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棋手首先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布局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布局的要领布局是一盘棋的基础,这个阶段最能充分发挥棋手的想象力。
但是,初学者却往往低估布局的重要性而忽略它。
清代大国手施襄夏曾在其总结的棋诀中指出:“决胜负之源于布局”。
可见布局一直是高手关注的课题。
一名优秀的棋手要有深厚的功力,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想象和准确的判断以及对全盘的整体把握能力,才能完成最佳的布局。
一、角的原则大家都知道,围棋是以双方占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的。
因为占据空角和守角最容易得地,所以在布局开始时,双方总是先争占空角,接着就是守住自己占的角,或者是挂对方的角,也就是不让对方守住所占的空角。
(一)布局的基本原则图 1占角容易围空,是因为它控制了棋盘的两面盘端。
围同样多的地,中央要围四面,边上面围三面,而角上只围两面就行了,所以在角上着手的效率比起中央和边上要高得多。
(图1)中所示,角、边和中央都围9目,但在中央要用12手棋,边上要用9手棋,而角上只用6手棋即可。
因此,一般的布局次序是:1.占空角;2.守角或挂角;3.拆边。
这就是布局的基本原则,提请大家注意。
(二)空角下子的部位图 2空角的着点一般是以星位为中心,如(图2)中的a、b、c、d、e的8个部位,其中包括c、d、e3个对称点,实际上只有5个着点,这5个着点都有不同的特性。
第三线容易获得根据,第四线易于向中央发展。
简而言之,第三线是实利线,第四线是势力线。
那么,第三线与第四线哪个更有利呢?这当然无法断言。
在布局阶段都是保持第三线与第四线的均衡,以建立布局的骨骼。
角上部位的着点是与三线、四线的根据相符合的,其5个着点的位臵是:1.星:四线与四线的交叉点;2.三三:三线与三线的交叉点;3.小目:三线与四线的交叉点;4.目外:三线与五线的交叉点;5.高目:四线与五线的交叉点;下在棋盘上的棋子,位臵越低越容易获得根据,位臵越高越易于取得势力,这是一条基本法则。
子都下在四线上的星位和四、五线上的高目,较难取得实地,但容易形成势力。
初学者围棋战术布局围棋是一种古老而精妙的棋类游戏,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围棋的对局中,战术布局对胜负的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初学者而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战术布局是提高棋艺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就初学者在围棋战术布局方面应该注意的一些要点进行介绍,希望对围棋初学者有所帮助。
1. 角位布局在围棋的局面中,角位布局是最为重要的。
初学者应该尽可能争夺棋盘的角位,这是因为角位的价值最高。
占据角位可以使得我方棋子拥有更多的后续走位选择,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限制对手的发展空间。
因此,初学者在对局中,应首选角位布局。
2. 中央布局除了角位布局外,中央布局也是围棋战术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对局初期,初学者可以优先布局中央,以扩大自身领地的规模。
中央布局可以为后续的进攻和守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然而,初学者在进行中央布局时,也要注意不要给对手太多的发展空间,以免造成不利局势。
3. 基本棋型掌握一些基本的棋型对初学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围棋的对局中,不同的棋型可以带来不同的优势。
例如,角钓、猴子、马腿等常见的棋型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策略和战术。
初学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这些基本棋型,不断提高自己的布局水平。
4. 稳健守势初学者在战术布局时应尽量避免过分激进的进攻,而是更加注重稳健守势。
稳健守势可以防止自己棋局过于散乱,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被对手的进攻所围。
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稳定的布局形式,以减少错误和失误的概率,并增加自身的发展空间。
5. 攻守兼备在围棋的对局中,攻守兼备是非常重要的。
初学者应该在战术布局中注重防守的同时,也要学会主动的进攻。
均衡的攻守思维可以使得自己在对局中有更多的主动权,从而更好地掌控整个棋局。
初学者可以通过谨慎而灵活地布局来实现攻守的平衡。
在围棋的对局中,战术布局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初学者通过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战术布局要点,可以提高自己的布局水平,增加赢棋的机会。
然而,在实践中,只有不断地与高手对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战术布局。
业余围棋初级知识点总结作为业余围棋爱好者,初学者往往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
因此,本文将从围棋的基本知识、规则、策略等方面对围棋初级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业余围棋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围棋,提升围棋水平,享受围棋的乐趣。
一、围棋的基本概念围棋是一种双方对弈的棋类游戏,玩家分别执黑子和白子,在棋盘上交替落子,争夺领地,并通过对手的棋子进行包围,将其围杀或者战胜对手的阵地来赢得胜利。
1. 棋盘和棋子围棋采用19*19的正方形棋盘。
棋盘上有交叉点,共361个。
玩家使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圆形扁平木块代表自己的棋子。
黑子执先,棋手轮流下棋。
2. 如何胜负围棋的胜负以地盘和棋子的活死来决定。
地盘就是指自己的领地,而棋子的活死是指自己的棋子是否能形成眼,是否会被对方包围而丧失活路。
当一局比赛结束时,由计点员或者棋士来数清各自的领地,计算双方的活棋、死棋等,来决定胜负。
二、围棋的基本规则围棋有着严谨的规则,熟悉这些规则对于围棋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讨论围棋的基本规则。
1. 禁手规则在围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叫做禁手规则。
在棋局中,存在着一种情况,就是禁着对方,这种棋的走法就是禁着。
在围棋中禁着就是指把对手棋型的一些眼给堵死,让其没有逃生的机会,使其输掉比赛。
在赛局中,如果一方在某一着子之后,可能导致禁着的情况时,就必须在对方这局势得到解决之前,解决自己局势上的眼,即要先让自己存在活口再下,这是禁着规则的重要原则。
2. 计算胜差的积分制度要了解围棋的胜负计算方法,光看现场棋局显然是不够的。
由于围棋的规则过于复杂,所以棋局每个着子之后,双方都很难直观地判断“成绩”。
因此,如果采用直观的胜负法,可能导致常常胶着不决,影响了正常棋局的进行。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围棋界规定了一种特殊的记分方式。
在棋盘上,预先标注好计分线,然后交替计得自己围棋地盘上的叉交点数之差。
以显标得分双方的总和谁比较多谁就有胜利条件。
三、围棋的基本策略围棋的盘面变化非常多,因此围棋的策略也非常丰富。
学习定式和布局的方法学习定式和布局的方法现在教你的是一个我以前围棋师傅教给我练习布局的方法,我觉得对我而言是受益终身的。
先顺便说说定式吧,学习定式的目的你一定要记住,是为了你掌握棋型以及行棋次序的。
千万不要去死记定式,只要你掌握在不同情况下棋型要点正着就可以了,还有就是有个小问题,我发现很多人摆棋时老是在自己的右手边摆,包括定式,做死活。
其实这是有问题的,一个定式你一定要在四个角上分别摆,你就会发现换个方向棋型感觉是不同的,这在武宫正树的一本书里面有介绍,叫做“四角八变换”,一般摆四个方向就可以了。
它的方法就是倒推法,你先选一局棋,不是全谱而是分为4.到5谱的,一般《围棋天地》上的棋谱就可以了,《围棋天地》上棋谱第一谱基本上都是50手,这与TOM压分手数是一样的,布局一般指的就是前50手左右,你拿到棋谱先不要看第一谱,而是从第二谱开始看,第二谱上没有数字的黑白点就是前面50手产生的棋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图形去倒推它形成的过程,怎么,觉得不可能?第一次谁都一样。
你坚持把他摆出来,即使你看到角上的棋型是你没有见过的定式,也要摆出来,然后再翻到第一谱看看它的过程,是不是除了前面几步棋以外,你的顺序都是错的啊?这就是你要提高的地方了,我们都知道围棋还是有一定的规矩的,比如第一手一般出于礼节都会走在自己右上角的。
而对方第二步棋一般是走在自己的右下角。
你先把前几步棋摆出来再开始自己思考他们这个图形是怎么形成的?是先挂角还是先拆的边?就是要让自己主动起来学,而不是我们平常用的摆棋的方法。
那完全是一种被动思考的方法,你只是按照棋谱上去摆,效果肯定不如自己去倒推他产生的过程。
用这种方法倒推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终于开始能有些棋是跟棋谱一样的了,而这时你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信和继续下去的兴趣。
同时。
通过对比,你也开始思考,为什么我的次序跟实战不一样呢?这个地方,他为什么要先走,而我却认为应该后面再走呢?那就肯定是我错了,我走的大场不如实战先走的急所大。
布局中得子力协调布局中得子力协调,主要就是指布局中子力得高低配合与间隔得合理性。
布局中还有一个美学问题,明白围棋原理而又懂得审美得人,总会在布局中寻求一种平衡协调得美。
图一:黑方选择1位就是正确得。
假如选择A位或B位就错了,因为这就是由于无忧角黑△一子就是低位,高低间得协调十分重要。
现在变换一下角度,假如黑方就是在C位得单关角,黑1得下法就有疑问了。
而这步棋当然就是应该下在A位或B位得。
也就就是说,布局得问题就是全局问题,就是瞧棋盘上所有子力得配合,而不能只注重局部得具体着法。
图一图二:黑1下在低位,由于黑1得下法显得黑△子得位置出现了差错。
我们当然不能把责任归咎为当初无忧角黑△子得失误,应该说黑1这步棋就是使黑△子变坏得主要原因。
图二图三:黑1完成了定式。
但黑棋在1位与黑△子之间得高低配合就显得不协调。
而且将来不论选择A位或B位补棋,大场价值都将变小。
因为在这个图形中,黑方得整体棋形均在低位,子力配置不佳。
图三图四:黑方应该下在1位,只有这种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子力得效率,达到布局得完美。
对于黑方来说,下边得大场增值了,将来得A位就是非常理想得一步大棋,而白方在此处依然没有很好得打入点。
图四图五:同图四有所区别,在这个图中,黑1就是非常好得一步棋,将来得A 位又就是非常注目得大场而又不俱怕白方B位得打入,所以黑选择1位就是正确得。
图五图六:黑方左右两侧都就是高位,下一步A位便就是价值最大得大场,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白方无疑就是要破坏黑方布局意图得。
白方在2位打入得同时又瞄着B位得跨,黑方两边得棋形不完整,白打入成功!这就是黑方过于“一厢情愿”得结果。
图六图七:白1这就是绝对得一手,就是一步价值很大得大场。
这使左、右两角得定式同时完成,与黑棋相比,白棋不但形状好,而且节省了一手棋。
白1这一点若被黑方占领,白两角得棋将同时处于被攻局面,难以兼顾。
图七图八:白1假若下在三路,黑方有2位镇得好手,白方难于应付。
业余围棋的技巧业余围棋是指那些不以围棋为职业的围棋爱好者。
虽然他们没有像职业棋手那样专业,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提高自己的棋艺,享受围棋带来的乐趣。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业余围棋的技巧,希望对围棋爱好者们有所帮助。
1. 打好基本功打好基本功是围棋技巧的基础,对于业余围棋爱好者而言尤为重要。
首先,要学会摆放子力均衡的布局,布子要注意空间的合理利用,避免的棋子之间的冲突。
其次,学会碰撞、吞噬、眼位、劫争等基本战术,这些都是基本的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在棋局中占据优势。
最后,要注意自己的眼力,保持清晰的视野,避免形势的误判。
2. 学会防守和攻击在围棋中,防守和攻击是相辅相成的。
防守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棋子,防止对方形成有利的局面;攻击则是为了削弱对方的力量,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形势。
业余围棋爱好者应该学会做到防守和攻击的平衡,不可偏废。
在实战中,根据形势的需要灵活运用防守和攻击的策略,取得更好的效果。
3. 学会布局和发展布局是指整个棋局的构建,它直接决定着后续棋局的发展。
在布局时,要以中心为重心,优先占领空隙大、发展潜力大的地方。
同时,还要注意棋局的平衡,避免形成局部优势局面,导致其他地方的发展受阻。
布局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棋局的发展。
4. 注重处变不惊围棋中,形势多变,很少有一局棋局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业余围棋爱好者应该注重观察形势,根据情况作出调整。
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要固执地坚持原来的计划或布局。
只有具备处变不惊的素质,才能在变化的棋局中应对自如,取得更好的效果。
5. 多参与比赛参与比赛是业余围棋爱好者提高棋艺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其他围棋爱好者对弈,我们可以不断学习他们的棋艺,并通过实战不断提高自己的棋力。
比赛还可以检验自己的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反复参与比赛,我们可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
6. 学会分析和总结学会分析和总结围棋对局是提高围棋水平的关键。
只有通过对自己对局的分析和总结,才能找出自己的失误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
布局的常识在围地要领中已讲了许多角的知识,但“边”的知识讲得非常少(见图一)。
“边”一般涉及到五条线,沿棋盘的边缘依次上数,一线是不应该落子的,因为占不到“空”。
而二线呢?位置较低,走一个子才围一个交叉空,而五线下部空虚,敌方投子于A位左右就有可能生存,围起空来心里又不踏实。
所以,在一般的对局中走五线围空的人是没有的。
那么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三线和四线上,在棋局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棋子(不论敌方我方)都落在三线四线上,A线为地线,B线为势线。
这些上下起伏、形成有机配合的三、四线的棋子,在开局时,就各自争先抢占大场,围棋中,把这个开始争夺的阶段叫做布局。
图一布局是一盘棋的骨骼,对于专业棋手来说在布局上所花费的时间是最长的,它决定了这盘棋大致发展的方向,也决定了随之而来的中盘战斗的局面,甚至决定了整个棋局的面貌。
说得更准确些,水平越高的棋手,越重视布局。
在图一中,讲了三线与四线的重要性,这两条线是“兵家必争”之处,是布局的必争之处。
一般地说,三线取“空”优势大,可把三线称为“地线”。
四线有取地的一面,但更偏子取势,所以我们称四线为“势线”。
围棋这门艺术,同许多事物一样,都是有两重性,着子选点,本无优劣之言,最关键的是周围子力的配合与全局子力的配合。
地线与势线一定要配合得当,优美的布局线条,如同曲折的五线谱,整个边上的落子,起伏波折,三线与四线的散落棋子,有机地配合在一起。
三线与四线的概念一定要清楚,这是围棋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大多数人刚学会下围棋,都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围棋就是围着“吃子”。
所以这些人下棋都是把棋子一个紧挨着一个地追着对方的子乱跑。
请记住:在布局的时候,一定要把棋子分开,散落地、有空间地抢占要点。
图二:应该发现一个问题,盘上所有的子都不是挨着的,都有空隙。
当然,现在不用讲太多的道理,读者在布局中只要懂得把自己的阵势划出来,构成一些模样,抢占一些大的地方就可以了。
对图二中的曲线,在头脑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就行了。
象棋爱好者应学习什么布局业余棋手非要了解各类布局,了解各个最新流行变化吗?先不提看到庞大布局目录是否会被吓怕,就算硬着头皮把棋谱背了一遍,对手还未必会按棋谱行棋。
搞了半天(背完一个棋谱就可能不止半天)还是不会棋理,得到了高手棋谱的形而不得其神。
曾经还出现过有的初学者理怨对手不按棋谱下棋的大笑话。
按棋谱学布局,不但费时费力,成效也不大。
有些棋手还说,要了解各个最新流行变化。
我想,如果要这样学棋,简直就是棋玩人,而不是人玩棋了。
那么有没几种简单易学,又不用死记硬背,用起来也不错的布局呢?答案是有的,只要学习了中炮七路马,五七炮,屏风马三种布局,了解其攻防要点。
总结出自已的行棋的一套,则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已的风格行棋。
真正做到人玩棋。
充分享受下棋的乐趣。
象棋是一种以攻击为主的棋类,谁取得先机(也就是先手)谁的获胜的机率就大。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就算是暂时的防守也是为进攻作准备。
所以攻击性最强的当头炮是从古至今最热门的布局。
古语有云: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难。
有些朋友说,我不喜欢中炮,它破绽多。
在学习掌握攻防技术过程来看,必须是要攻方学习怎么进攻开始,而守方则学习怎么防守攻方进攻。
当守方的技术比攻方好时,攻方就必须学习更高级的进攻术,而守方要防守攻方就要学习高级防守术。
如此循环,攻守双方技术不断提高。
当头炮是最流行的布局,防守当头炮不可避免。
怎么防守中炮就必须要先学习中炮布局。
有些名手喜欢飞相局反宫马之类的布局,那是他的技术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用中炮是他的战略需要,不代表他不精通中炮局。
所以,要成为一个业余高手,就必须要学习中炮局。
中炮的优点是可以最大化发挥炮的作用。
双车快出。
双炮可以视对方阵形情况快速调动。
是发挥车炮快攻最佳棋形。
弱点是双相失去联系,兵卒易损,三七底线易受攻。
进攻时如不慎失去先机,容易失相少兵残棋吃亏。
因为中炮摆中,三七线较为薄弱,反击中炮以攻击中炮三七线最为有力。
(比如半途列炮,屏风马左马盘河,急进中兵等)中炮局的进攻方式多种多样,而为了最大化的体现出中炮的攻势,初学者可以使用急进中兵的布局,在使用过程中,不但可以练习自己的进攻,同时加强自己后手防守中炮强攻中路的能力。
围棋快速入门之布局基础
一、子的效率
前面提到围棋的胜利是要看双方围空的多少,那围的空越多就越容易取得胜利。
如上图,同样是围九目棋,把棋子放在中腹用了16颗棋子,把棋子放在边上用了12颗棋子,把棋子放在角上只需要7颗棋子。
从中可以得出角上行棋的效率比边上的效率要高,边上行棋的效率比中腹的要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角银边草肚皮”。
二、布局顺序
1、占角
前面我们说到金角银边草肚皮,所以下棋一般从角上开始,这样效率才高。
看上图做标记的五个点都是占角的常用点。
A点是三三,B点是小目,C点是星位,D点是目外,E点是高目。
这几个点都是常用占角点,不过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三三占角牢固,但是不利于向中间发展;小目同样往中间发展的速度较慢,但是比三三快一些;星位往中间发展快,但是角上不牢固,容易被对方抢占;目外角上不是很牢固,倾向于往边上和中间发展;高目直指中腹,目的是让对方抢角地,自己取外势,以后往中间围大空或者战斗。
星位和小目是比较好把握的占角点,初学者比较喜欢占这两个点。
2、守角和挂角
占角之后就需要守角加强角地或者挂角抢占对方角地。
星位
星位守角一般走三路的小飞和大飞,还有四路的跳,也叫单关。
去挂对方角上星位一子时,一般小飞挂角和单关挂角,小飞挂角居多。
小目:在小目占角后守角时一般采用小飞,大飞和单关的棋形。
同样白棋挂角时也常常采用小飞,大飞和单挂挂角的走法。
3、拆边
在有己方棋子的情况下往边上走棋,以少量的几个棋子简单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一子拆二
立二拆三
在拆边时,一子拆二、立二拆三是合理的棋形,既不会重复,又不容易被断开。
围棋业余1段进阶建议要进阶为围棋业余1段,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
以下是一些建议:一、深入学习棋谱学习经典对局的棋谱可以帮助你了解更多围棋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建议学习一些围棋名局。
二、多下棋多分析多下棋有助于熟悉各种局面和对弈思路,但必须在下棋之后,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下法、错法、及对手的优劣势。
这样能够让你更好地理解围棋基本技巧和策略。
三、反复练习基础棋形在学习和实战过程中,要反复练习一些基础的棋形,如鹰爪,飞刀,空头等,在下棋时能迅速判断该使用哪种棋形。
四、学习围棋理论你可以深入了解围棋的某些特定部分,如围棋的走法原理、布局策略、底线理论等,这些理论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整个游戏。
五、与其他业余1段或者以上的高手对局在与高水平的对手对弈中,你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通过比赛后的交流和分析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学习和成长。
六、观看围棋比赛观看围棋比赛可以让你学习到各种棋局的套路以及更深入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增加你对于整个游戏的理解。
七、围棋教学视频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优质的围棋教学视频,这些视频通常由职业选手或围棋大师制作,可以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八、参加围棋俱乐部或组织与其他棋手交流、讨论和分享经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
你可以在当地的围棋俱乐部或组织中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九、适当使用的学围棋软件借助围棋软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游戏中,并且可以借助围棋软件进行对弈,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十、加强围棋心理调整能力在围棋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如果你感到焦虑、紧张或者沮丧,那么你的下棋水平会受到影响。
因此,建议关注一些心理训练和调整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和肌肉放松等。
要想成为一名围棋业余1段以上选手,需要保持热情,持之以恒地学习和练习,在坚持和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你会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目标。
业余棋手要了解各类布局
业余棋手非要了解各类布局,了解各个最新流行变化吗?先不提看到宠大布局目录是否会被吓怕,就算硬着头皮把棋谱背了一遍,对手还未必会按棋谱行棋.搞了半天(背完棋谱就可能不只半天)还是不会棋理,得到了高手棋谱的形而不得其神.曾经还出现过一个初学者理怨对手不按棋谱下棋的大笑话.
按棋谱学布局,不但省时省力,成效也不大.有些棋手还说,要了解各个最新流行变化.我想,如果要这样学棋,简直就是棋玩人,而不是人玩棋了.那么有没几种简单易学,又不用死记硬背,用起来也不错的布局呢?答案是有的,只要学习了中炮七路马,五七炮,屏风马三种布局,了解其攻防要点.总结出自已的行棋的一套,则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已的风格行棋.真正做到人玩棋.充分享受下棋的乐趣.
象棋是一种以攻击为主的棋类,谁取得先机(也就是先手)谁的获胜的机率就大.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就算是暂时的防守也是为进攻作准备.所以攻击性最强的当头炮是从古至今最热门的布局.古语有云: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难.
有些朋友说,我不喜欢中炮,它破绽多.在学习掌握攻防技术过程来看,必须是要攻方学习怎么进攻开始,而守方则学习怎么防守攻方进攻.当守方的技术比攻方好时,攻方就必须学习更高级的进攻术,以守方要防守攻方就要学习高级防守术.
如此循环,攻守双方技术不断提高.当头炮是最流行的布局,防守当头炮不可避免.怎么防守中炮就必须要先学习中炮布局.有些名手喜欢飞相局反官马之类的布局,那是他的技术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用中炮是他的战略需要,不代表他不精通中炮局.所以,要成为一个业余高手,就必须要学习中炮局.
中炮的优点是可以最大化发挥炮的作用.双车快出.双炮可以视对象士相情况快速调动.是发挥车炮快攻最佳棋形.弱点是双相失去联系,兵卒易损.进攻时不慎失去先机,容易失相少兵残棋吃亏.因为中炮摆中,右路较为薄弱,反击中炮以攻击中炮右路最为有力.(比如半途列炮,屏风马左马盘河,屏风马平炮兑车等)
中炮局的进攻方式多种多样,右马炮位置固定,按左马分为正马与边马.正马的有中炮七路马(中炮盘河马,五九炮,中炮盘头
马),中炮巡河炮,五八炮,五六炮正马.边马的有五七炮,五八炮,五六炮.以中炮七路马和五七炮最为常见与实用.
中炮七路马的左马主要有冲中兵在中路跃出与冲七兵盘河跃出两种方向.它的攻击方式就是通过中炮强取中卒(赶跑防守中卒的马或用马炮兑掉防守马)或冲中兵兑卒直接减少炮与将之间的阻碍.从而炮镇当头,再配合肋线车,中路马(卧槽马,**马,瞄象的马)进行铁栓门或破士相的车马炮中路联杀(车车炮,车炮炮也可,车马炮较有威力).杀法容易掌握.是
业余棋手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中炮盘头马.中炮盘头马是一种冲中兵,双马在中路连环跃出,集中兵力强行中路特破.中路防守力弱的棋形不易防守.就算发展至今,也剩下几种棋形与之对抗(比如屏风马,斗炮).中炮盘头马的存在让我们要学习的棋形大大减少.如果先手用飞相局,那么你要对抗的棋形就多了,士角炮,捌角马,鸳鸯炮,双边马等等五花八门.
五七炮是一种万金油的棋形.它先后手可以对抗任何棋形(这种特性对于一个业余棋手是多么重要呀!).斗顺炮斗列炮,屏风马,反官马,单提马.士角炮,捌角马,鸳鸯炮,龟背炮,反反官马等等...(后面一大批叫不出名字的偏门布局).五七炮的三路兵与七路马刚好是有效压制对方双正马的.所以五七炮对付双正马的象形结构棋形(比如屏风马与反官马)最为理想.而对斗炮局(比如顺炮),与横车局(比如单提马横车),中炮上正马更有针对*.
中炮七路马与五七炮的比较:中炮七路马上正马可以发挥全部子力进攻.进攻力最强,但同时七路马易受攻击.是攻强防差的棋形,比较合适能把握先手的攻击型棋手.五七炮把边马生根,把中炮的破绽减到最少.同时解放双车(不用守马,哈哈),可以随意移动寻找战机.是攻守均衡是棋形.合适散手型的棋手.在市井棋滩五七炮极为常见.
屏风马.只要上两步正马.双马就护着最重要的中卒,将门.
马象护五卒,炮护马,车护炮.形成一座坚固的城墙.屏风马需要上一卒.而活一对马炮进攻.另一对马炮防守.也可发展为以士为中心的担子炮防守,双马进攻.也可以双马防守,双炮巡河防守(或双炮过河攻击).屏风马火力线在巡河线上.对付敌人的巡河车最为有效.双车出动比较缓(用习惯快车炮的人会不适应).因为没明显的攻击目标.要视对手攻击情况来作出相应对策.二八线的炮与对方的车作空间对抗.反击以底炮和卧槽马发动侧路攻击为主.反击时要组织不在正位的子力进行准确地攻击,相持不下时,要求棋手会下兵马残棋.行棋细腻,以静制动,与中炮的稳步进攻有所不同.屏风马对棋手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属于进阶的高级棋形.要用好屏风马,不但要掌握中炮的攻防技术还要棋手布中残都有一定基础.(当然,比屏风马更高阶的布局有相局兵局,但是业余棋手没必要那么高) 为什么要学习屏风马?有些朋友说,用中炮可以对抗任何棋形,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屏风马.既然学习马类了.为什么要挑屏风马而不是反官马或单提马呢?以前作为求学者的我也带着这些问题一直不解.
首先.学习象形结构布局(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等)是可以更多机会学习到残局.因为中炮局兵卒易损.残局不及象形结构的来得好.所以要提高中残技术必须要学习象形结构.其次.在对对手对策的选择上,同时用中炮局,偏好攻杀的棋手必然比较有利,所以用屏风马以静制动.以拉长战线来示现双方
的技术水平.反之,对稳健型的棋可用中炮攻.同时习得中炮与屏风马,刚柔相济两手准备.再三.因为屏风马是最强的盾,下让先棋用屏风马特别有利.
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相比较.单提马中路薄弱不是最理想的防守阵.反宫马对抗中炮布局较好(按近年比赛战绩来看,反宫马是否能对抗中炮都受到挑战),对抗其它布局不如屏风马全面.反宫马看似简单,很多变化是由屏风马演变而来.也就是说,要精通反宫马必须要学习屏风马.所以, 业余棋手学习象形结构应先学屏风马.配合中炮布局.从而达到全面修炼布中残技术.
中炮七路马,积极进取,稳步进攻.五七炮,见机行事,灵活多变.屏风马,以静制动.防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