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危机公关处理案例 共17页
- 格式:ppt
- 大小:486.50 KB
- 文档页数:17
农夫山泉质量门事件危机管理策划一、农夫山泉质量门事件的背景: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大陆的饮用水生产企业,成立于 1996 年9 月 26 日,原名为“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所在地为杭州,是养生堂旗下的控股公司。
公司拥有“农夫山泉”品牌,以“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而闻名于全国各地。
2013 年 3 月,在不到 20 天的时间里,农夫山泉先后被曝出喝出黑色不明物、棕色漂浮物以及“水源地垃圾围城”等消息。
号称“大自然的搬运工”的农夫山泉接二连三地陷入“质量门”。
二、调查分析: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到消费者投诉之后,迅速对本面临的状况进行了全面而周密的调查研究,其目的在于:1.全面了解事件的性质与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的关系;2.评估危机事件的后果;3.为制定危机处理策略提供依据。
(一)调研对象1.资深新闻记者(通讯社、电视台、 21 世纪网,京华时报等);2.业内人士;3.浙江省卫生厅;4.消费者、经销商。
(二) 调研方式1.访谈;2.媒体调查;3.资料收集;4.热线电话反馈。
(三 ) 研究与分析农夫山泉 2000 年被授予“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
2003 年 9 月农夫山泉天然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2 年农夫山泉天然水的总产量达61万吨,居全国饮料企业产量第四位。
农夫山泉的产值不断递增,每年上一个台阶。
2013 年 4 月,媒体报道,作为国内知名饮用水品牌,农夫山泉的产品标准却并不严格。
农夫山泉现执行的产品标准为“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是浙江的标准,但农夫山泉却在广东生产和销售。
这样辉煌的农夫山泉接二连三爆出质量门,标准门事件,直至退出北京市场,无疑会引起轩然大波,媒体报道势不可当。
农夫山泉质量门标准门事件回顾2013 年 3 月 8 日,消费者投诉称,其公司购买的多瓶未开封农夫山泉380ml 饮用天然水中出现很多黑色的不明物。
15 日农夫山泉通过其官方微博发表声明表示,有消费者反应农夫山泉丹江口工厂生产的部分瓶装水中有细小沉淀物。
砒霜门――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公关案例主办单位: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一、项目背景: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于1996年9月在浙江省建德市千岛湖畔成立。
2000被授予“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 荣誉称号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热心赞助商”荣誉称号。
2003年9月农夫山泉天然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2年农夫山泉天然水的总产量达61万吨,居全国饮料企业产量第四位。
农夫山泉的产值不断递增,每年上一个台阶。
2003年公司推出农夫果园混合果汁饮料,2004年推出尖叫系列功能饮料,2005年又推出新概念茶饮料农夫汽茶。
农夫山泉坚持纯天然理念,从不使用一滴城市自来水。
农夫山泉目前拥有四个主要水源基地:浙江千岛湖,南水北调基地湖北丹江口,广东万绿湖,以及吉林省靖宇县的长白山,前三者均为地表水库水水源,第四个为天然矿泉水水源。
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开发与对手有明显差异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但与此同时,广泛宣传这种差异,进而让消费者认同这种差异更为重要。
农夫山泉的崛起,可以说是肇始于“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声音飞越千山万水,传遍大江南北,迅速打响品牌知名度。
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农夫山泉被国际专业市场调研机构公布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成为国内消费品最受欢迎的六大品牌之一,农夫山泉是其中唯一的本土品牌。
二、项目调查:1、起因:2209年中国饮料行业巨头——农夫山泉多少有些流年不利,还未完全摆脱6月份的“水源门”和8月的“捐款门”,短短半年不到,11月底农夫山泉又深陷“砒霜门”。
三重门就像是以连环的生死劫,考验着农夫山泉。
2009年11月,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在对该市部分批发市场、商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销售的各类饮料食品进行抽样初检后,发现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3[4]0%混合果蔬(生产日期:2009年6月27日,规格:500毫升/瓶)、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生产日期:2009年8月16日,规格:445毫升/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桃多汁(生产日期:2009年8月22日,规格:250毫升/瓶)中成分超标,超标的成分是总砷。
“农夫山泉”更换包装2000年,钟睒睒策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水战”。
当时,农夫山泉突然宣布停止生产纯净水,转产天然水,原因是“纯净水对健康无益”。
这一观点的提出,顿时震惊了国内的饮料业,农夫山泉似乎也成为行业“公敌”,数家国内饮料企业甚至一度联手对农夫山泉进行封杀,这一事件成为轰动当年饮料行业的一件大事。
也就自那时起,农夫山泉登上了瓶装饮用水市场前三甲的宝座,并稳坐至今。
农夫山泉也因此得罪了几乎所有的同行。
很多人指责他不讲商业道德,靠炒作牟利。
对此,钟睒睒(shan)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广告做得好就可以把东西卖出去,而产品本身才是决定市场的惟一“杀手锏”。
6年前的这场水战看似冒险,其实却是钟睒睒未雨绸缪、深思熟虑的结果。
当年,养生堂旗下的产业中,赖以起家的保健品增长放缓,而饮料业则后来居上,成为养生堂销售收入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然而,当时农夫山泉纯净水的市场份额并不是很高,要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立足,产品就必须具有差异化。
于是,钟睒睒果断地率先抢占了浙江千岛湖20年的独家开发权,并在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资金、品牌知名度和渠道之后,发动了对纯净水企业的进攻。
由于天然水生产对水源的要求很高,它必须是符合一定标准的地表水、泉水或者矿泉水等,因此水源地的储备对生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近年来,钟睒睒又先后在东北的长白山、华中地区的丹江口、珠江三角洲的万绿湖等设立了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他还多方努力,期望建立天然水的国家标准。
在这场天然水与纯净水的争斗中,钟睒睒非常清楚,农夫山泉的“天然”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是花多少广告费也无法买来的效果。
谈谈我对农夫的感受:因为孩子经常户外活动,我们要求她多喝水,而她的最爱当属农夫山泉。
理由是“农夫山泉,味道有点甜”。
甜的往往对小孩子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面对“污染门”、“砒霜门”等一系列公共关系问题,钟睒睒力排众议选择了更换包装,农夫山泉2010年新包装悄然上市,即便新包装的瓶装水紧挨着老包装展示,然而从标识到包装设计都迥然不同,难怪有人无情地将新包装视为“山寨”。
第一章农夫山泉危机公关应对分析一、回顾“质量门”和“标准门”事件2013年3月8日,消费者李女士向21世纪网投诉,称其公司购买的多瓶未开封农夫山泉380m1饮用天然水中出现很多黑色的不明物。
发现这些水中的黑色不明物后,消费者李女士曾与农夫山泉联系,农夫山泉表示产品合格但未解答黑色不明物为何物。
3月18日,21世纪网报道指出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依据的浙江地方标准(DB33/383-2005)对肉眼可见物的规定是不得检出,’而实际上此批次的水出现大量可以用肉眼看到的黑色悬浮不明物。
3月25日,21世纪网曝光农夫山泉取水点周边水域岸上,遍地生活垃圾,包括大量疑似医用废弃药瓶。
根据报道细节“农夫山泉胡家岭厂区谢绝了21世纪网的入厂参观请求”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农夫山泉的高层及公关团队坚持此前的态度。
当晚农夫山泉通过其官方微博发表了“关于丹江口岸边杂物的说明”,表明不整洁区域距离其公司取水口下游约1. 4公里,对取水质量并无影响。
声明表示,农夫山泉取水口源水符合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天然水源水质量要求。
4月8日,21世纪网报道执行的产品标准为浙江省地方标准,与旧的浙江标准及广东标准相比,浙江省地标放松了对部分有害物质的含量要求,允许霉菌和酵母菌的存在。
‘4月11日,浙江质监局为瓶装水正名的报道见诸报端。
《京华时报》在财经版块以半版篇幅报道此事,并在评论版头条以《引用水标准不是橡皮筋》为题发表了评论文章。
4月12日,该报将((协会确认农夫山泉标准不及自来水》称农夫山泉回应质疑时避谈有害物质指标宽松。
由此,农夫山泉“质量门”正式升级到“标准门”,《京华时报》成为了与农夫山泉第二轮对峙的最主要对手。
从21世纪网到《京华时报》,权威的财经网站和北京影响力巨大的综合性日报先后成为农夫山泉的主要对手。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出现了若干个有关于饮用水质量标准的版本,这是媒体与企业争议的焦点,但却迟迟无法得到行业监管部门的权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