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中学教学模式解读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77.50 KB
- 文档页数:27
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一、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结构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看、练)→(兵教兵)→(练)↓↓↓(生)(生)→(生)二、洋思中学课堂教学基本应用程序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课前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上课时通过投影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在上课开始时就明确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学生自学指导,上课时通过投影展示,让学生明确应该怎样自学。
自学指导应该明确自学内容、自学方法和自学要求(即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这一环节学生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认真自学,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
教师应加强巡视,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态度,对学生自学进行监控和引导。
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5----8分钟)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回答问题或者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倾向性错误。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约8----10分钟)针对中差生的回答或者板演,教师发动全体学生各抒己见,找错误或者比较与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相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更正。
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比较来寻求正确答案。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
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
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该坚决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
教的方式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兵教兵”。
也就是针对中差生在回答问题或者板演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先让会的学生讲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改正。
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就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教师要引导更正。
3)明确教的要求。
教师不准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1、关于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认识(1)先学: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未开讲之前紧紧围绕本课时学习目标,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所进行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
这种先学不是要求学生堂堂课前预习,因为课前预习也有一些困难:如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有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无教师指导达不到相应的效果,流于形式等。
而课堂中的先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追求目标;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这种先学是有序的,非放羊式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非自由学习,而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独自学习、有针对性学习,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制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2)后教:在先学的基础上,师生就学生在先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
学在教之前,教在学之后。
课堂上教什么?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解决。
在后教中,教师不凭自己的经验确定教什么,也不刻板的按照教案确定教的内容;因为,教案是经验的总结,它可能落后于课堂,而课堂是新的、动态的。
教师教的内容应该完全依据学生在自学过后的情况来确定的;注意学生是表面会还是实质会?是只会做题,还是按规律做题?课堂上怎么教?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尽可能的交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只有这样,学生的认识才深刻。
而老师应在学生都不能解决问题的状况下才出现。
老师的出现也不是大包大揽的讲,也是“兵教兵”,“老兵教新兵”,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教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
讲对了,教师肯定;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
“兵教兵”不仅体现在课堂,也延伸到课后。
洋思在安排学生座位时,都是让后进生和优秀生搭配在一起,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生的提高。
江苏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解决了后进生的问题,全校学生每门课考试成绩都是优秀。
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
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不能简单地模仿,否则往往效果不佳,会半途而废。
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
在学习了洋思经验后,我们不应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
老师有时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
许多教师只所以喜欢满堂灌,是惟恐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
考试不及格,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师讲得少,就是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
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
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
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
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
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
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
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
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
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解读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蔡林森校长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而创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它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和原则。
它符合现代教学论和哲学理论,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把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落到了实处,并处理好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上,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像考试一样紧张、愉快地学习,人人都能当堂完成作业,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每节课一般有四个环节:辅助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
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自学的快车道。
接下来的三个环节环环紧扣。
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
这就使得学生每堂课的学习都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一、辅助环节(这个环节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板书课题:上课后,教师开门见山或创设情境引出新课,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可以很快把学生引入课堂情景,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出示教学目标,简称“示标”:【操作】: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利用黑板右上角公布目标,让学生看。
【目的】:让学生整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评价这节课效率的高低。
【意义】:一是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是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