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813 运筹学
- 格式:docx
- 大小:14.8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机械设计》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机械设计代码:812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机械设计总论、机械零件的强度、连接设计、机械传动、轴系零部件、弹簧及减速器。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卷时间:180分钟题型比例:满分150分,问答题(占总分的30%-40%),选择题(占总分的10%-20%),其余题型为结构设计和计算题。
三、考查要点1.机械设计总论机器组成,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对机器的主要要求,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方法。
2.机械零件的强度材料的疲劳特性,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接触强度。
3.摩擦、磨损及润滑4.连接设计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各类键连接和销连接,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连接。
5.机械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6.轴系零、部件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轴。
7.其他零、部件弹簧,机座和箱体,减速器和变速器。
四、参考资料濮良贵,陈国定,吴立言主编. 《机械设计》(第九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土力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土力学代码:813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涉及土力学的相关理论及问题。
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地基的应力和变形、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挡土墙土压力和土坡稳定分析。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土力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部分试题允许使用计算器答卷时间:180分钟题型比例:满分150分,其中:概念题30分;选择题20分;问答题40分;计算题60分。
三、考查要点1.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土的三相组成和土的结构构造、土的物理性质和土的物理状态指标的概念、测定方法、计算公式,及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土的压实性及影响因素;土的分类原则和方法,特殊土的概念及工程性质。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9科目名称:运筹学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 150分考试范围:一、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线性规划问题和数学模型、线性规划图解法、线性规划解的性质、单纯形法及人工变量单纯形法。
二、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及其变换、线性规划的对偶定理、对偶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参数规划。
三、运输问题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其求解、不平衡的运输问题的求解、运输问题的应用。
四、整数规划整数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其求解思路、整数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指派问题及其求解方法五、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模型的最优性原理及其算法基本思路、离散型动态规划模型特点及其求解、连续型动态规划模型特点及其求解。
六、图与网络分析图和网络的基本概念、树和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网络最大流及最小截集的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求解。
七、随机服务理论概述随机服务系统的基本组成、生灭过程的概念及其稳态解、泊松输入--指数服务排队系统特点及其计算、排队系统的优化设计。
样 题:一、(32分)已知线性规划问题:⎪⎩⎪⎨⎧=≥≤+-≤++=2,1,03341852.3max 212121j x x x x x t s x x z j利用单纯形法求解,最优单纯形表如下:试分别进行下面的计算:1、第一约束资源系数在什么范围内变化上述最优基不变?(8分)2、x 2的价值系数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最优基变量变为x 1和x 4?(10分)3、若x 1取大于1的整数,最优解如何?(14分)二、(18分)已知最大化具有“≤”约束的线性规划问题,利用单纯形法求解,其中一个单纯形表如下:1、求出其对偶问题的资源系数。
(8分)2、利用对偶理论给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10分)三、(28分)根据下面的运输供应量与需求量及运价表,试进行下列分析 1、建立表式运输平衡模型。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运筹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运筹学》考试是为我校招收管理类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管理类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
考试要求考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思想和方法,学会建立简单的运筹学模型,运用运筹学的方法和技巧,为经济、管理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
要求考生具有综合处理经济管理中定量分析方面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1.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2.理解对偶问题、影子价格;掌握对偶问题解与原问题解之间的关系。
3.理解运输问题的求解原理;掌握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
4.掌握目标规划的建模及其求解方法。
5.理解动态规划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掌握动态规划问题基本求解方法及典型应用问题的求解方法。
6.理解图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会将实际问题用图的语言表示出来并加以解决;熟悉最小树的求法,熟悉网络最大流的求法;熟悉最短路问题的解法;了解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了解中国邮递员问题。
t循环策略模型、报童模型、(s,S)模型的求7.熟悉存储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解方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考试题型(可能包括但不一定每考试中都出现)有建模题、填空题、判断题、简述题、计算题、证明题。
以计算题为主要形式。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44 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网络一、考试要求:计算机网络主要研究网络体系结构中相关各层协议及其内容,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运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的设计和应用。
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体现三个方面: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及运用,特别要针对各层协议的分析以及相应实践环节的验证和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特别是针对协议首部各字段的理解和掌握,这对后续网络编程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本课程开设对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对网络协理解、设计及运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其网络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考试内容:(一)概述1. 因特网的概念和组成;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分类;3.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二)物理层1. 物理层基本概念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 物理层的传输介质;3. 信道复用技术;4. 数字传输系统和带宽接入技术。
(三)数据链路层1. 点对点地信道数据链路层及其PPP协议;2. 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及其以太网;3. 扩展的以太网和高速以太网。
(四)网络层1. 网路层提供的两种服务;2. 网际协议IP数据报格式及分组转发的流程;3. 子网划分合构成超网;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6. IP多播、VPN和NAT。
(五)运输层1. 运输层的基本概念;2. 用户数据报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3. 可靠的传输工作原理;4. TCP报文的首部及可靠传输的实现;5. TCP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6.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六)应用层1. 域名系统;2.文件传输协议FTP;3.远程终端协议TELNET;4.万维网WWW及其协议标准;5.电子邮件协议;6.动态的主机配置协议DHCP;7.简单的文件管理协议SNMP。
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运筹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运筹学是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生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科目,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性质。
其评分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坚实的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录取。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应考范围包括:线性规划、对偶理论及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网络计划、存贮论、对策论。
具体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运筹学考试的目标在于考查学生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必要的数学模型和求解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 正确理解运筹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正确分析实际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 掌握求解运筹学中常见问题的方法。
4. 能正确的解释所求问题的计算结果。
四、考试形式与考卷结构答卷形式:闭卷、笔试;试卷中的所有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答题时间:180分钟。
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及考查比例:试卷主要分为三部分,即:问题建模20%,基本理论和方法40%,分析题40%。
试卷题型:简答题 20%、计算及应用题 80%第二部分考查要点1.线性规划(1)了解:经济管理中常见的线性规划问题:生产计划与组织问题、工农业布局问题、合理下料问题、配料问题、运输问题、指派问题等。
(2)理解: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三个要素(决策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及标准形式,线性规划问题解的概念,线性规划问题的几何意义,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利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思路,线性规划问题解的几种情况。
(3)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计算,单纯形法求解中解的判别。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812科目名称:管理学适用专业:工商管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 分考试范围:一、管理总论(一)考核知识点1. 管理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3.管理的主体4.管理与环境5.道德与社会责任(二)考核要求1. 管理(1)识记:管理的涵义(2)理解:管理的应用范围、管理的特性(3)应用:结合实际分析管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识记: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归纳法、实验法与演绎法的涵义(2)理解:管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3)应用:结合实际正确运用管理学的研究方法3. 管理的主体(1)识记:管理肢体、管理者角色的涵义(2)理解:管理主体与客体的范畴、管理者角色的分类与变动、管理主体的能力结构(3)应用:能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管理者主要角色计能力结构状况和要求4. 管理与环境(1)识记:管理环境的涵义(2)理解:管理的环境构成与特点、管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作用(3)应用:结合实际管理问题,能正确地分析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5. 道德与社会责任(1)识记: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涵义(2)理解: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3)应用:能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提高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及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二、管理理论的演进(一)考核知识点1. 早期管理思想2.近代管理理论的产生3.科学管理理论4.一般管理理论5.管理组织理论6.行为科学理论7.现代管理理论8.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二)考核要求1. 早期管理思想(1)识记: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用人思想、经济管理思想;国外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生产管理思想(2)理解:原始社会管理思想的萌芽2. 近代管理理论的产生(1)识记:亚当、斯密、小瓦特和博乐顿等人对管理理论的贡献(2)理解: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3. 科学管理理论(1)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2)应用:分析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4. 一般管理理论(1)理解: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2)应用:分析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5. 管理组织理论(1)理解:管理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2)应用:分析管理组织理论6. 行为科学理论(1)识记:行为科学的涵义(2)理解: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和X-Y理论等理论的主要内容(3)应用:分析行为科学理论7. 现代管理理论(1)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各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8.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1)识记:业务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的涵义(2)理解:业务流程再造思想的提出以及再造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五项修炼及建立学习型组织在观念组织等方面要做的变革;知识管理的(3)应用:业务流程再造成功的要点分析三、决策(一)考核知识点1. 决策概述2.决策理论3.决策程序4.决策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 决策概述(1)识记:决策的涵义;决策的原则(2)理解:决策的特征;决策的划分标准与决策类型2. 决策理论(1)理解: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当代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2)应用:分析三种理论的内容3. 决策程序(1)识记:决策的程序(2)理解:决策每一步骤的基本要求4. 决策的方法(1)识记:各种决策方法的涵义(2)理解: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涵义与具体步骤(3)应用:运用决策树法和量本利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决策四、计划(一)考核知识点1. 计划及其性质2.计划种类3.计划编制过程4.目标管理5.计划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 计划及其性质(1)识记:计划的概念;计划的性质(2)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2.计划种类(1)识记:计划种类的划分标准及各种计划的涵义(2)理解:每种分类中各种计划的相互关系3. 计划编制过程(1)识记:制定计划的程序(2)理解:每一步骤的基本要求4. 目标管理(1)识记:目标管理的涵义(2)理解:目标制定的原则和步骤,目标管理的评价5. 计划的方法(1)识记: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2)应用: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分析实际问题五、组织(一)考核知识点1. 组织概述2. 组织设计3. 人力资源管理4. 组织变革(二)考核要求1. 组织概述(1)识记:组织的概念(2)理解:组织的分类标准与类型2. 组织设计(1)识记:组织设计的涵义、任务和原则(2)理解:影响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部门化与层级化设计的内涵;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与适用性(3)应用:认识现实中的具体组织结构,并能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3. 人力资源管理(1)识记: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任务,绩效评估的涵义与步骤(2)理解:人员选聘的标准与方式;人员配备的原则;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人员培训的目标与方法4. 组织变革(1)识记:组织变革的涵义(2)理解:变革的动力、类型、内容;变革的阻力及克服;组织变革的过程模式(3)应用:结合实际分析模式及阻力六、领导(一)考核知识点1. 领导2.激励3.沟通(二)考核要求1. 领导(1)识记:领导的内涵;领导影响力及构成;领导方式及特点(2)理解:人性假设理论与领导方式;领导理论中的特性理论作风和行为理论与权变理论的研究目的性及基本内容(3)应用:应用领导理论进行案例分析2. 激励(1)识记:激励的涵义、过程(2)理解: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各种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作用(3)应用:结合实际运用激励理论3. 沟通(1)识记:沟通的涵义与重要性;沟通过程;沟通的类型及特点(2)理解:沟通的渠道及特点;沟通网络及其特点;沟通的与克服(3)应用:分析实际组织沟通存在的问题七、控制(一)考核知识点1. 控制2. 控制的过程3.控制的方法(二)考核要求1. 控制(1)识记:控制的涵义、类型(2)理解:控制与计划的关系;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的功能2. 控制的过程(1)识记:控制过程的三个步骤(2)理解:控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效控制的特征3. 控制的方法(1)识记: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2)理解:各种方法的作用与特点八、创新(一)考核知识点1. 创新及其作用2.创新的基本内容3.创新过程和组织(二)考核要求1. 创新及其作用(1)识记:创新的涵义;维持的涵义;创新的类型与特征(2)理解:管理创新与维持的关系(3)应用:分析管理创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 创新的基本内容(1)识记: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结构与结构创新和环境创新的涵义(2)理解:各种创新的基本内容3. 创新过程和组织(1)识记:创新的四个阶段(2)理解:创新组织要点(3)应用:根据创新程序的原理设计一项创新方案样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9年多以来的首次加息。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1科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适用专业: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一、系统安全分析相关知识点①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产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
②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基础支撑理论及方法论、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③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应用特点。
④了解安全系统工程方法体系(分析方法、建模方法、优化方法、评价方法、预测方法和决策方法)二、系统安全分析相关知识点①掌握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方法及其选择。
②熟悉安全检查的性质、内容;熟悉安全检查表的形式、类型、编制过程及其特点。
③了解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的主要内容、优点;熟悉分析的一般步骤、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危险性识别;掌握危险性等级与控制、分析。
④熟悉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的特点、目的;熟悉故障的类型、原因及效应;熟悉FMEA的分析程序、应用实例;掌握故障类型、影响及危险度分析(FMECA)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⑤了解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应用特点;了解可操作性研究的基本原理与表格形式;了解HAZOP的分析步骤及在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应用实例。
⑥掌握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及L、E、C的取值。
⑦掌握事件树分析(ETA)的原理、主要功能;掌握事件树建造的一般步骤及应用说明;会针对不同事件建造事件树,并进行概率计算。
三、事故树分析方法相关知识点①掌握事故树分析(FTA)的基本概念、分析特点;掌握事故树分析步骤;掌握事件及其符号、逻辑门及其符号、转移符号。
②熟悉编制事故树的规则和方法;了解计算机辅助建树的合成法、判定表法。
③掌握结构函数的定义、性质及表达式;掌握割集和最小割集的定义,求最小割集的方法;掌握径集和最小径集的定义,求最小径集的方法;熟悉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FTA中的作用。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筹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IOO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计算题70分
(2)证明题30分
二、考试范围
1.运筹学模型和建模的方法与思路。
2.熟练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原理与计算方法,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3.线性规划的典型应用,如人力资源分配的问题、生产计划的问题、配料问题、投资问题。
4.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求解法及应用。
5.掌握整数规划的应用、会利用0-1变量为某些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
6.掌握整数规划的分支定界法。
7.有优先权的目标规划、复杂情况下有优先权的目标规划及加
权目标规划。
8.掌握动态规划基本概念、最优化原理和基本方程。
9.动态规划模型结构、逆序法算法原理。
10.动态规划在资源分配、生产与存储等问题方面的应用。
11.最小树、最短路、最大流、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的内涵及其解法。
12.确定型存贮模型、随机型的建模和求解方法。
13.掌握单服务台负指数分布排队模型。
14.掌握多服务台负指数分布排队模型,排队系统设计的最优化。
15.矩阵对策的求解方法。
16.风险决策、效用理论及灵敏度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