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氢气化工艺整体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4.18 MB
- 文档页数:43
煤炭地下气化制氢综述导读:煤炭地下气化研究综述、国外煤炭地下气化、我国的地下煤气化试验、地下煤气化制氢前景、煤制氢零排放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近几年在中国也得到开发和利用。
从制氢角度讲,显然煤气中的有效成分(氢气+CO)含量越高越好,因此下面的论述主要就对于化工合成方面的煤气化技术进行分析。
1.8.1煤炭地下气化研究综述煤炭地下气化(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就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直接进行有控制地燃烧,通过对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
该过程集建井、采煤、地面气化三大工艺为体,变传统的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省去了庞大的煤炭开采、运输洗选、气化等工艺的设备,因而具有安全性好、投资少、效益高、污染少等优点,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被誉为第二代采煤方法在技术研究上可分为三个方向:①地下气化方法类型。
苏联早期使用“有井式”,后逐渐过渡至无井式”。
“有井式”气化利用老的竖井和巷道,减少建气化炉的投资,可回采旧矿井残留在地下的煤柱(废物利用),气化通道大,容易形成规模生产,气化成本低。
但其缺点是:老巷道气体易泄漏,影响气压气量以及安全生产,避免不了井下作业,劳动量大,不够安全。
而“无井式”气化,建炉工艺简单,建设周期短(一般1~2年),可用于深部及水下煤层气化,但由于气化通道窄小(因钻孔直径般为200~300mm,钻孔间距一般为15~50m,最大为150m),影响出气量,钻探成本高,煤气生产成本高。
②气化剂的选择。
气化剂的选择取决于煤气的用途和煤气的技术经济指标,从技术上,煤炭地面气化所用的气化剂(空气、氧气与蒸汽、富氧与蒸汽等)都可以用于煤炭地下气化。
③地下气化的控制方法。
影晌地下气化工艺的因素很多(包括煤层的地质构造、围岩变化、气化范围位置不断变化等),因而要采取定的控制措施。
简单的做法是在每个进风管和出气管上都安装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
根据上述测量参数综合分析地下气化炉状况用阀门来控制压风量、煤气产量,以达到控制气化炉温度和煤气热值的目的。
导读:1、煤为原料制取氢气方法:焦化、气化;2、传统煤制氢技术和煤气化制氢工艺;3、煤气化制氢原理与工艺流程。
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
2000多年前的地理名著《山海经》(现代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人。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刘歆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中称煤为“石涅”,并记载了几处“石涅”产地,经考证都是现今煤田的所在地。
例如书中所指“女床之山”,在华阴西六百里,相当于现今渭北煤田麟游、永寿一带;“女儿之山”,在今四川双流和什邡煤田分布区域内;书中还指出“风雨之山”。
显然,我国发现和开始用煤的时代还远早于此。
在汉些史料中,有现今河南六河沟、登封、洛阳等地采煤的记载煤不仅用作柴烧,而目成了煮盐、炼铁的燃料。
现河南巩县还能见到当时用煤饼炼铁的遗迹。
汉朝以后,称煤为“石墨”或“石炭”。
可见我国劳动人民有悠久的用煤历史。
煤制氢技术发展已经有200年历史,在中国也有近100年历史。
我国是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目前,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高达70%左右,专家预计,即使到205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仍然会占到50%。
如此大量的煤炭使用将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CO2。
现在我国已经是世界CO2排放第一大国,受到巨大的国际压力。
洁净煤技术将是我国大力推行的清洁使用煤炭的技术。
在多种洁净煤技术中煤制氢,可以简称为CTG( Coal to gas),将是我国最重要的洁净煤技术,是清洁使用煤炭的重要途径。
■煤为原料制取氢气方法:焦化、气化以煤为原料制取氢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煤的焦化(或称高温干馏),二是煤的气化。
焦化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900-1000℃制取焦炭,副产品为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组成中含氢气55%-60%(体积分数)、甲烷23%~27%、一氧化碳6%~8%等。
每吨煤可得煤气300~350m3,可作为城市煤气,亦是制取氢气的原料。
煤的气化是指煤在高温常压或加压下,与气化剂反应转化成气体产物。
气化工艺流程气化工艺是一种将固态或液态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
气化工艺广泛应用于天然气的生产、石油化工行业以及燃煤电厂的能源转换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气化工艺流程。
首先是煤的选矿和制备。
在气化工艺中,煤炭是最常用的原料之一。
通过选矿,可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灰分,得到纯净的煤质。
随后,将煤炭破碎成合适的颗粒大小,为后续的气化过程做准备。
接下来是干燥和预处理。
将煤炭送入煤粉烘干机中,去除其中的水分。
然后,通过预处理设备,将煤粉中的硫、灰等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和去除。
处理后的煤粉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气化效果。
然后是气化反应。
在气化炉中,将预处理后的煤粉加热至高温,并注入气化剂,通常是水蒸气或空气。
煤粉在高温条件下与气化剂反应,产生可燃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
这个过程称为煤气化,产生的气体被称为合成气。
合成气在进一步处理前需要冷却和洗涤。
冷却可以降低其温度,避免后续的设备受到高温气体的腐蚀。
洗涤则是通过吸收剂来去除合成气中的硫化氢、苯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经过冷却和洗涤后,合成气中的有害组分几乎被完全去除。
然后是合成气的转化和分离。
合成气经过转化反应,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化合物,如甲醇、乙醇和丙烯等。
这些化合物在石化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分离是将合成气中所需产品与副产品进行分离,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最后是废弃物的处理。
在气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和废弃物,如灰渣和废水等。
这些废弃物通过相应的处理设备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体而言,气化工艺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方式。
它利用煤炭等常见资源进行能源转化,可以减少石油等有限资源的消耗。
同时,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合成气还可以用于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利用。
这种工艺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能源选择,还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因此,气化工艺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煤制气工艺流程
《煤制气工艺流程》
煤制气工艺是一种利用煤炭作为原料,通过气化反应生产合成气的技术。
合成气是一种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可用于燃料、化工原料和发电等多种领域。
煤制气工艺流程通常包括气化、净化、合成和加氢等步骤。
首先是气化过程,将煤炭在高温和氧气(或者水蒸气)的存在下
发生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
气化过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固体床气化、流化床气化、煤粉气化等。
气化之后,产生的合成气中会含有一定量的固体颗粒、灰分和硫化物等杂质,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净化过程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和灰分的除尘、去除硫化物和氨的脱硫和脱氮等步骤。
净化后的合成气进入合成步骤,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甲烷、乙烯、甲醇等化工原料,以及低温合成燃料。
最后,在加氢装置中,通过加氢反应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加氢处理,生成更加纯净的合成气。
煤制气工艺流程虽然复杂,但是由于煤炭资源广泛、储量丰富,且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在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煤制气工艺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煤制气工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为了替代传统石油、天然气的重要能源来源。
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煤制气工艺流程也
将逐步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方式,为能源生产和利用带来更多可能性。
煤气化工艺流程
《煤气化工艺流程》
煤气化是一种将固态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化学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在高温、高压和缺氧的环境中,将煤转化为一种称为合成气的混合气体。
合成气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可以用于发电、制氢、合成化学品等各种工业过程。
煤气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的预处理、煤气化反应、气体净化和气体利用四个基本环节。
首先,煤需要经过粉碎、干燥和脱硫等预处理过程,以提高气化效率和减少煤中的杂质。
接下来,煤会被送入气化炉中,在高温(1000-1300摄氏度)和高压
(20-30大气压)的环境下,与少量氧气或蒸汽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合成气。
然后,合成气会通过一系列气体净化设备,包括除灰、除硫、除氨、除苯等工艺,以降低对下游设备和环境的影响。
最后,净化后的合成气可以被用于发电、制氢、合成甲烷等不同的应用领域。
煤气化工艺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与传统的直接燃烧煤炭相比,煤气化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较少。
因此,煤气化技术在能源和环保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煤气化工艺流程包括煤的预处理、煤气化反应、气体净化和气体利用等环节,其成功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对未来的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焦炉煤⽓制氢⼯艺流程⼀、引⾔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氢⽓作为⼀种清洁、⾼效的能源,正⽇益受到⼈们的关注。
焦炉煤⽓作为钢铁⾏业的主要副产品,其⾼效利⽤和转化已成为⾏业研究的重点。
焦炉煤⽓制氢技术,不仅能有效回收利⽤煤⽓中的有效成分,还能为社会提供清洁的氢⽓能源,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焦炉煤⽓成分与特性焦炉煤⽓主要由氢⽓、甲烷、⼀氧化碳等组成,其中氢⽓含量约为55%-60%,具有较⾼的热值。
通过焦炉煤⽓制氢,可以将煤⽓中的氢⽓提取出来,并转化为⾼纯度的氢⽓,满⾜⼯业和⽣活⽤氢的需求。
三、焦炉煤⽓制氢⼯艺流程焦炉煤⽓制氢⼯艺流程主要包括煤⽓净化、氢⽓提取和氢⽓纯化三个步骤。
1.煤⽓净化:由于焦炉煤⽓中含有⼤量的焦油、萘、硫等杂质,需要先进⾏净化处理。
净化过程主要包括除尘、脱硫、脱苯等步骤,以保证后续氢⽓提取和纯化的顺利进⾏。
2.氢⽓提取:净化后的焦炉煤⽓进⼊氢⽓提取阶段。
⽬前常⽤的氢⽓提取⽅法有蒸汽转化法、部分氧化法和⾃热转化法等。
这些⽅法都能有效地将煤⽓中的氢⽓提取出来,形成富含氢⽓的混合⽓体。
3.氢⽓纯化:提取出的富含氢⽓的混合⽓体需要进⼀步纯化,以满⾜不同⽤途对氢⽓纯度的要求。
氢⽓纯化⽅法主要有压⼒吸附法、低温液化法和膜分离法等。
这些⽅法能有效去除混合⽓体中的杂质,得到⾼纯度的氢⽓。
四、技术经济分析焦炉煤⽓制氢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回收利⽤焦炉煤⽓中的有效成分,减少资源浪费;另⼀⽅⾯,制得的氢⽓作为⼀种清洁能源,可⼴泛应⽤于化⼯、冶⾦、电⼒等领域,具有⼴阔的市场前景。
此外,焦炉煤⽓制氢过程中产⽣的副产物也可以进⼀步回收利⽤,形成循环经济。
五、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焦炉煤⽓制氢技术正⾯临着巨⼤的发展机遇。
未来,该技术将朝着更⾼效、更环保的⽅向发展。
同时,也需要解决⼀些技术难题,如提⾼氢⽓提取和纯化的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等。
煤的气化技术1. 介绍煤是一种常见的化石燃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然而,煤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煤的气化技术应运而生。
煤的气化技术是将煤转化为合成气(syngas)的过程,合成气主要由一氧化碳(CO)、氢气(H2)和少量的二氧化碳(CO2)、氮气(N2)等组成。
合成气可以用作燃料,也可以作为化学原料,用于制造化学品、肥料和液体燃料等。
2. 煤的气化过程煤的气化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完成:2.1. 干燥和预气化在气化反应器中,煤被加热至高温。
在这个过程中,煤中的水分被蒸发出来,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这一步骤主要起到预热作用,为下一步的反应做准备。
2.2. 煤的部分氧化在气化反应器中,预热的煤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主要的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 + O2 -> CO2 C + CO2 -> 2CO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氧气供应量,可以调节合成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比例。
高温和富氧条件下可以生成较多的一氧化碳,而低温和贫氧条件下可以生成较多的氢气。
3. 煤的气化技术分类煤的气化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固定床气化固定床气化是最早开发的气化技术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气化技术之一。
在这种气化方式下,煤被放置在气化反应器中的固定床上,并通过气化剂(如空气或蒸汽)流过床层。
随着气化反应的进行,煤逐渐转化为合成气,反应产物从顶部排出。
固定床气化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煤,具有反应稳定、设备简单的优点,但存在反应温度不均匀、产物中存在固体颗粒等问题。
3.2. 流化床气化流化床气化是一种将煤颗粒悬浮在气化剂中进行气化的技术。
在气化反应器中,通过气化剂(通常为空气或蒸汽)的上升流动,使煤颗粒保持悬浮状态。
在高温和富氧条件下,煤颗粒发生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
流化床气化技术具有高反应效率、适应多种煤种和煤质的优点,但也存在气固分离和热传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