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式公寓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目录1编制目的 (2)2编制依据 (2)3适用围 (3)4主要容 (3)5图例 (3)6总说 (9)1编制目的在满足集团精细化设计要求前提下,本着经济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参考国家规和相关调研结果,编制酒店公寓精装修水、暖、电预留点位设计要点及细则。
本细则仅供集团部参考。
编制目的在于针对酒店公寓精装修水、暖、电预留点位进行设计控制与设计洽商。
如有不同意见,超过本细则规定的,应与甲方协商确定并上报。
在满足基本功能基础上做出的经济优化调整,不受本细则限定。
本细则并不替代设计,设计同时应遵循有关国家规和相关规定。
异地项目可参照本细则。
2编制依据2.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2.2《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第一部分一般要求》GB/T6988.1-1997。
2.3《电气工程CAD制图规则》GB/T 18135-2000。
2.4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0DX00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
2.5《民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4DX003。
2.6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2.7《卫生设备安装》99S304。
3适用围3.1本图集提供的图纸容、表示深度和绘制方法适用于酒店公寓建筑工程设计建筑电气专业施工图的编制。
3.2本图集中所选择工程实例只对深度进行表达,其设计方方案和设计参数,不应作为其他工程的设计依据。
4主要容4.1为了统筑电气专业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依据制图质量,依据现有的国家制图标准和图例,对电器专业的图面表示如图幅、图线、文字、比例、符号、标准等做了绘制说明。
4.2本图集选用时代奥城二期酒店式公寓户型作为一个完整的工程实例。
5图例。
酒店式公寓设计理念酒店式公寓设计理念酒店式公寓设计理念是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它强调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细节处理、人体工程学、智能化设计、环保节能以及灵活可变等多个方面的融合。
以下是详细的设计理念:1.空间布局:2.空间布局是酒店式公寓设计的核心,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功能。
在空间布局中,应注重开放式和多功能的设计,以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和视觉效果的完美呈现。
同时,要注重流线的简洁性和流畅性,确保客人在空间中的移动不会受到阻碍。
3.色彩搭配:4.色彩是酒店式公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对于整个设计风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色彩搭配中,应注重与空间布局的协调,利用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感来增强视觉效果。
同时,要注重色彩的舒适度和适应性,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5.材料选择:6.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酒店式公寓的设计效果和品质。
在材料选择中,应注重材料的耐用性、易维护性和环保性。
同时,要注重材料与整体设计的协调性,确保材料能够完美地融入其中,以提升整个设计的品质。
7.细节处理:8.细节处理是酒店式公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提升整个设计的品质和客户的满意度。
在细节处理中,应注重对于每一个细节的细致考虑,从照明设计、家具选择到装饰品搭配等,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完美呈现,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9.人体工程学:10.人体工程学是酒店式公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理念之一,它强调设计要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在人体工程学设计中,应注重对于人体尺寸、活动范围以及心理感受的考虑,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同时,要注重对于细节的把握,以满足客户对于舒适度和实用性的需求。
11.智能化设计:12.智能化设计是现代酒店式公寓设计的趋势之一,它能够提升客户的体验和服务质量。
在智能化设计中,应注重对于科技手段的运用,利用智能化系统来提高客户的生活品质和酒店的运营效率。
同时,要注重保护客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
酒店式公寓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摘要:酒店式公寓最早起源于欧洲,意为“酒店式的服务,公寓式的管理”,建筑为更贴切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多样化,集酒店、会所、住宅等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酒店式公寓产生了浓厚兴趣和关注。
所以相关人员需进一步加强酒店式公寓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多样性,让人们获得更好的居住体验感。
本文分析酒店式公寓建筑设计要点及其发展,以供参考。
关健词:酒店式公寓;建筑;设计要点;发展引言目前,酒店式的公寓发展较快,其兼具居住、酒店以及会所等功能,既可以自用居住,又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住房条件及完善的居家服务,而且也可以为商务活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酒店式公寓主要特点从房地产建筑角度出发,酒店式公寓倾向于商住楼类型,是具有独特性的一种开发项目,开启利用家居住宅组织商务办公的新模式,其主要特点参照酒店式公寓的具体参数,可以看出酒店式公寓主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参照酒店式公寓的实际地域分布,其多建设在交通枢纽等较为便捷的城市中心区域,或处于商业繁华地区。
二是具有极为齐全的社会配套基础设施,完全能够符合居住者的实际要求。
三是往往具备齐全的家居功能,但实际可用面积不大,只能够满足人们对高质量住宿或工作的单功能需求。
四是房型设计大多只能满足单人单户,一般只具备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及一间洗浴室。
2、酒店式公寓功能类型分析综合分析酒店式公寓的具体功能,按照功能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大致分为四种。
2.1居家型这类酒店式公寓大多面对当代社会年轻群体,能够充分满足这类受众对生活、时尚、工作的要求,可以提供温馨的休息场所,也可以满足年轻人内心对发挥自我个性的追求,同时较小的面积对于年轻人的实际收入及资产积累相匹配,可以在其能力范围内实现其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和边际效应。
2.2商住型对于非刚性需求的住房购买需要,部分商界人士及长期旅外的人士更多的选择了这类商住型公寓。
酒店式公寓设计理念在当今社会,大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住宿的需求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床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住宿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酒店式公寓的设计理念逐渐成为城市中高级住宅的首选。
酒店式公寓的设计理念是将酒店的服务和设施与公寓的独立性相结合,为居住者提供舒适而便利的生活环境。
这种设计理念反映了人们对于高品质、高生活水平的追求。
下面,我将从空间布局、服务设施和装修风格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酒店式公寓的设计理念。
首先,空间布局是酒店式公寓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酒店式公寓通常由多个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以满足每个住户对于独立生活空间的需求。
此外,在每个公寓楼层还设置了公共休闲区,供住户们交流和休闲使用。
这种布局既保证了住户的私密性,又提供了一定的社交空间,使居住者能够享受到丰富的社区生活。
其次,服务设施是酒店式公寓设计中的另一个关键点。
酒店式公寓不仅提供居住空间,还提供类似酒店的服务,如安全保障、健身中心、游泳池、会议室等。
这些设施的引入为居住者提供了丰富的生活选择,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公寓内享受到酒店式的服务,并满足不同居住群体的需求。
此外,酒店式公寓还提供24小时服务,如门卫、保洁和维修人员,确保住户生活的便捷和舒适。
最后,装修风格是酒店式公寓设计中的关注点之一。
酒店式公寓的装修风格通常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装饰风格,注重舒适度和美观度。
公寓的室内空间通常采用简约大气的设计,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融入一些艺术元素,使公寓更具吸引力和个性化。
此外,酒店式公寓还注重细节的处理,如灯光设计、家具摆设等,以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感受。
总的来说,酒店式公寓的设计理念是将酒店的服务和设施与公寓的独立性相结合,为居住者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丰富的服务设施和精心的装修风格,酒店式公寓成为了现代都市中高品质住宅的首选。
未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酒店式公寓的设计理念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
酒店式公寓设计要点一、几大设计原则及相应套型设计中的相关比例酒店式公寓是建筑综合体中的一种,各种功能体系纷繁交错,在设计中要遵从一系列的设计原则保证各大功能空间的合理、有效以及整体的运营流畅。
⑴ 整体有机原则。
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酒店式公寓内部的每个单元又都是完整的小系统,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无论是公共部分的设计还是每个单元的设计都要有整体概念。
⑵ 动态有机原则。
酒店式公寓住户的居住时间、个人需求等因素都很复杂,所以在设计时要采取动态的弹性原则,以适应各种可变因素。
⑶ 系统的次序与程序原则。
不同的客人同时提出不同的需求,物业管理者在处理时需遵循一定的顺序及程序,所以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系统的等级与优先级的问题。
⑷ 个性化及均好性原则。
酒店式公寓住户的需求较为个性化,物业管理者需提供个性化的家居及服务,因此设计时应根据需要体现个性化的概念,并讲求户型的均好性。
⑸ 材料选用需遵循亲和力、家居性,舒适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⑹ 颜色系统的“能级跃迁”原则。
为使酒店式公寓在色彩的运用上,既多样变幻又协调统一,所以,在设计时需要首先确定主色,然后根据色温和色差变化建立一个专门的色彩体系表,作为参照。
酒店式公寓的套型设计基本分为“简单型”和“复合型”两个系列。
简单型的套型格局,是以酒店式的客房为主要居住体系,客厅与卧室及全部的服务配套设施集中在一个大房间内。
复合型的套型格局,是将客厅与卧室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房间内,可以是两室、三室或三室以上的户型。
而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居住者及其生活习惯,居室套型设计可以灵活分隔。
二、配套设施齐全及内部空间设计标准酒店式公寓作为稳定的居住建筑形式,配套设施应齐全,并满足基本居住功能的要求,具体包括独立卫生设施、厨房操作区、就餐区、书写工作区、梳妆区、衣储区等,其中独立卫生设施与厨房操作区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内容。
此外:⑴ 两居以上的户型应考虑设计步入式更衣间和储藏间;⑵ 卫生间的设计应体现时尚感,有条件时,可将干、湿分区或设计双台盆。
酒店式公寓设计要点酒店式公寓是一种将酒店服务与公寓生活融合在一起的住宅类型,为长期或短期居住的人们提供高品质的住宿环境和服务。
在设计酒店式公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空间布局、装饰风格、设施设备、服务流程和公共空间设计。
首先,对于酒店式公寓的空间布局来说,要符合人们居住的功能需求。
首先,主要功能区域如卧室、客厅、浴室等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布局合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其次,要考虑到居住人数的不同,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户型供居住者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并且,要注意空间的通透性和光线的照射,使得整体空间开阔、明亮。
其次,装饰风格是酒店式公寓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设计师可以根据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的装饰风格,如现代简约、欧式、中式等。
同时,颜色和材质的运用也是装饰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和材质的选择,打造出温馨、舒适、时尚的居住环境。
第三,设施设备也是酒店式公寓设计的关键。
酒店式公寓作为一种高品质的住宿选择,应该配备先进的设施设备,如智能化控制系统、高清电视、高速无线网络等。
厨房和浴室设备也要考虑到实用性和便利性,满足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另外,酒店式公寓还可以提供餐饮、洗衣、清洁等服务设施,为居住者提供更便捷的生活体验。
第四,服务流程是酒店式公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酒店式公寓中,服务是一项关键的卖点。
居住者可以享受到酒店般的服务,如24小时前台接待、保安巡逻、健身房、商务中心等。
同时,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员工培训,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最后,公共空间设计也是酒店式公寓设计的一个重点。
公共空间是居住者进行交流、休闲和社交的场所,要设计得开放、舒适、有氛围。
公共空间可以包括娱乐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图书馆等,也可以有餐饮区域和休闲区域,提供各种活动和服务,增加居住者的生活乐趣。
总而言之,酒店式公寓设计要点包括空间布局、装饰风格、设施设备、服务流程和公共空间设计。
目录1编制目的 (2)2编制依据 (2)3适用范围 (3)4主要内容 (3)5图例 (3)6总说 (7)1编制目的在满足集团精细化设计要求前提下,本着经济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参考国家规范和相关调研结果,编制酒店公寓精装修水、暖、电预留点位设计要点及细则。
本细则仅供集团内部参考。
编制目的在于针对酒店公寓精装修水、暖、电预留点位进行设计控制与设计洽商。
如设计院有不同意见,超过本细则规定的,应与甲方协商确定并上报。
设计院在满足基本功能基础上做出的经济优化调整,不受本细则限定。
本细则并不替代设计,设计同时应遵循有关国家规范和相关规定。
异地项目可参照本细则。
2编制依据2.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2.2《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第一部分一般要求》GB/T6988.1-1997。
2.3《电气工程CAD制图规则》GB/T 18135-2000。
2.4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0DX00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
2.5《民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4DX003。
2.6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2.7《卫生设备安装》99S304。
3适用范围3.1本图集提供的图纸内容、表示深度和绘制方法适用于酒店公寓建筑工程设计建筑电气专业施工图的编制。
3.2本图集中所选择工程实例只对深度进行表达,其设计方方案和设计参数,不应作为其他工程的设计依据。
4主要内容4.1为了统一建筑电气专业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依据制图质量,依据现有的国家制图标准和图例,对电器专业的图面表示如图幅、图线、文字、比例、符号、标准等做了绘制说明。
4.2本图集选用时代奥城二期酒店式公寓户型作为一个完整的工程实例。
5图例6总说1户内强电、弱电箱、地采暖分集水器等系统的设置:(须满足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要求),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民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4DX003、《卫生设备安装》99S304。
酒店式公寓室内装修技术标准室内装饰专业项目分区客房露台大堂电梯厅标准层公共空间楼梯间设计描述材质温馨,有色彩感室内风格的延续大公寓气质,有主题性格有主题性格装修用材地坪干区强化木地板,配套踢脚线国内二线品牌玻化砖,局部几何拼花,石材踢脚线国内二线品牌玻化砖,玻化砖踢脚线参与一装挑选同质踏步砖,玻化砖踢脚线踢脚线湿区国内二线品牌墙地一体砖同质砖墙柱干区彩色乳胶漆主题墙彩色乳胶漆,石材电梯门套彩色乳胶漆,无缝仿石砖门套白色乳胶漆湿区国内二线品牌釉面砖天花干区局部石膏板或石膏顶角线,白色乳胶漆石膏板造型吊顶,白色乳胶漆石膏板吊顶,白色乳胶漆白色乳胶漆湿区宽条白色密缝塑扣板1门外门普通金属防盗门带框玻璃幕墙,地弹簧钢化玻璃门门套线内门模压成品门,室内平开塑钢玻璃门,成品门套压线石材电梯门套仿石砖电梯门套设备门单扇有框木制防火门(成品)护栏不处理参与一装选型洁具淋浴房开放式冲淋区档水石/T O T O浴缸台盆T O T O台上盆,人造石台面座厕T O T O品牌厨房水槽普通不锈钢单水槽龙头淋浴国内二线品牌单柄双孔混合龙头洗面台国内二线品牌单柄双孔混合龙头工作台国内二线品牌长嘴单孔混合龙头橱柜人造石台面,三聚氰胺柜门板,双白板箱体灯具基本照明吸顶灯,筒灯吸顶灯筒灯筒灯吸顶灯2控制开关面板,配电箱,简单布线艺术灯镜前灯吊灯五金卫浴车边镜门锁国产执手锁其它黄铜合页,门吸艺术品挂画一幅或数幅单方造价普装/三线城市420元/㎡精装/二线城市420元/㎡3。
酒店式公寓建筑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居住空间限制也越来越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住宅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住房需求。
酒店式公寓作为一种新型居住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人群的青睐。
酒店式公寓结合了酒店和公寓的优点,既有住宿的舒适便利性,又有公寓的私密性和家庭感。
因此,酒店式公寓在城市中越来越受欢迎,并成为了城市更新和改善居住环境的一种新选择。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高品质的酒店式公寓,为城市人群提供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
二、基地与环境项目选址于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周边有商业街、办公楼和文化设施。
基地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四周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
项目所在地位于城市东部,周边有大型公园和自然风光,环境清幽宜人。
基地地势平坦,呈长方形,四周环境优美,适宜作为酒店式公寓的兴建地点。
项目周边有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商业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三、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本项目的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简约大气,结构清晰。
建筑外观采用玻璃幕墙设计,体现了时尚感和高端品质。
建筑结构采用钢结构,确保了建筑的稳固和持久性。
建筑设计理念为舒适、便捷、环保。
建筑内部设计精致优雅,装修豪华。
建筑外部绿化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
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建筑保温隔热效果好,符合能源节约和环保要求。
四、功能划分与平面布局本项目的功能划分为住宿、配套、娱乐、商业等多种功能。
建筑设有单间、双人间、家庭房等多种户型,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建筑内设有健身房、会议室、餐厅、游泳池等多种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建筑平面布局为主楼和附楼相结合,呈“U”型布局,中间设置绿化庭院。
主楼设有前台、餐厅、商店等设施,附楼设有住宿房间等设施。
建筑外部设置大型停车场,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
五、建筑设施与装修设计建筑设施包括电梯、消防设备、暖通系统、空调系统等。
电梯采用先进技术,运行平稳安全。
消防设备配备齐全,确保居民的安全。
酒店式公寓设计要求酒店式公寓是指以酒店服务为主的公寓类型,旨在提供高品质的住宿服务。
其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配套设施齐全:酒店式公寓应设有前台接待、会客厅、休闲区、健身房、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以满足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2.住房布局合理:每一套酒店式公寓都应具备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功能区域,以满足居住者的居家生活需求。
此外,各个功能区域的布局要合理,充分考虑人流路径、采光和通风等问题。
3.装修高档豪华:酒店式公寓的装修应以现代豪华为主题,以提供高品质的住宿体验。
在装修风格上,可以运用石材、木材、玻璃等高质材料,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出高雅、舒适的居住环境。
4.室内设施齐全:酒店式公寓应配备高品质的家具、家电等设施,以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体验。
家具方面,可以配置大床、沙发、餐桌等;家电方面,可以配置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
5.安全性强化:酒店式公寓应注重居住者的安全性,在设计上应考虑安全设施的设置。
如应配备火警报警器、灭火器、防盗门等,以确保居住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6.私密性保障:酒店式公寓虽然以酒店服务为主,但也应保障居住者的私密性。
在设计上,应合理划分公共区域和私人区域,如采用隔音设计、独立卫生间等,保障住户的私密性和休息环境。
7.服务质量高:酒店式公寓的服务质量应当高于传统公寓,因此在设计上应考虑服务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例如,可以将洗衣房、行李寄存处等设施设置在方便的地方,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总的来说,酒店式公寓的设计应以提供高品质住宿服务为目标,注重配套设施的齐全性,注重室内设施和装修的高档豪华,强化安全性和私密性保障,同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这些设计要求可以为居住者提供一个优质舒适的住宿环境。
酒店式公寓设计范文
首先是空间布局。
由于酒店式公寓的设计目标是长期住宿,因此需要
提供充足的空间来满足住客的日常生活需要。
这意味着需要有足够的储物
空间、工作空间、起居空间和厨房空间。
对于客厅和卧室来说,宜采用开
放式设计,以增加空间的流动性和通透感。
其次是家具和装饰。
酒店式公寓的设计应以简约、现代为主题,注重
实用性和舒适感。
在选择家具时,应尽量选择多功能的家具,如储物柜、
可折叠式桌椅等。
同时,需要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氛围,可以使用柔和
的照明和温暖的色调来增加居住者的舒适感。
再次是设施和服务。
酒店式公寓应提供酒店一样的高质量服务设施,
如24小时前台服务、房间清洁服务、健身房、游泳池、洗衣服务等。
此外,酒店式公寓还应提供基本的厨房设施和用品,如冰箱、炉灶、餐具等,以满足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最后是安全和隐私。
酒店式公寓的设计应注重居住者的安全和隐私。
对于安全方面,可以采用密码锁和监控系统等措施来确保居住者的安全。
对于隐私方面,每个房间应有独立的洗手间和浴室,以及隐私屏风或隔断,以确保居住者的隐私权。
总的来说,设计酒店式公寓需要兼顾实用性、舒适性和个性化。
通过
合理的空间布局、适当的家具和装饰、高质量的设施和服务,可以为居住
者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建筑方案设计酒店式公寓一、项目概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的提升需求,酒店式公寓作为一种结合了酒店服务与私人住宅舒适性的住宿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座高品质、高服务水平的酒店式公寓,为前来旅游、商务或长期居住的客人提供舒适便利的住宿环境。
二、项目规划1. 项目位置:本项目选址于市中心繁华地段,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2.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
3. 建筑类型:多层建筑,分为A、B两栋楼,共计200套房间。
4. 房间配置:本项目提供精装修的单间、双人间和套房,房间面积从3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不等,各房间均配备独立卫生间、厨房和生活设施。
5. 公共设施:大堂接待、餐厅、健身房、游泳池、会议室、商务中心等。
6. 车辆停车:地下停车场,配备充电桩。
7. 绿化环境:小品绿化、休闲花园、步道等。
8. 安全防范:配备24小时安保、消防设施、监控系统等。
三、建筑设计1. 外立面设计:建筑外立面采用现代简约风格,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设计,提升建筑整体通透性和空间感。
立面采用渐变色彩设计,使建筑更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感。
2.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以简约、现代风格为主,色彩搭配明快、时尚。
房间内配备舒适的卧具、卫浴用品、智能家居设备等,打造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
3. 公共区域设计:大堂采用高挑空设计,打造开阔明亮的空间氛围;餐厅设计现代简约风格,提供多样化美食选择;健身房、游泳池等设施体现健康、娱乐、休闲的理念。
四、服务理念1. 高品质服务:本项目将引入专业酒店管理团队,提供优质化的服务,包括前台接待、客房清洁、24小时保安等。
2. 个性化服务:本项目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包括餐饮订购、接机送机、旅游行程安排等。
3. 环保节能:本项目将引入先进的节能环保设备,包括太阳能热水器、智能照明系统、节能空调等,为客户提供一个舒适、环保的住宿环境。
五、经营策略1. 客户定位:本项目主要面向旅游客人、商务出行人士、长期居住客户等。
间和休息空间外,部分酒店式公寓设置景观节点(水景和盆景 等),在一些高档的公寓中还设置了咖啡厅和洽谈区以及钢琴 区,例如深圳华侨城际洲酒店式公寓打造大堂西班牙主题风 格,运用灰色古朴的青石地板,仿佛诉说着苏州的园林风情, 高大通透的屏风打造奢侈的子母空间,照顾消费者的隐私,又 不阻碍视觉美感,巧妙的是不同区段风格迥异,各领风骚,如 屏风中镶嵌一排排圆形漆雕,五谷丰登的图案,传统的中国 红,营造浓郁的地域文化体验空间。
2.2 商务中心从主流公寓定制来看,大部分的公寓提供会议、宴会接待 以及办公的区域,空间的面积视酒店式公寓的规模而定。
区 别动态空间合静态空间,动态空间运用对比、围合、韵律等建筑手法以及生动的背景音乐创造出真实的心理和生理的动态 效果,静态空间围合性较强,追求安稳、静谧的效果,通常限定 性较强,趋于封闭和私密,空间布置多为对称、和谐统一,装饰 较柔和,色彩较单一。
2.3走道空间保证客房和清洁车的交通距离,交通空间便捷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宽度在1.5~1.8m ,最少不能低于1.3m ,走廊的净高 因为顶部设备管道而降低,不能低于2.1m ,客房门尽量错开保 证客房的私密性,地面可根据公寓的档次铺设地毯和地板,风格与大堂统一协调,深圳现代化的都市,以多元化的交融 为主。
2.4停车场每3户设置一个停车位,地上停车位占总体车位的5%C ~20%,以供临时停车。
大多数的停车场与场地绿化结合在一 起,既美观又实用。
3 A H P 法方案评比分析AHP 法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因子权重以进行科学决策的方法,通过各因子之间重要程度的比较分析,选择 性价更高的方案。
一般分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表1)。
^目标层| |酒店式公寓公共服务空间方案|准则层| | 空间方面 | | 经济方面 | | 技术方面关键词:酒店式公寓;公共服务空间;人性化;AHP 法1酒店式公寓设计研究1.1酒店式公寓定义酒店式公寓的定义:酒店式的服务,住宅的布局,居家的体验,集写字楼、住宅、酒店、办公、会所的一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酒店式公寓设计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酒店式公寓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酒店式公寓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新趋势,具有酒店般的服务和便利性,同时提供住宿和居住功能,成为了城市中多种人群的理想选择。
设计原则以下是本设计方案的主要设计原则:1.空间效率:通过充分利用空间,实现最大化的居住面积和功能性。
2.多功能性:灵活使用布局和家具,以满足住户的多样化需求。
3.舒适度:注重细节,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温度、照明、噪音控制等。
4.强调个性化:为住户提供个性化的设计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和需求。
客厅和餐厅区域客厅和餐厅区域是酒店式公寓的核心区域,提供休息和娱乐的空间。
为了提升空间效率,建议采用开放式布局,将客厅和餐厅融为一体,并与厨房相连。
同时,在选择家具时,建议采用多功能家具,如可折叠桌椅、储物柜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卧室区域卧室区域是酒店式公寓中最私密的区域,需要注重隐私和舒适度。
建议采用隔断设计或隐私板,将卧室与客厅等公共区域隔离开来。
同时,在选择床型时,建议选择储物床或折叠床,以节省空间。
为了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需要引入黑暗窗帘和适当的光线控制设备。
厨房和卫生间区域厨房和卫生间区域是酒店式公寓中的功能性区域,需要注重实用性和便利性。
建议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厨房和卫生间分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在选择厨房和卫生间设备时,建议选择节能、环保的设备,并确保易于清洁和维护。
设计个性化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和需求,酒店式公寓的设计应该能够提供个性化选择。
建议在装饰、家具和配色等方面提供多种选择,以创造出不同风格的居住环境。
此外,建议提供智能家居系统,以增加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个综合的酒店式公寓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通过充分利用空间、注重功能性和舒适度、提供个性化选择,该方案将为居住者提供舒适、便捷和个性化的居住体验。
酒店式公寓设计要点一、几大设计原则及相应套型设计中的相关比例酒店式公寓是建筑综合体中的一种;各种功能体系纷繁交错;在设计中要遵从一系列的设计原则保证各大功能空间的合理、有效以及整体的运营流畅..⑴整体有机原则..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酒店式公寓内部的每个单元又都是完整的小系统;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无论是公共部分的设计还是每个单元的设计都要有整体概念..⑵动态有机原则..酒店式公寓住户的居住时间、个人需求等因素都很复杂;所以在设计时要采取动态的弹性原则;以适应各种可变因素..⑶系统的次序与程序原则..不同的客人同时提出不同的需求;物业管理者在处理时需遵循一定的顺序及程序;所以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系统的等级与优先级的问题..⑷个性化及均好性原则..酒店式公寓住户的需求较为个性化;物业管理者需提供个性化的家居及服务;因此设计时应根据需要体现个性化的概念;并讲求户型的均好性..⑸材料选用需遵循亲和力、家居性;舒适性和实用性的原则..⑹颜色系统的“能级跃迁”原则..为使酒店式公寓在色彩的运用上;既多样变幻又协调统一;所以;在设计时需要首先确定主色;然后根据色温和色差变化建立一个专门的色彩体系表;作为参照..酒店式公寓的套型设计基本分为“简单型”和“复合型”两个系列..简单型的套型格局;是以酒店式的客房为主要居住体系;客厅与卧室及全部的服务配套设施集中在一个大房间内..复合型的套型格局;是将客厅与卧室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房间内;可以是两室、三室或三室以上的户型..而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居住者及其生活习惯;居室套型设计可以灵活分隔..二、配套设施齐全及内部空间设计标准酒店式公寓作为稳定的居住建筑形式;配套设施应齐全;并满足基本居住功能的要求;具体包括独立卫生设施、厨房操作区、就餐区、书写工作区、梳妆区、衣储区等;其中独立卫生设施与厨房操作区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内容..此外:⑴两居以上的户型应考虑设计步入式更衣间和储藏间;⑵卫生间的设计应体现时尚感;有条件时;可将干、湿分区或设计双台盆..⑶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分户计量;房间温度可独立调节..⑷可接收多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⑸厨房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电器设备的摆放;并为每户配给足够的额定电量..酒店式公寓内部空间的设计上:⑴大堂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和现代感;面积适宜在300~400平方米之间;且设有休息区和接待区..⑵标准层室内净高不低于2.7米;中央空调低区部分室内净高不低于2.4米..⑶二居以上的户型;客厅面积不小于35平方米;采光面宽不小于4.2米;进深不大于12.5米;主卧面积不小于16平方米;采光面宽不小于3.6米;主卫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⑷位于建筑综合体中的酒店式公寓应同与之配套的写字楼、商业中心、会展中心、酒店之间有便捷、安全的连接通道..三、到位的安全保卫设施高档公寓一般都具有更强的安全防范意识;酒店式公寓更不例外..在安保设施有几大设计要点不可忽视:⑴应设置四道安全防范措施;第一道为电视监控系统;第二道为门禁管理系统;第三道为防盗报警系统;第四道为巡更系统..⑵有条件的可考虑应用安全防范集成技术;在夜间设防时段里如果有人闯入设防区域内;安防系统在报警的同时;会打开相应区域的灯光;联动附近的摄像机进行录像..⑶可考虑应用门禁系统与电梯的集成技术;当住户在进入大门刷卡的同时;系统能自动呼叫电梯到一层等候;重要的住宅楼层;也由门禁根据输入的数据自动将住户送到指定楼层;防止不同楼层的居民之间互相干扰..⑷可考虑采用停车管理系统与电梯的集成技术;当住户通过停车场入口时;停车管理系统会记录入口的信息;根据该用户所停车位;打开相应区域的照明;并在一定延时后自动呼叫电梯到该层等候;节省用户的候梯时间..案例分析———芜湖凯宾斯基大酒店芜湖凯宾斯基大酒店位于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用地13.8公顷;距芜湖长江大桥2公里;西临风景秀丽的银湖;东靠凤鸣湖路;北临越秀路和美的工业城;南邻华信药业公司;整体形状为一南北向的长方形..整个项目以五星级酒店为主;包括酒店式公寓、办公、商业等各种服务设施的都市综合体..由区域位置可知;如何结合东西两侧的湖面景观;处理与南北两侧的厂房关系;以及理顺各部分功能的秩序是方案设计中的关键所在..方案一:水轴线型方案本方案是格式塔理论的一个很好体现;整个设计完美和谐;所有的要素都统一在一个大构图中..以银湖作为轴线的起点;经由项目用地向城市延续;形成水轴线的概念..不仅将湖景引入酒店;更将湖水以景观轴线的方式导入城市..本方案着重强调建筑体量关系以及形体之间所构成的外部空间的感觉;形成流动感..考虑到观赏风景的要求;酒店以弧形面向银湖;同时也使主立面面向客流方向..考虑到客人有长期入住的需要;设计公司所做户型以南北朝向为主;客人可随时欣赏湖景..由于本方案过于强调中心地位;对后期建筑的布局、体量和关系的限制因素非常多;而且发展用地过于分散;所以最后没有被确定为实施方案..方案二:折板型方案本方案以转折、连接的板楼形式将公寓及酒店有机地连为一体;构成完整独特的建筑形态;而又保持功能的相互独立..在统一的形体上解决酒店客房和公寓之间的关系问题;缩短了交通流线;非常利于统一管理..本方案强调自然、环保、节能、健康的建筑理念..由于公寓及客房均采用单面走廊;因此减少了建筑进深;而且每间客房均可自然对流通风;保证了客房拥有充足的阳光及优美的景观..酒店中庭的东侧为大面积可开启玻璃幕墙;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阳光及保证新鲜空气对流;减少热负荷;降低酒店运营费用..结合功能活动需求;方案还设计了三维的主体绿色系统;湖景———规划用地内的水景———内院绿地及花园———多处位于首层屋顶的绿化平台———开敞式空中花园———各层房间的观景阳台..在强调建筑的通透感及室内外空间的有机融合方面;本方案通过对首层的局部架空处理及大面积透明玻璃窗的运用;使入口广场、室内及内院的视觉效果一气贯通;形成流动空间..酒店中庭东侧为通高的透明玻璃幕墙;将入口绿地广场及街景引入室内..二层北侧顶部两层架空;结合首层顶部的屋面花园;突出了建筑的空间层次及通透流畅的效果..但由于该方案分期实施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业主最终没有采用此方案..方案三:花园式生态型方案本方案是业主最终选择的设计方案;主要特点如下:1整个初步方案考虑到分期开发的可能;在保证前期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了后期建设的方向;保证前期建设与后期开发的连续性和整体性..2银湖秀美的景色;成为本项目不可多得的环境条件..设计方案中;将湖面局部扩大后引入酒店规划区;使之成为沿湖景观带的活水;并且配合设计造型;使酒店及公寓都具有观赏银湖景观的可视条件..3室外停车场与沿街景观带结合考虑..此方案将沿街景观带的主体水景与室外停车场相结合;在降低主干道的汽车扬尘的同时;扩大建筑立面的景深..4主楼双向反“八”字的造型有利于建筑的采光和通风;并具有良好的景观朝向..裙房则运用了弧线元素;贯穿于主楼之间..5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建筑主体外墙采用镜面镀膜反射玻璃;减少了太阳直射对室内微气候的影响;有利于空调的节能和保养..夕阳斜照;玻璃幕墙倒映的光色;与银湖水景浑然一体..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相融;人文与自然共生的设计追求..6整个设计方案追求建筑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的关系..方案的最终目的是使之成为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标志性建筑物;沿街水景与建筑开放的造型正是突出了这一主题..7酒店大堂与室内、外设计的水景相得益彰..大堂后部的景观轴线;结合芜湖的水乡风格与徽派建筑的特有手法;塑造出一个古朴的仿古渡口;酒店的品位在此得到新的诠释..8酒店套房及酒店公寓采用国际五星级标准设计;并优化了建筑结构;使其可根据后期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灵活的空间划分;满足客户不同的功能要求..9外部交通流线组织较为流畅、合理;交通接点的选择恰到好处..内部交通通过沿街景观带与城市交通干道相结合..案在解决了功能关系的同时;非常好地解决了景观和朝向的问题;而且利于后期发展和分期开发;所以业主选择此方案作为发展方案..。
第1章绪论
1.1建筑设计论述
1.1.1设计思路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碧海连天酒店式公寓。
建筑场地条件良好,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左右,层数8层。
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上述基本条件进行方案设计。
首先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和所给出的建筑环境加以分析,考虑到建筑与道路和原有建筑的对位关系,人流疏散的问题,和气候等因素设置入口方向。
出于对所给场地局限性的分析,建筑抗震有利因素的考虑,因为此工程为酒店式公寓,属于商业民用建筑,考虑到建筑美学,采用几何形外形并融入园林元素,在外观粉刷上采用新中式风格
建筑平面方案多以内廊形式为主,且无论在建筑的节能与保温上还是在施工的经济性方面上内廊形式都应该是首选方案,本次设计采用内廊形式。
由于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观形式的要求。
首先根据给定的房间的面积、个数、用途初步定出功能分区,分别处理好主用功能与次要功能分区,建筑功能的对内对外的关系,同时注意人流分析,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人流交叉。
房间的布置,其中尽量把主要功能房间即客房置于朝向较好的位置,整栋建筑第一第二层为公共部分,采用裙房设计,在一、二层布置商业中心、会客大厅、厕所等设施空间。
因标准层均为客房,故不设置厕所。
通过各房间的初步尺寸确定各个房间的摆放关系,开间进深。
在调整房间时宜考虑房间内的设施摆放,房间的长宽比,并考虑到框架结构的均匀布置,柱网布置变化不宜较大,要和房间尺寸有很好的协调关系,尽量使结构布置均匀对称。
依据《民用建筑设计原理》中给人最舒服感觉的房间尺度比例为1:1~1:1.5和我国现有经济和施工条件下最经济的跨度为6米左右等信息,经反复修改确定本设计选用开间4.5米,进深6米的柱网,的感官问题和满足,走廊宽2.4米。
同时要考虑楼梯的疏散距离的要求,确定设计两挂楼梯。
房间高度,其中考虑窗地面积比,满足采光要求,标准层层高定为3.3米,首层层高为4.2米。
采光以及通风,在端部采光走廊满足要求的同时两边房间门上均做亮子以加强走廊采光,房间的门窗洞口均对应布置,加强通风,减小涡流。
进而选择门窗的型号和布置。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的是楼梯部分。
根据建筑分布,本建筑布置三部楼梯,主楼梯位于建筑正中,并设两部电梯,用填充墙隔开,使其一为消防梯。
其他两部楼梯疏散距离不能太远,防火要求之间距离以及距端部距离都有严格要求。
楼梯的宽度应满足疏散人群的要求,楼梯的净高、坡度和踏板的宽度、踏步
的高度都应满足疏散人群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最后次要楼梯的布置有了较为合适的雏形,再全面的考虑楼梯等交通部分的布置和楼梯板下入口出对高度要求等因素最后确定楼梯的形式。
建筑设计中,同样重要的使卫生间的布置,选择设置在采光条件要求不高的位置,同时要考虑要方便整层楼的教室的要求,对本方案而言,选择将卫生间放在走廊的两端还利用了冷山墙处的比较差的空间,一举多得。
最后经过多次修改,经指导老师对方案的调整最终敲定的方案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案。
1.1.2建筑经济分析
1.1.
2.1建筑平面形状
建筑平面形状受其功能要求的支配,而功能相同,面积标准也相同的建筑平面形状可截然不同。
而建筑平面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果。
无论是对占地面积和墙体数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本设计中,应考虑地段环境的限制,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平面的轮廓应作细致的研究,注意其经济影响从而选择恰当的平面形状。
1.1.
2.2建筑物的面阔、进深及其长度
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的不同,对建筑经济也有一定的影响。
除了对用地的经济比较外,这里主要指出每平方米建筑物的砌墙工程量的变化,砌体用量增大,不仅增大结构面积,减小了使用面积,而且也将增加基础工程量,提高建筑费用。
因此,在不影响功能使用前提下,以不影响或过大的影响楼盖及屋盖结构尺寸加大,并能满足采光和通风的同时,加大建筑物的进深,即能节约砌体工程量,又能降低造价。
1.1.
2.3建筑物的层高与层数
建筑物的层高是设计中影响建筑造价的一个因素,对于任何建筑都应该保证空间使用合理的条件下,选择其经济的层高,盲目的增加高度,不仅增加墙体工程,而且在建筑使用期增大能源消耗,这将造成一定的浪费.在设计中适当的选择建筑层高是有经济意义的.
1.1.
2.4 门窗与经济
在建筑物中,门是根据房间组合关系的需要而设置的,窗系根据不同性质的建筑物确定其采光系数的大不小而不同。
门窗的多少,对建筑物造价有一定影响,木制普通门窗每平方米相当于37墙的平方米造价。
钢窗相当于三倍37倍的造价。
同时门窗的数量对房屋长期使用中的能源耗损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建筑的采暖和空调消耗大量的能源,据美国统计住宅的能源消耗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20%以上。
因此,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对工程的一次投资,而且还应重视尽量节约建筑的长期消耗费用。
1.1.
2.5 基础与经济
基础材料的选择:在不同荷载情况下,对不同材料的选择,对基础造价的影响很大,因为不同材料的单位造价相差很大。
基础方案的选择:基础方案选择应按地质情况的不同和建筑物荷载的大小以及地区条件的不同等作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基础方案选择的恰当与否,对房屋造价影响是很大的,如重庆地区一般多层建筑,随着基础埋置深度的变化,采用带形基础,材料多用毛石混凝土,地梁抬墙,预制桩,灌注桩等方案,这些方案在选用时,除了注意其经济性外,还必须注意施工条件,否则方案虽经济,却不能付诸实施,也是不现实的。
县根据施工可能的条件下,分析一栋五层住宅的不同深度不同基础方案的造价变化情况
1.1.
2.6 用地与经济
在建筑设计中重视节约用地不仅是国家的重要政策,同时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
建筑个体设计对总体规划用地的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个体建筑与建筑基地的关系,以及用地的多少,怎样才更有利于节约用地,可从建筑物的层数,进深基层高来分析:
在建筑群体组合中,个体建筑物的层数愈多用地愈经济,建筑物的进深愈大用地愈省,建筑物层高愈高用地愈不经济。
这种关系在居住建筑的群体组合中更加明显,显然提高层数是节约用地的途径。
用地指标与每户面宽成正比,每户平均面宽小则用地少。
每当平均每户建筑面积一定时,加大建筑物的进深同样是节约用地的途径。
1.2结构设计论述
房屋的建筑方案确定后,开始考虑结构上的计算。
结构形式上我根据任务书的要求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采用梁、柱连接成骨架来承受荷载的体系,为保证其设置合理,宜先确定荷载的传播途径,即由楼板、屋面板荷载以均布荷载的方式传至次梁,载由次梁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主梁,载传给框架柱,由框架柱传给基础,最后由基础传给地基。
梁与柱按铰接计算连接,柱子与基础固接。
在结构布置上易规则,以减少由于质量与刚度中心不对称产生的抗震不利。
在框架的空间受力上,可将柱认为是支撑在基础的悬臂梁上的,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
但就单柱来说,其空间抗弯能力较小,为改变其整体受力性能,宜将柱子与水平体系做成固结,则它们之间有转动约束而使其整体性加强。
水平部分体系将起到联系梁的作用,它可以阻止各个独立悬臂柱顶部的转动,并使顶部与底部相互反向弯曲,这就是框架作用。
由于柱向相反方向弯曲,改善了每根柱
的受力性能,使每根柱像两根短柱那样,反弯点的位置决定了弯曲。
其结果减少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还改善了轴向作用下的抗压受弯能力。
对于框架而言,它的轴力弯矩大小以及总变形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柱抗弯刚度在总体抗弯作用下的比例。
其中梁与柱之间的刚度比大于等于4:1时,可以近似于完全框架作用,此时水平作用下反弯点位置将只在柱高的中央,柱子一半长度的所承担的只是全部弯矩的一半,弯矩的其余部分则由柱中轴力抵抗。
此时柱的变形将是完全悬臂作用的四分之一。
经过理论分析可知,多层框架柱能够减少总体上的受力性能,还可以降低柱的抗弯作用在整体弯矩中的比例。
实际分析中增加柱或梁有利于整体性的加强。
在计算地震水平作用时,采用D值法,此法是对反弯点修正后得到的。
改进后考虑到框架柱的侧移刚度受梁的线形刚度的影响,并且反弯点位置随柱梁的线刚度比变化而变化。
在竖向荷载作用分析中,出于计算简便,受力明确而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可以满足工程上精度的要求。
内力组合采用抗震设计组合方式,进行框架结构的不利内力计算。
在柱子组合内力作用时,既要考虑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边柱轴力产生的偏心弯矩的影响,活荷载的不利位置(考虑计算简便,采用活荷载满跨布置的方法),活荷载的层间折减系数。
还有风荷载的影响。
在计算框架柱配筋时,要考虑三种不利内力组合,以确定其最不利内力组合形式。
在基础设计时,对中间柱联合基础,要考虑柱子的三种内力组合作用下对基础作用,并要分析地震作用下地震作用方向的变化,以及竖向荷载的柱子基底反力的影响。
在楼梯设计时,宜将平台梁作用设置梁上柱而避免形成短柱,对于框架柱受力将会不利。
综合以上因素进行框架结构计算,并完成此次设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