -2)。
因此,商业广场这一公共开敞空间要具备广场和绿地的双重特征。
所以在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商业繁荣的目的。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初探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是城市的会客厅和象征。
广场空间为人们提供休息与交往的空间,它对于增进交往,丰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广场是为人服务的,人是广场的行为主体,而广场是深入人心理、行为、文化等方面的空间环境。
只有充满人文关怀、符合人的行为特征,具有环境意识的广场才是人性化的广场。
以一个城市广场设计来体现人性化设计思想,将人性化设计理念运用到城市广场空间中去。
城市广场绿地特点及分类
一、城市广场的分类
城市广场的分类,一般可从广场的性质、
广场的平面组合和广场的剖面形式三个方面来
进行分类。
(一)按广场的性质分类
城市广场的性质取决于它在城市中的位置
与环境、相关的主体建筑与主体标识物以及其
功能等的性质,而现代城市广场越来越倾向于
综合性的发展。
因此按性质分类也仅能以该广
场的主要性质进行归类,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市政广场
2.纪念广场
3.交通广场
4.商业广场
5.休闲娱乐广场
(二)按广场的平面组合分类
广场的形成有自发和规划两种形式,也受地形、观念、文化等多种影响,因而其平面组合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态,基本可分为单一和复合两大类型:1.单一形态广场
(1)规整形广场
正方形广场、长方形广场、梯形广场、圆形和椭圆形广场
(2)自由形广场
2.复合形态广场
(1)有序复合形态广场
(2)无序复合广场
(三)按广场剖面形式分类
1.平面型广场
2.立体型广场
(1)上升式广场
(2)下沉式广场
二、现代城市广场设计趋势
(一)多功能复合
(二)空间多层次
(三)对地方特色、历史文脉的继承(四)注重广场文化内涵的建设
三、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1.人在广场上的行为心理分析
(1)行为与场所
(2)行为与距离
(3)行为与时间
2.人在广场中的活动规律分析
(1)活动方式
个体活动、成组活动、群体活动
(2)活动内容
(3)交往活动
公共性交往、社会性交往、亲密性交往(二)把握城市空间体系分布的系统原则
1.位于城市空间核心区的广场
(1)首先解决交通问题
(2)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整体构思出发
(3)将广场作为大的主空间处理,又组织若干次空间,使广场空间体系化、小型化、领域化、人情化
(4)整个广场由几栋高层建筑限定和标志空间,使之聚而不散
(5)各层次空间以建筑、树木围墙以及纪念物来分割和界定,形成封闭空间,给人以舒适、亲切和宜人的感觉
2.位于街道空间序列或城市轴线节点的广场
3.位于城市入口的广场
4.位于自然体边缘的广场
5.位于居住区内部的广场
(三)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
(四)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五)突出个性创造的特色原则
(六)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