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辐射干扰及其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16.70 MB
- 文档页数:103
电磁兼容题库整理终极版本(合集五篇)第一篇:电磁兼容题库整理终极版本一.填空1.电磁干扰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两类: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干扰途径】和【敏感单元】。
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8.辐射干扰的传输性质有:近场藕合及远场藕合。
传导干扰的传输性质有电阻藕合、电容藕合及电感藕合。
什么是传导耦合?答:传道耦合是指电磁干扰能量从干扰源沿金属导体传播至被干扰对象(敏感设备)2.辐射干扰源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包括电流源和磁流源辐射。
或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3.如果近场中,源是电场骚扰源,那么干扰源具有小电流、大电压的特点。
6.屏蔽效能SE分别用功率密度、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来描述应为 10logP1/P2,20logH1/H2,20logU1/U2。
13.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分贝。
7.反射滤波器设计时,应使滤波器在通带内呈低的串联阻抗和高并联阻抗。
13.常见的电阻藕合有哪些?(1)公共地线阻抗产生的藕合干扰。
(2)公共电源内阻产生的藕合干扰。
(3)公共线路阻抗形成的藕合干扰。
9.双绞线多用于高频工作范围,在单位长度线长中互绞圈数越多,消除噪声效果越好。
在额定互绞圈数中,频率越高屏蔽效果越好。
10.反射滤波器设计时,应使滤波器在阻带范围,其并联阻抗应很小而串联阻抗则应很大。
11.100V= 40 dBV= 40000 dBmV。
12.一般滤波器由电容滤波器和电感滤波器构成。
13.减小电容耦合干扰电压的有效方法有三种:减小电流强度、减小频率、减小电容。
14.金属板的屏蔽效能SE(dB)包括吸收损耗、反射损耗和多次反射损耗三部分。
15.传导敏感度通常用电压表示、辐射敏感度可以用电场,或V/m 表示。
17.信号接地的三种基本概念是多点、单点和浮地。
电磁辐射防护与减少作业指导书第1章电磁辐射基础理论 (3)1.1 电磁辐射的概念与特性 (3)1.2 电磁辐射的来源与分类 (4)1.3 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 (4)第2章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与法规 (5)2.1 国内外电磁辐射防护标准概述 (5)2.1.1 国际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5)2.1.2 我国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5)2.2 我国电磁辐射防护法规体系 (5)2.2.1 法律法规 (5)2.2.2 部门规章 (5)2.2.3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5)2.3 电磁辐射限值与评价方法 (6)2.3.1 电磁辐射限值 (6)2.3.2 电磁辐射评价方法 (6)2.3.3 电磁辐射监测与评价 (6)第3章电磁辐射测量与监测 (6)3.1 电磁辐射测量原理 (6)3.1.1 电磁波传播原理 (6)3.1.2 电磁辐射测量基本方程 (6)3.1.3 电磁辐射测量方法 (6)3.2 电磁辐射测量设备与仪器 (7)3.2.1 电磁辐射测量设备 (7)3.2.2 电磁辐射测量仪器 (7)3.3 电磁辐射监测方案与实施 (7)3.3.1 电磁辐射监测目的 (7)3.3.2 电磁辐射监测方案 (7)3.3.3 电磁辐射监测实施 (8)第4章电磁辐射源识别与评估 (8)4.1 电磁辐射源识别方法 (8)4.1.1 现场调查法 (8)4.1.2 文献资料法 (8)4.1.3 仪器检测法 (8)4.2 电磁辐射源特性分析 (8)4.2.1 电磁辐射源的频率特性 (8)4.2.2 电磁辐射源的空间分布特性 (8)4.2.3 电磁辐射源的时变特性 (8)4.3 电磁辐射风险评估 (8)4.3.1 电磁辐射暴露剂量评估 (9)4.3.2 电磁辐射生物效应评估 (9)4.3.3 风险等级划分 (9)第5章电磁辐射防护技术 (9)5.1 屏蔽防护技术 (9)5.1.1 金属屏蔽 (9)5.1.2 纤维屏蔽 (9)5.1.3 复合屏蔽材料 (9)5.2 距离防护技术 (9)5.2.1 远离辐射源 (9)5.2.2 高效布局 (10)5.2.3 防护隔离 (10)5.3 吸收防护技术 (10)5.3.1 吸波材料 (10)5.3.2 吸波结构 (10)5.3.3 多功能吸波材料 (10)5.3.4 智能吸波材料 (10)第6章电磁辐射防护措施与实践 (10)6.1 电磁辐射防护工程设计 (10)6.1.1 设计原则 (10)6.1.2 设计内容 (11)6.2 电磁辐射防护设施与材料 (11)6.2.1 防护设施 (11)6.2.2 防护材料 (11)6.3 电磁辐射防护案例分析 (11)6.3.1 案例一:某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防护 (11)6.3.2 案例二:某电子厂生产线电磁辐射防护 (11)6.3.3 案例三:某医院放射科电磁辐射防护 (12)第7章电磁辐射管理与培训 (12)7.1 电磁辐射管理体系建设 (12)7.1.1 管理体系概述 (12)7.1.2 管理体系构建 (12)7.1.3 管理体系运行与持续改进 (12)7.2 电磁辐射防护培训与教育 (12)7.2.1 培训目标与计划 (12)7.2.2 培训内容 (13)7.2.3 培训方式与实施 (13)7.3 电磁辐射应急预案 (13)7.3.1 应急预案制定 (13)7.3.2 应急预案内容 (13)7.3.3 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 (13)第8章特定环境电磁辐射防护 (13)8.1 居住区电磁辐射防护 (13)8.1.1 住宅区电磁辐射来源及特点 (13)8.1.2 居住区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14)8.2 学校与医疗机构电磁辐射防护 (14)8.2.2 医疗机构电磁辐射防护 (14)8.3 电磁辐射敏感区域防护 (14)8.3.1 电磁辐射敏感区域识别 (14)8.3.2 电磁辐射敏感区域防护措施 (14)第9章电磁辐射监测与评估技术发展 (14)9.1 电磁辐射监测新技术 (15)9.1.1 空间分布式电磁辐射监测技术 (15)9.1.2 超宽带电磁辐射监测技术 (15)9.1.3 光学电磁辐射监测技术 (15)9.2 电磁辐射评估方法研究 (15)9.2.1 基于数值模拟的电磁辐射评估方法 (15)9.2.2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磁辐射评估方法 (15)9.2.3 综合指数法在电磁辐射评估中的应用 (15)9.3 电磁辐射防护技术发展趋势 (15)9.3.1 智能化电磁辐射防护技术 (15)9.3.2 绿色环保电磁辐射防护材料 (16)9.3.3 集成化电磁辐射防护技术 (16)第10章电磁辐射防护与减少作业总结与展望 (16)10.1 电磁辐射防护工作总结 (16)10.2 电磁辐射防护技术挑战与展望 (16)10.3 电磁辐射防护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7)第1章电磁辐射基础理论1.1 电磁辐射的概念与特性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过程,它是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电磁波对设备的干扰与防护一、电磁波的定义与特性1.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常数,约为3×10^8m/s;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相互关联,满足公式c=λf(其中c为光速,λ为波长,f为频率);电磁波可以穿透某些物质,如空气、玻璃等,但无法穿透金属等导体。
二、电磁波的干扰类型1.辐射干扰:指电磁波从干扰源向四周空间传播,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影响的现象。
2.传导干扰:指电磁波通过导线、电缆等传输介质传播,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影响的现象。
3.感应干扰:指电磁波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影响的现象。
三、电磁波干扰的影响1.信号失真:电磁波干扰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产生误差,从而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
2.设备误动作:电磁波干扰可能导致电子设备误判信号,产生误动作。
3.设备性能下降:长期受到电磁波干扰,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四、电磁波防护措施1.屏蔽:使用金属网、金属板等屏蔽材料,阻挡电磁波的传播。
2.接地:将设备的金属部分接地,以消除电磁波干扰。
3.滤波:在电路中加入滤波器,抑制电磁波干扰。
4.抗干扰元件:使用抗干扰元件,如磁珠、铁氧体等,减小电磁波干扰。
5.合理布线:采用合理的布线方式,减少电磁波干扰。
6.设备隔离:采用隔离变压器、光隔离器等,实现设备之间的隔离。
7.频率选择:避免在电磁环境复杂的场所使用敏感频率的设备。
8.功率控制:合理控制设备的工作功率,降低电磁波干扰。
五、中学生电磁波防护教育1.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掌握电磁波干扰的类型和影响。
3.学习电磁波防护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4.增强安全意识,遵守电磁波防护相关规定。
5.培养良好的电磁环境意识,减少电磁波污染。
综上所述,电磁波对设备的干扰与防护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干扰类型和防护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电子设备,提高生活质量。
电磁感应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我们知道,在开关电源里面,开关电源变压器是最大的磁感应器件。
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就是通过把流过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电流转换成磁能,并把磁能存储在变压器铁心之中,然后,等电源开关管关断的时候,流过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电流为0的时候,开关电源变压器才把存储在变压器铁心之中磁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
开关电源变压器在电磁转换过程中,工作效率不可能100%,因此,也会有一部分能量损失,其中的一部分能量损失就是因为产生漏磁,或漏磁通。
这些漏磁通穿过其它电路的时候,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由(13)、(14)或(16)式求得。
图8是磁感应产生传导干扰的原理图,图8表示开关电源变压器产生的漏磁通穿过其它电路时,在其它电路中也产生感应电动势,其中漏磁通M1、M2、M3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1、e2、e3属于是差模干扰信号;M5、M6、M7、M8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5、e6、e7、e8属于是共模干扰信号。
图8图9是开关电源变压器产生的漏磁通的原理图。
开关电源变压器的漏磁通大约在5%~20%之间,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为了防止磁饱和,在磁回路中一般都留有气隙,因此漏磁通比较大,即:漏感比较大。
因此,产生漏感干扰也特别严重,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用铜箔片在变压器外围进行磁屏蔽。
从原理上来说,铜箔片不是导磁材料,对漏磁通是起不到直接屏蔽作用的,但铜箔片是良导体,交变漏磁通穿过铜箔片的时候会产生涡流,涡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正好与漏磁通的方向相反,是部分漏磁通被抵消,因此,铜箔片也可以起到磁屏蔽的作用。
图9检测漏磁通干扰的简便方法是,用示波器探头接成一个小短路环进行测量,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把探头与地线端短路连在一起,相当于一个磁感应检测线圈。
把磁感应检测线圈靠近变压器或干扰电路,很容易看到干扰信号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开关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的漏感产生的反电动势et,在所有干扰信号之中是最不容忽视的,如图10所示。
《农林气象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辐射第一节辐射的基础知识一、辐射的定义- 辐射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它不需要介质即可在真空中传播。
- 辐射可以表现为电磁波或粒子流,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而粒子流包括阿尔法粒子(α粒子)、贝塔粒子(β粒子)等。
二、辐射的有关物理量- 波长(λ):是辐射波动的一个周期内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不同波长的辐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 频率(f):是单位时间内波动经过某一点的次数,与波长成反比,即f = c / λ,其中c 是光速。
- 波速(c):指波动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约为3 x 10^8 m/s。
- 波数(σ):是波长的倒数,通常用来描述光谱特性,σ= 1 / λ。
- 光子能量(E):是单个光子所携带的能量,E = h * f,其中h 是普朗克常数,约为6.626 x 10^-34 J·s。
三、辐射的基本定律- 辐射强度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一个黑体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总能量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表达式为I = σ* T^4。
- 辐射温度定律(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的峰值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表达式为λ_max * T = b,其中 b 是维恩常数。
- 辐射能量分布定律(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描述了黑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情况,该定律通过普朗克公式来描述。
第二节太阳辐射的基础知识一、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太阳发出的电磁辐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
- 太阳常数是指在地球大气层外,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平均功率,其值约为1367 W/m^2。
二、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它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 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南方向之间的夹角,它也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核第3节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教学案教科版选修3-5一、放射性的应用放射性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穿透能力等特征,二是作为示踪原子,三是利用衰变特性考古。
1.射线特性的应用(1)α射线:利用α射线带电、能量大,电离作用强的特性可制成静电消除器等。
(2)β射线:由于β射线可穿过薄物或经薄物反射的特性来测量薄物的厚度或密度。
(3)γ射线:由于γ射线穿透能力极强,可以利用γ射线探伤,也可以用于生物变异,在医学上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等。
另外还可以利用射线勘探矿藏等。
2.作为示踪原子在某种元素里掺进一些该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和该元素经历过程相同。
用仪器探测出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就可查明这种元素的行踪。
3.衰变特性应用应用14 6C的放射性判断遗物的年代。
二、放射性的危害和防护1.危害来源(1)地壳表面的天然放射元素。
(2)宇宙射线。
(3)人工放射。
2.防护措施(1)距离防护;(2)时间防护;(3)屏蔽防护;(4)仪器监测。
1.判断:(1)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的强度可以人工控制。
( )(2)α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弱,电离作用很强。
( )(3)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衰变产生的,不能用人工方法合成。
( )答案:(1)×(2)√(3)×2.思考:衰变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有什么不同?提示:衰变是放射性元素自发的现象,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能够人工控制的核反应。
其核反应方程的书写也有区别。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38)1.(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2)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3)半衰期很短,废料容易处理。
2.放射出的射线的利用 (1)利用γ射线的贯穿本领,利用钴60放出的很强的γ射线来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砂眼和裂纹,这叫γ射线探伤,利用γ射线可以检查30 cm 厚的钢铁部件,利用放射线的贯穿本领,可用来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密封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等,从而自动控制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